护士心理压力相关因素分析及干预策略

护士心理压力相关因素分析及干预策略

一、护士心理压力的相关因素分析与干预对策(论文文献综述)

盛永琴,张莹[1](2021)在《门诊药房自动化发药系统的建设与管理实践》文中认为目的:分析门诊药房自动化发药系统的建设与管理实践,探讨提高门诊药房的管理水平,以提升药房服务质量。方法:以医院门诊药房为研究对象,建设自动化发药系统并实施相应的管理措施,比较自动化发药系统实施前后门诊药房管理情况。结果:实施后门诊药房的取药等候时间、单方配药时间、药师工作强度评分等均少于实施前,实施后人均日配药量高于实施前,实施前后的数据比较差异显着(P<0.05)。结论:加强对门诊药房自动化发药系统的建设与管理,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提高门诊药房管理水平,提升药房工作效率与药房服务质量。

许佳斌[2](2021)在《福建省低年资手术室护士离职倾向现况及影响因素研究》文中研究表明目的:调查福建省九个地市区部分二级及二级以上医院低年资手术室护士离职倾向、领悟社会支持、心理弹性、压力负荷及疲劳现状,探讨人口学特征、领悟社会支持、心理弹性、压力负荷及疲劳对低年资手术室护士离职倾向(离开手术室倾向、离开医院倾向及离开护理专业倾向)的影响程度,通过结构方程模型进行分析,构建离职倾向中介效应模型,为医院管理者及手术室护理管理者制定有效干预策略,改善低年资手术室护士流失现状、稳定手术室护理人员队伍提供理论参考依据。方法:采用多中心横断面调查法,通过便利抽样方法,选取福建省内9个地市区76家二级及二级以上医院的439名低年资手术室护士为研究对象,采用一般资料调查表、领悟社会支持量表(PSSS)、心理弹性量表(CD-RISC)、压力负荷量表(SOS)、疲劳量表-14(FS-14)及离职倾向量表(TIS)进行调查。运用SPSS 26.0统计学分析软件对调查结果进行分析,采用描述性分析、独立样本t检验、单因素方差分析法分析低年资手术室护士领悟社会支持、心理弹性、压力负荷、疲劳、离职倾向状况及影响因素;运用Spearman相关分析法分析低年资手术室护士领悟社会支持、心理弹性、压力负荷、疲劳和离职倾向之间的相关性;采用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法筛选主要变量;使用AMOS 26.0构建结构方程模型,探索各变量间的中介效应。结果:1.描述性分析(1)离职倾向水平总分(13.03±6.14)分,各维度中离开护理专业倾向(2.16±1.01)分,离开组织倾向(7.12±3.56)分,离开手术室倾向(3.74±1.97)分。(2)领悟社会支持水平总分为(65.04±13.89)分,其中家庭支持(21.84±4.92)分,朋友支持(21.60±4.81)分,其他支持(21.60±4.73)分。(3)心理弹性总分为(66.16±0.87)分,各维度得分为坚韧性(33.31±0.47)分、力量性(22.46±0.29)分、乐观性(10.39±0.15)分。(4)压力负荷总分为(59.64±17.07)分,各维度得分为事件负荷(29.27±8.10)分,个体脆弱性(25.34±8.26)分。(5)疲劳水平总分为(6.17±3.44)分,其中生理疲劳(4.02±2.76)分,心理疲劳(2.15±1.41)分。2.影响因素分析(1)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有无慢性病对离开护理专业倾向的影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月收入、家庭对工作的支持情况、个人对手术室工作的看法对离开护理专业倾向、离开组织倾向、离开手术室倾向的影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3.相关性分析(1)低年资手术室护士离职倾向及其各维度与心理弹性及领悟社会支持呈负相关(r=|-0.140~-0.297|及r=|-0.174~-0.246|,P<0.01)。(2)低年资手术室护士离职倾向及其各维度与压力负荷及疲劳呈正相关(r=|0.309~0.509|及r=|0.191~0.385|,P<0.01)。4.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1)纳入离开护理专业倾向与离开组织倾向回归方程中的变量有:“独自抚养孩子”OR值1.683(95%CI 1.042~2.718)、“力量性”OR值为0.939(95%CI 0.901~0.978)、“压力负荷”OR值为1.115(95%CI 1.069~1.162)、“事件负荷”OR值为0.887(95%CI 0.815~0.966)及“生理疲劳”OR值为1.122(95%CI 1.020~1.233)。(2)纳入离开手术室倾向的回归方程中的变量有:“三级医院”OR值2.348(95%CI 1.178~4.678)、“专科医院”OR值0.414(95%CI 0.183~0.94)、“与家人居住”OR值2.313(95%CI 1.045~5.119)、“与朋友合租”OR值3.414(95%CI 1.411~8.259)、月收入“小于3000元”OR值4.215(95%CI 1.748~10.162)、“3000~3999元”OR值4.099(95%CI 1.985~8.464)、“4000~4999元”OR值2.48(95%CI 1.212~5.075)、心理弹性中的“力量性”OR值为0.847(95%CI 0.763~0.942)、“坚韧性”OR值为1.078(95%CI 1.009~1.152)、压力负荷OR值为1.155(95%CI 1.098~1.216)、事件负荷OR值为0.83(95%CI 0.747~0.921)及年龄OR值为1.093(95%CI 1.008~1.185)。5.中介效应分析(1)领悟社会支持对压力负荷、疲劳及离职倾向呈负相关作用,领悟社会支持对心理弹性呈正相关关系,对心理弹性有直接作用,心理弹性对疲劳有直接作用,领悟社会支持与疲劳间可通过心理弹性作为中介调节,疲劳对离职倾向有直接效应,因此领悟社会支持也可通过心理弹性、疲劳作为中介变量影响离职倾向。(2)压力负荷对疲劳及离职倾向呈正相关作用,压力负荷对疲劳有直接作用,但压力负荷无法直接调节离职倾向,疲劳在压力负荷和离职倾向间存在部分中介作用,因此压力负荷可通过疲劳影响离职倾向。(3)心理弹性对疲劳及离职倾向呈负相关作用,心理弹性对疲劳有直接作用,疲劳对离职倾向有直接作用,因此心理弹性可通过疲劳作为中介变量影响离职倾向。结论:1.福建省低年资手术室护士队伍,以低学历、女性、护师及以下职称为主,多数有参加倒班工作,且加班现象严重,手术室护理人力资源配比不足,需给予关注。2.离职倾向与有无慢性病、月收入、家庭对工作的支持情况、个人对手术室工作的看法等有关,应在相关方面给予关注和支持。3.领悟社会支持对压力负荷、疲劳及离职倾向呈负相关作用;领悟社会支持对心理弹性呈正相关关系且有直接作用,心理弹性对疲劳有直接作用,心理弹性在领悟社会支持与疲劳间有中介效应作用,领悟社会支持也可通过心理弹性、疲劳作为中介变量影响离职倾向,压力负荷无法直接调节离职倾向,需通过疲劳作为中介变量影响离职倾向,因此,管理人员应采用有效形式,增强护士心理弹性,在生活和工作中多给予关心和帮助,提高其社会支持水平,并通过合理、弹性的排班,降低护士工作压力和疲劳,从而预防护士产生离职倾向。

