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少奇干女儿的故事

刘少奇干女儿的故事

一、刘少奇教女故事一则(论文文献综述)

刘越[1](2021)在《故事家刘合升及其故事研究》文中研究说明

薛清[2](2020)在《适时生动的阶级教育 ——论《白毛女》的“多重变奏”》文中研究表明跨越七十五年历史长河的“红色经典”《白毛女》是一部几经加工修改,从乡民之口,经文人之手,向政治文化中心流转迁移的文艺作品。从延安时期革命寓言性的歌剧,到五十年代侧重歌唱新政权和人民主体性的电影,直至家喻户晓的芭蕾舞剧,《白毛女》的书写跨越了多个艺术门类。本文将《白毛女》在不同艺术门类中历时性的文体变迁与版本沿革称为《白毛女》的“多重变奏”,并以此为研究对象,力图呈现“变奏”的历程(变在哪里?为什么会这样变?由此显现了怎样的书写政治与历史意志?),揭示其中民间通俗文化与五四批判理性、社会主义革命话语间胶着摩擦又相互渗透的复杂运作,进而管窥中国当代文学的生长机制。本文在结构上借用并改造了四十年代黎辛评论文章中的三个词“适时”、“生动”和“阶级教育”,以此切入,将《白毛女》的“多重变奏”有机勾连起来。这里的“适时”隐喻《白毛女》构思书写中具体变化的时代压力(生发“变奏”的延安时期、“十七年”与“文革”);“生动”意指《白毛女》的文学空间,诸如戏剧性构建、人情与日常化的书写等;“阶级教育”则指向《白毛女》的政治诉求,尤其是对社会主义新中国的想象与憧憬。本文共分四章。第一章研究《白毛女》从民间传说改编为歌剧的过程。“白毛仙姑”的民间传说蕴含着追求男女平等、破除迷信等多种叙述潜能,歌剧《白毛女》成功地将人鬼变换的故事与阶级斗争的主题相结合,确立了社会主义革命的必要性和正当性,形成经典的“压迫-觉悟-反抗”的民族国家叙事结构。剧本经过数次修改,不断贴近工农兵群众的欣赏习惯和审美需求,在号召人民参与土地改革及建设新中国的政治征途上,发挥了不可替代的积极的宣传与动员作用。此后《白毛女》“多重变奏”的改编,莫不以歌剧为“基调”和蓝本。这种“回头望”的变奏改编模式,与延安文学在当代文学前三十年中的核心或曰“原点”地位一脉相承。在《白毛女》变奏的创作改编中,社会主义新中国的面目、形象日渐清晰。第二章研究《白毛女》从歌剧改编为电影故事片的过程。在国内获得高票房的同时,影片《白毛女》走出国门,成为世界了解新中国的一张外交名片。在歌剧基础上,影片《白毛女》进一步打造及巩固了新政权的历史合法性与权威性。较之歌剧,影片凸显爱情主线,展现了民间焕然一新的精神风貌;在歌颂新政权的同时,对中国乡土社会给与全新振奋的描述,由此激发民众“国家主人”的主体认同与归属感,号召他们不忘党的恩情,积极投身社会主义生产建设。第三章研究《白毛女》京剧及芭蕾舞剧的改编历程。京剧《白毛女》在“戏剧大跃进”时期上演,效果不尽如人意,是《白毛女》“多重变奏”河流中一朵不甚起眼的浪花。芭蕾舞剧《白毛女》诞生于1964年,达到“多重变奏”的高潮。它显示了社会主义新中国征用、改造西方艺术形式(芭蕾舞、交响乐)来表达彰显自我的强大魄力与创造。舞剧以高度本质化的人物形象和情节设计塑造了贫下中农及无产阶级英雄的艺术典型,用“以阶级斗争为纲”取代了“旧社会把人变成鬼,新社会把鬼变成人”的歌剧主题。和之前的电影《白毛女》相比,舞剧削弱了爱情成分,由是被压抑的力比多转而凝聚在激进的革命样板、“造型”中。结语部分梳理、归纳《白毛女》文本内外时代压力、文学空间和政治诉求的互动关系,总结《白毛女》获得经久不衰生命力的独特法门。

邵璐瑶[3](2019)在《红色家书融入初中道德与法治课对策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灵魂,文化的繁荣昌盛助推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红色家书作为优秀文化资源,受到党和国家的高度重视。红色家书是关于中国共产党的历史文献,是不可再生的红色文化资源,其教育价值不容忽视。因此,本文将红色家书与初中道德与法治课相结合,在深刻分析红色家书内容的基础上,找到其与初中道德与法治课的内在统一关联,以访谈调查为依据,通过剖析现实问题深入研究红色家书融入初中道德与法治课的对策,主要探讨在课堂教学中的对策和课外实践中的对策,关于课堂教学对策从教材、教学形式、课堂氛围展开论述;关于课外实践对策从组织家书互写、研学旅行活动两方面展开论述。旨在从多方面对初中生进行品德涵养和道德培育,让初中生了解红色家书,与教材理论知识相结合,帮助初中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更好地为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服务。同时对初中道德与法治课的教学提供借鉴。

