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数据库的专家系统在门窗CAD中的应用

基于数据库的专家系统在门窗CAD中的应用

一、基于数据库的专家系统在门窗CAD中的应用(论文文献综述)

李祥忠[1](2020)在《门窗三维快速设计系统研究与开发》文中研究指明随着建筑节能标准的越来越高,高档系统节能门窗越来越受到市场的青睐。为了适应行业发展需求,门窗生产企业需要不断的扩大自身生产能力和规模,依靠高效率、低成本和高质量来增加市场竞争力。针对企业订单的签订与实施,门窗三维设计效率与效果直接影响到企业的原料费用、人工费用以及时间成本,进而影响到企业效益。现有门窗设计软件主要针对门窗进行二维平面设计,难以满足门窗企业的实际需求。本文以提高企业门窗三维模型的设计效率为目的,对企业中门窗类别、构件图形信息与装配关系、门窗设计问题等进行分析,在此基础上研究门窗三维快速设计方法,主要研究内容如下:首先,针对门窗构件种类、数量多的问题,研究了门窗构件的参数建模方法及模型库设计。分析基于尺寸驱动的参数化建模方法与基于特征的参数化建模方法的工作原理,并以框边和内开传动器为例分别对这两种方法的实现过程进行描述;按照门窗及其构件的分类原则,设计了门窗构件模型库,根据模型结构相似特点,检索出模型库中相似模型,运用参数化设计,使模型得到重用,便于门窗构件模型的统一管理。其次,针对部分门窗构件可用相同三维模型映射算法建模的特点,进行门窗节点图快速构建。对门窗结构以及构件间的装配关系进行分析,运用无向图和图形多边形化处理算法实现门窗构件图形的重构,然后基于BP神经网络匹配算法和图形位置变换算法,将各构件图形迁移到配合位置,完成了门窗节点图的初步构建。在已构建的节点图基础上,采用9交叉模型算法对其拓扑关系进行判断,最终实现了节点图的快速构建,并基于节点图并行生成多件三维实体和装配体模型。最后,根据门窗快速设计方法,建立门窗三维快速设计系统。以Free CAD为基础平台,根据系统总体设计方案,利用Python语言将建立的参数化设计模块、模型库的建立与管理模块、节点图的快速构建模块等进行集成,构建门窗三维快速设计系统;对系统各功能模块进行了实例测试与验证。结果表明,该系统有效的提高设计速度,可为智能制造系统提供高效的数据支撑。

韩冬辰[2](2020)在《面向数字孪生建筑的“信息-物理”交互策略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建筑信息模型(BIM)正在引发从建筑师个人到建筑行业的全面转型,然而建筑业并未发生如同制造业般的信息化乃至智能化变革。本文以BIM应用调研为出发点,以寻找限制BIM生产力发挥的问题根源。调研的众多反馈均指向各参与方因反映建筑“物理”的基础信息不统一而分别按需创建模型所导致的BIM模型“林立”现状。结合行业转型的背景梳理与深入剖析,可以发现是现有BIM体系在信息化和智能化转型问题上的直接表现:1)BIM无法解决跨阶段和广义的建筑“信息孤岛”;2)BIM无法满足建筑信息的准确、全面和及时的高标准信息要求。这两个深层问题均指向现有BIM体系因建成信息理论和逆向信息化技术的缺位而造成“信息-物理”不交互这一问题根源。建成信息作为建筑物理实体现实状态的真实反映,是未来数字孪生建筑所关注而现阶段BIM所忽视的重点。针对上述问题根源,研究对现有BIM体系进行了理论和技术层面的缺陷分析,并结合数字孪生和逆向工程等制造业理论与技术,提出了本文的解决方案——拓展现有BIM体系来建构面向数字孪生建筑的“信息-物理”交互策略。研究内容如下:1)本文基于建筑业的BIM应用调研和转型背景梳理,具体分析了针对建成信息理论和逆向信息化技术的现有BIM体系缺陷,并制定了相应的“信息-物理”交互策略;2)本文从建筑数字化定义、信息分类与描述、建筑信息系统出发,建构了包含BIM建成模型、“对象-属性”分类与多维度描述方法、建筑“信息-物理”交互系统在内的建成信息理论;3)本文依托大量案例的BIM结合建筑逆向工程的技术实践,通过实施流程和实验算法的开发建构了面向图形类建成信息的“感知-分析-决策”逆向信息化技术。研究的创新性成果如下:1)通过建筑学和建筑师的视角创新梳理了现有BIM体系缺陷并揭示“信息-物理”不交互的问题根源;2)通过建成信息的理论创新扩大了建筑信息的认知范畴并丰富了数字建筑的理论内涵;3)通过逆向信息化的技术创新开发了建成信息的逆向获取和模型创建的实验性流程与算法。BIM建成模型作为“信息-物理”交互策略的实施成果和能反映建筑“物理”的信息源,将成为其它模型的协同基础而解决BIM模型“林立”。本文聚焦“物理”建成信息的理论和技术研究将成为未来探索数字孪生建筑的基础和起点。

侯文龙[3](2020)在《基于IFC标准的二维实体自动生成方法研究》文中认为自动出图是建筑信息模型(Building Information Modeling,BIM)技术应用中的重要一环,有助于在项目的全生命周期中发挥BIM技术的价值。建立基于工业基础类(Industry Foundation Class,IFC)标准的尺寸标注和剖面等二维实体的自动生成机制,可有效弥补三维模型在表达空间布置和结构尺寸信息等方面的不足,并解决当前BIM软件各自孤立出图、二维与三维信息各自孤立的弊端,帮助实现综合模型的自动出图,形成二维图纸与三维模型之间的信息关联。本文以三维IFC模型为研究对象,分析二维实体属性参数与三维模型空间定位和形状表达之间的关系,研究从三维模型中自动提取构件信息作为二维实体的表达参数,根据二维IFC实体的表达机制,实现尺寸标注和构件剖面等二维实体的自动生成。首先,从三维模型中构件实体的空间定位和形状表达中提取构件几何形状信息,从实体的属性表达和关联关系中提取构件的材料信息;然后,结合IFC标准中二维实体的表达机制,通过信息分类、坐标转换等信息处理手段,将构件几何信息转化为构件的尺寸标注信息和构件剖面轮廓信息,将材料信息转化为构件剖面图案填充信息;接着,建立参数化的信息传递机制,从二维实体的空间定位、形状表达和关联关系三个方面入手,生成二维IFC实体,并建立二维实体与三维模型之间的关联关系。最后,通过案例,验证二维实体的自动生成算法。

