华北强震前3个月地震活动异常及初步综合评价

华北强震前3个月地震活动异常及初步综合评价

一、华北地区强震前三个月地震活动异常及初步综合评判(论文文献综述)

李海君[1](2020)在《华北平原地表形变演化特征与影响因素分析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平原区地表大规模形变,可引发区域性地面沉降、地裂缝以及地面塌陷等地质灾害,直接威胁影响建(构)筑物以及生命线系统工程安全稳定运营。以人口密集、经济发达及形变监测历史悠久的华北平原为研究区域,针对大区域多元因素耦合作用下地表形变演化的主控因素识别与成因机理分析问题,依托中国地震局地震行业专项《大华北地区综合地球物理场观测》项目,基于开采-形变体积等量关系、构造-渗流多场流固耦合以与灾害风险评价等基本理论,采用多源背景场信息结构化存储、地统计分析、多场耦合数值模拟与综合评价、多目标优化等研究方法,开展了华北平原地表形变演化特征与影响因素分析研究。研究成果、方法可为区域形变灾害风险识别与减缓防控提供借鉴,同时对区域性工程设施选址、防灾规划编制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以华北平原地表形变演化主控因素识别与影响分析主线,通过多源形变背景场信息结构化数据存储设计与实现,构建了华北平原地表形变多源信息影响作用分析数据库;据此结合非参数秩相关、改进主成分法定量刻画了大区域多元因素耦合作用下华北平原地表形变时空演化特征与各因素影响作用关系;在此基础上,建立构造-渗流耦合数值模型进行了多元耦合影响作用下区域及典型形变区地表形变的演化过程,明确各因素对地表形变形成过程的影响以认知形变过程机理;综合形变影响因素与作用过程研究,构建地表形变灾害风险评价模型,将TOPSIS理论与多目标优化模型分别引入形变灾害风险评价以及形变监测网络站点优化研究,获取相对安全风险评价与防控区划结果及针对性监测、管控措施。主要研究工作与成果概述如下:(1)综述了地表形变监测、演化过程与成因机理分析及形变灾害风险评价等领域研究现状,讨论并提出环境岩土工程领域存在问题与关键研究方向。主要梳理地表形变监测手段与华北平原形变监测技术发展历程与问题;通过系统分析地表形变演化与成因分析方面理论、方法研究现状,探讨形变主控因素识别研究的数据支撑有效性为地表形变指标框架梳理归纳做铺垫;结合地表形变灾害风险评价模型与方法评述,讨论指标赋权主观性等问题。(2)综合形变、构造、地层与人类活动等多源背景场构建区域性多源信息影响作用分析数据库,应用地统计分析完成形变演化特征与主控因素识别。明晰了华北平原地表形变影响背景场现状,明确地表形变影响框架筛选原则、流程,设计与实现了构造运动、地质与水文地质、人类活动、形变监测等地表形结构化数据存储,整合40个指标共计113.8万条记录构建华北平原地表形变多源信息影响作用分析数据库。据此分三阶段完成形变演化特征、地下水开采形变体积等量宏观响应研究,辅以典型形变区PS-In SAR反演结果进行成因初判。(3)梳理构造-渗流耦合数值模拟理论,构建区域与典型形变区构造-渗流多场耦合地表形变数值模型,结合4类30种模拟情景,分析多元因素耦合作用形变影响,并完成地表形变影响因素敏感程度与影响作用差异性评价。基于COMSOL构建构造-渗流耦合数值模拟模型,针对构造形式与状态、地层分层与岩性、地下水开采以及综合因素耦合作用设定模拟方案,完成区域与典型形变区地表形变过程数值模拟。结果表明,地表形变量受构造幅度、岩土水位埋深、地下水开采影响显着,另随构造深度、作用角度变小,压缩层比例与土层厚度增大而呈微量增大;耦合作用下位移场形态受地下水开采与断裂构造发育控制,且综合影响略低于各因素形变量总和。经非参数相关与改进主成分方法进行各阶段多元因素敏感程度差异性与影响作用分析,可知,区内形变早期多因继承性构造运动所致,而后期深部地下水开采成为主要影响因素,其与深层水位变差及水位响应程度分别达-0.6661与-0.8321。(4)构建华北平原地表形变灾害风险评价指标体系,应用TOPSIS理论改进AHP方法进行危险性、易损性各维度指标合成进行风险区划,并结合区域线状工程设施、重点城市规划等条件完成风险管控区划研究。据灾害风险要素构成,应用灾害风险评价模型中孕灾环境、致灾因子、暴露程度以及防灾减灾等各构成要素共计19个指标数据与AHP权数组合,基于本文构建的TOPSIS权重优化模型完成偏安全的风险评价,并验证了计算结果与优化目标的一致性;在风险评价结果基础上,结合区内区域性线状工程展布与不同级别城市区划以及区域性调水工程影响确定风险管控区划以针对制定风险管控措施。(5)结合形变对研究区内监测网络站点建设、运行稳定性与监测质量影响,针对性进行选址稳定性与适宜性评价,确定了形变监测站点优化模型与方法。基于改进主成分分析法合成地表形变敏感程度差异性评价结果量化形变易发性,根据《全球导航卫星系统连续运行基准站网技术规范》(GB_T28588-2012)等规范考虑地形、水体、植被、交通等要素进行选址、监测指标进行稳定性评价;据此综合形变灾害风险评价结果、已有站点有效利用以及重点工程运营服务效果定义适宜性并据此构建监测站点优化模型。经监测站点优化,最大插值误差减少约43.4%,其中新增站点稳定性、适宜性均值分别为0.6938与0.5379,且分布可较好兼顾高需求区形变监测需求。考虑多元因素耦合作用下区域性地表形变演化特征与成因机理分析复杂性,依托多源信息耦合数据库量化形变影响因素演化特征与影响作用方式,并借助多元因素耦合作用数值模拟进行形变演化机理分析被正式为有效途径。研究成果可进一步为特定尺度下地表形变时空演化主控因素差异分析及区域性线状工程形变灾害风险评价与防控措施研究具一定理论与现实意义,同时对形变监测网络质量评价与优化分析提供有益参考借鉴。