王纾然[4](2018)在《近代上海女性教育与职业生涯研究》文中指出20世纪初,随着维新运动的开展,女学在中国开始兴起。几十年间,中国女性走出闺阁,走向学校和职场,获得了独立和解放的可能,而这一变化在上海这一近代大都市尤为剧烈和多样。本研究所要探究的,是学校与职场向女性打开之后,近代上海女性的教育生活与职业生涯是如何开展和演变的。通过描述和分析近代上海女性教育与职业生涯的图景,探讨在20世纪上半叶的变迁中,女性生活空间延展和人生轨迹改变的过程。本文讨论的主要是普通上海女性如何进入近代教育和近代职场,她们接受教育和从事职业的图景如何演变,以及教育是如何作用于女性的职业生涯和自我实现的历程等问题。研究时间跨度为1900年至1949年,以上海女子学校教育的发展为起点,下至新中国成立之前。本研究所涉及的女性群体以占近代职业女性大多数的中下层女性为主,探寻沉默的普通女性的教育和职业生涯。除绪论外,正文部分共四章,第一章以城市与社会性别及女性教育的关系为视角,从更加广泛的意义上考察近代上海女性社会性别和社会生活的变迁。意在说明近代上海社会生活的变化对女性社会性别的重塑,描述近代上海女性教育与职业的概况,并试图寻找女性在其中的自我诠释。第二章研究的对象是近代教育中的女教师,她们伴随近代教育而成为职业教育者,又在这一传统与现代兼具的职业中表现出多重特性。第三章主要分析随着近代城市发展出现的商业、医护、公用事业等新的职业领域中的女性教育与职业状况,展现新的职业女性阶层的生态样貌。第四章记述在近代工业中成长的以纺织女工为代表的产业女工,传统的社会结构使她们的教育资源和教育机会极其匮乏,却参与了最先进的生产力和生产关系,也在最普遍和最广泛的意义上获得了自我实现和解放。本文使用的研究方法主要是叙事研究法和口述史的方法。在研究过程中,研究者有选择地访谈了14位曾在1949年之前接受教育或工作的普通女性或他们的配偶,他们的职业有产业工人、教师、职员、医护人员、自由职业者等,在他们的叙述中可以生动地再现近代女性教育与职业生涯的几个片段和侧面。本研究试图在相关领域丰富的成果基础上,将近代女性置于时代和社会嬗变的大背景下,从接受教育和从事职业的女性的主体视角描述女性的教育过程和职业生涯,以第一手口述和原始档案还原部分的真实历史,为理解教育与女性的职业发展和自我实现之间的相互作用提供一种新的可能。近代上海普通女性教育与职业生涯的图景,是上海城市大历史和女性大历史的组成部分。它相伴城市和时代变迁而生,又推动和改变着历史的轨迹。在近代上海女性教育与职业演变中,女性的社会性别和社会角色发生了彻底的转变。女性在教育中获得了社会的认同和自我的重塑,她们越来越深入地参与到教育过程中,找回了自己在教育中的位置。不同行业的女性的教育与职业的关系迥异。教育与医疗是社会留给女性相对宽容的职业空间,为此进行的女性教育有比较完备的专业性,教育与职业之间的联系十分直接而紧密。而在此之外的职业女性,她们的教育与职业之间的关系并不是一一对应的。她们伴随城市职业生态近代化的过程出现,为近代上海提供了生动的职业样本。教育对女性职业和女性自我发展的作用是多样化的。在近代上海这样一个新旧并存并急速变迁的都市里,女性对自我认知的矛盾与困惑表现得尤为集中。女性本身对自我的认同和认知在不断蜕变,女性自我意识在教育和职业场景中的唤醒是一个充满纠结的过程。但最终女性在社会转型中实现了自我救赎,逐步接近了女性对教育的自主权,对性别角色的主动权,对职业生涯的选择权。

杨丽萍[5](2016)在《女性主义视角下新中国第一夫人媒介形象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女性主义由西方女权运动发展而来,自上世纪80年代传入中国,作为一种批判方法,女性主义迅速冲击了其他人文社科类学术研究,新闻传播学自然也不例外。随着媒介的发展,媒介在人们生活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地位,媒介逐渐成为人们认识和理解世界的来源,媒介也成了社会价值观的映射。女性主义与新闻传播学的结合,其研究很重要的一个部分是媒介中的女性形象。“第一夫人”是一国女性的代表,其形象代表了一个国家广大女性的生存发展状态,其媒介形象代表了社会的女性观念。通过研究第一夫人媒介形象及其变化,试图剖析其背后对应的社会文化价值观的变迁。新中国成立后,国家并没有第一夫人的确切称呼,因为国家外交的迫切需要,中国的第一夫人才首次在国际亮相。后来历届第一夫人基本上都保持低调,随同出访多为礼节性的随访,第一夫人自我展示的空间很小,媒介形象单一。而这一现象在彭丽媛出任第一夫人之后,被迅速打破,中国第一夫人“强势”进入大众视野,展开中国魅力攻势。本文以女性主义视角为理论工具,选取媒体对彭丽媛的报道,利用词频分析软件概括彭丽媛媒介形象,通过与历届第一夫人媒介形象的对比,归纳女性主义视角下这一变化产生原因,最后就第一夫人角色定位及媒介形象塑造提出合理化建议。文章共分为六个部分,第一部分为绪论,概括介绍了本文的研究背景、研究目的、研究现状、研究方法和研究的创新点,为本文研究搭建理论框架;第二部分选取样本,通过词频分析软件,归纳媒介对彭丽媛的报道特点及呈现出的媒介形象;第三部分为彭丽媛媒介形象与历届第一夫人媒介形象的纵向对比;第四部分是从女性主义视角出发分析变化产生的原因,从政治环境、社会文化、媒介发展等多个维度;第五部分是基于彭丽媛产生的巨大效应,及前文梳理的第一夫人一直以来一脉相承的特点,对中国第一夫人媒介形象塑造提出建议。

杨恩慧[6](2016)在《游戏在我国学前教育法规中演变的研究》文中提出本研究综合采用文献研究法、历史分析法和比较分析法对游戏在我国学前教育法规中的演变进行深入分析。通过对1903年至今我国颁布的学前教育主要法规(见附录1)进行文本分析笔者认为,我国学前教育法规中之游戏:从宏观上来说,其地位经历了由保育(教导)四条(项)目之首到七项课程范围之一、由体育下设子项目到基本活动的演变历程;从微观上来说,其内涵经历了由“运动”到“活动”的演变历程、其价值经历了由“工具”到“本质”的演变历程、而其实质则经历了由“福利”到“权利”的演变历程。在上述分析的基础上,笔者借鉴美国政策理论家约翰·W·金登(John·W·Kingdon)提出的多源流理论构建出了本研究的理论分析框架,对我国学前教育法规中游戏演变的发生进行多源流分析,同时也梳理了推动游戏在我国学前教育法规中演变的主要动力因素。笔者认为,游戏在我国学前教育法规中演变的发生是问题溪流、政策溪流、政治溪流中多种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其中,政府意识形态构成了游戏演变发生的政治基调,约束着游戏演变的内容、性质及方向;政府的外交及留学政策对游戏的演变起着重要的导向作用;实践现状的反馈作为现实因素是游戏演变的触发机制;而教育家、政府要员则作为关键性人物,对游戏演变的发生发挥着重要的推动作用。结合新时期我国学前教育发展所面临的新机遇和新挑战,笔者提出了本研究之于我国学前教育事业健康发展的现实启示:1.在“全球化”和“在地化”背景下,要立足本国国情合理借鉴和学习他国经验;2.相对于制度学习要尤其注重学前教育先进理念的引进和革新;3.要进一步构建和完善我国学前教育法规体系,推动学前教育立法;4.厘清游戏与课程的关系、协调游戏的三维价值、把握游戏的精神实质,将游戏作为我国学前教育质量提升的应有之义。

