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夷山天然常绿阔叶林物种多样性比较研究

武夷山天然常绿阔叶林物种多样性比较研究

一、武夷山天然常绿阔叶林林隙物种多样性比较研究(论文文献综述)

高伟,黄石德,林建丽,黄茂根,吴兴盛,黄修麟,黄雍容[1](2021)在《亚热带3种森林类型的群落特征与物种多样性的耦合关系》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准确把握森林群落特征与其物种多样性的耦合关系是林分管理的基础。选择亚热带3种地带性森林类型,分别为季风常绿阔叶林(米槠林)、天然针叶林(马尾松林)和落叶-常绿阔叶混交林(闽桦-闽楠林),调查了乔木层、灌木层、草本层和藤本植物群落特征(高度、胸径、冠幅、盖度等)并计算了不同层次物种多样性,旨在探讨森林群落特征与物种多样性的耦合关系。结果表明:(1)闽桦-闽楠林胸径显着大于马尾松林,而马尾松林和米槠林、闽桦-闽楠林和米槠林之间胸径无显着差异(P>0.05),此外,3种林分乔木层树高和枝下高均无显着差异(P>0.05),马尾松林和闽桦-闽楠林的灌木株高、地径和草本多度、盖度显着高于米槠林,草本层多度和盖度为马尾松林>闽桦-闽楠林>米槠林(P<0.05)。(2)3种森林类型的物种多样性基本都呈灌木层>乔木层>藤本层>草本层的趋势,群落的物种多样性取决于乔灌层多样性。(3)典范对应分析表明,3种林分群落特征与其物种多样性存在相互影响的关系。其中米槠林胸径、草本高度和盖度对乔灌层物种多样性具有明显的促进作用,马尾松林的灌木冠幅对草本物种多样性和均匀度有显着影响,是影响群落物种多样性的主导因子。闽桦-闽楠林灌木冠幅和地径,树高和枝下高对灌草层丰富度的提高具有促进作用,通过提高枝下高和灌木高度生长,降低草本盖度、灌木冠幅和大小,可增加群落物种多样性。研究结果对于科学评价森林空间结构,制定合理经营措施实现物种多样性保育和森林科学经营等方面具有指导意义。

蒙检[2](2021)在《岑王老山常绿落叶阔叶混交林优势种幼树结构和功能性状的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幼树是森林重要的组成部分,影响着森林未来的空间格局变化与发展趋势。探究幼树结构的特征对于理解森林群落构建过程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同时为森林的演替规律提供理论基础。本论文在广西岑王老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2个1 hm2固定监测样地调查的基础上,对优势种幼树树种组成、树种结构、功能性状、胸径相对生长率等几个方面进行分析,得出以下结论:(1)幼树树种组成方面,对2个样地幼树进行统计整理发现,优势种幼树主要集中在樟科、壳斗科和山茶科之中,通常这些树种能够很好的适应林下荫蔽的环境,种群更新良好,能够持续不断补充种群个体,保持优势地位。本研究中的两个样地之间存在一定的海拔梯度,但从两个1 hm2样地优势种幼树的空间分布格局、种间关联性以及植物功能性状可以看出各海拔梯度群落林下更新树种具有相似的规律,可见岑王老山保护区林下幼树生长更新的策略具有一定相似性。(2)通过对两个样地优势种幼树进行点格局分析,可以发现极大部分幼树在0-25米尺度上为聚集分布,只有样地a的刺叶桂樱、竹叶木姜子和新木姜子种群以及样地b的薄叶润楠、大叶柯和天仙果种群在0-25米尺度上大体上表现为随机分布。通过联结系数(AC)分析优势种幼树种间关系发现,两个样地优势种幼树种间关联具有相似规律。即正联结的种对数都多于负联结对数,物种间能较好的共存,但负联结强度大于正联结强度,可能是林下幼树对环境和营养空间(尤其是光照)需求相近,但由于林下光照资源比较稀缺,这些幼树为了争夺有限资源产生干扰性竞争。(3)两个样地优势种幼树的功能性状表现出相似的规律,均可根据功能性状特征将幼树划分为两种生长策略类型。第一类为“投机型”类群,其个体叶片较薄,同时具有较大比叶面积和叶片养分含量以及较小叶干物质含量,此类幼树生长较快,对能量资源利用能力更强,但个体较少。第二类为“忍耐型”类群,此类个体叶片较厚,耐受性更强,能够抵御更恶劣环境条件,种群幼树个体极多,但个体生长较为缓慢。(4)比较幼树当年生小枝生物量分配规律发现,“投机型”幼树,其小枝生物量会更多用于支持小枝的构建。“忍耐型”幼树,其小枝生物量会更多用于维持叶片的生长。反映了幼树在应对环境胁迫时所采取的策略是利用自身枝叶具有的高度表型可塑性,使其枝叶资源达到最优分配。(5)对两个样地林下优势种幼树胸径相对生长率与种内关键性状的关系进行全面评估,发现叶干物质含量、叶含水率、叶碳含量和叶磷含量是幼树胸径相对生长率显着相关指标,说明这些植物功能性状更适合作为指示林下幼树生长率变化的关键性状。具有较高胸径相对生长率的幼树主要是叶片较薄的“投机型”类群,其胸径相对生长率主要受叶碳含量和叶含水率的影响。具有较小胸径相对生长率的幼树主要是“忍耐型”类群,其胸径相对生长率主要受叶干物质含量、叶含水率和叶磷含量的影响。(6)两个样地优势种幼树表现出相似的空间分布格局与幼树的功能性状有一定联系。“投机型”幼树大多呈随机分布格局,其幼树小枝的生物量会更多的用于支持幼树枝干的延伸。“忍耐型”幼树都表现为聚集分布格局,幼树小枝的生物量会更多的用于维持幼树叶片的生长。原因可能是不同物种应对相似的环境会选择不同的性状,其最终的分布格局就是二者长期相互作用的结果。(7)本研究中具有相似叶片功能性状特征的优势种幼树的种间关联性为负相关,而具有不同叶片功能性状特征的优势种幼树的种间关联性为正相关,体现了幼树的功能性状与幼树结构的紧密联系,因此利用植物功能性状代替物种的空间分布格局和种间关联性,可能对幼树结构形成机制做出更为合理的解释。