王鹏涛[2](2018)在《西北地区干旱灾害时空统计规律与风险管理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全球气候的持续增暖,引起水文循环的变化,导致全球干旱灾害发生频率增加、强度加重、干旱范围扩大。西北地区是我国主要的干旱分布区,同时也是全球同纬度干旱程度最高的区域之一。20世纪后期以来,西北地区气候呈现出暖湿化趋势,但是西北地区东部的干旱化趋势也较为明显,且从四季来看西北地区春季干旱趋势仍然较为显着。因此,西北地区暖湿化的时空差异和尺度特征仍不明确,西北地区干旱的时空演变趋势仍存在很多不确定性。明晰西北地区干旱时空变化特征以及未来演变趋势,并在此基础上对西北地区干旱风险进行系统分析、科学评估与风险区划,事关区域水资源管理的具体成效。基于此,本文以西北地区为研究区域,采用改进后的SPEI指数方法、线性回归方法、反距离加权插值法、自然灾害趋势判断模型、熵权分析法、灾害系统论等方法对西北地区气候变化背景、干旱灾害时空演变规律与趋势判断、干旱灾害归因、干旱风险评价与区划进行研究。本研究取得的主要成果有:(1)西北地区对全球气候变化的响应特征:1960-2016年,西北地区气温呈现显着上升趋势,且1990年之后升温速率明显比1990年之前要快。降水量整体呈现上升趋势,但秋季降水呈现递减趋势,从空间来看西北地区东部降水在减少。全区大部分地区平均风速显着下降,且年际间波动幅度较大。全区日照时数普遍减少,四季中仅春季日照时数有所增加。全区相对湿度普遍减少,塔里木盆地周围相对湿度增加趋势明显。(2)西北地区干旱时空演变特征:多年来,西北地区、西风气候区与高原气候区SPEI呈现上升趋势为主,仅东部季风区SPEI呈下降趋势。从季节来看,西北地区春季SPEI指数呈现出下降趋势,而其余季节SPEI指数均呈上升趋势。空间上,新疆西北部、中部与东部、青海中部、内蒙阴山附近等地是湿润化趋势影响的主要地区,新疆西南部、甘肃东部、宁夏等地则普遍存在干旱化发展趋势。(3)西北地区干旱趋势判断:在年和四季尺度,未来几年内西北地区轻旱与中旱发生的站次比均超过了 50%,且夏季西北地区干旱范围最广。从地区来看,未来三年内青海省在春季、甘肃与宁夏在夏季、内蒙西部在秋季、陕西全省在秋季与冬季发生灾害的站点较多。从全区来看,西北地区年尺度轻旱与中旱趋势判断年份为2018年。西风气候区春季中度以上旱灾趋势判断年份为2018年。高原气候区年尺度重旱趋势判断年份为2018年或2020年。东南气候区年尺度中度以上旱灾的趋势判断年份为2018年。从各省份来看,青海年尺度中度以上旱灾的趋势判断年份为2019年。宁夏与陕西年尺度中度以上旱灾的趋势判断年份均为2018年。内蒙西部年尺度重度以上旱灾的趋势判断年份为2019年。新疆年尺度重度旱灾的趋势判断年份为2020年。甘肃年尺度重度旱灾的趋势判断年份为2018年。(4)西北干旱灾害的归因:西北地区干旱指数对降水表现为正敏感性,对气温、平均风速、日照时数则表现为负敏感性。降水占干旱灾害变化主导因素的站点主要分布在区域的东部,占到了区域总站点数的71.6%。风速占主导的站点仅占总站数的27.0%,基本分布在西风气候区。气温占主导的站点则仅有两个。主导因子的空间分布格局反应了区域气候变化的特点。(5)干旱风险评价体系构建与风险区划:西北地区东部为干旱致灾因子的高风险区。西北地区东南部孕灾环境脆弱性相对较低,其余地区脆弱性较高。全区承灾体暴露性均较低,高暴露区域零星分布于各省区。各省之间防灾减灾能力整体差异程度不大。从各省份来看,各省平均干旱风险普遍高于0.40,这表明西北地区整体干旱灾害风险较高。空间上干旱风险较高的区域分布在新疆南部昆仑山一带、青海柴达木盆地、青海三江源地区、甘肃东部、宁夏南部、内蒙阿拉善左旗、甘肃西部与新疆交界区、新疆东部七角井站附近等地。(6)西北地区干旱灾害风险管理对策包括:完善干旱灾害风险管理体系;合理配置水资源;进行科学合理的干旱风险评估;对干旱灾害风险要素进行灾前干预;根据区域实际情况,建立相应的抗旱应急预案与防旱抗旱规划等地方管理办法与条款;建立长效的灾害经济投入机制;加强灾害管理科学研究及科研成果转化,提高民众的灾害意识、抗旱能力与知识水平;加强生态文明建设,以生态保护的方式进行减灾。本研究的创新点表现为:(1)发现西北地区“暖湿化趋势”具有区域差异和尺度特征,认为空间尺度上西北地区东部存在干旱化趋势,时间尺度上西北地区春季干旱程度在加剧。(2)在站点尺度上,创新和完善了重大自然灾害趋势判断方法,丰富了西北地区不同时空尺度下的干旱灾害趋势判断案例。(3)对西北地区干旱演变进行归因,提出降水和风速对西北地区干旱演变起主导作用。(4)构建和完善了西北地区干旱风险评价指标体系,分别在栅格尺度和县域尺度对西北地区干旱风险进行了精细化评价和区划。本文对西北地区干旱时空演变、趋势判断以及风险评价进行了研究和探索。该研究可以为区域灾害管理以及水资源配置提供科学与实践参考,也可以为重大自然灾害趋势判断与灾害风险评价体系的集成研究提供案例及框架支持。

李腊月[3](2013)在《北京及邻区现代地壳形变特征及其与地震活动关系的研究》文中认为大量事实表明,地壳形变是研究构造运动、地震孕育与发生过程的一种有效手段。北京及邻区(首都圈地区)是全国的政治、经济和文化中心,同时也是地壳运动强烈、强震多发的地区。由于所处的地震地质环境比较特殊,在经济、社会加快发展的同时,加强该地区的地震预测预报研究、做好该地区的防震减灾工作具有重要的理论与现实意义。本论文选取北京及邻区作为分析区域和研究对象,充分利用该地区较丰富的地形变观测资料,主要包括所有的跨断层形变资料,再结合首都圈地区的部分定点形变及GPS资料,系统开展首都圈地区的断层活动性质、活动水平、现代地壳形变时空演化特征及其与地震活动的内在关系研究,为首都圈地区的震情跟踪和预测预报工作提供理论依据和背景参考信息。本文在全面收集整理地质构造、地壳形变、地震活动、大地测量、震源机制等方面的资料,并在参阅大量研究文献的基础上,开展系统研究并主要获得如下几方面的成果与认识:(1)首先开展了首都圈地区断层现今活动特征的研究,通过逐年逐月相减的技术思路,初次完整、定量地计算了跨断层累积滑动量,即水平扭错量,水平张压量和垂直升降量,并用累积的方法计算了断层现今滑动速率,研究了断层活动的演化规律,进而分析其与地震活动的关系。结果表明,目前首都圈地区的断层活动水平不高,无论是垂直活动速率还是水平活动速率都不大,均在1.00mm/a以内;断层活动性质反映出断层左旋活动相对增强,右旋活动相对减弱,张性活动相对增强,压性活动相对减弱的应力状态;断层活动还显示出明显的阶段性特征,一条断层在时间进程中的活动强度、活动方式不同;断层活动与地震活动存在一定的关系,强震前断层活动明显增强,并具有一定的异常特征。(2)为了一般性地定量把握该地区的断层演化特征,本文在基本参量合理计算与客观分析的基础上,从时空演化的角度对该地区断层活动特征进行了深入分析,并结合以往发生的实际震例,探讨中强地震发生前后断层活动的时空演化特征和性质的变化,甄别和提取地震前兆时空演化过程中不同阶段、不同空间的异常变化信息。结果发现,中强地震发生前区域断层出现了明显的异常特征,时间上,地震发生在异常加速、转折、恢复的过程中;空间上,地震前23年震中及周边地区张压性质发生了变化,形成了以震中区为压性区而远离震中的地区压性逐渐减弱的空间分布格局,而震后出现大范围的张性区,可为地震预测中时间和地点的确定提供参考依据。(3)为了进一步研究首都圈地区区域断层活动的时程演化总体特征,本文首次引入了主成分分析、断层活动总体状态参量Rt值二种新方法,定量获得该区域断层活动的总体演化水平。前人在处理此问题时一般采用速率合成方法,与以往的速率合成方法及结果相比,本论文采用的方法更加客观,在结果上能更有效的获得断层活动的总体特征,并有利于提取地震前兆异常信息,可以作为地震预测和前兆信息挖掘的有效工具。(4)在以上跨断层资料分析和研究基础之上,为了验证、补充和完善跨断层资料所得结果,本文还对首都圈地区部分定点形变资料(伸缩应变)进行相关研究,计算了最大主应变、剪应变等平面应变参数。研究表明,地表潮汐平面应变与地震存在一定的关系,而且在中强地震前后地表平面应变状态表现出不同的演化特征。首都圈地区经过了几十年的跨断层形变观测,积累了丰富的观测资料,为本区域地壳形变、断层性质与活动水平、地震活动及其之间的内在关系研究奠定了坚实的基础。正因为如此,本文才能够有条件对首都圈地区断层现今活动水平、性质进行系统的分析与研究,并采用新的方法对跨断层形变资料进行综合、定量分析,有效提取了一些地震前兆异常信息。本论文获得的北京及邻区现代地壳形变特征与地震活动关系的研究结果进一步丰富了该地区震情跟踪和预测预报工作相关方面的理论依据和背景参考信息。