刘京京[7](2015)在《民国时期中学生生活研究(1912-1937)》文中研究说明民国时期的中学生作为一个新“群体”登上了教育历史的舞台,他们生动活跃地演绎出一幅充满无限活力的景图。这一时期,他们成为时尚潮流的引领者、革命运动的急先锋、民众教育的启蒙者、进步思想的践行者。可以说,他们在某种程度上加速了时代变迁的进程。学生生活史是教育生活史的重要构成,通过全方面、多层次、多视角呈现中学生的生活样态,力图实现以小见大,管窥整体教育状况的效果。中学生生活史的研究价值,一方面可以还原原生态的教育景貌,另一方面则为当今深化教育改革提供些许的历史镜鉴。导论部分重点探讨了选题缘起与研究价值,并对相关概念做了简要介绍,同时勾勒出“学生生活史”及“中学教育”等主题的学术史脉和研究现状,阐明了研究理论与研究方法,试图对全文做出宏观性概述。第一章“近代历史变迁中的中学生”,从教育制度变革及文化变迁的视角,探源与呈现中学教育的萌芽、定制的历史过程,以及在文化变迁过程中,中学生生活的迹象转变,进而发现政治、文化与教育的互联、互约、互进的复杂关系。第二章“民国时期中学生的学习生活”,学习生活是学校生活的主要内容,学生课堂的学离不开教师的教,力图从丰富多样的学习内容及灵动多彩的教学方法,展示课堂学习的原动态。学生的自主学习主要集中在图书馆、自习室内,有的则自寻“光源”之地。中学生面临着临时考试、日常考试、毕业考试、升学考试等多重考验。不同学生对待考试的态度不尽相同,有的为争夺荣誉而发奋,有的则抱有六十分主义。为了应对多种考试,便出现了开夜车、罢考、作弊等现象。此外,从“升学与就业”的问题介入,深入揭示并分析了中学生受到的社会抵拒和约束。第三章“民国时期中学生的物质生活”,首先从宏观上呈现中学生的经济生活,既有富贵子弟的华奢,也有贫寒子弟的窘迫。对于家境贫寒的学生而言,除了紧衣缩食之外,则通过争获各种奖励资助、勤工俭学完成学业。中学生除了在校着整齐划一的校服之外,有的则勇于尝试新式装扮,甚至引领着时尚界潮流。学生在校既可自办伙食,成立膳食委员会,亦可自购菜蔬亲自烹食,还可以通过自带、叫外卖等途径改善伙食。因办学水平不一,导致学生居住环境良莠不齐,但他们都要受到管理制度的各种规约。第四章“民国时期中学生的情感生活”,主要分析了师生之间的亦师亦友之情,以及因教员水平、学校管理等因素而爆发的分庭抗争型的师生情感,同时亦有相互冷漠的平淡授受关系。学生之间既有互帮互爱型,亦有因利益冲突而生的矛盾竞争型。民国时期中学生的婚恋观开始转变,自由恋爱的观念开始萌发。自由爱恋不仅表现在异性间的爱慕,也有同性以及师生间的爱恋。此外,学生经常产生异乡人的家乡思及胸怀国家的爱国情。第五章“民国时期中学生的课外活动”,重点考察了争相设立的各种文体社团、学术社团、学生自治会等多样社团;各种增广见闻的游历参观、提高生活技能的社会体验;以及回报社会的各种社会奔走和提高民智的文化教育。除此之外,为了调剂多彩生活,学生们经常聆听各种学术报告、演讲,以及寻逐各种消遣烦闷的娱乐活动。第六章,“民国时期中学生及其生活与社会变迁”,民国时期的中学生成为社会变革的重要群体,他们成为唤醒民众的先锋军、震荡社会结构的新鲜力量以及革命运动的主体。同时,他们成为开社会风气之先的前驱者,其生活方式影响了社会生活潮流,加速了女性解放的步伐,演绎出生机盎然的学校风貌以及净化了社会风气。余论部分,主要对民国时期中学生生活进行历史审视,分析中学生上演历史幕剧的动因。同时,对学生生活史的研究做了几点尝试性的理论思考,以期为今后学生生活史的研究提供些许的借鉴。

江海洋[8](2015)在《曾国藩官德修养思想研究》文中提出该论文以马克思主义官德思想为理论基础和指导思想,从思想政治教育和伦理学相结合的角度,从研究“官”、“德”、“修养”等基本概念入手,对曾国藩官德修养思想的渊源、核心价值追求、官德准则和修养方法及其特点、作用、历史局限性和当代价值等,作了全面深入的探讨,力求多层次展示其学说全貌,为曾国藩官德修养思想的进一步研究抛砖引玉。对曾国藩官德修养思想述论体系进行系统的概括和提炼是研究的难点和重点。该论文运用历史唯物主义和唯物辩证法,试从人性论、价值论、规范论和方法论的结合上,将散见于曾国藩诗文、书信、日记中的官德修养零星观点,经过整合、提炼,概括出以人性论的“复性说”为思想基础,以内圣外王为核心价值取向,以圣贤为最高官德境界,以“清、慎、勤”及“八德”、“八本三致祥”为系列官德准则,以“外学”、“内省”、“修行”三位一体为修身方法的曾国藩官德修养思想述论体系,并对其官德修养准则和官德修养方法两个子体系,进行了深入研究。如此完整的系统概括尚属首创。以史为鉴,充分发掘传统文化中的现代价值,是研究的出发点与落脚点。该论文从官德修养的理论、实践以及官德思想教育等三个方面,挖掘曾国藩官德修养思想的当代价值,对市场经济环境下的官德修养这一当代最新课题,大胆地进行了理论探讨与创新,将新型官德规范概括为清正廉洁、谦虚谨慎、勤政为民等三条核心准则,体现了市场经济环境下反腐防变的时代要求;在总结古今中外经验的基础上,新提炼了“五个结合”的科学修养方法,特别是自律与法律相结合的中西合璧的官德修养方法,更符合当代市场经济环境新要求:同时,依据改革开放和市场经济新情况新特点,结合曾国藩官德修养思想对当代公务人员官德思想教育工作的启示,又提出了“四改”新思路,即教育内容由传统的依赖型官德,改为以“慎独”为特征的自主型官德;教育方式由传统的单向“灌输”,改为交互式思想沟通;教育体系由常规的学校、社会、家庭“三结合”,改为以自我教育为核心、家庭、党校、社会教育相配套的“四结合”;教育方法由单纯的训导式显性教育,改为以隐性教育为主,隐性与显性教育有机结合。依据内因和外因的辩证关系,该论文走出千百年来“道德决定论”和“制度决定论”非此即彼的无谓争论,突破了曾国藩等儒家“自省”的局限和单纯依赖制度的倾向,从干部自身的角度,提出了相对独到的观点,为当代公务人员官德修养及其官德思想教育工作,提供了具有一定参考价值的意见。

