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校园建筑风格

大学校园建筑风格

一、高校校园建筑的风格(论文文献综述)

李冬[1](2021)在《西南民族大学太平园校区改扩建设计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在高校建设呈现持续增长态势的背景下,针对老校区中的旧建筑及其环境的再利用成为建筑学领域关注的热点。西南民族大学太平园校区建成至今已有六十余年,保留有建校前留存的营房以及其他旧建筑。然而,整体校园面临空间布局单一、场所记忆流失等问题,需要进行适度的改扩建以满足使用需求。本文以西南民族大学太平园校区为研究对象,以理论研究、相关案例分析与太平园校区现状调研为基础,提出太平园校区改扩建设计策略与设计方案,并总结设计经验。首先,通过对当下老校区改扩建现状、规划与建筑再利用相关文献、校园改扩建发展历程以及老校区旧建筑价值认知等研究背景的阐述,明确研究内容与研究方法。其次,以太平园校区改扩建设计相关的理论为基础,以价值认知与建筑现象学为依据,建构了包含空间布局、场所重塑以及技术支持三个主要方面的改扩建设计策略框架。此外,选取以老校区中旧建筑及其环境的、再利用相关案例进行分析与设计经验的总结。同时,通过对西南民族大学太平园校区历史沿革、现状建筑与环境等方面的调查与分析,明确改扩建所面临的主要问题以及改扩建设计目标与指导思想。最后,在上述研究的基础上提出了太平园校区改扩建设计策略,并对设计方案进行分析。设计策略包含外部空间布局、建筑空间布局、空间形式表达以及相关技术支撑四大方面,设计内容从外部空间的整合、旧建筑空间的整合、航空限高下新建筑设计、环境场所重塑以及相关技术运用五个方面进行分析阐述。总结老校区旧建筑及其环境再利用的设计经验以期为相似案例提供参考,并进行反思与展望。

陈纵[2](2020)在《“两观三性”视角下的当代大学校园空间更新、改造设计策略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大学校园是大学生学习、科研、生活、交流的主要场所,它集中体现校园文化、社会发展的前沿特征,对社会发展、文化进步、科技创新有着重要的作用。经历了中国从封建社会向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转型,经历了建国后苏联模式的探索和文革时期的发展停滞,再到改革开放后的自由发展以及进入21世纪后的新校区建设井喷,中国的大学校园建设,走出了一条具有中国特色的发展道路。尤其是近20年,当代中国大学以有目共睹的速度高速发展,极大地扩大了我国高等教育的培养容纳能力。但是近年来,遍地开花的大学城模式,高度扩张的大学校园,也产生了诸多新的问题,日益紧张的城市用地,逐渐压缩的城市空间,抑制着校园空间的对外膨胀,对校园建设既有模式提出了新的要求。随着建设高潮的逐渐冷静,大学校园的发展进入了以更新为主的新阶段。20世纪90年代以来,华南理工建筑设计研究院在何镜堂院士的领导下,实践了一大批国内优秀的大学校园设计,随着实践的深入,何镜堂院士也逐渐形成并发展了名为“两观三性”的建筑与规划设计理论,创造性的把“文化性”、“地域性”、“时代性”理论统一在“整体观”和“可持续发展观”的理论框架之中。本论文针对我国当代大学校园的新阶段,以“两观三性”理论为视角,立足当代,形成一套适合我国国情的大学校园规划与建筑更新、改造设计策略体系,旨在为我国大学校园的更新、发展提供有益的指导。论文的主要内容分为四个部分。第一部分提出问题,由第一章绪论和第二章组成,先介绍了论文的背景、对象、目的和意义,然后通过分析我国当代大学校园发展的现状,比较国内外优秀校园更新发展案例,发现我国大学校园发展的主要矛盾,理论结合实践,提出当代我国大学校园更新、改造设计的现实目标与原则。第二部分引入理论,由第三章构成。通过对“两观三性”理论及其实践的解读,分析并阐述其理论基础和实践支撑。并基于“两观三性”建筑与规划理论构建校区规划激活、空间更新唤醒、建筑改造更新三个层次设计目标与策略框架体系。第三部分分析问题与理论运用,以“两观三性”规划与建筑理论为基础,结合国内外大学规划与建筑更新实践案例,从两个不同层面逐层分析探索适合当代中国大学校园的更新、改造设计策略:第4章分为三个部分,分析当代大学校园规划层级的更新、改造设计策略。其中第一部分以城市区域为背景分析当代大学校园与城市联动,面向“校园—城市”整体发展构建校园规划更新、改造设计策略,通过既有校园空间规划的工作与城市整体协调,统筹规划、更新升级,促进校园与城市环境整体融合、动态提升;第二部分,面向大学的可持续发展,建立可持续发展的校园规划更新、改造工作机制,并为了校园的可持续生长,搭建不断优化演进的校园交通系统,以及满足校园可持续发展的绿色低碳环境系统。第三部分以校园组团级别空间为切入点,通过公共空间的改造与景观空间的更新,唤醒校园空间特色和的生态内核,搭建当代大学校园更新改造设计策略中向上承接校园服务城市的职能、向下指导建筑单体更新的策略桥梁,形成设计策略从规划层级到建筑层级的转换过渡。第5章以“两观三性”为视角,以“整体观”为基石,构建校园建筑层级的更新改造的基础——校园建筑历史价值和功能价值的整体统一。以“可持续发展观”为视角,构建校园既有建筑更新、改造的可持续改造程序。深入研究、综合运用大学校园内建筑单体的更新、改造设计策略,以“地域性、文化性、时代性”为切入点,通过传承建筑历史价值、功能空间转换、建筑性能提升,创造体现校园地域文脉、满足当代教学科研需求的校园建筑空间。从而实现校园建筑层面“地域性、文化性、时代性”和“整体观、可持续发展观”的和谐统一。第四部分为第6章,策略实践,展望未来更新发展趋势。结合笔者所在工作室相关大学校园规划与建筑更新改造设计实践,综合验证前部分提出的分级设计策略,进一步说明“两观三性”视角下的校园更新改造设计策略在实际工程中的运用与探索。最后为结论部分,总结了本文以“两观三性”建筑思想理论为视角,并以此为框架发展出的更新、改造设计策略的创新点,以及待完善之处。通过校园规划—建筑的逐级更新,整合不同层级的空间建构,建立适应当代大学教育和科研发展趋势的校园空间更新设计策略,为解决现有校园的现实问题提供参考依据,也为未来校园可持续发展提供理论和实践指导。

卓智慧[3](2020)在《高校历史校园景观风貌的整体保护研究》文中研究表明高校校园是学校开展高等教育的场所空间,不同时代背景下建造的高校校园见证了我国高校的发展历程,可以呈现同历史时期校园规划、建设理念和展示校园独特的文化内涵。高等教育制度自清末从西方引入中国后一直发展至今,在此过程中,形成了一批学校发展历史悠久、校内保存有多个历史遗存、富含文化底蕴,能较好地体现校园传统格局和景观风貌的历史校园。为适应改革开放后高等院校的高速、高效发展,各校纷纷开展了速度和规模都空前的校园建设,历史校园在主动或被动地卷入这场高校建设热潮中时,其具有重要文化遗产价值的校园景观风貌遭受了不同程度的破坏。本文以高校历史校园景观风貌为研究对象,从历史层积的角度来研究整体保护的方法和策略。论文首先解析了历史校园景观风貌的构成系统并总结国内外文化遗产保护、历史校园保护的相关研究成果,为论文界定研究范围及提供理论支撑。再通过回溯历史校园发展历程,梳理历史校园空间格局、建筑风格和景观环境的形成与演变历程,总结出历史校园整体景观风貌的价值内涵;在此基础上归纳出历史校园各景观构成要素在经过历史层积后会呈现风貌维持、风貌延展和风貌消失三种层积形态,由拥有不同层积形态的要素组合而成的历史校园景观风貌可被进一步归纳为散点遗存型、单一风貌主导型和多时期风貌杂糅型。最后,论文对历史校园景观风貌提出了包括保护原则、认知定位、保护策略及保护后管理在内的整体保护框架,并以华南理工大学五山校区景观风貌为例,运用此保护框架对其提出相应的保护方法和策略。希望本文对历史校园景观风貌的历史层积梳理及搭建的整体保护框架,可以为日益受到重视的校园整体景观风貌保护提供参考与借鉴。

