川渝山区小城镇的传统形态

川渝山区小城镇的传统形态

一、川渝山地小城镇传统形态(论文文献综述)

田华[1](2020)在《现象学视角下西南山地小城镇消极空间重塑策略研究 ——以重庆地区为例》文中指出西南山地小城镇在近些年的城镇化发展中建设成果显着,其地理位置、山水环境与社会人文环境,在增添了地域魅力的同时也为建设发展增加了复杂度和难度。偏处西南群山阻隔的环境之中,强烈的地域自然独特性和人文独特性使得西南地区对外部的先进理念与技术的接受产生时空障碍,因此城镇发展,特别是小城镇的发展在整体进程上同东部发达地区有着一定的差距。这些发展中遇到的问题反映在小城镇的空间环境上,使得在外部空间中出现一种由于环境凋敝或空间使用不合理而使人产生消极感受,给人居环境带来负面影响的空间,并发展成为一种普遍存在的现象性问题——消极空间。本文以西南山地小城镇中的消极空间为研究对象,以以重庆地区为代表的西南山地小城镇为研究范围,将现象学的理论与方法引入到对问题的探索中,提炼出现象学视角看待消极空间问题的两个层面:空间知觉层面与空间存在层面,并以现象学“描述法”为研究方法,通过“描述法”的由“现象还原”到“本质还原”的过程作为研究的脉络和行文线索。选取重庆地区的璧山区福禄镇、开州区大进镇以及丰都县高家镇作为研究的案例,首先在第三章的“现象还原”中,通过对三镇的消极空间实地调查与访问,结合语义分析法来进行消极空间的空间知觉分析,以消极空间的易发生位置为依据将消极空间分为边界领域矛盾型、功能使用矛盾型及地形环境矛盾型三类,并从人居生态环境层面、外部空间体系层面以及人的层面对消极空间的问题进行梳理;在第四章“本质还原”中,分别从自然地域与社会人文两个方面来分析影响消极空间产生机制的条件,最后总结消极空间产生的深层原因,即人的发展滞后于建设发展,所带来的人对土地的认识与使用同城镇发展对土地的定位相矛盾;最后,第五章中结合三、四章的结论,分别提出针对空间知觉的一般性重塑策略、针对消极空间类型的特殊性重塑策略、针对外部空间体系的综合性重塑策略以及针对人的发展的重塑策略。整体上,从现象的视角认识问题,用现象学的方法分析问题,以求得对消极空间的认识层层深入,从而有针对性的获得实际问题的解决策略。

白娜[2](2020)在《略阳县山地型小城镇空间发展模式及规划策略研究》文中研究说明略阳县地处陕南秦巴山区腹地,县域内的小城镇均为山地型城镇,这些城镇由于受到独特的自然和人文环境影响而表现出特有的空间特征。在新型城镇化、乡村振兴等宏观政策背景下,略阳县山地小城镇迎来了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同时也面临着较大的挑战。在保障山地城镇快速发展的前提下,研究如何协调城镇规模拓展与建设用地、城镇建设与生态环境、城镇内部功能与经济发展之间的关系具有重要的理论与现实意义。本文以上述问题为出发点,通过文献研究法、调查研究法、分类研究法等研究方法,首先对相关文献进行了综述分析,其次对略阳县山地小城镇的空间发展特征进行了总结梳理,解析了空间发展的影响因素及动力机制,在此基础上提出山地型小城镇整体的发展战略,最后进行典型案例的实证研究。第一章:首先指出了本研究的政策、区域背景及现实诉求,明确了本论文的研究范围,对主要的基础概念进行了界定,表明了本文的研究内容及主要研究方法。第二章:从多个角度对国内外小城镇及山地小城镇进行了研究综述,提出本文所涉及的地理学领域、城乡规划学领域及其他领域的相关理论。第三章:分析梳理了略阳县山地城镇的总体发展特征,总结了影响山地城镇空间发展的自然及人文因子,解析了山地城镇空间发展的动力机制及演变机制。第四章:根据对现状的解析及演变机制的梳理,提出了小城镇发展规划原则、空间发展策略、产业发展策略、镇村体系策略、形态营造策略、生态发展策略及实施保障策略。第五章:选取典型镇作为研究对象,制定适宜的产业发展框架及镇村体系规划策略,总结了典型镇镇区空间发展的影响作用机制,并对现有的空间结构及用地布局进行了优化调整。第六章:进行了研究结论的总结及可能存在的创新点,提出了本研究存在的不足及后续研究的展望。

李静[3](2020)在《陕南秦巴山区小城镇空间形态演进研究 ——基于保安镇的实地调查》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在农村聚落城镇化发展的趋势下,小城镇建设成为我国经济发展的物质基础和牵动力量。陕南秦巴山区属于我国典型的欠发达地区,该地区小城镇数量庞大,分布规模广。随着经济的发展以及移民安置相关政策等因素的介入,陕南小城镇进入快速扩张时期,一系列建设乱象也随之出现,从而导致其空间形态出现不合理的问题。这些问题因城镇建设和空间发展而产生,为此,我们迫切需要回顾和检视城镇化背景下陕南小城镇空间演进发展轨迹,探讨其演进的规律,进而辨析其自身问题,反思城镇化过程中小城镇空间规划建设的得与失,为陕南秦巴山区小城镇未来的发展探明道路。本文以空间形态的构成要素为切入点来研究陕南小城镇空间形态的演进规律,运用城市形态学等相关理论与方法,建立陕南小城镇空间形态的研究框架,采用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方法,对典型案例保安镇空间形态的演进进行“形”和“量”两方面的描述和分析,揭示其演进的规律,并以小见大,针对其问题提出陕南小城镇空间未来发展的合理趋势,为今后的相关理论研究和实践研究提供可借鉴的思路与方法。本文的主要内容分为以下四个部分:第一,通过对城市形态学相关理论以及陕南小城镇相关研究的综述,阐明了形态学及类型学相关理论在陕南小城镇空间形态研究应用上的可行性,并在此基础上建立“边界——路网——斑块——公共空间”的陕南小城镇空间描述框架体系。第二,基于实地调研和资料分析,总结陕南小城镇空间形态的生成背景、形态特征以及空间形态存在的问题:陕南小城镇的发展受到自然、经济、文化等多方面的影响,不同小城镇空间形态有一定的特异性,但总体来说,陕南小城镇规模小、人口稀疏,形态与自然条件结合紧密,并且目前其空间形态的变化受移民安置区建设的推动;在此基础上,发现陕南小城镇空间形态演进过程中出现山水格局破坏、路网尺度不协调以及公共空间式微的问题。第三,选取典型案例保安镇,围绕上述空间形态的问题,对其形态构成要素进行定性和定量分析,总结其形态发展的规律,发现保安镇镇区在近年来的发展演进过程中,演进动力由自然条件和行为方式的影响转变为规划主导的空间先行的发展;动力的转变使得保安镇形态要素的组织过程中“整体-局部”的约束力减弱;最后,要素形态的演进使得保安镇空间形态的特质发生了转变,空间的模糊性降低,功能的多样性减弱。第四,通过阐明保安镇演进的过程及规律,发现陕南小城镇空间形态问题的根源是空间规划的出发点和着力点与陕南小城镇传统城镇意向和行为方式的矛盾,并据此提出陕南小城镇未来发展的合理化趋势,认为陕南小城镇在未来的发展过程中,应该遵循边缘空间主导的混合边界空间的营建、道路网络一体化和贴线率控制的道路形态以及多元化公共空间营造的原则,改善其当下空间发展的一系列问题。

