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化学分离技术讲座第六章手性化合物的分离

现代化学分离技术讲座第六章手性化合物的分离

一、现代化工分离技术讲座 第六章 手性化合物的分离(论文文献综述)

康传奎[1](2021)在《不同结构二氧化硅微球的制备、改性及其在高效液相色谱中的应用》文中提出随着医学事业的飞速发展,人们对单一对映体有着更高的需求,因此对手性药物的拆分是现阶段的热门课题。液相色谱法由于具有分离效率高、分离速度快、技术成熟、操作简单、稳定性好等优点,因此该方法成为实现对映体分离的最常见手段。本文利用重氮树脂作为偶联剂,分别将单衍生对甲基苯脲β-环糊精和六亚甲基二脲基桥联β-环糊精修饰在介孔二氧化硅微球的表面,制备了两种β-环糊精手性固定相,并且探究了在不同分离体系下的分离效果。本文主要包括以下四部分工作:1.在溶胶-凝胶法的基础上采用模板法制备了2μm介孔二氧化硅微球,对微球的粒径、孔径和机械强度进行了表征,并且对介孔二氧化硅微球粒径的影响因素进行了研究。2.采用改进的St(?)ber法制备了2μm无孔和2μm核-壳二氧化硅微球,利用十八烷基三氯硅烷对三种二氧化硅微球进行改性,制备了三种C18修饰的二氧化硅微球。将其应用于高效液相色谱,比较了三种C18修饰的相同粒径、不同结构的二氧化硅微球在苯的同系物分离方面的差异。3.利用重氮树脂作为偶联剂,将对甲基苯脲β-环糊精修饰在2μm介孔二氧化硅微球的表面,制备了对甲基苯脲β-环糊精手性固定相。该手性固定相对马来酸氯苯那敏、2-苯基环己酮、异丙嗪和酒石酸美托洛尔进行了分离。优化色谱条件,研究了流动相比例、流速和TEAA缓冲液对分离效果的影响。此种单衍生脲基环糊精手性固定相结构清晰、性质稳定并且具有很好的重复性,重氮树脂作为偶联剂具有无毒、环保的优点,将其替代硅烷偶联剂应用于手性药物的分离具有重大意义。4.通过重氮树脂将六亚甲基二脲基桥联β-环糊精修饰在2μm介孔二氧化硅微球表面,从而制备了六亚甲基二脲基桥联β-环糊精手性固定相。该手性固定相在不同分离模式下对酮洛芬、2-苯基环己酮、异丙嗪、布洛芬、马来酸氯苯那敏、反-均二苯乙烯氧化物和黄酮进行分离,并且研究了流动相类型、流动相比例对分离效果的影响。桥联环糊精具有协同包结作用,对手性药物的分离效果大大提高,有效改善了重氮树脂修饰的手性固定相分离效率低、峰形较差的问题。

崔新锋[2](2020)在《氧硫叶立德参与的串联环化反应在杂环合成中的应用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作为数量最多的杂环化合物,含氮杂环化合物广泛存在于多种具有生物活性的天然产物和药物分子中,不仅如此,在高分子化学、材料化学等领域也能找到含氮杂环的身影,因此,研究含氮杂环的合成方法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合成含氮杂环的策略也是与日俱增。近年来,以过渡金属催化C-H键活化为基础来制备含氮杂环化合物因其具有独特的原子经济性和环境友好性而受到化学家的青睐。其中,以金属卡宾为前体的金属插入反应来实现C-H键官能化得到了快速的发展。氧硫叶立德是一类安全性高、易于制备的物质,可以作为卡宾前体广泛应用于多种串联环化反应中,通过C-H键活化高效构筑多种碳环、杂环化合物。我们对近些年来硫叶立德参与的串联环化反应进行了归纳,介绍了不同硫叶立德作为合成子在合成环状化合物中的应用。紧接着我们也对过渡金属催化氧硫叶立德参与的C-H键活化/环化反应进行了综述,介绍了氧硫叶立德参与的碳环、杂环化合物构筑。本论文将围绕探索基于氧硫叶立德参与的串联环化反应,并从简单易得的底物出发,快速高效的构筑2-苯基吲哚、吡咯并喹喔啉、吲唑氮氧化物等含氮杂环化合物,主要工作分为以下几个方面。1.首先我们发展了以N-吡啶基苯胺与氧硫叶立德为原料经过[3+2]环化过程合成2-苯基吲哚衍生物。在该反应中,二价钌为催化剂,六氟锑酸银和醋酸锌为添加剂,在吡啶基团导向作用下,率先选择性的在苯胺邻位发生C-H键活化而实现酰甲基化反应,进一步发生分子内亲核环化合成目标产物。该方法底物普适性广,区域选择性好,产率高,在合成具有生物和药物活性的吲哚类化合物方面具有潜在利用价值。2.其次,成功发展了吡咯并喹喔啉类衍生物的合成。我们采用2-(1-吡咯基)苯胺和氧硫叶立德为原料,二价钌为催化剂,氨基为无痕导向基团,其中氧硫叶立德为C1合成子,空气作为绿色氧化剂,经过[5+1]环化过程高选择性的合成一系列目标分子。3.此外,设计并成功实现了N-甲基-N-亚硝基苯胺与氧硫叶立德的[4+1]串联环化反应。在三价铑作用下,以高原子效率的方式制备了一系列吲唑氮氧化物。底物中的亚硝基作为导向官能团同时也是产物中“NO”的来源,该反应首先在亚硝基导向作用下发生烷基化反应,进而分子内环化获得目标化合物。在机理研究中,我们成功分离得到了烷基化产物,通过控制实验证明了该中间体的存在。4.最后,利用7-氮杂吲哚为导向基团,通过C-H键活化来制备氮杂吲哚衍生物。7-氮杂吲哚是一类重要的含氮杂环,具有较高的生物医药价值。以7-氮杂吲哚为导向基,通过C-H键活化来构筑氮杂吲哚衍生物已有很多成果被报道,例如N-苯基-7-氮杂吲哚苯环邻位上C-H键的氯化、胺化、磷胺化、烯基化、炔基化等。我们提出利用氧硫叶立德为偶联试剂,三价铑为催化剂,选择性的在N-苯基-7-氮杂吲哚芳环上进行烷基化反应。该方法得到了一系列含氮杂吲哚的α-芳基酮衍生物。

居述云[3](2020)在《生物催化氧化还原不对称合成手性羧基取代四氢异喹啉类化合物》文中研究指明光学纯1,2,3,4-四氢异喹啉类化合物(THIQs),特别是1-取代THIQs,是重要的结构单元,广泛存在于药物以及天然生物碱中。近年来,利用氧化还原酶介导的生物催化法制备手性THIQs具有反应效率高、对映体选择性好、反应条件温和等优点,引起了广泛的关注。然而,到目前为止,这些生物催化的氧化还原法只局限于1-烷基,苯基,苄基或者芳基取代的THIQs的不对称合成。对于羧基取代的THIQs,由于缺乏可用的氧化还原酶,未有相应生物催化合成方法的报道。本文以外消旋1,2,3,4-四氢异喹啉-1-羧酸(1-TIC)为模式底物,通过筛选成功获得具有高度对映体选择性的氧化还原酶,建立了动力学拆分、化学-酶法以及多酶级联去消旋化反应体系,为制备手性1,2,3,4-四氢异喹啉羧酸类化合物(TICs)提供了有效的合成方法。论文主要研究内容如下:1、氧化还原酶库的构建与筛选:根据模式底物的化学结构特点,利用基因探矿技术,构建了一个包含D-氨基酸氧化酶(DAAOs)、L-氨基酸氧化酶(LAAOs)、L-氨基酸脱氨酶(LAADs)、氨基酸脱氢酶(AADHs)以及L-哌啶酸氧化酶(LPOs)的酶库。通过PCR扩增或化学合成获得目标基因,构建重组质粒并转入E.coli BL21(DE3)进行异源表达。以化合物1-TIC为底物,从表达成功的42个重组酶中筛选获得4个具有高度(R)-对映体选择性的DAAOs,10个表现出(S)-对映体选择性的LPOs。2、化学-酶法去消旋化合成(S)-TICs:上述4个(R)-对映体选择性的酶中,来源于腐皮镰孢菌(F solani)M-0718的FsDAAO催化活力最高。利用该酶实现动力学拆分制备(S)-羧基取代THIQs,转化率达50%,ee值>99%。NMR和HRMS分析结果表明底物(R)-1-TIC的氧化脱氢产物为3,4-二氢异喹啉-1-羧酸。该化合物可被化学还原剂氨硼烷(NH3·BH3)转化为外消旋1-TIC。在此基础上,成功构建了“一锅法”FsDAAO-NH3·BH3化学-酶法去消旋化反应体系,将外消旋羧基取代THIQs转化成了(S)-对映体,转化率达98%以上,ee值>99%。在制备规模上进行的去消旋化反应,产率可达82%,ee值>99%,取得了较好的反应效果。3、多酶级联去消旋化合成(S)-TICs:以化合物3,4-二氢异喹啉-1-羧酸为底物,评估了一组△1-哌啶-2-羧酸/△1-吡咯烷-2-羧酸还原酶(DpkAs)的催化活力和对映体选择性。其中,来源于恶臭假单胞菌(P.putida)KT2440的PpDpkA催化活力最高且具有高度(S)-对映体选择性。基于反应可行性及兼容性评估,成功耦合FsDAAO催化的对映体选择性氧化脱氢反应和PpDpk介导的不对称还原反应,构建了“一锅法”多酶级联去消旋化反应体系,将外消旋羧基取代的THIQs转化成了(S)-对映体,转化率及ee值均>99%。在制备规模上合成了(S)-1-TICs,产率达91%,ee值>99%,与化学-酶法去消旋化反应体系相比,合成效率得到了进一步提高。4、动力学拆分制备(R)-1-TICs:利用CRISPR-Cas9技术敲除了 E.coli BL21(DE3)中D-氨基酸脱氢酶的小亚基基因dadA,获得对(R)-1-TIC无催化活力的E.coli BL21(DE3)ΔdadA宿主细胞。重新表达了 LPOs并评估其对模式底物1-TIC的催化活力,其中来源于八胞裂殖酵母(S.octosporus)yFS286的SoLPO催化活力最高且具有高度(S)-对映体选择性。利用该酶进行动力学拆分反应,底物1-TIC及其衍生物的转化率达50%,(R)-对映体的ee值>99%。进一步分析表明底物(S)-1-TIC的氧化脱氢产物为(S)-1,4-二氢异喹啉-1-羧酸,因而不适于建立去消旋化体系。在制备规模上合成了(R)-1-TICs,产率达40%,ee值>99%。