张景璇[4](2020)在《基于校园文化建设的大学校园规划设计策略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在我国全面推行素质教育、高校“双一流”建设的背景下,伴随“加强大学文化建设”方针的提出,大学校园规划设计发展方向转向提高物质环境品质,使得大学校园不仅可以展现高校办学水平和文化特色,还可以同时完成环境育人的实践。在经历世纪之交的大学校园建设热潮后,千校一面、文化底蕴缺失、文化氛围淡薄等校园物质环境问题逐渐浮现,形成了校园规划设计的文化困境,因此,如何进行基于校园文化建设的大学校园规划设计是当下重要的研究课题之一。本文基于实地和文献调研,梳理了大学校园物质环境文化建设经验及现存问题,并在建立针对性的理论模型后,提出基于校园文化建设的大学校园规划设计策略。论文主要内容包括以下4个部分:首先,本文明晰大学校园文化的内涵与外延,回溯其变迁的历史以及在此背景下的大学校园规划建设方式和规划形态的历史发展过程,梳理各时期中西方大学校园空间形态模式。其次,本文选取8所大学12个校园作为实地调研对象,通过资料搜集、实地考察和随机访谈等方法,对校园规划格局、校园建筑,景观标识、校园文化氛围等进行深入考察,再结合对相关文献的研读,对当下大学校园物质环境文化建设的经验和现存问题进行整合与归纳。接着,本文针对“文化”用于设计的相关理论进行研究,确定探讨的校园文化要素,明确校园文化建设与校园物质环境间的联系方式,从而建构基于校园文化建设的大学校园规划设计策略研究理论模型。最后,在前期调研和理论模型的基础上,从文化传承、文化实践和文化发展三个方面提出基于校园文化建设的大学校园规划设计策略:基于文化传承,提出传承地域文化景观和校园历史文化景观的策略;基于文化实践,提出契合学生活动模式场景、契合教学活动场景、策划交往活动场景、契合及策划文娱活动场景的策略;基于文化发展,提出预留可持续发展的空间固定要素、适时维护和更新校园内半固定要素的策略。通过这些策略的综合运用,提升校园空间文化品质、彰显校园文化特色。全文约78000字,图184幅,表格29个。

朱鹏颖[5](2020)在《基于功能置换的地方性高校老校区更新设计研究》文中研究指明高校老校区作为传播知识和文化的载体,对它的保存有着重要的历史和文化价值。随着很多高校陆续搬迁至新校区,在对老校区的处置或利用上,部分院校面临着诸如多校区使用和管理等难题,很多地方性高校的老校区在整体搬迁后面临着闲置、废弃或者拆除的命运。一些校园风貌古朴、文化气息浓厚、建筑功能完好、校园设施完善的老校区进行功能置换和更新改造后,使其以新的功能继续发挥本身的价值,对老校区的保存、优化和整合城市空间资源、推进城市更新有着重要的意义。文章立足于数量众多的地方性一般院校整体搬迁后闲置的老校区,采用了文献研究、实地调研和设计实践的研究方法。通过对现状的调研,归纳分析了目前高校老校区利用过程中所存在的问题和以功能置换作为高校老校区继续使用的优势及相关影响因素,探讨了高校老校区包括满足教学用途之外的多种可能。并对其功能置换后园区的更新设计策略进行了普适性的研究。最后对河北工程大学老校区做了更新设计。希望本研究能够对今后闲置高校老校区的功能转化和利用工作提供参考和借鉴。主要内容如下:第一章:介绍了论文的研究背景、研究目的和意义,在梳理了国内外研究现状后,明确了论文的研究内容和方法,并构建了论文的框架。第二章:老校区的相关理论及现状研究。首先对相关概念和涉及的基础理论进行了概述。然后通过调研分析归纳总结了目前高校老校区处置和利用过程中所存在的问题,并对功能置换作为高校老校区方式优势及相关影响因素进行了分析。第三章:置换模式的选择与分析。论述了老校区功能置换和再利用的几种模式的可行性及相关思路。第四章:更新策略。从前期调研评估、校园处置方式、园区总体规划、建筑、景观等多个方面对功能置换后的老校区的更新设计策略展开了论述,提出了一些普适性的更新策略和建议。第五章:案例设计实践研究。对整体搬迁后河北工程大学闲置老校区进行了基于功能置换的更新设计实践,与文中涉及的功能置换理论和更新策略进行了验证,也是对研究主题的深化,希望为相关的项目提供参考。

孙佳宁[6](2020)在《基于色彩心理效应的高校建筑色彩体系控制研究 ——以沈阳市为例》文中研究指明色彩在人的视觉感知中具有重要的作用,人眼对建筑色彩的识别度要高于对形体的识别度。人眼通过物体表面所反射的色光来识别色彩,其电磁波本质对人具有一定的知觉影响作用,此外,在长期的人类活动中,色彩也被赋予了一定的象征意义,具有联想和象征效应,同时,不同色彩也具有了不同的表情,代表着不同的情绪意义,例如,红色让人感到兴奋、蓝色让人感到镇静、橙色让人感到温暖……因此,色彩心理效应伴随色彩而客观存在,在我们的生活中发挥着巨大的作用,如在商场橱窗设计领域,通过使用鲜艳明亮的色彩使消费者保持兴奋状态来刺激消费,再如在室内设计领域,通过使用柔和温暖的色彩使居住环境看起来更加温馨。建筑色彩受到地域因素、文化因素、美学因素、建筑材料因素、色彩心理因素等诸多方面的影响,目前对于前四者的研究较多,对色彩心理效应在建筑外观色彩中的应用研究相对较少,在高校建筑领域的应用则少之又少。随着社会的发展,高校纷纷择址新建校区,但在这一过程中出现了一些现象,如各类新建高校建筑色彩使用雷同,缺乏自身特点,不符合学生的色彩心理期望等。在论文研究调查过程中发现,不同类型高校的学生,性格特征和专业特点不同,其对色彩的心理需求也不同,具有一定的专业特色,因此,不同类型高校的建筑色彩体系也应当具有不同的特征,值得探索。在高校建筑色彩体系确定的过程中,若从色彩心理角度考虑,也许会达到一种契合,是建筑色彩环境与人心理需求的契合,通过色彩传递的信息来满足使用者的情感需要,营造出更为舒适健康的色彩环境。本文在沈阳市高校色彩现状的基础上,对学生进行色彩心理调查,通过对色彩属性的把控,绘制了五大类型高校的色彩体系推荐色谱,这将有助于各类型高校在日后新建校区的过程中,找到具有自身风格特征的、适合于本校学生心理的色彩体系,希望能从色彩心理效应这一角度为高校建筑色彩体系的确定提供一些新思路、新方法。

李东翼[7](2020)在《CIS理论下的高校人文景观可意象性优化策略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国的高等教育事业受到空前的重视。随着两次高校建设热潮的到来,国内的高校数量直线攀升,解决了大量学生的入学难题。但近年来,随着“环境育人”理念的兴起,这种粗放的建设模式的弊端逐渐显现。千篇一律的校园景观不仅失去了自身特色,也忽视了良好的人文环境对人才培养的积极作用。因此,本文的核心是从景观设计的角度出发,通过研究优化高校人文景观的可意象性的优化策略,为学生创造良好的校园环境,达到传承校园历史文化,提升中国高校的自身竞争力的目的。本文首先通过大量的文献综述与案例分析明确中国高校人文景观的发展脉络与现存问题,结合国内外相关理论与实践的研究成果,论证可意象性的提升是解决目前中国高校文化氛围缺失、形象定位模糊等问题的有效解决方法。通过对国内外高校人文景观发展历程的研究,明确其在物质层面与精神层面的表现形式与内涵,对应到《城市意象》的五类要素中,明确具体的研究内容。为达到提升高校人文景观可意象性的目的,精准的形象识别是有效的解决方法。因此,第三章引入组织CIS理论,通过对研究对象、目标、内容在高校人文景观设计中的适用性研究,论证了CIS理论是优化高校人文景观可意象性策略的系统、有效的研究方法。结合高校人文景观的自身特点,确立了从基础调研、人文景观定位、识别要素研究到提出实践原则的运行流程,创建了高校人文景观CIS的构建策略。最后根据高校人文景观的具体表现内容,结合前期形象识别成果,针对高校人文景观四点特性提出高校人文景观可意象性的优化策略,最终通过传承与发扬校园文化的人文景观设计,解决中国高校人文景观的现存问题,实现“环境育人”的最终目标。研究发现,我国高校人文景观虽发展时期较短,也有许多不足,但中国得天独厚的文化资源为践行“环境育人”理念提供了优质的土壤。因此,我们更需要利用这一优势,以提升高校人文景观的可意象性为出发点,让人们更加直观、准确地解读高校人文精神,同时提升高校校园环境,营造充满人文气息的文化氛围。本文引入CIS理论为研究高校人文景观可意象性优化策略提出了可行且有效的研究方法,并通过各类识别系统的相互作用,为高校人文景观的优化提供精准的形象定位,构建起针对高校人文景观四项特性的优化策略,为中国高校人文景观的发展提供助力。