袁西玲[9](2014)在《延安时期的翻译活动及其影响研究》文中认为国内现有的延安学研究对延安时期翻译活动的关照缺乏,致使目前的研究成果不能完全涵盖和反映延安时期社会文化的全貌。从翻译角度而言,国内众多的翻译史研究成果对延安时期的翻译活动也鲜有提及,致使延安时期的翻译命题成为中国翻译史研究中一个缺失的环节。本论文以延安时期翻译实践活动为研究对象,采用翻译史研究常规的描述性、社会性和“翻译考古”的方法,以翻译政治、翻译生态学、翻译伦理三大理论为支撑,从延安时期翻译活动的社会需求问题入手,宏观考察延安时期翻译活动的社会历史语境、翻译活动的整体特征、影响与学术意义;并对此时期的翻译现象、翻译类型,翻译机构、译者群体与翻译作品从翻译对于国际话语权、宣传与外交的作用进行历史的评价与跨文化解释,归纳这些翻译活动起到的社会功能与发挥的历史作用。论文指出研究延安时期翻译专题史对中国翻译史研究的意义。延安时期的翻译活动对新中国的对外编译局、外交部门、高等外语学校的发展都奠定了基础,是中国翻译史研究、口译史研究、应用翻译研究不可忽视的对象。论文强调延安时期的翻译者们作为历史见证者和文化创造者身份和地位的重要性;指出延安时期翻译实践的时代特征,延安时期翻译活动的翻译政治学和社会学特征与意义;论文最后以史为鉴,提出了延安时期翻译活动对当前中国外宣翻译的借鉴意义。论文对延安时期翻译活动的社会性、政治性、跨文化性进行综合考察与深入分析,并以意识形态建设、文化建设、外交的大视野,观照延安时期翻译活动的政策、困境与成就,指出延安时期的翻译活动对中国应用翻译研究的特殊贡献。延安时期的马列着作翻译、外电国际新闻翻译、对外英语广播和外宣文稿翻译、国际友人采访的口译翻译活动、战地军事翻译等活动都具有显着的战争时代视域下的应用翻译特征,不仅在内宣上成为延安时期马列思想与国外文化输入的主流渠道,在外宣传播上也促进了当时延安与国际世界的交流,还对塑造与提升延安的国际化形象以及形成积极正面的舆论宣传起到推动作用。延安时期翻译活动的经验对当前国际化语境下做好中国形象与文化的对外传播研究具有现实意义。

董昕[10](2013)在《戏曲现代教育改革发展历程研究1949-2009》文中研究表明戏曲艺术教育是以戏曲文化和技能为主要教学内容的专业教育,是训练培养戏曲艺术人才的主要手段和方式,也是戏曲艺术得以发展和赓续的根本。它是当今世界上历史最悠久、保存最完整、形式与结构最复杂的艺术教育体系,它经过近千年的积累和发展,终十在新中国成立后被国家纳入了国民教育的序列当中,由此进入了戏曲现代教育60年改革发展的全新历程。第一章“戏曲传统教育的历史回眸”。戏曲教育滥觞于原始宗教歌舞,在乐教传统的丰富和滋养下,于唐教坊中孕育出了完整的形态。宋元时期,戏曲教育秉承中国乐教的传统,随着戏曲艺术的破茧而出降临世间,并迅速成为戏曲文化传承的重要手段,推动戏曲艺术的发展。“戊戌变法”失败后,在改良思想的影响下,戏曲界伶人们在各地开办了一批新型的班社,戏曲传统教育也在这些班社中开始发生转变。受“五四”新文化运动的影响及大教育的转型,新式戏曲学校也陆续开办起来。第二章“新中国戏曲现代教育的确立”。戏曲艺术教育于建国以后被纳入了国民教育的序列中,自此翻开了戏曲教育崭新的一页,并进入了戏曲现代教育60年改革发展的全新历程。建国初的七年是社会主义改造时期,国家通过“改戏、改人、改制”三个步骤完成了对戏曲传统教育的现代化改造工程,为新中国戏曲现代教育的改革与发展奠定了丛石。第三三章“社会主义建设时期戏曲现代教育的曲折发展”。社会主义建设时期,戏曲现代教育围绕着培养又红又专的社会主义新人加快了改革与发展的步伐,然而,戏曲现代教育的办学规模与教育实践,却随着艺术与教育方针的起伏变化而不断变化,进入了一个曲折发展的历史阶段。第四章“‘文革’时期戏曲现代教育的特殊发展”。“文革”十年,戏曲现代教育进入了个“冰火两重天”的特殊发展时期。一方面,在砸烂“文艺黑线”、破“四旧”的名义下,各地戏曲教育机构将教学所用的服装、道具、剧本、教材资料一并烧毁,戏曲教育或停办、或下放,处于一片混乱状态。另一方面,戏曲教育因为肩负着为“样板戏”剧团培养后备人才的重任,开展了一场革命性的教学改革实验,对戏曲现代教育产生了深刻而长远的影响。第五章“新时期戏曲现代教育事业的全面恢复与振兴”。“文革”结束后,在党和国家领导人的高度重视下,在尊师重教风气的引导下,在整个行业的全情投入下,戏曲教育进入了一个快速恢复、发展阶段。第六章“戏曲现代教育事业的深化改革与快速发展”。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建设步伐的加快与教育体制改革的深化,戏曲现代教育事业走上了一条不同寻常的改革与发展之路,实现了自身的转型与跨越式发展。新中国60年,戏曲现代教育的改革与发展始终围绕着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戏曲艺术事业的合格建设者和接班人积极努力,深入探索。60年来,所培养的大批人才不仅满足了戏曲艺术事业建设和赓续的需要,而且推动了文化事业的繁荣与发展。