马勤[4](2019)在《大蓟化学成分及其黄酮类化合物的生物活性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大蓟为菊科蓟属的多年草本植物,常用来凉血止血,其同时为药食同源品种,嫩叶可以食用,现代药理研究表明大蓟具有很多生物活性。大蓟中有效成分复杂,至今尚未完全明晰,对大蓟的活性成分还有待进一步研究,以促进大蓟资源的利用。本论文通过不同方法分离得到大蓟大类成分,并通过柱层析及波谱技术分离纯化鉴定了大蓟黄酮类化合物。并对其抗氧化、抗炎及抑制巨噬细胞泡沫化作用进行进一步探究。(1)通过不同的方法分离得到大蓟黄酮、皂苷、生物碱、香豆素和挥发油,并对其进行抗氧化、护肝、抗肿瘤和抗炎活性评价。含量测定结果显示黄酮是大蓟的主要成分。在抗氧化活性评价结果显示黄酮的抗氧化性最好,其次为皂苷和香豆素,挥发油和生物碱抗氧化最弱。在细胞毒性试验中,香豆素的细胞毒性最强(IC50=162.7μg/mL),其次为生物碱,而挥发油可以促进细胞增殖。在护肝实验中,大蓟黄酮具有较好的护肝活性。在抗癌实验中,皂苷的抗癌活性最好,且对肺癌A549细胞更为敏感。在脂多糖(LPS)诱导的炎症细胞模型中,挥发油、皂苷和黄酮均显示出较好的抗炎活性,可以抑制LPS诱导的巨噬细胞一氧化氮释放及相关炎症因子的产生。(2)大蓟提取物通过大孔树脂柱层析乙醇-水梯度洗脱得到不同的洗脱部位。活性筛选结果显示,50%乙醇系统部位具有较好的抗炎活和抗氧化活性。因此进一步通过柱色谱等方法对其进行分离纯化得到6个单体化合物;乙酸乙酯对大蓟粗提取物进行萃取得到大蓟总黄酮,并对其进一步分离纯化得到9个单体化合物;通过核磁共振波谱法、质谱、薄层析和高效液相等数据比对及分析鉴定其结构,共得到13个黄酮化合物,其分别为(1)木樨草素-7-O-葡萄糖醛酸、(2)木樨草素-7-O-葡萄糖醛酸甲酯、(3)芹菜素-7-O-葡萄糖醛酸、(4)蒙花苷、(5)芹菜素-7-O-葡萄糖醛酸甲酯、(6)柳穿鱼叶苷、(7)山柰酚、(8)槲皮素、(9)紫云英苷、(10)槲皮素-3-O-葡萄糖、(11)山柰酚-3,7-O-二鼠李糖、(12)山柰酚-3-O-芸香糖、(13)芦丁;其中化合物1-3,5,9-12为首次从大蓟中分离得到。(3)细胞活性检测结果显示不同化合物的对肝癌细胞HepG2生长的抑制率不同,紫云英苷和山柰酚-3-O-芸香苷显示了较好的抑制癌细胞生长的活性。抗氧化活性评价显示木樨草素-7-O-葡萄糖醛酸及其甲酯化合物抗氧化活性最好,两个化合物均可以降低细胞内活性氧水平,提高细胞内抗氧化物谷胱甘肽的含量。(4)所分离得到的黄酮类化合物对LPS诱导的巨噬细胞一氧化氮释放显示出不同的抑制作用,其中木樨草素-7-O-葡萄糖醛酸的抑制作用较强,进一步研究表明木樨草素-7-O-葡萄糖醛酸可能是通过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信号通路抑制诱导型一氧化氮合酶、环氧化酶-2、肿瘤坏死因子α、白介素-6等相关基因的转录,从而调节炎症因子的分泌,最终发挥抗炎作用。(5)油红O染色及细胞摄取荧光标记氧化低密度脂蛋白(ox-LDL)实验结果表明单体化合物中芹菜素-7-O-葡萄糖醛酸可以抑制巨噬细胞摄取ox-LDL及胞内的脂质积累,降低ox-LDL诱导巨噬细胞内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和甘油三酯的含量。RT-qPCR和western blot结果表明芹菜素-7-O-葡萄糖醛酸能够抑制ox-LDL诱导上调的清道夫受体CD36 mRNA,促进ox-LDL诱导下调的清道夫受体B1 mRNA的表达并调节蛋白的表达。通过对MAPKs通路的探究,发现芹菜素-7-O-葡萄糖醛酸可以抑制ox-LDL诱导的细胞外调节蛋白激酶ERK的激活,这可能是其发挥作用的信号通路之一。

钱雨佳[5](2018)在《废水中无机氮的去除研究》文中研究表明随着工业和农业的迅速发展,氮污染日益严重。据2015年全国环境统计公报表明,废水中氨氮排放量高达229.9万吨/年,氨氮在氮循环中又可转化为硝氮,这两种无机氮不仅能导致湖泊富营养化、海域赤潮等现象,而且饮用水中氮含量高更能危害人体健康,因此解决水体中氮污染已迫在眉睫。本文采用化学去除方法分别进行了氨氮和硝氮的降解研究,在降低废水中氨氮或硝氮的含量的同时,还能使其进一步转化成含氮沉淀或氮气,从而从水体系中彻底分离出去,最终实现降低废水中总氮的目标。在处理氨氮废水上,采用化学沉淀法和次氯酸钠氧化法。前者能将氨氮转化成磷酸铵镁(MAP)沉淀,后者能将氨氮氧化成无害的氮气,都能达到降低总氮的目的。在处理硝氮废水上,分别采用纳米铁和纳米铁铜做还原剂,实现硝氮的高效去除。最后,选用负载纳米铁的TiO2做光催化剂还原硝氮,促进硝氮更多地转化为氮气,使总氮也明显降低。本文的概括如下:首先用化学沉淀法和次氯酸钠氧化法处理100mg/L的氨氮溶液。结果表明:在化学沉淀法中,NaH2PO4·2H2O和MgSO4·7H2O的组合优于其他组合,且在pH为10,n(Mg):n(N):n(P)比值为1.1:1:1,反应30min后,氨氮去除率为80.60%;在次氯酸钠氧化法中,当n(NaClO):n(NH3)为1.7,pH为8时,去除氨氮效果最佳,反应20min,氨氮去除率为71.53%,产物为氮气。其次,制备了纳米铁,对产物进行了 TEM、ICP、XRD等表征,并进行硝氮去除实验,确定最佳制备条件为:20℃下,c(NaBH4)/c(Fe2+)=3,c(Fe2+)=0.01mol/L,加入离子液体[Bmim]PF6,c([Bmim]PF6)/c(Fe2+)=1,即 P-Fe。用 P-Fe 还原 100 mg/L的硝氮,60min即可达到平衡,硝氮去除率为70.82%,比未加离子液体制备的铁N-Fe的硝氮去除率提高了 11.41%,氨氮选择性为91.73%,总氮去除率为5.93%。为了获得更高的硝氮去除率,制备了纳米铁铜作为还原剂,对产物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同时还原法制备的初始铜铁质量比为10%的纳米铁铜,即10FeCu,有最高的硝氮去除率。10FeCu与100mg/L硝氮反应,45min就接近平衡,硝氮去除率为90.14%,比P-Fe作还原剂时高19.32%,氨氮选择性为94.31%,总氮去除率为 5.13%。最后,为了使硝氮更多地转化为氮气,提高总氮去除率,采用纳米铁负载的T iO2作为光催化剂来还原硝氮,并进行表征,结果表明:当初始m(Fe)/m(TiO2)为0.5%时的0.5Fe/P25作为光催化剂还原硝氮的效果最好,与100mg/L硝氮反应,40 mM甲酸作为空穴捕捉剂,硝氮去除率为96.93%,总氮去除率为72.99%,比P25高5.79%,氮气选择性为74.65%,比P25高5.77%。

齐永辉[6](2017)在《脱氢枞酸衍生物制备及其对几种手性药物的拆分研究》文中研究表明脱氢枞酸是由歧化松香中分离得到的一种天然光学纯手性化合物,是一种潜在的手性拆分试剂。本实验通过非对映体结晶法,分别选用12,14-二硝基脱氢枞酸、脱氢枞胺、12,14-二硝基脱氢枞胺为手性拆分剂,探索和研究其对几种典型的手性药物拆分效果。具体内容包括:(1)通过重结晶分离提纯脱氢枞酸,并对其结构进行表征和鉴定,验证其结构。对脱氢枞酸进行改性研究,硝化法制备得到手性拆分剂12,14-二硝基脱氢枞酸,并采用TLC、NMR、HR-ESI-MS对其结构进行了鉴定表征。采用单因素实验考察了反应时间、温度、混酸液固比对产率的影响,优化了 12,14-二硝基脱氢枞酸的合成工艺。采用对甲苯磺酸成盐法对脱氢枞胺进行分离提纯,并以脱氢枞胺为原料成功制备12,14-二硝基脱氢枞胺手性拆分剂,分别对其结构表征鉴定。(2)以12,14-二硝基脱氢枞酸为手性拆分剂,采用非对映体结晶法探索研究拆分手性药物普萘洛尔、布比卡因和伏立康唑对映体,结果发现12,14-二硝基脱氢枞酸对伏立康唑对映体没有拆分效果,可以用来拆分普萘洛尔和布比卡因对映体。以12,14-二硝基脱氢枞酸为手性拆分剂,进一步分析研究了普萘洛尔对映体拆分过程中溶剂种类、摩尔比、反应温度、液固比和结晶温度,对拆分后右旋普萘洛尔纯度和收率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异丙醇为溶剂,摩尔比1.00,拆分反应温度60℃,结晶温度5℃,液固比25mL·g-1。在该条件下普萘洛尔对映体拆分效果最好,右旋普萘洛尔纯度为83.3%,收率为64.1%。在此条件下进行重复性验证实验,拆分后右旋普萘洛尔纯度为82.7%,收率为 63.0%。(3)以12,14-二硝基脱氢枞酸为手性拆分剂,采用非对映体结晶法拆分研究布比卡因对映体,通过响应面优化法设计四因素三水平实验优化拆分工艺,考察摩尔比、反应温度、液固比和结晶温度对拆分效果的影响。由模型得到最优工艺条件为:摩尔比1.37、液固比18.12 mL·g-1、反应温度63.36℃和结晶温度3.67℃,在此条件下进行平行实验三次,左旋布比卡因的纯度平均值70.6%,与理论值相对误差为1.3%;收率平均值为64.4%,与理论值相对误差为4.7%,说明该模型可用于预测布比卡因对映体的拆分实验结果。(4)建立了缬沙坦甲酯及其对映体和缬沙坦及其对映体HPLC分析条件,该条件下缬沙坦及其对映体基线分离,缬沙坦甲酯及其对映体基线分离。以脱氢枞胺为手性拆分剂,采用非对映体结晶法,分别研究拆分缬沙坦甲酯和缬沙坦对映体;以12,14-二硝基脱氢枞胺为拆分剂,采用非对映体结晶法,研究拆分缬沙坦对映体。研究发现常规条件下,脱氢枞胺对缬沙坦甲酯和缬沙坦对映体没有拆分效果,12,14-二硝基脱氢枞胺对缬沙坦对映体没有拆分效果。