罗西[3](2021)在《木林子保护区不同恢复阶段常绿落叶阔叶混交林群落结构及内部动态》文中认为常绿落叶阔叶混交林是我国亚热带山地的主要植被类型,具有重要的生态与经济价值。鄂西南木林子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内既有保存完好的成熟林群落,也有处于不同恢复阶段的次生林群落。对不同恢复阶段常绿落叶阔叶混交林的短期群落动态进行研究,可以更好地把握群落动态规律,为该区森林生态的保护、恢复与可持续经营提供科学依据。本研究利用木林子自然保护区内90年代中期皆伐后自然恢复25年次生林、80年代初期皆伐后自然恢复40年次生林和成熟林共计30个样地2014年和2019年两次调查数据,分析了群落物种组成与多样性以及不同层次重要值排名前5的优势种的更新动态特征,并对不同恢复阶段群落结构及优势种群的更新动态及其差异进行了比较分析。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不同恢复阶段群落科、属、种的数量差别不大,但个体数量差异明显。5年间科、属的数量未发生变化,种的数量略有减少,总个体数明显减少,下降幅度表现为25年次生林>40年次生林>成熟林。不同层次物种多样性变化幅度较小,总体表现为相对较高的物种多样性、较低的优势度与均匀度,两次调查Shannon-wiener多样性指数、Simpson优势度指数与Pielou均匀度指数平均值均为40年次生林>25年次生林>成熟林。5年间重要值排名前30的物种组成变化很小,仅个别物种进入或退出,重要值大小与排序有一定变化,但变化幅度较小。(2)从平均胸径来看,5年间仅成熟林中木荷的平均胸径减少,其他优势种的平均胸径均有不同程度的增加,增幅总体表现为25年次生林>40年次生林>成熟林,其中次生林明显大于成熟林。从平均胸高断面积来看,25年次生林15个优势种下降4种、40年次生林下降2种、成熟林下降1种,其余均增加。平均增量表现为25年次生林>40年次生林>成熟林,其中25年次生林明显大于40年次生林与成熟林。(3)两次调查不同恢复阶段群落优势种均为年平均死亡率大于年平均补员率,为负增长型。其中,25年次生林负增长型种群13种、40年次生林11种、成熟林7种。另外,不同恢复阶段死亡率与补员率最大的物种主要集中在亚乔木层与灌木层。(4)5年间,不同恢复阶段各层次优势种生态位宽度值总体呈下降的趋势,变化幅度最大的物种主要集中在亚乔木与灌木层,但变化幅度均较小。其中,25年次生林与成熟林生态位宽度值下降的物种有10种、40年次生林有9种。25年次生林不同层次生态位重叠值有小幅增长,40年次生林与成熟林有小幅下降。其中25年次生林与成熟林生态位重叠值下降种对2对、上升8对,40年次生林下降2对、上升6对、另外2对未发生变化。(5)5年间,不同恢复阶段各层次优势种的总体联结性呈上升的趋势。其中,25年次生林亚乔木层与成熟林灌木层优势种由不显着负关联变为不显着正关联,40年次生林乔木层优势种由不显着正关联变为显着正关联。不同恢复阶段优势种正联结种对数呈增加的趋势,但关联程度较弱,且变化不显着,基本保持稳定。另外,成熟林正联结种对数多于次生林。

刘紫薇[4](2020)在《湘西主要乡土树种光特性和种间联结研究及森林经营启示》文中提出混交林由于经济功能、生物多样性方面的出色表现,在世界范围内越来越受到重视。混交树种造林、促进混交树种天然更新以及人工林近自然化改造是构建混交林的重要手段。树种的最佳配置对于迹地造林、人工林近自然化改造、退化天然林恢复有着重要意义。测定植物的种间联结性能正确植物群落的结构和功能,并为森林经营中混交树种的选择和配置提供科学依据。然而湘西地区乡土树种光特性、经济价值以及种间关系并不明晰。本研究以湖南会同近原始天然常绿阔叶林和湖南慈利马尾松天然次生林为研究对象,试图通过研究近原始天然林优势树种的光特性、经济价值与种间联结关系确定不同造林目标下的乡土树种的选择和混交配置,为湘西地区迹地造林、人工林近自然化改造、次生林恢复提供科学依据。在上述研究基础上,通过对马尾松天然次生林林学特征分析,依据当地天然林的林学特征和社会需求状况制定森林发展类型,为湘西地区马尾松次生林的可持续经营提供重要依据。研究结果表明:(1)近原始天然阔叶林物种多样性较丰富,栲在林分中占据绝对主导优势。优势树种的光特性确定如下:耐荫树种:笔罗子、青冈、日本五月茶;机会树种:栲、刨花润楠、柯、木油桐;阳性树种:山乌桕、黄杞、毛叶木姜子。其经济类别划分如下:第一经济类:刨花润楠;第二经济类:栲、青冈、柯;第三经济类:黄杞、木油桐;第四经济类:笔罗子、山乌桕、日本五月茶、毛叶木姜子。(2)近原始天然林种群在总体上存在显着的净的正联结,反映出近原始林群落结构及物种组成趋于稳定。种对间的关联研究表明,正负联结种对数差别不大,经χ2检验呈现显着联结的种对经联结系数AC、Dice指数、Spearman秩相关分析检验几乎都达到了显着水平,且χ2检验与Spearman秩相关分析结果相似性最高。(3)森林经营中,树种光特性和经济价值用于指导不同立地条件和造林目标下的树种选择;成树和成树之间的种间联结关系指导迹地造林成树间的混交配置;幼树和幼树之间的种间联结关系指导林下补植时幼树搭配;幼树和成树之间的种间联结关系指导成树下补植幼树树种的选择。(4)在近原始林树种特性及种间关系的研究基础上,综合退化马尾松次生林林学特征和社会需求状况,设计次生林森林发展类型。森林发展目标为环境保护和木材生产,主林层目标树种为马尾松、刨花润楠、青冈、栲,木材生产主要为马尾松、刨花润楠和青冈干材。