雷霆[4](2019)在《传统设计行业升级背景下的BIM正向设计研究》文中提出随着信息时代迅速发展与进步,中国经济正稳步走向新常态。在此大背景下,我国等发展中国家经济社会转型升级的内生动力几乎全部来自于数字信息技术的创新与深入应用。当下我国的传统行业面临着信息化升级与数字化转型的大趋势,而建筑业作为我国的传统行业之一,也必将迎来信息化转型升级时代。通过对建筑产业市场进行调查统计,尽管建筑产业总产值已经达到约21万亿元,但建筑产业的平均利润却微乎其微。主要原因在于当今建筑产业的实际现状仍为大而不强,业界的发展方式还较为粗放。同时,能源消耗过高、污染较严重、行业效率过低、质量安全事故多发等问题亦较为常见。因此目前我国建筑产业急需借助先进技术手段推陈出新,尽快实现新时代背景下的产业变革与转型升级。本文从BIM(Building Information Modeling,建筑信息模型)技术对传统建筑设计行业的冲击研究入手,通过对BIM技术及国内外发展现状的理论分析,对以CAD(Computer Aided Design,计算机辅助设计)技术为主导的传统建筑设计行业与BIM技术应用进行对比,提出在当前信息化发展大趋势下,应以BIM正向设计作为传统建筑设计企业转型升级的技术手段。详细论证了BIM正向设计在建筑设计各流程中的理论依据和操作方法。论文通过详细分析实际工程项目的正向设计流程,阐明BIM正向设计技术能够对传统建筑设计行业带来很高的经济与社会价值。同时,对建筑设计企业层面下的传统建筑设计行业转型升级所面临的困难与应对方法进行研究,提出了传统建筑设计行业转型与升级的相关应对策略,并为其他相关行业提供参考和借鉴。

夏雷[5](2020)在《东北严寒地区村落风貌数据库系统设计与应用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村落风貌由自然环境、气候条件、历史文化、经济发展等多方面共同作用而形成,是村落特色的综合表达。在快速城镇化进程中,农村居住环境不断改善,村落风貌也逐步地发生着变化,“城乡一貌、千村一面”的问题日益凸显,村落的地域与文化特色在逐渐丧失,村落发展与自然环境之间的矛盾也愈演愈烈。随着美丽乡村建设、乡村振兴战略的提出与实施,国家高度重视农村人居环境建设,也非常关注乡村历史文化的保护与传承,村落风貌成为未来乡村建设发展的重要课题。东北严寒地区作为国家粮食主产区,农业地区广大,乡村众多,农村环境建设相对缓慢和滞后,但盲目建设、风貌破坏、特色缺失等问题同样突出,具有特殊的开展村落风貌研究的典型意义。研究以“十二五”绿色村镇课题为契机,从东北严寒地区村落风貌特色逐渐消弱等问题入手,针对风貌信息的模糊性与不确定性,提出定性分析与量化分析相结合的风貌研究方法,通过“信息收集——数据构成——系统搭建——功能应用”的思路建立风貌数据库系统,为村落风貌信息管理、特色识别、规划设计等提供技术支持。“信息收集”——东北严寒地区村落风貌实态调研与风貌现状特征解析。通过对典型村落自然、人文、人工风貌要素的收集,获取全面、完整与多样的风貌信息,分析村落风貌的成因。“数据构成”——建立村落风貌信息体系与基础数据库。基于村落风貌调研结果,立足于东北严寒地区村落基础条件特征,提出村落风貌信息集成与整合、识别与编码方案,并据此构建村落风貌基础数据库,形成其内部数据组织结构。“系统搭建”——建立村落风貌数据库系统与标准数据库。通过梳理村落风貌体系与数据库系统应用之间的关系,以村落风貌特色塑造理念下的风貌规划思路为突破点,提出针对东北严寒地区村落风貌信息特色的数据提取与运算方法。构建村落风貌量化引导指标体系,确定指标的标准引导值,对基础风貌信息进行提取与运算处理,构建村落风貌标准数据库。“功能应用”——东北严寒地区村落风貌特征解读、风貌发展类型识别、规划提升策略等应用分析。基于TOPSIS综合评价方法,实现东北严寒地区28个村落风貌的综合评价,对村落自然、人文、人工风貌特色进行解读,提出风貌提升策略。通过村镇景观规划、村落公共空间设计、建筑设计与管理等方面的应用研究,对系统的应用模式与功能拓展进行阐述与延伸讨论。研究以东北严寒地区村落风貌建设需求为基础,通过对风貌数据库系统的设计与开发,实现了对风貌信息的量化处理,探讨了在不同规划与研究需求下数据库系统内数据体系拓展与功能应用。为即将开展的省域和县市域国土空间规划工作奠定了科学基础,为东北严寒地区村落风貌的规划建设提供了专业与技术支持。

曹士裴[6](2019)在《门窗交互式设计及工艺规划数据集成系统研究》文中研究表明伴随着门窗行业制造能力和市场需求的快速发展,国内门窗制造企业原有的生产能力与管理水平遇到了很大的挑战,对企业的自动化、信息化水平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为了适应行业发展需求,门窗企业要不断的扩大自身生产能力和规模,这使得门窗生产从设计到制造安装的自动化需求越来越高。而对多数门窗企业来说,设计与制造过程中可用的信息化工具不多,行业缺少对图形设计与工艺规划数据集成管理的手段,已有的设计与管理软件不能满足门窗企业的集成生产需求,无法良好地支撑企业的设计与生产自动化。本文以提高门窗企业数据集成管理与生产自动化水平为目的,分析门窗企业的图形数据与工艺数据特点,以FreeCAD为基础平台,研究图形交互式设计与下料工艺数据的集成管理方法,利用图论中的相关知识实现BOM的自动化创建与数控代码的自动化生成;对门窗图形设计中的图形元素及其约束的类型、参数、数值类型等进行深入探究;基于成组技术,结合结构与下料规则特点提出了门窗的设计分类方法,构建出门窗的参数化映射模型,实现门窗的交互式设计;为了实现门窗材料的快速计算,搭建了工艺规则的界面录入框架,构建了下料工艺规则的驱动模型,将图形设计与下料工艺规划在界面层与数据层上进行了集成;设计了无向图与无向图之间以顶点、边的标志函数为匹配条件的匹配遍历算法,实现了BOM的自动创建;采用以宽度为优先的BOM分层遍历算法,实现了产品属性由下而上的自动传递,从而实现了数控代码的自动生成,满足了企业生产中软件与设备集成的需求。本文将图论中的无向图和有向图建模方法成功运用到了门窗设计的数据建模过程当中,解决了门窗设计中快速成图和窗型结构、工艺规则、工艺BOM等数据集成管理问题,结合门窗企业的业务流程,利用Python语言设计开发了门窗交互式设计及工艺规划数据集成系统,实现了门窗的快速设计和工艺BOM的自动创建,提高了图形设计与工艺数据规划的效率与便捷性,并为智能制造系统提供了有力的数据支持。

