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蚁黑胸散研究

白蚁黑胸散研究

一、黑胸散白蚁的研究(论文文献综述)

张瑞林,余树信,高勇勇,李大波,童严严,雷朝亮,熊强,黄求应[1](2021)在《溴氰虫酰胺和氯虫苯甲酰胺对黑胸散白蚁的毒杀效果》文中研究指明目的评估溴氰虫酰胺和氯虫苯甲酰胺对黑胸散白蚁的室内毒杀效果。方法测定5种不同浓度的溴氰虫酰胺和氯虫苯甲酰胺对黑胸散白蚁的室内毒力,再选用30μg/ml溴氰虫酰胺开展白蚁驱避实验。结果 5μg/ml溴氰虫酰胺处理72 h后黑胸散白蚁的死亡率达100%,显着高于5μg/ml氯虫苯甲酰胺的白蚁死亡率。30μg/ml溴氰虫酰胺对黑胸散白蚁无驱避作用。结论溴氰虫酰胺具有发展为白蚁防治药剂的前景。

ALI HASSAN[2](2021)在《沉默PFK基因和感染致病真菌改变黑胸散白蚁的运动和理毛行为》文中认为白蚁是世界性害虫,严重危害农作物、堤坝和建筑的木结构。目前,主要使用化学农药防治白蚁,但是化学农药会破坏环境,这一点使得公众更加关注白蚁的生物防治药剂。昆虫病原真菌也属于生物防治药剂,在白蚁栖息地中也存在一些昆虫病原真菌,这为利用昆虫病原真菌控制白蚁提供了有利条件,但是白蚁也进化出不同策略(如理毛行为)来抵御昆虫致病真菌。运动是动物重要的耗能行为之一,它可以影响动物的所有活动。然而,能量代谢和真菌感染是否影响以及如何影响白蚁的运动和理毛行为还不清楚。因此,本研究首先通过RNA干扰糖酵解中磷酸果糖激酶基因(pfk)的表达量来分析pfk沉默对黑胸散白蚁生理和行为的影响,接着评价不同浓度昆虫病原真菌绿僵菌对白蚁行为的影响,最后研究pfk沉默与绿僵菌感染对黑胸散白蚁生理、行为和免疫的联合作用。主要结果如下:1.沉默pfk基因破坏黑胸散白蚁体内糖酵解过程并导致其运动和理毛异常磷酸果糖激酶(PFK)是糖酵解过程的一个限速酶,已有研究表明该基因与不同动物的运动有关,但PFK是否与白蚁的运动和理毛行为有关尚不清楚。因此,本研究利用RNA干扰和Ethovision XT跟踪系统研究了pfk基因对黑胸散白蚁运动和理毛行为的影响。结果表明:干扰pfk基因后,不同白蚁品级个体(工蚁、兵蚁和脱翅蚁)中pfk基因的表达量显着降低。沉默pfk后,工蚁的葡萄糖水平显着升高,但烟酰胺腺嘌呤二核苷酸(NADH)、三磷酸腺苷(ATP)和PFK酶的水平显着降低。沉默pfk后,白蚁的理毛行为(理毛频率下降)和运动行为(移动距离和速度降低,但转角和角速度增加)出现异常,同时工蚁、兵蚁和脱翅蚁的运动行为表现出品级特异性。此外,兵蚁和脱翅蚁在内侧区域比在壁面区域表现出更高的速度,这是一种有效的躲避捕食的行为。上述结果揭示了pfk基因与白蚁行为(运动与理毛)的密切联系,有助于更好地理解社会性昆虫的行为调节机制和品级特异性。2.昆虫病原真菌的感染改变了黑胸散白蚁的运动和理毛行为数量庞大的白蚁个体群居在巢群中,很容易受到病原菌的感染,因此白蚁已经进化出各种行为和生理策略来抵抗不同病原菌的感染。运动可以帮助白蚁收集有关病原菌的信息,从而表现出卫生行为。白蚁在筑巢和觅食过程中不可避免地会遇到昆虫病原真菌。然而,这些真菌病原体如何影响白蚁的运动行为以及卫生行为又如何有利于白蚁的生存仍是未知的。本章首先研究了不同浓度的昆虫病原真菌——绿僵菌Metarhizium anisopliae(Metschnikoff)Sorokin对黑胸散白蚁运动行为的影响。当供试白蚁为单头染菌白蚁时,与对照组相比,低浓度(5×103conidia/ml)绿僵菌处理可显着提高白蚁在6h、12h和24h时的运动速度,而高浓度(5×107,5×109conidia/ml)绿僵菌处理显着降低了白蚁在48h后的运动速度,而且5×107和5×109conidia/ml绿僵菌处理也显着降低了白蚁的存活率。当1头直接染菌白蚁与多头无菌同伴白蚁共同放置时,被5×103和5×109conidia/ml绿僵菌处理24h后,直接染菌白蚁的运动能力显着增加,48h后运动恢复正常。当处理组绿僵菌孢子数为5×103和5×109conidia/ml时,白蚁理毛频次显着高于对照组。因为白蚁个体间发生了相互理毛,绿僵菌感染没有导致白蚁的死亡率显着升高。上述结果可以促进人们对白蚁如何利用适应性行为来处理生物压力(如真菌感染)的认识。3.沉默pfk和真菌感染引起的运动和理毛异常导致黑胸散白蚁免疫力和存活率下降白蚁进化出各种行为和生理策略来对抗病原菌的侵染,这是白蚁生物防治的一大障碍。本研究探讨了一种基于RNAi介导的代谢基因沉默和昆虫病原真菌M.anisopliae的潜在防治白蚁的策略,不仅可以打破白蚁的行为(运动和理毛),还可以干扰白蚁正常的生理和免疫。结果表明,沉默pfk基因和感染绿僵菌后白蚁pfk基因表达量降低,pfk酶活性降低,能量物质(ATP、NADH)下降。同时,沉默pfk基因和感染绿僵菌后白蚁的免疫基因表达量和抗真菌活性均下降,免疫力降低。此外,沉默pfk基因既可以破坏单独放置的染菌白蚁的行为,又可以破坏与同伴白蚁一起放置的染菌白蚁的行为。沉默pfk基因和感染绿僵菌后单独放置的染菌白蚁的存活率降低,运动能力下降。沉默pfk基因会使同伴个体对染菌个体的理毛频率下降,这导致了染菌个体的高死亡率。同时,沉默pfk的同伴个体与直接染菌个体接触后其存活率也降低了。上述结果表明,由沉默pfk和感染昆虫病原真菌引起的运动和理毛行为异常破坏了白蚁的免疫并降低了白蚁的存活率,这种能量代谢基因干扰和致病真菌感染相结合的处理模式有望作为一种防治白蚁的有效策略。