房立华[4](2009)在《华北地区瑞利面波噪声层析成像研究》文中认为华北具有我国大陆最古老的克拉通构造,自中生代以来,华北克拉通活化,发生大规模的伸展和裂解,岩石圈减薄,并成为中新生代构造强烈活动的地区。华北地区不但是我国的政治、经济和文化中心,也是地震灾害多发区,历史上曾发生多次破坏性地震。近代发生的唐山、滦县、宁河强震造成了巨大的经济损失和人员伤亡,因此该区一直是我国的地震重点监视防御区。区内断层分布纵横交错,地质构造非常复杂。有鉴于此,许多学者利用多种地球物理方法对华北地区的地壳上地幔速度结构进行了研究,取得了许多重要成果,使人们对华北地区的地质构造背景,地壳上地幔深部构造环境,地震活动性及破坏性地震的成因和机理有了一定程度的了解和认识。尽管前人就华北地区的地质构造和地壳上地幔速度结构进行了很多研究,但由于地震定位精度、台站分布的不均匀性、台站密度和数据质量等多方面因素的限制,以前的研究也存在一些不足。如:P波速度结构研究较多,而S波速度结构的研究相对较少;早期面波层析成像研究多采用1°×1°以上的网格划分,只能揭示较大尺度的构造框架和主要构造单元的基本性质,分辨率较低;射线平均路径长,短周期面波信号不足,对地壳浅部速度结构的约束较差。为研究华北克拉通的破坏和岩石圈减薄,深入探讨华北地区强震的孕震背景,获取高分辨率的地壳上地幔三维速度结构,为该区域中长期破坏性地震预测和华北地区的防震减灾提供科学依据,中国地震局地球物理研究所于2006年11月份在华北地区开展了大规模流动地震台阵观测,在该区域布设了250套流动地震观测设备。作为华北地区宽频带流动地震台阵综合研究的一部分,本文对噪声层析成像的理论和方法进行了研究,并将该方法成功应用于华北地区。利用布设在华北地区的190个宽频带、10个甚宽带台的2007年1月份至2008年2月份垂直分量的连续波形数据,采用互相关方法提取出了瑞利面波的格林函数,利用多重滤波和相位匹配滤波方法提取了基阶瑞利面波的群速度频散曲线,得到5630条高质量的频散曲线,继而对研究区进行0.25°×0.25°网格剖分求得了每个网格的群速度纯路径频散,分辨率比以往的研究大有提高。利用遗传算法反演得到了每个网格下方0-50km深度范围的横波速度分布,构建了华北地区的三维S波速度结构。迄今为止,这是中国大陆分辨率最高的群速度层析成像结果。主要研究内容及结果概述如下:一、对从背景噪声提取格林函数的理论,频散曲线的测量和反演,以及面波层析成像的理论和方法进行了研究。开发了噪声层析成像的数据处理程序和群速度频散曲线的自动测量程序。测量由地震背景噪声提取出的瑞利面波的频散曲线时,使用多重滤波方法大多能获得较为满意的结果,对于信噪比较差的格林函数,可配合使用相位匹配滤波方法。二、对提取出的格林函数分析后发现,从地震背景噪声中提取的频散曲线的最大周期与台阵孔径有关,台阵孔径越大,提取的频散曲线频带越宽;通过引入最大可信周期可使测得的频散数据更可靠;发现格林函数的信噪比与观测时间的平方根成正比,使用对称分量可以提高信噪比;噪声源的不均匀分布,导致格林函数的不对称性;使用一年以上的观测数据,可以降低噪声源分布不均匀性对格林函数的影响,使提取出的格林函数更加对称,信噪比更高。三、对噪声特征进行了研究,发现不同周期段的噪声特征是不一样的。4-10s周期段,互相关函数在零时刻附近出现一组振幅强、震相连贯的波组。由于短周期面波强烈的衰减和吸收效应,提取出的这一周期段的瑞利面波格林函数的信噪比较低。在10-20s周期段,噪声源存在季节性变化,噪声强度与全球海浪高度较一致。在20-50s周期段,瑞利面波格林函数基本对称且不随季节性变化,表明这一周期段的噪声源分布较均匀。在4-20s周期段,尽管互相关函数的正负分支在振幅上存在很明显的不对称性,但是到时却基本一致,说明噪声源分布对互相关函数振幅的影响较大,对到时的影响较小。四、将研究区域划分为0.25°×0.25°的网格,用面波层析成像方法,反演得到了4s-40s周期的群速度分布图像。层析成像结果较好地揭示了地壳内部、尤其是浅部地壳的横向速度变化。短周期的群速度分布同地表地质结构、地形密切相关;华北盆地及山间的沉积盆地,如延庆-怀来盆地,大同盆地,显示低速异常,而基岩广泛出露的太行山和燕山隆起区,呈现高速异常;我们计算了9s-12s的群速度分布图的速度梯度场,将速度梯度划分为三个区间:<0.05km/s,0.05-0.15km/s,>0.15km/s,并同时给出了公元前780年以来发生的M≥6.0级的强震的震中分布,发现约2/3的强震(M≥6.0级)都发生在中等速度梯度带(0.05-0.15km/s)附近。五、使用光滑约束的遗传算法反演了432个节点的瑞利面波群速度纯路径频散曲线,得到了华北地区0-50km深度的三维S波速度结构。反演结果较好地揭示了华北地区地壳内部的S波速度结构、结晶基底埋深和莫霍面埋深的横向变化。反演结果表明太行山、燕山隆起区结晶基底埋深一般约<2km,延庆-怀来盆地约5km,大同盆地约3km。华北盆地内部结晶基底厚度一般>6km,且不同构造单元存在差异,沧县隆起约8km,冀中坳陷和黄骅坳陷约11km。研究区域的地壳厚度横向变化较大,基本形态是西部厚、东部薄,由东南向西北逐渐加深,莫霍面的区域构造方向呈北东或北北东向展布。地壳厚度从东部渤海湾附近的28km逐渐向西北方向变厚,进入山西高原、张家口地区达到44km,其横向变化达16km。在太行山山前断裂附近,莫霍面厚度由东部的36km左右,至西部陡变为40km左右。燕山隆起带地壳厚度由渤海边的32km,向西逐渐加深至约44km。六、S波速度横向分布图揭示:在0-12km深度范围,太行山山前断裂以东表现为低速异常,而以西表现为高速异常,13km以下,东西两部分的高低速速度异常开始变得模糊,仅在部分区域较明显。据此推测,太行山山前断裂可能仅在部分区域延伸至莫霍面。在0-8km深处,燕山隆起带为大范围的高速异常;在燕山隆起带南侧、与张渤地震带相邻的地方,高低速异常交替分布,可能是受北北东-北东向断裂的切割所致;沿张渤地震带附近,在10km深处有一条较为连续的北西向低速异常,这一低速异常带和燕山高速区的南缘勾画出了张渤断裂带的位置和北部边界。北京-天津-唐山区域在中下地壳(15km-32km)存在显着的低速异常,可能是由地幔热物质侵入造成的。七、对唐山、滦县、宁河强震区的S波速度结构分析发现,唐山地震和滦县地震发生在高速体内部,且震源下方存在低速体,宁河地震发生在S波低速体与高速体的过渡带。震源区上地幔顶部的S波速度较低,莫霍面在宁河西南和滦县存在局部隆起。根据本文反演得到的高分辨率的S波速度结构,我们认为这三个强震的成因与上地幔的垂直形变、壳幔物质的交换和地壳中的流体有关。幔源岩浆沿壳幔边界的断错侵入,导致上地幔顶部的速度较低。同时岩浆的侵入使下地壳增热,粘度下降,某些矿物发生脱水作用,脱出的水上移并存储于中地壳内。这些流体长时间的存在影响了断层带的结构和组成,进而改变了断层带的应力状态,造成了孕震区的弱化,从而触发地震。

陈化然[5](2006)在《断裂相互作用和地震预测方法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首先,在“断层间相互作用、强震间相互影响”方面,从现象到理论,研究强震的成组孕育、成组活动特征,特别是针对川滇这一特定地区,应用地质构造和深部地球物理的最新研究成果,建立了三维有限元模型,研究强震成组活动的机制,为地震分析预测研究搭建了一个有一定理论基础的平台,探索了地震物理预测的一些途径。对川滇地区初步搭建了一个地震分析预测研究的三维有限元数值模拟平台,尽管还有许多待完善之处,但本文的研究方向是有益的,对将数值模拟研究应用于实际地震预测有理论上的启迪意义,对地震从经验预测向物理预测发展有一定的借鉴作用。其次,在“重、磁构造反演”方面,收集了天津及邻近地区大量的、宝贵的重力、航磁资料;对重点资料进行了数字化,积累了较全面的天津及邻近地区最新的数字化重、磁资料;采用分频及延拓计算,对研究区内重力及航磁资料分别进行了对比,研究了不同方法在划分不同深度场源异常方面的效果;根据已知的新生代盖层深度,模拟出全区新生代盖层密度界面,在消除掉此盖层的影响之后,得出深部界面的反演计算结果;通过跨越深大断裂若干条剖面的正反演计算,对研究区内深大断裂深部延展所表现的密度、磁性特征有了进一步的认识;通过资料的综合分析解释,对研究区内地壳不同深度上结构构造特征给出了解释;综合给出了天津断层、沧东断层深部延展状态,并讨论了断层的深部孕震特征。