石佳[7](2019)在《BIM技术在建筑设计质量检查中模型信息定义方法研究》文中研究说明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不断加快,建设项目的数量、功能、复杂程度在逐渐增大,基于二维图纸的人工检查模式存在费时、费力、费资源等问题,且后期图纸信息分散、利用水平较低。经过实践证明,目前二维图纸检查方式无法满足建筑行业精细化、信息化发展的需求。BIM技术作为我国“十三五”期间建筑业信息化技术发展的重要内容,其信息模型集成与即时共享的能力,为建筑设计领域提高设计成果质量和工作效率带来了便利。如何利用BIM的优势,将BIM技术与建筑设计领域进行深度融合,助力我国建筑行业信息化发展值得更深入地研究。本文以BIM技术在建筑设计质量检查中模型信息定义环节为研究对象,以BIM技术为平台,BIM的设计质量检查为应用方式,利用BIM信息集成和共享的能力,通过文献研究、实地调研、归纳总结、实践应用,探讨了符合建筑设计质量检查需求的BIM模型信息定义方法。相较于BIM模型常规的几何信息定义,本课题更关注建筑设计空间与非几何属性层面的信息定义,补充完善建筑模型属性信息,满足BIM的设计质量检查技术的应用需求,提高设计阶段信息的可利用性,为以后建设项目设计质量审查标准化、信息化、自动化提供一些理论依据与指导方法,丰富BIM技术在我国建筑设计领域的应用体系,为我国勘察设计技术转型升级提供一定的技术支撑。第一章为绪论部分,梳理了国内外BIM技术在建筑设计质量检查、信息集成与利用领域的相关研究现状与应用情况,总结分析该领域研究存在的不足,提出论文的研究目的、意义、内容与方法。第二章,笔者通过查阅大量文献资料,对BIM技术、IFC标准以及建筑设计质量检查的基础理论展开了系统的研究,并通过实地调研了解目前建筑设计质量检查的应用现状及存在的问题,为后续研究奠定基础。第三章,总结分析了传统建筑设计质量检查存在的技术难点,并针对具体难点提出了利用BIM技术有效的解决方法。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基于BIM的建筑设计质量检查方法与工作流程,并归纳总结了BIM应用于建筑设计质量检查过程中的关键技术,为建设项目的实际应用提供方法指导。第四章为论文的核心章节,从解决目前BIM应用过程中重模型、轻信息的问题,提高建筑设计质量与工作效率的角度出发,对BIM模型信息定义环节展开了系统的研究。其中包括设计质量检查对BIM模型信息需求分析、BIM模型信息定义的技术路线与原则、BIM模型信息定义的基本方法、BIM模型信息映射与交换的方法以及完成相关属性信息定义后的BIM模型信息可应用的设计质量检查范围。第五章,通过一个实际工程项目,对本文提出的方法进行实践应用。通过建立该项目的BIM模型,定义模型对象的属性信息,对模型信息执行检查,验证本文提出的BIM模型信息定义方法在设计质量检查中的可行性与价值。第六章,对课题研究成果进行了总结,并对研究的不足与展望进行了思考,为后续相关研究提供方向。

张经纬[8](2018)在《BIM技术在近代历史风貌建筑保护修缮中的应用研究 ——以天津段祺瑞旧居工程为例》文中研究说明近代历史风貌建筑作为天津宝贵的文化遗产越来越受社会各界人士的重视。BIM作为一项三维数字信息化技术已被逐步应用于建筑的测绘查勘、方案设计、施工建造全寿命期等多个方面。本文基于近代历史风貌建筑段祺瑞旧居的保护修缮工程,通过驻场记录、模型模拟、走访调研等研究方法相结合,主要探讨了BIM技术在历史风貌建筑保护修缮中测绘查勘评估、方案设计、施工修缮中的应用研究。为建立近代历史风貌建筑数字信息化方法提供了案例样本与参考流程。本文梳理总结了历史风貌建筑保护修缮工程的一般工作流程,从整体上搭建了历史风貌建筑保护修缮工程的工作模式框架。为建立数字化信息方法与流程提供了研究基础和论证支撑。以段祺瑞旧居保护修缮工程为例,在测绘查勘评估阶段,梳理分析了传统信息采集方法,提出了BIM技术与三维激光扫描技术交互实现信息采集的技术路线。在方案设计阶段,比较选择了适用于历史风貌建筑保护修缮设计的BIM核心建模软件Revit,提出本体修缮设计中结合BIM协同工作模式与性能模拟优化的应用点,环境整改设计中结合BIM气候特征环境分析与场地布置3D可视的应用点。在施工修缮阶段,提出主体结构加固施工中结合BIM模拟建造与“阶段化”功能的应用点,围护结构修缮施工中结合BIM可视预演与信息记录管理的应用点,水电系统改造施工中结合BIM管线建模、管线综合与碰撞检查的应用点。此外,本文还对BIM技术在历史风貌建筑保护修缮中的存在问题与未来发展提出了部分建议。

孔祥飞[9](2018)在《基于GIS的建筑遗产勘察设计平台构建研究》文中提出建筑遗产勘察是以指导保护工作为目的,根据保存现状从价值、法式、病症病害、安全性等各个方面对建筑遗产进行的数据采集、分析研究以及总结评估的过程。它所获取的大量现实数据成为制定科学而又严谨的保护修缮方案的基础,在历史与文物建筑单体与群体的保护过程中的扮演着举足轻重的角色,因此也越来越受到保护领域的重视。在21世纪信息技术大发展的时代背景下,计算机数据库和互联网技术支撑的数据高效利用、共享和大数据研究成为了当下的主题,而在建筑遗产勘察数据上,虽然先进技术设备的利用丰富了数据的形式和种类并且提高了数据的准确性,但由于管理方式落后、缺乏规范性等多项原因而使数据仍然处于孤岛状态,设计单位、保护项目之间各自为战,所获得的数据也只服务于当前的保护项目,从而导致同类型的数据无法形成共享的平台,造成了效率低下和数据的浪费。针对这种情况,本文首先对国内建筑遗产勘察的现状进行研究,从勘察的目的、流程、内容以及最终的成果表现对其进行剖析。其次以勘察现状为基础,结合实际工作案例和国内外文献从数据的层面对勘察进行分析,指出勘察数据在储存、获取、利用和分析过程中存在访问困难、冗余严重、分布离散、应用狭窄、规范性不足等多项具体缺陷。在第四章的方法研究中针对这些缺陷提出了以数据库——GIS——互联网为核心架构的近现代建筑遗产勘察设计平台模式,论证了勘察数据的合理、规范的组织结构和应用方式,并结合关系型数据库、WebGIS、互联网平台开发等多项技术完成了平台的初步实现,同时结合实际案例对平台的功能实现进行了展示与介绍。在文章的最后指明现在的平台仍处于初级阶段,只是实现勘察大数据化、提高数据利用率的一次尝试,并根据勘察行业的多样需求和其它技术为平台功能的扩展和未来发展的方向做出了判断。

刘珊[10](2010)在《建筑物变配电工程智能化设计的研究》文中提出变配电设计是建筑电气工程设计中的重要环节,其设计通常是使用AutoCAD等辅助绘图工具完成的。然而建筑物变配电工程的设计目前还停留在使用辅助绘图技术进行单纯绘图或解决某些计算问题的初级阶段,无法实现绘图、计算、分析与信息管理一体化的智能化设计。本文分析了智能化设计和变配电CAD技术发展现状以及建筑物变配电设计的特点,提出了通过图形平台、信息模型及专家系统的构建实现建筑物变配电工程智能化设计的思想及解决方案。系统在AutoCAD对象模型的基础上,利用面向对象技术、图示化技术和ActiveX技术进行了图形平台的构建,通过对电气图元进行封装,设计构建了表达电气设备特征的电气图元库,同时解决图元实体对象与后台数据的动态关联问题。针对建筑物变配电设计内容繁多、结构复杂、数据量大等特点,本文利用信息化建模技术,通过电气图元与工程信息参数的绑定,数据库的构建及数据表的设计,实现了带参数的变配电工程模型的构建,为建筑物变配电设计提供一个完整的可用于计算、分析以及信息管理的表达方式,解决了设计阶段的信息流失、图纸与信息相分离等问题。本文提出了利用专家系统基于规则及实例的推理方式实现智能化绘图和分析计算的思路及实现方案,通过人工智能化技术的引入,建筑物变配电设计标准、规范、经验的知识表示,以及知识库、规则表和推理机的设计,构建了变配电设计专家系统,并通过对建筑物变配电设计内容、原则的分析以及各计算模块的设计实现智能绘图、分析和计算,一定程度上实现了智能化设计。本文以通用绘图软件AutoCAD作为图形平台,采用VBA及LISP进行交互式编程,结合数据库技术、面向对象技术、信息化建模技术及人工智能技术,构建了绘图、计算、分析及信息管理一体化的建筑物变配电工程智能化设计平台。本文的研究能够降低设计人员的工作量,提高建筑物变配电工程的设计效率和设计质量,促进变配电设计技术向智能化和标准化方向的发展。