李阳[3](2021)在《山东省某三甲医院医务人员职业风险认知现状及防护需求研究》文中研究指明研究背景在临床实践的过程中,医务人员可能经常会面临各种生理性、心理性危害,职业安全感日益缺失。其中,发生频次较高且严重性较大的风险是影响医务人员职业风险感知水平的关键因素,是造成其职业危机感上升的主要推动力。医务人员自感职业风险较高会降低其提供的医疗服务质量,影响医院的长期发展。此外,目前医院关于医务人员的职业风险防范措施实施不到位,对医务人员的职业保护力度不足、深度不够。针对目前医务人员面临的困境,医疗机构应聚焦于医务人员感知对自身影响较大的风险,考虑如何为医务人员提供更全面的、更具针对性的职业风险防护及应对措施,为医务人员提供丰富的职业风险应对帮助,提高职业安全感。研究目的本研究通过调查医务人员的职业风险认知现状及相关职业防护需求,旨在帮助医院相关管理部门针对重点职业风险类别、重点人群、重点需求实施精准干预,增强医院的风险管理力度,提升医疗、护理、技术人员的职业安全感及幸福感。研究方法本研究以山东省某三甲医院为样本医院,调查对象为临床医生、护理人员、医技人员。在2020年10月-12月以《医务人员职业风险认知现状及相关需求调查问卷》为研究工具对医务人员进行线上问卷调查,其中职业风险认知的测量部分引用自冯秒编制的《职业风险认知量表》。应用SPSS22.0数据软件进行统计分析,职业风险认知量表各条目评分采用十分制的方法进行标准化处理,计算公式为:条目标准化得分=(条目实际得分/条目最高得分)×10。采用标准化均数描述不同维度得分,t检验、方差分析及Kruskal-Wallis H检验分析不同人口学得分差异,利用最优尺度回归分析探究不同维度的影响因素。研究结果正式调查共回收464份问卷,其中无效问卷13份,有效问卷451份,有效回收率为97.2%。具体结果如下:(1)量表维度得分情况:职业风险认知可能性量表中,社会转嫁风险得分最高(7.77分),社会转嫁风险是医务人员认为最可能发生的风险;严重性量表中,纠纷与冲突得分最高(8.53分),纠纷与冲突风险为医务人员认为发生后果最严重的风险;(2)各维度影响因素分析:不同人口学特征的医务人员职业暴露维度均分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岗位类别为工作负荷风险的主要影响因素(P均<0.05),临床医生的可能性及严重性认知得分最高;最优尺度回归结果显示,岗位类别、婚姻状况为个人发展风险、患者安全风险、纠纷与冲突风险认知水平的主要影响因素(P均<0.05),其中临床医生、已婚人群具有较高的风险认知水平;回归结果显示,年龄、婚姻状况、岗位类别是社会转嫁风险认知水平的主要影响因素,其中高年龄、已婚人群、临床医生具有较高的风险认知水平。(3)满意度及需求分析:医务人员对医院现行风险管理措施满意度较高,职业防护需求居于前六位的分别是工资薪酬制度、提高安保处及法规处等相关部门的医疗事故/纠纷反应速度、合理的排班和休假制度、公平合理的职称评定机制、购买医责险、上级领导及同事的关心与支持强烈,需求与感到最不满意的前六位措施内容保持一致。临床医生、护理人员、医技人员的满意度及职业防护需求存在差别,临床医生及护理人员对提高医院相关部门的响应力度的需求强烈,医技人员对增设心理疏导小组需求强烈,医院考虑对不同岗位类别的医务人员进行针对性职业防护,进而提升其职业安全感。结论与建议纠纷与冲突风险、社会转嫁风险对医护技人员职业风险认知影响显着,且临床医生对职业风险感知的敏感性较强。重点关注“锐器伤”、“工作处于强迫体位”、“工资薪酬制度及职称评定机制不合理”、“患者安全问题限制尝试新方法”、“信息不对称引发的医患纠纷问题”及“医疗制度不健全引发的费用问题”等影响较大的职业风险问题。此外,针对职业风险感知水平较高的临床医生、已婚人群进行重点防护。医务人员对医院现行防护措施虽满意度较高但仍有提升的空间,同时对职业防护的需求强烈,医院职业风险防护措施有待进一步加强。结合以上结果,考虑对不同岗位类别的医务人员进行针对性职业防护,进而提升其职业安全感。综上,提出以下几点对策建议:(1)树立以人文为中心的医院形象,破除医患及内部沟通壁垒;(2)构建公平合理的薪酬分配体系,充分体现医务人员的劳动技术价值;(3)建立科学弹性的倒班排班制度,为医务人员合理减负;(4)制定公平公正的职称评定制度,激发员工发展潜能;(5)健全有效、及时、全面的风险管理体系,提高医务人员职业安全感。

黄玉霞[4](2021)在《急诊科护士心理健康、心理韧性与生活质量的相关性研究》文中指出目的:了解急诊科护士心理健康、心理韧性与生活质量的现况;分析急诊科护士心理健康、心理韧性与生活质量在一般资料上的差异及三者之间的相关性;探讨影响急诊科护士生活质量的相关因素。旨在为临床急诊科护士采取有效干预措施,提高其心理健康及心理韧性水平,改善生活质量,并最终提高急诊护理工作质量提供理论依据。方法:本研究采用便利抽样方法,选取吉林省五所三级甲等综合医院急诊科护士进行问卷调查。调查所用问卷包括:一般资料调查表、心理健康问卷(K10)、中文版心理韧性量表(CDRISC)、世界卫生组织生活质量量表简表(WHOQOL-BREF)。应用SPSS26.0软件,采用频数、构成比、均数、标准差、t检验、单因素方差分析、非参数检验、Pearson相关分析、多元线性回归进行统计分析。结果:(1)本研究中急诊科护士心理健康总分为(24.05±7.29)分。民族、婚姻状况、劳动人事关系、最近一个月夜班频数对急诊科护士心理健康有影响(P<0.05)。(2)本研究中急诊科护士心理韧性总分为(62.47±14.44)分。年龄、性别、民族、婚姻状况、劳动人事关系、最近一个月夜班频数、平均月薪对急诊科护士心理韧性有影响(P<0.05)。(3)本研究中急诊科护士生活质量总分为(60.57±12.11)分。年龄、性别、民族、婚姻状况、劳动人事关系、最近一个月夜班频数、平均月薪对急诊科护士生活质量有影响(P<0.05)。(4)相关分析显示,急诊科护士心理韧性与心理健康量表(K10)得分呈负相关关系(r=-0.316,P<0.01),急诊科护士心理韧性与生活质量呈正相关关系(r=0.677,P<0.01),急诊科护士生活质量与心理健康量表(K10)得分呈负相关关系(r=-0.433,P<0.01)。(5)多元回归分析结果显示,急诊科护士生活质量的影响因素为民族、婚姻状况、劳动人事关系、最近一个月夜班频数、心理韧性和心理健康,共同解释变异度为57.7%。结论:(1)急诊科护士心理健康居于中等水平。少数民族、未婚、正式在编、最近一个月夜班频数越低的急诊科护士心理健康水平较高。(2)急诊科护士心理韧性居于中等水平。年龄越大、女性、少数民族、未婚、正式在编、最近一个月夜班频数越低、平均月薪越高的急诊科护士心理韧性水平较高。(3)急诊科护士生活质量居于中等水平。年龄越大、女性、少数民族、未婚、正式在编、最近一个月夜班频数越低、平均月薪越高的急诊科护士生活质量水平较高。(4)急诊科护士的心理健康水平越高,心理韧性水平越高,生活质量水平也越高。(5)心理韧性、心理健康、劳动人事关系、婚姻状况、民族、最近一个月夜班频数是急诊科护士生活质量的影响因素;其中心理韧性对急诊科护士生活质量的影响最大。

王丽华[5](2021)在《南昌市3所三甲医院肿瘤科护士死亡应对能力现状调查及影响因素分析》文中研究指明目的:调查肿瘤科护士死亡应对能力现状;探讨肿瘤科护士的一般人口学资料、死亡态度和心理弹性对其死亡应对能力的影响;分析影响肿瘤科护士死亡应对能力的主要因素,为提高肿瘤科护士死亡应对能力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采用便利抽样方法,于2020年8月~11月抽取江西省3所三级甲等医院的肿瘤科护士进行调查。采用自制的一般人口学问卷和修订版的死亡应对能力量表、死亡态度描绘量表、心理弹性量表作为调查工具,共调查355名肿瘤科护士,采用SPSS22.0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主要的统计学方法包括描述性分析、两独立样本t检验、单因素方差分析、Pearson相关分析、多元线性回归分析等。结果:1.肿瘤科护士的死亡应对能力总分为(128.23±21.31)分,所有条目均分为(4.27±1.49)分。其中13.8%护士的死亡应对能力不足,10.4%护士的死亡应对能力较强。各维度条目得分率由高到低依次为:死亡思考表达能力(72.15%)、生命省察能力(69.66%)、濒死处理能力(65.42%)、谈论自己死亡能力(58.86%)、处理丧葬能力(57.78%)、死亡接受能力(53.49%)、处理失落能力(52.11%)、谈论他人死亡能力(50.95%)。2.两独立样本t检验和方差分析结果显示,肿瘤科护士的死亡应对能力在年龄、宗教信仰、所在科室、职称、工作年限、照护经验、家里谈论死亡话题情况、同事间讨论或分享死亡相关的经历和感受、过去1年的丧亲经历、接受死亡教育相关培训情况方面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3.相关性分析结果显示,死亡恐惧得分、死亡逃避得分和逃离接受得分与死亡应对能力总分呈负相关(P<0.05),自然接受得分和心理弹性总分及其各维度得分与死亡应对能力总分呈正相关(P<0.01)。4.多元线性回归分析结果显示,近三个月护理过死亡患者数、家里谈论死亡话题情况、过去1年的丧亲经历、接受死亡教育相关培训和死亡逃避是护士死亡应对能力的主要影响因素;近三个月护理过死亡患者数、死亡逃避和自然接受是死亡接受能力的主要影响因素;自然接受、逃离接受和心理弹性总分是濒死处理能力的主要影响因素;工作年限、自然接受和逃离接受是死亡思考表达能力的主要影响因素;宗教信仰、近三个月护理过死亡患者数量、家里谈论死亡话题情况、过去1年的丧亲经历、接受死亡教育相关培训和坚韧是处理丧葬能力的主要影响因素;家里谈论死亡话题情况、接受死亡教育相关培训情况、坚韧和心理弹性总分是生命省察能力的主要影响因素;近三个月护理过死亡患者数、过去1年的丧亲经历和死亡恐惧是处理失落能力的主要影响因素;过去1年的丧亲经历和死亡逃避是谈论他人死亡能力的主要影响因素;死亡逃避和自然接受是谈论自己死亡能力的主要影响因素。结论:1.肿瘤科护士的死亡应对能力处于中等偏低水平;2.肿瘤科护士照护经验、家里谈论死亡话题情况、过去1年的丧亲经历、接受死亡教育相关培训和死亡逃避是死亡应对能力的主要影响因素;3.肿瘤科护士死亡恐惧、死亡逃避、逃离接受与死亡应对能力总分呈负相关,自然接受与死亡应对能力总分呈正相关;4.肿瘤科护士心理弹性与死亡应对能力呈正相关。