陈宇明[8](2020)在《合肥20世纪50-60年代高校空间形态研究》文中指出本文以合肥20世纪50-60年代高校空间形态为研究对象,主要从校园规划以及建筑单体的层面出发,试图分析出合肥20世纪50-60年代高校建设发展在特定历史时期下的具体特征。20世纪50-60年代是合肥高等教育的奠基时期,高校建筑是合肥市历史建筑的重要组成。首先,开篇先论述了合肥20世纪50-60年代高校建筑在合肥教育史以及合肥城市发展中的重要地位,明确阐述了课题研究的依据与意义。其次,通过梳理合肥高校建设的历史发展沿革,为论文的研究搭建起了一个全面的社会历史背景;并在此基础上,引出合肥20世纪50-60年代建设高校的数量与分布,为论文的深度分析建立起一个详细的数据资料库。接着,以国内此时期高校建设发展演变为历史背景,结合调研资料,选取三处合肥典型高校规划案例,详细分析其规划布局特征和空间组织特征。通过研究发现,合肥20世纪50-60年代高校建设与国内总体发展脉络具有史学的同一性,均以政治意识形态的映射和高校价值取向的变化为背景,服务于国家的集权性组织和工业化建设;具体表现为对苏联高等教育模式的本土化移植,以及校园整体空间构筑的清晰的政治范式图形;但高校间的个体差异又表现为以严整统一的轴线均衡化,和以行列式为主的、群体空间趋于消散的空间组织方式之间的强烈对比,其背后主要的差异成因为国家高校建设政策导向的变化,以及合肥高校具体的专业学科设置。继而,对合肥20世纪50-60年代高校建筑单体形制进行剖析,并对教学建筑、教辅建筑以及宿舍建筑进行类比研究。教学建筑在“民族形式,社会主义”内容的设计原则下,分为了仿苏联建筑形式以及强调中国传统式样的建筑形式,形体强调对整体空间的统率性;教辅建筑的形式相对灵活多变,外部空间构成趋向于校园空间的引导过渡以及特定的场所空间的限定,并出现了现代建筑的实践;宿舍建筑形制则趋于简陋,一定程度上成为仅考虑功能本位、片面降低造价的校园附庸产品。最后为总结与展望篇章,基于前文研究成果从城市空间、校园空间、建筑单体保护再利用三个层次对合肥高校建筑遗产价值进行论述。再以合肥20世纪50-60年代高校建设发展特征出发,拓展至80-90年代初以及90年代初至今的合肥高校形态发展演变,发现高校与城市整体发展进程在历史上的任何时期都保持着紧密联系,并可以看做是政治意识形态、经济文化发展、以及高等教育政策的缩影。最后对未来合肥高校形态的演变进行展望,以对高校和城市的关系产生深刻认识。图[144]表[34]参[39]

胡鹏飞[9](2020)在《西北农大中心教学区建筑与环境更新设计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西北农林科技大学自1934年建校至今已经走过了八十多个春秋,在不断发展的历史进程中,校园因为远离城市聚集区,其完整的校园文脉得以延续至今。目前校园内保留着各个时期内的建筑,虽然不能代表国内不同历史时期的建筑风格,但是其研究价值依然不容置疑。中心教学区是学校肇始的代表,也是让校园历史文脉开始延续的体现,在今天看来,这里依然作为整个校园的中心而存在。中心教学区包括了建校时始建的教稼楼(现为三号楼)、五号楼、教稼广场、中心庭院、先贤广场等。时代在发展,高校的教学模式也发生了很大的变化,曾经的中心教学区依旧辉煌,但是却已经远远不能满足当代的教育模式、学校的教学需求、学生的日常学习和生活。现在的中心教学区虽然勉强支撑着辉煌的头衔,但是却未能停下日渐衰落的脚步,建筑的陈旧、破损,场所的衰败、被遗忘。仿佛这里留下了只能被人凝视的外壳。更新对于它已是刻不容缓。在这样的背景条件下对西北农大的中心教学区提出了更新设计的要求,通过整理总结学校的历史沿革、校园的发展和建设背景,以期可以对校园文脉的发展延续有比较清晰的研究,结合国内外目前对于更新设计的理论研究和实践探索,掌握最新的研究理论和设计动向,以上述内容为基础条件和理论依据,以中心教学区为研究对象,将五号楼和中心庭院作为更新设计的重心。分析中心教学区的现状和学校在新的教学背景下的多方诉求,提出多种有针对性地更新设计策略,筛选相对最适合研究对象的策略,进而根据对已知影响因素的再挖掘,对提出的更新设计策略进行深化设计,从而形成较为成熟可行的更新设计方案。进一步将中心教学区的更新设计上升到理论研究层面,从理论研究的角度对更新设计中的环境场所和建筑进行评估和分析,从而使其具有可操作性和可实现性的同时,也具备相关理论层面的支撑。主要分别从校园文脉传承、外部空间环境、形势与功能空间、绿色建筑等四个角度做了更深层次的探讨,一方面是对中心教学区更新设计方案的评估与反思,一方面是从理论层面进行验证和总结,同时也是从以上四个方面为后期校园的更新设计工作形成一份有指导意义和参考价值的资料。最后总结本文与更新设计相关的理论研究,通过以理论结合实践的方式提出和完善针对西北农大校园更新的研究理论,希望可以作为其日后校园发展建设的理论研究资料。

陈翔宇[10](2020)在《广州旧城区既有高校微改造设计策略研究》文中研究说明伴随着中国各大城市的快速发展和不断的人口输入,大城市的土地资源始终是有限的,承载着更大价值的城市中心区土地资源已经到了极其紧缺的地步。广州作为中国四大一线城市之一,在土地资源极其紧缺的旧城区中的高校既有受到过去较为粗暴的土地开发模式以及后期对校园内“见缝插针”加建与扩建的影响,使得如今的广州旧城区既有高校呈现出高密度、环境差、交通组织混乱、土地使用率低的校园现状。考虑到这些既有高校普遍建造时间,一般都在十几年或者数十年前,鉴于当时的建造技术、经济状况、设计手法和时代背景等方面原因,校园的规划布局都比较简单,建筑外观也比较单调,但这些校园建筑大多只处于生命的中期,还有很长的使用寿命,因此具备非常高的改造提升价值。本文从广州现在提倡的“微改造”模式出发,探讨广州旧城区既有高校的更新改造设计策略。本文分为五个章节。第一章通过对广州地区的区域特点和旧城区既有高校的发展情况的分析,提出广州旧城区既有高校更新改造的意义。再通过相关概念的解读,了解旧城区既有高校的范围和基本情况以及广州城市更新下“微改造”的设计模式。第二章为国内外相关文献和案例分析的概述。通过对国内外现代校园的规划设计理论和设计策略以及对于广州旧城区既有高校具有借鉴意义的校园规划设计的实际案例进行分析解读,完善相关理论体系,为下文设计策略的提出提供理论支持。第三章是对于广州旧城区和广州既有高校的发展历程、现状数据和实地调研的基础调查。首先对广州旧城区的发展与改造政策进行了一定的介绍,再通过校园数据的对比,证实了广州旧城区既有高校高密度的现状。通过这两点,总结出旧城区中既有高校应该坚守的改造原则。调研选取了广州地区具有代表性的五所旧城区既有高校进行实地调研和问卷访谈,归纳总结出广州地区现存既有高校普遍存在的各项问题,以及学生对于校园改造的实际需求和对校园改造后的期望,从而为广州旧城区既有高校“微改造”设计寻找到确切的目标与范围。第四章首先提出既有高校“微改造”的主要目标和内容,通过之前的文献资料、案例分析和笔者参与过的旧城区“微改造”方案设计来总结出功能布局调整、交通组织优化、外部空间设计优化、建筑立面修缮与改造和建筑空间改造趋势五个方面的“微改造”设计策略。第五章为结论篇。对论文中相关理论成果进行总结,并对全国和广州旧城区既有高校的“微改造”做出展望。

二、高校校园建筑的风格(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高校校园建筑的风格(论文提纲范文)