二、基于数据库的专家系统在门窗CAD中的应用(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基于数据库的专家系统在门窗CAD中的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1)门窗三维快速设计系统研究与开发(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课题的背景和意义
        1.1.1 课题来源
        1.1.2 课题背景与意义
    1.2 国内外相关研究现状
        1.2.1 门窗设计的国内外研究现状
        1.2.2 参数化设计的国内外研究现状
        1.2.3 快速装配技术的国内外研究现状
    1.3 课题的主要研究目的和内容
        1.3.1 课题研究的目的
        1.3.2 课题研究的内容
    1.4 本章小结
第二章 门窗三维快速设计问题及技术方法分析
    2.1 门窗产品分类及设计问题分析
        2.1.1 门窗产品分类
        2.1.2 门窗设计问题分析
    2.2 相关技术研究
        2.2.1 参数化设计技术
        2.2.2 图论及相关知识
        2.2.3 BP神经网络算法
    2.3 本章小结
第三章 门窗构件的参数化建模及模型库设计
    3.1 门窗结构分析
    3.2 门窗构件参数化建模
        3.2.1 基于尺寸驱动的参数化建模
        3.2.2 基于特征的参数化建模
    3.3 门窗构件模型库的建立
        3.3.1 模型库的构成及工作原理
        3.3.2 模型库的建立
        3.3.3 模型信息查询与预览
    3.4 本章小结
第四章 基于节点图的快速建模设计
    4.1 门窗装配关系分析
    4.2 门窗二维节点图的构建
        4.2.1 二维构件图图形信息的输入
        4.2.2 图形的多边形化处理
        4.2.3 识别图形的组合位置
        4.2.4 图形位置变换
    4.3 门窗节点图拓扑关系判断
        4.3.1 9交叉模型
        4.3.2 节点图拓扑关系判断
    4.4 本章小结
第五章 门窗三维快速设计系统开发
    5.1 系统开发环境
    5.2 系统总体方案设计
        5.2.1 系统总体设计目标及要求
        5.2.2 系统的体系结构
        5.2.3 系统功能模块设计
    5.3 系统部分功能模块的开发
        5.3.1 构件参数化建模的实现
        5.3.2 门窗节点图快速构建的实现
    5.4 门窗三维快速设计系统实例
    5.5 本章小结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6.1 结论
    6.2 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附录

(2)面向数字孪生建筑的“信息-物理”交互策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1.1.1 BIM技术对建筑业及建筑师的意义
        1.1.2 “信息-物理”不交互的问题现状
        1.1.3 聚焦“物理”的数字孪生建筑启示
    1.2 研究综述
        1.2.1 数字孪生建筑的相关研究
        1.2.2 反映“物理”的建成信息理论研究
        1.2.3 由“物理”到“信息”的逆向信息化技术研究
        1.2.4 研究综述存在的问题总结
    1.3 研究内容、方法和框架
        1.3.1 研究内容
        1.3.2 研究方法
        1.3.3 研究框架
第2章 BIM缺陷分析与“信息-物理”交互策略制定
    2.1 现有BIM体系无法满足建筑业的转型要求
        2.1.1 信息化转型对建筑协同的要求
        2.1.2 智能化转型对高标准信息的要求
        2.1.3 面向数字孪生建筑拓展现有BIM体系的必要性
    2.2 针对建成信息理论的BIM缺陷分析与交互策略制定
        2.2.1 现有BIM体系缺少承载建成信息的建筑数字化定义
        2.2.2 现有BIM体系缺少认知建成信息的分类与描述方法
        2.2.3 现有BIM体系缺少适配建成信息的建筑信息系统
        2.2.4 针对建成信息理论的“信息-物理”交互策略制定
    2.3 针对逆向信息化技术的BIM缺陷分析与交互策略制定
        2.3.1 建筑逆向工程技术的发展
        2.3.2 建筑逆向工程技术的分类
        2.3.3 BIM结合逆向工程的技术策略若干问题
        2.3.4 针对逆向信息化技术的“信息-物理”交互策略制定
    2.4 本章小结
第3章 “信息-物理”交互策略的建成信息理论
    3.1 建成信息的建筑数字化定义拓展
        3.1.1 BIM建成模型的概念定义
        3.1.2 BIM建成模型的数据标准
    3.2 建成信息的分类与描述方法建立
        3.2.1 “对象-属性”建成信息分类方法
        3.2.2 建筑对象与属性分类体系
        3.2.3 多维度建成信息描述方法
        3.2.4 建成信息的静态和动态描述规则
    3.3 建成信息的建筑信息系统构想
        3.3.1 交互系统的概念定义
        3.3.2 交互系统的系统结构
        3.3.3 交互系统的算法化构想
    3.4 本章小结
第4章 “信息-物理”交互策略的感知技术:信息逆向获取
    4.1 建筑逆向工程技术的激光技术应用方法
        4.1.1 激光技术的定义、原理与流程
        4.1.2 面向场地环境和建筑整体的激光技术应用方法
        4.1.3 面向室内空间的激光技术应用方法
        4.1.4 面向模型和构件的激光技术应用方法
    4.2 建筑逆向工程技术的图像技术应用方法
        4.2.1 图像技术的定义、原理与流程
        4.2.2 面向场地环境和建筑整体的图像技术应用方法
        4.2.3 面向室内空间的图像技术应用方法
        4.2.4 面向模型和构件的图像技术应用方法
    4.3 趋近激光技术精度的图像技术应用方法研究
        4.3.1 激光与图像技术的应用领域与技术对比
        4.3.2 面向室内改造的图像技术精度探究实验设计
        4.3.3 基于空间和构件尺寸的激光与图像精度对比分析
        4.3.4 适宜精度需求的图像技术应用策略总结
    4.4 本章小结
第5章 “信息-物理”交互策略的分析技术:信息物理比对
    5.1 信息物理比对的流程步骤和算法原理
        5.1.1 基于产品检测软件的案例应用与分析
        5.1.2 信息物理比对的流程步骤
        5.1.3 信息物理比对的算法原理
    5.2 面向小型建筑项目的直接法和剖切法算法开发
        5.2.1 案例介绍与研究策略
        5.2.2 针对线型构件的算法开发
        5.2.3 针对面型构件的算法开发
    5.3 面向曲面实体模型的微分法算法开发
        5.3.1 案例介绍与研究策略
        5.3.2 针对曲面形态的微分法算法开发
        5.3.3 形变偏差分析与结果输出
    5.4 面向传统民居立面颜色的信息物理比对方法
        5.4.1 案例介绍与研究策略
        5.4.2 颜色部分设计与建成信息的获取过程
        5.4.3 颜色部分设计与建成信息的差值比对分析
    5.5 本章小结
第6章 “信息-物理”交互策略的决策技术:信息模型修正
    6.1 BIM建成模型创建的决策策略制定
        6.1.1 行业生产模式决定建成信息的模型创建策略
        6.1.2 基于形变偏差控制的信息模型修正决策
        6.1.3 建筑“信息-物理”形变偏差控制原则
    6.2 基于BIM设计模型修正的决策技术实施
        6.2.1 BIM设计模型的设计信息继承
        6.2.2 BIM设计模型的设计信息替换
        6.2.3 BIM设计模型的设计信息添加与删除
    6.3 本章小结
第7章 结论与数字孪生建筑展望
    7.1 “信息-物理”交互策略的研究结论
        7.1.1 研究的主要结论
        7.1.2 研究的创新点
        7.1.3 研究尚存的问题
    7.2 数字孪生建筑的未来展望
        7.2.1 建筑数字孪生体的概念定义
        7.2.2 建筑数字孪生体的生成逻辑
        7.2.3 数字孪生建筑的实现技术
        7.2.4 融合系统的支撑技术构想
参考文献
致谢
附录 A 建筑业BIM技术应用调研报告(摘选)
附录 B “对象-属性”建筑信息分类与编码条目(局部)
附录 C 基于Dynamo和 Python开发的可视化算法(局部)
附录 D 本文涉及的建筑实践项目汇总(图示)
个人简历、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3)基于IFC标准的二维实体自动生成方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背景和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国外研究现状
        1.2.2 国内研究现状
        1.2.3 研究现状分析
    1.3 本文的研究目标和创新点
        1.3.1 本文的研究目标
        1.3.2 本文的创新点
    1.4 本文的内容安排和限制条件
        1.4.1 内容安排
        1.4.2 限制条件
第二章 基于IFC标准的二维图纸信息分析
    2.1 引言
    2.2 二维CAD图纸组成要素分析
    2.3 基于IFC标准的二维实体表达机制
        2.3.1 文本实体
        2.3.2 图案填充
        2.3.3 线条实体
    2.4 基于IFC标准的实体信息传递机制
        2.4.1 模型信息分析
        2.4.2 二维信息提取
        2.4.3 二维参数转化
    2.5 本章小结
第三章 基于IFC标准的轴网标注自动生成方法研究
    3.1 引言
    3.2 标注信息提取
        3.2.1 轴网信息表达
        3.2.2 二维信息提取
    3.3 标注信息整合
    3.4 标注实体建立
        3.4.1 标注实体定义
        3.4.2 局部坐标系建立
        3.4.3 实体形状表达
    3.5 本章小结
第四章 基于IFC标准的楼层构件二维实体自动生成方法研究
    4.1 引言
    4.2 楼层信息提取
        4.2.1 构件尺寸信息
        4.2.2 剖面几何信息
        4.2.3 构件材料信息
        4.2.4 构件位置信息
    4.3 楼层二维信息整合
        4.3.1 标注信息整合
        4.3.2 剖面信息整合
    4.4 二维实体建立
        4.4.1 对象定义
        4.4.2 空间定位
        4.4.3 形状表达
    4.5 本章小结
第五章 程序实现与案例验证
    5.1 引言
    5.2 程序模块分析
        5.2.1 信息提取模块
        5.2.2 信息处理模块
        5.2.3 实体生成模块
    5.3 案例测试
        5.3.1 轴线模型案例
        5.3.2 单层模型案例
        5.3.3 双层模型案例
        5.3.4 IFC实体分析
    5.4 本章小结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
    6.1 本文结论
    6.2 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已发表或录用的论文