雍娴婷[6](2021)在《新疆煤矿工人身心健康现状与肌肉骨骼损伤相关性及其干预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目的:通过对新疆煤矿工人身心健康、肌肉骨骼损伤状况调查,获取新疆煤矿工人健康现状及肌肉骨骼损伤情况,并且研究身心健康、肌肉骨骼损伤的影响因素,分析心理因素对生理健康、肌肉骨骼损伤的影响,探讨心理因素与肌肉骨骼损伤的相关性,有针对性的采取干预措施并评价效果,最终为煤矿工人健康管理提供参考依据与工作对策。方法:1)采用分层整群抽样的方法,随机抽取新疆9家煤矿的煤矿工人进行问卷调查,此次发放问卷4800份,回收4460份,回收率93%,剔除不合格及填写内容少于80%的问卷,有效问卷4409份,问卷有效率98.8%;2)采用工作要求-工作自主量表(JDC)、职业倦怠量表(MBI)、临床症状自评量表(SCL-90)对目标人群进行职业紧张、职业倦怠、心理障碍情况调查;3)随机抽取1199名煤矿工人健康体检资料,血压、生理生化指标、特殊检查(肺功能、胸片、和心电图检查),分析一般人口学特征、职业特征、心理特征对生理健康的影响;4)采用国内肌肉骨骼疾患调查表对煤矿工人肌肉骨骼损伤情况进行调查,利用倾向性评分、结构方程模型研究心理因素对肌肉骨骼损伤的影响及其相关性;5)随机抽取440名煤矿工人进行心理健康、肌肉骨骼损伤健康干预,干预分为基于保护动机理论的干预(220人)和常规干预(220人),实施7个月后使用JDC、MBI、SCL-90、简明健康调查问卷、一般自我效能量表、煤矿工人肌肉骨骼损伤状况认知评估量表、国内肌肉骨骼疾患调查表评价干预效果。结果:1)煤矿工人职业紧张检出率为42.73%。维吾尔族、年龄50岁以上、本科及以上学历、月收入(元)<6000元、饮酒、工龄≥30年、掘进工、三班两倒的煤矿工人职业紧张检出率高。对职业紧张状况的影响因素进行logistic回归分析可知,民族、工种、工龄、学历、倒班情况是职业紧张的危险因素(P<0.05);2)煤矿工人职业倦怠情况,零倦怠688(15.60%),轻度倦怠1450(32.89%),中度倦怠1891(42.89%),重度倦怠380(8.62%)。年龄≥50岁、本科及以上学历、丧偶、工龄20~29年、固定夜班、工作要求高、社会支持低的煤矿工人职业倦怠检出率高。对职业倦怠状况的影响因素进行logistic回归分析可知,年龄、工龄、倒班情况、工作要求、社会支持是职业倦怠的危险因素(P<0.05);3)新疆煤矿工人心理障碍检出率为22.43%,新疆煤矿工人心理健康水平低于全国常模。男性、工龄≥30年、电钳工、工作要求高、社会支持低、重度倦怠的煤矿工人心理障碍检出率高,对心理障碍状况的影响因素进行logistic回归分析可知,工龄、工作要求、社会支持、职业倦怠是心理障碍的危险因素;4)本研究随机抽取1199名煤矿工人的健康体检资料,血脂异常检出率29.20%,血压异常检出率28.8%,心电图异常检出率22.50%,职业体检结果显示,听力异常检出率14.30%;5)人口学特征在健康体检异常检出率的比较发现:男性肝功能异常、心电图异常检出率高,50岁以上煤矿工人血糖异常检出率高;不同行为学特征在健康体检异常检出率比较发现,吸烟、饮酒的煤矿工人肝功能异常、血压异常、血糖异常检出率高;不同职业特征在健康体检异常检出率比较发现,固定夜班的煤矿工人听力异常检出率高,工龄30年以上的煤矿工人肝功能异常检出率高。移架工、四班三倒的煤矿工人肝功能异常、血压异常、心电图异常检出率高。不同心理特征在健康体检异常检出率的比较,职业紧张的煤矿工人听力异常、肝功能异常、血压异常、心电图异常、血糖异常检出率高。重度倦怠的煤矿工人肝功能异常、血压异常、血糖异常检出率高,中度倦怠的煤矿工人心电图异常检出率高。心理障碍阳性的煤矿工人肺功能异常、肝功能异常、血压异常、血脂异常检出率高。6)对听力异常的影响因素进行logistic回归分析可知,职业紧张是听力异常的危险因素。对血压异常的影响因素进行logistic回归分析可知,职业紧张、职业倦怠是血压异常的危险因素。对心电图异常的影响因素进行logistic回归分析可知,工种、倒班情况、职业紧张、职业倦怠是心电图异常的危险因素。对血脂异常的影响因素进行logistic回归分析可知,性别、心理障碍是血脂异常的危险因素。7)对煤矿工人肌肉骨骼损伤情况调查可知,肌肉骨骼损伤年患病率高达58.70%,近一年出现3个部位以上肌肉骨骼损伤患病率为59.60%,好发的部位为:腰部、颈部、肩部、背部。近一年因肌肉骨骼损伤缺勤率高达27.42%,其中,因腰部患病导致的缺勤率最高(37.2%),年龄30岁以下、月收入(元)<6000、工龄20~29年、安全检查员、固定夜班的煤矿工人因MSDs缺勤率高;8)对煤矿工人MSDs影响因素进行分析可知,小学及以下学历、大专学历、月收入(元)<6000元、工龄≥30年、维修工、固定夜班、静态负荷因素、动态负荷因素、体力负荷因素、环境工效学因素、振动因素、重复性操作因素、劳动组织因素的煤矿工人MSDs患病率高。9)利用倾向性评分分析心理因素(职业紧张、职业倦怠、心理障碍)对肌肉骨骼损伤影响可知,职业紧张、职业倦怠的煤矿工人肌肉骨骼损伤检出率高,多因素分析可知,职业紧张、职业倦怠是MSDs的危险因素;10)建立结构方程模型探讨职业紧张、职业倦怠对肌肉骨骼损伤的影响。职业紧张正向影响MSDs(P<0.001,非标准化路径系数=0.144),职业紧张正向影响职业倦怠(P<0.001,非标准化路径系数=1.164),职业倦怠正向影响MSDs(P<0.001,非标准化路径系数=0.125),总效应、直接效应、间接效应(中介)分别为0.289、0.144、0.145,中介占比约为50.1%。11)不同干预组间职业紧张、职业倦怠、肌肉骨骼损伤认知情况、生活质量、防护态度、防护行为、自我效能感、缺勤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组,干预前后职业紧张、职业倦怠、肌肉骨骼损伤认知情况、生活质量、防护态度、防护行为、自我效能感、缺勤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干预前后职业倦怠、肌肉骨骼损伤认知情况、生活质量、防护态度、自我效能感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1)新疆煤矿工人心理健康水平低,职业紧张、职业倦怠、心理障碍发病率高。血压异常、血脂异常、心电图异常、听力异常、肌肉骨骼损伤检出率高,煤矿工人身心健康状况值得关注。2)心理健康水平可影响生理健康状况及肌肉骨骼损伤情况,因此,在煤矿工人疾病预防时,应考虑心理因素对生理健康的影响。3)对心理因素与MSDs相关性研究发现,职业倦怠在职业紧张与MSDs间发挥中介作用,为肌肉骨骼损伤预防提供理论依据。4)基于保护动机理论的健康干预措施可有效改善煤矿工人心理健康水平及肌肉骨骼损伤认知情况,为今后提高煤矿工人身心健康水平提供了思路和方法。