(1)西南民族大学太平园校区改扩建设计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1.1 多因素作用下高校建设呈持续增长态势
        1.1.2 老校区优势与劣势并存
        1.1.3 老校区中旧建筑改扩建面临的机遇与挑战
        1.1.4 西南民族大学太平园校区的改扩建需求
    1.2 相关概念与研究内容界定
        1.2.1 高校老校区
        1.2.2 旧建筑与新建筑
        1.2.3 校园环境
        1.2.4 改扩建与再利用
        1.2.5 研究内容的界定
    1.3 国内外相关研究综述
        1.3.1 校园规划与设计相关文献综述
        1.3.2 建筑再利用相关文献综述
        1.3.3 我国近代校园改扩建发展历程
        1.3.4 老校区旧建筑及其环境的价值认知
    1.4 研究意义、方法与技术路线
        1.4.1 研究意义
        1.4.2 研究方法
        1.4.3 研究的技术路线
2 太平园校区改扩建理论研究与策略体系建构
    2.1 太平园校区改扩建的理论依据
        2.1.1 可持续的发展观
        2.1.2 有机更新理论——循序渐进的小规模更新
        2.1.3 共生理论——新旧元素共生
        2.1.4 强调文化性与场所性的设计理论
    2.2 太平园校区改扩建设计策略体系建构
        2.2.1 设计策略体系建构的原则
        2.2.2 设计策略体系构建的现实依据
        2.2.3 设计策略体系建构的理论依据——建筑现象学
        2.2.4 太平园校区改扩建设计策略体系建构
    2.3 本章小节
3 太平园校区改扩建相关案例研究
    3.1 四川藏语佛学院改扩建
        3.1.1 藏语佛学院的空间布局
        3.1.2 藏语佛学院的形式表达
        3.1.3 藏语佛学院的技术支持
    3.2 宾夕法尼亚大学休梅克绿地改造
        3.2.1 休梅克绿地的空间布局
        3.2.2 休梅克绿地的形式表达
        3.2.3 休梅克绿地的技术支持
    3.3 华东师范大学丽娃河畔化雨书斋改造
        3.3.1 化雨书斋的空间布局
        3.3.2 化雨书斋的形式表达
        3.3.3 化雨书斋的技术支持
    3.4 哈佛大学人类学系馆改造
        3.4.1 人类系馆的空间布局
        3.4.2 人类系馆的形式表达
        3.4.3 人类系馆的技术支持
    3.5 本章小结
4 太平园校区旧建筑及其环境调研分析
    4.1 太平园校区整体分析
        4.1.1 校区区域位置
        4.1.2 校区发展历史
        4.1.3 校园整体形态
    4.2 太平园校区现状环境调查分析
        4.2.1 校园周边环境现状
        4.2.2 校园整体空间秩序分析
        4.2.3 校园公共空间分析
    4.3 太平园校区旧建筑调查分析
        4.3.1 现状建筑平面特征
        4.3.2 现状建筑立面特征
        4.3.3 现状建筑结构特征
        4.3.4 现状建筑功能用房指标分析
    4.4 太平园校区改扩建面临的主要问题
        4.4.1 校园外部空间缺乏系统性布局
        4.4.2 建筑空间布局单一
        4.4.3 场所记忆的流失
        4.4.4 规划条件的限制
    4.5 太平园校区改扩建设计目标
        4.5.1 空间优化,寻求新旧整合
        4.5.2 场所重塑,再现场地记忆
    4.6 太平园校区改扩建指导思想
        4.6.1 选择较小的建设规模
        4.6.2 最大化利用旧建筑及其环境
        4.6.3 适度开发地下空间
    4.7 本章小结
5 太平园校区改扩建设计策略研究
    5.1 太平园校区改扩建的外部空间布局策略
        5.1.1 梳理新旧空间秩序
        5.1.2 融合新旧文脉肌理
        5.1.3 延续原有场地特征要素
    5.2 太平园校区改扩建的建筑空间布局策略
        5.2.1 织补建筑外部空间
        5.2.2 重组建筑内部空间
        5.2.3 整合新旧建筑空间
    5.3 太平园校区改扩建的空间形式表达策略
        5.3.1 协调新旧形式关系
        5.3.2 延续建筑界面特征
        5.3.3 场景再现与场所暗示
    5.4 太平园校区改扩建的技术支持策略
        5.4.1 结构与材料技术
        5.4.2 生态与节能技术
    5.5 本章小节
6 太平园校区改扩建设计研究
    6.1 太平园校区外部空间整合设计
        6.1.1 空间构架的调整
        6.1.2 交通流线的更新
        6.1.3 节点空间的优化
    6.2 太平园校区空间形式表达设计
        6.2.1 原有树木利用下的氛围塑造
        6.2.2 景观小品营造下的场所暗示
        6.2.3 色彩与构图要素的延续
        6.2.4 材质肌理的延续
        6.2.5 新旧尺度的协调与统一
    6.3 太平园校区旧建筑空间整合设计
        6.3.1 场地空间的围合修补
        6.3.2 平面组织与空间重塑
        6.3.3 建筑卫生服务空间改造
        6.3.4 室内外过渡空间的优化
    6.4 太平园校区新建建筑空间设计——以新建食堂为例
        6.4.1 设计目标的建立
        6.4.2 场地流线更新与肌理融合
        6.4.3 功能复合下的平面空间设计
        6.4.4 航空限高下的竖向空间设计
    6.5 太平园校区改扩建的技术选择
        6.5.1 建筑原有结构的加固
        6.5.2 建筑新结构体系的引入
        6.5.3 建筑围护结构的热工性能改善
        6.5.4 外部空间改造相关技术
    6.6 本章小结
7 结论
    7.1 归纳与总结
    7.2 不足与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图表附录
附录
    附录 Ⅰ:2001 年太平园校区地形图
    附录 Ⅱ:太平园校区现状建筑调研情况汇总表
    附录 Ⅲ:太平园校区现状环境调研情况汇总表
    附录 Ⅳ:本文改扩建设计方案相关图纸

(2)“两观三性”视角下的当代大学校园空间更新、改造设计策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缘起
        1.1.1 中国校园高速建设的所带来的机遇与挑战
        1.1.2 高等教育与城市的互动发展
        1.1.3 校园空间更新、改造的需求
    1.2 研究的对象
        1.2.1 当代大学校园空间
        1.2.2 更新、改造设计
        1.2.3 “两观三性”设计思想
        1.2.4 研究范围的界定
    1.3 研究目的和意义
        1.3.1 研究目的
        1.3.2 研究意义
    1.4 国内外研究综述
        1.4.1 大学校园空间的相关研究
        1.4.2 更新、改造设计的相关研究
        1.4.3 大学校园更新改造研究综述
    1.5 研究的创新点
        1.5.1 创新点一,视角创新:以“两观三性”设计理论为整体视角,对大学校园的更新、改造设计进行“宏观—中观—微观”的系统化研究。
        1.5.2 创新点二,思路创新:本文以“两观三性”这种系统性理论来解决大学校园更新这类系统型研究工作的思路,为大学校园的其他研究工作探索了一条可借鉴的研究思路。
        1.5.3 创新点三,内容创新:构建当代大学校园更新、改造的整体设计理论,形成具有可操作性的当代大学校园更新、改造设计策略。
    1.6 研究方法和研究框架
        1.6.1 研究方法
        1.6.2 研究框架
第二章 :当代大学校园空间设计发展与认知
    2.1 国外大学校园空间的起源和发展
        2.1.1 中世纪欧洲大学校园
        2.1.2 近代美国大学校园
        2.1.3 当代欧美综合化研究型大学校园
    2.2 国内大学校园空间的起源和发展
        2.2.1 古代书院式校园空间
        2.2.2 封建社会末期学堂校园空间
        2.2.3 近代中西合璧型校园空间
        2.2.4 解放后苏联模式和文革时期的校园建设
        2.2.5 改革开放后至今的校园空间发展探索
    2.3 我国当代高等教育体制改革、校园空间发展的矛盾和需求
        2.3.1 我国当代高等教育体制改革
        2.3.2 我国当代大学校园空间发展的矛盾
        2.3.3 国内大学校园空间的发展需求
    2.4 本章小结
第三章 :基于“两观三性”思想的当代校园空间的更新、改造设计策略的理论建构
    3.1 “两观三性”理论的概念与发展
        3.1.1 “两观三性”理论的思想内涵
        3.1.2 “两观三性”理论的历史传承
        3.1.3 “两观三性”理论的哲学基础和理论框架
    3.2 “两观三性”视角应用于大学校园更新、改造的理论导入
        3.2.1 整体观视角——整体性理论与城市学理论
        3.2.2 可持续发展观视角——生态建筑学理论、可持续发展理论
        3.2.3 地域性视角——地域主义理论
        3.2.4 文化性视角——文脉理论
        3.2.5 时代性视角——创新理论
    3.3 “两观三性”视角下大学校园空间更新、改造策略的建构
        3.3.1 国内大学校园更新、改造的分类
        3.3.2 国内大学校园更新、改造的现实目标
        3.3.3 “两观三性”视角下大学校园空间更新、改造策略的内涵
        3.3.4 “两观三性”视角下大学校园空间更新、改造策略研究体系的建构
    3.4 本章小结
第四章 :“两观三性”视角下校园规划更新、改造设计策略
    第一部分 :面向“校园—城市”整体协同发展的校园空间规划更新、改造设计策略
        4.1 “校园—城市”发展的基本矛盾和相关分析
        4.1.1 “校园—城市”的整体关系
        4.1.2 我国当代城市环境下大学校园与城市结合的结构矛盾
        4.1.3 大学校园与城市空间整体更新的策略目标
        4.2 “大学—产业—城市”整体发展的校园更新功能植入
        4.2.1 大学在“大学—产业—城市”循环中扮演的角色
        4.2.2 强化“校—城”联系的功能更新与植入
        4.2.3 着眼于校园长期发展的用地预留储备
        4.3 校园与城市整体协同发展的校园结构网络
        4.3.1 校园与城市对接的空间结构层级
        4.3.2 校园与城市空间肌理缝合
        4.3.4 校园衔接城市的社区网络
        4.4 满足城市多元需求的“校园—城市”过渡区空间布局更新、改造策略
        4.4.1 “校园—城市”过渡区的类型
        4.4.2 “校园—城市”过渡区的公共空间整合
        4.4.3 “校园—城市”过渡区的整体更新机制
    第二部分 :面向大学可持续发展的校园空间规划更新、改造策略
        4.5 可持续发展的校园规划更新、改造的现状和策略目标
        4.5.1 我国高校校园规划设计发展现状
        4.5.2 新时期校园空间更新改造需要处理好的校园关系
        4.5.3 “可持续发展观”视角下的校园规划更新的策略目标
        4.6 建立可持续发展的校园规划更新、改造工作机制
        4.6.1 合理的校园规划更新、改造目标体系
        4.6.2 动态更新的校园总体规划文件
        4.6.3 项目计划评估和实施程序
        4.7 可持续发展的校园交通系统优化策略
        4.7.1 校园道路交通疏解能力的优化
        4.7.2 公共交通系统管理
        4.7.3 校园自行车系统的完善
        4.7.4 停车场的规划与管理
        4.8 绿色低碳校园的规划更新
        4.8.1 节地与室外环境
        4.8.2 节能与能源利用
        4.8.3 节水与水资源利用
        4.8.4 节材与材料资源利用
    第三部分 :“地域性、文化性、时代性”视角下的校园规划空间品质提升设计策略
        4.9 “地域性、文化性、时代性”视角下的校园公共空间更新、改造
        4.9.1 “地域性”视角下的校园文脉的传承塑造
        4.9.2 “文化性”视角下功能布局的整合重组
        4.9.3 “时代性”视角下空间格局的有机缝合
        4.10 “地域性、文化性、时代性”和谐统一的校园景观空间更新、改造
        4.10.1 传统大学校园景观规划形式
        4.10.2 大学校园景观更新、改造的原则
        4.10.3 校园景观的更新、改造的设计策略
    4.11 本章小结
第五章 :“两观三性”视角下的校园建筑更新、改造设计策略
    5.1 “整体观”和“可持续发展观”视角下的校园建筑更新策略建构
        5.1.1 “整体观”视角下既有校园建筑更新、改造策略的基础——校园建筑的既有历史价值和功能价值
        5.1.2 “可持续发展观”视角下既有校园建筑更新、改造的项目实施过程
        5.1.3 本章研究的基本思路和策略目标
    5.2 “地域性”视角下的校园建筑历史价值保护
        5.2.1 “地域性”视角下的校园建筑历史价值的认知和保护原则
        5.2.2 校园历史建筑地域文化价值再现
        5.2.3 回应校园地域景观
        5.2.4 契合校园场所记忆
    5.3 “文化性”视角下的校园建筑功能转换
        5.3.1 文化视角下的既有建筑功能转换
        5.3.2 校园建筑更新改造中新旧建筑的联接模式
        5.3.3 校园创新文化特征下的空间赋能
    5.4 “时代性”视角下的校园建筑性能提升
        5.4.1 体现当代技术特点的结构体系更新
        5.4.2 满足现代大学需求的环境性能提升
        5.4.3 体现当代环保理念的校园建筑生态节能改造策略
    5.5 本章小结
第六章 :基于“两观三性”思想的当代校园空间的更新、改造策略整合与综合实践
    6.1 “两观三性”视角下的当代大学校园空间更新、改造策略整合与展望
        6.1.1 “两观三性”视角下的校园规划更新策略
        6.1.2 “两观三性”视角下的校园建筑更新、改造设计策略
        6.1.3 “两观三性”视角下当代大学校园空间发展趋势的展望
    6.2 “两观三性”视角下的当代大学校园空间更新、改造设计的综合实践
        6.2.1 北京工业大学规划及图书馆更新、改造项目
        6.2.2 海南大学海甸校区更新、改造项目
        6.2.3 中山大学珠海校区更新、改造项目
        6.2.4 上海大学延长校区更新、改造项目
    6.3 小结
第七章 :结论
    一、理论研究
    二、策略建构
    三、研究的创新点
    四、研究的不足之处和展望
参考文献
    外文专着
    中文专着
    学位论文
    期刊论文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致谢
附表