(4)传统设计行业升级背景下的BIM正向设计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目的及意义
    1.3 研究对象
    1.4 文献综述
    1.5 研究方法
    1.6 研究内容
    1.7 创新点
    1.8 研究框架
第2章 BIM技术对传统设计行业的冲击
    2.1 BIM技术概念及国内外应用现状
        2.1.1 BIM技术的概念
        2.1.2 BIM技术的来源及发展
        2.1.3 BIM技术在国外的发展概述
        2.1.4 BIM技术在国内的应用现状
    2.2 以CAD技术为主导的传统建筑设计行业局限性分析
        2.2.1 传统建筑设计行业劣势分析
        2.2.2 传统建筑设计行业主导软件CAD的局限性分析
        2.2.3 BIM技术与传统设计优缺点对比及分析
    2.3 BIM正向设计的背景及现状
        2.3.1 BIM正向设计的意义及特点
        2.3.2 BIM正向设计应用背景
        2.3.3 BIM正向设计应用现状
    2.4 本章小结
第3章 BIM正向设计各阶段的具体应用
    3.1 设计前期阶段
        3.1.1 BIM技术在设计前期阶段的应用点
        3.1.2 BIM正向设计实施标准的确立
        3.1.3 现状场地及地物模型的建立
        3.1.4 场地设计与分析
    3.2 方案设计阶段
        3.2.1 概念的形成
        3.2.2 体量模型的构件化
    3.3 初步设计阶段
        3.3.1 方案模型的细化设计
        3.3.2 外部表现处理
        3.3.3 性能模拟优化
    3.4 施工图设计阶段
        3.4.1 BIM技术在施工图设计阶段的应用点
        3.4.2 基于BIM技术的专项优化设计
    3.5 BIM技术的扩展应用
        3.5.1 施工模拟
        3.5.2 移动终端对接与VR
    3.6 本章小结
第4章 基于BIM正向设计的传统设计行业升级策略
    4.1 传统设计行业升级面临的实际问题
        4.1.1 传统设计行业实施BIM技术面临的挑战
        4.1.2 影响BIM正向设计转型的不利因素
    4.2 建筑设计信息化升级大方向下传统设计行业应对策略
        4.2.1 加强BIM宣传与普及力度
        4.2.2 传统设计理念的转型
        4.2.3 组织BIM专项人才培养
        4.2.4 积极开展BIM实践项目
    4.3 BIM设计协同机制的实施策略
        4.3.1 BIM设计的协同模式
        4.3.2 BIM设计的协同手段
    4.4 企业级BIM设计实施策略
        4.4.1 BIM目标的确立与实施
        4.4.2 建立BIM标准
        4.4.3 规范BIM协同方式
        4.4.4 系统化的BIM人员构成
    4.5 本章小结
第5章 济南西客站片区高铁围合南A-4地块房地产开发项目中的BIM正向设计应用
    5.1 项目概况
    5.2 方案前期准备阶段
    5.3 场地初步规划与体量模型推敲
        5.3.1 设计理念
        5.3.2 场地整体布局
        5.3.3 体量模型推敲
    5.4 方案初设阶段
        5.4.1 户型初步设计
        5.4.2 细化建筑模型
        5.4.3 建筑立面表达
    5.5 施工图设计阶段
        5.5.1 全专业模型深化
        5.5.2 户型优化
        5.5.3 车库论证
        5.5.4 碰撞检测与管线综合
    5.6 施工图后期阶段
        5.6.1 施工模拟与工程量统计
        5.6.2 模型渲染与VR漫游
    5.7 本章小结
第6章 结论
    6.1 总结
    6.2 展望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论文发表及科研情况
致谢