张哲[7](2021)在《新疆放射诊疗作业职业卫生与职业健康现状及其干预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目的:通过对新疆地区放射诊疗机构、放射设备、放射防护用品、放射质量控制设备及放射工作人员的分布、配置公平性和职业卫生监护现况进行调查,获得新疆地区现有医疗放射资源及利用现况,以期为放射诊疗作业职业卫生相关研究提供参考依据。同时,研究新疆地区不同放射工种的医务工作人员的职业紧张、职业倦怠、精神心理健康和工作能力状况,分析探讨影响医务放射工作人员职业心理健康的有关因素,根据职业心理健康因素探索促进医务放射工作人员职业心理健康的干预措施并进行干预效果评价,最终为改善医务放射工作人员职业心理健康状况、提高医务放射工作人员工作能力及提升职业健康管理水平提供参考依据和工作对策。方法:1)采用普查方法,调查新疆地区14个地州768个放射诊疗机构的放射诊疗资源分布及职业卫生现状,使用洛伦兹曲线(Lorenz Curve)和基尼系数(Gini Coefficient)评价配置公平性;2)采用整群抽样方法,选取新疆地区75个放射诊疗机构共计3372名医务放射工作人员作为研究对象进行问卷调查,回收问卷3089份,剔除填写内容不足90%的或连续勾选相同选项超过10项的问卷,最终有效问卷2992份,有效率为88.73%;3)采用付出-回报失衡问卷(Effort-Reward Imbalance,ERI)、中式职业倦怠量表(Chinese Maslach Burnout Inventory,CMBI)、抑郁自评量表(Self-Rating Depression Scale,SDS)和工作能力指数问卷(Work Ability Index,WAI),调查一般人口学特征(性别、年龄、学历、职称、婚姻状况、高血压、糖尿病)和行为习惯特征(吸烟、饮酒)对医务放射工作人员职业紧张、职业倦怠、精神心理健康和工作能力的影响因素;采用倾向性评分匹配(propensity score matching,PSM)获得一般人口学特征和行为习惯特征基线一致的研究对象,调查职业特征(岗位类别、放射工种、放射工龄、甲状腺疾病、视觉损害)对医务放射工作人员职业紧张、职业倦怠、精神心理健康和工作能力的影响因素;4)采用整群抽样方法,选取乌鲁木齐市3个三级放射诊疗机构的625名医务放射工作人员作为干预对象,分为无干预组(140人)、健康教育干预组(126人)、工作场所干预组(161人)和健康教育+工作场所干预组(198人)。实施干预8个月后再次使用ERI、CMBI、SDS和WAI问卷对干预效果进行评价。结果:1)调查区域内768个放射诊疗机构均可开展放射诊断项目,42家开展介入放射项目,12家开展放射治疗项目,8家开展核医学项目;2018年共计开展常规X射线诊断686.76万人次,CT诊断249.46万人次,其他X射线诊断21.89万人次,介入治疗7.22万人次,放射治疗9.05万人,核医学诊断10.68万人次,核医学治疗4560人;2)调查区域内每万平方千米放射诊疗机构拥有量为4.63个,每百万人口放射诊疗机构拥有量为35.28个,基于地区面积和人口数量的放射诊疗机构基尼系数分别为0.47和0.43;每万人口医用放射设备拥有量为0.87台,设备类型主要以DR和口内牙片机居多;基于地区面积和人口数量的放射诊断类设备和CT的基尼系数小于0.30,基于人口数量的介入放射类设备和DSA的基尼系数在0.30~0.40之间,基于地区面积和人口数量的核医学类和放射诊疗类设备的基尼系数大于0.50;3)调查区域内每台放射诊断类设备平均配有3.82件放射防护用品,介入放射类设备为23.89件/台,核医学类设备为13.97件/台;除阿克苏地区外,其他地区每家放射诊疗机构配置的放射质控设备远低于1台;4)本次调查医务放射工作人员共计5038人,每万人口的医务放射工作人员拥有量为2.31人,基于地区面积和人口数量的医务放射工作人员基尼系数分别是0.29和0.22;2018年职业健康体检率为92.28%,个人剂量监测率为97.41%,放射防护培训率为94.27%;5)新疆地区医务放射工作人员的职业紧张发生率为44.20%,不同年龄、性别、职称、学历、婚姻状态、糖尿病、饮酒、工作岗位、放射工种、放射工龄、甲状腺疾病和视觉损害间的职业紧张水平有显着差异(P<0.05);其中30岁及以上、男性、中级及以上职称、本科及以上学历、离异或丧偶、患糖尿病、护士、介入放射学、放射工龄5年及以上、患甲状腺疾病和视觉损害的医务放射工作人员职业紧张水平较高(P<0.05);护士、技师和其他岗位职业紧张的风险分别是医师的1.623倍、1.421倍和1.643倍,介入放射学、牙科放射学、核医学和放射治疗工种职业紧张的风险分别是诊断放射学的1.444倍、0.193倍、0.484倍和0.716倍,5~9年放射工龄和10~20年放射工龄的职业紧张风险是放射工龄小于5年的1.560倍和2.226倍,视觉损害的职业紧张风险是无损害的2.233倍;6)新疆地区医务放射工作人员的职业倦怠发生率为57.2%,其中29.6%为轻度职业倦怠,22.6%为中度职业倦怠,5.0%为重度职业倦怠;不同年龄、学历、糖尿病、工作岗位、放射工种、甲状腺疾病和视觉损害间的职业倦怠水平有显着差异(P<0.05);30~39岁、本科学历、患糖尿病、护士、诊断放射学、患甲状腺疾病和视觉损害的医务放射工作人员职业倦怠水平较高;牙科放射学、核医学和放射治疗工种职业倦怠的风险分别是诊断放射学的0.532倍、0.578倍和0.655倍,5~9年放射工龄的职业倦怠风险是放射工龄小于5年的1.278倍,患甲状腺疾病和视觉损害的医务放射工作人员职业倦怠的风险是未患病者的1.553倍和2.233倍;7)医务放射工作人员普遍存在不同水平的抑郁(63.17%),51.70%为轻度抑郁,10.23%为中度抑郁,1.24%为重度抑郁;患糖尿病、甲状腺疾病的医务放射工作人员抑郁水平高于未患病人群(P<0.05);患甲状腺疾病者的抑郁风险是未患病的1.429倍;8)医务放射工作人员工作能力中下的占比为42.08%,工作能力优良的占比为57.92%;不同年龄、性别、学历、职称、婚姻状态、糖尿病、放射工种、放射工龄、甲状腺疾病和视觉损害间的工作能力水平有显着差异(P<0.05);30岁以下、男性、初级及以下职称、研究生学历、未婚、牙科放射学、放射工龄小于5年、无甲状腺疾病和无视觉损害的医务放射工作人员工作能力水平最好(P<0.05);牙科放射学、核医学、放射治疗和其他放射工种工作能力中下的风险分别是诊断放射学的0.449倍、0.603倍、0.611倍和0.697倍,10~20年放射工龄和大于20年放射工龄的工作能力中下的风险分别是放射工龄小于5年的1.373倍和0.676倍;9)不同职业紧张、职业倦怠和抑郁等级间的工作能力水平有统计学差异(P<0.05);职业紧张的放射人员工作能力低下的风险是无职业紧张者的1.855倍;轻度、中度和重度倦怠的医务放射人员工作能力低下的风险分别是无倦怠者的2.225倍、3.734倍和13.355倍;(10)不同干预组间的职业紧张、职业倦怠、抑郁和工作能力水平有显着差异(P<0.05),不同学历、工作岗位、放射工种和放射工龄的医务放射工作人员对心理健康干预的效果不同(P<0.05);工作场所干预和健康教育干预对缓解医务放射工作人员的职业紧张、职业倦怠、抑郁和提高医务放射工作人员的工作能力有效,且以同时实施工作场所干预和健康教育干预对降低职业紧张和抑郁水平、提高工作能力的效果最佳。结论:1)新疆地区的放射诊疗资源在服务区域面积和服务人口数量的分布均较不公平,整体以北疆在数量和结构上优于南疆为主要特点,其中乌鲁木齐市的放射医疗资源明显优于其他地州;放射诊断类设备在各地区之间的配置达到绝对公平,介入放射类设备在各地区之间的配置达到基本公平,核医学类和放射治疗类设备因费用、操作要求高,难以实现配置的相对公平;放射防护用品配置基本达到符合国家法律法规基本要求,但放射质量控制设备配置明显不足;医务放射工作人员的职业健康监测指标基本达到国家职业病防治监测相关标准;2)医务放射工作人员的职业紧张、职业倦怠和抑郁水平较高;工作岗位、放射工种、放射工龄和职业暴露敏感器官疾病和机能改变等因素均对医务放射工作人员的职业心理健康有影响,工作岗位护士、放射工种诊断放射学和介入放射学、放射工龄5年及以上、患甲状腺疾病和有视觉损害的医务放射工作人员职业心理健康风险较高,职业紧张和职业倦怠水平的加剧严重影响了医务放射工作人员的工作能力水平,建议用人单位在持续做好职业健康监测的同时重视心理健康管理工作,通过优化管理流程、加强职业健康教育、提高防护意识等措施,缓解不良职业心理情绪,促进医务放射工作人员的身心健康;3)工作场所的管理重点为放射场所防护性能、个人防护用品配备和电离辐射警示标识,职业健康教育的重点为放射防护基础知识、放射卫生监督工作及法规概述、各放射工种放射防护知识和心理健康知识;需根据职业特点因地制宜、量体裁衣地制定工作场所安全促进和职业健康教育的干预方案有利于促进医务放射工作人员的职业心理健康。

