劳动的魅力与市民社会的意义建构

劳动的魅力与市民社会的意义建构

一、劳动的附魅与市民社会的意义建构(论文文献综述)

杨晓彤,包大为[1](2021)在《自由与秩序之间的治理术:个体与共同体的历史矛盾与价值和解》文中研究说明个体自由与共同体秩序是人类社会发展进程中的一对历史矛盾,也是贯穿传统到现代治理技艺的实践主旨。传统社会的个体自然地"契合"于共同体秩序的价值优先性,而近代社会在将个人的主体性确立为共同体基础性原则的同时,也致使个体的理性选择与共同体的普遍意志走向分裂。滥觞于资本主义的内在结构性矛盾,工具理性的泛滥与规训权力的监视使自由个性与公共秩序在反现代性话语中得以重构。尽管新自由主义治理术试图在有序的公共生活中最大程度地满足个性发展的需要,但实现个体与共同体的价值和解却并不是其终极旨归。反观马克思基于推翻资本主义旧制度的逻辑起点而建构的"自由人联合体",则为个体自我实现与社会良序发展的和谐统一提供了理想图景。

郭春微[2](2021)在《马克思幸福观及其当代价值》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

赵建波[3](2021)在《民族国家叙事下国家认同问题研究》文中研究表明

陈珂[4](2021)在《“从抽象上升到具体”:马克思市民社会概念的生成逻辑研究》文中指出“从抽象上升到具体”,既是形成对事物一般认识的过程,又是在思维中回溯概念生成的过程。在此视角下,马克思市民社会概念的生成逻辑体现为“两重过程”的统一,即形成对市民社会的一般认识和超越市民社会概念意识形态遮蔽的统一。所谓“上升”则意味着,马克思摆脱经济范畴抽象性的束缚,在一定社会历史条件下,分析市民社会概念生成的历史性、解剖其中的根本矛盾,从而把握其资本主义社会本质的过程。可见,市民社会概念是马克思实现对资本主义社会彻底分析与批判的关键枢纽。市民社会这一用语的产生具有历史性,它只是现代世界的产物。将市民社会观念追溯至古希腊“国家共同体”的看法,只不过是力图将代表资产阶级政治、经济诉求的市民社会观念永恒化的启蒙言说。随着17、18世纪启蒙理想从高扬到陨落,市民社会观念也经历了从建构到批判的转折,形成了两大理论传统。一是从政治、经济角度勾画理想社会蓝图的建构传统;二是从浪漫主义批判到辩证认识的批判传统。这构成了马克思把握市民社会概念的历史语境。在“市民社会问题”的驱使下,马克思市民社会概念的发展呈现出“整体性”。所谓“市民社会问题”,即是在以平等交换为原则的市民社会中何以必然滋生出社会分化,这正是古典经济学派市民社会概念的理论症结所在。在政治哲学视角下的感性批判阶段,马克思从形式上沿用了黑格尔的市民社会概念,将市民社会视为不包含经济关系的市民团体。在交往关系视角下的抽象阶段,作为“全部历史的真正发源地与舞台”意义上的市民社会,只是马克思在特殊历史语境下的用词,资本主义批判逻辑是马克思“解剖”市民社会的主导逻辑。在此时,马克思已经区分了作为分析工具的市民社会和“真正的市民社会”。“市民社会问题”的解决离不开对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分析。通过对生产关系的解剖,马克思将市民社会看作是资本主义社会的观念衍生。资本的生产关系以交换领域的平等、自由掩盖了生产领域的劳动剥削与剩余价值占有。由此,马克思并非仅将市民社会的概念内涵把握为社会结构层面的经济基础,而是一个将抽象、理想的市民社会概念,转化为基于资本主义社会的现实批判过程。解构市民社会概念的抽象性质,成为马克思市民社会概念生成逻辑的旨归,“劳动一般”的抽象性成为古典经济学构建市民社会理想形式的观念基础。斯密将交换领域中购得的劳动量作为主导逻辑,使其弘扬主体性的劳动价值论沦为商品拜物教的观念补充。在方法论层面,马克思对于古典经济学的根本超越在于区分经济范畴的概念形式与社会形式。通过对经济范畴的社会-历史批判,马克思不仅解构了“抽象统治”的现实生成,而且回答了“抽象”为何必然取得统治地位。马克思把握市民社会概念的意识形态批判以及方法论对于回应当代市民社会乌托邦思潮仍然在场。“从抽象上升到具体”这一方法论既是马克思对自身抽象性认识的超越,也体现于马克思对“抽象成为统治”时代症候的追问及解构。在这一过程之中,马克思一方面超越了黑格尔囿于“抽象理性”的批判,使哲学的视野面向现实;另一方面,超越了古典经济学对“抽象存在”的崇拜,把握了资本的生产关系的本质。不同于走向对市民社会的辩护或“直观”的旧哲学,马克思以对市民社会真实本质的揭示,实现了立脚点的根本转化。