吴佳[3](2020)在《黄胸散白蚁和黑胸散白蚁种间杂交及种独立性维持》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黄胸散白蚁Reticulitermes flaviceps Oshima和黑胸散白蚁Reticuliterme chinensis Snyder在栖息地和分飞季节上有重叠,也有相似的繁殖行为和性信息素,这些相似的生态学和生物学特征,暗示这两种散白蚁具有杂交的可能性,但它们是否存在种间杂交行为依然未知。如果二者存在种间杂交,那么这两种散白蚁在面临种间杂交的情况下,是什么机制维持了它们各自独有的生物学特性和形态特征,即物种的独立性,目前也不清楚。鉴于此,本文探讨了这两种散白蚁在室内和野外发生种间杂交的可能性,分析了这两种散白蚁室内杂交产生的后代的适合度和可育性,同时建立、推演和验证了补充型生殖蚁回交模型在散白蚁种独立性维持中的作用。本研究结果可以为深入理解白蚁新物种的形成和种独立性的维持提供理论依据。主要结果如下:1.室内条件下两种散白蚁种间杂交行为的验证黄胸散白蚁和黑胸散白蚁的脱翅繁殖蚁相遇后,相互接受对方的频次显着高于相互攻击的频次(t=-8.35,p<0.0001);发生在种间的串联行为的频次与种内的串联行为的频次(F=1.106,p=0.34)和持续时间(t=2.31,p=0.22)均无显着差异;发生在种间的理毛行为的频次显着高于发生在种内的理毛行为的频次(F=23.84,p<0.001);种间交配与种内交配的频次(t=1.27,p=0.21)和持续时长(F=2.53,p=0.134)均无显着差异;重要的是这两种散白蚁可以在发生种内交配的同时发生种间交配行为并产生杂交的子代个体。这些结果表明,黄胸散白蚁和黑胸散白蚁在室内条件下可以发生种间杂交。2.两种散白蚁杂交子代的适合度分析在室内条件下,与黄胸散白蚁和黑胸散白蚁同种配对的巢群相比,黄胸散白蚁和黑胸散白蚁杂交的巢群能够产生更多的卵(F=8.98,p<0.001)、卵拥有更短的孵化历期(F=68.15,p<0.0001)和更高的孵化率(F=7.53,p<0.001),同时产生更多的幼蚁(F=14.32,p<0.001);杂交巢群产生的工蚁还有更快的运动速度(F=4.46,p=0.008)和更长的运动距离(F=6.12,p=0.001),这表明两种散白蚁的杂交子代具有一定的杂种优势。此外,黄胸散白蚁和黑胸散白蚁杂交巢群产生的F1代工蚁的体重(p=0.12)、抗氧化酶活性(SOD:F=2.14,p=0.14;CAT:F=0.33,p=0.72)与同种配对巢群产生的F1代工蚁无显着差异;两种散白蚁杂交产生的雌性和雄性子代个体能够存活,且在性别比例上没有显着差异(p>0.05);两种散白蚁杂交产生的F1代工蚁能够转变为补充型蚁王或补充型蚁后,F1代补充生型蚁王或补充型蚁后可以与异性原始生殖蚁回交并产生F2代个体,补充生型蚁王和补充型蚁后也可以近亲交配产生F2代个体。由此可见,黄胸散白蚁和黑胸散白蚁种间杂交产生的F1代是可育的,两种散白蚁的杂交子代没有出现杂种衰退现象。3.两种散白蚁野外杂交种群的分子鉴定使用微卫星DNA(细胞核基因)与线粒体COII基因(细胞质基因)两种方法,分析了黄胸散白蚁和黑胸散白蚁野外种群的遗传结构,结果发现黄胸散白蚁和黑胸散白蚁的微卫星DNA与线粒体COII基因的遗传分化不一致。微卫星DNA分析表明这两种散白蚁的遗传分化水平较低,物种间有细胞核基因交流(Nm>1);而线粒体COII基因分析表明二者的遗传分化水平较高,物种间无细胞质基因交流(Nm<1)。通过微卫星DNA对两种散白蚁野外巢群的基因交流分析发现,黄胸散白蚁巢群中有黑胸散白蚁的细胞核遗传物质,黑胸散白蚁巢群中也有黄胸散白蚁的细胞核遗传物质。可见,黄胸散白蚁和黑胸散白蚁的野外种群存在基因交流和种间杂交。4.补充型生殖蚁回交模型维持散白蚁的种独立性根据散白蚁的交配繁殖特征,建立了补充型生殖蚁的回交模型,通过对该模型的推演发现:在散白蚁的杂交巢群中,先被取代的原始生殖蚁对杂交巢群的遗传贡献随取代次数的增加而降低,后被取代的或未被取代的原始生殖蚁对杂交巢群的遗传贡献随取代次数的增加而增加。利用发生过一次取代回交的室内杂交巢群对该模型进行验证发现,被取代的原始生殖蚁的基因贡献从对F1代的50%下降到对F2代的22%;相比之下,未被取代的原始生殖蚁的基因贡献从对F1代的50%增加到对F2代的78%;在取代发生前和取代发生后,原始生殖蚁对杂交巢群后代的基因贡献率存在显着差异(Z=3.11,p=0.002)。利用野外巢群对该模型进行验证发现,在先被取代的原始生殖蚁是黑胸散白蚁的巢群中,黑胸散白蚁的遗传物质所占比例随取代次数增加而下降,逐步被黄胸散白蚁的遗传物质稀释;反之亦然。因此,本研究认为散白蚁杂交巢群中补充型生殖蚁的回交模型产生的“遗传稀释效应”是维持散白蚁种独立性的一种重要机制。

赵星颖[4](2020)在《SelT和TG基因调控黑胸散白蚁防御绿僵菌的主动免疫机制》文中认为社会性昆虫白蚁可以采用类似“人痘接种”的主动免疫方式来抵御致病真菌的感染,但是白蚁主动免疫的分子调控机制并不十分清楚。在黑胸散白蚁Reticulitermes chinensis Snyder的主动免疫过程中,同伴白蚁与直接染菌白蚁接触1 d后,其体内硒蛋白T(selenoprotein T,Sel T)基因的表达量显着降低(P<0.05),暗示Sel T基因可能与白蚁主动免疫相关。昆虫免疫蛋白转谷氨酰胺酶(transglutaminase,TG)促进血凝块形成,在白蚁抵御致病菌侵染的免疫过程中可能发挥重要作用。鉴于此,本文以黑胸散白蚁和金龟子绿僵菌Metarhizium anisopliae(Metchnikoff)Sorokin为研究材料,利用“宿主—病原真菌”系统(直接染菌白蚁和受菌同伴白蚁一起培养接触),开展了Sel T与TG基因调控黑胸散白蚁防御绿僵菌侵染的主动免疫机制研究。主要结果如下:(1)抑制Sel T基因表达量打破黑胸散白蚁主动免疫首先,克隆得到黑胸散白蚁Sel T基因片段572bp,并设计合成ds Sel T注射入白蚁体内,3d后显着降低了Sel T基因表达量(P<0.01)。抑制Sel T基因表达量后,受菌同伴白蚁对直接染菌白蚁的理毛频率和理毛累积时长无显着影响,但是受菌同伴白蚁的抗菌活性显着降低(P<0.05),存活率显着降低(P<0.05),这表明抑制Sel T基因表达量打破了黑胸散白蚁抵御绿僵菌侵染的主动免疫。干扰Sel T基因后,受菌同伴白蚁的免疫基因TG和transferrin(Tsf)表达量显着上调(P<0.05),这暗示昆虫免疫基因可能参与Sel T基因调控黑胸散白蚁的主动免疫过程。此外,沉默Sel T基因后,两个胰岛素合成相关基因protein kinase A(PKA)、calcium/calmodulin-dependent protein kinase II(CAMK2),三个胰岛素信号通路相关基因RAC serine/threonine-protein kinase(AKT)、insulin-like peptide2(ILP2)和insulin receptor(INR),以及两个钙信号通路相关基因P-type Ca2+transporter type 2A(SERCA)和ryanodine receptor 1(RYR)表达量均显着上调(P<0.05),表明胰岛素信号和钙信号通路可能与Sel T基因调控黑胸散白蚁主动免疫相关。(2)抑制TG基因表达量打破黑胸散白蚁主动免疫克隆获得黑胸散白蚁TG基因片段516bp,并成功合成ds TG,ds TG注射白蚁3d后显着降低了TG基因的表达量(P<0.01)。抑制TG基因表达量后,受菌同伴白蚁对直接染菌白蚁的理毛频率(P<0.05)和理毛累积时长显着降低(P<0.05),抗菌活性(P<0.05)和存活率(P<0.05)也都显着下降,这表明抑制TG基因的表达量打破了黑胸散白蚁抵御绿僵菌侵染的主动免疫。同时,抑制TG基因表达导致受菌同伴白蚁Sel T基因表达量显着上调(P<0.05),这进一步表明TG基因与Sel T基因存在相互关系并共同参与调控黑胸散白蚁的主动免疫。综上所述,Sel T和TG基因的下调表达均可以打破黑胸散白蚁抵御绿僵菌侵染的主动免疫。尽管Sel T和TG基因共同参与调控白蚁主动免疫,但二者在白蚁主动免疫中都能独立发挥调控作用,可作为打破白蚁主动免疫的潜在靶标基因,为研制更加高效的白蚁生防制剂提供可能。