孙成贺[7](2016)在《西洋参果中主要人参皂苷规模化制备及其抗虫等活性研究》文中指出西洋参果为西洋参(Panax quinquefolium L.)成熟的果实。果实富含人参皂苷,可以成为稳定获取人参皂苷的原料。但由于受到技术条件的限制,提取物的加工生产存在产品单一,原料利用率低,产品附加值低等缺点。所以西洋参果苷脱色工艺和人参皂苷精致研究,具有极高的商业价值和科研意义。本研究通过对西洋参果进行研究获得如下结果:1、选取10种吸附脱色材料活性炭、轻质氧化镁、氢氧化钙,AB-8型大孔树脂、D301R型大孔树脂、D280型大孔树脂、D900型大孔树脂、001×7型树脂、HP-20型大孔树脂和脱色1号树脂进行脱色素实验,通过对皂苷保留率和脱色率进行综合对比,发现D301R型大孔树脂对西洋参果脱色效果最好,AB-8型大孔树脂最适合色素回收,最终确定最佳脱色条件为温度40℃、p H5.30和流速1BV/h,样品浓度为10mg/m L,脱色率为84.26±1.56%,皂苷保留率88.75±1.86%。2、运用1-4-3模型模拟移动床制备分离人参皂苷Re和F11,分离条件为:65%甲醇水,流速60m L/min,残余液流速30 m L/min,萃取液流速30 m L/min,进样浓度2 mg/m L,切换步长7 min,人参皂苷Re和拟人参皂苷F11纯度分别为91%和93%。3、运用1-4-3模型模拟移动床分离人参皂苷Rb2和Rb3,分离条件为:70%甲醇水,流速60m L/min,残余液流速30 m L/min,萃取液流速30 m L/min,进样浓度1.5 mg/m L,切换步长为11 min,人参皂苷Rb2和人参皂苷Rb3纯度分别为91%和94%。4、运用批处理技术,采用2根Φ(5×20cm)C18填料色谱柱串联,75%甲醇/水溶液作为流动相,一次制备得到人参皂苷Rc和Rd,纯度分别为89%和91%。5、样品浓度在2g/L下,西洋参果苷大孔树脂25%部分对桃蚜的杀虫活性达100%,西洋参果苷大孔树脂75%部分对小菜蛾的驱避效果达94.4%以上。人参皂苷Re和拟人参皂苷F11分别对桃蚜和小菜蛾均具有很好的驱除效果,人参皂苷Re对桃蚜的驱避效果达100%。在果蝇寿命实验中,人参皂苷Re和F11的对于雌性果蝇具有明显的效果,人参皂苷Re和F11可以将其生存时间由对照3天延长至4天,浓度为1μM的效果最好。

陈永乐[8](2016)在《Br(?)nsted酸性离子液体催化反应—分离耦合与强化过程研究》文中指出安全、清洁、高效生产是目前化学工业发展的目标,其最终目的是实现生产过程的零排放,以迎合“绿色发展”这一世界倡导的发展主题。反应分离耦合过程是提高反应与分离过程的效率、降低过程的能耗、缓解过程工业面临的资源、能源与环境瓶颈问题的重要手段之一,是目前化工生产与分离研究的重点,其核心是反应器的设计,过程集成及新型催化剂的制备。新型催化剂的使用是实现反应与分离耦合强化的关键之一,而现在工业上广泛使用的传统无机/有机酸催化剂,固体催化剂等由于催化剂本身存在的诸多缺陷,使得过程绿色化和节能化,综合成本低廉化等方面存在着许多问题。离子液体是一种绿色、稳定、高效的有机化学反应催化剂和溶剂,广泛用于酯化、烷基化、氧化和还原等反应,而将离子液体工业化仍然需要在催化性能和应用性上有待提高。为此,本文选取乙酸酯化和乙苯硝化这两个领域,以BrOnsted酸性离子液体为核心,紧紧围绕实现反应与分离的耦合和可应用这两个目标来设计和构建BrOnsted酸性离子液体催化剂,并对其催化性能进行详细的研究。首先,针对低碳链且空间位阻较小的乙酸正丁酯的合成,本文选取了强酸性且用量较少的BrOnsted酸性离子液体[BSEtiNH][HSO4]做主催化剂,非腐蚀性且用量较多的BrOnsted酸性离子液体[Hpy][HSO4]或[Hmpy][HSO4]做助催化剂和相分离剂,配成两种二元配方离子液体催化剂,研究了其对乙酸正丁酯合成的催化性能。研究发现,相较于单一的纯BrOnsted酸性离子液体而言,该类二元配方离子液体催化剂兼具较高的催化活性和较低的腐蚀性两方面的优势,反应体系可在短时间(小于5min)内自动分相,产物酯主要在上相有机相,副产物水和催化剂在下相离子液体相,反应物乙酸和正丁醇则按一定比例在两相中分配。反应结束后,剩余未反应且少量的乙酸和正丁醇则大部分被上相萃取,下相主要为水和二元配方离子液体混合物。为此该体系兼顾了反应-分离-萃取的三重效果,实现了反应与分离的耦合,该过程可被称为“反应萃取”。且尤于体系反应平衡被打破,反应持续不断的向右进行,从而强化了反应,致使乙酸达到较高的转化率(大于95%)。此外,本文提出了一种基于二元配方离子液体为催化剂的液液双相催化反应动力学模型,并在该模型中引入了各组分在两相中的液相分配系数。结果表明,该类模型能够较好的拟合液液双相催化实验数据,这为后续Aspen模拟提供了宝贵的基础数据。这里本文同样提出了一种反应分离耦合强化工艺流程来说明潜在的使用二元Br(?)nsted酸性离子液体作为液液双相酯化的强化催化剂。其次,本文设计合成了一类强酸性,且具有高度对称结构的梯度质传递酸性复合物催化剂,并用于长碳链且空间位阻较大的脂肪酸酯的合成。该类催化剂由含有两个N原子的二元杂环(1,10-邻菲罗啉,2,2’-联吡啶和4,4’-联吡啶)与硫酸以1:2的摩尔比反应得来。与常规Br(?)nsted酸性离子液体不同,该类催化剂同时含有一个N-H氢键和一个N-H共价键键合结构,并且具有能够传递质子的能力,影响着催化剂的酸性。此独特性质赋予该类催化剂具有类似传统无机酸(硫酸)的高催化活性和离子液体易与反应体系分离的特点,促使反应体系实现反应与分离的耦合。在十四酸异丙酯合成的研究中,发现在该类催化剂[Phen-H]HSO4(H2SO4)添加量为4%mol,反应温度为95℃,反应时间为8h,酸醇摩尔比为1:3的条件下,可使十四酸达到90.8%的转化率。反应过程中,氢键强化的Br(?)nsted酸性离子液体能部分溶于反应体系,降低固体催化剂带来的传质阻力限制。反应结束时,该类催化剂能与反应体系形成液液双相,上相为十四酸异丙酯与未反应的十四酸和异丙醇的混合轻相,下相为催化剂与水的混合重相。回收的催化剂经简单除水即可用于下一批次的反应,并能重复使用多次,且无明显催化活性的降低与质量损失。研究表明氢键强化的Br(?)nsted酸性离子液体是一种应用在长碳链脂肪酸酯化反应中的高效催化剂。再次,对含有不饱和键的风味酯而言,筛选能够兼顾催化活性与选择性,并能有效回收利用的催化剂至关重要。本文选用1,10-邻菲罗啉为阳离子,甲烷磺酸,硫酸和对甲苯磺酸作阴离子合成了一类具有梯度质子传递能力的Br(?)nsted酸性离子液体。从结构表征和理论计算两个方面深入研究了该类催化剂形成的两种NH键合结构(N-H共价键和N-H氢键),并用于香叶醇和乙酸酐的酯化反应中。研究发现该类催化剂有效兼顾了强酸催化剂(高催化活性)和弱酸催化剂(高选择性)的优点,可在催化剂[Phen-H]CH3SO3(CH3SO3H)加入量为2mo1%,反应温度为50℃,反应时间为120min的条件下,促使香叶醇转化率高达99.5%,乙酸香叶酯收率达96.9%。由于本文采用的是香叶醇和乙酸酐在酸性催化剂存在的情况下乙酰化反应得到乙酸香叶酯,乙酸副产物的生成容易使常规吡啶类,咪唑类或季铵盐类等离子液体与反应体系混溶,无法自动分相。而采用本文合成的氢键强化的BrOnsted酸性离子液体在反应初期可以溶于体系之中,解决非均相催化剂的传质阻力限制,促进反应的进行。反应结束时,该类催化剂可以以液体的形式从体系中自动析出,解决均相催化剂难分离的问题。该类催化剂属于“反应诱导自分离催化剂”,能够通过简单的方式回收利用。结合催化活性,选择性,可回收性和低成本四个方面的优势,说明此种具有梯度质子传递能力的Br(?)nsted酸性离子液体在高级风味酯生产中具有极大的竞争优势。最后,针对传统的混酸硝化生产硝基乙苯的方法对位选择性低的问题,本文合成了一类阴离子为HSO4-的叔铵盐类Br(?)nsted酸性离子液体,并用于替代部分浓硫酸以混酸的方式进行催化硝化乙苯的研究。结果表明,在掺杂了部分叔铵盐类Br(?)nsted酸性离子液体,可有效提高硝基乙苯的对位选择性,对邻比((对位+间位)/邻位)可由原先的1.10升至1.34,最佳反应温度可降低至35℃,且反应结束后体系分为两相,上相为硝基乙苯及未反应完全的乙苯,下相主要为混酸和离子液体。本文的研究主要基于Br(?)nsted酸性离子液体的强酸性,高选择性及特殊的溶解特性,根据不同的反应体系设计和构建不同的离子液体以期实现反应与分离的耦合强化。此外,本文发现的氢键强化的Br(?)nsted酸性离子液体的构建关系为后续筛选具有针对性的高效酸性离子液体催化剂提供了指导。