徐志风[5](2020)在《气候变暖对武夷山脉鸟类群落结构的影响》文中研究指明鸟类具有快速移动和扩散能力,对环境改变非常敏感,因此,鸟类在环境变化影响生态系统的研究方面有天然优势。群落β多样性是动物生态学和保护生物学的重要研究内容,通过综合环境因子分析可以准确地了解群落组成变化的成因。有鉴于此,本研究基于全球气候变暖背景下鸟类群落结构β多样性及其分解组分的变化来获取鸟类群落结构的变化趋势及其成因,并为鸟类群落多样性保护提供理论依据和建议。武夷山脉地处亚热带湿润季风气候区,鸟类种类繁多,群落结构复杂,是东亚地区重要的生物多样性保护地之一,也是我国自然地理第三阶梯重要的山脉。本研究从2016年至2019年7月对武夷山脉8个重点区域的繁殖期鸟类进行了系统调查,共计56条样线,调查样线总长度114.23千米,共发现鸟类11目40科83属107种3266只。基于鸟类分布数据和环境因子综合分析,本研究对鸟类群落结构β多样性及其分解组分在气候变暖背景下对环境变化的响应进行探索,我们发现以下主要结果和结论:(1)在武夷山脉,鸟类群落结构以周转为主,嵌套组分对鸟类群落的差异贡献很小。武夷山脉鸟类群落结构β多样性的形成主要依靠环境过滤过程。但在某些区域嵌套组分的增加,则很可能意味着竞争排除的影响正在增加。(2)受气候变暖影响,鸟类群落结构的改变率先发生在与相邻区域生境差异较大的区域,而且狭生态位的鸟类所受影响更大。从样线间β多样性来看,武夷山脉鸟类群落结构的决定性环境因素是降水。水资源的可利用性对山地鸟类来说十分重要。当前阶段的人为活动实际为武夷山脉的鸟类提供了一些额外的资源。从区域间β多样性来看,武夷山脉的鸟类有向邻近中高海拔地区移动的趋势,气候差异越大,距离越近,这种移动就越明显。区域内β多样性主要由人为活动的变化和温度的变化因素决定。其中,人为活动的增强可以降低嵌套比例,能缓解气候变暖对鸟类群落结构的影响,可以有效降低中海拔地区鸟类的竞争压力。由于在全部调查区域森林覆盖率几乎无差别,导致森林覆盖率对当地鸟类群落的β多样性的各种组分均无显着影响。(3)在武夷山脉设立多个保护区以保护更多种生境比建立一个超级大型的保护区更加合理。加强对原始林的保护,以及在山脉之间的低海拔地区指导发展小型的与野生动物共享型的低产农业,能有效缓解未来气候变化对鸟类群落结构的负面影响。

何绍烽[6](2020)在《永丰水浆省级自然保护区种子植物区系及其群落物种多样性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永丰水浆省级自然保护区处于永丰县,地理位置115°41′30″E-115°44′40″E,26°54′35″N-26°54′50″N。它是雩山山脉重要组成部分之一,植被类型多样,森林群落结构复杂是良好的研究区域。本研究前期是对研究区进行植物本底调查和群落样地调查,后期主要进行数据整理与分析。区内种子植物区系分析选取相似性系数、科属种数量统计与重要保护植物统计等方法;植物群落结构特点和物种多样性分析采用多样性指数、植被分类和重要值等方法。主要研究结论如下:1.物种丰富,区系成分复杂。水浆自然保护区内野生种子植物165科657属1336种,分别占江西野生种子植物科属种的百分比为82.5%、56.64%、30%。其中被子植物有160科652属1330种,裸子植物有5科5属6种。科的分布区类型有9个分布区类型和9个分布区变型,属有14个分布区类型15个分布区变型。2.植物区系有较强的过渡性质。科属分布类型热带成分所占比例分别为63.16%、52.35%,温带成分所占比例分别36.84%、44.8%。科属区系成分中热带性质均占优,属的温带成分相比于科在增加,科的热带成分在降低,体现保护区植物区系热带向温带过渡性质。3.含较多起源古老区系成分。区内含有中生代遗留下的裸子植物南方红豆杉、刺柏等;含有伯乐树属、大血藤属和青钱柳属等单型属;含有发育较为原始的多心皮被子植物科如八角科、木兰科等。4.中国特有成分较多。区内有中国特有属17属,中国特有种522种分别占雩山山脉中国特有属和种的89.47%、60.21%。5.珍稀保护植物多。珍稀保护植物共有37科61属81种,其中分为裸子植物2科2属2种,被子植物35科59属79种。《世界自然保护联盟濒危物种红色名录》中有9种隶属于8科;《中国物种红色名录》中有32种隶属于18科;国家级保护植物有10种隶属于8科;省级保护植物有66种隶属于28科。6.与乐安老虎脑省级自然保护区和广昌抚河源省级自然保护区的区系相似程度高,其次与武夷山脉的铜钹山、阳际峰和马头山自然保护区的相似性较高,与罗霄山脉的井冈山、九岭山和齐云山自然保护区相似性低,这说明水浆自然保护区区系特点具有武夷山脉植物区系地带性。7.水浆自然保护区植被分为植被型9个、群系55个和群丛65个。8.不同植被类型不同层次多样性指数总体表现为灌木层﹥乔木层﹥草本层。各植被型间多样性指数顺序为常绿阔叶林﹥针阔混交林﹥常绿落叶阔叶混交林﹥落叶阔叶林﹥针叶林﹥竹林,基本符合亚热带森林植被演替特点,说明水浆自然保护区植被保护良好,水热资源条件丰富。