麻晓明[5](2020)在《基于转录组测序技术探究胰岛素信号通路在白蚁寿命调节中的作用》文中提出蜜蜂、蚂蚁和白蚁等社会性昆虫不同品级间寿命差异非常大,有的类群不同品级间甚至会有两个数量级的差异。白蚁的生殖品级蚁后和蚁王可以活20年,而非生殖品级工蚁、兵蚁只能活几周到几个月。此外,白蚁群体的所有个体都具有相同的遗传背景,寿命的差异是由于基因表达的差异来决定的,从而导致生殖品级蚁后和蚁王超常的寿命和持续的生殖能力。胰岛素是一种蛋白质激素,可通过细胞中的信号转导来控制糖、脂肪和蛋白质的代谢,影响生长和发育过程,例如生殖和衰老。从线虫到果蝇,以及啮齿动物和其他更高等的动物,葡萄糖信号传导机制都高度保守。在秀丽隐杆线虫Caenorhabditis elegans和黑腹果蝇Drosophila melanogaster中就已经发现了因胰岛素信号转导的缺陷而导致的寿命增长的现象。但白蚁这类品级间寿命差异很大的社会性昆虫中尚无胰岛素信号与寿命调节的相关报道。本研究以黑胸散白蚁Reticulitermes chinensis为材料,采用婚飞成虫建立人工巢群,经多年培养,成为品级齐全的实验巢群;利用Illumina Hi SeqTM 4000平台对黑胸散白蚁原始蚁王(PK)、原始蚁后(PQ)、雄性工蚁(WM)和雌性工蚁(WF)进行转录组测序分析,比较不同品级间胰岛素信号通路相关基因的差异;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方法验证转录组测序结果的准确性;通过分析黑胸散白蚁不同品级之间胰岛素信号通路相关基因表达的差异,探究胰岛素信号通路调控白蚁寿命的机制。主要研究结论如下:(1)饲养四年的黑胸散白蚁巢群中,原始蚁王和雌雄性工蚁的腹部宽度和体长有显着性差异,原始蚁后和雌雄性工蚁的腹部宽度和体长也有显着性差异。但同龄期不同性别工蚁的腹部宽度和体长都没有显着性差异,原始蚁王、蚁后的腹部宽度和体长也存在显着性差异。原始蚁后存在着明显的膨腹现象(physogastry)。(2)通过Illumina Hi SeqTM 4000平台对黑胸散白蚁原始蚁王、原始蚁后、雄性工蚁和雌性工蚁进行转录组测序。转录组组装获得Unigene161,933个,总碱基数为109,126,456,最短的Unigene长度为201 bp,最长的Unigene长度为19,482 bp,所有Unigene的平均长度为673 bp,GC含量为42.90%,N50值为933。(3)在黑胸散白蚁原始蚁王、原始蚁后、雄性工蚁和雌性工蚁构成的转录组中,四个数据库注释到的Unigene总数为161,933个,其中Nr数据库注释到60,736个Unigene;KOG数据库注释到27,181个Unigene,共涉及25个功能分类;Swissprot数据库注释到31,699个Unigene;KEGG数据库注释到19,291个Unigene,涉及343条生物信号通路;GO数据库注释到的Unigene分别涉及生物学过程、细胞成分及分子功能相关的共59种生理代谢功能。在Nr功能数据库注释中,黑胸散白蚁转录组匹配序列最多的是内华达古白蚁Zootermopsis nevadensis。(4)在黑胸散白蚁原始蚁王、原始蚁后、雄性工蚁和雌性工蚁构成的转录组中,共鉴定到了9,357个简单重复序列(SSRs),分布在8,194个序列中,其中二核苷酸有3,403个,三核苷酸的数量有4,245个,四核苷酸的数量有1,124个,五核苷酸的数量有178个,六核苷酸有407个。对这些SSRs的鉴定,可以为物种间开展基因组差异性分析、遗传图谱构建等研究提供帮助。(5)按照差异显着性标准(差异基因表达变化2倍以上,且p-value≤0.05)进行筛选,黑胸散白蚁,原始蚁王与原始蚁后之间的差异基因个数为1,026个,上调基因733个,下调基因293个;原始蚁王与雄性工蚁之间的差异基因个数为26,170个,上调基因24,503个,下调基因1,667个;原始蚁后与雌性工蚁之间的差异基因个数为69,511个,上调基因55,671个,下调基因13,840个;雄性工蚁与雌性工蚁之间的差异基因个数为1,926个,上调基因1,160个,下调基因766个。在差异基因GO富集分析中,黑胸散白蚁的原始蚁王、原始蚁后、雄性工蚁和雌性工蚁构成的转录组的差异基因主要分布在细胞过程(cellular process)、催化活性(catalytic activity)、代谢过程(metabolic process)、细胞分离(cell part)、单细胞过程(single-organism process)和结合(binding)这几个功能上。(6)胰岛素信号通路中有两个中心通路,即细胞外信号调节激酶(ERK)/丝裂原活化激酶(MAPK)通路和PI3K-Akt通路。其中,PI3K-Akt通路是昆虫胰岛素的主要信号通路。我们选取了PI3K-Akt信号通路中的6个相关基因进行实时荧光定量PCR来验证转录组测序的结果。实时荧光定量PCR结果显示与转录组测序结果中的差异基因表达一致,两者的相关系数为0.721,说明我们的转录组测序数据真实可靠,可以用于后续的生物学分析。(7)基因表达水平显示,原始蚁王和原始蚁后中Pdk1表达均较低,但不同品级之间无显着性差异(n=3,P=0.04<0.05)。实时荧光定量PCR结果显示,原始蚁后和原始蚁王的akt2-a表达低于雌性工蚁(n=3,P=0.025<0.05)。另外,Tsc2在原始蚁王中的表达高于非生殖品级(n=3,P=0.05≤0.05)。相反,原始蚁王和原始蚁后中的m TOR表达低于雄性工蚁和雌性工蚁品级(n=3,P=0.019<0.05)。此外,EIF4E(n=3,P=0.015<0.05)和RPS6(n=3,P=0.016<0.05)的表达水平在原始蚁后和原始蚁王中显着低于雄性工蚁和雌性工蚁。由此推测,akt2-a、m TOR、EIF4E和RPS6这四个基因的低表达,可能通过抑制癌症细胞的侵袭和转移,抑制细胞的恶性增生,使得原始蚁王和原始蚁后具有更长的寿命。而Tsc2则是一种肿瘤抑制因子,在生殖品级中的高表达也会抑制细胞的恶性增生在生殖品级中的发生。此外Pdk1不同品级之间无显着性差异,也说明黑胸散白蚁和其他模式生物胰岛素信号调节方面可能有所不同。

熊佳新,姜宏健,嵇保中,刘曙雯,王怡[6](2019)在《黑胸散白蚁的替代生殖蚁分化》文中指出【目的】黑胸散白蚁属土木两栖白蚁,极易产生替代生殖蚁(RR)是其危害严重、防治困难的主要原因。研究黑胸散白蚁RR分化特征以及群体组成、数量、成熟程度、取食量等因子的影响,为研究白蚁生殖分化机制和防治技术开发提供参考。【方法】将野外采集的黑胸散白蚁进行室内驯化,按照不同数量、品级个体组成以及群体成熟程度,配置成不同处理,观察RR发育情况,分析群体组成、数量、成熟程度和取食量对RR产生历期、成熟RR产生历期、产卵历期的影响。【结果】黑胸散白蚁无翅芽型替代生殖蚁(NRR)的发育经历工蚁、前替代生殖蚁、NRR及成熟NRR 4个阶段,短翅芽型替代生殖蚁(SRR)的发育经历短翅芽若蚁、SRR及成熟SRR 3个阶段;在有若蚁群体中,工蚁先分化形成RR,若蚁随之分化。群体数量为100~200头,群体数量、兵蚁数量、群体中有无若蚁对RR产生历期、成熟RR产生历期和产卵历期影响均不显着(P>0. 05);群体成熟程度对成熟RR产生历期有显着影响(P<0. 05),对RR产生历期、产卵历期无显着影响(P>0. 05)。群体数量为100~150头,兵蚁的有无对RR产生历期、成熟RR产生历期、产卵历期影响不显着(P>0. 05);群体数量为200头,有无兵蚁对RR产生历期有显着影响(P<0. 05),而对产卵历期、成熟RR产生历期影响不显着(P>0. 05)。在所有RR分化历期中,取食量对第一头RR产生历期影响最显着。【结论】黑胸散白蚁工蚁RR分化能力比短翅芽若蚁稍强。RR分化过程中,RR产生历期主要受群体组成和取食量影响,成熟RR产生历期主要受群体成熟程度影响,而群体组成、群体数量和成熟程度对产卵历期的影响均不显着。其中,群体成熟程度的影响达显着(P<0. 05)或极显着(P<0. 01)水平,在黑胸散白蚁防治过程中应重点关注成熟群体的扩散危害。

王怡,嵇保中,刘曙雯,徐立军,熊佳新[7](2019)在《黑胸散白蚁下唇腺的解剖和扫描电镜观察》文中研究指明【目的】通过研究黑胸散白蚁Reticulitermes chinensis下唇腺解剖构造及其在不同品级个体间的分化,为进一步探索口交哺和品级分化机制提供参考。【方法】通过显微解剖观察,了解黑胸散白蚁下唇腺的形态构造及其在不同品级个体间的分化;通过扫描电镜观察,了解下唇腺的结构及神经支配;通过饮水实验,研究工蚁饮水及下唇腺囊的贮水功能。【结果】黑胸散白蚁下唇腺是左右对称结构,每侧构造由一个下唇腺腺泡群、一个下唇腺囊及相关的导管组成。每侧导管分别开口于舌基部下方。蚁后的下唇腺最发达,在下唇腺大小、下唇腺囊大小、腺泡大小及腺泡数量4方面均显着高于其他品级个体;兵蚁、工蚁、有翅成虫的下唇腺也较为发达,相互之间这4个参数的差异性不显着。扫描电镜观察发现,工蚁下唇腺腺泡由主导管和分支导管相连,腺泡外侧有神经分布。黑胸散白蚁工蚁有饮水习性,获得的水贮存在下唇腺囊内。【结论】黑胸散白蚁不同品级个体间,蚁后的下唇腺最发达,有翅成虫的下唇腺也比较发达,说明蚁后除行使生殖职能外,还承担交哺育幼等职能。黑胸散白蚁工蚁有饮水习性,下唇腺囊有贮水功能。