商云龙[9](2016)在《离子液体用于脂肪烃、芳香烃萃取分离的研究》文中研究说明离子液体因其蒸汽压极低、萃取能力强、稳定性好等诸多优良特性,同时兼具传统易挥发性溶剂优异的溶解能力和无机盐化合物优异的分离效率,有望在特殊精馏操作中取代传统溶剂,实现共沸物体系的分离过程的清洁生产。芳香烃和脂肪烃的分离,尤其是正辛烷与二甲苯、乙苯的分离,在石油化工工业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要将离子液体应用于芳香烃和脂肪烃的工业分离,必须首先完善含离子液体三元体系的基础热力学数据,并发展相应的热力学模型,研究离子液体与不同溶剂分子之间的相互作用机制,以评价离子液体的分离能力,开发离子液体强化分离新技术。基于此,本论文主要进行了以下研究:(1)以N-烷基咪唑、氯代正丁烷和无水氯化铁为原料,采用两步合成法,制备了1-丁基-3-甲基咪唑四氯化铁离子液体([BMIM][FeCl4]),合成及纯化步骤相对简单;分别采用核磁共振波谱和红外光谱分析鉴定了中间产物[BMIM]Cl和离子液体[BMIM][FeCl4]的结构,并估算[BMIM]C1的纯度为98.2%,采用Kari Fishcher法测定[BMIM][FeCl4]的水含量为43.7ppm,满足基础热力学物性测定的要求。(2)在p=0.1MPa, T=298.15K或313.15K的条件下,测定了含离子液体三元体系{正辛烷+邻二甲苯+[BMIM][FeCl4]}、{正辛烷+间二甲苯+[BMIM][FeCl4]}、{正辛烷+对二甲苯+[BMIM][FeCl4]}口{正辛烷+乙苯+[BMIM][FeCl4]}的液液相平衡数据;采用O-T关联方程,关联了含离子液体[BMIM][FeCl4]三元体系液液相平衡数据,回归系数R2接近1,具有较强回归性,验证了实验数据的可靠性。(3)通过分析含离子液体[BMIM][FeCl4]三元体系液液相平衡数据,发现离子液体[BMIM][FeCl4]对{正辛烷+邻二甲苯}、{正辛烷+间二甲苯}、{正辛烷+对二甲苯}、{正辛烷+乙苯}具有较好的萃取分离效果,邻二甲苯、间二甲苯、对二甲苯和乙苯在离子液体[BMIM][FeCl4]富集相和正辛烷富集相中的分配系数β均高于0.5,萃取选择性S最高均能超过20,比环丁砜和四丁基溴化铵-环丁砜低共熔混合物的萃取分离效果更好。(4)采用NRTL模型关联了p=0.1MPa和T=298.15K或313.15K的条件下含离子液体[BMIM][FeCl4]三元体系的液液相平衡数据,并得到NRTL模型相互作用参数;通过对比回归参数和实验值,可得其平均相对误差在0.9%-5.1%的范围内,表明NRTL模型适用于描述含离子液体[BMIM][FeCl4]三元体系;离子液体[BMIM][FeCl4]是一种能够用于萃取分离脂肪烃(如正辛烷等)和芳香烃(如邻二甲苯、间二甲苯、对二甲苯和乙苯等)的潜在萃取剂。(5)应用密度泛函理论、分子中原子理论和自然键轨道方法对离子液体[BMIM][FeCl4]进行量子化学计算,考察了离子液体的微观结构,氢键相互作用,阴、阳离子之间的键性能,以及轨道相互作用。结果表明,[BMM]+和|[FeCl4]-之间存在多重C-H…Cl氢键,且在离子对的形成中起着重要作用。通过分析离子对供体一受体作用以及相应的二阶微扰化能E(2),发现阳离子上的σ*(C-H)反键轨道和阴离子上的LP(Cl)孤对电子轨道之间的强轨道作用引起了稳定效应。同时,C2-H11…C1具有最强的氢键作用,导致[FeCl4]-阴离子更倾向位于咪唑环上方的C2附近区域。(6)应用密度泛函理论,对[BMIM]+/[FeCl4]--溶剂和[BMIM][FeCl4]-溶剂复合物的几何构型进行优化,并将[BMIM]Cl与溶剂的相互作用作为对照,对其相互作用机理进行研究。结果表明,阳离子和阴离子之间存在的多重氢键在离子对和溶剂复合物的稳定性中起着主导作用,咪唑环和芳香环之间不存在π-π和p-π作用。正辛烷和芳香烃的加入对阳离子与阴离子之间的相互作用没有明显影响。[BMIM][FeCl4];和[BMIM]Cl均具有良好的将芳香烃从其与正辛烷混合物中萃取的分离效果。由于Cl-被[FeCl4]-取代时,电荷被分散,导致[BMIM][FeCl4]-正辛烷/芳香烃的相互作用弱于[BMIM]C1-正辛烷/芳香烃。(7)以离子液体[BMIM][FeCl4]为萃取剂,对正辛烷-邻二甲苯-间二甲苯-对二甲苯-乙苯的萃取分离过程进行概念设计和流程模拟,并采用精馏塔回收离子液体。常温常压下,当全塔理论板数为8块,萃取剂用量为360kg/h时,萃取塔塔顶邻二甲苯的纯度可达92.5%;常压条件下,当全塔理论板数为5块,原料进料板为第3块,摩尔回流比为0.2时,精馏塔塔釜离子液体的纯度高达99.97%。

杜沫葱[10](2016)在《阿瑞吡坦手性中间体提取工艺及固定化细胞制备(R)-EHB》文中研究表明阿瑞吡坦是一种具有全新机制的化疗止吐药物-神经激肽-1受体阻断剂,(R)-3,5-双三氟甲基苯乙醇((R)-BTPE)是其合成的关键手性中间体。采用精馏与柱层析法将产物(R)-BTPE与未完全反应的底物3,5-双三氟甲基苯乙酮(BTAP)进行分离,并结合Aspen Plus软件对精馏工艺进行工业化模拟优化,最终得到高纯度高收率产物(R)-BTPE。(R)-3-羟基丁酸乙酯((R)-EHB)是合成β-内酰胺酶抑制剂的关键手性中间体,采用重组工程菌的固定化细胞将乙酰乙酸乙酯(EAA)不对称还原得到(R)-EHB,并对固定化细胞的制备方法和反应条件进行优化。首先,利用精馏实验与模拟相结合的方式将(R)-BTPE与BTAP进行分离。实验与模拟数据偏差小于9%,证明Aspen Plus软件模拟对该体系分离的可行性。确定最优工业化分离模拟设计参数:回流比3.5,理论塔板数18块,进料位置第7块,采出与进料比0.8,最终得到纯度为99.6%,收率为99.4%的BTAP和纯度为97.6%,收率为98.1%的(R)-BTPE。随后,采用硅胶柱层析法将生物转化生成(R)-BTPE的萃取液进行提纯,最终得到高纯度高收率的(R)–BTPE。优化后结果如下:洗脱剂石油醚/二氯甲烷4:1,硅胶目数200-300目,上样量(g/mg)为1:5.5,洗脱速度为12s/mL。优化后得99.8%纯度,回收率为98.8%的BTAP和纯度为99.8%,回收率为96.8%的(R)-BTPE。最后,采用固定化细胞制备(R)-EHB。优化结果如下:利用海藻酸钙固定化重组工程菌细胞,缓冲液为pH值为12的甘氨酸-NaOH(50mM),菌体包埋量0.4g/mL,氯化钙浓度4%,海藻酸钠浓度3%,最优条件下产率92.8%,与游离细胞相比具有良好的温度适应性,反应3批次后仍保持23.2%酶活性,而游离细胞仅可反应一次。

二、现代化工分离技术讲座 第六章 手性化合物的分离(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现代化工分离技术讲座 第六章 手性化合物的分离(论文提纲范文)

(1)不同结构二氧化硅微球的制备、改性及其在高效液相色谱中的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二氧化硅微球的概述
        1.1.1 无孔二氧化硅微球
        1.1.2 核-壳二氧化硅微球
        1.1.3 多孔二氧化硅微球
    1.2 高效液相色谱
        1.2.1 高效液相色谱概述
        1.2.2 超高效液相色谱概述
    1.3 手性固定相
        1.3.1 刷型
        1.3.2 蛋白质类
        1.3.3 多糖类
        1.3.4 冠醚类
        1.3.5 大环抗生素
        1.3.6 环糊精
    1.4 本文的研究内容与创新性:
        1.4.1 研究内容
        1.4.2 创新性
第二章 2μm介孔二氧化硅微球的制备
    2.1 引言
    2.2 实验药品和主要仪器设备
    2.3 实验过程
    2.4 实验结果与讨论
        2.4.1 二氧化硅微球的表征
        2.4.2 粒径影响因素
    2.5 本章小结
第三章 不同结构2μm二氧化硅微球的研究
    3.1 引言
    3.2 实验药品和主要仪器设备
    3.3 实验过程
        3.3.1 三种C_(18)键合固定相的制备
        3.3.2 色谱柱填装及色谱分离条件
    3.4 实验结果与讨论
        3.4.1 二氧化硅微球的表征
        3.4.2 C_(18)改性的二氧化硅微球色谱柱的柱压
        3.4.3 苯的同系物在C_(18)色谱柱上的分离研究
    3.5 本章小结
第四章 对甲基苯脲β-环糊精手性固定相的制备及应用
    4.1 引言
    4.2 实验药品和主要仪器设备
    4.3 实验过程
        4.3.1 对甲基苯脲β-环糊精(PMPU-β-CD)的制备
        4.3.2 对甲基苯脲β-环糊精手性固定相的制备
        4.3.3 色谱柱填装及色谱分离条件
    4.4 实验结果与讨论
        4.4.1 固定相及手性配体的表征
        4.4.2 对甲基苯脲β-环糊精手性固定相色谱性能的评价
    4.5 本章小结
第五章 六亚甲基二脲基桥联β-环糊精手性固定相的制备及应用
    5.1 引言
    5.2 实验药品和主要仪器设备
    5.3 实验过程
        5.3.1 六亚甲基二脲基桥联β-环糊精(HMDU-β-CD)的制备
        5.3.2 六亚甲基二脲基桥联β-环糊精手性固定相的制备
        5.3.3 色谱柱填装及色谱分离条件
    5.4 实验结果与讨论
        5.4.1 固定相及手性配体的表征
        5.4.2 六亚甲基二脲基桥联β-环糊精手性固定相色谱性能的评价
    5.5 本章小结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期间研究成果
致谢