李亚琪[5](2021)在《破解数字拜物教 ——数字资本时代拜物教新形式批判》文中指出20世纪70年代以来,当代资本主义借助数字信息技术尤其是互联网技术,实现了资本样态与人类社会生活的数字化转型。从传统资本主义向数字资本主义的过渡,在为资本主义剩余价值生产和积累创造新的生产资料与生产条件的同时,也形成了更为抽象化的数字拜物教。在社会生活遽变的背景下,重新审视数字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生产过程的具体变化及由此产生的全新拜物教形式——数字拜物教,是我们当前阶段不可回避的重要理论与现实问题。基于此,本文以数字拜物教为核心论题,旨在通过对数字拜物教的具体表现、深层内涵及内在机制的批判性考察,破解数字拜物教现实存在的秘密,从而推动数字资本时代拜物教新形式批判的深度研究。数字拜物教本身并未脱离资本主义生产过程及其生产关系的一般规律与逻辑,它是随着数字资本主义的发展而形成的一种新的拜物教形式。在对资本样态的历史裂变与数字资本时代生产方式的最新变化分析基础上,文章重点阐述了数字拜物教的具体表现与深层内涵。数字拜物教作为当代资本主义特有的一种社会现象,不仅表现为人们对数据、数据商品、数字资本的崇拜,同时还表现为社会整体对数字技术尤其是以互联网、大数据、云计算为代表的当代智能数字技术的膜拜,我们可以把这种崇拜或膜拜称为“数字崇拜”。数字崇拜对主体价值意识的渗透和浸润,又在日常生活中不断地把数字拜物教意识再生产出来,进而,数字拜物教意识在深层次上融入到人们的生命结构中,并对其价值选择和行为方式施加隐秘影响,使之成为认同和接受数字资本主义颠倒社会秩序的物化存在,数字拜物教的社会现实由此强化,这正是数字拜物教意识发挥社会效力的体现。数字资本主义为数字拜物教的形成提供了现实基础,而数字拜物教内在机制的展开同时又为数字资本逻辑统治的强化营造了有利环境。数字资本主义通过操控商品符号的数字媒介传播与文化工业景观,诱导大众沉浸在数字化幻象之中,致使数字拜物教意识或者说观念成为被社会普遍认同并且接受的意识形式。在此基础上,数字拜物教机制又进一步为数字—生命政治与数字平台帝国主义的意识形态提供了合法性根据。在这里,数字拜物教已经由一种虚假意识幻象转化为社会现实存在,成为数字资本主义社会秩序能够稳固运行的条件与基础。正是在数字拜物教内在机制多层面的作用下,每一个真实的生命主体以及我们所处的全球化社会政治经济秩序,才真正被数字资本逻辑控制与塑造,数字资本逻辑的统治也因此得到巩固和强化。对数字资本主义生产过程颠倒假象的政治经济学批判,是破解数字拜物教秘密的根本途径。数字资本主义与数字拜物教彼此支撑相互补充,数字资本主义的生产与再生产过程及其社会关系形式内在需要并不断要求数字资本逻辑在拜物教机制展开的基础上,生产出适合且认同资本主义社会生产秩序的劳动主体。所以对数字拜物教的批判,就需要将其放置在数字资本主义生产过程中展开探究,即揭示出拜物教形成的社会历史前提及其遮蔽的数字资本主义生产过程的内在矛盾本质。为此,本文以马克思政治经济学批判为方法论基础,从数字资本主义生产过程的四个环节即生产、分配、流通、消费出发,具体揭露了“劳动的自由自主”、“合理的分配关系”、“流通生产价值”、“消费需要的满足”等资本主义的颠倒假象背后,被数字拜物教遮蔽的“无酬数字劳动剥削逻辑的延伸”、“不平等的分配关系”、“流通时间是价值实现的障碍”、“拜物需要替换真实需要”的社会现实,这一过程实际上是对形成数字拜物教的社会历史根源的前提批判。消解数字拜物教,实现人类解放并不是内涵于哲学理论中的抽象论断,而是在人类文明新形态现实建构过程中不断推进的历史过程。文中指出,马克思对资本逻辑内在矛盾的揭示,是消解数字拜物教的理论前提。数字资本逻辑的内在矛盾本性决定了它必然在自我增殖的过程中遭遇到限制,从而走向自我否定,数字拜物教消解的现实根据就在于资本逻辑的自我否定。同资本逻辑自我否定与扬弃资本文明的共产主义运动历史客观趋势相呼应的是,原来物化的人将在生存实践活动中转变为社会性的人,并承担起人类文明形态变革的重任,从而推动全新社会关系形式的历史生成。归根结底,消解数字拜物教,一方面需要从资本逻辑自我否定的历史过程,洞悉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不合理性及其必然灭亡的演化趋势;另一方面还需要以人的社会性生存方式取代物化的片面存在,激发人的社会性生产与生活的共同感,最后统一于人类文明新形态的建构过程。人类文明新形态是扬弃资本主义“以物的依赖性为基础的人的独立性”阶段之后,人的自由个性充分实现与社会整体充分发展的历史形态,它所要确立的最高价值目标就是“人的自由全面发展”。在此阶段,不仅数字拜物教被消解,任何由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导致的抽象统治将得到全面祛除,人与人之间的对立、压迫、矛盾关系都将被彻底超越,普遍性意义的人类解放将会成为现实。

熊程伟[6](2021)在《景观社会理论视阈下奉俊昊电影研究》文中研究指明随着影片《寄生虫》接连斩获戛纳和奥斯卡等多项大奖,对于导演奉俊昊的讨论一时间风靡全球。作为韩国新锐导演,其作品独到的反类型叙事特征和鲜明的社会批判意识体现出强烈的作者风格。在兼具商业性的同时,风格化的视听语言和叙事特色在某种程度上体现出了韩国年青一代导演的审美偏好。奉俊昊擅长通过底层民众的视角,审视那些隐藏在暗处的社会危机,对于被时代裹挟的小人物表达了理解与关怀。由于其作品中带有强烈的政治意识和社会责任感,因此对奉俊昊电影的研究必然要围绕着社会性向度展开。本文以居伊·德波的景观社会理论为基础,结合马克思主义和视觉文化研究等相关论述,分别从奉俊昊电影作为突破景观异化的视角和作为景观生产的视角分析了其作品的主要特征和意义。第一章绪论部分阐述了选题的相关研究背景、意义和范畴。梳理了景观社会理论的起源与奉俊昊电影研究的价值。第二章阐述了“景观社会”与“电影”的暧昧关系,一方面电影作为景观生产的工具服务于意识形态的控制,另一方面作为文化反思的工具,对社会问题有着鞭辟入里的揭示。第三章借用景观社会理论中的“分离”和“统一”的概念论述了奉俊昊电影中个体生命被景观区格化后又被同化的两个过程,借用列斐伏尔的空间生产理论和齐泽克式的反思首先对人的“分离”做出了阐释,并且从媒介理论的角度阐释了景观社会“虚假统一”的完成。第四章从历时性的角度概述了影片中前现代社会文化遭遇“现代性”的诸多问题,并说明了奉俊昊不同创作时期对这一问题的呈现。第五章主要论述了奉俊昊的“异轨”与“构境”策略,通过家庭、民族、身份的隐喻探寻超越景观的途径,并从后殖民文化和静态循环时间重新审视以建构新的情景。第六章从景观社会评论的视角来看奉俊昊的作品,详细阐述了其作品中所展示的“悬而未决”的问题,并通过这种对问题的悬置来制造思想的焦虑。奉俊昊将这种隐匿的政治意图融入民族叙事之中,从而制造了一种内嵌于景观的电影叙事。