(Earthquake Administration of Hebei Province,Shijiazhuang 050021,China)[6](2006)在《河北省40年防震减灾工作回顾与展望——纪念邢台地震40周年》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40年来,河北的防震减灾工作在中国地震局和省委、省政府的领导下,全省地震工作者和各有关部门,为建立、推进和发展我省的防震减灾事业做出了不懈的努力和探索,特别是“九五”、“十五”以来,我省认真贯彻落实党和国家关于防震减灾的各项方针、政策,在加强领导、建立健全防震减灾工作体系,加大投入、夯实监测预报基础,加强综合防御、依法推进防震减灾工作,发挥政府职能作用、切实做好地震应急准备等方面,取得了一些进步与成绩。认真、全面、科学地对河北省40年来的防震减灾工作进行回顾总结,对于我们发扬成绩、开创未来,具有重要的意义。

张晓东[7](2004)在《中国大陆强震的成组活动特征及发生机制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探讨强震组孕育发生发展的构造机制,分析强震组发生发展的过程是本文旨在重点研究的问题。强震成组发生的研究包括强震组与孕发构造背景的关系,强震组的活动特征、动力学环境分析、构造物理机制等多个重要方面,它对于地震形势预测、地震中长期预报、以及工程地震研究中的地震危险性分析等均很重要,因而成为当前地震研究工作中的一个分支。 由于中国地震活动性的分区特征明显,同时为了使建立在成组强震概念上的地震预测模型和方法,具有现实性和可操作性,我们在对强震组的研究中,强调了以地震带做为基本的研究单元,进行具体的分析研究。 我们利用地震区划的和地震块体划分的结果,确定成组强震的研究单元,分析研究单元内强震的孕震构造背景,具体分析各强震组的地震活动特性,由于中国东西部孕震背景和地震活动性的差异,因此,本文对中国东、西部强震组分别进行了过程分析,总结出中国大陆东、西部强震组活动的基本规律。在研究中,本文突出了强震组发生的层次性特征,着重分析了强震之间相互影响,相互制约的规律特性,并依据大量的实际地震记录及地震构造调查结果,总结出不同孕震环境下,强震组的发生发展特征。 从理论上我们主要探讨强震为什么会持续发生;强震持续发生所要求的基本条件是什么;强震持续发生的动力来源是什么;并分析了同一地震活动期内的强震组之间的关系。 在实际应用中我们侧重于探讨强震持续发生的起点和止点依据;强震持续发生过程中各相关要素的变化特征,后续强震时空强的判定依据,最终为强震的预测提供佐证。 依据对成组强震所确定的定义为基本判别条件,我们以地震带为统计单元,结合活动构造资料与地震资料对全国进行了分析和判别,共筛选出具有成组特点的地震带及亚带13个,总共划分出77组,其中,中国东部24个组,中国西部地区共计53组,涉及强震626个,占相关研究区内历史地震记载完整以来的6级以上地震总数的近95%。由于喜马拉雅地震带和台湾地震区地震频度非常高,我们未把上述两地区的地震放在分析研究的范畴之内。 根据强震组孕震构造背景和地震活动特点的不同,我们对强震组进行了类型分析,共划分出单一构造型强震组、网络构造型强震组和汇聚构造型强震组。 单一构造型强震组以鲜水河断裂上的强震组活动表现最为典型,表现为强震沿断裂带依次发生,并表现出不同期次的多个强震组成组发生的现象,与活动构造关系清晰。 网络构造型表现为强震组在同一地震带内的相关构造段上地震的跳跃性。这种相关构造段系指,同一地震带内,平行,相交的不同构造段落。此类成组强震主要强调地震带内

蒋淳,王建国,陈化然,韩天锡,汪翠枝[8](2003)在《大陆强震危险区可拓方法综合预测应用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可拓学始于研究问题的不相容性 ,本文将它引进地震综合预报当中。通过建立强震危险区可拓方法综合预测模型 ,计算各类区域指标的关联函数 ,对华北地区、南北地震带进行全时空、有限时空扫描的应用检验 ,研究孕震区地震活动图像的演化特征 ,探索对强震危险区进行综合预测的新途径。初步结果说明该方法在对强震危险区的综合预测中有较好的应用前景。

陈化然[9](2003)在《强震成组活动及其相互影响的数值模拟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关于地震孕震过程,早期的研究大多侧重于震源模型和理论,围绕地震孕育发生过程中,震源及其邻近地区应力场、应变场的时空动态演化来研讨其长、中、短、临各阶段的现象与机理,而较少涉及各地震之间相互关系的研究。然而,地震活动的事实表明,强震不是孤立事件,它们之间有密切的关系,某些强震组是同一个孕震过程的产物。20世纪90年代以来,科学家们开始注重强震之间相互作用的研究。地震间相互作用、相互影响是构成地震活动复杂性的一个重要因素。 本文试图从现象到理论,研究强震的成组孕育、成组活动特征,特别是针对川滇这一特定地区,应用地质构造和深部地球物理的最新研究成果,建立三维有限元模型,研究强震成组活动的机制,为地震分析预测研究搭建一个有一定理论基础的平台,探索地震物理预测的一些途径,这正是本论文的初衷。 首先,以中国大陆地区历史地震记录为统计样本,对大陆地震在时间和空间上的分布特征进行统计,表明,无论是把我国陆区作为一个整体来研究,还是把我国陆区分为东西两区来研究,乃至取某一个地区的区域地震活动性来研究,大陆地震活动在时间和空间上呈成组性丛集活动特征,即中国大陆强震成组活动的特性具有鲜明的客观性。 然后,本文采取了一种比较简便的方法—At值扫描方法,对地震间的关联特性进行半定量的研究,计算地震应变释放在区域强震扰动发生前后的变化。通过空间扫描图象描述大范围的响应情况,分别对中国大陆的华北地区、西南地区和西北地区强震前后地震活动进行了分析。表明:某次强震活动可以引起某些孕震区的加载,介质非线性应变积累加速,使处于高应力状态的震源失稳提前进入不稳定状态,后续强震提前发生,即强震之间存在着时间、空间上的关联性。 之后,本文针对强震频发的川滇地区,进行了较为深入的研究。应用Okata的应力触发理论,对川滇地区强震相互触发、地震成组活动进行较系统的分析研究。统计结果表明:大约50%地震均发生在前一次地震的库仑破裂应力变化正值区,30%发生在应力变化负值区,20%发生在正负交界区。 在上述研究基础上,本文对地震成组活动及其相互影响进行了有限元数字模拟研究。首先,针对青藏构造地块,尝试建立了应力演化和地震活动二维有限元模型。将有限元理论模型应用于某一实际地区,研究应力演化、应力调整与强震成组孕育、成组活动的关系,对青藏构造地块强震间相互关联特征进行初步模拟。表明,可以用有限元方法模拟计算强震的应力调整和影响作用,并确定应力增强区,为下一次强震发生的地点判定提供依据。 然后,根据近年来国家重点基础研究规划项目“中国强震机理与预测”等取得的川滇地区地质构造活动和深部地球物理等的最新成果,建立了川滇地区四层三维有限元模型。模型划分较细,包括了各种性质的断裂带,如:甘孜—玉树断裂带、鲜水河断裂带、岷江断裂带、龙门山断裂带、金沙江断裂带、小金河断裂带、安宁河断裂带、则木河断裂带、小江断裂带、楚雄—建水断裂带、红河断裂带、小金河-丽江、龙陵—澜沧断裂带等。又根据近年来取得的最新的震源机制解和GPS测量资料为约束条件,确定了模型的边界条件,分别计算了川滇地区的背景应力场、断层蠕动产生的应力场和强震触发的应力场,重点对川滇地区1988-1996年动态库仑破裂应力变化进行了模拟计算,研究了前面地震对后续地震的触发影响。结果表明:1988-1996川滇地区的几次强震中,1989年的巴塘强震群发生在1988年澜沧-耿马地震后的库仑破裂应力变化正值区,1995年的武定地震发生在库仑破裂应力变化止负值交界区,1996年的丽江地震发生在库仑破裂应力变化正值区。这说明,前面强震对一后续地震有相当的影响,后续地震大多发生在前面强震所引发的库仑破裂应力变化正值区,显示出先发地震对后续地震有一定的触发作用。强震往往是在较高的应力背景卜相互作用、相互影响的,进而呈现为带有时空丛集性的成组活动图像。 最后,本文又从强震发生前后的前兆异常变化特征等方面对上述模型进行了实际检验,表明模型与实际地震活动特征相一致,模型模拟结果对前兆异常机理研究有一定的士旨导作用。 通过以上研究可以认为,成组孕育、成组活动是中国大陆强地震孕育、活动的基本特征。既然地震前的各种异常反映的是强震孕震过程,并且大多数强震是成组孕育的,那么在各种异常中就有可能存在地震组异常,这对日常判断、识别前兆异常,提高地震预测水平有实际应用意义。 本论文对川滇地区初步搭建了一个地震分析预测研究的三维有限元数值模拟平台,尽管还有许多待完善之处,但本文的研究方向是有益的,对将数值模拟研究应用于实际地震预测有理论上的启迪意义,对地震从经验预测向物理预测发展有一定的借鉴作用。