(2)氧硫叶立德参与的串联环化反应在杂环合成中的应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引言
        1.1.1 杂环化合物的重要性
        1.1.2 串联反应简介
        1.1.3 叶立德简介
        1.1.4 硫叶立德与氧硫叶立德简介
    1.2 硫叶立德参与合成碳杂环的研究进展
        1.2.1 硫叶立德参与的合成三元环化合物
        1.2.2 硫叶立德参与的合成四、五元环化合物
        1.2.3 硫叶立德参与的合成六、七元环化合物
        1.2.4 硫叶立德参与的合成多元并环化合物
    1.3 氧硫叶立德参与碳杂环合成反应进展
        1.3.1 氧硫叶立德参与的X-H直接嵌入
        1.3.2 硫叶立德参与的C-H键活化研究进展
        1.3.3 硫叶立德参与合成五元环状化合物研究进展
        1.3.4 硫叶立德参与合成六元环状化合物研究进展
        1.3.5 硫叶立德为底物参与的化学反应
        1.3.6 硫叶立德参与的其他类型化学反应研究进展
    参考文献
第二章 钌催化N-吡啶基苯胺与氧硫叶立德经碳氢活化环化合成2-苯基吲哚
    2.1 引言
    2.2 吲哚环的构建方法
        2.2.1 传统方法合成吲哚化合物
        2.2.2 过渡金属催化C-H键活化来构建吲哚骨架
    2.3 模板反应的建立
    2.4 合成2-苯基吲哚类化合物的条件优化和选择
        2.4.1 催化剂对反应的影响
        2.4.2 添加剂对反应的影响
        2.4.3 银盐对反应的影响
        2.4.4 不同溶剂对反应的影响
        2.4.5 温度对反应的影响
        2.4.6 气体氛围对反应的影响
    2.5 反应底物适用性考察
    2.6 反应机理推测
        2.6.1 放大实验以及控制实验
        2.6.2 机理推测
    2.7 结论
    2.8 实验部分
        2.8.1 仪器与试剂
        2.8.2 实验中所用到的底物合成方法
        2.8.3 N-吡啶基-2-苯基吲哚类化合物的合成
        2.8.4 控制实验操作
    2.9 产物结构表征数据
    2.10 部分产物表征图
    参考文献
第三章 钌催化氨基吡咯和氧硫叶立德合成吡咯并[1,2-a]喹喔啉类化合物
    3.1 引言
    3.2 吡咯并[1,2-α]喹喔啉的合成方法
        3.2.1 通过喹喔啉衍生物来合成吡咯并[1,2-α]喹喔啉
        3.2.2 通过功能化吡咯来合成吡咯并[1,2-α]喹喔啉
    3.3 模板反应的建立
    3.4 合成吡咯并[1,2-a]喹喔啉的条件优化和选择
        3.4.1 反应条件的优化和选择
        3.4.2 不同溶剂对反应的影响
        3.4.3 催化剂对反应的影响
        3.4.4 添加剂对反应的影响
        3.4.5 反应温度对反应的影响
    3.5 反应底物适用性考察
    3.6 反应机理推测
        3.6.1 控制实验
        3.6.2 机理推测
    3.7 结论
    3.8 实验部分
        3.8.1 仪器及试剂
        3.8.2 实验中所用到底物的合成方法
        3.8.3 吡咯并喹喔啉类化合物的合成
        3.8.4 控制实验操作
    3.9 部分核磁数据
    3.10 部分核磁谱图
    参考文献
第四章 铑催化N-甲基-N-亚硝基苯胺和氧硫叶立德合成吲唑氮氧化合物
    4.1 引言
        4.1.1 氮氧化合物的合成方法研究
        4.1.2 氮杂环氮氧化物在合成上的应用
        4.1.3 N-甲基-N-亚硝基苯胺作为底物参与的化学反应
    4.2 模板反应的建立
    4.3 合成吲唑氮氧化物的条件优化和选择
        4.3.1 添加剂对反应的影响
        4.3.2 氧化剂对反应的影响
        4.3.3 不同溶剂对反应的影响
        4.3.4 温度对反应的影响
        4.3.5 催化剂对反应的影响
    4.4 反应底物适用性考察
    4.5 反应机理推测
        4.5.1 控制实验
        4.5.2 机理推测
    4.6 结论
    4.7 实验部分
        4.7.1 仪器及试剂
        4.7.2 实验中所用到底物的合成方法
        4.7.3 吲唑氮氧化物的合成
        4.7.4 控制实验操作
    4.8 产物结构表征数据
    4.9 部分产物表征图
    参考文献
第五章 铑催化N-苯基-7-氮杂吲哚C-H键烷基化研究
    5.1 引言
    5.2 N-苯基-7-氮杂吲哚衍生物官能化研究进展
    5.3 模板反应的建立
    5.4 合成酰甲基化7-氮杂吲哚衍生物的条件优化和选择
        5.4.1 催化剂体系对反应的影响
        5.4.2 不同溶剂对反应的影响
        5.4.3 温度对反应的影响
        5.4.4 添加剂对反应的影响
    5.5 底物适应性考察
    5.6 反应机理推测
    5.7 结论
    5.8 实验部分
        5.8.1 仪器以及试剂
        5.8.2 实验中所用到的底物合成方法
        5.8.3 目标产物的合成
    5.9 产物结构表征数据
    5.10 部分产物表征图
    参考文献
第六章 结论
    6.1 本论文主要总结
    6.2 研究展望
在学期间的研究成果
致谢