余兴梅[8](2021)在《肿瘤科护士逆境商、自我效能感与职业倦怠的相关性研究》文中提出目的本研究旨在调查肿瘤科护士逆境商、自我效能感与职业倦怠的现状,分析职业倦怠的影响因素,探讨三者之间的相关性,明确自我效能感在逆境商与职业倦怠间的中介作用。基于职业倦怠工作要求-资源模型,充分探讨逆境商、自我效能感对职业倦怠的影响,为临床护理管理者制定有效的措施,从而改善肿瘤科护士职业倦怠提供重要依据。方法采用横断面研究方法,便利抽样选取2019年12月至2020年12月辽宁省某三级甲等肿瘤专科医院的324名肿瘤科护士为研究对象,运用一般资料调查表、逆境商量表、自我效能感量表及职业倦怠量表进行调查。使用SPSS25.0及AMOS24.0进行数据统计分析,主要采用统计学描述、独立样本t检验、单因素方差分析、K-W检验、有序Logistic回归分析、Pearson相关性分析、线性回归分析及Bootstrap法检验等方法。结果1.肿瘤科护士职业倦怠发生率占78.1%,其中轻、中、重度倦怠分别占39.5%、32.1%、6.5%,各维度情况:情感耗竭得分为(24.68±9.696),低个人成就感得分为(15.10±8.141),去人格化得分为(11.23±7.558)。肿瘤科护士逆境商得分为(119.26±17.774),逆境商各维度情况:控制得分为(29.51±6.037),归因得分为(29.88±4.996),延伸得分为(30.34±5.493),忍耐得分为(29.53±5.511)。肿瘤科护士自我效能感得分为(27.98±5.430)。2.是否为独生子女、婚姻状况、用工性质、是否接受心理学有关的培训在肿瘤科护士职业倦怠总体水平上具有显着差异,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3.相关性分析结果:肿瘤科护士逆境商与职业倦怠呈显着负相关关系(r=-0.493,P<0.01);逆境商与情感耗竭、去人格化、低个人成就感均呈显着负相关关系(r=-0.481,r=-0.406,r=-0.220;P<0.01);肿瘤科护士职业倦怠与控制、延伸、归因、忍耐均呈显着负相关关系(r=-0.387,r=-0.366,r=-0.411,r=-0.428;P<0.01));肿瘤科护士逆境商与自我效能感呈显着正相关关系(r=0.425,P<0.01);肿瘤科护士自我效能感与控制、延伸、归因、忍耐均呈显着正相关关系(r=0.394,r=0.362,r=0.322,r=0.286;P<0.01);肿瘤科护士自我效能感与职业倦怠呈显着负相关关系(r=-0.353,P<0.01);自我效能感与去人格化、情感耗竭均呈显着负相关关系(r=-0.212,r=-0.421;P<0.01)。4.Bootsrap中介效应检验结果:自我效能感在肿瘤科护士逆境商与职业倦怠间的中介效应大小为14%。结论1.肿瘤科护士职业倦怠发生率偏高,逆境商处于中等水平,自我效能感处于中等偏上水平。2.是否为独生子女、婚姻状况、用工性质、是否接受心理学有关的培训是肿瘤科护士职业倦怠的影响因素。3.肿瘤科护士逆境商、自我效能感与职业倦怠三者之间具有相关关系。逆境商与自我效能感呈正相关,逆境商与职业倦怠呈负相关,自我效能感与职业倦怠呈负相关。说明逆境商可以正向预测自我效能感,逆境商、自我效能感可以负向预测职业倦怠。4.自我效能感在肿瘤科护士逆境商与职业倦怠间存在部分中介作用。逆境商可通过自我效能感间接影响肿瘤科护士职业倦怠。

孙文江[9](2020)在《心理压力及社会支持与非特异性颈腰痛的相关性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研究目的传统观念认为非特异性颈腰痛是软组织损伤导致的躯体性疾病,不够重视其心理及社会影响因素,因而缺乏评估及干预患者的心理和社会因素。本研究以非特异性颈腰痛患者为调查对象,分析其心理压力及社会支持度与患者疼痛强度及病程之间的相关性,为制定颈腰痛的生理-心理-社会综合防治模式提供依据。研究方法1、对象选取某三级甲等综合医院的康复医学科和骨科门诊患者,从中筛选出符合纳入和排除标准的非特异性颈腰痛患者220人。2、方法(1)定量研究采用问卷调查法。通过便利抽样法选取2018年1月到2019年1月在某三级甲等医院就诊的非特异性颈腰痛患者220名,采集患者的性别、年龄等一般人口学特征信息,同时评估疼痛强度、病程、社会支持度和心理压力4个临床指标。重点分析非特异性颈腰痛患者的疼痛强度、病程与心理压力、社会支持度之间的相关性。(2)定性研究本研究采用结构式访谈法,组织来自骨科、医学心理科、康复医学科共5名专家和7名不同病情的非特异性颈腰痛患者,了解他们对非特异性颈腰痛生理、心理和社会问题的看法。3、统计学分析(1)定量研究用EXCEL2016录入原始数据,用SPSS21.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单因素分析:非特异性颈腰痛患者的疼痛强度和病程分别与一般人口学特征做单因素分析,统计方法包括两独立样本t检验、多个独立样本均数的方差分析等。相关性分析:非特异性颈腰痛患者的疼痛强度和病程分别与心理压力及社会支持度做相关性分析,统计方法包括Pearson简单线性相关、Spearman等级相关。多因素分析:非特异性颈腰痛患者疼痛强度的多因素分析采用多重线性逐步回归;病程的多因素分析采用二分类Logistic逐步回归。(2)定性研究根据专家及患者的访谈记录,采用归纳法,逐步把访谈对象的经验和观点由具体向抽象转化,归纳出有意义的访谈结果。研究结果1、一般情况:收回有效问卷203份,有效率为92.3%。BMI(体质指数,body mass index)平均值为(22.7±3.5);疼痛强度 NRS(numerical rating scale,数字评分法)平均值为(3.9± 1.9);病程不超过一个月占比29.6%;一个月到不超过3个月的占比23.6%;3个月到不超过12个月的占比17.7%;12月及以上的占比29.1%;心理压力CPSS(Chinese Perceived Stress Scale,中文版知觉压力量表)平均值为(26.7±5.6);社会支持程度 SSRS(Social Support Rating Scale,社会支持评定量表)总分平均值为(40.1±6.1)。2、访谈结果:专家认为当前颈腰痛的治疗还是以打针吃药为主。临床上依旧存在久治不愈的慢性颈腰痛患者。探索颈腰痛的心理社会影响因素具有积极意义,可为制定科学的颈腰痛生物-心理-社会现代化防治方案提供理论依据。患者认为虽然接受过不同的临床治疗,如口服止痛药、药物注射治疗等,但是缺乏来自医生对患者心理和社会问题的关心;工作或家庭压力会影响看病,亲朋好友的理解和支持有助看病;愿意接受有关心理及社会支持的评估。3、疼痛强度的单因素分析与相关性分析:疼痛强度的影响因素包括年龄、BMI、心理压力、社会支持度。疼痛强度NRS与心理压力CPSS(r=0.469,P<0.001)呈中度正相关;疼痛强度NRS与社会支持度SSRS总分(r=-0.632,P<0.001)呈中度负相关,与主观支持度(r=-0.760,P=0.047)高度负相关;疼痛强度NRS与年龄(F=7.381,P=0.010)之间有统计学意义。4、疾病病程的单因素分析与相关性分析:病程的影响因素包括年龄、BMI、心理压力和社会支持度。其中病程与心理压力大小(r=0.209,P=0.003)呈轻度正相关;病程与社会支持度SSRS总分(r=-0.240,P=0.001)呈轻度负相关。5、疼痛强度的多因素分析:年龄、BMI、病程、心理压力大小CPSS、社会支持度SSRS是非特异性颈腰痛患者疼痛强度NRS的主要影响因素。其中与疼痛强度NRS呈正相关的是年龄、吸烟史、病程、心理压力CPSS;与疼痛强度NRS呈负相关的社会支持度SSRS。6、病程的多因素分析:病程的主要影响因素有年龄(OR=1.921,P<0.05)、BMI(OR=1.231,P<0.05)、心理压力 CPSS(OR=1.673,P<0.05)、社会支持度SSRS(OR=0.484,P<0.05)。其中年龄、BMI和心理压力为病程的危险因素(OR>1);社会支持度为保护因素(OR<1)。研究结论1、年龄、BMI、吸烟史、心理压力、社会支持度是非特异性颈腰痛患者疼痛强度的主要影响因素。年龄越大,超重,吸烟,心理压力越大,患者的疼痛强度越大;社会支持度越大,患者的疼痛强度越小。2、年龄、BMI、心理压力、社会支持度是非特异性颈腰痛患者病程的主要影响因素。年龄越大,超重,心理压力越大,非特异性颈腰痛患者的病程越长;社会支持度越高,非特异性颈腰痛患者的病程越短。3、对策建议:临床医生应根据实际需要评估并干预不良心理社会影响因素,制定非特异性颈腰痛的生理-心理-社会综合防治方案。