贺礼[4](2020)在《“公园城市”视野下的山地小城镇景观规划设计研究 ——以重庆统景镇为例》文中提出随着我国山地小城镇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以及大规模开发建设,我国山地小城镇的环境出现一系列问题。2012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进一步阐明了新型城镇化的新要求即“集约、智能、绿色、低碳”,这对山地小城镇的景观建设也提出了具体要求。公园城市作为一种新的城市发展理念,它深刻地反映了人民群众对可持续发展的核心要求和生态文明的重要要求,是新时代城市发展的新目标,因此也指导着山地小城镇景观规划设计模式的转变。本文研究了山地小城镇的景观特性,分析了传统山地小城镇景观规划设计中存在的问题。阐述了公园城市理论的相关内容,探讨公园城市的内涵演变、建设现状,总结了公园城市四大基本特征。将公园城市相关理论用于指导山地小城镇景观规划设计,促进山地小城镇的可持续发展。位于重庆市渝北区的统景镇,地处重庆市一小时经济圈内,镇内景观资源丰富,但在其景观规划设计中对自然环境、历史文化资源等的把握不足,导致生态系统平衡被破坏,自然文化风貌被蚕食,地域文化缺乏等问题,城镇难以得到可持续的发展。在这种情况下,本文运用公园城市观指导统景镇的景观规划设计实践,解决统景镇景观建设中的一系列问题,带动重庆渝北区山地小城镇的健康有序发展,也对未来其他山地小城镇的景观规划设计提供参考。论文提出了公园城市视野下山地小城镇景观规划设计的三个目标:第一,生态为韵,打造自然山地小镇;第二,文化为魂,打造乡土文化风情小镇;第三,以人为本,打造宜居宜游旅游小镇。从宏观、中观和微观三个层面分别提出景观规划设计策略,在宏观层面提出构建完整生态系统,实现区域整体性;延续城市绿道网络,增加景观连接性的策略。在中观层面提出统筹绿地空间功能结构;构建城绿融合景观格局;保护生态环境敏感区;优化各类型绿地布局;加强生态廊道的建设的策略。在微观层面提出打造有特色的节点空间;通过建筑延续城镇文脉;植物配置体现景观地域性;基础设施提升人居品质的策略。通过三个层面的策略应用,将统景镇打造成为独具特色的山地小城镇。

李萌[5](2019)在《农业转型背景下的贵州山地小城镇规划策略研究 ——以安顺市江龙镇为例》文中提出我国当前城镇化水平已经达到59.58%,但是在我国西南地区仍有一大批以农业为主的小城镇,发展进程缓慢,产业结构单一,远没有融入我国城市发展的时代大背景里。农业发展是整个国民经济发展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农业转型升级是我国实现农业现代化的重要手段,也是提升农业效益的重要途径。随着城镇化的快速推进,农业三产融合发展已经成为了主要趋势。村镇作为农业生产生活的空间载体,在农业转型升级的过程中,出现了规划、建设、管理等方面的诸多问题。其中,在我国山地小城镇地区,由于受到地理位置、地形地貌、生态环境等因素的限制,产业发展落后,基础设施不完善表现的更为突出。仅考虑对小城镇的物质空间规划,虽然可以改变其落后的环境面貌,但无法对其长期发展起到促进作用。小城镇规划需要产业先行。考虑产业的转型,必将涉及空间上的变化。只有先为山地小城镇寻找到合适的产业发展方向作为指导,才能进行科学的空间建设,从而为小城镇提供发展的持续动力。因此,小城镇的合理规划建设,需要结合产业方向进行调整,进而为农业转型升级提供发展的物质基础和空间基础。本文以农业转型为背景,探讨了关于山地小城镇的规划策略,通过对贵州山地小城镇在产业、空间、设施、生态、风貌建设的现状分析,总结出当前在农业转型过程中存在的建设问题。并从农业转型的方向引导、空间结构和布局优化、配套设施建设、生态引导、风貌重塑等方面,探讨山地小城镇环境下,空间、设施、生态、风貌与农业转型相结合的发展策略。重点研究的是贵州山地小城镇建设与产业转型如何能实现协调发展共同进步。并立足于贵州小城镇的发展需求,构建了评价体系,从而科学的指导小城镇的建设。最后以安顺市江龙镇的规划建设的实践为例,论证了规划策略的可行性。本文的研究希望能够为贵州的大多数小城镇建设和转型发展提供建议。

付豫蜀[6](2019)在《基于健康促进的山地小城镇步行系统规划研究 ——以汉源县九襄镇为例》文中认为公共健康是促进现代城市规划发展的重要发展动力,完整的健康概念已扩展为生理、心理、社会适应性三个层面。人类逐渐认识到健康问题与城市物质环境密切相关,然而现代城镇化建设的快速发展使山地小城镇更注重效率,“车本位”的发展理念给居民带来便利的同时,改变着居民的生存环境和生活方式,威胁着居民的健康,城镇健康问题也更加严重。因此,营造一个适宜步行和健康生活的城镇环境,能够为人们的日常活动提供步行的公共空间,对实现山地小城镇环境健康和人群健康有重要的意义。人本主义理念的回归使步行受到重视,以健康为目的的城镇建设开始注重以步行主导的发展趋势。本文基于对公共健康与山地步行系统的基础研究,从健康视角重新审视山地小城镇步行系统规划。通过对健康行为理论的认识,在满足健康需求的步行行为前提下,分析山地小城镇步行系统的健康功能,提炼出健康促进的步行系统空间构成要素,进而提出山地小城镇步行系统的规划方法。论文主要从三个方面进行论述。第一部分,是研究背景与基础理论。首先阐述了选题背景,研究目的、意义及研究对象概念,提出了研究内容及框架(第一章)。其次,梳理了公共健康与山地步行系统的相关研究进展和基础理论研究,并针对山地小城镇的交通出行特征及公共健康的影响因素,确定步行是改善居民的健康状况的有效措施,并认为步行系统作为山地小城镇建成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构建一定程度上能够促进步行活动发生,改善城镇环境、缓解一系列健康问题,实现人群健康(第二章)。第二部分,是本文的重点部分。尝试从山地小城镇居民的保障健康和促进健康需求出发,分析讨论健康步行行为的类型包括通勤性步行、休闲性步行和生活性步行,通过步行行为的健康特性和空间特性,进而总结出健康促进的山地小城镇步行系统具备的健康功能,包括健康城镇环境的支撑功能、多样步行活动的承载功能和健康生活方式的引导功能(第三章)。并结合“网络—空间—环境”的空间结构,在三大健康功能基础上,总结适宜步行的山地小城镇步行系统的规划要素,并分析其具体的健康作用形式,为下文的实际案例规划提供理论支撑(第四章)。第三部分,是本文的实践部分。基于前文对健康功能提炼的山地小城镇步行系统规划要素,结合汉源县九襄镇自然概况和步行系统现状问题,在健康促进机制的作用下,以人群和环境的健康为目标,从城镇、社区和街道三个层面提出相应的步行系统规划策略,即建构支撑健康环境的步行网络,塑造承载多样活动的步行空间,提升引导健康生活的步行环境(第五章)。并对健康促进的山地步行系统规划重点和策略进行思考与总结,期望通过山地小城镇步行系统的构建改善山地城镇的环境,引导主动步行,促进人群健康(第六章)。