(3)生物催化氧化还原不对称合成手性羧基取代四氢异喹啉类化合物(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摘要
Abstract
缩写符号术语表
第一章 绪论
    1.1 手性四氢异喹啉类化合物概述
    1.2 手性四氢异喹啉类化合物的合成
        1.2.1 化学合成法
        1.2.2 生物催化法
        1.2.2.1 生物催化动力学拆分法
        1.2.2.2 生物催化不对称还原法
        1.2.2.3 生物催化去消旋化法
    1.3 本课题的研究思路与主要研究内容
第二章 氧化还原酶库的构建与筛选
    2.1 前言
    2.2 材料与方法
        2.2.1 实验仪器
        2.2.2 实验药品与试剂
        2.2.3 培养基与试剂配制
        2.2.4 菌种和质粒
        2.2.5 菌种的保藏与活化
        2.2.6 大肠杆菌感受态细胞的制备
        2.2.7 氧化还原酶基因克隆
        2.2.7.1 细菌基因组DNA的提取
        2.2.7.2 质粒DNA的提取
        2.2.7.3 目的基因的扩增
        2.2.7.4 核酸琼脂糖凝胶电泳
        2.2.7.5 DNA凝胶回收
        2.2.7.6 双酶切与酶连反应
        2.2.7.7 重组质粒转化及阳性转化子的筛选
        2.2.8 氧化还原酶基因的化学合成与重组菌的构建
        2.2.9 重组氧化还原酶的异源表达
        2.2.10 粗酶液的制备
        2.2.11 SDS-PAGE
        2.2.12 蛋白质浓度测定及表达量分析
        2.2.13 氧化还原酶对底物的催化活力检测
        2.2.14 氧化还原酶对底物rac-1a的对映体选择性分析
        2.2.15 手性HPLC分析方法
    2.3 结果与讨论
        2.3.1 氧化还原酶库的构建
        2.3.2 氧化还原酶的初步筛选
    2.4 本章小结
第三章 动力学拆分制备(S-TICs
    3.1 前言
    3.2 材料与方法
        3.2.1 实验仪器
        3.2.2 实验药品与试剂
        3.2.3 培养基与试剂配制
        3.2.4 多序列比对
        3.2.5 菌种和质粒
        3.2.6 菌种的保藏与活化
        3.2.7 重组DAAO的异源表达
        3.2.8 粗酶液的制备
        3.2.9 重组酶的纯化
        3.2.10 DAAO活力的测定
        3.2.11 DAAO酶学性质研究
        3.2.11.1 pH对酶活力的影响
        3.2.11.2 pH对酶稳定性的影响
        3.2.11.3 温度对酶活力的影响
        3.2.11.4 温度对酶稳定性的影响
        3.2.11.5 动力学参数的测定
        3.2.11.6 底物特异性的测定
        3.2.12 动力学拆分反应
        3.2.13 (R)-1a氧化脱氢产物的制备和鉴定
        3.2.14 反应时间进程曲线
        3.2.15 分析方法
    3.3 结果与讨论
        3.3.1 DAAO的活力筛选
        3.3.2 FsDAAO的酶学性质研究
        3.3.2.1 pH对FsDAAO活力的影响
        3.3.2.2 pH对FsDAAO稳定性的影响
        3.3.2.3 温度对FsDAAO活力的影响
        3.3.2.4 温度对FsDAAO稳定性的影响
        3.3.2.5 FsDAAO的动力学参数测定
        3.3.3 FsDAAO的底物特异性
        3.3.4 动力学拆分外消旋1-或3-TICs
        3.3.5 底物(R)-1a氧化脱氢产物的鉴定
        3.3.6 动力学拆分反应时间进程曲线
    3.4 本章小结
第四章 化学-酶法去消旋化合成(S)-TICs
    4.1 前言
    4.2 材料与方法
        4.2.1 实验仪器
        4.2.2 实验药品与试剂
        4.2.3 培养基与试剂配制
        4.2.4 菌种和质粒
        4.2.5 菌种的保藏与活化
        4.2.6 FsDAAO的异源表达
        4.2.7 粗酶液的制备
        4.2.8 化学-酶法去消旋化反应
        4.2.9 (R)-5a氧化脱氢产物的制备和鉴定
        4.2.10 底物浓度对去消旋化反应的影响
        4.2.11 反应时间进程曲线
        4.2.12 扩大规模制备(S)-1a-6a
        4.2.13 分析方法
    4.3 结果与讨论
        4.3.1 化学-酶法去消旋化反应合成(S)-TICs
        4.3.2 底物浓度对去消旋化反应的影响
        4.3.3 反应时间进程曲线
        4.3.4 制备规模合成(S)-1a-6a
        4.3.5 产物鉴定结果
    4.4 本章小结
第五章 生物催化氧化还原级联去消旋化合成(S)-TICs
    5.1 前言
    5.2 材料与方法
        5.2.1 实验仪器
        5.2.2 实验药品与试剂
        5.2.3 培养基与试剂配制
        5.2.4 多序列比对
        5.2.5 菌种和质粒
        5.2.6 菌种的保藏与活化
        5.2.7 大肠杆菌感受态细胞的制备
        5.2.8 DpkA基因克隆
        5.2.8.1 细菌基因组DNA的提取
        5.2.8.2 质粒DNA的提取
        5.2.8.3 目的基因的扩增
        5.2.8.4 核酸琼脂糖凝胶电泳
        5.2.8.5 DNA凝胶回收
        5.2.8.6 双酶切与酶连反应
        5.2.8.7 重组质粒转化及阳性转化子的筛选
        5.2.9 氧化还原酶的异源表达
        5.2.10 粗酶液的制备
        5.2.11 重组酶的纯化
        5.2.12 酶活力的测定
        5.2.12.1 DpkA酶活力的测定
        5.2.12.2 FsDAAO酶活力的测定
        5.2.12.3 TbADH酶活力的测定
        5.2.12.4 过氧化氢酶活力的测定
        5.2.13 DpkA酶学性质研究
        5.2.13.1 pH对酶活力的影响
        5.2.13.2 pH对酶稳定性的影响
        5.2.13.3 温度对酶活力的影响
        5.2.13.4 温度对酶稳定性的影响
        5.2.13.5 动力学参数的测定
        5.2.14 辅酶再生系统对FsDAAO和PpDpkA活力的影响
        5.2.15 不对称还原反应
        5.2.16 去消旋化反应
        5.2.17 扩大反应制备(S)-1a-4a
        5.2.18 分析方法
    5.3 结果与讨论
        5.3.1 DpkAs酶库的构建
        5.3.2 DpkA的克隆及表达
        5.3.3 DpkA酶活的筛选
        5.3.4 PpDpkA的酶学性质研究
        5.3.4.1 PpDpkA的纯化
        5.3.4.2 pH对PpDpkA活力的影响
        5.3.4.3 pH对PpDpkA稳定性的影响
        5.3.4.4 温度对PpDpkA活力的影响
        5.3.4.5 温度对PpDpkA稳定性的影响
        5.3.4.6 PpDpkA的动力学参数测定
        5.3.5 去消旋化反应体系可行性及兼容性评价
        5.3.5.1 辅酶NADPH/NADP~+对FsDAAO活力的影响
        5.3.5.2 异丙醇/丙酮对FsDAAO和PpDpkA活力的影响
        5.3.6 PpDpkA-TbADH双酶体系不对称还原制备(S)-1a
        5.3.6.1 醇脱氢酶TbADH的表达和纯化
        5.3.6.2 PpDpkA-TbADH双酶体系的构建
        5.3.7 多酶级联去消旋化合成(S)-TICs
        5.3.8 制备规模合成(S)-1a-4a
        5.3.9 产物鉴定结果
    5.4 本章小结
第六章 动力学拆分制备(R)-1-TICs
    6.1 前言
    6.2 材料与方法
        6.2.1 实验仪器
        6.2.2 实验药品与试剂
        6.2.3 培养基与试剂配制
        6.2.4 菌种和质粒
        6.2.5 菌种的保藏与活化
        6.2.6 大肠杆菌感受态细胞的制备
        6.2.7 基因敲除
        6.2.7.1 全质粒PCR替换质粒pTargetF中N20序列
        6.2.7.2 Overlap PCR制备修复模板
        6.2.7.3 电击转化
        6.2.7.4 筛选目标菌株
        6.2.8 重组菌的构建
        6.2.9 重组LPO的异源表达
        6.2.10 粗酶液的制备
        6.2.11 重组酶的纯化
        6.2.12 LPO活力的测定
        6.2.13 多序列比对及进化树分析
        6.2.14 LPO酶学性质研究
        6.2.15 动力学拆分反应
        6.2.16 化合物1a氧化脱氢产物的鉴定
        6.2.17 扩大反应制备(R)-1a-4a
        6.2.18 分析方法
    6.3 结果与讨论
        6.3.1 E.coli BL21 (DE3) ΔdadA菌株的构建
        6.3.2 LPO活力筛选
        6.3.3 SoLPO的酶学性质研究
        6.3.3.1 pH对SoLPO活力的影响
        6.3.3.2 pH对SoLPO稳定性的影响
        6.3.3.3 温度对SoLPO活力的影响
        6.3.3.4 温度对SoLPO稳定性的影响
        6.3.3.5 SoLPO的动力学参数测定
        6.3.4 SoLPO的底物特异性
        6.3.5 动力学拆分外消旋1-TICs
        6.3.6 (S)-1a氧化脱氢产物的鉴定
        6.3.7 制备规模合成(R)-1a-4a
        6.3.8 产物鉴定结果
    6.4 本章小结
第七章 结论与展望
    7.1 结论
    7.2 创新点
    7.3 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作者简历

(4)大蓟化学成分及其黄酮类化合物的生物活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引言
    1.2 大蓟概况
    1.3 大蓟的主要化学成分研究
        1.3.1 黄酮类化合物
        1.3.2 长链烯炔醇(酸)类
        1.3.3 甾醇类
        1.3.4 酚酸(酯)类
        1.3.5 挥发成分
        1.3.6 其他
    1.4 大蓟的生物活性
        1.4.1 凝血活性
        1.4.2 抗肿瘤作用
        1.4.3 护肝作用
        1.4.4 抗糖尿病作用
        1.4.5 抗炎作用
    1.5 天然产物活性成分的提取与分离
        1.5.1 黄酮类化合物的提取分离
        1.5.2 皂苷类化合物的提取分离
        1.5.3 生物碱类化合物的提取分离
        1.5.4 香豆素类化合物的提取分离
        1.5.5 挥发油的提取分离
    1.6 本论文涉及的活性及其分子机制
        1.6.1 活性氧与抗氧化
        1.6.2 炎症反应与巨噬细胞
        1.6.3 细胞泡沫化与动脉粥样硬化
    1.7 本课题的选题依据和研究内容
        1.7.1 研究目的与意义
        1.7.2 研究目标
        1.7.3 研究内容
        1.7.4 研究方法
        1.7.5 技术路线
第二章 大蓟五大类成分的提取及其活性研究
    2.1 前言
    2.2 实验材料与仪器
        2.2.1 材料与试剂
        2.2.2 仪器与设备
    2.3 实验方法
        2.3.1 五大类物质的提取分离
        2.3.2 大类含量测定
        2.3.3 抗氧化活性测定
        2.3.4 护肝活性
        2.3.5 抗癌作用活性测定
        2.3.6 抗炎活性
        2.3.7 统计分析
    2.4 结果与讨论
        2.4.1 大蓟五大类物质的含量
        2.4.2 大蓟五大类物质的抗氧化活性评价
        2.4.3 护肝作用
        2.4.4 抗癌作用
        2.4.5 大类物质的抗炎活性评价
    2.5 本章小结
第三章 大蓟黄酮单体化合物的分离纯化
    3.1 前言
    3.2 实验材料与仪器
        3.2.1 材料与试剂
        3.2.2 仪器与设备
    3.3 实验方法
        3.3.1 大蓟粗提取的制备和大孔树脂部位洗脱
        3.3.2 抗氧化活性评价
        3.3.3 抗炎活性评价
        3.3.4 化合物的分离纯化
        3.3.5 统计分析
    3.4 结果与讨论
        3.4.1 提取物及洗脱部位抗氧化活性评价
        3.4.2 提取物及洗脱部位对LPS诱导的巨噬细胞NO释放的影响
        3.4.3 单体化合物的结构鉴定
    3.5 本章小结
第四章 黄酮单体化合物抗氧化活性评价
    4.1 前言
    4.2 实验材料与仪器
        4.2.1 材料与试剂
        4.2.2 仪器与设备
    4.3 实验方法
        4.3.1 抗肿瘤活性
        4.3.2 抗氧化活性评价
        4.3.3 统计分析
    4.4 结果与讨论
        4.4.1 黄酮类化合物清除DPPH和 ABTS自由基的活性
        4.4.2 木樨草素-7-O-葡萄糖醛酸及其甲酯化合物的细胞抗氧化作用
        4.4.3 木樨草素-7-O-葡萄糖醛酸及其甲酯化合物对细胞内抗氧化酶的影响
    4.5 本章小结
第五章 木樨草素-7-O-葡萄糖醛酸的抗炎机制研究
    5.1 前言
    5.2 实验材料与仪器
        5.2.1 材料与试剂
        5.2.2 仪器与设备
    5.3 实验方法
        5.3.1 Griess法检测RAW264.7细胞NO释放
        5.3.2 ELISA法检测RAW264.7细胞分泌炎症因子IL-6和TNF-α
        5.3.3 RT-qPCR法检测RAW264.7细胞相关炎症因子mRNA的表达
        5.3.4 Western blot法检测相关蛋白的表达
        5.3.5 统计分析
    5.4 结果与讨论
        5.4.1 单体化合物对LPS诱导巨噬细胞NO释放的影响
        5.4.2 木樨草素-7-O-葡萄糖醛酸对LPS诱导的RAW264.7的细胞分泌炎症因子的影响
        5.4.3 木樨草素-7-O-葡萄糖醛酸对LPS诱导的RAW264.7细胞相关基因m RNA表达的影响
        5.4.4 木樨草素-7-O-葡萄糖醛酸对LPS诱导的RAW264.7的细胞内iNOS和COX-2 表达的影响
        5.4.5 木樨草素-7-O-葡萄糖醛酸对LPS诱导的RAW264.7细胞MAPKs信号通路的影响
    5.5 本章小结
第六章 芹菜素-7-O-葡萄糖醛酸抑制巨噬细胞泡沫化的机制研究
    6.1 前言
    6.2 实验材料与仪器
        6.2.1 材料与试剂
        6.2.2 仪器与设备
    6.3 实验方法
        6.3.1 巨噬细胞摄取Dil-ox-ldl的观察
        6.3.2 油红O检测巨噬细胞脂质积累
        6.3.3 细胞内LDL-C及TG含量的检测
        6.3.4 RT-qPCR分析相关基因mRNA的表达
        6.3.5 Western blot分析相关蛋白的表达
        6.3.6 统计分析
    6.4 结果与讨论
        6.4.1 芹菜素-7-O-葡萄糖醛酸对巨噬细胞摄取Dil-ox-LDL的影响
        6.4.2 芹菜素-7-O-葡萄糖醛酸对ox-LDL诱导的巨噬细胞内脂质积累的影响
        6.4.3 芹菜素-7-O-葡萄糖醛酸对ox-LDL诱导的巨噬细胞内LDL-C和 TG含量的影响
        6.4.4 芹菜素-7-O-葡萄糖醛酸对ox-LDL诱导的巨噬细胞CD36和SRB1 mRNA及蛋白水平表达的影响
        6.4.5 芹菜素-7-O-葡萄糖醛酸对ox-LDL诱导的巨噬细胞ERK1/2 磷酸化的影响
    6.6 本章小结
结论与展望
    1.结论
    2.创新点
    3.展望
参考文献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致谢
附件