张宇辰[7](2020)在《喀斯特森林常见树种倒木分解对土壤性质的影响》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倒木作为森林生态系统中重要的结构功能组成要素,是联系生态系统养分循环和群落更新等主要功能的载体,对维护森林生态系统的完整性和稳定性方面具有重要作用。茂兰喀斯特常绿阔叶落叶混交林是目前我国乃至世界上罕见的中亚热带喀斯特原生性较强的残存森林,研究该群落倒木分解对土壤性质的影响对揭示倒木在喀斯特地貌上的存在效应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以中国茂兰喀斯特森林自然保护区常绿阔叶落叶混交林为研究区域,选择林中的狭叶润楠(Machilus rehderi Allen.)、枫香(Liquidambar formosana Hance.)、青冈栎(Cyclobalanopsis glauca(Thunb.)Oerst.)和圆果化香(Platycarya longipes Wu.)这四个常见树种倒木为研究对象,采用野外调查并结合室内实验的方法,初步研究了不同树种和不同腐烂等级倒木邻近(10cm、30cm和50cm)土壤化学性质、腐殖质、团聚体及其有机碳的分布特征,旨在揭示倒木分解对土壤性质的影响机制,为喀斯特森林的科学经营和保护提供理论依据。研究结果显示:(1)随着腐烂等级的增加,倒木含水率逐渐增大,密度逐渐降低。除圆果化香外,其它树种倒木的全氮和全磷均在重度腐烂时最高。重度腐烂时倒木的养分含量在树种间存在差异,表现为全氮、全磷和全钾在青冈栎倒木中含量最高,分别为2.703 g/kg、0.156 g/kg和0.168 g/kg),在狭叶润楠倒木中最低,分别为1.346 g/kg、0.063 g/kg和0.007 g/kg。(2)除了狭叶润楠,其它树种倒木在中度和重度腐烂时邻近土壤全氮、水解氮、全磷、有效磷和有机碳均显着高于轻度腐烂。枫香和青冈栎倒木邻近土壤有效磷在距离上存在显着差异。腐烂等级越高树种对倒木邻近土壤的影响范围越大,距倒木越近,有机碳含量越高。腐烂等级和树种的交互对倒木下土壤全氮、水解氮、全磷、有效磷、全钾、速效钾、有机碳和碳氮比均有不同程度的显着影响。(3)腐烂程度越深,树种对邻近土壤腐殖质各组分的距离影响范围越大。除了狭叶润楠,其它树种倒木在中度和重度腐烂时邻近土壤腐殖质各组分均显着高于轻度腐烂。腐烂等级、树种及其交互对倒木下土壤腐殖质全碳量、胡敏酸、富里酸和胡敏素均有极显着影响。(4)腐烂等级对青冈栎倒木邻近土壤团聚体分布的影响最大,对狭叶润楠的影响最小。腐烂程度越深,树种对离倒木越近的土壤团聚体分布影响越显着。腐烂等级和树种仅对倒木邻近10 cm处的土壤团聚体破坏率有显着影响。重度腐烂的枫香和中度腐烂的圆果化香倒木邻近10 cm处的土壤团聚体破坏率均显着高于30 cm、50 cm处和对照。腐烂等级与树种的交互仅对倒木邻近土壤10.5 mm和<0.25 mm团聚体和破坏率有显着影响。(5)青冈栎、圆果化香和枫香倒木在中度或重度腐烂时邻近土壤团聚体有机碳均显着高于轻度腐烂。倒木的腐烂等级越高,树种对土壤团聚体各粒径的有机碳的距离影响范围越大。在中度和重度腐烂时,倒木邻近各距离土壤团聚体各粒径的有机碳均显着高于对照。腐烂等级、树种及其交互对土壤中的各粒径团聚体有机碳均有极显着影响。