严梦露[7](2019)在《长沙地区传统市镇空间变迁研究》文中提出长沙地区位于湘江流域下游和长浏盆地的西面,其传统市镇聚落因处于相同的地理环境而具有相似的社会生态;又在近现代经历了水陆转运的剧变,具有较为相似的演变进程。传统市镇自古以来就是社会物资交换通道上的节点,其分布之广,类型之多,是农耕时代不可或缺的城乡社会经济纽带。长沙地区的传统市镇由于相对与较低的开发强度,使其保留了较完整的聚落空间的历史特征,是研究湘江流域传统市镇空间变迁的典型区域。首先,本文以传统市镇空间为切入点,在变迁的视野下研究长沙地区传统市镇的空间结构与空间形态变迁历程。本文在对长沙周边地区传统市镇进行田野调査与历史地理研究后,通过把长沙周边地区传统市镇分为传统街市空间延续的市镇、传统街市空间共生的市镇、传统街市空间失衡的市镇这三类,并选取3个传统市镇聚落作为典型研究的样本聚落。其次,对样本聚落进行深入的田野调査后,获得关于其传统街市空间结构和空间形态的历时性信息。然后,在此基础上,依照其空间发生变化的重大时间节点,将从传统市镇空间结构和空间形态两方面着手,空间形态分为祭祀空间、民俗空间、商业空间,进而按此分类通过图示结合的方法,分别对各类空间的进行分析。最后,本文将置于整体视角之下,总结长沙周边地区传统市镇空间结构和空间形态演变的特征,比较其在各样本间的差异。同时,从空间变迁的进程中,分析长沙地区传统市镇变迁过程中出现的问题,针对性提出相应的解决策略。综合这些分析,在民国至今这段时间,长沙地区传统市镇空间结构由民国时期形成的街市结构转变为现在小城镇复杂化的空间结构,即由同质同构转变为异质异构。传统市镇的空间形态表现出相似的演变特征,由有机、复杂、可持续、传统乡土特征转向简单化、趋同化、现代化和城市描摹化。本文主要的创新点如下:第一,以前的研究大部分静态的方式研究传统街巷空间,本论文将侧重于动态研究,将“时间”加入到空间研究过程中。第二,由于传统的“就空间而论空间”的方法就很难发现问题的本质。因为当代小城镇建设中所暴露出来的问题异常复杂。在这一情况下,本文提出从空间变迁的演变进程入手,从而分析其空间症结。

陈洋[8](2018)在《基于可持续发展理念的西南地区山地小城镇产业定位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小城镇在推动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统筹城乡发展、完善新型城镇化格局的过程中扮演着非常重要的角色。2017年10月十九大提出,要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和区域协调发展战略,加快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构建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协调发展的格局。小城镇作为城市与农村的中转站和结合部,对于实现乡村振兴和协调城乡区域发展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小城镇产业可持续发展是小城镇建设的源动力,是培育小城镇造血功能的最重要途径。小城镇实现产业可持续发展最根本的前提是基于自身特色和社会需求定位精准科学的产业发展模式。然而,大量研究表明小城镇在发展过程中产业定位不清晰,并未认清或结合自身优势,盲目复制其他发展模式,导致招商引资、企业集聚、产业链培育等经济活动屡试屡败难以推行。这类现象在欠发达地区的小城镇尤其突出。西南地区是中国典型的欠发达地区,以山地为主的小城镇占西南总城镇个数的比例为78%。西南地区山地小城镇不仅数量多,还有明显的人文和生态特征,其可持续发展是推动国家乡村振兴战略和实现区域协调发展战略的关键,也是实现中国新型城镇化必须突破的瓶颈。因此,西南地区山地小城镇定位科学精准的产业发展模式的重要性和迫切性不言而喻。本研究基于可持续发展原则对西南地区山地小城镇产业发展模式定位展开深入研究,主要包括以下研究内容:基于西南地区山地小城镇区域概况识别可供选择用于匹配定位的产业发展模式,并进一步识别各产业发展模式需投入的要素以及投入要素的重要程度等级;基于匹配理论、资源禀赋理论、定位理论以及帕累托法则构建产业匹配定位模型;选择样本镇收集相关数据对产业匹配定位展开实证研究;接下来,构建熵值层次法定量分析样本镇的可持续发展水平现状,基于西南地区山地小城镇可持续发展水平现状对产业匹配定位计算结果进一步优化,得出以下结论:1)从整体的角度来看,现代农业发展模式和文化创意产业发展模式与大多数西南山地小城镇较为契合,战略型新兴产业与西南山地小城镇的契合程度最低,商贸物流产业适合靠近城市中心区并拥有大型商品生产贸易基地的交通节点或者区位交汇小镇;2)产业匹配定位模型具有良好的适应性,部分西南山地小城镇实际发展的主导产业模式与计算结果显示的最优匹配系数对应的产业发展模式相一致,这些乡镇在社会、经济和环境方面均发展较好,另外一部分小城镇实际发展的产业模式与产业匹配定位计算结果不符,其经济、社会和环境各方面的可持续发展水平并不高;3)西南地区大多数山地小城镇选择的主导产业发展模式与其实际具备的资源禀赋要素符合程度较低,阻碍了其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4)主导产业模式发展定位不仅与当地的资源禀赋优势和社会需求倾向有关,还与小城镇实际的可持续发展水平现状有密切关联。结合最优匹配系数值及可持续发展水平现状,可将西南山地小城镇划分为A、B、C、D四个象限,其中,位于A象限的小城镇(“Ch-Lh”型)是实现产业可持续发展最理想的状态,C象限(“Cl-Ll”型)的小城镇实现产业可持续发展的潜力较小;5)基于小城镇实际可持续发展水平将产业定位结果优化如下:位于A象限的“Ch-Lh”型小城镇,当计算的理想主导产业发展模式与现实主导产业发展模式不一致时,可同时将两类产业模式做为同等重要主导产业进行培育;B象限的“Cl-Lh”型小城镇,当计算得出的理想主导产业发展模式与现实主导产业发展模式不一致时,将现实的主导产业发展模式做为重点进行培育,而理想主导产业做为次重点培育对象;C象限的“Cl-Ll”型小城镇,无论计算得出的理想主导产业与现实形成怎样的对比,都建议其将理想主导产业模式做为首要发展类型;D象限的“Ch-Ll”型样本镇,当计算得出的理想主导产业发展模式与现实主导产业发展模式有差异时,将理想主导产业做为重点进行培育,而现实的主导产业发展模式做为次重点培育对象。根据所得研究结论,基于一般性原则,从政府管理、企业执行、和居民参与的角度拟定了相关对策建议,并基于特殊性原则,对分布在不同象限的小城镇拟定针对性的对策建议。本研究的研究成果为西南地区山地小城镇定位精准科学的产业发展模式提供决策工具和参考依据,同时也为推动西南地区山地小城镇产业可持续发展提供借鉴和参照,另外,本研究成果对丰富相关领域的研究具有一定理论贡献。