二、刘少奇教女故事一则(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刘少奇教女故事一则(论文提纲范文)

(2)适时生动的阶级教育 ——论《白毛女》的“多重变奏”(论文提纲范文)

内容摘要
abstract
绪论
第一章 从传说到歌剧:革命“有理”
    1.1 从“为赋新词强说愁”到“卷起裤管下地头”
    1.2 “旧社会把人变成鬼,新社会把鬼变成人”
    1.3 “压迫-觉悟-反抗”:讲好“翻身”故事
第二章 电影故事片:人民叙事的巩固发展
    2.1 从解放区来,到全世界去
    2.2 “大圆满”中的“小团圆”
    2.3 “吃水不忘挖井人”:诉苦动员与“主人”尊严
第三章 芭蕾舞剧:工农兵形象的典型塑造
    3.1 京剧改革“试验”与芭蕾舞剧改编
    3.2 三扁担“打出贫下中农的威风”
    3.3 “红旗卷起农奴戟”:以阶级斗争为纲
结语
参考文献
后记

(3)红色家书融入初中道德与法治课对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中文文摘
绪论
    第一节 选题缘由
        一、理论价值
        二、实践价值
    第二节 国内外研究现状
        一、国内研究现状
        二、国外研究现状
    第三节 研究内容、方法和创新点
        一、研究内容
        二、研究方法
        三、创新点
第一章 基本理论概述
    第一节 红色家书的内涵及特征
        一、红色家书的内涵
        二、红色家书的特征
    第二节 红色家书的分类
        一、明志篇
        二、正己篇
        三、教子篇
        四、亲情篇
    第三节 红色家书与初中道德与法治教材的联系
        一、红色家书明志篇与八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
        二、红色家书正己篇与八年级下册《道德与法治》
        三、红色家书教子篇与七年级下册《道德与法治》
第二章 红色家书融入初中道德与法治课现状分析
    第一节 红色家书融入初中道德与法治课访谈调查
        一、访谈目的及对象
        二、访谈过程及方法
        三、访谈结果及分析
    第二节 红色家书融入初中道德与法治课存在的问题
        一、缺乏配套的红色家书教材
        二、课堂教学形式较为单一、古板
        三、教师素养有待提高
        四、课外实践活动较少开展
第三章 红色家书融入初中道德与法治课堂教学的对策
    第一节 科学创新教材
        一、红色家书作为案例编入教材
        二、编写红色家书校本教材
    第二节 优化初中道德与法治课堂教学形式
        一、运用情境教学、合作探究法优化教师教的形式
        二、运用案例教学、互动式教学法优化学生学的形式
    第三节 营造积极的初中道德与法治课堂氛围
        一、教师丰富知识内涵吸引学生兴趣
        二、教师提高教学能力优化课堂氛围
        三、打造课堂教学物质环境
第四章 红色家书融入初中道德与法治课外实践的对策
    第一节 组织家书互写课外实践活动
        一、以“实事求是”为主题进行亲子家书互写
        二、以“艰苦奋斗”为主题进行亲子家书互写
        三、以“勇担责任”为主题进行亲子家书互写
    第二节 组织研学旅行活动
        一、选择与红色家书有关的地点
        二、进行线路规划和课程组织
        三、采访并撰写报告
结语
附录1
附录2
参考文献
致谢
个人简历

(4)近代上海女性教育与职业生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内容摘要
abstract
绪论
    第一节 选题缘由及研究价值
    第二节 文献综述
    第三节 研究目标与研究问题
    第四节 研究方法、视角与过程
    第五节 研究结构和内容
第一章 城市、社会性别与教育
    第一节 新城市与新教育
    第二节 近代城市和教育的发展为女性带来的空间
    第三节 社会性别在学校和职场的涵义
    小结
第二章 近代教育造就的女性职业教育者
    第一节 女教师的职业与生活
    第二节 女教师在学校场域的影响力
    第三节 女教师的社会角色和经济地位
    小结
第三章 近代职业引发的女性教育和阶层
    第一节 经世适用的女性职业教育与女性职业
    第二节 近代上海女性医护助产教育
    第三节 社会性别和经济视角的女性职业者
    小结
第四章 在近代工业中进行的纺织女工教育与职业
    第一节 水路江南的纺织工业风景
    第二节 纺织女工的日常生活
    第三节 纺织女工教育的可能性和特殊性
    小结
结语
后记
参考文献
附录
    一、产业女工访谈记录
    二、教育工作者访谈记录
    三、医护人员访谈记录
    四、职员访谈记录
    五、自由职业者访谈记录

(5)女性主义视角下新中国第一夫人媒介形象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缘起
    1.2 研究思路和方法
    1.3 研究综述
    1.4 论文的创新点
    1.5 本章小结
2 现任第一夫人彭丽媛媒介形象分析
    2.1 抽样方法概述
    2.2 第一夫人彭丽媛媒介形象
    2.3 本章小结
3 与往届第一夫人媒介形象的对比
    3.1 不同历史时期概要
    3.2 三位不同历史时期第一夫人媒介形象对比
    3.3 第一夫人媒介形象变迁中呈现的趋势
    3.4 本章小结
4 第一夫人媒介形象变迁原因分析
    4.1 国家政治文化环境的变化
    4.2 社会文化赋予女性更多的价值期望
    4.3 大众媒介的迅猛发展助推了第一夫人形象传播
    4.4 本章小结
5 启示
    5.1 充分发挥第一夫人角色的作用
    5.2 关于媒介在塑造第一夫人形象中的建议
结语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1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已发表的论文