(5)东北严寒地区村落风貌数据库系统设计与应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1.2.1 研究目的
        1.2.2 研究意义
    1.3 相关概念界定
        1.3.1 东北严寒地区
        1.3.2 村落风貌特色
        1.3.3 风貌数据库
    1.4 国内外相关研究
        1.4.1 国外相关研究
        1.4.2 国内相关研究
        1.4.3 国内外文献综述简析
    1.5 研究内容与论文框架
        1.5.1 研究内容
        1.5.2 研究方法
        1.5.3 技术路线
        1.5.4 论文框架
第2章 基础研究
    2.1 风貌研究相关理论基础
        2.1.1 系统科学理论
        2.1.2 空间形态理论
        2.1.3 场所文脉理论
        2.1.4 环境认知与意向理论
    2.2 村落风貌的基础研究
        2.2.1 村落风貌的构成要素
        2.2.2 村落风貌的特征
        2.2.3 村落风貌的塑造与信息表达
        2.2.4 村落风貌规划
    2.3 东北严寒地区村落风貌的认知
        2.3.1 东北严寒地区总体概况
        2.3.2 东北严寒地区村落类型与风貌特点
    2.4 数据库及数据库系统的设计与应用
        2.4.1 数据库的类型与特征
        2.4.2 数据库系统的应用特征研究
        2.4.3 数据库系统在城乡规划中的应用
    2.5 村落风貌数据库系统的基础研究
        2.5.1 数据库的内容与层次
        2.5.2 数据库的系统建构
        2.5.3 综合评价方法的基础研究
    2.6 本章小结
第3章 东北严寒地区村落风貌现状特征分析
    3.1 调研方法与研究区域概况
        3.1.1 调研方法与数据收集
        3.1.2 研究区域基本概况
    3.2 村落空间布局风貌特征
        3.2.1 村落空间布局与形态
        3.2.2 村落用地规模与构成
    3.3 村落街道与开敞空间风貌特征
        3.3.1 路网形态
        3.3.2 街道空间尺度与界面
        3.3.3 开敞空间
        3.3.4 绿化与设施
    3.4 村落庭院风貌特征
        3.4.1 庭院功能与组合模式
        3.4.2 庭院绿化与地面铺装
    3.5 村落建筑风貌特征
        3.5.1 建筑平面布局
        3.5.2 建筑立面要素特征
    3.6 村落风貌的形成机制与影响因素解析
        3.6.1 自然环境与农业生产活动
        3.6.2 民族与传统文化内涵
        3.6.3 村落建设主导模式
        3.6.4 城镇化与经济水平
    3.7 本章小结
第4章 东北严寒地区村落风貌信息提取与基础数据库构建
    4.1 基础风貌信息的集成整理方法
        4.1.1 基础风貌信息的核对
        4.1.2 基础风貌信息的整合要点
        4.1.3 基础风貌信息的集成与整理
    4.2 风貌信息的识别与筛选
        4.2.1 风貌的可识别性
        4.2.2 风貌信息的识别方法
        4.2.3 风貌信息的识别模式
        4.2.4 风貌信息的识别流程
        4.2.5 风貌信息的筛选
    4.3 风貌信息体系构建与内容解析
        4.3.1 村落风貌基础信息体系构建的目标与原则
        4.3.2 村落风貌基础信息体系框架与内容解析
    4.4 基于信息集成管理的风貌基础数据库构建
        4.4.1 数据库的结构逻辑
        4.4.2 数据库的内部数据组织
        4.4.3 数据库的维护与更新
    4.5 本章小结
第5章 东北严寒地区村落风貌信息运算处理与数据库系统设计
    5.1 数据库系统的需求与目标分析
        5.1.1 数据库系统的需求分析
        5.1.2 数据库系统的设计目标
    5.2 数据库系统的总体架构
        5.2.1 数据库系统的架构条件与要求
        5.2.2 数据库系统的总体结构框架
        5.2.3 数据库系统的界面层设计与技术架构
        5.2.4 数据库系统运行与基本功能的实现
    5.3 基于风貌信息特征的数据提取与运算机制
        5.3.1 运算标准数据的确定依据
        5.3.2 运算标准数据的分类解析
        5.3.3 基础数据的提取与运算处理流程
    5.4 面向现实需求的风貌量化引导框架与标准数据库建立
        5.4.1 风貌量化引导指标框架
        5.4.2 引导指标的权重确定
        5.4.3 基于量化引导框架的标准数据库内容
        5.4.4 村落风貌标准数据库的数据组织方式
    5.5 数据库系统的管理框架
        5.5.1 系统用户管理
        5.5.2 系统管理员运行维护制度
        5.5.3 数据更新维护机制
    5.6 本章小结
第6章 东北严寒地区村落风貌数据库系统应用研究
    6.1 基于综合评价的村落风貌解读
        6.1.1 村落风貌信息引导与综合评价过程
        6.1.2 村落风貌总体特征解读
        6.1.3 村落风貌子系统特征分析
    6.2 依托数据基础应用层面的村落风貌特色塑造
        6.2.1 村落风貌发展类型分析
        6.2.2 村落风貌塑造整体引导
        6.2.3 村落风貌子系统与各类要素特色塑造
    6.3 数据库辅助的村落风貌相关专题应用研究
        6.3.1 严寒地区村镇景观风貌要素识别与规划
        6.3.2 严寒地区村落公共空间优化设计
        6.3.3 严寒地区农村建筑设计与管理
    6.4 本章小结
结论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其它成果
致谢
个人简历

(6)门窗交互式设计及工艺规划数据集成系统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课题的背景与意义
        1.1.1 课题来源
        1.1.2 课题背景与意义
    1.2 课题相关的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门窗设计的国内外研究现状
        1.2.2 门窗工艺规划的国内外研究现状
        1.2.3 图论的国内外研究现状
    1.3 课题的主要研究内容
        1.3.1 研究目标
        1.3.2 研究内容
第二章 门窗设计与工艺规划问题及技术方法分析
    2.1 门窗设计与工艺规划问题分析
        2.1.1 门窗设计问题分析
        2.1.2 门窗工艺规划问题分析
    2.2 图论及相关知识
    2.3 BOM树的遍历算法
        2.3.1 递归遍历算法
        2.3.2 分层遍历算法
    2.4 本章小结
第三章 门窗交互式设计及数据管理
    3.1 门窗工艺规划数据与窗型设计信息集成框架分析
    3.2 门窗交互式设计模型构建
        3.2.1 门窗结构分析
        3.2.2 门窗参数化模型构建
    3.3 下料工艺规划数据模型的构建
        3.3.1 下料工艺规划数据分析
        3.3.2 下料工艺规划驱动模型构建
    3.4 本章小结
第四章 门窗工艺BOM自动生成及工艺数据传输
    4.1 门窗加工工艺及其加工结构关系分析
        4.1.1 门窗加工工艺分析
        4.1.2 门窗加工工艺的图描述与工艺库的建立
    4.2 门窗工艺BOM的自动生成
        4.2.1 门窗CAD图形元素连接关系分析与提取
        4.2.2 窗型的图描述
        4.2.3 窗型图与加工工艺图的匹配
    4.3 门窗加工工艺特征值的自动提取
        4.3.1 门窗加工工艺特征值的分析
        4.3.2 BOM树的属性传递
    4.4 本章小结
第五章 门窗交互式设计及工艺规划数据集成系统开发
    5.1 系统整体框架及功能模块介绍
        5.1.1 系统的整体框架
        5.1.2 系统的功能模块设计
    5.2 门窗交互式设计与工艺规划数据集成功能开发
    5.3 工艺BOM自动化生成
    5.4 门窗交互式设计及工艺规划数据集成系统实例
    5.5 本章小结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6.1 结论
    6.2 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附录