尹艺霖[9](2016)在《川渝传统乡镇公共空间优化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近年来,随着中国城镇化的不断推进和深入,乡镇逐渐成为城镇化的主要力量,在促进国民经济发展和改善人居环境方面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乡镇城镇化的核心是强调人的城镇化,通过乡镇的城镇化发展来平衡城乡经济发展和社会人文、生态环境的关系,促进城乡空间一体化推进。乡镇公共空间的是联系人与自然、乡镇的重要平台,它的发展对推进乡镇空间城镇化具有重要意义。我国快速的城镇化进程中,过度专注城镇化带来的经济效益,对传统乡镇公共空间所具有的价值不够重视,导致许多传统公共空间被拆除重建,造成了传统空间的衰败和历史文化价值的殒灭。在当下城镇化深入发展的过程中,关注传统公共空间的优化传承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以川渝传统乡镇公共空间为研究对象,在尊重乡镇原有自然环境和社会人文的基础上,研究如何通过空间优化更新的方式,对传统公共空间整合优化,创造优质的川渝乡镇人居空间环境。论文首先基于公共空间问题,分析川渝传统乡镇公共空间的特征,分析和确立当下公共空间的优化所应秉承的价值观念,以期来引导公共空间的营造观念;其次,根据当前山地传统乡镇公共空间的现状提出川渝传统乡镇公共空间优化的目标,并提出具体的优化原则和策略;随后对相关实际案例进行分析,通过实践方案对优化策略进行检验并进行经验总结,希望对传统乡镇公共空间的优化有一定指导作用。本文遵循“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基本思路,论文主要包括以下四个部分。第一部分:了解基本概念,研究传统公共空间的发展历程,分析形成原因。首先阐述传统乡镇公共空间的研究背景以及国内外相关研究,界定课题研究范围,确立论文的研究方法与具体框架;然后梳理川渝传统乡镇公共空间的发展和演变,总结公共空间发展过程中的影响因素。第二部分:对传统乡镇公共空间现状进行聚焦,反思快速城镇化时期的乡镇空间建构。了解川渝传统乡镇公共空间现状,归纳乡镇空间建设模式、空间特点以及存在问题。对当前川渝传统乡镇公共空间存在的问题进行审视,反思城镇化的空间建设观念,分析指出造成传统公共空间当下困境的原因。第三部分:提出传统空间优化目标,针对现状问题提出应对策略。首先在之前问题分析和理论研究的基础上,提出川渝传统乡镇公共空间的优化目标和优化原则,并在此基础上从环境保护、结构梳理、空间营造,材料利用,机制完善,五个方面探讨川渝传统乡镇公共空间优化的设计策略。第四部分:通过具体方案对川渝传统乡镇公共空间优化策略进行论证,并对前几章进行总结。在前文的理论研究和案例分析的基础上,通过将理论策略具体应用在蔺市古镇保护修建性详细规划项目案例中来检验理论策略的科学性,然后对案例进行回顾和反思。最后对该课题进行总结和展望,希望能对川渝传统乡镇公共空间的优化发展提供一定的启发和借鉴。

叶国风,戴彦[10](2016)在《基于主动交通安全理念的山地小城镇用地布局思考》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本文首先对山地小城镇用地布局特征进行分析,并引入主动交通安全规划理论。在通过基于主动交通安全理念导向下,提出了山地小城镇的用地布局规划的思考,进而为山地小城镇的用地布局规划提供理论启发。

二、川渝山地小城镇传统形态(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川渝山地小城镇传统形态(论文提纲范文)

(1)现象学视角下西南山地小城镇消极空间重塑策略研究 ——以重庆地区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1.1.1 消极空间成为小城镇建设中的突出问题
        1.1.2 现象学对消极空间问题研究的意义
    1.2 研究对象及范围
        1.2.1 研究对象:消极空间
        1.2.2 研究范围:西南山地小城镇
    1.3 研究现状
        1.3.1 小城镇的研究
        1.3.2 西南山地小城镇空间问题的研究
        1.3.3 现象学对人居环境问题的研究
        1.3.4 对于消极空间的研究
    1.4 研究内容及创新之处
    1.5 研究方法
    1.6 研究框架
    1.7 本章小结
2 现象学对消极空间研究的理论与方法搭建
    2.1 现象学的理论内涵及研究现状
        2.1.1 国外的研究
        2.1.2 国内的研究
    2.2 以现象学为视角研究小城镇消极空间的缘由
        2.2.1 消极空间溯源概念的局限性
        2.2.2 现象学强调回归栖居本质
        2.2.3 现象学与中国传统城镇营建哲学的关联
        2.2.4 现象学中空间体系的特殊性
    2.3 现象学介入消极空间研究的角度与方法
        2.3.1 空间知觉层面的消极空间:“人的空间性”丧失
        2.3.2 空间存在层面的消极空间:“人的发展”的滞后
        2.3.3 现象学展开研究的方法——描述法
    2.4 本章小结
3 现象的还原:消极空间的空间知觉分析
    3.1 现象还原的空间知觉要素
        3.1.1 感知系统
        3.1.2 身体定位系统
        3.1.3 经验性的因素
    3.2 现象还原的步骤
        3.2.1 消极空间图式库的建立
        3.2.2 基于语义分析法的空间知觉调查
    3.3 现象还原的案例
        3.3.1 福禄镇
        3.3.2 大进镇
        3.3.3 高家镇
    3.4 消极空间的特征与类型
        3.4.1 消极空间空间知觉的特征
        3.4.2 消极空间发生位置的特征及其类型
    3.5 消极空间的问题
        3.5.1 人居生态环境层面
        3.5.2 小城镇外部空间体系层面
        3.5.3 人的层面
    3.6 本章小结
4 本质的还原:西南山地小城镇消极空间的产生机制
    4.1 消极空间产生的自然地域条件
        4.1.1 西南山地小城镇的特性使消极空间的产生复杂化
        4.1.2 山水格局使消极空间的产生趋同化
    4.2 消极空间产生的社会人文条件
        4.2.1 人的发展的滞后
        4.2.2 人与外部空间的关系面临重构
        4.2.3 “内生”发展动力的缺失
    4.3 消极空间产生的深层原因
        4.3.1 西南山地小城镇中土地的现状
        4.3.2 人口转移对土地的影响
        4.3.3 人对土地使用的地方意识
    4.4 本章小结
5 现象学下西南山地小城镇消极空间重塑策略
    5.1 针对空间知觉的一般性重塑策略
        5.1.1 感官体验的重塑
        5.1.2 身体空间性的建立
        5.1.3 经验性因素的引导
    5.2 针对消极空间类型的特殊性重塑策略
        5.2.1 边界领域矛盾型的重塑
        5.2.2 功能使用矛盾型的重塑
        5.2.3 地形环境矛盾型的重塑
    5.3 针对外部空间体系的综合性策略
        5.3.1 完善外部空间体系的整体性
        5.3.2 提高外部空间的可容纳性
    5.4 针人的发展的重塑策略
        5.4.1 “内生”动力的激活
        5.4.2 以“中间技术”重塑地域真实性
        5.4.3 以“新乡贤”文化吸引人才回归
    5.5 本章小结
6 结语
    6.1 主要论点
    6.2 研究不足之处
    6.3 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A.消极空间图式知觉调查问卷
    B.作者在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C.作者在攻读硕士学位期间获得的竞赛奖励
    D.学位论文数据集
致谢