(6)游戏在我国学前教育法规中演变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研究源起
        (一) 学术讲座激发探究兴趣
        (二) 后期梳理立定研究心志
    二、概念界定
        (一) 幼儿与儿童
        (二) 幼儿教育、幼稚教育与学前教育
        (三) 学前教育法规
    三、研究现状
        (一) 有关我国学前教育法规中游戏的介绍
        (二) 有关我国学前教育法规中游戏的解读
        (三) 有关我国学前教育法规中游戏的研究
        (四) 对以往研究的述评
    四、研究设计
        (一) 研究目标
        (二) 研究内容
        (三) 研究方法
        (四) 研究意义
第一章 我国学前教育法规中的游戏
    一、蒙养院(园)时期(1903—1922):作为保育(教导)四条(项)目之首的游戏
        (一) 蒙养院(园)制度的建立
        (二) 作为保育(教导)四条(项)目之首的游戏
    二、幼稚园时期(1922—1951):作为课程范围之一的游戏
        (一) 幼稚园制度的建立
        (二) 作为课程范围之一的游戏
    三、幼儿园发展初期(1951—1966):作为体育下设子项目的游戏
        (一) 幼儿园制度的建立
        (二) 作为体育下设子项目的游戏
    四、幼儿园发展停滞期(1966—1976):游戏在学前教育法规中的断层
    五、幼儿园发展新时期(1976—至今):作为基本活动的游戏
        (一) 幼儿园制度的恢复
        (二) 作为基本活动的游戏
第二章 游戏在我国学前教育法规中的演变
    一、由“运动”到“活动”:游戏内涵之演变
        (一) 游戏:一种运动
        (二) 游戏:一类活动
    二、由“工具”到“本质”:游戏价值之演变
        (一) 游戏:道德教化的工具
        (二) 游戏:个性发展的载体
        (三) 游戏:分科教学的手段
        (四) 游戏:自主发展的体验
    三、由“福利”到“权利”:游戏实质之演变
        (一) 游戏:儿童的福利
        (二) 游戏:儿童的权利
第三章 游戏在我国学前教育法规中演变的多源流分析
    一、多源流理论概述
        (一) 多源流理论之核心概念
        (二) 多源流理论之适用范围
    二、多源流视角下游戏在我国学前教育法规中演变的过程分析
        (一) 蒙养院(园)时期游戏演变的过程分析
        (二) 幼稚园时期游戏演变的过程分析
        (三) 幼儿园发展初期游戏演变的过程分析
        (四) 幼儿园发展新时期游戏演变的过程分析
    三、游戏在我国学前教育法规中演变的影响因素分析
        (一) 执政党意识形态的变更是游戏演变的抉择力量
        (二) 留学及外交政策的变化是游戏演变的导向力量
        (三) 实践诉求是游戏演变的现实力量
        (四) 关键人物是游戏演变的推动力量
第四章 游戏在我国学前教育法规中演变的现实启示
    一、合理借鉴和学习他国有益经验
        (一) “全球化”背景下借鉴和学习他国经验是必然之举
        (二) “在地化”背景下,借鉴和学习他国经验需是明智之举
    二、制度之前观念先行
        (一) 观念转变是重中之重
        (二) 制度学习是必要补充
    三、构建和完善学前教育法规体系
        (一) 着力完善学前教育法规体系
        (二) 全力提升学前教育法规科学性
    四、游戏是学前教育质量提升的应有之义
        (一) 厘清游戏与课程关系,正确理解游戏内涵
        (二) 协调游戏的三维价值,杜绝“傻淘傻乐”和“虚假游戏”
        (三) 把握游戏的精神实质,将“游戏性”渗透一日生活
参考文献
附录
    附录1 我国学前教育主要法规列表
    附录2 有关我国学前教育的其他重要文献列表
致谢

(7)民国时期中学生生活研究(1912-1937)(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导论
    一、选题缘起及研究价值
    二、研究范围与概念界定
    三、学术史及研究现状分析
    四、研究理论与研究方法
第一章 近代历史变迁中的中学生
    第一节 制度的变迁:中学教育的历史嬗变
        一、中学教育的萌芽
        二、中学教育的定制
    第二节 文化的变迁:中学生生活转变的时代土壤
        一、清末文化的变局以及中学堂的生活印象
        二、民国初期文化的变迁及中学生生活概貌
        三、南京国民政府时期文化运动及学生生活
第二章 民国时期中学生的学习生活
    第一节 课堂学习:学校生活的主旋律
        一、双语并重的课堂教学
        二、学习内容的丰富多样
        三、教与学的灵动多彩
        四、课堂学习的不同状态
    第二节 自主学习:纷繁多样的变奏曲
        一、图书馆生活的丰富体验
        二、自习室内的学习景观
        三、其他地点的多形式学习
    第三节 考试生活:不同考态样样观
        一、各种考试的多重考验
        二、学生应试的心态分析
    第四节 升学与就业:社会抵拒与约制
        一、升学与就业的两难境地
        二、升学与就业问题之影响
        三、升学与就业问题之原因
第三章 民国时期中学生的物质生活
    第一节 经济生活:中学生生存的物质基础
        一、富贵子弟的华奢
        二、贫寒子弟的窘迫
        三、另辟蹊径的奋力求学
        四、求学成功的各方动因
    第二节 衣饰装扮:时尚追求的外显表征
        一、整齐划一的校服着装
        二、崇尚个性的装扮风格
    第三节 膳食生活:维系日常生活的营养源
        一、食堂里的多样态幕剧
        二、多种途径的伙食改善
    第四节 住宿生活:生活与文化的双重变奏
        一、不尽欢颜的住宿环境
        二、管理规范的宿舍制度
        三、住宿生活的多方影响
第四章 民国时期中学生的情感生活
    第一节 和谐与对抗的师生情
        一、亦师亦友型
        二、分庭抗争型
        三、平淡授受型
    第二节 互助与竞争的同学情
        一、互帮互爱型
        二、矛盾竞争型
    第三节 或明或暗的爱恋情
        一、中学生婚恋观及表现
        二、不同类型的婚恋表态
    第四节 孤寂浓厚的家国情
        一、异乡人的家乡思
        二、胸怀国家的爱国情
第五章 民国时期中学生的课外活动
    第一节 多样社团:校园文化的有机构成
        一、娱乐身心的文体社团
        二、培育才能的学术社团
        三、彰显权力的学生自治会
        四、其他形式的学生社团
        五、学生社团的价值审视
    第二节 实践活动:培养能力的历练场域
        一、增广见闻的各种游历参观
        二、提高生活技能的社会体验
        三、实践活动产生原因及影响
    第三节 社会服务:回报社会的先遣操练
        一、国难时期的社会奔走
        二、提高民智的文化教育
    第四节 其他活动:多彩生活的调节剂
        一、聆听学术报告与演讲
        二、排遣烦闷的多种娱乐
第六章 民国时期中学生及其生活与社会变迁
    第一节 中学生成为推动社会化变革的重要力量
        一、中学生成为唤醒民众的先锋队
        二、中学生成为震荡社会的新血液
        三、中学生成为革命运动的生力军
    第二节 中学生的多样生活改良了社会风貌
        一、中学生生活方式影响了生活潮流
        二、中学生生活观念加速了女性解放
        三、中学生校园生活活跃了学校风貌
        四、中学生服务生活改良了社会风气
余论
    一、民国时期中学生生活的历史审视
    二、学生生活史研究的几点思考
参考文献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论文情况
后记