李琦[8](2020)在《不同恢复阶段阔叶次生林群落结构与生态位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以江西省崇义县皆伐后自然恢复23年和38年两种阔叶次生林为研究对象,通过树种组成、直径结构、树高结构等指标分析不同恢复阶段群落非空间结构特征,运用混交度、大小比数、角尺度分析群落空间结构特征,同时对种群生态位宽度和生态位重叠进行研究,分析其生态位变化特征。旨在解释该地区阔叶次生林自然恢复的演替进程和群落发展方向,为其科学经营管理以及退化森林生态系统恢复和重建提供参考依据。主要研究结果及结论如下:(1)23年和38年群落的乔木物种数分别为32种、23种;株数密度分别为904株/hm2、1275株/hm2,均表现为下林层>中林层>上林层;蓄积量分别为160.4 m3/hm2、199.5 m3/hm2;重要值最大的树种分别为南酸枣(Choerospondias axillaria)、米槠(Castanopsis carlesii);直径分布分别呈单峰趋势、近倒“J”型分布。随着群落自然恢复时间的增长,其乔木物种数减小,株数密度和蓄积量增加,直径分布趋于合理,壳斗科树种的重要值增加。(2)随着群落自然恢复时间的增长,平均混交度减小,23年和38年群落的平均混交度分别为0.816和0.762,均处于强度混交和极强度混交之间,而不同径级组混交度大小分别为大径木(DBH≥25 cm)>小径木(5 cm≤DBH≤12.9 cm)>中径木(13cm≤DBH≤24.9 cm)、中径木>小径木>大径木;各林层混交度则分别为上林层>下林层>中林层、下林层>上林层>中林层。两种群落在胸径、树高、冠幅大小分化程度均处于中庸向劣态过渡状态。23年和38年群落的平均角尺度分别为0.523和0.488,分别属于团状分布、随机分布,但不同径级组以及林层的林木分布特征有所不同。(3)23年群落中丝栗栲(Castanopsis fargesii)的生态位宽度最大,其Shannon-Wiener生态位宽度(B(SW)i)与Levins生态位宽度(B(L)i)分别为1.307和0.861,生态位宽度与重要值之间呈弱正相关关系;38年群落中米槠的生态位宽度最大,其B(SW)i与B(L)i分别为1.608和0.997。23年和38年群落平均Levins生态位重叠值分别为0.132和0.093;生态位重叠值为0的种对分别有44个和92个,分别占总对数的11.6%和24.2%;不为0的种对分别有336个和288个,分别占总对数的88.4%和75.8%。随着群落自然恢复时间的增长,平均生态位重叠值逐渐下降,占据相同资源的种对减少,物种之间的竞争减小。