(3)高校历史校园景观风貌的整体保护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缘起及意义
    1.2 研究对象
        1.2.1 历史校园与景观风貌
        1.2.2 历史校园景观风貌的构成系统
    1.3 相关研究现状
        1.3.1 国内外文化遗产保护
        1.3.2 国内外历史校园相关研究
    1.4 研究方法与框架
        1.4.1 主要研究方法
        1.4.2 研究框架
第二章 历史校园景观风貌的形成与演变
    2.1 历史校园发展概述
    2.2 历史校园景观风貌形成与演变历程
        2.2.1 空间格局
        2.2.2 景观环境
        2.2.3 建筑风格
    2.3 历史校园景观风貌的价值内涵
    2.4 小结
第三章 历史校园的层积形态与景观风貌类型
    3.1 景观构成要素的三种层积形态
        3.1.1 城市空间在街区尺度下的四种层积模式
        3.1.2 城市不同空间尺度的三种形态
        3.1.3 历史校园景观构成要素的层积形态
    3.2 历史校园景观风貌的三种类型
        3.2.1 散点遗存型
        3.2.2 单一风貌主导型
        3.2.3 多时期风貌杂糅型
    3.3 历史校园景观风貌失落的原因
        3.3.1 高校及其周边城市的高强度开发建设
        3.3.2 保护意识匮乏及保护措施不足
    3.4 小结
第四章 历史校园景观风貌整体保护框架与实例运用
    4.1 保护框架
        4.1.1 保护原则
        4.1.2 认知与定位
        4.1.3 保护策略
        4.1.4 保护后管理
    4.2 华南理工大学五山校区景观风貌的整体保护
        4.2.1 基础认知
        4.2.2 历史层积研究
        4.2.3 保护策略
        4.2.4 保护后管理
    4.3 小结
结语
    5.1 结论
    5.2 不足与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附录1
    附录2
    附录3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致谢
答辩委员会委员签名的答辩决议书