(8)曾国藩官德修养思想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选题背景及意义
        1.1.1 选题的基本内涵
        1.1.2 选题的文化背景、现实政治背景
        1.1.3 选题的重大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简况及评述
        1.2.1 国内外研究的简况
        1.2.2 国内外研究状况的评述
    1.3 研究的理论基础及思路方法
        1.3.1 理论基础
        1.3.2 基本思路
        1.3.3 主要方法
    1.4 论文的创新与不足
        1.4.1 论文的创新点
        1.4.2 论文的不足之处
2 曾国藩官德修养思想产生的历史背景和渊源
    2.1 曾国藩官德修养思想产生的历史背景
        2.1.1 整饬吏治的政治需要
        2.1.2 农民起义的外部压力
        2.1.3 洁身自好的内在需求
    2.2 古代官德修养思想的影响
        2.2.1 儒家官德修养思想的影响
        2.2.2 法家官德修养思想的影响
        2.2.3 道家官德修养思想的影响
    2.3 家庭美德的传承
        2.3.1 祖父“先德”的效法
        2.3.2 父亲“懿德”的感化
        2.3.3 母德的潜移默化
    2.4 湘教和京教的熏陶
        2.4.1 湖湘地域文化的熏陶
        2.4.2 京城师友的官德教化
3 曾国藩官德修养的价值论
    3.1 “内圣外王”的核心价值取向
        3.1.1 儒家传统观念的扬弃
        3.1.2 官德修养的核心价值取向
    3.2 核心价值取向的确立
        3.2.1 志存高远是确立核心价值取向的起点和根本
        3.2.2 核心价值取向的确立需持之以恒
    3.3 核心价值取向的实现
        3.3.1 官德境界与核心价值取向的实现
        3.3.2 官德境界不同的层次
        3.3.3 最高官德境界的实现
4 曾国藩官德修养的规范论
    4.1 “八德”的做人准则
        4.1.1 “八德”的不断出新
        4.1.2 “八德”的丰富内涵
        4.1.3 “八德”是完整的体系
    4.2 “八本、三致祥”的家庭准则
        4.2.1 “八本、三致祥”的提出
        4.2.2 “八本”家规
        4.2.3 “三致祥”家训
    4.3 “清、慎、勤”的为官核心准则
        4.3.1 以清为先
        4.3.2 以慎治骄
        4.3.3 以勤为本
5 曾国藩官德修养的方法论
    5.1 外学法
        5.1.1 虚心涵泳
        5.1.2 见贤思齐
    5.2 内省法
        5.2.1 “居敬、主静、慎独、思诚”的修心方法
        5.2.2 “日课”、“研几”的修心方式和途径
    5.3 修行法
        5.3.1 读书修德
        5.3.2 笃实践履
        5.3.3 迁善改过
6 曾国藩官德修养思想的评价
    6.1 曾国藩官德修养思想的特点
        6.1.1 兼容并蓄、博采众长的集成性
        6.1.2 务实求朴、经世致用的实用性
        6.1.3 内清外浊、内方外圆的多面性
    6.2 曾国藩官德修养思想的作用
        6.2.1 “修己”的作用
        6.2.2 “齐家”的作用
        6.2.3 “治国、平天下”的作用
    6.3 曾国藩官德修养思想的局限性
        6.3.1 理论基础的局限
        6.3.2 思想方法的局限
        6.3.3 所处时代的局限
7 曾国藩官德修养思想的当代价值及启示
    7.1 对当代反腐倡廉的现实意义
        7.1.1 对当代干部拒腐防变的现实意义
        7.1.2 对纯洁党风和社会风气的现实意义
        7.1.3 对党和国家长治久安的现实意义
    7.2 官德理论的批判性吸收
        7.2.1 对曾国藩官德修养核心价值取向的批判性吸收
        7.2.2 对曾国藩官德修养规范观的批判性吸收
        7.2.3 对曾国藩官德理论研究方法的吸收利用
    7.3 官德修养的借鉴
        7.3.1 官德修养准则的借鉴
        7.3.2 官德修养路径的借鉴
        7.3.3 官德修养方法的借鉴
    7.4 官德教化的启示
        7.4.1 对当代公务人员官德思想教育内容的启示
        7.4.2 对当代公务人员官德思想教育方式的启示
        7.4.3 对当代公务人员官德思想教育方法的启示
        7.4.4 对当代公务人员官德思想教育体系的启示
8 结束语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