朱弘[9](2020)在《尾叶樱桃(Cerasus dielsiana)系统分类地位与种群生物地理学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尾叶樱桃(Cerasus dielsiana)隶属蔷薇科(Rosaceae)典型樱亚属(Subg.Cerasus),是我国亚热带特有的一种代表性野生观赏落叶小乔木,天然种群分布较广且地理变异多样,具有十分广阔开发利用前景。但根据多年的野外调查,其种质资源大都处于野生状态,同时还面临人为干扰加剧、生境破碎化造成的种群衰退的风险,至今尚无针对该物种的系统研究报道。因此,本研究以尾叶樱桃主要分布区的天然种群为研究对象,在广泛的标本记录查阅和野外种群采样基础上,整合形态学标记、分子系统发育与亲缘地理学、景观遗传学的多个手段,深入开展了对该物种的研究,论文主要内容与获得的主要结果如下:(1)系统发育分析与分类学处理基于1个叶绿体DNA非编码区片段,初步开展了尾叶樱桃的系统发育重建,以期澄清该种与其近缘种间亲缘关系及分类地位,结果表明:1)在atpB-rbcL序列矩阵的774个有效位点中共发现15个多态性位点,占分析序列的1.94%,共检测出9个单倍型,物种间平均单倍型多样性(Hd=0.8805±0.026),平均核苷酸多态性(π=0.00711±0.00054),除尾叶樱桃外(Hap5~Hap7),其余物种均拥有各自独特的1个单倍型,具有较丰富的遗传多样性。2)综合Network中介图、系统发育重建与生物信息学手段的RNA二级结构预测的定量分析结果,我们推测尾叶樱桃与长柱尾叶樱桃(C.dielsiana var.longistyla)互为姊妹群(Sister group),并共同构成独立进化单元;虽然磐安樱桃(C.pananensi)的系统位置未能确认,但推测该种与浙闽樱桃(C.schneideriana)的亲缘关系较近,可能为古今多次杂交起源,且在近期最可能受到后者与山樱花(C.serrulata)的双重基因渐渗。3)基于上述分子证据结合形态学描述支持发表的尾叶樱桃的新变种——长柱尾叶樱桃。同时,综合模式标本考证与文献研究,依据《国际藻类、菌类、植物命名法规》精神,指定NO.5812(GH-00032047)作为尾叶樱桃的后选模式(lecotype)。(2)天然种群叶表型变异研究及生态响应规律通过多重比较、巢氏方差分析、相关性分析、主成分分析(PCA)、主坐标分析(PCoA)、非加权配对算术平均法(UPGMA)聚类分析等数理方法,初步对来自川、鄂、湘、赣、台5省8个尾叶樱桃天然种群的11个叶表型性状进行了比较分析,研究其不同地理单元间叶表型多样性和地理变异规律及对地理气候的响应。结果表明:1)尾叶樱桃主要叶表型性状变异在种群内和种群间均存在显着差异,平均变异系数为22.44%,其中变异系数最大和最小的分别为叶面积(50.83%)与一级侧脉数(7.96%);平均叶表型性状的分化系数为30.78%,种群内的变异(51.55%)大于种群间的变异(22.55%)。2)PCA表明对尾叶樱桃叶表型性状变异起主要贡献作用的前3大主成分累计贡献率达到92.400%,可以综合概括和排序为“大小性状”(73.242%)与“形状性状”(19.158%)。3)叶宽(r=–0.641)、叶面积(r=–0.658)和一级侧脉数(r=0.659)性状均与经度呈显着负相关或正相关关系,气温季节变化和最湿季降水量对叶表型性状变异影响较大。4)基于PCoA和UPGMA聚类分析可将8个天然种群划分为4类。(3)分子亲缘地理学研究利用双亲遗传的核糖体DNA内转录间隔区nrITS标记对尾叶樱桃天然分布区所在的25个种群的203个个体开展了空间遗传结构与谱系历史的检测:1)共检测到18个核糖体分型(ribotypes),在物种水平,尾叶樱桃具有较高的核糖体分型与核苷酸多样性(Hd=0.879±0.012,π=3.56±0.16);基于核糖体分型的中介邻接网络(Median-joining network)和分子变异的空间分析(Spatial analysis of molecular variation,SAMOVA)均支持尾叶樱桃天然地理种群存在4个显着的谱系地理种内分组:西部组(West Group)+北部组(North Group)+中南部组(Central&South Group)+东部组(East Group);基于邻接法(Neighbor-joining,N-J)的系统发育重建显示北部组为非单系类群,即其余3个地理组镶嵌在其中,表明种群存在不完全的谱系分选(Incomplete lineage sorting,ILS)现象;对上述4个地理分组进行的分子方差分析(Analysis of molecular variance,AMOVA)检测到了显着的遗传分化水平,其中有78.27%的遗传变异存在于种群间,而其余21.73%存在于种群内,表明其具有显着的谱系地理结构(Nst=0.837>Gst=0.585;P<0.05);2)利用BEAST软件结合7个外类群作二次校正点的分子钟分歧时间估算结果表明,尾叶樱桃的最近共祖时间(Time to the most recent common ancestor,TMRCA)大约出现在6.28Mya(95%HDP:3.64~8.83 Mya),即中新世晚期至上新世早期,其中东部组的冠群(Crown group)时间分化于更新世(Pleistocene,大约1.97 Mya)前后,时间与末次盛冰期(Last Glacial Maximum,LGM)相吻合;3)结合SDM的最大熵模型(Maximun entropy,MaxEnt)模拟比较了LGM时期与现代两种气候情境下的潜在分布区,发现在亚热带南方很可能曾存在多个冰期避难所。4)利用统计学的扩散-隔离分析法(Statistical dispersal-vicariance analysis,S-DIVA)的祖先分布区重建(Reconstruct ancestral state in phylogenies,RASP)软件分析进一步推测尾叶樱桃时间-地理事件的扩张路线。结果显示其祖先种群最早可能起源自北部地理组的秦岭-巴山山脉,随后先后经历了两次向南扩散事件,在东部-北部地理组间以及东部-西部地理祖间或曾存在2个次生分化中心,后又分别向西、南,西、向东方向扩张,逐渐形成现代的分布格局。(4)景观遗传学分析基于多种算法定量分析了栖息地景观特征对尾叶樱桃种群遗传结构形成过程中的影响:1)基于单倍型多样性(Hd)和反距离加权(Inverse Distance Weighting,IDW)差值法,反映出该物种种群的遗传多样性在总体上存在空间分布不均和随经度上呈东西分化的地理分布格局。2)基于种群间地理距离与遗传距离的曼特尔检验(Mantel test)结果表明两者存在较弱的相关性(r=-0.345,R2=0.1193),更加符合基因流模式的环境隔离(Isolation by environment,IBE)假说。3)基于成对基因流,检测到南岭-罗霄,巫山-武陵山山脉形成了种群间的地理隔离,其中尤以东西走向的南岭山脉是尾叶樱桃最显着的天然物理屏障,阻碍了4个谱系地理分组间的基因流,从而促进了不同谱系间的异域分化。此外,阿里山种群(ALS)基因流并未受到闽台之间台湾海峡地理隔离的影响,应与更新世冰期的“东山路桥”多次形成密切相关。(5)适生区模拟与生态特征评价为定量评估其当代多样性分布格局以及生态适应性,使用基于生态位理论的DIVA-GIS软件耦合BIOCLIM模型开展分析,结果包括:1)现代尾叶樱桃的分布范围较广,但在总体上存在分布不均匀格局,种群分布的核心地理范围集中在中国西部的巫山山脉和武陵山脉。2)水热变量,尤其是温度季节变化方差(bio4)被定量筛选出来,成为塑造当前地理格局的最具影响的因素。3)与同域分布的其它科植物(樟科、木兰科)比较,蔷薇科樱属植物的气候-生态位格局在区域尺度上支持水-热动态(Water-energy dynamic)假说和系统发育生态位保守性(Phylogenetic niche conservatism,PNC)假说。4)Pearson相关性分析与典范对应分析(Canonical correspondence analysis,CCA)结果均表明来自海拔生境过滤作用相比经度和纬度的作用更加显着。(6)保育计划的形成掌握遗传多样性和分布格局为物种保育或核心种质库建设提供科学决策。因此,从保育遗传学角度,大范围层面上,4个独立的原地保护单元(ix situ)能够被确定,其中处于North Group的大巴山-巫山和武陵山区作为祖先类型和现代遗传多样性中心应该予以高度重视和优先保护;而在资源(资金、人员)有限的情况下,湖南张家界(ZJJ)、壶瓶山(HPS),贵州梵净山(FJS)、广东南岭(NL)等遗传多样性最丰富的种群作为局域尺度下原地保护和核心种子库种源的主要对象。此外,考虑到气候变化、城市化和人类经济活动对尾叶樱桃野生生境和生存带来的不断威胁,开展一定的迁地(ex situ)保护、引种扩繁亦或是跨地域的人工异交计划可以作为重要的补充。总之,在地质事件、自然选择、地理隔离与环境阻力等一系列历史-生态的综合作用下,尾叶樱桃通过种群扩散-隔离-分化事件,逐渐形成当今的生物地理格局。上述研究结果为我国亚热带森林物种的多样性起源、演化模式提供了一个新的案例,也为今后野生樱属种质资源的保护与开发利用提供参考。