唐方头[10](2003)在《华北地块近期构造变形和强震活动特征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中国大陆现代以块体构造变形为主要特征。随着研究工作的深入,块体活动的普遍性被越来越多的科学工作者所认同,导致了活动地块理论的诞生。活动地块是被形成于晚新生代、晚第四纪(100~120kaB.P.)至现今强烈活动的构造带所分割和围限、具有相对统一运动方式的地质单元。活动地块边界构造活动强烈,绝大多数强震都发生在地块边界的活动构造带上。活动地块具有新生性、层次性、整体性和立体性四个基本特征。中国大陆及邻区可以划分出6个一级活动地块,它们是:青藏、西域、华南、中缅、华北和东北活动地块。华北地块位于中国大陆的东部,与青藏、西域、华南和东北4个一级活动地块相邻,其地震活动强度和构造变形在东部地区最强,也是中国大陆强震活动最强烈的地区之一。华北地区人口稠密、经济发达,也是祖国的首都所在地。加强华北地块构造变形和地震活动规律的研究,对于防震减灾,为国民经济建设服务,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以华北地块为研究对象,对华北地块近期构造变形和强震活动进行了较为详细的研究,初步认识了华北地块内部与边界带的构造变形、强震活动的关系,并对其成因机制进行了初步探讨。 一、中国大陆的活动地块与强震活动 在前人对中国大陆活动地块划分的基础上,研究了中国大陆活动地块与强震活动的关系。进一步证实了中国大陆的强震活动明显受活动地块的控制,其中52%以上的6级地震、73%以上的7级地震和100%的8级地震发生在一、二级活动地块的边界带内;多个活动地块边界带相互交汇、相互作用的地带往往是强震高发区;特别是几个一级活动地块的交汇部位,更是强震集中发生的地区;而且不同构造部位地块的活动性也有差异,以南北地震带为界,西部地块的活动性等明显高于东部地块,在西部地区,青藏地块活动性最高,而对于东部地区,华北地块活动最强烈。 二、华北地块与强震活动 利用华北地块已有研究成果,对华北地块的构造演化特征进行了研究,认识到华北地块内的主要构造单元都表现出新生与继承的辩证发展。根据地块内地质、地球物理与强震活动等资料,将华北地块进一步划分成3个二级地块(鄂尔多斯、华北平原和鲁东—黄海),并对其中的一些二级地块进一步细分为三级和四级地块。 通过对华北地块内强震活动的研究,进一步证实了活动地块对地震活动的控制作用。华北地区二级活动地块边界带和活动地块内部5级以上地震的密度相差2.5倍以上,每平方千米地震释放能量是地块内部的30倍以上;7次8级特大地震都发生在一级、二级活动地块的边界带上;7级大震除一级、二级活动地块的边界带外,在三级活动地块的边界带上也有分布,而4级活动地块的边界带上只有6级强震发生。研究结果表明,华北地块不同构造部位的构造单元内的活动强度存在差异,对于二级地块:华北平原块体活动最强、鄂尔多斯块体活动最弱;对于三级地块:东南鄂尔多斯亚块体活动性大于西北鄂尔多斯亚块体,豫皖亚块体活动性明显大于太行亚块体和冀鲁亚块体;对于边界带:鄂尔多斯西南弧活动性最强烈,而华北平原块体和鲁东—黄海块体的南部边界带则活动较弱;大致以NE向大同—环县基底隐伏断裂、豫皖亚块体西边界和鲁西微块西边界的连线之间是华北地区活动最强的区域。 华北地块地震活动在时间上具有明显的活跃期与平静期交替出现的特征,在空间上不同活跃期有不同主体活动区域。第一跃期7级以上大震主要发生在鄂尔多斯块体的边界带;第二活跃期7级以上大震主要分布在鄂尔多斯和华北平原块体的边界带上;而第三活跃期7级以上大震除在二级活动地块的边界带发生外,在华北平原和鲁东一黄海块体的内部也有分布。研究还发现华北地块不同震级地震在活动地块内部和边界带的分布差异很大,震级越大两者的差异越大;地块级别降低,各震级地震的频度和能量释放在块内与边界带的比值都减,J。三、华北地块近期构造应力场和断裂活动研究 利用近期震源机制解资料研究华北地块构造应力场,证实了区内主压应力方向为NE一NEE,强震发生主要受区域应力场控制。同时发现,在强震活跃期间,在与强震发生有关的边界带内震源机制解主压应力P轴的方向与区域应力场基本一致,而在地块内和其它边界带上则存在一定的差异;平静期间,则总体与区域应力场基本一致。 利用GIS对华北地块活动断裂与地震活动进行统计研究后现,华北地块内地震活动在不同时期受不同构造控制。具体表现为,在1474一1804地震活动活跃期内,强震主要受NE断裂组控制;1805年以来强震主要受NW断裂组控制。1970年以来,5级以下地震活动主要受NE断裂组控制;6级以上强震主要发生在NE和NW断裂组交汇区内。 跨断层测量资料表明,邦庐断裂带和太行亚块体内断裂的近期构造变形强度明显小于张家口一渤海断裂带和山西断陷带;山西断陷带东缘断裂的近期构造变形强度明显弱于西缘;华北地块对于NE走向断裂作用为主的构造单元(包括地块和边界带),强震活动时段的断层运动速率明显小于强震活动较弱的时段;对于NW走向断裂作用为主的构造单元,强震活动时段的断层运动速率明显大于强震活动较弱的时段;对于NE、NW走向断裂?

二、华北地区强震前三个月地震活动异常及初步综合评判(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华北地区强震前三个月地震活动异常及初步综合评判(论文提纲范文)

(1)华北平原地表形变演化特征与影响因素分析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2 地表形变演化特征与成因机理
        1.2.1 地表形变演化特征
        1.2.2 地表形变成因机理
    1.3 地表形变监测研究
    1.4 地表形变灾害风险评价
    1.5 研究问题与研究内容
第二章 华北平原地表形变背景
    2.1 自然地理概况
    2.2 地质构造条件
        2.2.1 地层条件
        2.2.2 区域构造运动演化背景
        2.2.3 深部地质构造
        2.2.4 构造单元划分与活动断裂
    2.3 新构造运动特征
        2.3.1 区域新构造活动特征
        2.3.2 现今区域构造应力场
        2.3.3 现今地震活动性
    2.4 水文地质条件
        2.4.1 地下水系统划分
        2.4.2 水文地质特征
    2.5 地表形变场特征
        2.5.1 地壳运动形变
        2.5.2 地下水开采引发的地表形变
    2.6 本章小结
第三章 基于多源信息数据库的形变演化特征分析
    3.1 地表形变影响指标体系
        3.1.1 指标体系筛选与框架
        3.1.2 地表形变评价指标筛选
    3.2 地表形变影响指标的量化
        3.2.1 构造本底条件
        3.2.2 岩土地质条件
        3.2.3 人类主要活动
    3.3 华北平原地表形变数据库的建立
        3.3.1 数据库的内容
        3.3.2 数据库的形式
    3.4 华北平原区地表形变场时空演化
        3.4.1 背景构造形变演化
        3.4.2 近期地表形变场演化特征
        3.4.3 基于PS-In SAR的典型区形变反演
    3.5 本章小结
第四章 多元因素耦合作用下地表形变数值模拟
    4.1 地表形变数值模拟理论基础
        4.1.1 构造-渗流耦合理论基础
        4.1.2 地表形变影响因素与模拟情景
    4.2 小区域、单断裂区域数值模拟与影响因素
        4.2.1 地表形变演化过程数值模拟
        4.2.2 不同构造运动类型与状态对形变差异影响
        4.2.3 地下水开采条件对地表形变差异影响
        4.2.4 综合作用对地表形变的影响
    4.3 大区域、多断裂区域地表形变数值模拟演化分析
        4.3.1 大区域、多断裂区域地表形变数值模型
        4.3.2 模型模拟结果与分析
    4.4 本章小结
第五章 地表形变影响因素敏感程度差异分析与应用
    5.1 地表形变指标响应敏感程度分析
        5.1.1 敏感程度评价方法
        5.1.2 地表形变对影响指标响应程度分析
    5.2 多元因素影响作用综合评价
        5.2.1 评价方法概述
        5.2.2 影响地表形变的主要作用
        5.2.3 地表形变差异性分布特征评价
    5.3 基于影响作用评价结果的监测站点稳定性分析
        5.3.1 地表形变对监测站点影响概述
        5.3.2 地表形变监测站点稳定性评价
    5.4 本章小结
第六章 华北平原地表形变灾害风险评价
    6.1 评价研究理论与方法
        6.1.1 灾害风险理论
        6.1.2 研究方法
    6.2 华北平原地表形变风险评价
        6.2.1 地表形变风险评价指标体系
        6.2.2 华北平原地表形变危险性评价
        6.2.3 华北平原地表形变易损性评价
        6.2.4 地表形变灾害风险性评价与应用
    6.3 华北平原地表形变灾害的风险管控措施
        6.3.1 区域形变监测站点网络优化
        6.3.2 区域形变灾害风险防控建议
    6.4 本章小结
第七章 结论和展望
    7.1 全文总结
    7.2 创新点
    7.3 问题与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作者简介
攻读博士期间发表的文章
攻读博士期间参与的科研项目