(4)基于校园文化建设的大学校园规划设计策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对象及内容
    1.3 相关研究综述
    1.4 研究目的及意义
    1.5 研究方法及框架
第二章 大学校园文化的变迁与校园规划设计的发展
    2.1 大学校园文化的内涵及变迁
        2.1.1 大学校园文化的含义
        2.1.2 大学校园文化的内涵
        2.1.3 大学校园文化的变迁
    2.2 西方大学校园文化的变迁与校园规划设计的发展
        2.2.1 早期的大学校园——封闭式方院模式
        2.2.2 近代大学校园——对称开放模式
        2.2.3 现代大学校园——现代功能化模式
        2.2.4 20 世纪60 年代后大学校园——综合交流模式
        2.2.5 当代大学校园——特色高质模式
    2.3 我国大学校园文化的变迁与校园规划设计的发展
        2.3.1 古代大学校园——书院模式
        2.3.2 近代大学校园——中西融合模式
        2.3.3 建国至文革前大学校园——苏联模式
        2.3.4 大跃进和文革时期的大学校园——无序模式
        2.3.5 文革后至90 年代初的大学校园——兼容并蓄模式
        2.3.6 90年代初至新世纪大学校园——巨型化多元化模式
    2.4 大学校园规划建设方式的发展
        2.4.1 无规划建设
        2.4.2 静态规划建设
        2.4.3 动态规划建设
    2.5 本章小结
第三章 基于校园文化建设的大学校园规划设计现状调研
    3.1 基于校园文化建设的大学校园规划设计现状调研概述
        3.1.1 调研目的
        3.1.2 调研方法
        3.1.3 调研内容
        3.1.4 调研对象选取
    3.2 基于校园文化建设的大学校园规划设计实地调研(详见附录A)
        3.2.1 清华大学调研
        3.2.2 武汉大学调研
        3.2.3 上海交通大学调研
        3.2.4 沈阳建筑大学调研
        3.2.5 烟台大学调研
        3.2.6 厦门大学调研
        3.2.7 北京大学调研
        3.2.8 四川大学调研
        3.2.9 实地调研小结
    3.3 基于校园文化建设的大学校园规划设计文献调研
        3.3.1 文献调研内容
        3.3.2 文献调研总结
    3.4 基于校园文化建设的大学校园规划设计现状调研总结分析
        3.4.1 基于校园文化建设的大学校园规划设计经验总结
        3.4.2 基于校园文化建设的大学校园规划设计现状问题分析
    3.5 本章小结
第四章 基于校园文化建设的大学校园规划设计理论模型
    4.1 阿摩斯·拉普卜特的“文化”用于设计的理论模型
        4.1.1 阿摩斯·拉普卜特解决研究难点的方法
        4.1.2 “文化”的分解
        4.1.3 文化与环境的联系
        4.1.4 “文化”用于设计的理论模型
    4.2 校园文化建设与校园物质环境的联系
        4.2.1 校园文化的分解
        4.2.2 校园文化建设与校园物质环境的联系
    4.3 基于校园文化建设的大学校园规划设计理论模型
        4.3.1 基于校园文化传承的文化景观理论
        4.3.2 基于校园文化实践的场景构成理论
        4.3.3 基于校园文化发展的固定与半固定要素理论
    4.4 本章小结
第五章 基于校园文化建设的大学校园规划设计策略
    5.1 基于校园文化传承的规划设计策略
        5.1.1 传承地域文化景观
        5.1.2 传承校园历史文化景观
    5.2 基于校园文化实践的规划设计策略
        5.2.1 契合校园内学生生活模式场景
        5.2.2 契合校园内教学活动场景
        5.2.3 契合校园内交往活动场景
        5.2.4 契合及策划校园内文娱活动场景
    5.3 基于校园文化发展的规划设计策略
        5.3.1 预留可持续发展的空间固定要素
        5.3.2 适时维护和更新校园内半固定要素
    5.4 本章小结
第六章 基于校园文化建设的大学校园规划设计实践
    6.1 项目概述
    6.2 学校简介
        6.2.1 学校概况
        6.2.2 校园概况
    6.3 校园文化
        6.3.1 学校理念
        6.3.2 校园历史文化
        6.3.3 校园标识文化
        6.3.4 校园文娱活动
        6.3.5 地域文化
    6.4 基于校园文化建设的校园规划设计策略应用
        6.4.1 基于校园文化传承的规划设计策略应用
        6.4.2 基于校园文化实践的规划设计策略应用
        6.4.3 基于校园文化发展的规划设计策略应用
    6.5 本章小结
第七章 总结与展望
    7.1 研究综述
    7.2 研究成果
    7.3 研究存在的问题
    7.4 进一步的研究方向与内容
致谢
参考文献
图片来源
附录A:基于校园文化建设的大学校园规划设计现状实地调研
    1.清华大学调研
    2.武汉大学调研
    3.上海交通大学调研
    4.沈阳建筑大学调研
    5.烟台大学调研
    6.厦门大学调研
    7.北京大学调研
    8.四川大学调研
附录B:大学校园物质环境调查访谈问题提纲
    大学校园物质环境调查访谈提纲(1)
    大学校园物质环境调查访谈提纲(2)
附录C:大学校园物质环境调查访谈记录
    清华大学校园物质环境调查访谈记录(1)
    清华大学校园物质环境调查访谈记录(2)
    清华大学校园物质环境调查访谈提纲(3)
    武汉大学校园物质环境调查访谈记录(1)
    武汉大学校园物质环境调查访谈提纲(2)
    上海交通大学徐汇校区校园物质环境调查访谈记录(1)
    上海交通大学徐汇校区校园物质环境调查访谈记录(2)
    上海交通大学徐汇校区校园物质环境调查访谈提纲(3)
    上海交通大学闵行校区校园物质环境调查访谈记录
    沈阳建筑大学校园物质环境调查访谈记录
    厦门大学思明校区校园物质环境调查访谈记录(1)
    厦门大学思明校区校园物质环境调查访谈提纲(2)
    北京大学校园物质环境调查访谈提纲
    四川大学江安校区校园物质环境调查访谈记录
附录 图片来源
作者简介

(5)基于功能置换的地方性高校老校区更新设计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1.2.1 研究目的
        1.2.2 研究意义
    1.3 国内外研究综述
        1.3.1 国外研究综述
        1.3.2 国内研究综述
    1.4 研究的内容与方法
        1.4.1 研究内容范围
        1.4.2 研究方法
    1.5 研究创新性
    1.6 论文框架
第2章 高校老校区再利用的相关理论及现状研究
    2.1 研究相关概念界定
        2.1.1 高校老校区
        2.1.2 功能置换
    2.2 基础理论
        2.2.1 城市更新理论
        2.2.2 城市触媒理论
        2.2.3 建筑再循环理论
    2.3 目前高校老校区存在的问题
        2.3.1 高校老校区使用中存在的问题
        2.3.2 知名院校和普通院校对待老校区不同态度
        2.3.3 整体搬迁后高校老校区处置现状
    2.4 整体搬迁后高校老校区再利用情况
        2.4.1 国外高校闲置校园的利用情况
        2.4.2 高校老校区再利用实地调研
        2.4.3 老校区再利用现状分析
        2.4.4 高校老校区功能置换意向调研
    2.5 高校老校区功能置换的价值
        2.5.1 历史和文化价值
        2.5.2 经济和社会价值
    2.6 高校老校区功能置换的影响因素
        2.6.1 老校区功能置换与相关政策
        2.6.2 老校区功能置换与校园遗产
        2.6.3 校园自身情况和社会需求的影响
        2.6.4 老校区置换中的利益平衡
    2.7 本章小结
第3章 高校老校区功能置换的目标和模式选择
    3.1 高校老校区功能置换的目标
        3.1.1 定位明确和融入城市
        3.1.2 整体协调和空间整合
        3.1.3 照顾个性和优化环境
        3.1.4 经济合理和可持续发展
    3.2 同种功能的置换
        3.2.1 院校之间的校际置换
        3.2.2 教育培训园区模式
    3.3 不同功能的置换
        3.3.1 适老化社区模式
        3.3.2 办公及创业园区模式
        3.3.3 休闲运动公园模式
        3.3.4 综合性社区模式
    3.4 本章小结
第4章 基于功能置换的高校老校区更新设计策略
    4.1 前期调研
        4.1.1 老校区及周边的调研评估
        4.1.2 科学合理的制定置换方案
    4.2 校园处置方式
        4.2.1 整体更新改造
        4.2.2 分区置换
    4.3 整体规划设计
        4.3.1 进一步满足开放性的要求
        4.3.2 合理分区设计
        4.3.3 道路设计和交通组织
    4.4 建筑更新
        4.4.1 建筑类型与功能置换
        4.4.2 建筑的改造
        4.4.3 建筑风格
    4.5 景观环境的更新
        4.5.1 景观构成
        4.5.2 更新原则
        4.5.3 更新策略
    4.6 高校老校区更新运作提升策略
        4.6.1 宣传保障
        4.6.2 多方协作
        4.6.3 政策支持
    4.7 本章小结
第5章 河北工程大学老校区更新设计实践
    5.1 概述
    5.2 水电学院校区
        5.2.1 现状分析与功能置换
        5.2.2 更新设计
    5.3 医学院校区
        5.3.1 现状分析与功能置换
        5.3.2 更新设计
    5.4 河北工程大学主校区
        5.4.1 现状分析与功能置换
        5.4.2 更新设计
    5.5 本章小结
结论和展望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和科研成果
致谢
作者简介
附录