刘辉[10](2020)在《护士轮调压力量表文化调适及护士规范化培训应用研究》文中指出目的对台湾版护士轮调压力量表(Nursing Job Rotation Stress Scale,NJRS)进行文化调适,研制适合大陆医疗文化背景的护士轮调压力量表,应用该量表针对规范化培训护士轮调压力进行调查,梳理护士轮调压力影响因素,为临床护理管理提高临床护理质量提供参考依据,以便更好地促进护士规范化培训的发展。方法本研究对台湾版NJRS量表进行文化调适,通过专家咨询和预实验,对量表各条目以及其中内容进行修订最终形成中文简版护士轮调压力量表。采用方便抽样选取天津市5所护士规范化培训定点医院,抽取186例规范化培训护士为研究对象,对中文简版护士轮调压力量表进行信度和效度检验。其中,量表信度采用Cronbach’s α系数以及重测信度检验,量表效度采用内容效度及结构效度检验,结构效度采用验证性因子分析进行评价。采用方便抽样选取天津市6所护士规范化培训定点医院的217例规范化培训护士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问卷调查法,通过一般资料调查表收集社会人口资料,采用护士轮调压力量表(NJRS)、职业倦怠量表(MBI-GS)、交往焦虑量表(IAS)、一般自我效能感量表(GSES)进行调查规范化培训护士压力现状、职业倦怠情况、交往焦虑程度以及自我效能水平。采用均数、百分比对调查对象一般资料信息进行描述性分析,采取单因素分析各分类变量中不同类别指标间轮调压力差异,使用相关性分析检验各连续性变量与轮调压力的相关系数,运用多元线性回归分析探讨国内规范化培训护士轮调压力的影响因素。结果(1)量表引进阶段:经过对量表的文化调试,中文简版护士轮调压力量表包括10个条目,分为3个维度。量表的Cronbach’s α系数为0.857,3个维度的Cronbach’s α系数分别为0.820、0.792、0.733,重测相关系数(重测信度)为0.953,各维度的重测信度分别为0.876、0.890、0.857。5名专家对量表进行评定,各条目CVI(item-level CVI,I-CVI)均在0.80以上,总条目内容效度指数(scale-level CVI,S-CVI)为0.96。经验证性因子分析,结果显示量表的模型拟合较好,修正后模型的CMIN/DF为1.187、RMR为0.025、RMSEA为 0.032、GFI 为 0.961,AGFI 为 0.932、NFI 为 0.951、IFI 为 0.992、TLI为 0.988、CFI 为 0.992。(2)量表应用阶段:最终完成对217例规范化培训护士有效资料的收集。压力总得分范围12~42分,平均(27.09±6.57)分。各维度得分情况:情绪反应(10.84±2.84)分,日常生活(8.15±2.51)分,沟通交流(8.10±2.25)分。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社会人口学变量中不同学历、培训年级、人事类别、工作收入、培训前是否有工作经历因素间的压力得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连续性变量作Pearson相关分析,结果显示,规范化培训护士轮调压力与职业倦怠、焦虑、一般自我效能感的相关性有统计学意义(P<0.001)。多元线性回归分析结果显示:MBI-GS、IAS、GSES、学历、培训年级、人事类别、工作收入、培训前是否有工作经历对压力程度有影响,标准化回归系数 β 值分别为 0.312、0.237、-0.176、-0.108、-0.111、0.085、-0.099、0.064,8个变量可解释总变异的91.8%。结论本研究将台湾版NJRS文化调适,形成中文简版轮调压力量表,并对其进行信度和效度检测,结果显示中文简版护士轮调压力量表具有良好的信度和效度,可用做我国规范化护士轮调压力的测评工具。其中职业倦怠、交往焦虑、自我效能感、学历、培训年级、人事类别、工作收入、培训前是否有工作经历是压力的主要影响因素。因此,及早识别并干预其职业倦怠、交往焦虑等负性情绪,提高自我效能感水平,对于缓解规范化培训护士压力现状具有重要意义。

二、护士心理压力的相关因素分析与干预对策(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护士心理压力的相关因素分析与干预对策(论文提纲范文)

(1)门诊药房自动化发药系统的建设与管理实践(论文提纲范文)

1 门诊药房自动化发药系统的建设
    1.1 患者取药流程
    1.2 发药机工作流程
2 门诊药房自动化发药系统的管理
3 门诊药房自动化发药管理模式的优化
4 门诊药房自动化发药系统的实践效果
5 讨论

(2)福建省低年资手术室护士离职倾向现况及影响因素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缩略词表(按字母顺序排列)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1 研究背景与立题依据
    1.1 研究背景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3 研究问题
    1.4 研究目的
    1.5 研究意义
2 研究理论框架
    2.1 操作性定义
    2.2 研究假设
    2.3 研究理论框架
3 研究方法
    3.1 研究设计
    3.2 研究场所
    3.3 研究对象
    3.4 研究工具
    3.5 资料收集方法
    3.6 资料分析方法
    3.7 科研质量控制
    3.8 科研伦理原则
    3.9 研究技术路线
4 结果
    4.1 低年资手术室护士的人口学特征和工作特征
    4.2 低年资手术室护士心理弹性、领悟社会支持、压力负荷、疲劳及离职倾向现状
    4.3 低年资手术室护士基础资料对离职倾向的影响
    4.4 低年资手术室护士离职倾向的影响因素分析
    4.5 低年资手术室护士离职倾向影响因素的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
    4.6 疲劳、心理弹性在领悟社会支持与低年资手术室护士离职倾向间的中介效应
5 讨论
    5.1 低年资手术室护士的人口学特征和工作特征分析
    5.2 心理弹性、领悟社会支持、压力负荷、疲劳与离职倾向现状分析
    5.3 人口学特征和工作特征对低年资手术室护士离职倾向的影响分析
    5.4 心理弹性、领悟社会支持、压力负荷、疲劳对离职倾向的相关性分析
    5.5 疲劳、心理弹性在领悟社会支持与低年资手术室护士离职倾向间的中介效应分析
6 本研究对临床实践与未来研究的启发
    6.1 本研究的主要成果与贡献
    6.2 本研究的局限性
    6.3 未来研究的方向
    6.4 研究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
    附录1 一般资料调查表
    附录2 心理韧性量表(CD-RISC)
    附录3 领悟社会支持量表(PSSS)
    附录4 压力负荷量表(SOS)
    附录5 疲劳量表-14(FS-14)
    附录6 离职倾向量表(TIS)
    附录7 知情同意书
文献综述 手术室护士离职倾向研究现状
    参考文献
致谢
个人简历