(2)西北地区干旱灾害时空统计规律与风险管理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选题背景与研究意义
1.2 研究进展
    1.2.1 气候变化研究进展
    1.2.2 气象灾害研究进展
    1.2.3 干旱灾害研究进展
    1.2.4 灾害风险管理研究
    1.2.5 灾害预测与趋势判断
1.3 研究区域概况
    1.3.1 地理位置与范围
    1.3.2 气候特点与区划
1.4 研究目标与研究内容
    1.4.1 研究目标
    1.4.2 研究内容
1.5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1.5.1 研究方法
    1.5.2 技术路线 第2章 西北地区气候变化背景分析
2.1 数据来源与研究方法
    2.1.1 数据来源
    2.1.2 研究方法
2.2 西北地区气温时空演变
    2.2.1 平均气温年际变化趋势
    2.2.2 平均气温季节变化趋势
    2.2.3 平均气温年内分布特征
2.3 西北地区降水量时空演变
    2.3.1 平均降水量年际变化趋势
    2.3.2 平均降水量季节变化趋势
    2.3.3 平均降水量年内分布特征
    2.3.4 降水日数的变化趋势
2.4 西北地区平均风速时空演变
    2.4.1 平均风速年际变化趋势
    2.4.2 平均风速季节变化趋势
    2.4.3 平均风速年内分布特征
2.5 西北地区日照时数时空演变
    2.5.1 日照时数年际变化趋势
    2.5.2 日照时数季节变化趋势
    2.5.3 日照时数年内分布特征
2.6 西北地区相对湿度时空演变
    2.6.1 相对湿度年际变化趋势
    2.6.2 相对湿度季节变化趋势
    2.6.3 相对湿度年内分布特征
2.7 小结 第3章 西北地区干旱灾害时空规律
3.1 SPEI干旱指数方法
    3.1.1 SPI和SPEI指数的异同
    3.1.2 SPEI指数的算法改进
    3.1.3 基于SPEI指数的干旱评价体系
3.2 西北地区SPEI与SPI旱涝事件分析
3.3 西北地区不同时间尺度干旱时间演变
    3.3.1 西北地区不同时间尺度SPEI
    3.3.2 不同气候分区SPEI-12时间演变
3.4 西北地区季节及年尺度干旱时空演变
    3.4.1 时间变化趋势
    3.4.2 空间变化趋势
    3.4.3 频率变化特征
3.5 西北地区干旱强度时间变化分析
    3.5.1 年尺度干旱强度
    3.5.2 季节尺度干旱强度
3.6 西北地区干旱覆盖度统计分析
    3.6.1 全区及分区干旱覆盖度统计分析
    3.6.2 各省份干旱覆盖度统计分析
    3.6.3 西北地区干旱覆盖度的阶段变化分析
3.7 小结 第4章 西北地区干旱灾害趋势判断
4.1 重大自然灾害的趋势判断模型
    4.1.1 可公度等式计算
    4.1.2 可公度蝴蝶结构图
    4.1.3 可公度结构系
    4.1.4 西北地区干旱趋势判断
4.2 西北地区站点尺度轻旱与中旱趋势判断
    4.2.1 新疆北塔山站年尺度旱灾趋势判断
    4.2.2 新疆北塔山站秋季旱灾趋势判断
    4.2.3 青海门源站年尺度旱灾趋势判断
    4.2.4 青海门源站夏季旱灾趋势判断
    4.2.5 内蒙古四子王旗站年尺度旱灾趋势判断
    4.2.6 内蒙古四子王旗站冬季旱灾趋势判断
    4.2.7 甘肃张掖站春季旱灾趋势判断
    4.2.8 甘肃张掖站秋季旱灾趋势判断
    4.2.9 陕西镇安站春季旱灾趋势判断
    4.2.10 陕西镇安站夏季旱灾趋势判断
    4.2.11 宁夏中宁站春季旱灾趋势判断
    4.2.12 宁夏中宁站夏季旱灾趋势判断
4.3 西北地区及各分区旱灾趋势判断
    4.3.1 西北地区年尺度中度以上旱灾趋势判断
    4.3.2 西风气候区春季中度以上旱灾趋势判断
    4.3.3 高原气候区年尺度重旱灾害趋势判断
    4.3.4 东南气候区年尺度中度以上旱灾趋势判断
4.4 西北地区省级尺度旱灾趋势判断
    4.4.1 青海年尺度中度以上旱灾趋势判断
    4.4.2 宁夏年尺度中度以上旱灾趋势判断
    4.4.3 陕西年尺度中度以上旱灾趋势判断
    4.4.4 内蒙西部年尺度重度以上旱灾趋势判断
    4.4.5 新疆年尺度重度旱灾趋势判断
    4.4.6 甘肃年尺度重度旱灾趋势判断
4.5 小结 第5章 西北地区干旱灾害归因分析
5.1 干旱指数的多元线性回归法
    5.1.1 气候变化的归因分析
    5.1.2 多元线性回归原理
    5.1.3 气象要素的多重共线性
    5.1.4 干旱灾害的多元线性归因分析
5.2 多元线性回归模型的拟合评判
    5.2.1 模型决定系数的统计分析
    5.2.2 拟合与观测值一致性分析
5.3 西北地区干旱演变归因分析
    5.3.1 回归系数与贡献率的空间分布
    5.3.2 回归系数与贡献率的分区统计
    5.3.3 干旱归因分析的主导因子识别
5.4 小结 第6章 西北地区干旱灾害风险评价、区划与管理
6.1 自然灾害系统论
6.2 干旱灾害风险评价指标体系与模型构建
    6.2.1 干旱灾害风险模型
    6.2.2 干旱灾害风险评价指标体系
    6.2.3 干旱灾害风险评价流程
6.3 西北地区干旱灾害系统分析
    6.3.1 数据采集与处理
    6.3.2 致灾因子综合分析
    6.3.3 孕灾环境综合分析
    6.3.4 承灾体的综合分析
    6.3.5 防灾减灾能力分析
6.4 西北干旱灾害风险评价
    6.4.1 致灾因子危险性
    6.4.2 孕灾环境脆弱性
    6.4.3 承灾体暴露性
    6.4.4 防灾减灾能力
    6.4.5 旱灾综合风险评价
6.5 西北地区干旱灾害风险管理与对策研究
    6.5.1 灾害管理与风险管理
    6.5.2 气象灾害管理
    6.5.3 干旱灾害风险管理与对策
6.6 小结 第7章 结论与展望
7.1 主要结论
    7.1.1 西北地区的气候变化特征
    7.1.2 西北地区的干旱变化特征
    7.1.3 西北地区的干旱灾害趋势判断
    7.1.4 西北地区的干旱归因分析
    7.1.5 西北地区的干旱风险评价
7.2 创新点
7.3 后续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科研成果