(7)BIM技术在建筑设计质量检查中模型信息定义方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1.1 信息化趋势下,建筑设计领域面临的挑战
        1.1.2 现有质量检查方式无法满足建筑业信息化发展需求
        1.1.3 BIM技术在设计阶段的应用与发展存在壁垒
        1.1.4 选题来源
    1.2 基于BIM的质量检查在国内外的研究与发展现状
        1.2.1 国内外基于BIM的设计质量检查研究现状及发展动态
        1.2.2 国内外基于BIM的信息集成与利用的研究现状与发展动态
        1.2.3 研究现状及发展动态总结
    1.3 研究目的与研究意义
        1.3.1 研究目的
        1.3.2 研究意义
    1.4 研究内容与研究方法
        1.4.1 研究内容
        1.4.2 研究方法
    1.5 研究对象与研究框架
        1.5.1 研究对象
        1.5.2 研究框架
    1.6 创新点与研究重点
        1.6.1 创新点
        1.6.2 研究重点
    1.7 本章小结
2 基础理论研究
    2.1 BIM技术的理论研究
        2.1.1 BIM技术的基础理论
        2.1.2 BIM技术的应用与软件
        2.1.3 BIM技术的三大基础标准
        2.1.4 BIM技术相关标准与政策
    2.2 IFC标准基础理论研究
        2.2.1 IFC标准数据结构
        2.2.2 IFC实体类型描述
        2.2.3 IFC实体信息表达
        2.2.4 IFC标准的应用
    2.3 建筑设计质量检查理论
        2.3.1 建筑设计质量基本特性
        2.3.2 建筑设计信息表达方式
        2.3.3 建筑设计质量检查依据
        2.3.4 建筑设计质量检查方式
    2.4 本章小结
3 基于BIM的建筑设计质量检查技术
    3.1 建筑设计质量检查难点分析
        3.1.1 建筑设计内容复杂
        3.1.2 建筑设计规范众多
        3.1.3 设计信息传递与共享困难
    3.2 基于BIM技术的建筑设计质量检查难点突破
        3.2.1 基于BIM的建筑设计
        3.2.2 基于BIM的规则检查
        3.2.3 基于IFC的信息传递
    3.3 BIM技术应用于建筑设计质量检查的优势
        3.3.1 优化建筑设计质量检查方式
        3.3.2 提高设计质量检查的准确性
        3.3.3 辅助设计方案更科学决策
        3.3.4 设计信息高效交换与共享
    3.4 基于BIM的建筑设计质量检查实现途径
        3.4.1 基于BIM的建筑设计质量检查的方法架构
        3.4.2 基于BIM的建筑设计质量检查的工作流程
        3.4.3 基于BIM的建筑设计质量检查的系统平台
    3.5 基于BIM的建筑设计质量检查的关键技术
        3.5.1 BIM模型信息定义
        3.5.2 建筑设计规范转译
        3.5.3 检查结果双向反馈
    3.6 本章小结
4 基于BIM的建筑设计模型信息定义方法
    4.1 质量检查对BIM模型信息需求分析与定义
        4.1.1 规范的概念对象分析
        4.1.2 规范的数据信息分类
        4.1.3 两者在BIM模型中对应关系
        4.1.4 BIM模型信息需求定义
    4.2 基于BIM的模型信息定义技术路线与原则
        4.2.1 BIM模型信息定义技术路线
        4.2.2 BIM模型信息定义原则
    4.3 基于BIM的模型信息定义基本方法
        4.3.1 基于IFC标准的模型框架构建
        4.3.2 基于BIM的建筑楼层信息定义
        4.3.3 基于BIM的建筑构件信息定义
        4.3.4 基于BIM的建筑空间信息定义
        4.3.5 基于BIM的其他对象信息定义
    4.4 BIM模型信息的映射与交换
        4.4.1 BIM模型信息的映射
        4.4.2 BIM模型信息的交换
    4.5 BIM模型定义信息的应用范围
        4.5.1 设计信息规则检查
        4.5.2 实体对象碰撞检查
        4.5.3 模型信息提取利用
    4.6 本章小结
5 实践案例——莆田市某医院门诊大楼改扩建项目
    5.1 案例项目基本情况
        5.1.1 案例项目概况
        5.1.2 案例方案介绍
    5.2 项目运用BIM技术进行质量检查的关键问题与目标
        5.2.1 案例项目拟解决的关键问题
        5.2.2 案例项目运用BIM进行质量检查的目标
    5.3 基于BIM的设计质量检查实现途径
        5.3.1 案例项目采用的软件平台
        5.3.2 建立案例项目BIM模型
        5.3.3 案例项目模型信息的提取
        5.3.4 案例项目建筑设计规范转译
    5.4 案例项目质量检查的具体应用
        5.4.1 基础信息验证
        5.4.2 设计信息检查
        5.4.3 管线综合检查
        5.4.4 模型信息提取
    5.5 案例项目应用总结
    5.6 本章小结
6 结论与展望
    6.1 研究结论
    6.2 研究存在的不足
    6.3 后续工作的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A.作者在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目录
    B.作者在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参与的课题研究目录
    C.学位论文数据集
致谢