刘灵,孔晨佳[7](2021)在《论所有制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的建构》文中提出作为最极致的私有制形态即资产阶级私有制的出现是与古典政治经济学的诞生相伴而生的,两者具有内在的逻辑关联性与历史契合性。政治经济学理论发展史同时也是对资产阶级私有制的理论自觉史与批判史,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最伟大的理论成就就是实现了对私有制与社会所有制(即公有制(1))有机、内在的统一,把握到了所有制的辩证性、历史性等两大"科学"品质。因而,在这个意义上来说,建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主要任务就是要在扬弃资产阶级私有制基础之上坚持社会所有制(公有制)主体地位,主要通过所有作为现代生产资料社会形式的"资本",来探索、寻求实现社会所有制的中国形态与中国道路。

李青[8](2021)在《现代性视角下美国非正式科学教育发展研究》文中提出非正式科学教育为人类社会现代化进程培育了具备科学素养和理性精神的现代公民,以教育的现代化彰显人的主体性和科学理性,最终指向人的现代性。但当前,我国非正式科学教育却面临制度、观念和方法等因素制约而无法对接社会转型需要。美国非正式科学教育的良性发展,为美国社会现代化转型培育了具有自主意识和理性精神的科学公民,有力地推动科学与社会的融动互进。美国社会现代化诉求是如何借助非正式科学教育渗透到民众心智中的,非正式科学教育在此过程中究竟扮演何种角色?研究以美国非正式科学教育发展历程为研究对象,试图揭示出美国社会现代性是如何体现并作用于美国非正式科学教育的发展过程。研究采用文献分析法、历史分析法、比较研究法等对美国非正式科学教育的发展历程进行系统化梳理。依托社会文化情境理论等,对美国非正式科学教育发展演进的文化、政治、经济、等社会情境进行剖析,揭示美国非正式科学教育发展演进与美国社会现代化转型的互动关系,剖析非正式科学教育是如何培育具有主体意识、科学素养和理性精神思维的科学公民来顺应社会现代化转型的。绪论部分主要交代选题的价值、相关学术动态、研究设计的依据以及研究对象的合理化界定,使研究对象明确、重点突出、思路清晰。第一章聚焦宗教神性裹挟下的非正式科学教育是如何培育虔诚信徒,培育神性社会所需的宗教价值观;第二章聚焦政治化的非正式科学教育,剖析非正式科学教育如何通过科学启蒙为新国家培育具有民族意识和政治素养的国家公民,践行为民主政治巩固民意的政治使命;第三章聚焦工业化时期非正式科学教育是如何回应社会形态跃迁和生产力解放诉求,并强调非正式科学教育塑造的技术理性及其极化对人性的异化;第四章转向对技术理性极化的利弊反思,以培育具备科学反思精神和批判意识的能动公民为目标,批判技术理性对整全人性的异化,并强调非正式科学教育需要渗透知识背后的方法、态度和价值观元素,推动公众理解科学的价值及潜在的风险;第五章则根植于后现代实践哲学下的追求个体解放和意识独立的时代诉求,强调非正式科学教育逐渐从服务宗教、政治、经济和文化意识的姿态回归到追求个体自主意识的理性精神的本真使命,强调教育的实践性、情境性和交互对话性,以主体间性思维审视传播主体和公众间的互动关系,倡导公众在交流对话中加深对科学的认知,塑造具有整全理性的科学公民。研究认为,美国非正式科学教育的发展经历了从科学大众走化向大众科学化的历程,即逐渐从外在于人的工具的现代性形态转向回归人性本体的后现代性形态。教育目的从“外在的目的”转向“本体的目的”;教育内容从“有序的科学”转向“跨界的科学”;实施模式从“单向的灌输”转向“双向的交互”,体现出一种从“依附性发展”转向“批判性发展”的态势。研究指出,美国文化传统、资本主义精神和分权自治体制是影响美国非正式科学教育发展的因素。目标与内容明晰、实施模式多元、广受社会支持和重视成效评估是其实践经验。最终在把握我国非正式科学教育面临的理念、经费、人员、制度和评估困境的基础上,提出我国非正式科学教育良性发展的路径:根植我国科学教育发展历史与现实,正确处理文化差异与非正式科学教育发展的辩证关系;营造适切非正式科学教育良性发展的生态环境,提升其制度体系完善性和民主参与的文化生态;聚焦专业性人才培养,加强非正式科学教育的专业人才培养质量;重视家庭情境中的科学知识传递,弥补家庭科学教育的缺失;关切非正式科学教育成效评价,健全其的成效测评体系。我国非正式科学教育发展需要理性反思美国经验的适切性,思考“自上而下”与“自下而上”模式的互鉴可能;检视整体迈向“公众参与科学”阶段是否冒进;探索非正式科学教育“情境断裂”的缝合思路。