刘龙[8](2018)在《黑胸散白蚁抵御绿僵菌侵染的主动免疫及其调控机制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在白蚁巢群中个体密度高、接触频繁、亲缘关系近,有利于致病微生物的传播。为抵御致病菌的侵染,白蚁在行为、生理和空间组织上进化出一系列疾病防御策略,称之为社会免疫。目前,白蚁社会免疫研究主要集中在群体防御疾病的行为和生理变化方面,包括理毛、交哺、隔离、攻击、细胞免疫和体液免疫等。然而,有关白蚁社会免疫分子调控机制方面的研究相对较少。鉴于此,本文以黑胸散白蚁Reticulitermes chinensis Snyder和绿僵菌Metarhizium anisopliae(Metschnikoff)Sorokin为材料开展了本课题研究,主要结果如下:1黑胸散白蚁利用主动免疫抵御绿僵菌的侵染绿僵菌直接感染的白蚁相互接触后,理毛频率显着升高(p<0.05)。在荧光显微镜下发现,无菌同伴白蚁与直接染菌白蚁接触后体表获得少量绿僵菌孢子。受菌同伴白蚁体内菌落单位数显着低于直接染菌白蚁(p<0.01),受菌同伴白蚁的死亡率(13%)低于直接染菌白蚁(50%)。然而,受菌同伴白蚁的抗菌活性、抗氧化酶活性(过氧化氢酶和超氧化物歧化酶)和免疫基因表达量(Phenoloxidase、transferrin和termicin)均显着高于无菌同伴白蚁(p<0.05)。上述结果表明,无菌同伴白蚁通过理毛行为主动获得低剂量的绿僵菌孢子,激活自身免疫系统,使群体中免疫个体数增加,死亡率降低。白蚁使用的这种社会免疫方式与人类使用的“人痘接种”方式类似,因此称之为主动免疫。2黑胸散白蚁主动免疫相关候选蛋白的筛选利用iTRAQ技术,在受菌同伴白蚁体内发现40种蛋白上调,22种蛋白下调。其中20种差异表达蛋白与主动免疫相关,包括12种胁迫蛋白、6种免疫信号蛋白和2种免疫效应蛋白。运用质谱多反应监测(MRM)技术对差异表达蛋白进行验证,发现14种差异蛋白的MRM结果与iTRAQ结果呈显着正相关(R=0.8725,p<0.001),这表明这14种主动免疫相关蛋白的表达结果是可靠的。在14种差异表达蛋白中,5种主动免疫相关蛋白表达差异达到显着水平(p<0.05),包括1种代谢相关蛋白(异柠檬酸脱氢酶alpha亚基,IDH-α),3种胁迫蛋白(谷胱甘肽S转移酶D1、表皮蛋白19和60S核糖体蛋白L23)和1种免疫信号蛋白(泛素结合酶)。其中IDH-α是三羧酸循环(TCA)中重要限速酶“异柠檬酸脱氢酶”的亚基,在白蚁主动免疫过程中显着上调,暗示IDH-α在白蚁主动免疫中可能发挥重要作用,值得进一步探讨。3主动免疫候选蛋白IDH-α对黑胸散白蚁代谢的影响运用RNAi技术沉默IDH-α基因后,白蚁体内IDH-α的mRNA(p<0.05)水平和蛋白表达量均显着下降,异柠檬酸含量显着降低(p<0.05),NADH水平显着升高,表明白蚁体内TCA循环中NAD+-IDH反应受损。沉默IDH-α基因后,导致白蚁体内糖原、葡萄糖、乳酸和甘油三酯含量显着升高(p<0.05),丙酮酸含量显着降低(p<0.05),表明白蚁体内糖代谢受阻,丙酮酸无法正常进入TCA循环,转而生成乳酸和甘油三脂。沉默IDH-α基因后,白蚁体内游离铬和锰元素含量显着下降(p<0.05),锌元素含量显着上升(p<0.05),铁(p=0.078)和硒(p=0.057)元素含量呈下降趋势,表明白蚁体内游离微量元素出现失衡。沉默IDH-α基因后,白蚁体内精氨酸、脯氨酸、甘氨酸、丙氨酸、缬氨酸、亮氨酸和异亮氨酸含量均显着下调(p<0.05),氨基酸代谢相关基因表达量显着变化(p<0.05),而尿酸和尿素水平显着增加(p<0.05),表明白蚁体内氨基酸代谢水平增强,补偿性生成α-酮戊二酸,进入三羧酸循环,保证白蚁机体的能量供应。上述结果表明,降低IDH-α基因表达量可以导致白蚁机体出现代谢紊乱。4 IDH-α对黑胸散白蚁主动免疫的调控作用沉默IDH-α基因后,尽管直接染菌白蚁的理毛频率和受菌同伴白蚁的免疫基因表达量无显着变化,但是受菌同伴白蚁的抗菌活性显着下降(p<0.01),死亡率显着增加(p<0.05),表明显着降低IDH-α基因的表达量可以打破白蚁主动免疫。进一步研究表明,沉默IDH-α基因后,受菌同伴白蚁体内Caspase 3酶活显着升高(p<0.05),细胞凋亡相关基因(TNF-α、Caspase 1、Caspase 3和Caspase8)表达量显着上升(p<0.01),ATP含量显着降低(p<0.01);在受菌同伴白蚁的头部、胸部、腹部和肠道中均出现明显的细胞过度凋亡症状,细胞凋亡比率显着升高(p<0.05),肠道内菌落单位数显着升高(p<0.01)。上述结果表明,沉默IDH-α基因可以引起白蚁机体出现代谢紊乱和细胞过度凋亡,使得白蚁肠道更易被绿僵菌侵入和穿透,从而低剂量的绿僵菌侵染也能导致白蚁死亡,由此打破白蚁的主动免疫。综上所述,本研究发现白蚁群体存在一种类似“人痘接种”的主动免疫方式,并阐释了关键代谢基因IDH-α在白蚁主动免疫调控中的重要作用。研究结果在理论上可以丰富昆虫社会免疫学理论,在实践上为提高绿僵菌野外防治白蚁效果提供了新思路。

曹海燕[9](2018)在《黑胸散白蚁诱杀剂性能优化的研究》文中研究表明白蚁在房屋建筑、农、林、水利、交通等方面可造成严重的危害和经济损失。全球每年需要花费上百亿美元用于白蚁的预防、控制管理以及维护等工作。黑胸散白蚁属土木两栖性白蚁、无大型巢、群体小而分散,主要分布在我国长江流域,是建筑物的主要白蚁危害种类之一。白蚁诱杀剂具有高效、安全、方便、易操作、无污染和杀死全巢白蚁的优点,目前已经广泛应用于白蚁防治,但在引诱和防治效果方面还有待改进。白蚁诱杀剂主要由引诱剂和毒剂构成,其成分直接影响诱杀剂的杀虫效果。本文主要对诱杀剂中的引诱剂和毒剂进行优化,其主要结果如下:1.新烟碱类杀虫剂对黑胸散白蚁的毒力测定对7种烟碱类药剂通过药膜法和点滴法进行室内毒力测定,发现啶虫脒(LC50=0.22μg/ml和LD50=0.11 ng/只)和呋虫胺(LC50=0.94μg/ml和LD50=0.13 ng/只)分别在药后5 d对黑胸散白蚁表现出明显的毒杀效果,具有较好的生物活性。2.呋虫胺和啶虫脒在黑胸散白蚁间的传递性筛选的啶虫脒和呋虫胺药剂,通过设置不同药剂浓度、不同传毒白蚁数、不同染毒时间来探讨其在白蚁间的传递性。试验表明,呋虫胺和啶虫脒均能在白蚁间进行传递,其传递效果都受到药剂浓度、传毒白蚁数、染毒时间的影响,药剂浓度过高或者染毒时间过长,以及药剂浓度过低或者染毒时间过短,也都不利于啶虫脒和呋虫胺在黑胸散白蚁间的传递;传毒白蚁数越多,越有利于啶虫脒和呋虫胺在黑胸散白蚁间的传递。其中,啶虫脒在0.5μg/g下,可以在白蚁间较好地传递。3.黑胸散白蚁工蚁下唇腺提取液诱食活性研究设置不同提取液、不同时间、不同温度处理黑胸散白蚁工蚁下唇腺,通过对其工蚁的诱集试验,确定下唇腺提取液的特性。试验结果表明,下唇腺提取液的诱食组分溶于水、不耐热、容易挥发。4.工蚁下唇腺水提液中诱食组分分析通过气相色谱-质谱联用(GC-MS)分析,黑胸散白蚁工蚁下唇腺水提液的主要成分,发现3-己醇和3-己酮这两种物质为下唇腺水提液的主要成分,分析可能是诱食信息素的主要构成成分。另外,还进行了3-己醇和3-己酮对白蚁诱食效果的实验,结果表明3-己醇和3-己酮对白蚁均没有诱食效果,其中3-己醇在0.01、10和100μg/ml对工蚁却有明显的驱避作用。因此,诱食信息素可能是多种成分作用的结果。5.啶虫脒与工蚁下唇腺水提液的联合作用实验结果表明,啶虫脒结合下唇腺水提液处理的白蚁死亡率与啶虫脒药剂相比,在36 h内死亡率显着高于啶虫脒;而在36 h后,其死亡率与啶虫脒没有显着差异。研究表明在短时间内,啶虫脒结合下唇腺水提液对其工蚁有显着的诱杀效果。