(3)北京及邻区现代地壳形变特征及其与地震活动关系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硕士学位论文摘要
目录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目的与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地形变测量在地震预报中的应用研究及其进展
        1.2.2 跨断层形变测量在地震预报中的应用研究及其进展
    1.3 本文研究内容
第二章 首都圈地区地震构造背景及跨断层形变监测
    2.1 首都圈地区地质构造及主要断裂带简介
        2.1.1 首都圈地区地质构造
        2.1.2 本论文研究涉及的主要断裂
    2.2 首都圈地区地震活动性分析
    2.3 首都圈地区跨断层流动形变观测概况
第三章 首都圈断层现今活动特征及与地震关系研究
    3.1 断层活动性参量的计算方法
        3.1.1 方法与原理
        3.1.2 观测资料实际处理过程
    3.2 断层活动特征分析
        3.2.1 断层活动状况分析
        3.2.2 断层活动速率定量分析
        3.2.3 断层形变资料与 GPS 结果的对比分析
    3.3 断层活动与地震活动关系分析
        3.3.1 强震前断层异常活动特征
        3.3.2 地震与断层存在准同步性和周期性活动
    3.4 结论与讨论
第四章 跨断层垂直观测量的定量计算与时空演化特征分析
    4.1 数据处理
    4.2 张北 6.2 级地震前后断层活动异常特征分析
        4.2.1 张北 6.2 级地震前后断层活动的时间演化特征
        4.2.2 张北 6.2 级地震前后断层活动的空间演化特征
        4.2.3 结论与讨论
    4.3 文安 5.1 级地震前后断层活动异常特征分析
        4.3.1 文安 5.1 级地震前后断层活动的时间演化特征
        4.3.2 文安 5.1 级地震前后断层活动的空间演化特征
        4.3.3 结论与讨论
第五章 跨断层观测资料综合分析
    5.1 首都圈跨断层形变资料的主成分分析
        5.1.1 方法与原理
        5.1.2 大同 5.9 级地震前后断层形变异常特征的主成分分析
        5.1.3 张北 6.2 级地震前后断层形变异常特征的主成分分析
        5.1.4 文安 5.1 级地震前后断层形变异常特征的主成分分析
        5.1.5 结论与讨论
    5.2 地震活动性总体参量在跨断层形变资料中的应用
        5.2.1 断层活动性总体状态参量 Rt 值方法
        5.2.2 首都圈断层活动总体状态参量 Rt 值的结果与定量分析
        5.2.3 断层活动总体状态参量 Rt 值的多尺度小波分析
        5.2.4 结论与讨论
第六章 基于定点伸缩观测结果的应变分析
    6.1 台站概况
    6.2 线应变组合观测计算平面应变参数
    6.3 应变特征分析
        6.3.1 张家口台应变变化
        6.3.2 延庆台应变变化
        6.3.3 易县台应变变化
        6.3.4 怀来台应变变化
    6.4 中强地震前后地表平面应变变化特征分析
    6.5 结论与讨论
第七章 结论与展望
    7.1 结论与讨论
    7.2 问题与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作者简介

(4)华北地区瑞利面波噪声层析成像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目录 第一章
    绪论 1.1
    引言 1.2
    研究目的和意义 1.3
    华北地区地质构造背景 1.4
    华北地区地球物理研究成果 1.5
    噪声层析成像研究进展 1.6
    本文的研究内容 第二章
    噪声层析成像的基本原理 2.1
    噪声层析成像的发展历史 2.2
    互相关函数和格林函数的关系 2.3
    相关函数的计算 2.4
    由互相关提取格林函数的数学推导 第三章
    数据处理方法 3.1
    台站分布与观测资料 3.2
    单台数据预处理 3.3
    互相关函数的信噪比分析 3.4
    群速度频散曲线的测量 3.5
    频散曲线质量控制 3.6
    结果的可靠性 第四章
    噪声源分布对格林函数的影响 4.1
    引言 4.2
    噪声特征分析方法 4.3
    噪声源分布特征分析 4.4
    噪声源分布不均匀性的影响 4.5
    讨论和结论 第五章
    华北地区噪声层析成像 5.1
    面波层析成像概述 5.2
    YANOVSKAYA-DITMAR层析成像方法 5.3
    华北地区噪声层析成像结果 第六章
    华北地区S波速度结构 6.1
    引言 6.2
    遗传算法基本原理 6.3
    GA实现的方法 6.4
    利用GA反演频散曲线 6.5
    资料搜集和模型空间的建立 6.6
    华北地区S波速度结构 第七章
    结论及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个人简介

(5)断裂相互作用和地震预测方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篇 引言
第二篇 断层间相互作用、强震间相互影响研究
    第一章 背景
    第二章 强震情况
    第三章 三维有限元模型的建立与模拟结果
    第四章 断层间相互作用模拟结果
    第五章 结论与讨论
第三篇 重磁构造反演研究
    第一章 资料的搜集、数字化与分析
    第二章 重、磁异常特征及其与主要构造的关系
    第三章 重、磁异常的分离及不同深度界面的反演
    第四章 重力、航磁综合剖面研究
    第五章 结果的分析与解释
第四篇 地震预测指标体系研究
    第一章 背景
    第二章 天津市地震预报基础信息库建设
    第三章 天津地区中短期预报方法指标研究
    第四章 天津地区地震中短期预报指标效能评价
    第五章 中短期预报的综合标志和综合预报方法
结束语
诚挚致谢
参考文献
个人简历
博士期间论文(1999-2003 年)
博士后期间论文和项目(2003-2006 年)

(6)河北省40年防震减灾工作回顾与展望——纪念邢台地震40周年(论文提纲范文)

0 引言
1 地震监测工作的发展
    1.1 多路探索, 大打人民战争—开创阶段
    1.2 优化观测, 规范管理—发展阶段
    1.3 数字化、网络化—提高阶段
        (1) 数字地震遥测台网系统。
        (2) 数字强震台网系统。
        (3) 数字化地震前兆台网系统。
        (4) 通信网络系统。
2 分析预报工作的进展
    2.1 广泛实践—起步阶段
        2.1.1 地震活动性预报研究
        2.1.2 地震前兆预报研究
        2.1.3 其他预报研究
    2.2 深入研究—发展阶段
        2.2.1 地震活动性预报研究
        2.2.2 地震前兆预报研究
        2.2.3 综合预报及中长期研究
        2.2.4 地方地震研究
    2.3 理论探讨—提高阶段
        2.3.1 地震预报科学研究
        2.3.2 地震预报技术系统
        2.3.3 地震预测效果
3 震灾预防工作的开展
    3.1 法制框架日趋完善
        3.1.1 法制建设
        3.1.2 执法队伍及培训
        3.1.3 执法监督
    3.2 管理体制日趋健全
        3.2.1 行政审批
        3.2.2 地震安全性评价管理
    3.3 社会防御体系不断加强
        3.3.1 防震减灾宣传
        3.3.2 地震群测群防
        3.3.3 城乡震害防御
4 地震应急救援体系的建设
    4.1 地震应急工作实践
        4.1.1 政府的组织指挥
        4.1.2 军队的抢险救援
        4.1.3 灾民的自救互救
    4.2 地震应急预案与演练
    4.3 地震应急救援体系
        4.3.1 组织指挥系统
        4.3.2 应急技术系统
        4.3.3 应急预案体系
        4.3.4 应急队伍建设
5 40年防震减灾工作的基本经验
    5.1 党和政府重视是防震减灾事业发展的关键所在
    5.2 依法管理防震减灾是加强综合防御的根本保障
    5.3 抓住地震现场不放是提升防震减灾工作水平的重要途径
    5.4 夯实监测预报基础是加强防震减灾工作的基本前提
    5.5 依靠现代科技是防震减灾事业快速发展的重要支撑
    5.6 专业队伍是开展防震减灾工作的主要力量
    5.7 广泛参与是防震减灾工作取得实效的重要保证
6 防震减灾事业的发展与展望
    6.1 依托科技, 创新地震观测途径
        6.1.1 优化调整和完善地震观测网络
        6.1.2 依靠高科技发展地震观测技术
        6.1.3 实现网络化的地震信息服务
    6.2 深入探索, 提高地震预测水平
    6.3 依法管理, 提高综合防御能力
    6.4 依靠社会, 推进地震应急工作