陈梦圆[10](2020)在《亚热带常绿阔叶林氮磷添加下凋落物生产与林分结构的关系》文中指出氮沉降是驱动全球变化的重要因素之一,持续氮沉降对森林物种多样性及功能发挥产生重要影响,成为国际研究热点。森林凋落物是森林生产力的重要组成部分、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的主要途径,是森林自我维持生长及养分平衡的基础。选择亚热带常绿阔叶林3种不同林分(苦槠中龄林46 a、甜槠成熟林78 a、甜槠过熟林200 a)作为研究对象,设置不同氮沉降处理(包括高氮[HN,100 kg N/(hm2·a)]、高氮加磷[HN+P,100 kg N/(hm2·a)+50 kg P/(hm2·a)]和对照[CK,无氮磷添加]。对不同处理模式下不同林分凋落物量、归还量、C、N、P含量及其化学计量比进行分析,对凋落物生产与林分结构进行相关性分析,探讨凋落物生产的主要调控因素。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凋落物各组分间养分含量(C、N、P)高低表现为大山甜槠过熟林>矶滩苦槠中龄林>祁门甜槠成熟林。不同林分氮磷处理下的C、N、P含量差异明显。各组分间养分归还量从大到小顺序为:C>N>P。与CK相比,氮磷添加均提高N和P归还量,但对C归还量影响不显着(p>0.05),N归还量在HN处理下显着(p<0.05),P归还量在HN+P处理下显着(p<0.05)。2)对三个不同林分的常绿阔叶林进行相同处理下各养分化学计量比分析得出:C:N年平均值低于全球和全国的平均值,N的利用效率低于全球与全国水平;N+P添加一定程度缓和了P元素的匮乏,该区域内树木对P的利用效率较高;N:P比值均高于全球与全国平均水平,进一步证明研究地区受P元素限制。3)森林凋落量变化在季节上都表现出春秋两个落叶高峰(p<0.1),秋季落叶高峰主要发生在10月到11月,春季落叶高峰主要发生在4月至5月。但因受其他外界因素影响,各样地间会有不明显的差异波动。不同林分年凋落量为矶滩苦槠中龄林7.68 t·hm-2、祁门甜槠成熟林6.62 t·hm-2、大山甜槠过熟林6.24 t·hm-2。4)氮磷添加提高了3种不同林分凋落物总量,大山甜槠过熟林HN+P(6.17t·hm-2)>CK(5.99 t·hm-2)>HN(5.78 t·hm-2),祁门甜槠成熟林HN+P(6.70t·hm-2)>HN(6.44 t·hm-2)>CK(6.30 t·hm-2),矶滩苦槠中龄林HN+P(6.70t·hm-2)>HN(5.70 t·hm-2)>CK(5.40 t·hm-2),整体看来,氮磷处理明显提高了凋落物量,且高氮加磷处理凋落物量大于高氮处理,说明磷元素添加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高氮处理的影响。5)凋落物总量、枝、叶、果凋落量与平均胸径都呈极显着负相关(p<0.01);凋落物总量、果凋落量与平均树高呈极显着正相关(p<0.01),其叶与平均树高呈显着正相关(p<0.05);说明林分结构对森林凋落物生产力有一定的影响。6)林分密度与其凋落物的C含量、和N:P比之间有显着负相关(p<0.05)。表明林分结构不仅影响凋落物量的生长,也对凋落物中C含量和N:P比有一定的影响。

二、武夷山天然常绿阔叶林林隙物种多样性比较研究(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武夷山天然常绿阔叶林林隙物种多样性比较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亚热带3种森林类型的群落特征与物种多样性的耦合关系(论文提纲范文)

1 材料与方法
    1.1 研究区域概况
    1.2 样地选择
    1.3 野外调查
    1.4 生物多样性计算
    1.5 数据处理
2 结果与分析
    2.1 3种林分不同层次群落特征差异
    2.2 3种林分不同层次群落物种多样性特征比较
    2.3 3种林分群落特征与物种多样性的耦合关系
        2.3.1米槠林群落特征与物种多样性的相关性
        2.3.2 马尾松林群落特征与物种多样性的相关性
        2.3.3 闽桦-闽楠林群落特征与物种多样性的相关性
3 讨论
    3.1 不同林分群落特征与物种多样性差异
    3.2 不同群落特征与物种多样性的耦合关系
4 结论