(3)山东省某三甲医院医务人员职业风险认知现状及防护需求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前言
    1 研究背景
    2 研究现状
    3 研究意义
    4 研究目的
资料来源与方法
    1 研究对象的选择
    2 资料收集方法
    3 调查工具
    4 资料分析方法
    5 质量控制
    6 伦理学处理
    7 技术路线
研究结果
    1 调查对象的基本人口学特征
    2 调查对象职业风险认知总体情况
        2.1 职业风险发生可能性认知情况
        2.2 职业风险发生严重性认知情况
        2.3 职业风险认知总体情况
    3 不同人口学特征风险认知情况
        3.1 职业暴露风险
        3.2 工作负荷风险
        3.3 个人发展风险
        3.4 患者安全风险
        3.5 纠纷与冲突风险
        3.6 社会转嫁风险
    4 职业风险可能性认知影响因素分析
    5 职业风险严重性认知影响因素分析
    6 关于医院现行风险防护措施的满意度
        6.1 调查对象总体对医院现行风险防护措施的满意度
        6.2 医生、护士、技师对医院现行风险防护措施的满意度
    7 职业防护需求
        7.1 调查对象总体的职业防护需求
        7.2 医生、护士、技师的职业防护需求
讨论
    1 社会转嫁风险、纠纷与冲突风险危害不容小觑
    2 职业风险认知突出风险与影响因素探讨
        2.1 职业暴露突出风险及影响因素分析
        2.2 工作负荷突出风险及影响因素分析
        2.3 个人发展突出风险及影响因素分析
        2.4 患者安全突出风险及影响因素分析
        2.5 纠纷与冲突突出风险及影响因素分析
        2.6 社会转嫁突出风险及影响因素分析
    3 关于医务人员对医院现行措施的满意度及需求分析
        3.1 医务人员总体满意度较高,职业防护需求强烈
        3.2 医生、护士、技师对医院风险管理的满意度及需求存在差别
结论与建议
    1 结论
    2 建议
本研究的特色与局限
参考文献
附录 医务人员职业风险认知现状及相关需求调查问卷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

(4)急诊科护士心理健康、心理韧性与生活质量的相关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目的
    1.3 研究意义
    1.4 主要概念
    1.5 文献回顾
    1.6 研究内容
第二章 研究设计与方法
    2.1 研究设计
    2.2 研究对象
    2.3 研究工具
    2.4 资料收集
    2.5 统计处理
    2.6 质量控制
    2.7 伦理问题
    2.8 技术路线
第三章 研究结果
    3.1 研究对象的一般资料情况
    3.2 研究变量的数据分布特点
    3.3 研究对象心理健康现状及单因素分析
    3.4 研究对象心理韧性现状及单因素分析
    3.5 研究对象生活质量现状及单因素分析
    3.6 研究对象心理健康、心理韧性与生活质量的相关性
    3.7 研究对象生活质量的回归分析
第四章 讨论
    4.1 急诊科护士的心理健康现状及影响因素
    4.2 急诊科护士的心理韧性现状及影响因素
    4.3 急诊科护士的生活质量现状及影响因素
    4.4 急诊科护士的心理健康、心理韧性与生活质量的相关性分析
    4.5 急诊科护士生活质量的影响因素
第五章 结论
    5.1 结论
    5.2 创新点
    5.3 不足与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附录A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论文
附录B 调查问卷
附录C 综述 急诊科护士心理韧性的研究进展
    参考文献

(5)南昌市3所三甲医院肿瘤科护士死亡应对能力现状调查及影响因素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引言
    1.1 研究背景
        1.1.1 肿瘤科护士死亡应对能力研究的必要性
        1.1.2 死亡应对能力与死亡态度、心理弹性的研究背景
    1.2 死亡应对能力研究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1.2.1 国内研究现状
        1.2.2 国外研究现状
        1.2.3 研究存在的问题
    1.3 相关概念界定
        1.3.1 死亡应对能力
        1.3.2 死亡态度
        1.3.3 心理弹性
第2章 研究对象与方法
    2.1 研究对象
        2.1.1 纳入标准
        2.1.2 排除标准
        2.1.3 剔除标准
    2.2 研究方法
        2.2.1 样本量的确定
        2.2.2 研究工具
        2.2.3 资料收集
        2.2.4 统计学方法
        2.2.5 质量控制
        2.2.6 伦理问题
第3章 研究结果
    3.1 一般人口学资料
    3.2 死亡应对能力现状
        3.2.1 死亡应对能力及各维度得分情况
        3.2.2 死亡应对能力前、后5 位条目得分情况
    3.3 死亡态度现状
    3.4 心理弹性现状
    3.5 不同人口学变量对肿瘤科护士的死亡应对能力的差异比较
        3.5.1 年龄的差异情况
        3.5.2 宗教信仰的差异情况
        3.5.3 婚姻状况的差异情况
        3.5.4 月收入的差异情况
        3.5.5 用工性质的差异情况
        3.5.6 所在医院性质的差异情况
        3.5.7 所在科室的差异情况
        3.5.8 学历的差异情况
        3.5.9 父母文化程度的差异情况
        3.5.10 职称的差异情况
        3.5.11 工作年限的差异情况
        3.5.12 近三个月护理过死亡患者数的差异情况
        3.5.13 每个月上夜班数的差异情况
        3.5.14 家人对从事肿瘤护理工作的态度的差异情况
        3.5.15 家里谈论死亡话题的差异情况
        3.5.16 同事间讨论或分享死亡相关经历和感受的差异情况
        3.5.17 过去1年的丧亲经历的差异情况
        3.5.18 接受死亡教育相关培训的差异情况
    3.6 死亡应对能力、死亡态度、心理弹性的相关分析
        3.6.1 死亡态度与死亡应对能力的相关分析
        3.6.2 心理弹性与死亡应对能力的相关分析
    3.7 死亡应对能力水平的多元线性回归分析
        3.7.1 死亡应对能力的多元线性回归分析
        3.7.2 死亡接受能力的多元线性回归分析
        3.7.3 濒死处理能力的多元线性回归分析
        3.7.4 死亡思考表达能力的多元线性回归分析
        3.7.5 处理丧葬能力的多元线性回归分析
        3.7.6 生命省察能力的多元线性回归分析
        3.7.7 处理失落能力的多元线性回归分析
        3.7.8 谈论他人死亡能力的多元线性回归分析
        3.7.9 谈论自己死亡能力的多元线性回归分析
第4章 讨论
    4.1 死亡应对能力的现状分析
    4.2 死亡应对能力的个体影响因素
        4.2.1 年龄
        4.2.2 宗教信仰
        4.2.3 所在医院性质、所在科室
        4.2.4 职称
        4.2.5 工作年限
        4.2.6 照护濒死患者的经验
        4.2.7 家里谈论死亡话题情况
        4.2.8 同事间讨论或分享死亡相关经历和感受
        4.2.9 过去1年的丧亲经历
        4.2.10 接受死亡教育相关培训
    4.3 死亡应对能力、死亡态度、心理弹性的相关性分析
        4.3.1 死亡态度与死亡应对能力的相关性分析
        4.3.2 心理弹性与死亡应对能力的相关性分析
    4.4 死亡应对能力的多元线性回归分析
    4.5 建议与对策
        4.5.1 了解护士死亡应对能力现状和培训需求
        4.5.2 关注护士的负性情绪并及时释压
        4.5.3 引导护士树立正确的死亡态度
        4.5.4 积极开展死亡教育相关的培训和继续教育
第5章 结论
第6章 研究的创新与不足
    6.1 研究的创新
    6.2 研究的不足之处与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A 问卷填写说明
附录B 一般资料调查表
附录C 死亡应对能力量表
附录D 死亡态度描绘量表(修订版)(DAP-R)
附录E 心理弹性量表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综述 脑瘤科护士死亡应对能力的研究进展
    参考文献

(6)新疆煤矿工人身心健康现状与肌肉骨骼损伤相关性及其干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英文缩略词对照表
摘要
Abstract
前言
第一部分 新疆煤矿工人心理健康状况调查
    1 研究内容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1.2 内容和方法
        1.3 调查实施与质量控制
        1.4 统计方法
    2 结果
    3 讨论
    4 小结
第二部分 煤矿工人生理健康及肌肉骨骼损伤状况调查
    1 研究内容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1.2 生理健康检查
        1.3 肌肉骨骼损伤情况调查
        1.4 调查实施与质量控制
        1.5 统计分析
    2 结果
    3 讨论
    4 小结
第三部分 煤矿工人心理健康与肌肉骨骼损伤相关性研究
    1 研究内容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1.2 内容和方法
        1.3 调查实施与质量控制
        1.4 统计方法
    2 结果
    3 讨论
    4 小结
第四部分 基于保护动机理论的煤矿工人心理健康、肌肉骨骼损伤健康干预及效果评价
    1 研究内容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1.2 样本量计算
        1.3 研究工具与方法
        1.4 干预方法
        1.5 健康干预的质量控制
        1.6 统计分析
    2 结果
    3 讨论
    4 小结
结论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
综述 肌肉骨骼损伤与心理健康研究进展
    参考文献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获得的学术成果
个人简历
新疆医科大学博士研究生学位论文 导师评阅表