(5)废水中无机氮的去除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前言
    1.2 氨氮概述及其处理技术研究进展
        1.2.1 氨氮的概述
        1.2.2 氨氮的处理技术研究进展
    1.3 硝氮概述及其处理技术研究进展
        1.3.1 硝氮的概述
        1.3.2 硝氮的处理技术研究进展
    1.4 意义及研究内容
第二章 化学法去除氨氮的研究
    2.1 引言
    2.2 实验部分
        2.2.1 仪器与药品
        2.2.2 实验原理
        2.2.3 氮、磷元素的测定
        2.2.4 化学法除氨氮
    2.3 实验结果及讨论
        2.3.1 化学沉淀法
        2.3.2 次氯酸钠氧化法
    2.4 本章小结
第三章 纳米铁去除硝氮的研究
    3.1 引言
    3.2 实验部分
        3.2.1 仪器与药品
        3.2.2 纳米零价铁的制备
        3.2.3 纳米铁的表征
        3.2.4 氮元素的测定
        3.2.5 纳米铁除硝氮实验
    3.3 实验结果及讨论
        3.3.1 纳米铁的表征
        3.3.2 制备条件对纳米铁催化性能的影响
        3.3.3 纳米铁除硝氮实验
    3.4 本章小结
第四章 纳米铁铜去除硝氮的研究
    4.1 引言
    4.2 实验部分
        4.2.1 仪器与药品
        4.2.2 纳米铁铜的制备
        4.2.3 纳米铁铜的表征
        4.2.4 氮、铁元素的测定
        4.2.5 纳米铁铜除硝氮实验
    4.3 实验结果及讨论
        4.3.1 纳米铁铜的表征
        4.3.2 制备条件对纳米铁铜催化性能的影响
        4.3.3 纳米铁铜除硝氮实验
    4.4 本章小结
第五 改性TiO_2光催化还原硝氮的研究
    5.1 引言
    5.2 实验部分
        5.2.1 仪器与药品
        5.2.2 光催化还原硝氮原理
        5.2.3 改性TiO_2的制备
        5.2.4 改性TiO_2的表征
        5.2.5 氮元素的测定
        5.2.6 改性TiO_2除硝氮实验
    5.3 实验结果及讨论
        5.3.1 改性TiO_2的表征
        5.3.2 制备条件对改性TiO_2光催化性能的影响
        5.3.3 改性TiO_2光催化还原硝氮实验
    5.4 本章小结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
    6.1 总结
    6.2 展望
参考文献

(6)脱氢枞酸衍生物制备及其对几种手性药物的拆分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符号说明
第一章 绪论
    1.1 手性
    1.2 手性药物
    1.3 手性拆分的方法简述
        1.3.1 结晶拆分法
        1.3.2 包合拆分
        1.3.3 液-液萃取拆分
        1.3.4 生物拆分
        1.3.5 色谱拆分
    1.4 天然光学纯化合物脱氢枞酸
        1.4.1 脱氢枞酸的简介
        1.4.2 脱氢枞酸及其衍生物的应用
    1.5 课题研究的意义和研究的主要内容
第二章 12,14-二硝基脱氢枞酸/胺手性拆分剂的制备
    2.1 实验部分
        2.1.1 实验材料与试剂
        2.1.2 实验仪器
    2.2 实验方法
        2.2.1 脱氢枞酸/胺原料的提纯
        2.2.2 12,14-二硝基脱氢枞酸的合成及工艺优化
        2.2.3 12,14-二硝基脱氢枞胺的制备
    2.3 实验结果分析与讨论
        2.3.1 原料纯化结果与分析
        2.3.2 12,14-二硝基脱氢枞酸合成结果分析
        2.3.3 12,14-二硝基脱氢枞胺合成结果
    2.4 本章小结
第三章 12,14-二硝基脱氢枞酸对几种手性药物的拆分研究
    3.1 实验部分
        3.1.1 实验材料与试剂
        3.1.2 实验仪器
    3.2 实验方法
        3.2.1 手性药物的HPLC分析
        3.2.2 12,14-二硝基脱氢枞酸拆分几种手性药物
    3.3 实验结果分析与讨论
        3.3.1 12,14-二硝基脱氢枞酸拆分手性药物的拆分可行性分析
        3.3.2 12,14-二硝基脱氢枞酸拆分普萘洛尔对映体的工艺优化
    3.4 本章小结
第四章 响应面法优化12,14-二硝基脱氢枞酸拆分布比卡因对映体
    4.1 实验试剂与仪器
        4.1.1 实验材料与试剂
        4.1.2 实验仪器
    4.2 实验方法
        4.2.1 12,14-二硝基脱氢枞酸拆分布比卡因对映体
        4.2.2 响应面法优化布比卡因对映体拆分试验设计
    4.3 实验结果分析与讨论
        4.3.1 布比卡因对映体拆分优化结果分析与讨论
        4.3.2 验证实验
    4.4 本章小结
第五章 12,14-二硝基脱氢枞胺拆分研究R,S-缬沙坦
    5.1 实验试剂与仪器
        5.1.1 实验材料与试剂
        5.1.2 实验仪器
    5.2 实验方法
        5.2.1 缬沙坦及其对映体的HPLC分析
        5.2.2 缬沙坦甲酯的水解
        5.2.3 脱氢枞胺拆分缬沙坦甲酯
        5.2.4 R,S-缬沙坦的拆分
    5.3 实验结果分析与讨论
        5.3.1 脱氢枞胺拆分缬沙坦甲酯结果分析与讨论
        5.3.2 R,S-缬沙坦拆分结果分析与讨论
    5.4 本章小结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6.1 结论
    6.2 论文创新点
    6.3 建议与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攻读硕士期间发表论文情况

(7)西洋参果中主要人参皂苷规模化制备及其抗虫等活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英文缩略表
第一章 引言
    1.1 人参和西洋参中人参皂苷研究进展
    1.2 西洋参皂苷药理作用研究
    1.3 人参皂苷分析方法研究进展
    1.4 人参皂苷分离技术
    1.5 色素提取和脱色工艺研究进展
    1.6 模拟移动床色谱研究进展
第二章 西洋参果皂苷脱色工艺研究
    2.1 脱色材料筛选
        2.1.1 仪器与材料
        2.1.2 实验方法
        2.1.3 小结
    2.2 D301R西洋参果皂苷脱色工艺研究
        2.2.1 仪器与材料
        2.2.2 实验
        2.2.3 小结
    2.3 色素分离制备工艺
        2.3.1 仪器与材料
        2.3.2 实验
        2.3.3 小结
    2.4 结果
    2.5 讨论
第三章 模拟移动床制备西洋参果皂苷单体
    3.1 模拟移动床分离西洋参果皂苷中Re和拟人参皂苷F_(11)
        3.1.1 仪器试剂
        3.1.2 实验方法
        3.1.3 小结
    3.2 模拟移动床分离人参皂苷Rb_2和人参皂苷Rb_3
        3.2.1 仪器试剂
        3.2.2 实验方法
        3.2.3 小结
    3.3 批处理技术分离人参皂苷Rc和Rd
        3.3.1 仪器试剂
        3.3.2 实验方法
        3.3.3 小结
    3.4 结果
    3.5 讨论
第四章 人参皂苷抗虫和延长果蝇寿命研究
    4.1 人参皂苷抗虫研究
        4.1.1 材料
        4.1.2 实验方法
        4.1.3 小结
    4.2 人参皂苷Re和拟人参皂苷F_(11)延长果蝇寿命实验
        4.2.1 材料
        4.2.2 实验方法
        4.2.4 小结
    4.3 结果
    4.4 讨论
第五章 全文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作者简历