党玉蕾[10](2018)在《两种散白蚁的分子鉴定和圆唇散白蚁遗传多样性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本研究在对圆唇散白蚁Reticulitermes labralis和黑胸散白蚁R.chinensis形态鉴定的基础上,利用线粒体COI和COII基因对其进行分子鉴定,证明了这两种散白蚁确实存在同物异名现象;同时还利用8对微卫星标记对西安市、山西省运城市、安徽省蚌埠市3个地区共22个巢群的圆唇散白蚁遗传多样性进行分析,确定其遗传结构和巢群类型,为对其进行有效防治提供了遗传依据。研究结果如下:(1)圆唇散白蚁和黑胸散白蚁均属于散白蚁属Reticulitermes平额散白蚁亚属Planifrontotermes,兵蚁的头部特征相似,额区微隆,颜色都呈黄褐色,唇部均呈矛状且唇端透明,上颚的形状略有不同,触角节数有重叠,前胸背板的形状大体一致,圆唇散白蚁的前胸背板中区毛为10-16根,黑胸散白蚁的前胸背板中区毛为10-12根,从形态描述方面看,相似度很高,不易区分。(2)对圆唇散白蚁和黑胸散白蚁兵蚁的度量值范围进行分析,上唇长范围几乎一致的,上唇宽范围、左上颚长的范围、后颏长、宽、狭的范围、前胸背板长、中长、宽的范围及后足胫节长的范围均互相覆盖,就平均量度值来看,两种散白蚁兵蚁虽有差异,但差别并不大。(3)利用线粒体COI基因对圆唇散白蚁和黑胸散白蚁做遗传距离分析,同时把形态学与这两种散白蚁容易区别的尖唇散白蚁和黄胸散白蚁作为对比进行研究,从COI基因计算的遗传距离可知,圆唇散白蚁种内遗传距离的范围为0.000-0.038,黑胸散白蚁种内遗传距离为0.000-0.004,圆唇散白蚁与黑胸散白蚁种间遗传距离范围为0.006-0.038,而圆唇散白蚁和黑胸散白蚁与尖唇散白蚁种间遗传距离范围分别为0.042-0.052和0.038-0.046,与黄胸散白蚁种间遗传距离范围分别为0.046-0.055和0.051-0.054,可以看出圆唇散白蚁种内遗传距离范围大于其与黑胸散白蚁的种间遗传距离范围,而与散白蚁属内其他近似种尖唇散白蚁和黄胸散白蚁的种间遗传距离却大于其种内遗传距离范围,说明圆唇散白蚁与黑胸散白蚁的亲缘关系非常近。(4)利用线粒体COII基因对圆唇散白蚁和黑胸散白蚁做遗传距离分析,从COII基因计算的遗传距离可知,圆唇散白蚁种内遗传距离为0.000-0.033,黑胸散白蚁种内遗传距离为0.000-0.004,圆唇散白蚁与黑胸散白蚁种间遗传距离为0.006-0.036,圆唇散白蚁和黑胸散白蚁与尖唇散白蚁种间遗传距离分别为0.046-0.050和0.043-0.047,圆唇散白蚁和黑胸散白蚁与黄胸散白蚁种间遗传距离分别为0.061-0.063和0.065-0.068。COII基因种间遗传距离与COI基因种间遗传距离得到的结果相似,圆唇散白蚁种内遗传距离的范围与圆唇散白蚁与黑胸散白蚁种间遗传距离范围相似,并且圆唇散白蚁与黑胸散白蚁的种间遗传距离明显小于圆唇散白蚁与其近似种尖唇散白蚁、黄胸散白蚁的种间遗传距离。因此,建议把圆唇散白蚁与黑胸散白蚁作为一个种看待。(5)利用8对微卫星引物对西安市、山西省运城市、安徽省蚌埠市等地共22个巢群的圆唇散白蚁遗传多样性进行分析。西安市圆唇散白蚁巢群的平均等位基因数为2.760±0.691,平均有效等位基因数为1.938±0.411,观测杂合度范围为0.225-0.779,平均观测杂合度为0.504±0.183,期望杂合度范围为0.159-0.576,平均期望杂合度为0.400±0.137,I为Shannon信息指数,可表示种群多样性大小,平均值为0.674±0.242,说明种群整体的多样性较好,处于中度偏高的水平,8个位点的多态位点比例(PPL)平均值为86.46%,说明这8个位点在西安市各巢群中的多态性良好。山西省运城市圆唇散白蚁巢群的平均等位基因数为2.333±0.926,平均有效等位基因数为2.025±0.772,观测杂合度的范围为0.000-0.933,平均观测杂合度为0.544±0.323,期望杂合度范围为0.000-0.681,平均期望杂合度为0.411±0.242,I值的平均值为0.661±0.418,说明该种群整体的多样性处于中度偏高的水平,8个位点的多态位点比例(PPL)平均值为79.17%,由于存在低度多态性的位点,因此山西省各巢群中的位点多态性一般。安徽省蚌埠市圆唇散白蚁巢群的平均等位基因数为2.589±0.702,平均有效等位基因数为1.929±0.488,观测杂合度的范围为0.221-0.900,平均观测杂合度为0.552±0.251,期望杂合度范围为0.188-0.631,平均期望杂合度为0.407±0.151,I值的平均值为0.670±0.269,说明该种群整体的多样性处于中度偏高的水平,8个位点的多态位点比例(PPL)平均值为83.93%,整体多态性较好。(6)对圆唇散白蚁的遗传结构进行分析,总体上,圆唇散白蚁各巢群的遗传分化水平较高,基因流指数Nm为0.355(<1),说明不同巢群间的基因交流水平较低,FST的平均值为0.443,也表明分化程度较高;通过软件structure 2.2分析,同样发现巢群间的遗传分化程度很高,彼此间的基因交流较少,而且巢群间的遗传分化程度随着地理距离的增加而显着增大,说明种群空间遗传结构是高度分化的。(7)对圆唇散白蚁的巢群结构进行分析时,发现西安市12个巢群中4个巢群属于简单家系,5个巢群属于扩展家系,3个巢群属于混合家系;山西省运城市的3个巢群都属于扩展家系巢群;安徽省蚌埠市的4个巢群属于简单家系巢群,3个巢群属于扩展家系巢群。总体上,简单家系巢群和扩展家系巢群的数目比较多,可能的原因是这两种巢群都是在城市中采集,受城市化进程和人为因素影响比较大,巢群之间融合的可能性比较低,巢群结构比较简单;混合家系巢群均是在野外自然条件下采集,受人为活动影响较小,白蚁建巢和繁育的能力都很强,因此不同巢群间互相融合的可能性比较高。

二、黑胸散白蚁的研究(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黑胸散白蚁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溴氰虫酰胺和氯虫苯甲酰胺对黑胸散白蚁的毒杀效果(论文提纲范文)

1 材料与方法
    1.1 试剂
    1.2 试虫
    1.3 2种药剂对黑胸散白蚁的室内毒力测定
    1.4 优选药剂对黑胸散白蚁的驱避作用
2 结果
    2.1 2种化学药剂对黑胸散白蚁的室内毒杀效果测定
    2.2 溴氰虫酰胺对黑胸散白蚁的驱避作用
3 讨论

(2)沉默PFK基因和感染致病真菌改变黑胸散白蚁的运动和理毛行为(论文提纲范文)

ABSTRACT
摘要
List of abbreviations
Chapter 1 Introduction
    1.1 Why to study termites?
        1.1.1 Distribution and categories of termites
        1.1.2 Beneficial aspects of termites
        1.1.3 Economic losses due to termites
        1.1.4 Termites:A Chinese perspective
    1.2 Termite management
        1.2.1 Physical and mechanical management practices
        1.2.2 Cultural management practices
        1.2.3 Chemical control
        1.2.4 Biological control measures
        1.2.4.1 Predators
        1.2.4.2 Pathogens
    1.3 Entomopathogenic fungus M.anisopliae
        1.3.1 General mode of action of M.anisopliae
        1.3.2 Use of M.anisopliae as biological control of termites
    1.4 Termite’s defense against fungal infections
    1.5 Introduction to RNA interference
        1.5.1 A short history of the discovery of RNAi
        1.5.2 Applications of RNAi
        1.5.3 RNAi as gene analysis tool in insect research
        1.5.4 RNAi as control technology against insect pest
        1.5.5 RNAi in termites
    1.6 Energy metabolism and glycolysis
        1.6.1 Role of energy metabolism in immune response
        1.6.2 Role of energy metabolism in locomotion
    1.7 Why to silence pfk gene through RNAi
    1.8 Reason to study locomotion?
    1.9 Why to target allogrooming?
    1.10 Objectives and significance of this study
    1.11 Technical route of this study
Chapter 2 Silencing of pfk gene impaired glycolysis and caused abnormal locomotion and allogrooming in the termite R.chinensis
    2.1 Introduction
    2.2 Experimental procedures
        2.2.1 Termites
        2.2.2 Cloning of pfk gene
        2.2.3 Preparation and injection of dsRNA
        2.2.4 Quantification of RNAi Efficiency
        2.2.5 Determination of PFK enzyme activity and levels of glucose,NADH and ATP
        2.2.6 Survival
        2.2.7 Allogrooming
        2.2.8 Locomotion in the arena and activity in different zones(inner and wall zone)
        2.2.9 Statistical analysis
    2.3 Results
        2.3.1 RNAi efficiency for dspfk
        2.3.2 Responses of several biochemical molecules involved in glycolysis after pfk silencing
        2.3.3 Survival
        2.3.4 Allogrooming
        2.3.5 Effect of pfk silencing on distance travelled
        2.3.6 Effect of pfk silencing on velocity
        2.3.7 Effect of pfk silencing on acceleration
        2.3.8 Effect of pfk silencing on turn angle
        2.3.9 Effect of pfk silencing on angular velocity
        2.3.10 Effect of pfk silencing on meander
        2.3.11 Termite walking activity in the inner zone
        2.3.12 Termite walking activity in the wall zone
        2.3.13 Differences in walking activity in dsgfp-injected termites between the wall and inner zones
        2.3.14 Differences in walking activity in dspfk-injected termites between the wall and inner zones
    2.4 Discussion
Chapter3 Infections of entomopathogenic fungi altered locomotion and allogrooming in the termite R.chinensis
    3.1 Introduction
    3.2 Methodology
        3.2.1 Termites
        3.2.2 Fungal Pathogen
        3.2.3 Effect of different M.anisopliae concentrations on locomotion parameters of termites
        3.2.4 Effect of M.anisopliae on locomotion parameters of infected termites placed with uninfected nestmates
        3.2.5 Effect of M.anisopliae on survival of termites
        3.2.6 Allogrooming
        3.2.7 Statistical analysis
    3.3 Results
        3.3.1 Effect of different M.anisopliae concentrations on distance traveled and velocity of termites
        3.3.2 Effect of different M.anisopliae concentrations on turn angle and angular velocity of termites
        3.3.3 Effect of different M.anisopliae concentrations on distance travelled and velocity of termites placed with nestmates
        3.3.4 Effect of different M.anisopliae concentrations on turn angle and angular velocity of termites placed with nestmates
        3.3.5 Allogrooming
        3.3.6 Survival of termites after application of different fungal concentration
        3.3.7 Survival of termites placed with nestmates after application of different fungal concentration
    3.4 Discussion
Chapter4 Alterations of locomotion and allogrooming caused by pfk silencing and fungal infections disrupted immunity and decreased survival in the termite R.chinensis
    4.1 Introduction
    4.2 Methodology
        4.2.1 Termites
        4.2.2 Fungal pathogens
        4.2.3 dsRNA preparation
        4.2.4 Expression of pfk and immune genes after dspfk/dsgfp injections and fungus application
        4.2.5 Anti-fungal activity
        4.2.6 Determination of biochemical molecules
        4.2.7 Allogrooming behavior towards infected termites after dsRNA injections and fungus application
        4.2.8 Locomotion of termites placed individually after dsRNA injections and fungus application
        4.2.9 Locomotion of termites placed with nestmates after dsRNA injections and fungus application
        4.2.10 Survival of infected termites placed individually and termites placed with nestmates after dsRNA injections and fungus application
        4.2.11 Statistical analysis
    4.3 Results
        4.3.1 Expression of pfk gene after exposure to dspfk/dsgfp injections and fungus application
        4.3.2 Allogrooming after dspfk/dsgfp injections and fungus application
        4.3.3 Locomotion of individually placed termites after dspfk/dsgfp injections and fungus application
        4.3.4 Locomotion of termites placed with dsgfp/dspfk-injected nestmates after dspfk/dsgfp injections and fungus application
        4.3.5 Expression of immune genes after dspfk/dsgfp injections and fungus application
        4.3.6 Anti-fungal activity
        4.3.7 Biochemical molecules
        4.3.8 Survival of individually placed termites after dspfk/dsgfp injections and fungus application
        4.3.9 Survival of infected termites and their nestmates after dspfk/dsgfp injections and fungus application
    4.4 Discussion
Chapter5 Conclusions and prospects
    5.1 Main conclusions
    5.2 Scientific innovations
    5.3 Research prospects
References
Publications
Acknowledgements