(7)中国大陆强震的成组活动特征及发生机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第一章 概述
1.1 强震成组发生的普遍性及研究状况
1.2 相关背景性研究
1.3 研究思路
1.4 研究目标、方法与内容
    1.4.1 研究目标
    1.4.2 研究思路及方法
    1.4.3 研究内容 第二章 背景性研究及资料状况
2.1 地震构造研究及资料状况
    2.1.1 中国活动构造研究的概况
    2.1.2 地震构造资料
2.2 中国地震活动性研究及资料现状
    2.2.1 地震资料状况 第三章 强震组分析研究方法
3.1 强震组分组的基本概念
3.2 强震组研究单元划分
3.3 强震的分组原则及结果
    3.3.1 前人分组方法及结果
    3.3.2 强震组与地震期幕划分的差别
    3.3.3 强震分组原则与方法
3.4 成组强震的分类原则、方法和结果
    3.4.1 成组强震的分类原则、方法
    3.4.2 中国及邻区成组强震的分类结果
3.5 强震组的分析研究方法
    3.5.1 孕发震构造分析
    3.5.2 小震分析方法
    3.5.3 历史强震影响区分析法
    3.5.4 强震组持续时间及时间间隔分析
    3.5.5 区域及未来孕震区内的中等地震分析法
3.6 小结 第四章 地震区成组巨震
4.1 华北地震区的7级强震组
    4.1.1 华北地震区的构造背景与地震活动性
    4.1.2 强震组组成
    4.1.3 强震组孕发震环境
    4.1.4 强震组地震活动特性
4.2 青藏北部地震区的7级强震组
    4.2.1 青藏北部地震亚区的构造背景与地震活动性
    4.2.2 强震组组成
    4.2.3 强震组孕发震环境
    4.2.4 强震组活动特性
4.3 青藏中部地震亚区的7.5级强震组
    4.3.1 青藏中部地震亚区的构造背景与地震活动性
    4.3.2 强震组组成
    4.3.3 强震组与构造块体运动
    4.3.4 强震组活动特性
4.4 结论 第五章 单一构造型强震组
5.1 中国东部
    5.1.1 郯庐地震带
    5.1.2 河北平原地震带
    5.1.3 山西地震带
5.2 中国西部
    5.2.1 祁连山地震带
    5.2.2 阿尔金地区
    5.2.3 阿尔泰地震带
    5.2.4 北天山地震带
    5.2.5 川滇地震带北区
    5.2.6 川滇南东区
    5.2.7 滇西南西区
5.3 结论 第六章 网络构造型强震组
6.1 中国东部
    6.1.1 东南沿海地震带
6.2 中国西部
    6.2.1 柴达木地震带
    6.2.2 龙门山地震带
    6.2.3 藏中地震带南区
6.3 结论 第七章 汇聚构造型强震组
7.1 中国东部
    7.1.1 南黄海地震带
    7.1.2 雷州半岛地区
7.2 中国西部
    7.2.1 滇西南东部
    7.2.2 滇西南西北部
    7.2.3 川滇东部地区
    7.2.4 龙门山地区
7.3 结论 第八章 强震组孕育的构造环境和发生机制分析
8.1 中国大陆强震组孕育的动力学环境
    8.1.1 强震组孕育与板块构造运动
    8.1.2 强震组与板内构造块体运动
    8.1.3 强震组与地震构造
8.2 强震成组发生的机制探讨
    8.2.1 地球动力学背景
    8.2.2 力学机制
    8.2.3 不同类型强震组的孕发震过程
8.3 单一构造型强震组的孕发机制分析
    8.3.1 单一构造型强震组孕育的空间条件分析
    8.3.2 单一构造型强震组孕育的强度条件分析
    8.3.3 单一构造型强震组孕育的时间条件分析
8.4 网络构造型强震组的孕发机制分析
    8.4.1 网络构造型强震组的空间条件
    8.4.2 网络构造型强震组的强度条件
    8.4.3 网络构造型强震组的时间条件分析
8.5 汇聚构造型强震组的孕发机制分析
    8.5.1 汇聚构造型强震组孕震的空间条件
    8.5.2 汇聚构造型强震组的强度条件分析
    8.5.3 汇聚构造型强震组的时间条件分析
8.6 结论 第九章 确定性预测方法
9.1 基本预测方法
    9.1.1 基本预测思路
9.2 强震预测因子的确定
    9.2.1 时间相关因子及未来强震时间分布的确定
    9.2.2 地点相关因子及未来强震空间分布的确定
    9.2.3 强度相关因子及未来强震震级的确定
9.3 昆仑山强震的确定性预测分析
    9.3.1 8.1级强震发生的空间条件
    9.3.2 8.1级强震发生的强度条件
    9.3.3 8.1级强震发生的时间条件
    9.3.4 组内未来强震发生趋势
9.4 柴达木强震的确定性预测分析
    9.4.1 1990年7.0级强震发生的空间条件
    9.4.2 7.0级强震发生的强度条件
    9.4.3 7.0级强震发生的时间条件
    9.4.4 组内未来强震发生趋势
9.5 新疆伽师强震的确定性预测分析
    9.5.1 强震组发生的空间条件
    9.5.2 6.8级强震发生的强度条件
    9.5.3 6.8级强震发生的时间条件
    9.5.4 组内未来强震发生趋势
9.6 概率预测方法讨论
    9.6.1 基本预测方法
    9.6.2 模型框图
    9.6.3 强震概率预测因子的确定
9.7 结论 总结 参考文献

(9)强震成组活动及其相互影响的数值模拟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第一篇 引言
    第一章 地震学与地震预测研究的发展概况
    第二章 地震应力触发与地震成组活动研究的进展
第二篇 强震成组活动的客观性
    第一章 强震成组活动分析
    第二章 强震相互影响的地震活动特征研究
第三篇 川滇地区地震静态应力触发研究
第四篇 青藏构造地块强震相互作用的二维有限元数值模拟
第五篇 川滇地区强震相互作用的三维有限元数值模拟
    第一章 地震地质概况与三维有限元模型建立的基础
    第二章 拟模拟地震的情况
    第三章 三维有限元模型的建立与模拟结果
第六篇 结束语
致谢
参考文献

(10)华北地块近期构造变形和强震活动特征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前言
第一章 活动地块
    第一节 板块构造与活动地块
    第二节 中国活动地块划分
    第三节 活动地块与强震活动
第二章 华北地块与强震活动
    第一节 华北断块区构造演化特征
    第二节 华北地块划分
    第三节 华北地块强震活动特征
    第四节 主要结论与认识
第三章 华北地块近期构造应力场和断裂活动特征研究
    第一节 华北地块近期构造应力场
    第二节 由地震活动反映华北地块活动断裂的运动特征
    第三节 跨断层形变测量反映的断层活动
    第四节 主要结论与认识
第四章 华北地块地壳形变研究
    第一节 概述
    第二节 华北地块垂直形变特征
    第三节 华北地块水平形变特征
    第四节 结论与讨论
第五章 华北地块构造变形机制讨论
    第一节 华北地块的构造背景
    第二节 华北地块典型震例震前主要构造变形特征
    第三节 华北地块的构造变形机制讨论
    第四节 华北地块未来强震活动主体地区分析
主要结论与存在问题
参考文献

四、华北地区强震前三个月地震活动异常及初步综合评判(论文参考文献)

  • [1]华北平原地表形变演化特征与影响因素分析研究[D]. 李海君. 中国地震局工程力学研究所, 2020(02)
  • [2]西北地区干旱灾害时空统计规律与风险管理研究[D]. 王鹏涛. 陕西师范大学, 2018(12)
  • [3]北京及邻区现代地壳形变特征及其与地震活动关系的研究[D]. 李腊月. 中国地震局地震预测研究所, 2013(12)
  • [4]华北地区瑞利面波噪声层析成像研究[D]. 房立华. 中国地震局地球物理研究所, 2009(07)
  • [5]断裂相互作用和地震预测方法研究[D]. 陈化然. 中国地震局地质研究所, 2006(05)
  • [6]河北省40年防震减灾工作回顾与展望——纪念邢台地震40周年[J]. (Earthquake Administration of Hebei Province,Shijiazhuang 050021,China). 华北地震科学, 2006(02)
  • [7]中国大陆强震的成组活动特征及发生机制研究[D]. 张晓东. 中国地震局地球物理研究所, 2004(07)
  • [8]大陆强震危险区可拓方法综合预测应用研究[J]. 蒋淳,王建国,陈化然,韩天锡,汪翠枝. 中国地震, 2003(03)
  • [9]强震成组活动及其相互影响的数值模拟研究[D]. 陈化然. 中国地震局地球物理研究所, 2003(03)
  • [10]华北地块近期构造变形和强震活动特征研究[D]. 唐方头. 中国地震局地质研究所, 2003(04)

标签:;  ;  ;  ;  ;  

华北强震前3个月地震活动异常及初步综合评价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