(6)基于色彩心理效应的高校建筑色彩体系控制研究 ——以沈阳市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1.1 政治经济发展背景
        1.1.2 我国高校色彩体系现状
        1.1.3 色彩心理学发展背景
    1.2 研究目的及意义
        1.2.1 研究目的
        1.2.2 研究意义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1.3.1 国外研究现状
        1.3.2 国内研究现状
    1.4 研究思路
    1.5 研究方法与研究框架
        1.5.1 研究方法
        1.5.2 研究框架
    1.6 本章小结
2 色彩心理效应及建筑色彩体系控制
    2.1 色彩学相关概念
        2.1.1 色彩的三个属性
        2.1.2 孟塞尔色彩体系
        2.1.3 中国的颜色系统
        2.1.4 色调与复数色调区
    2.2 色彩心理效应相关理论
        2.2.1 色彩的情绪效应
        2.2.2 色彩的联想与象征效应
        2.2.3 色彩的知觉效应
        2.2.4 色彩的调和理论
        2.2.5 色彩的对比
        2.2.6 色彩心理效应的应用意义
    2.3 高校建筑体系与色彩体系概念解析
        2.3.1 高校建筑体系
        2.3.2 色彩体系
        2.3.3 两个体系的关系阐述
    2.4 高校建筑色彩体系控制概念解析
        2.4.1 控制内容
        2.4.2 基本要求
        2.4.3 影响因素
        2.4.4 操作方法
    2.5 本章小结
3 沈阳市高校建筑色彩体系现状及学生色彩心理需求
    3.1 沈阳市高等学校概况与基本分类
    3.2 沈阳市高校建筑色彩体系现状
        3.2.1 工科类高校
        3.2.2 医药类高校
        3.2.3 师范类高校
        3.2.4 艺术类高校
        3.2.5 体育类高校
        3.2.6 小结
    3.3 沈阳市高校建筑色彩体系现存问题
        3.3.1 缺少整体色彩控制
        3.3.2 各高校建筑色彩趋同
        3.3.3 单体建筑外观色彩单一
    3.4 高校类型特点与学生色彩心理需求调查
        3.4.1 学科特点、学生性格与色彩体系的关系阐述
        3.4.2 工科类高校——清爽淡雅
        3.4.3 医药类高校——清新活泼
        3.4.4 师范类高校——庄重温馨
        3.4.5 艺术类高校——雅致考究
        3.4.6 体育类高校——热情活力
    3.5 沈阳市高校建筑色彩心理现状评价
        3.5.1 工科类高校——功能色彩不符
        3.5.2 医药类高校——用色过于热烈
        3.5.3 师范类高校——缺少总体把控
        3.5.4 艺术类高校——色彩体系平淡
        3.5.5 体育类高校——色彩体系失衡
    3.6 本章小结
4 沈阳市高校建筑色彩体系控制途径
    4.1 沈阳市高校建筑色彩体系总体控制方案
        4.1.1 沈阳城市建筑主色调
        4.1.2 沈阳市城市色彩总谱
        4.1.3 沈阳市各区域色彩
        4.1.4 沈阳市高校建筑色彩总体用色范围
    4.2 高校建筑色彩体系控制原则
        4.2.1 影响因素兼顾原则
        4.2.2 色彩总体控制原则
        4.2.3 色彩层次递进原则
        4.2.4 学校分类控制原则
        4.2.5 色谱弹性控制原则
    4.3 主要心理语汇对应色系
        4.3.1 安静心理
        4.3.2 轻快放松心理
        4.3.3 活力心理
        4.3.4 积极热情心理
        4.3.5 清新舒爽心理
        4.3.6 温暖心理
    4.4 高校建筑功能特点及色彩要求
        4.4.1 教学科研类建筑
        4.4.2 行政办公类建筑
        4.4.3 生活住宿类建筑
        4.4.4 体育活动类建筑
    4.5 色彩心理效应在建筑色彩体系控制中的应用方法
        4.5.1 色彩对比方法
        4.5.2 色彩调和方法
        4.5.3 色彩联想效应的应用
        4.5.4 色彩情绪效应的应用
        4.5.5 色彩知觉效应的应用
    4.6 本章小结
5 各类高校建筑色彩体系控制策略
    5.1 工科类高校
        5.1.1 色彩心理定位——清爽淡雅
        5.1.2 色彩体系方案
        5.1.3 色彩体系应用展示
    5.2 医药类高校
        5.2.1 色彩心理定位——清新活泼
        5.2.2 色彩体系方案
        5.2.3 色彩体系应用展示
    5.3 师范类高校
        5.3.1 色彩心理定位——庄重温馨
        5.3.2 色彩体系方案
        5.3.3 色彩体系应用展示
    5.4 艺术类高校
        5.4.1 色彩心理定位——雅致考究
        5.4.2 色彩体系方案
        5.4.3 色彩体系应用展示
    5.5 体育类高校
        5.5.1 色彩心理定位——热情活力
        5.5.2 色彩体系方案
        5.5.3 色彩体系应用展示
    5.6 本章小结
6 结论
    6.1 论文研究的成果
    6.2 论文研究的价值与创新点
    6.3 论文研究的局限与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A 沈阳市高校建筑色彩体系现状及学生心理需求调查问卷
作者简介
作者在攻读硕士学位期间获得的学术成果
致谢

(7)CIS理论下的高校人文景观可意象性优化策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1.1 “环境育人”思想的发展
        1.1.2 中国高校的扩张与兼并热潮
        1.1.3 对于高校人文环境的追求
    1.2 研究目的及意义
        1.2.1 研究目的
        1.2.2 研究意义
    1.3 相关概念界定
        1.3.1 大学校园
        1.3.2 人文景观
        1.3.3 人文景观的可意象性
        1.3.4 CIS理论
    1.4 国内外研究综述
        1.4.1 国外高校人文景观研究
        1.4.2 国内高校人文景观研究
        1.4.3 国内外景观CIS理论研究
    1.5 研究内容与方法
        1.5.1 研究内容
        1.5.2 研究方法
        1.5.3 研究框架
2 高校人文景观可意象性研究
    2.1 高校人文景观的发展历程
        2.1.1 国外高校人文景观发展历程
        2.1.2 国内高校人文景观发展历程
    2.2 中国高校人文景观发展历程综述与现存问题
        2.2.1 中国高校人文景观的发展历程综述
        2.2.2 中国高校人文景观的现存问题
    2.3 高校人文景观的构成与特性
        2.3.1 高校人文景观的构成
        2.3.2 高校人文景观的特性
        2.3.3 发展趋势
    2.4 高校人文景观的可意象性研究
        2.4.1 概念解析
        2.4.2 研究内容
        2.4.3 高校人文景观可意象性要素研究框架
        2.4.4 高校人文景观可意象性的内涵
        2.4.5 可意象性优化的重要性
    2.5 本章小结
3 CIS理论在高校人文景观中的应用
    3.1 CIS理论概述
        3.1.1 CIS理论的形成与发展
        3.1.2 研究对象
        3.1.3 研究目标
        3.1.4 识别要素与构建流程
        3.1.5 构建优势
    3.2 组织CIS与高校人文景观CIS的特性对比
        3.2.1 CIS理论在高校人文景观CIS中的适应性
        3.2.2 组织CIS与高校人文景观CIS的区别
        3.2.3 特性对比总结
    3.3 高校人文景观CIS的构建原则
        3.3.1 满足多样的使用功能
        3.3.2 关注高校的地域属性
        3.3.3 注重高校人文景观的历史延续
        3.3.4 尊重高校生态多样性
    3.4 中国高校人文景观可意象性要素调研
        3.4.1 大连理工大学
        3.4.2 同济大学
        3.4.3 调研结果总结
    3.5 本章小结
4 高校人文景观CIS构建策略
    4.1 高校人文景观CIS构建框架
        4.1.1 构建高校人文景观CIS的必要性
        4.1.2 高校人文景观CIS的构建对象
        4.1.3 高校人文景观CIS的构建目标
        4.1.4 高校人文景观CIS的构建优势
        4.1.5 高校人文景观CIS的影响因素
    4.2 高校人文景观CIS的识别要素
        4.2.1 理念识别(MI)
        4.2.2 行为识别(BI)
        4.2.3 视觉识别(VI)
        4.2.4 氛围识别(AI)
    4.3 高校人文景观CIS构建流程
        4.3.1 高校人文景观CIS构建流程解析
        4.3.2 高校人文景观CIS运行示意图
    4.4 本章小结
5 高校人文景观可意象性优化策略
    5.1 功能性优化策略
        5.1.1 以轴线为核心实现功能延展
        5.1.2 串联各区域构建功能分区体系
        5.1.3 结合识别成果强化功能属性
    5.2 地域性优化策略
        5.2.1 结合地域优势提升校园特色
        5.2.2 建设双开放人文景观
    5.3 历史性优化策略
        5.3.1 以校园轴线为核心搭建展示平台
        5.3.2 物质元素的精神延续
    5.4 生态性优化策略
        5.4.1 整合自然资源的宏观设计
        5.4.2 多层次搭配建设活力景观
    5.5 本章小结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A 图片、表格来源
附录B 中国高校人文景观可意象性调研访谈大纲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学术论文情况
致谢

(8)合肥20世纪50-60年代高校空间形态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引言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1.2.1 研究目的
        1.2.2 研究意义
    1.3 国内外研究综述
        1.3.1 国外相关研究现状
        1.3.2 国内相关研究现状
    1.4 研究的内容与方法
        1.4.1 研究内容
        1.4.2 研究方法
    1.5 研究的思路与框架
第二章 合肥高校发展沿革及现状概述
    2.1 合肥高校发展历程概述
        2.1.1 解放后至“文革”时期
        2.1.2 恢复发展期至今
    2.2 合肥20世纪50-60年代高校建筑调研情况
        2.2.1 数量与分布
        2.2.2 高校与时代发展的辩证关系
    2.3 本章小结
第三章 合肥20世纪50-60年代高校校园规划特征
    3.1 国内同时期高校校园形态特征演变
        3.1.1 “苏联模式”的引导性及其影响
        3.1.2 实用主义主导的规划布局
        3.1.3 对“苏联模式”的反思和新形式的产生
    3.2 合肥高校校园规划案例特征研究
        3.2.1 合肥工业大学
        3.2.2 安徽大学
        3.2.3 合肥师范学院
    3.3 高校校园规划特征归纳比较
        3.3.1 校园功能布局
        3.3.2 校园空间组织
    3.4 本章小结
第四章 合肥20世纪50-60年代高校建筑单体特征
    4.1 国内同时期高校建筑特征演变
        4.1.1 “民族形式,社会主义内容”思想的传入
        4.1.2 传统建筑形式的探索与演变
        4.1.3 现代建筑的自发探索
    4.2 合肥高校建筑单体特征案例研究
        4.2.1 教学建筑
        4.2.2 教辅建筑
        4.2.3 宿舍建筑
    4.3 高校建筑单体形制归纳比较
        4.3.1 平面模式
        4.3.2 立面外观
    4.4 本章小结
第五章 合肥高校建筑遗产价值与空间形态发展总体特征
    5.1 合肥20世纪50-60年代高校建筑遗产价值认知
        5.1.1 充满历史底蕴的城市印记
        5.1.2 建构人文气息的校园空间
        5.1.3 延续校园文脉的建筑语境
    5.2 合肥高校空间形态演变的总体特征
        5.2.1 政治意识形态的映射——20世纪50-60年代
        5.2.2 扩张建设的空间异质并列——80-90年代初
        5.2.3 多元化的校园形态构筑——90年代初至今
    5.3 对未来合肥高校形态演变的展望
    5.4 本章小结
参考文献
致谢
作者简介及读研期间主要科研成果