(2)略阳县山地型小城镇空间发展模式及规划策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1.1 政策背景
        1.1.2 区域背景
        1.1.3 现实诉求
    1.2 研究意义
        1.2.1 有助于山区新型城镇化模式的探索
        1.2.2 有助于欠发达山区地域经济的发展
        1.2.3 有助于略阳山地小城镇的科学发展
    1.3 研究范围界定
        1.3.1 研究范围的界定
        1.3.2 典型小城镇的选择依据
        1.3.3 相关基础概念的界定
    1.4 研究内容及方法
        1.4.1 研究内容
        1.4.2 研究方法
        1.4.3 研究框架
2 国内外文献综述及相关理论基础分析
    2.1 国内外文献综述分析
        2.1.1 国内外关于小城镇发展模式的研究
        2.1.2 国内外有关山地小城镇的研究
        2.1.3 国内外空间形态的相关研究
        2.1.4 有关陕南秦巴山区的研究
    2.2 相关理论基础分析
        2.2.1 地理学领域有关小城镇的相关理论
        2.2.2 城乡规划学领域有关小城镇的相关理论
        2.2.3 其它相关理论的构成分析
    2.3 本章小结
3 略阳县山地小城镇的空间特征及动力机制
    3.1 空间特征
        3.1.1 总体发展特征
        3.1.2 空间分布特征
        3.1.3 空间发展特征
    3.2 影响因子
        3.2.1 自然因子
        3.2.2 人文因子
    3.3 动力机制
        3.3.1 山地条件:塑造城镇形态特征
        3.3.2 交通发展:促进城镇空间发展
        3.3.3 自然资源:山地城镇发展支撑
        3.3.4 历史沿革:奠定空间生长基础
        3.3.5 经济增长:城镇演化根本动因
        3.3.6 城镇规划:外部引导以及控制
        3.3.7 政策制度:城镇发展宏观调控
        3.3.8 居民需求:城镇增长外部拉力
        3.3.9 技术进步:空间拓展有力牵引
    3.4 演化机制
        3.4.1 选址
        3.4.2 集聚
        3.4.3 扩散
        3.4.4 跨越
    3.5 本章小结
4 略阳县山地小城镇的总体规划策略
    4.1 发展规划原则
        4.1.1 协调人与自然环境的关系
        4.1.2 协调人与人工环境的关系
        4.1.3 协调人与文化环境的关系
    4.2 空间发展策略
        4.2.1 与外部形态协调
        4.2.2 与城镇功能互适
    4.3 产业发展策略
        4.3.1 做大做强特色农业产业
        4.3.2 转型升级传统工业产业
        4.3.3 积极发展现代服务产业
    4.4 镇村体系策略
    4.5 形态营造策略
        4.5.1 城镇公共空间
        4.5.2 城镇街道空间
        4.5.3 城镇特色景观
    4.6 生态发展策略
    4.7 实施保障策略
        4.7.1 城乡空间控制技术
        4.7.2 支撑保障体系构建
    4.8 本章小结
5 典型小城镇的实证研究
    5.1 带状延伸式——硖口驿镇
        5.1.1 基本概况
        5.1.2 产业发展导向
        5.1.3 镇村体系构建
        5.1.4 镇区空间规划
    5.2 片状发展式——郭镇
        5.2.1 基本概况
        5.2.2 产业发展导向
        5.2.3 镇村体系构建
        5.2.4 镇区空间规划
    5.3 跳跃式发展——观音寺镇
        5.3.1 基本概况
        5.3.2 产业发展导向
        5.3.3 镇村体系构建
        5.3.4 镇区空间规划
    5.4 本章小结
6 研究结论与展望
    6.1 研究结论
    6.2 研究的创新点
    6.3 研究不足与展望
参考文献
图表目录
    图目录
    表目录
致谢

(3)陕南秦巴山区小城镇空间形态演进研究 ——基于保安镇的实地调查(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1.1 小城镇建设的重要作用
        1.1.2 陕南小城镇发展的特殊背景
        1.1.3 探索陕南小城镇空间发展出路的迫切性
    1.2 研究目的及意义
        1.2.1 研究目的
        1.2.2 研究意义
    1.3 概念界定
        1.3.1 秦巴山区
        1.3.2 镇域/镇区与小城镇
        1.3.3 空间形态
    1.4 研究方法及技术路线
        1.4.1 研究方法
        1.4.2 技术路线
2 相关研究梳理及方法体系构建
    2.1 城市形态学相关研究
        2.1.1 国外城市形态相关研究
        2.1.2 国内城市形态相关研究
    2.2 陕南小城镇的相关研究
        2.2.1 陕南传统聚落的研究
        2.2.2 当代陕南移民社区的研究
        2.2.3 陕南城镇发展的研究
    2.3 研究成果与有待改进之处
        2.3.1 研究成果评述
        2.3.2 研究的有待改进之处
    2.4 陕南小城镇空间形态研究方法体系构建
        2.4.1 形态学方法的技术框架
        2.4.2 基于形态学方法的陕南小城镇空间形态研究框架
    2.5 小结
3 陕南小城镇空间形态的形成背景与基本特征
    3.1 陕南地区背景条件
        3.1.1 自然条件
        3.1.2 地域文化
        3.1.3 社会经济
        3.1.4 人居政策
    3.2 陕南小城镇空间形态基本特征
        3.2.1 规模、人口及产业类型
        3.2.2 选址及山水格局
        3.2.3 平面形态及路网骨架
        3.2.4 移民新区布局
    3.3 陕南小城镇空间形态发展的问题
        3.3.1 宏观——山水格局的破坏和自然边界的挤压
        3.3.2 中观——路网尺度的不协调
        3.3.3 微观——公共空间式微
    3.4 小结
4 陕南小城镇空间形态演进研究——以保安镇为例
    4.1 保安镇简介及典型性描述
        4.1.1 保安镇简介
        4.1.2 保安镇典型性描述
    4.2 “形”的特征——镇区空间形态要素的类型及属性
        4.2.1 边界形态
        4.2.2 路网骨架
        4.2.3 建筑斑块
        4.2.4 公共空间
    4.3 “量”的变化——镇区空间形态要素的演进
        4.3.1 边界扩展和空间变化
        4.3.2 路网骨架的组织
        4.3.3 斑块形态和建筑肌理
        4.3.4 公共空间的多样性
    4.4 小结
5 陕南小城镇空间形态演进规律及未来发展建议
    5.1 保安镇空间形态演进的规律
        5.1.1 空间形态演进的动力机制转变
        5.1.2 空间要素组织关系的转变
        5.1.3 空间形态特质的转变
    5.2 陕南小城镇空间发展方向探讨
        5.2.1 陕南小城镇空间形态演进问题探源
        5.2.2 陕南小城镇空间的发展原则
        5.2.3 陕南小城镇空间的规划建议
    5.3 小结
6 结论
    6.1 主要结论
        6.1.1 结论一
        6.1.2 结论二
        6.1.3 结论三
        6.1.4 结论四
    6.2 不足之处及展望
        6.2.1 时空维度上的完整度不足
        6.2.2 研究成果与规划实践的结合度不足
参考文献
附录一 城镇空间发展调查问卷
附录二 保安镇入户调研问卷
附录三 访谈记录
图录
表录
致谢