(7)新疆放射诊疗作业职业卫生与职业健康现状及其干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英文缩略词对照表
摘要
Abstract
前言
第一部分 新疆地区放射诊疗资源及职业卫生现况
    1 研究内容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1.2 内容与方法
        1.3 质量控制
        1.4 数据统计与分析
    2 结果
    3 讨论
    4 小结
第二部分 新疆地区医务放射工作人员职业心理健康的现况调查
    1 研究内容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1.2 内容与方法
        1.3 质量控制
        1.4 数据统计与分析
    2 结果
    3 讨论
    4 小结
第三部分 医务放射工作人员职业心理健康干预及效果评价
    1 研究内容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1.2 内容与方法
        1.3 质量控制
        1.4 数据统计与分析
    2 结果
    3 讨论
    4 小结
结论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 放射诊疗工作者职业健康调查问卷
综述 低剂量暴露的放射工作人员职业卫生及健康管理研究进展
    参考文献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获得的学术成果
个人简历
新疆医科大学博士研究生学位论文导师评阅表

(8)肿瘤科护士逆境商、自我效能感与职业倦怠的相关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英文摘要
缩略语表
前言
    1 背景
    2 国内外研究现状
        2.1 职业倦怠研究现状
        2.2 逆境商研究现状
        2.3 自我效能感研究现状
    3 相关概念
        3.1 职业倦怠
        3.2 逆境商
        3.3 自我效能感
    4 研究假设
        4.1 理论依据
        4.2 假设
    5 研究目的
    6 研究意义
研究对象与方法
    1 研究对象
    2 样本量
    3 研究工具
        3.1 一般资料调查表
        3.2 逆境商量表(ARP)
        3.3 一般自我效能感量表(GSES)
        3.4 职业倦怠量表(MBI)
    4 调查方法
    5 统计分析
    6 质量控制
    7 技术路线
    8 伦理学原则
研究结果
    1 研究对象一般资料
    2 肿瘤科护士逆境商、自我效能感、职业倦怠的现状分析
        2.1 肿瘤科护士职业倦怠情况
        2.2 肿瘤科护士逆境商情况
        2.3 肿瘤科护士自我效能感情况
    3 肿瘤科护士职业倦怠的单因素分析
        3.1 人口学特征在职业倦怠总体水平上的分布情况
        3.2 人口学特征在情感耗竭维度上的分布情况
        3.3 人口学特征在去人格化维度上的分布情况
        3.4 人口学特征在低个人成就感维度上的分布情况
    4 肿瘤科护士职业倦怠多因素分析
    5 肿瘤科护士逆境商、自我效能感与职业倦怠的相关性分析
        5.1 肿瘤科护士逆境商与自我效能感的相关性分析
        5.2 肿瘤科护士逆境商与职业倦怠的相关性分析
        5.3 肿瘤科护士自我效能感与职业倦怠的相关性分析
    6 自我效能感在肿瘤科护士逆境商与职业倦怠间的中介分析
    7 自我效能感在肿瘤科护士逆境商与职业倦怠间中介作用结构方程模型构建
讨论
    1 肿瘤科护士逆境商、自我效能感、职业倦怠现状
        1.1 肿瘤科护士职业倦怠发生率偏高
        1.2 肿瘤科护士逆境商处于中等水平
        1.3 肿瘤科护士自我效能感处于中等偏上水平
    2 人口学特征对肿瘤科护士职业倦怠的影响因素分析
        2.1 独生子女的肿瘤科护士职业倦怠更严重
        2.2 未婚护士肿瘤科职业倦怠更严重
        2.3 正式编制的肿瘤科护士职业倦怠更轻
        2.4 未接受过心理学有关培训的肿瘤科护士职业倦怠较严重
    3 肿瘤科护士逆境商、自我效能感与职业倦怠的关系
        3.1 肿瘤科护士逆境商与自我效能感的关系
        3.2 肿瘤科护士逆境商与职业倦怠的关系
        3.3 肿瘤科护士自我效能感与职业倦怠的关系
    4 自我效能感在肿瘤科护士逆境商与职业倦怠间存在中介作用
结论与建议
    结论
    建议
创新性
局限性
参考文献
文献综述 肿瘤科护士职业倦怠现状及干预的研究进展
    参考文献
附录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文章情况
致谢

(9)心理压力及社会支持与非特异性颈腰痛的相关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缩略词表
前言
    一、研究背景
    二、研究现状
    三、研究方法
    四、研究内容
    五、技术路线
    六、基本概念
第一部分 调查问卷设计与实施
    一、研究对象
    二、问卷设计与实施
    三、统计学方法
    四、质量控制
第二部分 调查与分析
    一、基本情况
    二、情况分析
    三、访谈情况分析
    四、讨论
    五、小结
第三部分 对策与建议
    一、实施心理压力和社会支持的评估
    二、开展心理减压和社会支持的宣教
    三、加强心理社会不良因素干预
第四部分 总结
    一、主要研究成果
    二、创新点
    三、不足与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综述 颈腰痛与心理压力和社会支持的相关性研究进展
    综述参考文献
在读期间论文及科研情况
致谢

(10)护士轮调压力量表文化调适及护士规范化培训应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缩略语/符号说明 前言
研究现状、成果
研究目的、方法
技术路线 一、护士轮调压力量表(NJRS)的调适及信效度检测
1.1 对象与方法
    1.1.1 中文简版护士轮调压力量表(NJRS)文化调试
    1.1.2 研究对象
    1.1.3 研究方法及工具
    1.1.4 伦理原则
    1.1.5 质量控制
    1.1.6 研究的技术路线
1.2 结果
    1.2.1 研究对象的一般资料
    1.2.2 护士轮调压力量表的信度
    1.2.3 护士轮调压力量表的效度
1.3 讨论
    1.3.1 量表信度
    1.3.2 量表的效度
    1.3.3 小结 二、护士轮调压力量表在规范化培护士中的应用
2.1 对象与方法
    2.1.1 研究类型
    2.1.2 研究对象
    2.1.3 研究工具和研究方法
    2.1.4 伦理原则
    2.1.5 质量控制
    2.1.6 技术路线
2.2 结果
    2.2.1 规范化培训护士的一般资料
    2.2.2 研究对象各资料的调查结果
    2.2.3 影响规范化培训护士轮调压力的单因素分析
    2.2.4 影响规范化培训护士轮调压力的多因素分析
2.3 讨论
    2.3.1 规范化培训护士轮调压力现状
    2.3.2 规范化培训护士轮调压力的影响因素
    2.3.3 小结 结论
1. 研究结论
2.研究不足和建议 参考文献 附录
附录1 :知情同意书
附录2 :一般资料调查
附录3 :护士规范化培训压力量表(NJRS)
附录4 :交往焦虑量表(IAS)
附录5 :一般自我效能感量表(GSES)
附录6 :职业倦怠量表(MBI_GS) 综述 规范化培训护士心理健康的研究进展
综述参考文献 致谢 个人简历

四、护士心理压力的相关因素分析与干预对策(论文参考文献)

  • [1]门诊药房自动化发药系统的建设与管理实践[J]. 盛永琴,张莹. 中医药管理杂志, 2021(24)
  • [2]福建省低年资手术室护士离职倾向现况及影响因素研究[D]. 许佳斌. 福建医科大学, 2021(02)
  • [3]山东省某三甲医院医务人员职业风险认知现状及防护需求研究[D]. 李阳. 山东大学, 2021(11)
  • [4]急诊科护士心理健康、心理韧性与生活质量的相关性研究[D]. 黄玉霞. 延边大学, 2021(02)
  • [5]南昌市3所三甲医院肿瘤科护士死亡应对能力现状调查及影响因素分析[D]. 王丽华. 南昌大学, 2021(01)
  • [6]新疆煤矿工人身心健康现状与肌肉骨骼损伤相关性及其干预研究[D]. 雍娴婷. 新疆医科大学, 2021(08)
  • [7]新疆放射诊疗作业职业卫生与职业健康现状及其干预研究[D]. 张哲. 新疆医科大学, 2021(08)
  • [8]肿瘤科护士逆境商、自我效能感与职业倦怠的相关性研究[D]. 余兴梅. 大连医科大学, 2021(01)
  • [9]心理压力及社会支持与非特异性颈腰痛的相关性研究[D]. 孙文江. 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军医大学, 2020(06)
  • [10]护士轮调压力量表文化调适及护士规范化培训应用研究[D]. 刘辉. 天津医科大学, 2020(06)

标签:;  ;  ;  ;  ;  

护士心理压力相关因素分析及干预策略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