(3)黄胸散白蚁和黑胸散白蚁种间杂交及种独立性维持(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文献综述
    1 物种的定义
    2 种间杂交对物种的形成、进化和独立性的影响
        2.1 种间杂交对物种形成和进化的影响
        2.2 种间杂交对物种独立性的影响
    3 杂交地带中近缘物种的相互作用
    4 物种独立性的维持机制
        4.1 选型交配
        4.2 合子前隔离
        4.3 合子后隔离
    5 散白蚁及其杂交系统的独特性
    6 研究内容、目的和意义
    7 技术路线
第二章 室内条件下两种散白蚁种间杂交行为的验证
    1 前言
    2 材料和方法
        2.1 白蚁的采集
        2.2 实验设置和行为录像
        2.3 行为描述和录像分析
        2.4 原始繁殖蚁交配类型的SSR鉴定
        2.5 数据处理
    3 结果
        3.1 攻击和接受行为
        3.2 串联行为
        3.3 理毛行为
        3.4 交配行为
        3.5 混合巢群中繁殖蚁交配类型的SSR鉴定
    4 讨论
第三章 两种散白蚁杂交子代的适合度分析
    1 前言
    2 材料方法
        2.1 白蚁样品的采集和饲养
        2.2 产卵量、孵化率和F1代个体的数量和体重
        2.3 F1代工蚁的运动能力测定
        2.4 F1代工蚁的抗氧化酶和解毒酶活性测定
        2.5 F1代个体的性别比例
        2.6 杂交巢群中F1代的可育性
        2.7 数据统计
    3 实验结果
        3.1 产卵量
        3.2 卵的孵化历期和孵化率
        3.3 幼蚁的数量
        3.4 F1代工蚁的体重
        3.5 F1代工蚁的运动能力
        3.6 F1代工蚁的抗氧化酶和解毒酶活性
        3.7 F1代个体的性别比例
        3.8 杂交巢群中F1代的可育性
    4 讨论
第四章 两种散白蚁野外杂交种群的分子鉴定
    1 前言
    2 材料与方法
        2.1 样地及样品采集
        2.2 线粒体COII基因测序及分析
        2.2.1 DNA提取和PCR扩增及测序
        2.2.2 序列比对及系统发育树的构建
        2.2.3 种内遗传多样性和种间遗传分化
        2.3 细胞核微卫星DNA扩增
        2.4 微卫星DNA的遗传多样性和种间遗传分化
        2.5 对微卫星DNA数据的聚类分析
    3 结果
        3.1 两种散白蚁的单倍型和分布
        3.2 基于线粒体COII基因和微卫星DNA的遗传多样性
        3.4 F值统计和种间基因交流
        3.5 基于微卫星DNA数据的聚类分析结果
    4 讨论
第五章 补充型生殖蚁回交模型维持散白蚁的种独立性
    1 前言
    2 材料与方法
        2.1 散白蚁杂交巢群中补充型生殖蚁回交模型的建立和推演
        2.2 散白蚁室内杂交巢群中补充型生殖蚁回交模型的验证
        2.3 散白蚁野外巢群中补充型生殖蚁回交模型的验证
    3 结果
        3.1 补充型生殖蚁回交模型的推演结果
        3.2 室内杂交巢群中补充型生殖蚁回交模型的验证结果
        3.3 野外巢群中补充型生殖蚁回交模型的验证结果
    4 讨论
第六章 全文总结与展望
    1 全文总结
    2 本研究的创新点
    3 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1 博士期间发表和待发表论文
致谢

(4)SelT和TG基因调控黑胸散白蚁防御绿僵菌的主动免疫机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前言
    1 白蚁及其主动免疫
        1.1 白蚁及其病原真菌
        1.2 主动免疫
    2 SelT及其功能研究
        2.1 硒和硒蛋白
        2.2 硒蛋白T及其功能
        2.3 SelT相关调控路径研究
    3 昆虫免疫基因
    4 研究目的与意义
    5 技术路线
第二章 白蚁主动免疫中硒相关蛋白基因的表达量
    1 引言
    2 材料与方法
        2.1 供试白蚁
        2.2 主要仪器与试剂
        2.3 供试真菌与感染
        2.4 基因表达量检测
        2.5 数据分析
    3 结果与分析
        3.1 受菌同伴白蚁SelT基因的表达量
        3.2 受菌同伴白蚁Sep Sec S基因的表达量
    4 讨论
第三章 SelT基因在黑胸散白蚁主动免疫中的调控作用
    1 引言
    2 材料与方法
        2.1 供试白蚁
        2.2 主要仪器与试剂
        2.3 SelT基因克隆
        2.4 合成dsRNA与显微注射
        2.5 实验设置
        2.6 数据分析
    3 结果与分析
        3.1 黑胸散白蚁SelT基因克隆
        3.2 白蚁体内ds Sel T的干扰效率
        3.3 敲减SelT基因不影响受菌同伴白蚁的理毛行为
        3.4 敲减SelT基因降低受菌同伴白蚁的抗菌活性
        3.5 敲减SelT基因降低受菌同伴白蚁的存活率
        3.6 敲减SelT基因影响受菌同伴白蚁免疫基因的表达量
        3.7 敲减SelT基因增加受菌同伴白蚁相关调控路径关键基因表达量
    4 讨论
第四章 TG基因在黑胸散白蚁主动免疫中的调控作用
    1 引言
    2 材料与方法
        2.1 供试白蚁
        2.2 主要仪器与试剂
        2.3 TG基因克隆
        2.4 合成dsRNA和显微注射
        2.5 实验设置
        2.6 数据分析
    3 结果与分析
        3.1 黑胸散白蚁TG基因克隆
        3.2 白蚁体内dsTG的干扰效率
        3.3 敲减TG基因减少受菌同伴白蚁的理毛行为
        3.4 敲减TG基因降低受菌同伴白蚁的抗菌活性
        3.5 敲减TG基因降低受菌同伴白蚁的存活率
        3.6 敲减TG基因增加受菌同伴白蚁的Sel T基因表达量
    4 讨论
第五章 总结与展望
    1 全文总结
    2 创新点
    3 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1 硕士期间发表论文
致谢

(5)基于转录组测序技术探究胰岛素信号通路在白蚁寿命调节中的作用(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缩略语对照表
第一章 绪论
    1.1 白蚁的分类地位
    1.2 白蚁的品级分化
        1.2.1 生殖型
        1.2.2 非生殖型
    1.3 昆虫的生理特征
        1.3.1 昆虫的胰岛素代谢通路
        1.3.2 昆虫胰岛素代谢通路与寿命的关系
    1.4 高通量测序技术概述及其研究
        1.4.1 高通量测序技术的简介
        1.4.2 高通量测序技术在昆虫中的应用
        1.4.3 高通量测序技术在白蚁中的应用
    1.5 研究目的与意义
    1.6 技术路线
第二章 原始蚁王、蚁后和雌雄性工蚁的形态比较
    2.1 材料与方法
        2.1.1 材料的准备
        2.1.2 实验方法
    2.2 结果
        2.2.1 原始蚁王、蚁后和雌雄性工蚁体长的比较
        2.2.2 原始蚁王、蚁后和雌雄性工蚁腹部宽度的比较
    2.3 讨论
第三章 原始蚁王、蚁后和雌雄性工蚁转录组的测定
    3.1 材料与方法
        3.1.1 材料的准备
        3.1.2 实验方法
    3.2 结果
        3.2.1 原始数据的处理与过滤材料的准备
        3.2.2 Unigene注释
        3.2.3 SSR分析
        3.2.4 预测蛋白编码框
        3.2.5 差异表达基因分析
    3.3 讨论
        3.3.1 转录组组装结果分析
        3.3.2 差异基因表达分析
        3.3.3 胰岛素信号通路相关基因分析
第四章 原始蚁王、蚁后和雌雄性工蚁胰岛素信号通路相关基因的表达
    4.1 材料与方法
        4.1.1 材料的准备
        4.1.2 实验方法
    4.2 结果
        4.2.1 荧光定量PCR结果分析
        4.2.2 胰岛素信号通路相关基因表达量水平研究
        4.2.3 转录组数据与荧光定量PCR结果的相关性
    4.3 讨论
第五章 全文总结
    5.1 论文内容总结
    5.2 主要创新点
    5.3 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致谢