张起梁[9](2021)在《《资本论》及其手稿中的唯物辩证法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资本论》是马克思毕生撰写的“主要着作”,亦是把辩证方法应用于政治经济学的光辉典范。在当代,以《资本论》及其手稿为文本依据,而对马克思哲学进行的理论研究,不仅使马克思哲学研究再次成为一门“显学”,而且还开拓出了一些新的、有利于推进马克思哲学研究的当代化和民族化的研究视角。但《资本论》的学科性质具有二重性,一方面,它是经济学批判的着作;另一方面,它又是哲学批判的着作。从经济学批判看,《资本论》是资本批判、政治经济学批判和资本主义制度批判的“三位一体”;从哲学批判看,《资本论》则是作为唯物史观和唯物辩证法的“发达机体”而对一切旧哲学的彻底扬弃。因而,《资本论》就是经济学—哲学批判的二位一体和辩证统一。马克思哲学革命的发生,特别是唯物史观和唯物辩证法的创立,是马克思主义发展史上具有划时代意义的重大事件。马克思哲学的经济学转向即政治经济学批判,则是引发这一事件的重要前提。因而,这本质上就是一个政治经济学批判的事件。从中,马克思从异化劳动批判转向了生产劳动批判,实现了以历史唯物主义的“草创”到“再创”再到“成熟”为节点判断和理论标识的哲学革命。循此革命逻辑,马克思哲学的本体论应被确立为“生成论”的生产劳动本体论。无论在认识论层面将马克思哲学从历史观维度表述为“唯物主义历史观”,还是从世界观维度表述为“历史唯物主义”,亦或在方法论层面表述为“唯物辩证法”,但在本体论层面,这些表述方式都有着共同的“本体承诺”。其所唯之“物”,既不是传统哲学所固守的“自在之物”或“直观之物”,也不是古典政治经济学所膜拜的“抽象之物”或“单纯之物”,而是在马克思哲学本体论的基础上,统统上升为表征社会人的存在之基和生活之本的哲学范畴,即“人格化”了的物。马克思主义的“正统性”关键在于方法。关于马克思《资本论》及其手稿所用方法的研究,既是正确理解《资本论》及其手稿的一把钥匙,也是《资本论》及其手稿研究的中心任务之一。马克思曾致信恩格斯,“不论我的着作有什么缺点,它们却有一个长处,即它们是一个艺术的整体;但是要达到这一点,只有用我的方法”。马克思在另一封信中提示,《资本论》是他“把辩证方法应用于政治经济学的第一次尝试”。更确切地说,马克思《资本论》及其手稿中的辩证法,俨然已不再是黑格尔唯心主义的概念辩证法,更不是古希腊时期的直观辩证法,而是在政治经济学批判这一关于“现实的人及其历史发展”的历史科学的批判性开展中,对以往辩证法进行革命批判或革命“颠倒”之后而确立的辩证法的科学形态,即唯物辩证法。如果说《政治经济学批判》是马克思政治经济学研究的“初篇”,那么,《资本论》则是“续篇”。“初篇”是在宏观层面对人类社会历史发展进程的宏大叙事,“续篇”则是微观层面的微观表达。在马克思的政治经济学研究中,“初篇”与“续篇”在理论上又构成了一种正向指导与反向建构的创生关系。而且,伴随政治经济学批判的深入进行,特别是在《资本论》及其手稿的理论开展中,马克思创造性地运用和发展了唯物史观和唯物辩证法。从而形成了一些表征唯物辩证法的具体的、特殊的方法形态,如“科学抽象法”“逻辑与历史相统一法”“从后思索法”等。但问题在于,如何对《资本论》及其手稿中的唯物辩证法及其发展形态作出科学的、不偏不倚的读解。遵循学术界关于《资本论》方法研究的理论进路,针对该领域的研究争论和意见冲突,有必要寻求新的理论视角并把这个问题的探讨放在更加广阔的视野中加以考察。政治经济学批判,不仅是马克思哲学即唯物史观和唯物辩证法的出场逻辑,而且是其言说方式和言说语境。聚焦于政治经济学批判,并以《资本论》及其手稿为文本依据,从而在这一原初的、生成的言说语境中,对唯物辩证法及其发展形态进行不偏不倚的解读,应是具有理论和现实意义的研究范式。在深耕文本的基础上,以马克思的政治经济学批判为言说语境,借鉴方法论与认识论的“视域融合”,从整体上对《资本论》及其手稿中所贯穿、运用和发展的唯物辩证法,进行抽绎、去蔽和解读,深入对唯物辩证法的认识、领悟和理解。从而赋予马克思的唯物辩证法以新的解释力,使其具有更加普遍和一般的方法论意义。这一基础理论研究在推进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发展的趋势上具有重要意义。

胡瑞琪[10](2021)在《《启蒙辩证法》大众文化批判理论探析》文中认为马克斯·霍克海默和西奥多·阿道尔诺是法兰克福学派的代表,他们在《启蒙辩证法》中对大众文化的批判是法兰克福学派社会批判理论的重要内容,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启蒙辩证法》大众文化批判理论的形成有其特殊的逻辑前提,霍克海默和阿道尔诺从启蒙和神话的关系入手,阐明启蒙已失去其原本的崇高,技术的发展使得极权主义盛行,资本主义在大众文化的领域实施对人的操控,致使人们又陷入一种新的深渊。马克思的异化理论、卢卡奇的物化理论、葛兰西的文化领导权思想是霍克海默和阿道尔诺大众文化批判理论的理论渊源。霍克海默和阿道尔诺立足于当时的资本主义社会,指出大众文化的商品化、标准齐一化、欺骗性、操纵统治性致使其沦为服务于资本主义的工具,大众文化自身的异化对个人、社会造成了消极的影响。对个人来说,大众文化的不良发展使得人们丢失个性,变得标准齐一,人们沉浸在大众文化承诺的虚假愿景中无法自拔,消解了自身的反抗力以及对艺术的追求;对社会来说,大众文化的畸形发展也使得文化成为商品被流通到市场上进行售卖,艺术的制作也因其具有固定的模式而丧失了艺术性,大众文化从对社会生活的统治延伸到对人心理的统治。霍克海默和阿道尔诺认为,资本主义下的大众文化已经失真,文化艺术应有其自律性,并且陶冶人们的身心,成为支撑人们精神的高雅文化。《启蒙辩证法》大众文化批判理论拓展了文化研究的新思路,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大众主体意识和判断力的提升,继承和发扬了马克思的批判精神。但是,该理论也存在一定的局限性,如忽视了大众文化的积极作用、抵触技术的发展等。此外,《启蒙辩证法》中的大众文化批判理论对我们推动文化事业发展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二、劳动的附魅与市民社会的意义建构(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劳动的附魅与市民社会的意义建构(论文提纲范文)

(1)自由与秩序之间的治理术:个体与共同体的历史矛盾与价值和解(论文提纲范文)

一、传统社会的“契合”:个体存在对公共生活的高度依赖
    第一,共同体是个体自我价值实现的保障。
    第二,个体消融于共同体的公共秩序。
二、近代社会的分裂:理性启蒙与普遍意志的矛盾碰撞
三、现代性的反思与超越:个性自由与共同体秩序的和谐共融
    第一,追求个体理性与公共理性的合理化平衡。
    第二,探寻个体权利与公共权力的双向重塑。