(4)“公园城市”视野下的山地小城镇景观规划设计研究 ——以重庆统景镇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1.1 新型城镇化给山地小城镇发展创造机遇
        1.1.2 我国小城镇景观建设面临困境
        1.1.3 公园城市的提出指导小城镇景观规划模式的转变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1.2.1 研究目的
        1.2.2 研究意义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1.3.1 国内外公园城市相关理论研究
        1.3.2 国内外小城镇景观规划设计研究
        1.3.3 国内外小城镇景观规划设计研究
    1.4 研究内容与方法
        1.4.1 研究内容
        1.4.2 研究方法
    1.5 研究框架
    参考文献
2 山地小城镇景观的认识与解析
    2.1 相关概念界定
        2.1.1 山地
        2.1.2 小城镇
        2.1.3 景观
    2.2 山地小城镇景观的特性
        2.2.1 景观资源丰富,原生性较好
        2.2.2 景观格局破碎度大,景观系统效率低
        2.2.3 多维叠加的复合景观
        2.2.4 景观更新和维护能力弱
    2.3 山地小城镇景观规划设计中存在的问题
        2.3.1 景观规划设计缺乏正确的定位
        2.3.2 景观规划设计缺乏系统性,杂乱无序
        2.3.3 盲目照搬平原城镇的景观规划设计方法
    2.4 小结
3 公园城市基础研究
    3.1 公园城市研究现状
        3.1.1 理论研究方面
        3.1.2 实践探索方面
    3.2 公园城市内涵
        3.2.1 专家学者对“公园城市”内涵的阐释
        3.2.2 笔者对“公园城市”的理解
    3.3 公园城市的特征总结
4 “公园城市”视野下的山地小城镇景观规划设计策略研究
    4.1 设计原则
        4.1.1 整体统一原则
        4.1.2 生态优先原则
        4.1.3 文化为核原则
        4.1.4 以人为本原则
        4.1.5 特色塑造原则
    4.2 宏观层面——镇域层面建设
        4.2.1 构建完整生态系统,实现区域整体性
        4.2.2 延续城市绿道网络,增加景观连接性
    4.3 中观层面——镇区层面建设
        4.3.1 统筹绿地空间功能结构
        4.3.2 构建城绿融合景观格局
        4.3.3 保护生态环境敏感区
        4.3.4 优化各类型绿地布局
        4.3.5 加强生态廊道的建设
    4.4 微观层面——景观要素层面建设
        4.4.1 打造有特色的节点空间
        4.4.2 通过建筑延续城镇文脉
        4.4.3 植物配置体现景观地域性
        4.4.4 基础设施提升人居品质
    4.5 小结
5 “公园城市”视野下的山地小城镇景观规划设计实践运用研究——统景镇为例
    5.1 项目概况
        5.1.1 区位交通
        5.1.2 自然条件
        5.1.3 历史人文
    5.2 统景镇现状调研
        5.2.1 自然资源方面
        5.2.2 景观系统方面
        5.2.3 历史人文方面
    5.3 景观规划设计目标及理念
        5.3.1 设计目标
        5.3.2 设计理念
    5.4 “公园城市”视野下的统景镇景观规划设计策略体现
        5.4.1 宏观层面——镇域层面建设
        5.4.2 中观层面——镇区层面建设
        5.4.3 微观层面——景观要素层面建设
    5.5 小结
6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参与课题及获奖情况

(5)农业转型背景下的贵州山地小城镇规划策略研究 ——以安顺市江龙镇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1.1 小城镇建设助推“三农”发展
        1.1.2 农业转型为山地小城镇发展带来新机遇
        1.1.3 山地小城镇建设发展困境
    1.2 研究内容
        1.2.1 基本概念阐述
        1.2.2 研究对象及范围
    1.3 研究目的及意义
        1.3.1 研究目的
        1.3.2 研究意义
    1.4 研究现状
        1.4.1 国外研究综述
        1.4.2 国内研究现状
    1.5 研究方法及框架
        1.5.1 研究方法
        1.5.2 研究框架
2 相关理论研究和实践
    2.1 山地小城镇规划的相关理论研究
        2.1.1 山地建筑与城市设计相关理论
        2.1.2 山地区域城乡统筹发展研究
    2.2 农业转型发展的相关研究
        2.2.1 农业发展理论研究
        2.2.2 山地农业发展模式
    2.3 小城镇建设与实践
        2.3.1 国外小城镇建设
        2.3.2 国内小城镇建设
3 贵州山地小城镇农业转型与建设现状分析
    3.1 贵州山地小城镇发展背景研究
        3.1.1 山地小城镇的形成
        3.1.2 农业影响下的山地小城镇发展历程
    3.2 贵州山地小城镇建设现状
        3.2.1 空间发展现状
        3.2.2 设施建设现状
        3.2.3 生态发展现状
        3.2.4 风貌建设现状
    3.3 贵州山地小城镇产业发展研究
        3.3.1 产业发展现状
        3.3.2 农业转型发展的基础
        3.3.3 山地农业转型发展的优势与劣势
        3.3.4 农业转型发展的方向
    3.4 农业转型背景下山地小城镇发展面临的问题
        3.4.1 产业定位不足,经济发展粗放
        3.4.2 空间布局混乱,使用效率低下
        3.4.3 配套设施薄弱,转型发展受限
        3.4.4 规模建设过度,生态环境恶化
        3.4.5 传统风貌受损,缺乏地域特色
4 农业转型背景下的贵州山地小城镇规划策略
    4.1 产业定位
        4.1.1 延续第一产,提高农业效率
        4.1.2 延伸二三产,丰富产业类型
    4.2 空间优化
        4.2.1 宏观—控制城镇规模
        4.2.2 中观—功能布局优化
        4.2.3 微观—重塑公共空间
    4.3 设施完善
        4.3.1 基础设施建设
        4.3.2 公共服务设施
    4.4 生态引导
        4.4.1 安全稳定的生态格局
        4.4.2 生态技术引导与应用
    4.5 风貌建设
        4.5.1 山水空间格局构建
        4.5.2 重构地域文化体系
5 农业转型背景下的贵州小城镇评价指标体系构建
    5.1 评价体系构建的目的
    5.2 评价指标的建立
    5.3 评价指标体系赋权与分析
6 规划策略在安顺市江龙镇的实践与应用
    6.1 江龙镇发展概况
        6.1.1 概述
        6.1.2 资源概况
        6.1.3 产业发展
        6.1.4 城镇建设
    6.2 规划目标及现状评价
        6.2.1 规划目标
        6.2.2 现状评价
    6.3 具体规划策略
        6.3.1 升级产业结构
        6.3.2 优化空间布局
        6.3.3 保护生态格局
        6.3.4 完善基础设施
        6.3.5 风貌协调控制
结论与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作者简历及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学位论文数据集