(6)黑胸散白蚁的替代生殖蚁分化(论文提纲范文)

1 材料与方法
    1.1 材料的采集
    1.2 白蚁取食量测定方法优化
    1.3 替代生殖蚁(RR)分化过程观察
    1.4 不同因子对替代生殖蚁(RR)分化的影响
    1.5 数据采集与处理
2 结果与分析
    2.1 取食量定量测定方法优化
    2.2 替代生殖蚁(RR)形态变化
    2.3 群体组成对替代生殖蚁(RR)分化的影响
    2.4 群体数量对替代生殖蚁(RR)分化的影响
    2.5 群体成熟程度对替代生殖蚁(RR)分化的影响
    2.6 取食量对替代生殖蚁(RR)分化的影响
3 讨论
    3.1 黑胸散白蚁替代生殖蚁(RR)的分化特征
    3.2 黑胸散白蚁替代生殖蚁(RR)分化的影响因子分析
    3.3 黑胸散白蚁替代生殖蚁(RR)分化的可能途径
4 结论

(7)黑胸散白蚁下唇腺的解剖和扫描电镜观察(论文提纲范文)

1 材料与方法
    1.1 供试昆虫
    1.2 下唇腺的解剖和测量
    1.3 扫描电镜观察
    1.4 工蚁饮水后下唇腺囊体积变化
    1.5 数据分析
2 结果
    2.1 黑胸散白蚁下唇腺的解剖结构与形态
    2.2 黑胸散白蚁不同品级个体下唇腺解剖形态变化
    2.3 黑胸散白蚁不同品级个体下唇腺腺泡群大小、腺泡大小及数量比较
        2.3.1 下唇腺腺泡群大小分化:
        2.3.2下唇腺腺泡大小分化:
        2.3.3 下唇腺腺泡数量:
    2.4 黑胸散白蚁不同品级个体下唇腺囊大小分化
    2.5 黑胸散白蚁工蚁饮水和下唇腺囊贮水能力
3 讨论
    3.1 黑胸散白蚁下唇腺的构造特点
    3.2 下唇腺结构分化及其与个体职能的关系
    3.3 下唇腺囊大小及内部贮液来源

(8)黑胸散白蚁抵御绿僵菌侵染的主动免疫及其调控机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文献综述
    1 昆虫社会免疫
        1.1 被动免疫
        1.2 主动免疫
        1.3 被动免疫和主动免疫的区别
    2 昆虫社会免疫的行为防御
        2.1 病原微生物的侵染过程
        2.2 社会行为的防御过程
    3 昆虫社会免疫的生理防御
    4 昆虫社会免疫的调控机制
        4.1 免疫分子对社会免疫的调控
        4.2 代谢物质对社会免疫的调控
        4.3 代谢基因对社会免疫的调控
    5 研究目的和意义
    6 技术路线
第二章 黑胸散白蚁利用主动免疫抵御绿僵菌的侵染
    1 前言
    2 材料与方法
        2.1 供试白蚁
        2.2 供试真菌与感染
        2.3 主要仪器与试剂
        2.4 白蚁行为观察
        2.5 白蚁体表绿僵菌孢子的观察
        2.6 菌落单位数量(CFUs)的统计
        2.7 金龟子绿僵菌的分子鉴定
        2.8 抗菌活性检测
        2.9 传递抗菌活性物质的检验
        2.10 抗氧化还原酶活性测定
        2.11 免疫基因表达
        2.12 数据分析
    3 结果与分析
        3.1 绿僵菌感染对白蚁相互理毛行为的影响
        3.2 绿僵菌感染对白蚁交哺行为的影响
        3.3 同伴白蚁体表荧光孢子的观察
        3.4 受菌同伴白蚁体内真菌的感染水平和死亡率
        3.5 受菌同伴白蚁体内的抗菌活性
        3.6 受菌同伴白蚁体内的抗氧化酶活性
        3.7 受菌同伴白蚁体内免疫基因的表达量
        3.8 真菌感染期间白蚁群体内可传递的抗菌物质
    4 讨论
        4.1 白蚁社会存在主动免疫
        4.2 主动免疫在昆虫社会中普遍存在
        4.3 主动免疫阻止巢内病菌传播
        4.4 主动免疫激活白蚁体内生理防御
第三章 黑胸散白蚁主动免疫相关蛋白的筛选
    1 前言
    2 材料与方法
        2.1 供试白蚁
        2.2 样品处理
        2.3 蛋白质提取
        2.4 利用iTRAQ筛选主动免疫相关候选蛋白
        2.5 利用MRM验证iTRAQ筛选的主动免疫相关候选蛋白
    3 结果与分析
        3.1 iTRAQ鉴定蛋白的分子量
        3.2 鉴定蛋白的肽段序列覆盖度
        3.3 鉴定蛋白定量数据的重复性分析
        3.4 鉴定蛋白的属性分析
        3.5 鉴定蛋白的功能预测和分类
        3.6 主动免疫相关差异表达蛋白
        3.7 MRM验证主动免疫相关蛋白
    4 讨论
        4.1 白蚁胁迫蛋白在主动免疫中的作用
        4.2 白蚁免疫信号蛋白在主动免疫中的作用
        4.3 白蚁代谢相关蛋白在主动免疫中的作用
第四章 主动免疫候选蛋白IDH-α对黑胸散白蚁代谢的影响
    1 前言
    2 材料与方法
        2.1 供试白蚁
        2.2 主要仪器与试剂
        2.3 异柠檬酸脱氢酶α亚基(IDH-α)基因克隆
        2.4 dsRNA的准备和显微注射
        2.5 基因表达
        2.6 蛋白表达
        2.7 代谢物质测定
        2.8 游离微量元素测定
        2.9 游离氨基酸测定
        2.10 数据分析
    3 结果与分析
        3.1 IDH-α基因的克隆及序列分析
        3.2 dsIDH-α的干扰效果检测
        3.3 沉默IDH-α对TCA循环中NAD~+-IDH反应的影响
        3.4 沉默IDH-α对糖代谢的影响
        3.5 沉默IDH-α对游离微量元素的影响
        3.6 沉默IDH-α对氨基酸代谢的影响
    4 讨论
        4.1 IDH-α下调导致白蚁体内糖代谢发生紊乱
        4.2 IDH-α下调导致白蚁体内微量元素代谢发生紊乱
        4.3 IDH-α下调导致白蚁体内氨基酸代谢增强
第五章 IDH-α对黑胸散白蚁主动免疫的调控作用
    1 前言
    2 材料与方法
        2.1 供试白蚁
        2.2 主要仪器与试剂
        2.3 dsRNA的制备和显微注射
        2.4 菌种与孢子悬浮液感染白蚁
        2.5 实验设置
        2.6 基因表达
        2.7 白蚁相互理毛行为观察
        2.8 抗菌活性检测
        2.9 死亡率检测
        2.10 Caspase3活性和ATP含量检测
        2.11 细胞凋亡检测
        2.12 肠道真菌感染水平
        2.13 数据分析
    3 结果与分析
        3.1 dsIDH-α在受菌同伴白蚁体内的干扰效果检测
        3.2 沉默IDH-α对直接染菌白蚁相互理毛行为的影响
        3.3 沉默IDH-α对受菌同伴白蚁免疫基因表达的影响
        3.4 沉默IDH-α对受菌同伴白蚁抗菌能力的影响
        3.5 沉默IDH-α对受菌同伴白蚁存活率的影响
        3.6 沉默IDH-α对受菌同伴白蚁体内细胞凋亡的影响
    4 讨论
        4.1 个体免疫力的下降是打破白蚁主动免疫的重要原因
        4.2 细胞过度凋亡是打破白蚁主动免疫的另一个重要原因
        4.3 代谢紊乱引发免疫功能下降并最终打破白蚁主动免疫
第六章 全文总结与展望
    1 全文总结
    2 创新点
    3 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1 博士期间发表论文
致谢