(4)“从抽象上升到具体”:马克思市民社会概念的生成逻辑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选题缘起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综述
        1.2.1 国内研究现状
        1.2.2 国外研究现状
        1.2.3 评析与展望
    1.3 研究内容、重难点、研究方法与创新之处
        1.3.1 研究内容
        1.3.2 研究重难点
        1.3.3 研究方法
        1.3.4 创新之处
2 思想史溯源:市民社会概念产生的现代语境
    2.1 从古代国家共同体到现代市民社会的概念断裂
        2.1.1 古希腊时期的国家共同体
        2.1.2 现代市民社会内涵的转变
    2.2 从建构到批判的市民社会理论传统
        2.2.1 Civil Society所勾画的理想社会维度
        2.2.2 bürgerliche Gesellschaftschaft所标示的现实批判维度
    2.3 两种话语系统对马克思市民社会概念的理论效应
        2.3.1 市民社会异化批判的两种不同逻辑
        2.3.2 马克思对市民社会从单向度批判到辩证认识的转变
3 逻辑演进:从抽象到具体的市民社会概念
    3.1 “从抽象上升到具体”:马克思市民社会概念进展的逻辑方法
    3.2 政治哲学批判视角下市民社会概念的感性特殊性
        3.2.1 对黑格尔市民社会概念的直观“沿用”
        3.2.2 费尔巴哈人本主义逻辑下的市民社会批判
    3.3 交往关系视角下市民社会概念的抽象形象
        3.3.1 唯物史观基本框架下市民社会概念的辨正
        3.3.2 阶级关系视角下“真正的市民社会”的历史生成
    3.4 生产关系视角下市民社会概念的具体形象
        3.4.1 从阶级关系到生产关系的逻辑必然
        3.4.2 “市民社会问题”在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中的“回响”
4 历史还原:市民社会概念的抽象性质的生成与破解
    4.1 作为市民社会意识形态观念基础的“劳动一般”
        4.1.1 现代劳动范畴的经济规定
        4.1.2 现代劳动概念的哲学言说
    4.2 古典经济学劳动价值论的逻辑矛盾与方法论根源
    4.3 对“物的依赖关系”的社会-历史还原
        4.3.1 “劳动价值论”的社会-历史批判
        4.3.2 “劳动力”概念通向剩余价值生产
    4.4 理论效应:当代市民社会乌托邦批判
        4.4.1 祛魅市民社会意识形态再生产机制
        4.4.2 打破作为公共领域的市民社会的政治想象
结语
参考文献

(5)破解数字拜物教 ——数字资本时代拜物教新形式批判(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反思数字拜物教:深化拜物教理论研究的当代重要课题
        (一)拜物教理论内容的历史嬗变
        (二)数字拜物教研究的重要意义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
        (一)国外研究现状
        (二)国内研究现状
    三、本文的主要思路
第一章 数字拜物教:数字资本时代拜物教的新形式
    1.1 资本样态历史裂变中的数字资本的形成
        1.1.1 产业资本的积累
        1.1.2 金融资本的兴起
        1.1.3 数字资本的形成
    1.2 数字资本与资本主义发展新阶段的特质
        1.2.1 数字平台与平台经济的发展
        1.2.2 劳资关系的弹性化与网络化
        1.2.3 数字资本的金融化趋势
    1.3 数字拜物教的表现与内涵
        1.3.1 商品、货币、资本拜物教:马克思对资本现代性困境的分析
        1.3.2 数据商品化和资本化与数字拜物教
        1.3.3 数字技术膜拜与数字拜物教
        1.3.4 数字崇拜对人的价值意识的塑造
第二章 数字拜物教机制对数字资本逻辑统治的强化
    2.1 数字拜物教的意识结构内化机制与数字化幻象统治的实现
        2.1.1 商品符号的数字媒介传播与文化工业景观的繁荣
        2.1.2 沉迷他者的欲望:数字拜物教意识的同一性接受
        2.1.3 数字化幻象统治:数字拜物教结构的无意识认同
    2.2 数字拜物教机制:数字—生命政治的支撑性条件
        2.2.1 数字—生命政治治理术的形成
        2.2.2 量化自我的拜物教行为:巩固数字—生命政治统治的关键
        2.2.3 拜物教机制内的“透明人”:数字—生命政治治理对象的最终形成
    2.3 数字拜物教机制:强化数字平台帝国主义意识形态的重要力量
        2.3.1 数字拜物教的意识形态性质:数据殖民的合法性依据
        2.3.2 数字拜物教机制与数字平台帝国主义意识形态霸权的确立
    2.4 数字拜物教机制:强化数字资本逻辑统治的必要条件
        2.4.1 数字资本逻辑成为控制意识、生命、全球社会的同一性力量
        2.4.2 数字拜物教机制与数字资本主义现代性悖论
第三章 数字拜物教的秘密与数字资本主义生产过程批判
    3.1 勘破拜物教秘密:马克思的政治经济学批判方法
    3.2 数字拜物教机制与劳动过程的剥削新形式
        3.2.1 数字劳动:数字资本主义价值生产的源泉
        3.2.2 拜物教机制掩盖的真实生产过程:数字劳动生产剩余价值
        3.2.3 数字拜物教机制与数字劳动剥削逻辑的延伸
    3.3 数字拜物教机制遮蔽分配关系的不平等实质
        3.3.1 平台层面:数字资本处于价值分配关系的核心
        3.3.2 社会层面:处于分配关系边缘的主体低酬或无酬劳动
    3.4 数字拜物教机制掩盖“流通生产价值”的假象
        3.4.1 数字资本借助数字平台技术加速资本流通
        3.4.2 平台加速流通与在线的数字劳动:流通生产价值的假象
    3.5 数字拜物教机制与消费需要的虚假满足
        3.5.1 数字化消费与数字资本的价值实现
        3.5.2 数字化消费与拜物欲望的生产、膨胀
        3.5.3 自由的假象:虚假拜物消费需要的满足与剩余价值的实现
第四章 数字拜物教的消解与人类解放
    4.1 马克思对资本逻辑内在矛盾的揭示:消解数字拜物教的理论基础
    4.2 资本的限度与资本逻辑的自我否定:消解数字拜物教的现实根据
    4.3 新型社会关系的重构:消解数字拜物教的现实道路
        4.3.1 共产主义运动:新型社会关系重构的途径
        4.3.2 从物化存在到社会性存在:重构新型社会关系主体力量的凸显
    4.4 数字拜物教的消解与人类文明新形态的探求
        4.4.1 人的自由全面发展:人类文明新形态的价值目标
        4.4.2 数字拜物教的消解与人类文明新形态的现实建构
结语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及攻读博士期间所取得的科研成果
致谢