(9)西北农大中心教学区建筑与环境更新设计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意义
        1.2.1 普适性
        1.2.2 文脉延续性
        1.2.3 示范性和指导性
    1.3 相关概念的界定
        1.3.1 中心教学区
        1.3.2 校园文脉
        1.3.3 更新设计
    1.4 研究对象与内容
        1.4.1 研究对象
        1.4.2 研究内容
    1.5 研究目标
    1.6 国内外研究现状
        1.6.1 国外研究现状
        1.6.2 国内研究现状
    1.7 研究方法及研究框架
        1.7.1 研究方法
        1.7.2 研究框架
2 国内高校发展概况及西北农大校园发展概述
    2.1 国内近现代高校校园发展概述
        2.1.1 近现代高校发展背景
        2.1.2 近现代高校校园发展
    2.2 西北农大校园发展概述
        2.2.1 历史沿革及校园发展
        2.2.2 办学理念研究解读
        2.2.3 校园文脉研究概述
        2.2.4 校园与城市共生关系研究
    2.3 中心教学区背景及需求研究
        2.3.1 中心教学区现状分析
        2.3.2 中心教学区建筑特殊性研究
        2.3.3 甲方的意愿及更新设计要求概述
    2.4 本章小结
3 西北农大更新设计的理论研究
    3.1 更新设计的发展历程概述
    3.2 更新设计理论研究概述
        3.2.1 建筑类型下的更新研究理论
        3.2.2 建筑常见的更新内容
        3.2.3 针对遗产建筑和历史建筑出台的相关文件
    3.3 西北农大校园建筑与环境更新理论研究
        3.3.1 教学空间的更新
        3.3.2 整体文脉的延续
        3.3.3 新技术、材料的应用
        3.3.4 整体建筑与环境的更新研究
    3.4 更新设计相关的案例分析
    3.5 本章小结
4 西北农大中心教学区更新设计实践
    4.1 更新设计原则
        4.1.1 校园文脉的延续性原则
        4.1.2 整体与个体的协调性原则
        4.1.3 动态性原则
        4.1.4 可持续发展原则
    4.2 更新设计策略研究
        4.2.1 从校园整体出发,五号楼的更新策略探讨
        4.2.2 以三号楼为研究参照,五号楼的更新策略探讨
        4.2.3 从场所出发,五号楼加改建方式探讨
        4.2.4 整合与激活院落空间的更新策略探讨
    4.3 方案设计
        4.3.1 设计理念
        4.3.2 总平面布局分析
        4.3.3 形式生成逻辑
        4.3.4 平面功能空间布局
        4.3.5 建筑界面分析
        4.3.6 建筑外部环境设计
        4.3.7 整体空间关系及景观分析
    4.4 本章小结
5 基于西北农大更新实践的多角度研究
    5.1 校园文脉传承研究
        5.1.1 “历时性”与“共时性”角度下的校园文脉传承
        5.1.2 后现代主义理论研究下的校园文脉传承
    5.2 外部空间环境研究
        5.2.1 外部空间的开放性和公共性
        5.2.2 空间序列
        5.2.3 外部环境的空间界面研究
    5.3 形式和功能空间的研究
        5.3.1 形式的开放兼容性
        5.3.2 功能空间的多样性
    5.4 绿色建筑策略研究
        5.4.1 绿色建筑策略在建筑更新设计中应用的必要性
        5.4.2 室内空间绿建优化的更新方式
        5.4.3 立面围护结构绿建优化的更新方式
    5.5 本章小结
6 总结思考
参考文献
图表目录
    图录
    表录
攻读硕士研究生期间的研究成果
    获奖情况
    攻读硕士期间参加的项目
附录
致谢

(10)广州旧城区既有高校微改造设计策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1.1 中国城市校园建设的发展现状
        1.1.2 全国和广州市的高等教育的持续性扩招
        1.1.3 广州市的土地与人口现状
        1.1.4 广州地区地域特点
        1.1.5 广州旧城区既有高校发展现状
        1.1.6 广州城市更新与“微改造”模式
    1.2 研究意义
        1.2.1 研究对象的界定
        1.2.2 研究角度的选择
        1.2.3 研究目的
    1.3 相关概念解读
        1.3.1 广州旧城区
        1.3.2 既有高校
        1.3.3 微改造
        1.3.4 设计策略
    1.4 研究方法与框架
        1.4.1 研究方法
        1.4.2 研究框架
第二章 国内外文献与案例分析研究
    2.1 国内外相关理论研究
        2.1.1 国外相关理论
        2.1.2 国内相关理论
        2.1.3 国内外相关文献研究述评
    2.2 国内外实际项目案例研究
        2.2.1 国外实际项目案例分析
        2.2.2 国内实际项目案例分析
        2.2.3 国内外案例研究小结
第三章 广州旧城区与既有高校现状调查
    3.1 广州旧城区概况
        3.1.1 广州旧城区发展历程
        3.1.2 广州旧城区中的建筑风貌保护规定
    3.2 广州旧城区既有高校概况
        3.2.1 广州既有高校现状情况
        3.2.2 广州旧城区既有高校概况
    3.3 旧城区中既有高校更新改造设计原则
    3.4 广州旧城区既有高校调研现状
        3.4.1 调研目标的选择
        3.4.2 五所旧城区既有高校周边环境
        3.4.3 五所旧城区既有高校现状情况与分析
    3.5 广州旧城区既有高校学生问卷调查状况分析
        3.5.1 既有高校问卷调查的方式与内容
        3.5.2 广州旧城区既有高校问卷调查分析
    3.6 广州旧城区既有高校的现状问题与成因
        3.6.1 旧城区高校校园的基本特征与问题
        3.6.2 旧城区高校现状问题的成因
    3.7 本章小结
第四章 旧城区既有高校“微改造”设计策略
    4.1 旧城区既有高校“微改造”的目标
    4.2 功能布局的优化调整
        4.2.1 功能布局中的集约化调整
        4.2.2 功能空间复合和组团化
    4.3 交通组织系统优化改造
        4.3.1 机动车流线与步行流线优化设计
        4.3.2 交通系统的立体化设计
    4.4 外部空间的地域化和多功能化设计
        4.4.1 外部空间的地域化设计
        4.4.2 外部空间的多功能化改造
        4.4.3 外部空间的景观绿化提升
    4.5 建筑立面的修缮与改造
        4.5.1 外立面的结构与外观的基本修缮与改造
        4.5.2 建筑外立面色彩重塑
        4.5.3 历史文化建筑立面修缮与保护
    4.6 建筑空间的“微改造”趋势
        4.6.1 教学空间“多样化”设计趋势
        4.6.2 生活区“社区化”的设计趋势
    4.7 本章小结
第五章 结论与展望
    5.1 研究结论
    5.2 未来展望与学术意义
参考文献
附录一 图表目录索引
附录二 广州旧城区既有高校学生满意度评价调查问卷
附录三 广州大学桂花岗校区部分“微改造”部分设计文本
附录四 广远职业技术学校部分“微改造”部分设计文本
致谢

四、高校校园建筑的风格(论文参考文献)

  • [1]西南民族大学太平园校区改扩建设计研究[D]. 李冬.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2021(01)
  • [2]“两观三性”视角下的当代大学校园空间更新、改造设计策略研究[D]. 陈纵. 华南理工大学, 2020(05)
  • [3]高校历史校园景观风貌的整体保护研究[D]. 卓智慧. 华南理工大学, 2020(02)
  • [4]基于校园文化建设的大学校园规划设计策略研究[D]. 张景璇. 东南大学, 2020(01)
  • [5]基于功能置换的地方性高校老校区更新设计研究[D]. 朱鹏颖. 河北工程大学, 2020(08)
  • [6]基于色彩心理效应的高校建筑色彩体系控制研究 ——以沈阳市为例[D]. 孙佳宁. 沈阳建筑大学, 2020(04)
  • [7]CIS理论下的高校人文景观可意象性优化策略研究[D]. 李东翼. 大连理工大学, 2020(06)
  • [8]合肥20世纪50-60年代高校空间形态研究[D]. 陈宇明. 安徽建筑大学, 2020(01)
  • [9]西北农大中心教学区建筑与环境更新设计研究[D]. 胡鹏飞.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2020(01)
  • [10]广州旧城区既有高校微改造设计策略研究[D]. 陈翔宇. 广州大学, 2020(02)

标签:;  ;  ;  ;  

大学校园建筑风格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