(9)黑胸散白蚁诱杀剂性能优化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文献综述
    1.1 白蚁生物学特性
        1.1.1 白蚁形态特征
        1.1.2 白蚁生态习性
        1.1.2.1 巢体
        1.1.2.2 白蚁的行为
    1.2 白蚁种类以及分布
        1.2.1 国内种类与分布
        1.2.1.1 国内分布情况
        1.2.1.2 国内常见种类
        1.2.2 国外种类与分布
    1.3 白蚁危害
    1.4 诱杀法研究现状
        1.4.1 药剂研究进展
        1.4.2 诱杀法中毒剂研究现状
        1.4.3 烟碱类药剂研究现状
        1.4.4 引诱剂研究现状
        1.4.4.1 分泌信息素的腺体
        1.4.4.2 下唇腺结构
        1.4.4.3 信息化合物研究概况
        1.4.4.4 信息化合物的应用前景
    1.5 研究目的与展望
2 新烟碱类杀虫剂对黑胸散白蚁的毒力测定
    2.1 材料与方法
        2.1.1 供试白蚁
        2.1.2 供试药剂
        2.1.3 仪器
        2.1.4 药膜法
        2.1.5 点滴法
        2.1.6 数据分析
    2.2 结果与分析
        2.2.1 通过药膜法对黑胸散白蚁的毒力测定结果
        2.2.2 通过点滴法对黑胸散白蚁的毒力测定结果
    2.3 小结与讨论
3 呋虫胺和啶虫脒在黑胸散白蚁间的传递性
    3.1 材料
        3.1.1 供试虫体
        3.1.2 药剂
        3.1.3 仪器
    3.2 实验方法
        3.2.1 染色
        3.2.2 药剂浓度对黑胸散白蚁传递效果影响
        3.2.3 药剂接触时间对黑胸散白蚁传递效果影响
        3.2.4 供受体之间的比例对黑胸散白蚁传递效果影响
    3.3 结果与分析
        3.3.1 呋虫胺在黑胸散白蚁间的传递性
        3.3.1.1 药剂浓度对呋虫胺在黑胸散白蚁间传递的影响
        3.3.1.2 传毒白蚁数对呋虫胺在黑胸散白蚁间传递的影响
        3.3.1.3 传毒白蚁染毒时间对呋虫胺在黑胸散白蚁间传递的影响
        3.3.2 啶虫脒在黑胸散白蚁间的传递性
        3.3.2.1 药剂浓度对啶虫脒在黑胸散白蚁间传递的影响
        3.3.2.2 传毒白蚁数对啶虫脒在黑胸散白蚁间毒力传递的作用
        3.3.2.3 染毒时间对啶虫脒在黑胸散白蚁间毒力传递的作用
    3.4 小结与讨论
        3.4.1 药剂浓度对药剂在黑胸散白蚁间传递效果的影响
        3.4.2 传毒白蚁数对药剂在黑胸散白蚁间传递效果的影响
        3.4.3 染毒时间对药剂在黑胸散白蚁间传递效果的影响
        3.4.4 各种因素对呋虫胺和啶虫脒在黑胸散白蚁间传递效果的影响
4 黑胸散白蚁工蚁下唇腺提取液诱食活性研究
    4.1 供试白蚁
    4.2 供试提取试剂
    4.3 仪器
    4.4 实验方法
        4.4.1 黑胸散白蚁下唇腺的解剖
        4.4.2 不同溶剂处理工蚁下唇腺的方法
        4.4.3 不同温度处理工蚁下唇腺的方法
        4.4.4 在 30℃下不同时间处理工蚁下唇腺的方法
        4.4.5 诱食方法
    4.5 结果与分析
        4.5.1 工蚁下唇腺不同溶剂对黑胸散白蚁的诱集效果
        4.5.2 不同温度处理工蚁下唇腺蒸馏水提取液对黑胸散白蚁的诱集效果
        4.5.3 下唇腺提取液30℃不同时间下对黑胸散白蚁的诱集效果
    4.6 小结与讨论
        4.6.1 工蚁下唇腺不同溶剂提取液的诱集活性
        4.6.2 不同温度处理工蚁下唇腺蒸馏水提取液对黑胸散白蚁的诱集活性
        4.6.3 下唇腺水提取液30℃不同时间下对黑胸散白蚁的诱集活性
5 工蚁下唇腺水提液中诱食组分分析
    5.1 供试白蚁
    5.2 仪器设备与药剂
        5.2.1 药剂
        5.2.2 仪器设备
    5.3 实验方法
    5.4 结果与分析
        5.4.1 通过GC-MS分析黑胸散白蚁下唇腺水提液的结果
        5.4.2 信息化合物3-己醇和3-己酮对黑胸散白蚁的诱集效果
    5.5 小结与讨论
6 啶虫脒与工蚁下唇腺水提液的联合作用
    6.1 供试白蚁
    6.2 仪器设备与药剂
        6.2.1 药剂
        6.2.2 仪器设备
    6.3 实验方法
    6.4 结果与分析
        6.4.1 黑胸散白蚁工蚁下唇腺水提液结合啶虫脒对黑胸散白蚁工蚁的诱杀效果
        6.4.2 黑胸散白蚁工蚁下唇腺提取液的浓度对其工蚁诱杀效果的影响
    6.5 小结与讨论
7 全文总结与展望
    7.1 全文总结
    7.2 创新点
    7.3 展望
个人简历
致谢
参考文献

(10)两种散白蚁的分子鉴定和圆唇散白蚁遗传多样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前言
    1.1 白蚁概述
        1.1.1 白蚁的分类与分布
        1.1.2 白蚁的品级分化
        1.1.3 白蚁的品级分化途径
    1.2 散白蚁属分子系统学研究进展
        1.2.1 散白蚁属分类地位研究
        1.2.2 分子标记在散白蚁属中的应用
        1.2.3 分子系统学在散白蚁属中的研究现状
    1.3 DNA条形码技术及其在白蚁系统发育研究中的应用
        1.3.1 DNA条形码简介
        1.3.2 DNA条形码原理和意义
        1.3.3 线粒体COI和COII基因的特点
        1.3.4 DNA条形码在白蚁系统发育研究中的应用
    1.4 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第二章 圆唇散白蚁与黑胸散白蚁兵蚁的形态描述和度量分析
    2.1 实验材料和方法
        2.1.1 白蚁采集与保存
        2.1.2 形态鉴定的主要依据
        2.1.3 研究方法
    2.2 两种散白蚁的形态描述
        2.2.1圆唇散白蚁ReticulitermeslabralisHsiaetFan,1965
        2.2.2黑胸散白蚁ReticulitermeschinensisSnyder,1923
    2.3 两种散白蚁的度量值分析
    2.4 讨论
        2.4.1 圆唇散白蚁与黑胸散白蚁兵蚁的形态差异
        2.4.2 圆唇散白蚁与黑胸散白蚁的同物异名
第三章 基于线粒体COI基因和COII基因对两种散白蚁的分子鉴定
    3.1 实验材料与方法
        3.1.1 实验材料
        3.1.2 实验仪器及试剂
        3.1.3 实验方法
    3.2 结果和分析
        3.2.1 COI基因和COII基因PCR扩增检测结果
        3.2.2 COI基因和COII基因序列分析
        3.2.3 COI和COII基因遗传距离分析
        3.2.4 COI和COII基因系统发育分析
    3.3 讨论
第四章 圆唇散白蚁的遗传多样性研究
    4.1 实验材料与方法
        4.1.1 实验材料
        4.1.2 实验仪器及试剂
        4.1.3 实验方法
    4.2 结果和分析
        4.2.1 圆唇散白蚁的凝胶电泳检测结果
        4.2.2 圆唇散白蚁8对微卫星荧光引物的毛细管电泳结果
        4.2.3 圆唇散白蚁各个巢群的哈迪-温伯格平衡(HWE)和连锁不平衡分析(LD)分析
        4.2.4 圆唇散白蚁各个巢群的遗传多样性指数分析
        4.2.5 圆唇散白蚁遗传结构分析
        4.2.6 圆唇散白蚁巢群结构分析
    4.3 讨论
        4.3.1 圆唇散白蚁各巢群的遗传多样性和遗传结构分析
        4.3.2 繁育体系对圆唇散白蚁巢群结构的影响
结论及本论文创新点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期间的科研成果
致谢

四、黑胸散白蚁的研究(论文参考文献)

  • [1]溴氰虫酰胺和氯虫苯甲酰胺对黑胸散白蚁的毒杀效果[J]. 张瑞林,余树信,高勇勇,李大波,童严严,雷朝亮,熊强,黄求应. 中华卫生杀虫药械, 2021(05)
  • [2]沉默PFK基因和感染致病真菌改变黑胸散白蚁的运动和理毛行为[D]. ALI HASSAN. 华中农业大学, 2021(02)
  • [3]黄胸散白蚁和黑胸散白蚁种间杂交及种独立性维持[D]. 吴佳. 华中农业大学, 2020(04)
  • [4]SelT和TG基因调控黑胸散白蚁防御绿僵菌的主动免疫机制[D]. 赵星颖. 华中农业大学, 2020(02)
  • [5]基于转录组测序技术探究胰岛素信号通路在白蚁寿命调节中的作用[D]. 麻晓明. 西北大学, 2020(02)
  • [6]黑胸散白蚁的替代生殖蚁分化[J]. 熊佳新,姜宏健,嵇保中,刘曙雯,王怡. 林业科学, 2019(10)
  • [7]黑胸散白蚁下唇腺的解剖和扫描电镜观察[J]. 王怡,嵇保中,刘曙雯,徐立军,熊佳新. 昆虫学报, 2019(01)
  • [8]黑胸散白蚁抵御绿僵菌侵染的主动免疫及其调控机制研究[D]. 刘龙. 华中农业大学, 2018(06)
  • [9]黑胸散白蚁诱杀剂性能优化的研究[D]. 曹海燕. 浙江农林大学, 2018(01)
  • [10]两种散白蚁的分子鉴定和圆唇散白蚁遗传多样性研究[D]. 党玉蕾. 西北大学, 2018(01)

标签:;  ;  ;  ;  ;  

白蚁黑胸散研究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