(6)景观社会理论视阈下奉俊昊电影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奉俊昊电影研究的文献综述
        1.2.1 国外研究现状
        1.2.2 国内研究现状
    1.3 理论视角与价值
        1.3.1 景观社会理论的滥觞
        1.3.2 景观社会理论的使用价值
    1.4 研究思路与方法
        1.4.1 文本阐释的方法
        1.4.2 理论导引的方法
第2章 “电影”与“景观”的耦合
    2.1 作为景观生产工具
    2.2 作为文化反思工具
第3章 奉俊昊电影建构的景观社会
    3.1 完全的分离
        3.1.1 空间与人的分离
        3.1.2 凝视与快感的分离
    3.2 虚假的统一
        3.2.1 集中的景观
        3.2.2 弥散的景观
第4章 奉俊昊电影中的异化与反抗
    4.1 现代化进程中的思想流变
        4.1.1 景观改造的思想
        4.1.2 现代性寄生的人
    4.2 底层民众:从反抗到妥协
第5章 奉俊昊反抗景观的创作策略
    5.1 本真性的复归
        5.1.1 破碎的家庭
        5.1.2 身体的创伤
        5.1.3 动物的隐喻
    5.2 重构情境
        5.2.1 静态循环时间的复魅
        5.2.2 文化巴别塔的突围
第6章 景观生产下的奉俊昊电影
    6.1 悬置的困境
        6.1.1 激进的反乌托邦叙事
        6.1.2 无法言说的民族困境
    6.2 景观化的电影
        6.2.1 边缘崇拜
        6.2.2 徒劳反抗
        6.2.3 零和博弈
        6.2.4 艺术革命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7)论所有制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的建构(论文提纲范文)

一、私有制的产生与政治经济学的缘起
二、对资本主义私有制的批判与“政治经济学批判”
三、社会所有制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建构

(8)现代性视角下美国非正式科学教育发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研究缘起
        (一)选题缘由
        (二)研究意义
    二、研究综述
        (一)非正式科学教育相关研究
        (二)美国非正式科学教育研究概况
        (三)现代性相关研究
        (四)文献述评
    三、研究设计
        (一)现代性与非正式科学教育的关系
        (二)理论基础
        (三)具体方法
        (四)研究思路
        (五)研究内容
    四、核心概念
        (一)现代性
        (二)非正式科学教育
第一章 “侍奉上帝”与宗教信徒培育的非正式科学教育
    一、前殖民时期的美国非正式科学教育
        (一)前殖民阶段的美国社会发展样态
        (二)前殖民阶段的非正式科学教育概况
    二、“侍奉上帝”时期美国非正式科学教育的发展背景
        (一)清教政治模式在殖民地初步践行
        (二)殖民地经济贸易水平逐渐增强
        (三)欧洲文化教育传统在北美的沿袭
        (四)宗教性教育政策法规的颁布实施
    三、“侍奉上帝”时期美国非正式科学教育的发展样态
        (一)“教义问答”模式中的家庭教育
        (二)“社区布道”中的科学知识推广
        (三)本杰明·富兰克林等人的科学实践
        (四)“报刊出版”中的科学知识扩散
    四、“侍奉上帝”时期美国非正式科学教育的特征
        (一)为开拓“新耶路撒冷”而教
        (二)教育类型与方式分散多样
        (三)以立法巩固教育的宗教性
        (四)教育的实用性倾向日渐凸显
    五、“侍奉上帝”时期美国非正式科学教育的发展困境
        (一)宗教神性对自然人性的无情宰治
        (二)“杂乱拼凑”的教育师资队伍
        (三)“潜匿于神学体系中的科学知识”
        (四)非正式科学教育层级化明显
第二章 “科学立国”与“国家公民”培育的非正式科学教育
    一、“科学立国”时期美国非正式科学教育的发展背景
        (一)新生国家为自由民主而战
        (二)“旧科学”的落寞与“新科学”的荣盛
        (三)“大觉醒运动”与西进运动的发展
        (四)以立法形式巩固民主政治观的实践
    二、“科学立国”时期美国非正式科学教育的发展样态
        (一)“培育民族情感”的场馆科学实践
        (二)“宣扬理性”的公共讲座与科学博览会
        (三)“知识福音”与教会性科学知识推广
        (四)政治主导的科学知识推广实践
        (五)职业科学人的热情参与
        (六)“公民社会塑造”与科学新闻出版
    三、“科学立国”时期美国非正式科学教育的特征
        (一)“科学立国”成为核心价值诉求
        (二)“宗教性的消退”与“世俗化的觉醒”
        (三)非正式科学教育具有国家化倾向
        (四)注重借鉴西欧教育的优质经验
    四、“科学立国”时期美国非正式科学教育的发展困境
        (一)“立国之师”的质量参差不齐
        (二)“科学立国”存在严重的路径依赖
        (三)“科学立国”的实利主义倾向显现
        (四)“国家公民培育”面临“肤色歧视”
第三章 “技术时代”与“科技理性人”培育的非正式科学教育
    一、“技术时代”时期美国非正式科学教育的发展背景
        (一)内战对美国社会现代化进程的助推
        (二)“手工训练运动”的兴起与发展
        (三)进步主义运动与进步教育实践
    二、“技术时代”时期美国非正式科学教育的发展样态
        (一)教会推行的“科学肖陶扩之旅”
        (二)“政府推动”的技术知识推广
        (三)“报刊科学”中的科技知识传递
        (四)科学场馆的科学知识宣传
        (五)技术行会的产业技能培训
        (六)“新闻媒体人”的科技资讯传播
    三、“技术时代”时期美国非正式科学教育的特征
        (一)以培育具有技术理性的产业人为目标
        (二)教育内容更注重生产实用性
        (三)非正式科学教育遵循“新闻模式”
        (四)“新闻人的出场”与“科学人的隐退”
    四、“技术时代”时期美国非正式科学教育的发展困境
        (一)唯技术理性的价值取向盛行
        (二)科学新闻的“碎片化”与“主观化”
        (三)伪科学与迷信冲击下的非正式科学教育
        (四)非正式科学教育出现衰退迹象
第四章 “科学危机”与“批判理性人”培育的非正式科学教育
    一、“科学危机”时期美国非正式科学教育的发展背景
        (一)“科学危机”激化了美国社会发展矛盾
        (二)“莫斯科的威胁”与“华盛顿的警觉”
        (三)公众“科学万能论”价值观的消解
        (四)“经济起落”与非正式科学教育的“颠簸”
    二、“科学危机”时期美国非正式科学教育的发展样态
        (一)“新闻科学”的“荧幕化”与内容“专精化”
        (二)增强公众科学鉴别力的“电视科学”
        (三)创设“科学原生态”的场馆科学模式
        (四)“共筑科学理解力”的“科学共同体”
        (五)“从做中学”的社区化科学教育
    三、“科学危机”时期美国非正式科学教育的特征
        (一)“理解科学”的政治取向较为明显
        (二)理性批判非正式科学教育的发展困境
        (三)“现代公众”概念的逐渐清晰化
        (四)科学与消费的联姻:“科学广告”盛行
    四、“科学危机”时期美国非正式科学教育的发展困境
        (一)消费文化对公众理智精神的侵蚀
        (二)科学在公众视野中的形象滑落
        (三)迷信和虚假内容仍然充斥其中
        (四)公众定位从“知识缺失”转向“理解缺失”
第五章 “交往社会”与“实践理性人”培育的非正式科学教育
    一、“交往社会”时期美国非正式科学教育的发展背景
        (一)科学哲学的“生活实践转向”
        (二)知识生产模式的后现代转型
        (三)社会转型对非正式科学教育提出新要求
        (四)美国社会持续关注科学教育事业
    二、“交往社会”时期美国非正式科学教育的发展样态
        (一)为公众参与科研创设“公共科学领域”
        (二)鼓励实践探索的科学场馆活动
        (三)推行交互对话的科学传播模式
        (四)“活动式”非正式科学教育的开展
        (五)“专业化”非正式科学教育的发展
    三、“交往社会”时期美国非正式科学教育的特征
        (一)强调公众参与科学的机会平等
        (二)注重科学参与的交互性对话
        (三)凸显公众参与科学的情境化
        (四)关切非正式科学教育的成效测评
    四、“交往社会”时期美国非正式科学教育的发展困境
        (一)“公众参与”面临过度商业化的侵蚀
        (二)科学人与公众的科学理解错位
        (三)非正式科学教育缺乏自我批判反思
        (四)公众参与科学的活力受限
第六章 美国非正式科学教育发展审思:历程审视、影响因素、经验与反思
    一、美国非正式科学教育的发展历程审视
        (一)目标追求:从外在的目的转向本体的目的
        (二)教育内容:从有序的科学转向跨界的科学
        (三)实践模式:从单向的灌输转向双向的交互
        (四)“自我批判”:从依附性发展转向批判性发展
    二、影响美国非正式科学教育发展的因素分析
        (一)美国文化传统对非正式科学教育的影响
        (二)资本主义精神对非正式科学教育的影响
        (三)分权自治政治对非正式科学教育的影响
        (四)科学自身发展对非正式科学教育的影响
    三、美国非正式科学教育良性发展的实践经验
        (一)非正式科学教育的目标和内容清晰
        (二)非正式科学教育的实施模式多元化
        (三)非正式科学教育的社会支持力度高
        (四)非正式科学教育更强调成效评价
    四、美国经验对我国非正式科学教育发展的启示与反思
        (一)我国非正式科学教育发展的现实困境
        (二)美国经验对我国非正式科学教育发展的启示
        (三)理性反思美国经验的本土化转译
美国非正式科学教育发展改革年表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在校期间的科研成果