(9)延安时期的翻译活动及其影响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摘要 Abstract 目录 第一章 绪论
1.1 问题的提出
    1.1.1 “延安时期”的界定
    1.1.2 延安时期翻译活动的研究现状
1.2 研究问题与主要内容
1.3 研究方法与目的
1.4 研究的创新点与意义
    1.4.1 对翻译史学研究的意义
    1.4.2 对延安学研究的意义 第二章 文献述评
2.1 翻译史研究方法与成果
    2.1.1 国外翻译史研究
    2.1.2 国内翻译史研究
2.2 翻译史的研究维度
    2.2.1 翻译活动与政治权力
    2.2.2 翻译活动与翻译生态环境
    2.2.3 翻译活动与翻译伦理 第三章 延安时期翻译活动的生成语境
3.1 延安马列理论学习的需要
    3.1.1 延安马列着作翻译机构
    3.1.2 马列着作翻译政策
3.2 延安了解世界的需要
3.3 世界了解延安的需要
    3.3.1 延安的外事与外交活动
    3.3.2 外事外交翻译机构
3.4 延安的外宣需求
    3.4.1 延安时期的外宣政策
    3.4.2 延安时期的外宣机构
3.5 翻译人才的需求
    3.5.1 军事翻译人才的需求
    3.5.2 外事翻译人才的需求
3.6 延安时期的翻译生态环境
    3.6.1 国际、国内的翻译生态环境
    3.6.2 边区的翻译生态环境 第四章 延安时期翻译活动的译者主体
4.1 延安时期的翻译者群像
    4.1.1 翻译群体的构成
    4.1.2 翻译群体的整体特征
    4.1.3 翻译群体的翻译伦理
4.2 译者主体的认可
    4.2.1 译者主体的边区认可
    4.2.2 译者主体的社会认可
4.3 译者主体的历史作用 第五章 延安时期的翻译人才培养
5.1 翻译人才培养的语种类型
    5.1.1 日语军事翻译人才培养
    5.1.2 俄语军事翻译人才培养
    5.1.3 英语外事翻译人才培养
5.2 翻译人才培养模式与成效
    5.2.1 应用型人材培养模式
    5.2.2 翻译培养的成效
    5.2.3 延安时期翻译培养的局限
5.3 延安翻译人才培养与新中国的外语教育
    5.3.1 对新中国外语高校发展的影响
    5.3.2 对新中国外语高校教学模式的影响 第六章 延安时期翻译活动的翻译产品
6.1 内宣翻译产品
    6.1.1 马列经典译着
    6.1.2 《解放日报》和《新华日报》的翻译文章
6.2 外宣翻译产品
    6.2.1 日文翻译宣传品
    6.2.2 外宣刊物
    6.2.3 对外广播稿翻译
6.3 延安时期翻译产品的宣传价值 第七章 结语
7.1 延安时期翻译活动的特质
    7.1.1 政治特质
    7.1.2 宣传特质
    7.1.3 生态化特质
    7.1.4 军事口译特质
7.2 延安时期翻译活动研究的学术价值
    7.2.1 延安时期翻译专题史
    7.2.2 延安时期翻译活动与我国应用翻译研究
7.3 本研究的局限性和后续研究的可能性
7.4 延安时期翻译活动的启示 参考文献 附录
1. 对论文选题的说明
2. 毛泽东在陕北会见国际友人活动目录
3. 延安出版的马列着作和译着
4. 《新华周刊》注册表与查封训令

(10)戏曲现代教育改革发展历程研究1949-2009(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引言
第一章 戏曲传统教育的历史回眸
    第一节 戏曲传统教育的孕育
        一、原始歌舞与“乐”教——戏曲教育的滥觞
        二、“三代之学”与“六艺”教育
        三、“礼崩乐坏”与俗乐的兴起
        四、“独尊儒术”与多元整合
        五、乐舞精神与乐教机构
    第二节 戏曲传统教育的形成
        一、教坊与民间技艺传承
        二、杂剧和南戏的传承与发展
        三、家班的兴盛与昆曲的传承
    第三节 戏曲传统教育的过渡与转型
        一、戏曲传统教育的余绪
        二、戏曲传统教育的转型
        三、新式学校教育的兴起
第二章 新中国戏曲现代教育的确立(1949-1956)
    第一节 新中国戏曲现代教育建设的思想理论基础
    第二节 史无前例的戏曲教育现代化改造工程
        一、改戏
        二、改人
        三、改制
    第三节 建国初期的戏曲教育概况
        一、戏曲中等教育
        二、戏曲成人教育
第三章 社会主义建设时期戏曲现代教育的曲折发展(1957—1965)
    第一节 社会主义戏曲教育方针的提出与曲折发展
    第二节 社会主义建设时期戏曲教育的改革发展实践
第四章 “文革”时期戏曲现代教育的特殊发展(1966—1976)
    第一节 教育体系的全面瓦解
    第二节 戏曲教育领域的革命性实验
        一、前期准备
        二、教育实验的开展与实施
第五章 新时期戏曲现代教育事业的全面恢复与振兴(1977-1984)
    第一节 戏曲文化教育领域的拨乱反正
    第二节 戏曲教育体系的恢复、重建与发展
        一、戏曲专业本科、硕士、博士三级学位制度的建立
        二、戏曲中等教育的恢复与发展
        三、成人教育的多样化发展
    第三节 教学方案与教学大纲的制定
        一、教学方案的制订
        二、教学大纲的制定
    第四节 教学研究与科学研究活动频繁
第六章 戏曲现代教育事业的深化改革与快速发展(1985-2009)
    第一节 教育体制改革与戏曲教育事业的发展
        一、教育体制改革的开展与深化
        二、在改革中谋发展的戏曲教育事业
    第二节 戏曲现代教育事业的转型与跨越式发展
        一、世纪之交的教育管理体制改革
        二、戏曲职业教育的发展
        三、戏曲教育事业的跨越式发展
结语
    一、对戏曲现代教育改革发展历程的回顾
    二、对戏曲现代教育改革发展历程的反思
附录
参考文献
在校期间发表的论文、科研成果
致谢

四、刘少奇教女故事一则(论文参考文献)

  • [1]故事家刘合升及其故事研究[D]. 刘越. 华中师范大学, 2021
  • [2]适时生动的阶级教育 ——论《白毛女》的“多重变奏”[D]. 薛清. 华东师范大学, 2020(11)
  • [3]红色家书融入初中道德与法治课对策研究[D]. 邵璐瑶. 福建师范大学, 2019(12)
  • [4]近代上海女性教育与职业生涯研究[D]. 王纾然. 华东师范大学, 2018(11)
  • [5]女性主义视角下新中国第一夫人媒介形象研究[D]. 杨丽萍. 华中科技大学, 2016(01)
  • [6]游戏在我国学前教育法规中演变的研究[D]. 杨恩慧. 南京师范大学, 2016(03)
  • [7]民国时期中学生生活研究(1912-1937)[D]. 刘京京. 华中师范大学, 2015(06)
  • [8]曾国藩官德修养思想研究[D]. 江海洋. 南京理工大学, 2015(04)
  • [9]延安时期的翻译活动及其影响研究[D]. 袁西玲. 上海外国语大学, 2014(12)
  • [10]戏曲现代教育改革发展历程研究1949-2009[D]. 董昕. 中国艺术研究院, 2013(07)

标签:;  ;  ;  ;  ;  

刘少奇干女儿的故事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