(6)基于健康促进的山地小城镇步行系统规划研究 ——以汉源县九襄镇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1 绪论
    1.1 选题背景
        1.1.1 快速城镇化进程引发的健康思考
        1.1.2 人们对健康需求的提升
        1.1.3 山地小城镇步行系统研究的必要性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1.2.1 研究目的
        1.2.2 研究意义
    1.3 研究对象界定
        1.3.1 健康的概念
        1.3.2 山地小城镇
        1.3.3 山地步行系统
    1.4 研究内容与方法
        1.4.1 研究内容
        1.4.2 研究方法
        1.4.3 研究框架
2 健康与山地小城镇步行系统的基础研究
    2.1 公共健康与山地步行系统的研究进展
        2.1.1 现代城市规划的健康发展溯源
        2.1.2 山地步行系统相关研究进展
        2.1.3 国内外山地步行规划的实践案例及借鉴
    2.2 山地步行系统的健康促进理论研究
        2.2.1 健康促进的内容及发展趋势
        2.2.2 山地步行系统的健康促进理论
        2.2.3 山地步行系统的健康促进内涵
    2.3 山地小城镇区别于山地城市的特征研究
        2.3.1 规模形态特征
        2.3.2 道路网络特征
        2.3.3 交通出行特征
    2.4 健康促进的山地小城镇步行系统建设必要性
        2.4.1 山地小城镇居民健康的影响因素
        2.4.2 步行能够有效改善居民的健康状况
        2.4.3 山地小城镇步行系统构建对健康促进的意义
3 基于健康促进的山地小城镇步行系统功能
    3.1 山地小城镇居民的健康需求分析
        3.1.1 持续的保障健康需求
        3.1.2 动态的促进健康需求
    3.2 步行行为类型及健康空间特征解析
        3.2.1 满足健康需求的步行行为类型
        3.2.2 步行行为活动的健康特性
        3.2.3 步行健康行为的空间特性
        3.2.4 健康行为特性的步行系统应对
    3.3 山地小城镇步行系统的健康功能
        3.3.1 健康城镇环境的支撑功能系统
        3.3.2 多样活动形式的承载功能系统
        3.3.3 健康生活方式的引导功能系统
4 健康促进的山地小城镇步行系统要素构成
    4.1 支撑功能系统的山地步行网络要素
        4.1.1 细密小尺度街道网络
        4.1.2 自然生态网络
        4.1.3 交通联运网络
    4.2 承载功能系统的山地步行空间要素
        4.2.1 自然休闲空间
        4.2.2 街道功能空间
        4.2.3 历史人文空间
    4.3 引导功能系统的山地步行环境要素
        4.3.1 步行环境设施
        4.3.2 视觉环境景观
        4.3.3 健康活动设施
5 基于健康促进的九襄镇步行系统规划策略
    5.1 九襄镇现状概况
        5.1.1 现状背景分析
        5.1.2 禀赋要素总结
        5.1.3 九襄镇现状发展步行系统面临的挑战
    5.2 健康视角下九襄镇步行系统的技术方法
        5.2.1 步行系统的健康促进机制
        5.2.2 规划目标与原则
        5.2.3 分层规划策略
    5.3 城镇层面—建构支撑健康环境的山地步行网络
        5.3.1 重点目标
        5.3.2 构建差异化步行单元
        5.3.3 构筑网络型步行通廊
        5.3.4 刻画多样性步行节点
        5.3.5 打造交通联运体系
    5.4 社区层面—塑造承载健康活动的山地步行空间
        5.4.1 重点目标
        5.4.2 搭建自然交往平台
        5.4.3 营造宜人街道场所
        5.4.4 重塑历史空间情境
    5.5 街道层面—提升引导健康生活的山地步行环境
        5.5.1 重点目标
        5.5.2 满足人性化的步行设施
        5.5.3 营造多样化的视觉景观
        5.5.4 丰富健康步行活动设施
6 研究结论与展望
    6.1 研究结论
        6.1.1 主要结论
        6.1.2 研究不足
    6.2 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A. 作者在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目录
    B. 学位论文数据集
致谢

(7)长沙地区传统市镇空间变迁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的背景及意义
        1.1.1 问题的提出
        1.1.2 目的及意义
    1.2 相关概念的梳理及研究范围的确定
        1.2.1 相关概念
        1.2.2 研究范围的确定
        1.2.3 研究对象的确定
    1.3 文献综述
        1.3.1 相关研究综述
        1.3.2 理论基础
    1.4 研究的方法及技术路线
        1.4.1 研究方法
        1.4.2 技术框架
第2章 长沙地区传统市镇的概况
    2.1 传统市镇的背景分析
        2.1.1 历史沿革
        2.1.2 社会职能的演变
        2.1.3 产业结构的调整
    2.2 传统市镇的空间格局
        2.2.1 传统市镇组成要素变迁
        2.2.2 传统市镇的山水格局
    2.3 传统市镇的空间构建
        2.3.1 传统市镇空间结构
        2.3.2 传统市镇空间形态
    2.4 传统市镇分类
        2.4.1 传统街市空间延续的市镇——以靖港镇为例
        2.4.2 传统街市空间共生的市镇——以镇头镇为例
        2.4.3 传统街市空间失衡的市镇——以榔梨为例
第3章 传统街市空间延续的市镇
    3.1 靖港镇宏观镇域结构变迁
        3.1.1 村镇结构扩散模式的演变
    3.2 靖港镇中观空间结构变迁
        3.2.1 集群结构模式的演变
        3.2.2 线状空间结构的演化
        3.2.3 节点空间变迁
    3.3 靖港镇微观空间形态变迁
        3.3.1 祭祀空间形态变迁
        3.3.2 民俗空间形态变迁
        3.3.3 商业空间形态变迁
        3.3.4 工业空间形态变迁
    3.4 本章小结
第4章 传统街市空间共生的市镇
    4.1 镇头镇宏观镇域结构变迁
        4.1.1 村镇空间结构的演化
    4.2 镇头镇中观空间结构变迁
        4.2.1 集群结构模式的演变
        4.2.2 线状空间结构的演化
        4.2.3 节点空间变迁
    4.3 镇头镇微观空间形态变迁
        4.3.1 祭祀空间形态变迁
    4.4 本章小结
第5章 传统街市空间失衡的市镇
    5.1 榔梨宏观镇域结构变迁
        5.1.1 村镇空间结构的演化
    5.2 榔梨中观空间结构变迁
        5.2.1 集群结构模式的演变
        5.2.2 线状空间结构的演化
        5.2.3 节点空间变迁
    5.3 榔梨微观空间形态变迁
        5.3.1 祭祀空间形态变迁
        5.3.2 民俗空间形态变迁
        5.3.3 商业空间形态变迁
    5.4 本章小结
第6章 长沙地区传统市镇变迁态势及相关建议
    6.1 传统市镇空间变迁总体态势
        6.1.1 宏观镇域结构的变化
        6.1.2 中观空间结构的变化
        6.1.3 微观空间形态的变化
    6.2 通过探究空间变迁分析其问题
        6.2.1 行政力量的主导性
        6.2.2 传统市镇面貌的同质化
        6.2.3 居民“社会生活”的单一化
    6.3 传统市镇空间营建的建议
        6.3.1 共同参与下的小城镇建设
        6.3.2 历史风貌的传承
        6.3.3 空间意向的多元化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A 长沙地区传统市镇的历史地图整理
附录B 长沙地区传统市镇的资料整理
附录C 攻读硕士期间参与实际工程项目概况
附录D 攻读硕士期间参与学术活动概况
致谢