(9)《资本论》及其手稿中的唯物辩证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导言
    一、研究背景与意义
    二、国内外研究综述
    三、研究方法与思路
    四、研究重点与创新
    五、研究不足与展望
第一章 从希腊到德国的演变:唯物辩证法的思想渊源
    第一节 古代希腊哲学:辩证法的精神家园
        一、探寻本源:古希腊自然哲学中素朴直观的辩证法思想
        二、化一为多:古希腊形而上学体系建构中的辩证法思想
        三、伦理转向:古希腊走向衰退期的哲学及其辩证法思想
    第二节 德国古典哲学:辩证法的思辩王国
        一、康德的“批判哲学”及其辩证法思想
        二、费希特的主观唯心主义“知识学”及其辩证法思想
        三、谢林的客观唯心主义“同一哲学”及其辩证法思想
        四、黑格尔的“逻辑学”及其辩证法思想
    本章小结
第二章 从规律到范畴的进展:唯物辩证法的深刻体现
    第一节 唯物辩证法的基本特征:普遍联系与永恒发展
        一、《资本论》及其手稿中体现的联系与发展总特征
        二、《资本论》及其手稿中体现的历史的联系与发展
        三、《资本论》及其手稿中体现的阶级的联系与发展
        四、《资本论》及其手稿中体现的逻辑的联系与发展
        五、《资本论》及其手稿中体现的规律的运动与发展
    第二节 唯物辩证法的基本规律:矛盾分析方法的精髓
        一、《资本论》及其手稿中体现的辩证法的对立统一规律
        二、《资本论》及其手稿中体现的辩证法的量变质变规律
        三、《资本论》及其手稿中体现的辩证法的肯定否定规律
    第三节 唯物辩证法的基本范畴:对立统一规律的展开
        一、《资本论》及其手稿中体现的本质与现象的辩证法范畴
        二、《资本论》及其手稿中体现的内容与形式的辩证法范畴
        三、《资本论》及其手稿中体现的原因与结果的辩证法范畴
        四、《资本论》及其手稿中体现的必然与偶然的辩证法范畴
        五、《资本论》及其手稿中体现的现实与可能的辩证法范畴
    本章小结
第三章 从一般到特殊的转变:唯物辩证法的深化发展
    第一节 科学抽象法:唯物辩证法的具体实施
        一、《资本论》及其手稿中科学抽象法的内涵澄明
        二、《资本论》及其手稿中科学抽象法的具体实施
    第二节 逻辑与历史相统一法:唯物辩证法的基本原则
        一、《资本论》及其手稿中逻辑与历史相统一法的真实内涵
        二、《资本论》及其手稿中逻辑与历史相统一法的运用发展
    第三节 从后思索法:唯物辩证法的独特视角
        一、《资本论》及其手稿中从后思索法的内涵界定
        二、《资本论》及其手稿中从后思索法的具体运用
    本章小结
第四章 从宏观到微观的推进:作为辩证法的唯物史观
    第一节 《资本论》及其手稿与唯物史观之间的内在关系
        一、关于这一问题的主要观点
        二、关于这一问题的重新理解
        三、理解中解释学方法的引入
    第二节 《资本论》及其手稿中唯物史观微观基础的奠定
        一、经济范畴人格化:破解人的存在之谜的钥匙
        二、科学劳动范畴:解剖资本主义社会的元理论
        三、经济的社会形态:走向历史深处的科学范畴
        四、三形态学说:划分社会历史演进的科学形态
        五、社会有机体:把握社会历史运动的总体范畴
        六、资本逻辑:主宰现代社会运行的总体性原则
    第三节 《资本论》及其手稿中唯物史观微观表达的开创
        一、实践观:人类社会在实践活动中辩证发展
        二、自然观:自然人化与人化自然的辩证统一
        三、动力观:社会基本矛盾推动人类社会发展
        四、结构观:人类社会三个维度形成三种结构
        五、演化观:人类社会由低级向高级曲折前进
        六、主体观:人民群众位居社会历史主体地位
        七、价值观:人类文明不断在更高层次上复归
    第四节 《资本论》及其手稿中唯物史观辩证原理的贯穿
        一、唯物史观关于客体向度与主体向度辩证关系原理
        二、唯物史观关于真理与价值对立统一辩证关系原理
        三、唯物史观关于历史创造者原理即人民主体性原理
        四、唯物史观关于物质生产力是人类社会推动力原理
        五、唯物史观关于手段与目的内在结合辩证关系原理
        六、唯物史观关于合规律性与合价值性辩证统一原理
    本章小结
第五章 从文本到当代的开显:唯物辩证法的理论贡献
    第一节 《资本论》及其手稿中唯物辩证法的理论品格
        一、唯物辩证法是宏观的但也是微观的理论体系
        二、唯物辩证法是历史的但也是开放的理论体系
        三、唯物辩证法是具体的但也是发展的理论体系
        四、唯物辩证法是当代的但也是民族的理论体系
    第二节 《资本论》及其手稿中唯物辩证法的理论启迪
        一、辩证看待当代资本主义新变化
        二、贯彻人与自然和谐的发展理念
        三、社会生产力的提高是关键举措
        四、和谐社会的构建是战略性抉择
        五、在经济全球化浪潮中趋利避害
        六、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道路
    本章小结
参考文献
在学期间的研究成果
致谢