(8)Br(?)nsted酸性离子液体催化反应—分离耦合与强化过程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英文摘要
前言
第一章 文献综述
    1.1 离子液体概述
    1.2 离子液体在反应中的应用
        1.2.1 离子液体作酸碱催化剂
        1.2.2 离子液体作反应溶剂
    1.3 离子液体在分离技术上的应用
        1.3.1 离子液体在萃取分离中的应用
        1.3.2 离子液体在纤维素溶解方面的应用
        1.3.3 离子液体在色谱分离中的应用
        1.3.4 离子液体在电泳分离中的应用
    1.4 离子液体在反应与分离耦合中的应用
    1.5 离子液体工业应用及产业化
    1.6 本论文指导思想
    参考文献
第二章 二元Br(?)nsted酸性离子液体强化催化剂在液液双相酯化反应中的研究
    2.1 引言
    2.2 实验部分
        2.2.1 试剂与仪器
        2.2.2 催化酯化反应过程及方法
        2.2.3 腐蚀性测试
        2.2.4 分配系数的测定
        2.2.5 二元Br(?)nsted酸性离子液体催化剂的回收性测试
    2.3 结果与讨论
        2.3.1 催化剂配方对酯化反应的影响
        2.3.2 催化剂加入量和反应温度对酯化反应的影响
    2.4 二元Br(?)nsted酸性离子液体的腐蚀和回收性能测试
    2.5 反应物和产物在酯化体系中的分配系数
    2.6 MLHHW动力学模型及参数
    2.7 以二元Br(?)nsted酸性离子液体为催化剂的反应萃取工艺流程
    2.8 本章小结
    参考文献
第三章 梯度质子转移酸性催化剂的合成及其在十四酸异丙酯合成中的应用
    3.1 引言
    3.2 实验部分
        3.2.1 实验仪器及药品
        3.2.2 实验步骤
    3.3 结果与讨论
        3.3.1 结构分析
        3.3.2 PGTACs催化剂催化的十四酸异丙酯化
        3.3.3 PGTACs催化剂的回收性能测试
    3.4 本章小结
    参考文献
第四章 梯度质子转移酸性催化剂在风味酯合成中的研究
    4.1 引言
    4.2 实验部分
        4.2.1 试剂与仪器
        4.2.2 反应过程及方法
        4.2.3 表征方法
    4.3 结果与讨论
        4.3.1 PGTACs结构分析
        4.3.2 以PGTACs为催化剂的香叶醇氧乙酰化
        4.3.3 香叶醇酯化反应的动力学研究
    4.4 总结
    参考文献
第五章 离子液体混酸催化剂催化乙苯硝化反应的研究
    5.1 引言
    5.2 实验部分
        5.2.1 试剂及仪器
        5.2.2 离子液体的合成及表征
        5.2.3 实验方法
    5.3 试验结果与讨论
        5.3.1 ILs种类对乙苯硝化反应的影响
        5.3.2 反应温度对乙苯硝化反应的影响
        5.3.3 反应时间对硝化反应的影响
        5.3.4 物料比对硝化反应的影响
        5.3.5 ILs用量对硝化反应的影响
        5.3.6 硫酸用量对硝化反应的影响
    5.4 本章小结
    参考文献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
    6.1 结论
    6.2 展望
附表
博士期间发表的论文及申请的专利
致谢

(9)离子液体用于脂肪烃、芳香烃萃取分离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文献综述
    1.1 引言
    1.2 正辛烷、二甲苯和乙苯的物理性能
    1.3 离子液体概论
        1.3.1 离子液体发展简史
        1.3.2 离子液体的定义及分类
        1.3.3 离子液体的合成方法
        1.3.4 离子液体的特征
        1.3.5 离子液体的应用
    1.4 液液相平衡理论基础
        1.4.1 相平衡的测定方法
        1.4.2 离子液体液液相平衡热力学计算
    1.5 {芳香烃+脂肪烃+离子液体}三元体系液液相平衡研究现状
    1.6 离子液体分子模拟和量子化学计算研究现状
    1.7 本课题的研究意义和主要内容
第二章 离子液体的合成与表征分析
    2.1 引言
    2.2 实验试剂与仪器
        2.2.1 实验试剂
        2.2.2 实验仪器
    2.3 离子液体的合成
        2.3.1 合成路线
        2.3.2 合成步骤
    2.4 离子液体的表征
        2.4.1 水含量测定
        2.4.2 核磁共振波谱分析
        2.4.3 红外光谱解析
    2.5 本章小结
第三章 含离子液体三元体系液液相平衡的测定和关联
    3.1 引言
    3.2 实验试剂与仪器
        3.2.1 实验试剂
        3.2.2 实验仪器
        3.2.3 实验装置
        3.2.4 实验步骤
    3.3 结果与讨论
        3.3.1 {正辛烷+芳香烃+离子液体[BMIM][FeCl_4]}三元体系液液相平衡实验数据
        3.3.2 含离子液体三元体系液液相平衡实验数据验证
        3.3.3 温度对离子液体[BMIM][FeCl_4]萃取分离正辛烷和芳香烃的影响
        3.3.4 含离子液体三元体系液液相平衡NRTL方程关联
    3.4 本章小结
第四章 离子液体分离脂肪烃/芳香烃的作用机理研究
    4.1 引言
    4.2 计算方法
    4.3 离子液体[BMIM][FeCl_4]分子结构研究
        4.3.1 离子对结构分析
        4.3.2 电子密度拓扑分析
    4.4 阴、阳离子间相互作用研究
        4.4.1 自然键轨道分析
        4.4.2 离子对相互作用能分析
    4.5 离子液体([BMIM][FeCl_4])与溶剂分子间的相互作用研究
        4.5.1 阴离子[FeCl_4]~-与溶剂分子之间的相互作用
        4.5.2 阳离子[BMIM]~+与溶剂分子之间的相互作用
        4.5.3 离子液体与溶剂分子之间的相互作用
    4.6 本章小结
第五章 离子液体萃取分离过程设计及优化
    5.1 引言
    5.2 离子液体的物性估算
    5.3 结果与讨论
        5.3.1 萃取塔模拟操作条件
        5.3.2 萃取剂回收单元操作条件
        5.3.3 离子液体萃取全流程
    5.4 本章小结
第六章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研究成果及发表的论文
作者简介
导师简介
附件

(10)阿瑞吡坦手性中间体提取工艺及固定化细胞制备(R)-EHB(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摘要
ABSTRACT
缩略词简表(Abbreviations)
第一章 绪论
    1.1 手性与手性药物
    1.2 手性药物的研究意义
    1.3 阿瑞吡坦关键手性中间体研究进展
        1.3.1 阿瑞吡坦简介
        1.3.2 阿瑞吡坦关键手性中间体的制备
    1.4 光学纯3-羟基丁酸乙酯研究进展
        1.4.1 光学纯3-羟基丁酸乙酯简介
        1.4.2 3-羟基丁酸乙酯的制备
    1.5 精馏与柱层析技术
        1.5.1 精馏概述
        1.5.2 Aspen Plus软件与精馏模拟
        1.5.3 柱层析技术的应用
    1.6 细胞固定化技术
        1.6.1 细胞固定化技术
        1.6.2 固定化细胞的特点
        1.6.3 常用的固定化细胞方法和载体
    1.7 本课题研究意义和研究内容
        1.7.1 选题意义
        1.7.2 研究内容
第二章 材料与方法
    2.1 实验材料
        2.1.1 菌种
        2.1.2 培养基
        2.1.3 主要试剂
        2.1.4 主要仪器和设备
    2.2 实验方法
        2.2.1 菌体培养和收集方法
        2.2.2 菌体浓度的测定
        2.2.3 (R)-3,5-双三氟甲基苯乙醇产物浓度的测定
        2.2.4 (R)-3-羟基丁酸乙酯产物产率的测定
        2.2.5 (R)-3-羟基丁酸乙酯产物对映体过量值的测定
        2.2.6 酶活力的测定
第三章 精馏过程模拟与优化
    3.1 引言
    3.2 实验装置与材料
        3.2.1 实验装置
        3.2.2 实验材料
    3.3 检测方法
    3.4 理论塔板数的测定
        3.4.1 理论塔板数的测定方法
        3.4.2 理论塔板数测定实验
        3.4.3 理论塔板数测定结果
    3.5 实验方法与结果
        3.5.1 实验方法及步骤
        3.5.2 结果与讨论
    3.6 精馏实验结果与模拟结果对比
        3.6.1 物性方法的选择
        3.6.2 实验结果与模拟结果的偏差分析
    3.7 Aspen Plus软件模拟工艺优化
        3.7.1 DSTWU简捷计算与RadFrac严格校核模块模拟
        3.7.2 工业化生产模拟优化
    3.8 本章小结
第四章 柱层析条件优化
    4.1 引言
    4.2 实验材料
        4.2.1 实验装置
        4.2.2 实验试剂
    4.3 分析方法
    4.4 实验方法与步骤
        4.4.1 实验方法
        4.4.2 实验步骤
    4.5 结果与讨论
        4.5.1 展开剂的选择
        4.5.2 溶剂比的影响
        4.5.3 硅胶目数的影响
        4.5.4 上样量的影响
        4.5.5 洗脱速度的影响
    4.6 本章小结
第五章 固定化细胞制备(R)-EHB
    5.1 引言
    5.2 实验材料
        5.2.1 菌株及培养基
        5.2.2 主要试剂
        5.2.3 (R)-3-羟基丁酸乙酯产率和对映体过量值的测定
    5.3 实验方法
        5.3.1 固定化细胞的制备
    5.4 结果与讨论
        5.4.1 不同固定化方法对乙酰乙酸乙酯不对称还原反应的影响
        5.4.2 缓冲液p H值对乙酰乙酸乙酯不对称还原反应的影响
        5.4.3 缓冲液离子强度对乙酰乙酸乙酯不对称还原反应的影响
        5.4.4 菌体包埋量对乙酰乙酸乙酯不对称还原反应的影响
        5.4.5 氯化钙浓度对乙酰乙酸乙酯不对称还原反应的影响
        5.4.6 海藻酸钠浓度对乙酰乙酸乙酯不对称还原反应的影响
        5.4.7 重组工程菌固定化细胞与游离细胞反应温度的比较
        5.4.8 重组工程菌固定化细胞与游离细胞重复利用的比较
    5.5 本章小结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6.1 结论
    6.2 展望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论文情况

四、现代化工分离技术讲座 第六章 手性化合物的分离(论文参考文献)

  • [1]不同结构二氧化硅微球的制备、改性及其在高效液相色谱中的应用[D]. 康传奎. 青岛大学, 2021
  • [2]氧硫叶立德参与的串联环化反应在杂环合成中的应用研究[D]. 崔新锋. 兰州大学, 2020(01)
  • [3]生物催化氧化还原不对称合成手性羧基取代四氢异喹啉类化合物[D]. 居述云. 浙江大学, 2020(02)
  • [4]大蓟化学成分及其黄酮类化合物的生物活性研究[D]. 马勤. 华南理工大学, 2019(01)
  • [5]废水中无机氮的去除研究[D]. 钱雨佳. 浙江大学, 2018(01)
  • [6]脱氢枞酸衍生物制备及其对几种手性药物的拆分研究[D]. 齐永辉. 广西大学, 2017(01)
  • [7]西洋参果中主要人参皂苷规模化制备及其抗虫等活性研究[D]. 孙成贺. 中国农业科学院, 2016(02)
  • [8]Br(?)nsted酸性离子液体催化反应—分离耦合与强化过程研究[D]. 陈永乐. 南京大学, 2016(03)
  • [9]离子液体用于脂肪烃、芳香烃萃取分离的研究[D]. 商云龙. 北京化工大学, 2016(02)
  • [10]阿瑞吡坦手性中间体提取工艺及固定化细胞制备(R)-EHB[D]. 杜沫葱. 浙江工业大学, 2016(05)

标签:;  ;  ;  ;  ;  

现代化学分离技术讲座第六章手性化合物的分离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