(8)BIM技术在近代历史风貌建筑保护修缮中的应用研究 ——以天津段祺瑞旧居工程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1.1 课题缘起
        1.1.2 段祺瑞旧居概况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国内研究现状
        1.2.2 国外研究现状
    1.3 研究意义
    1.4 研究方法
    1.5 研究框架
    1.6 本章小结
第2章 历史风貌建筑保护修缮的一般流程
    2.1 查勘评估
        2.1.1 前期测绘查勘
        2.1.2 项目综合评估
    2.2 方案设计
        2.2.1 设计修缮原则
        2.2.2 本体工程设计
        2.2.3 防护设施及环境整改设计
    2.3 修缮施工
        2.3.1 主体结构加固
        2.3.2 围护结构修缮
        2.3.3 水电系统改造
    2.4 本章小结
第3章 BIM技术在段祺瑞旧居保护修缮中的查勘评估应用
    3.1 传统测绘查勘流程
        3.1.1 传统信息采集方法
        3.1.2 传统方法存在问题
    3.2 BIM技术与三维激光扫描技术交互的查勘方法
        3.2.1 交互信息采集方法
        3.2.2 交互测绘流程思考
    3.3 BIM技术在段祺瑞旧居综合评估中的介入可能
        3.3.1 项目价值评估
        3.3.2 现状危害评估
    3.4 本章小结
第4章 BIM技术在段祺瑞旧居保护修缮中的方案设计应用
    4.1 BIM技术在方案设计阶段应用软件的选择与分析
        4.1.1 方案设计阶段中BIM应用软件的比较选择
        4.1.2 历史风貌建筑修缮中BIM应用软件的选择
    4.2 BIM技术在段祺瑞旧居本体修缮设计中的应用点
        4.2.1 协同工作模式
        4.2.2 性能模拟优化
    4.3 BIM技术在段祺瑞旧居环境整改设计中的应用点
        4.3.1 气候特征及环境分析
        4.3.2 场地布置三维可视化
    4.4 本章小结
第5章 BIM技术在段祺瑞旧居保护修缮中的施工阶段应用
    5.1 BIM技术在主体结构加固中的应用点
        5.1.1 地下室的4D模拟建造
        5.1.2 “阶段化”过程全记录
    5.2 BIM技术在围护结构修缮中的应用点
        5.2.1 屋面复原的可视化预演
        5.2.2 门窗修复的信息记录管理
    5.3 BIM技术在水电系统改造中的应用点
        5.3.1 管线综合
        5.3.2 碰撞检测
    5.4 本章小结
第6章 结语
    6.1 实例与应用
    6.2 研究既存问题
    6.3 未来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9)基于GIS的建筑遗产勘察设计平台构建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1.1 选题起源
        1.1.2 建筑遗产勘察的现状
    1.2 文献综述——研究现状
        1.2.1 国外研究
        1.2.2 国内研究
        1.2.3 研究评述
    1.3 研究内容与意义
        1.3.1 研究内容
        1.3.2 研究意义
    1.4 研究方法
    1.5 研究框架
第二章 建筑遗产勘察现状研究
    2.1 勘察的目的与流程
        2.1.1 勘察为保护提供依据
        2.1.2 国内遗产勘察的流程
    2.2 勘察的主要内容
        2.2.1 文献与资料收集
        2.2.2 法式勘察
        2.2.3 现状测绘
        2.2.4 病害勘察
        2.2.5 结构勘察
    2.3 勘察成果的表现形式
        2.3.1 测绘图纸
        2.3.2 图像和模型
        2.3.3 分析图
        2.3.4 统计表
        2.3.5 文字描述、评估
    2.4 本章小结
第三章 勘察在数据层面的问题分析
    3.1 数据处理和利用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3.1.1 对勘察数据的意义认识不足
        3.1.2 损耗、丢失严重
        3.1.3 应用范围窄
        3.1.4 规范性不足
        3.1.5 缺乏科学定量的分析
    3.2 数据储存和管理中的问题
        3.2.1 分布离散,管理困难
        3.2.2 丢失现象普遍
        3.2.3 数据冗余严重
        3.2.4 访问、提取困难
        3.2.5 不支持并发访问
    3.3 本章小结
第四章 基于WEBGIS的建筑遗产勘察设计平台构建方法研究
    4.1 架构研究
        4.1.1 工具的选择
        4.1.2 案例研究
        4.1.3 可扩展的勘察数据结构
        4.1.4 勘察数据的层级
    4.2 勘察数据库构建研究
        4.2.1 关系型数据库
        4.2.2 数据库架构
        4.2.3 内容规范化
        4.2.4 物理实现
    4.3 勘察地理信息数据库构建研究
        4.3.1 地理信息系统理论研究
        4.3.2 GIS在建筑遗产勘察中的适用性
        4.3.3 地理信息数据库的建构
        4.3.4 在建筑遗产勘察中的应用
    4.4 基于WEB的勘察设计平台实现
        4.4.1 WebGIS的优势与框架
        4.4.2 平台需求分析
        4.4.3 平台设计
        4.4.4 平台开发与功能实现
    4.5 本章小结
第五章 实际案例测试
    5.1 案例选择
    5.2 地图发布与管理模块测试
        5.2.1 申请添加地图服务
        5.2.2 管理员审核及服务发布
        5.2.3 后台信息管理模块测试
        5.2.4 前段地图操作模块测试
    5.3 本章小结
第六章 总结
参考文献
附录1
致谢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已发表或录用的论文

(10)建筑物变配电工程智能化设计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课题研究背景
        1.1.1 CAD技术发展概述
        1.1.2 变配电CAD技术的发展概述
        1.1.3 智能设计
    1.2 课题研究意义
    1.3 本文主要研究内容
第2章 建筑物变配电设计原则与算法程序流程
    2.1 负荷计算与无功补偿
        2.1.1 负荷计算的内容和意义
        2.1.2 负荷计算方法
        2.1.3 无功补偿
        2.1.4 负荷计算及无功补偿实现流程
    2.2 短路电流计算
        2.2.1 短路电流计算的意义
        2.2.2 短路电流的计算方法
        2.2.3 短路电流计算实现流程
    2.3 线路及设备选择
        2.3.1 变压器的选择
        2.3.2 开关电器的选择
        2.3.3 导线的截面选择
    2.4 变配电所的选址与布置
        2.4.1 变配电所的选址
        2.4.2 变配电所的型式
        2.4.3 变配电所的布置
    2.5 室内配电线路
第3章 图形平台的构建
    3.1 ACTIVEX技术与AUTOCAD对象模型
        3.1.1 ActiveX
        3.1.2 AutoCAD的对象模型
    3.2 交互式用户界面的定制
        3.2.1 菜单
        3.2.2 工具栏
        3.2.3 窗体及对话框
    3.3 电气图元库
        3.3.1 定义块
        3.3.2 电气图元库的构建
        3.3.3 电气图元库的管理
    3.4 与数据库的链接
第4章 变配电设计的信息建模
    4.1 信息建模
    4.2 数据库的构建
        4.2.1 Access关系型数据库
        4.2.2 创建数据库的ADO连接
        4.2.3 数据表的设计
    4.3 信息表的自动生成
第5章 变配电专家系统的设计
    5.1 专家系统简介
        5.1.1 专家系统概念
        5.1.2 知识的表示
    5.2 变配电专家系统的总体设计
    5.3 知识获取与表示
    5.4 专家系统知识库
    5.5 专家系统推理机
    5.6 专家系统解释机
    5.7 智能分析计算
    5.8 主接线自动生成
    5.9 自动布线
        5.9.1 墙体的识别
        5.9.2 插座、开关的布置
        5.9.3 优化布线计算方法
        5.9.4 自动布线
第6章 结论
参考文献
后记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论文发表及科研情况

四、基于数据库的专家系统在门窗CAD中的应用(论文参考文献)

  • [1]门窗三维快速设计系统研究与开发[D]. 李祥忠. 济南大学, 2020(01)
  • [2]面向数字孪生建筑的“信息-物理”交互策略研究[D]. 韩冬辰. 清华大学, 2020
  • [3]基于IFC标准的二维实体自动生成方法研究[D]. 侯文龙. 上海交通大学, 2020(09)
  • [4]传统设计行业升级背景下的BIM正向设计研究[D]. 雷霆. 青岛理工大学, 2019(02)
  • [5]东北严寒地区村落风貌数据库系统设计与应用研究[D]. 夏雷. 哈尔滨工业大学, 2020(01)
  • [6]门窗交互式设计及工艺规划数据集成系统研究[D]. 曹士裴. 济南大学, 2019(01)
  • [7]BIM技术在建筑设计质量检查中模型信息定义方法研究[D]. 石佳. 重庆大学, 2019(01)
  • [8]BIM技术在近代历史风貌建筑保护修缮中的应用研究 ——以天津段祺瑞旧居工程为例[D]. 张经纬. 天津大学, 2018(06)
  • [9]基于GIS的建筑遗产勘察设计平台构建研究[D]. 孔祥飞. 上海交通大学, 2018(01)
  • [10]建筑物变配电工程智能化设计的研究[D]. 刘珊. 山东建筑大学, 2010(05)

标签:;  ;  ;  ;  ;  

基于数据库的专家系统在门窗CAD中的应用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