(8)基于可持续发展理念的西南地区山地小城镇产业定位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与问题提出
        1.1.1 研究背景
        1.1.2 问题提出及研究范围界定
    1.2 文献综述
        1.2.1 产业可持续发展相关研究
        1.2.2 产业发展定位研究
        1.2.3 产业发展环境相关研究
        1.2.4 文献综述述评
    1.3 研究目的和研究意义
        1.3.1 研究目的
        1.3.2 研究意义
    1.4 研究内容、方法及技术路线
        1.4.1 研究内容
        1.4.2 研究方法及技术路线
2 西南地区山地小城镇发展概况及相关研究理论基础
    2.1 西南地区山地小城镇
        2.1.1 西南地区山地小城镇概念
        2.1.2 西南地区山地小城镇发展概况
    2.2 西南地区山地小城镇产业发展特征
        2.2.1 小城镇产业发展特征
        2.2.2 西南地区山地小城镇产业发展特征
    2.3 经济地理相关理论
        2.3.1 产业定位理论
        2.3.2 匹配理论
        2.3.3 资源禀赋理论
        2.3.4 经济地理相关理论在本研究中的运用
    2.4 可持续发展理论
        2.4.1 可持续发展理论概述
        2.4.2 可持续发展理论在本研究中的运用
    2.5 本章小结
3 西南地区山地小城镇产业发展模式选取及投入要素识别
    3.1 西南地区山地小城镇产业发展模式选取
        3.1.1 西南地区山地小城镇产业发展模式选取的相关依据
        3.1.2 西南地区山地小城镇产业定位模式选取的原则
        3.1.3 西南地区山地小城镇产业定位模式选取
    3.2 西南地区山地小城镇产业发展投入要素识别及重要程度分级
        3.2.1 西南地区山地小城镇产业发展普适性投入要素的识别
        3.2.2 西南地区山地小城镇产业发展投入要素重要等级识别
    3.3 本章小结
4 产业发展模式与发展环境构成要素的匹配定位
    4.1 西南地区山地小城镇产业定位内涵与相关概念界定
        4.1.1 西南地区山地小城镇产业定位内涵
        4.1.2 西南地区山地小城镇产业定位的立足点
        4.1.3 西南地区山地小城镇产业定位的影响要素
    4.2 西南地区山地小城镇产业匹配定位模型建立
        4.2.1 产业匹配定位模型建立的理论框架
        4.2.2 产业匹配定位模型的建立
    4.3 本章小结
5 西南地区山地小城镇产业定位实证研究
    5.1 样本选择与数据收集
        5.1.1 样本选取
        5.1.2 数据收集
    5.2 基于匹配模型的产业定位结果计算
    5.3 产业定位结果分析
    5.4 本章小结
6 基于可持续发展的产业定位优化
    6.1 样本镇可持续发展水平现状
        6.1.1 可持续发展水平现状评价依据
        6.1.2 可持续发展水平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
        6.1.3 基于熵值层次法的可持续发展水平评价模型
        6.1.4 样本镇可持续发展水平现状评价
    6.2 基于可持续发展水平的产业定位结果优化
        6.2.1 基于可持续发展水平的样本镇类型甄别
        6.2.2 分类优化样本镇的产业定位结果
    6.3 本章小结
7 对策建议
    7.1 一般性对策建议
        7.1.1 政府管理视角的对策建议
        7.1.2 企业执行视角的对策建议
        7.1.3 居民参与视角的对策建议
    7.2 特殊性对策建议
        7.2.1 类型一——“Ch-Lh”型的对策建议
        7.2.2 类型二——“Cl-Lh”型的对策建议
        7.2.3 类型三——“Cl-Ll”型的对策建议
        7.2.4 类型四——“Ch-Ll”型的对策建议
    7.3 本章小结
8 结论及展望
    8.1 结论
    8.2 不足与展望
        8.2.1 研究局限与不足
        8.2.2 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
    A.作者在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目录
    B.作者在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目录
    C.产业发展投入要素重要程度访谈提纲
    D.小城镇可持续发展水平评价候选指标库
    E.样本镇可持续发展水平评价指标原始数据
    F.各指标主观权重计算结果

(9)川渝传统乡镇公共空间优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问题提出
        1.1.1 研究背景
        1.1.2 问题提出
    1.2 研究内容
        1.2.1 相关概念
        1.2.2 研究范围界定
    1.3 研究目的及意义
    1.4 研究现状及文献综述
        1.4.1 国内研究
        1.4.2 国外研究
    1.5 研究方法和研究框架
        1.5.1 研究方法
        1.5.2 研究框架
2 川渝传统乡镇公共空间的特征及影响因素分析
    2.1 川渝传统乡镇的发展回溯
    2.2 川渝传统乡镇公共空间的特征
        2.2.1 川渝传统乡镇公共空间的物质特征
        2.2.2 川渝传统乡镇公共空间的非物质特征
        2.2.3 川渝传统乡镇与城镇公共空间的异同
    2.3 川渝传统乡镇公共空间的影响因素
        2.3.1 物质层面因素
        2.3.2 非物质层面
    2.4 小结
3 川渝传统乡镇公共空间的现状及成因分析
    3.1 川渝传统乡镇公共空间当下发展现状
        3.1.1 空间破败
        3.1.2 结构破碎
        3.1.3 承载力不足
        3.1.4 环境恶化
        3.1.5 肆意“涂抹”
    3.2 川渝传统乡镇公共空间现状成因分析
        3.2.1 城镇化压力
        3.2.2 经济限制
        3.2.3 社会结构改变
        3.2.4 功能滞后
        3.2.5 开发与保护冲突
        3.2.6 文化意识落后
        3.2.7 制度不完善
    3.3 本章小结
4 川渝传统乡镇公共空间优化策略
    4.1 公共空间优化原则及目标
        4.1.1 空间优化原则
        4.1.2 空间优化目标
    4.2 公共空间优化策略
        4.2.1 环境保护
        4.2.2 结构整合
        4.2.3 功能完善
        4.2.4 形式延续
        4.2.5 肌理协调
        4.2.6 感知延续
        4.2.7 景观优化
        4.2.8 材料应用
        4.2.9 多方参与
    4.3 小结
5 川渝传统乡镇公共空间优化实践分析
    5.1 项目背景
        5.1.1 区域位置
        5.1.2 项目概况
    5.2 公共空间现状与问题
    5.3 公共空间优化思路
    5.4 公共空间优化目标
    5.5 公共空间优化实践
        5.5.1 传统空间保护
        5.5.2 延续视觉廊道
        5.5.3 修复街巷空间
        5.5.4 传统空间利用
        5.5.5 传统空间延续
6 结语
    6.1 总结
    6.2 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
    A. 作者在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目录

(10)基于主动交通安全理念的山地小城镇用地布局思考(论文提纲范文)

1. 山地小城镇用地布局
    1.1 山地小城镇用地布局对交通系统的影响
    1.2 山地小城镇用地布局特征
        1.2.1 山地小城镇用地布局形态特征
        1.2.2 山地小城镇用地布局与过境交通现状问题
2. 主动交通安全规划理论
    2.1 主动交通安全规划的概念
    2.2 主动交通安全规划的目标
    2.3 主动交通安全规划的目标函数
3. 基于主动交通安全理念的山地小城镇用地布局
    3.1 山地小城镇用地布局空间结构选择
    3.2 山地小城镇用地布局规模选择
    3.3 山地小城镇用地布局模式选择
    3.4 优化山地小城镇用地布局的相关措施
        3.4.1 居住用地
        3.4.2 公服用地与商业用地
        3.4.3 工业用地与物流仓储用地
4 . 结语

四、川渝山地小城镇传统形态(论文参考文献)

  • [1]现象学视角下西南山地小城镇消极空间重塑策略研究 ——以重庆地区为例[D]. 田华. 重庆大学, 2020
  • [2]略阳县山地型小城镇空间发展模式及规划策略研究[D]. 白娜.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2020(01)
  • [3]陕南秦巴山区小城镇空间形态演进研究 ——基于保安镇的实地调查[D]. 李静.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2020
  • [4]“公园城市”视野下的山地小城镇景观规划设计研究 ——以重庆统景镇为例[D]. 贺礼. 西南大学, 2020(01)
  • [5]农业转型背景下的贵州山地小城镇规划策略研究 ——以安顺市江龙镇为例[D]. 李萌. 北京交通大学, 2019(01)
  • [6]基于健康促进的山地小城镇步行系统规划研究 ——以汉源县九襄镇为例[D]. 付豫蜀. 重庆大学, 2019(01)
  • [7]长沙地区传统市镇空间变迁研究[D]. 严梦露. 湖南大学, 2019(07)
  • [8]基于可持续发展理念的西南地区山地小城镇产业定位研究[D]. 陈洋. 重庆大学, 2018(04)
  • [9]川渝传统乡镇公共空间优化研究[D]. 尹艺霖. 重庆大学, 2016(09)
  • [10]基于主动交通安全理念的山地小城镇用地布局思考[J]. 叶国风,戴彦. 建筑与文化, 2016(01)

标签:;  ;  ;  ;  ;  

川渝山区小城镇的传统形态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