(10)《启蒙辩证法》大众文化批判理论探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绪论
    1.1 研究背景与研究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研究现状
        1.2.1 国外研究现状
        1.2.2 国内研究现状
    1.3 创新性与不足
        1.3.1 创新性
        1.3.2 不足
    1.4 研究方法
2.《启蒙辩证法》大众文化批判理论的逻辑前提及理论来源
    2.1 大众文化批判的逻辑前提
        2.1.1 启蒙与神话的纠缠
        2.1.2 理性沦为工具理性
        2.1.3 启蒙的极权主义性质
    2.2 大众文化批判的理论来源
        2.2.1 马克思的异化理论
        2.2.2 卢卡奇的物化理论
        2.2.3 葛兰西的文化领导权思想
3.《启蒙辩证法》大众文化批判理论的主要内容
    3.1 大众文化相关概念阐释
        3.1.1 大众文化
        3.1.2 大众文化与文化工业
    3.2 大众文化的商品化
        3.2.1 由逐利引发的文化产品沦为商品
        3.2.2 广告效应引发消费乱象
    3.3 大众文化的标准齐一化
        3.3.1 文化的艺术性退化
        3.3.2 大众文化产品缺乏创新性
        3.3.3 大众群体个性的流失
    3.4 大众文化的欺骗性
        3.4.1 娱乐的欺骗性
        3.4.2 文化工业用承诺欺骗消费者
    3.5 大众文化的操纵统治性
        3.5.1 大众文化统治社会生活
        3.5.2 大众文化操纵人的心理
        3.5.3 压制人们对现实的反抗
4.《启蒙辩证法》大众文化批判理论评析
    4.1 大众文化批判的理论价值
        4.1.1 拓展了文化研究的新思路
        4.1.2 促进大众主体意识及判断力的提升
        4.1.3 继承和发扬了马克思的批判精神
    4.2 大众文化批判的实践价值
        4.2.1 引导人们树立正确的价值观,避免走向价值误区
        4.2.2 注重文化多样性,防止单一性的大众文化
        4.2.3 文化发展要重视大众文化,避免过度商业化
        4.2.4 关注大众需求,营造人民满意的文化生活
    4.3 大众文化批判的局限性
        4.3.1 对大众文化的审视有失偏颇
        4.3.2 抵触技术的发展
        4.3.3 低估了大众群体的能动性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四、劳动的附魅与市民社会的意义建构(论文参考文献)

  • [1]自由与秩序之间的治理术:个体与共同体的历史矛盾与价值和解[J]. 杨晓彤,包大为. 内蒙古社会科学, 2021(06)
  • [2]马克思幸福观及其当代价值[D]. 郭春微. 辽宁大学, 2021
  • [3]民族国家叙事下国家认同问题研究[D]. 赵建波. 山东大学, 2021
  • [4]“从抽象上升到具体”:马克思市民社会概念的生成逻辑研究[D]. 陈珂. 浙江大学, 2021(01)
  • [5]破解数字拜物教 ——数字资本时代拜物教新形式批判[D]. 李亚琪. 吉林大学, 2021(01)
  • [6]景观社会理论视阈下奉俊昊电影研究[D]. 熊程伟. 江西财经大学, 2021(10)
  • [7]论所有制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的建构[J]. 刘灵,孔晨佳. 西安财经大学学报, 2021(03)
  • [8]现代性视角下美国非正式科学教育发展研究[D]. 李青. 四川师范大学, 2021(10)
  • [9]《资本论》及其手稿中的唯物辩证法研究[D]. 张起梁. 兰州大学, 2021(09)
  • [10]《启蒙辩证法》大众文化批判理论探析[D]. 胡瑞琪. 四川师范大学, 2021(12)

标签:;  ;  ;  ;  ;  

劳动的魅力与市民社会的意义建构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