(2)岑王老山常绿落叶阔叶混交林优势种幼树结构和功能性状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进展
        1.2.1 幼树更新研究进展
        1.2.2 种群空间分布格局研究进展
        1.2.3 种间关联研究进展
        1.2.4 功能性状与生长率研究进展
        1.2.5 功能性状与分布格局研究进展
    1.3 选题的研究意义和目的
    1.4 技术路线
第二章 研究方法
    2.1 保护区概况
        2.1.1 地理位置
        2.1.2 气候特征
        2.1.3 植被特征
    2.2 样地设置与调查
    2.3 数据处理
        2.3.1 群落优势种幼树的确定
        2.3.2 优势种幼树空间分布格局
        2.3.3 优势种幼树种间联结关系
        2.3.4 优势种幼树功能性状与小枝功能特征
        2.3.5 优势种幼树胸径生长率
第三章 结果与分析
    3.1 岑王老山树种组成分析
        3.1.1 幼树树种组成及重要值
    3.2 岑王老山优势种幼树树种结构分析
        3.2.1 优势种幼树种群空间分布格局
        3.2.2 优势种幼树种群空间点格局
        3.2.3 优势种幼树种间关联性
    3.3 岑王老山优势种幼树功能性状分析
        3.3.1 优势种幼树功能性状差异
        3.3.2 优势种幼树功能性状相关性
        3.3.3 优势种幼树当年生小枝功能特征与异速生长
    3.4 岑王老山优势种幼树生长率分析
        3.4.1 优势种幼树胸径相对生长率
        3.4.2 优势种幼树胸径生长率与功能性状的关系
第四章 讨论
    4.1 岑王老山树种组成
        4.1.1 林下优势种幼树组成
    4.2 岑王老山优势种幼树树种结构
        4.2.1 种群空间分布格局
        4.2.2 种群种间联结性
    4.3 岑王老山优势种幼树功能性状
        4.3.1 功能性状与生长策略
        4.3.2 功能性状相关性
        4.3.3 小枝生物量分配策略
        4.3.4 胸径相对生长率与功能性状的关系
    4.4 岑王老山优势种幼树树种结构与功能性状的关系
        4.4.1 空间分布格局与功能性状的关系
        4.4.2 空间分布格局与小枝功能特征的关系
        4.4.3 种间联结性与功能性状的关系
第五章 结论与展望
    5.1 结论
    5.2 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3)木林子保护区不同恢复阶段常绿落叶阔叶混交林群落结构及内部动态(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前言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1.3 研究进展
        1.3.1 物种多样性及其动态研究
        1.3.2 种群更新动态研究
        1.3.3 群落恢复演替
    1.4 研究内容
2 研究区概况与研究方法
    2.1 研究区概况
        2.1.1 地理位置
        2.1.2 地质地貌
        2.1.3 气候特征
        2.1.4 土壤特征
        2.1.5 自然植被
    2.2 研究方法
        2.2.1 样地设置与植被调查
        2.2.2 数据处理
        2.2.3 技术路线
3 不同恢复阶段群落物种组成与多样性动态
    3.1 研究方法
        3.1.1 重要值
        3.1.2 物种多样性
    3.2 结果与分析
        3.2.1 物种组成动态
        3.2.2 物种多样性动态
        3.2.3 重要值动态
    3.3 讨论
        3.3.1 不同恢复阶段物种组成动态差异分析
        3.3.2 不同恢复阶段物种多样性动态差异分析
        3.3.3 不同恢复阶段重要值动态差异分析
4 不同恢复阶段优势种群更新动态
    4.1 研究方法
    4.2 结果与分析
        4.2.1 平均胸径与胸高断面积变化
        4.2.2 死亡率与补员率
    4.3 讨论
        4.3.1 不同恢复阶段优势种平均胸径与胸高断面积动态差异分析
        4.3.2 不同恢复阶段优势种死亡率与补员率差异分析
5 不同恢复阶段优势种群生态位与种间联结性动态
    5.1 研究方法
        5.1.1 生态位测度
        5.1.2 种间联结性
    5.2 结果与分析
        5.2.1 生态位宽度动态
        5.2.2 生态位重叠动态
        5.2.3 种间联结性动态
    5.3 讨论
        5.3.1 不同恢复阶段优势种生态位动态差异分析
        5.3.2 不同恢复阶段优势种种间联结性动态差异分析
6 结论与展望
    6.1 结论
        6.1.1 物种组成、多样性及重要值变化
        6.1.2 优势种群更新动态
        6.1.3 优势种群生态位与种间联结性动态
    6.2 存在的不足与展望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致谢
附录

(4)湘西主要乡土树种光特性和种间联结研究及森林经营启示(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引言
        1.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1.2 国内外研究进展
    1.2 研究目的及内容
        1.2.1 研究目的
        1.2.2 研究内容
    1.3 技术路线图
2 研究区概况与样地设计
    2.1 研究区概况
        2.1.1 中国科学院会同森林生态实验站
        2.1.2 慈利县天心阁林场
    2.2 样地设置及调查方法
        2.2.1 会同近原始林样地设计
        2.2.2 天心阁林场样地设计
3 近原始天然林优势树种光特性与经济价值研究
    3.1 研究方法
        3.1.1 重要值
        3.1.2 树种光特性分类
    3.2 林分结构与优势树种组成
    3.3 优势树种光特性划分
    3.4 近原始天然林优势树种经济价值研究
        3.4.1 材用树种
        3.4.2 药用树种
        3.4.3 油料树种
        3.4.4 蜜源树种
        3.4.5 树种经济价值综合评定
    3.5 结论与讨论
4 近原始天然林优势树种种间关系研究
    4.1 研究方法
        4.1.1 总体联结性检验
        4.1.2 种间联结性测定
        4.1.3 种间相关性测定
    4.2 总体种间联结性分析
    4.3 种间联结性分析
        4.3.1 χ~2检验结果分析
        4.3.2 联结系数和匹配系数结果分析
    4.4 种间相关性分析
    4.5 种间联结性的最终确定
    4.6 种间联结成因分析
    4.7 结论与讨论
5 种间联结规律在森林经营中的应用
    5.1 迹地造林的树种选择与配置
    5.2 人工林近自然化改造的树种选择与配置
    5.3 退化次生林恢复的树种选择与配置
6 案例研究—马尾松天然次生林森林发展类型设计
    6.1 研究方法
        6.1.1 树种重要值分析
        6.1.2 林分更新状况分析
        6.1.3 森林发展类型设计方法
    6.2 次生林林分结构分析
    6.3 次生林天然更新分析
    6.4 森林发展类型设计
    6.5 近期森林经营措施
7 结论与展望
    7.1 结论
    7.2 展望
参考文献
个人简介
导师简介
获得成果目录
致谢

(5)气候变暖对武夷山脉鸟类群落结构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前言
    1.1 鸟类与鸟类群落结构
    1.2 群落β多样性在鸟类群落构研究中的应用
    1.3 山地鸟类群落结构研究的重要性和复杂性
    1.4 全球气候变暖对鸟类群落的影响
    1.5 人为活动对鸟类群落结构的影响
    1.6 研究目的与意义
    1.7 技术路线图
第2章 研究区域与方法
    2.1 研究区域
        2.1.1 铜钹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概况
        2.1.2 江西省武夷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概况
        2.1.3 五府山省级自然保护区概况
        2.1.4 横岗岭县级自然保护区概况
        2.1.5 阳际峰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概况
        2.1.6 马头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概况
        2.1.7 赣江源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概况
        2.1.8 九连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概况
    2.2 研究方法
        2.2.1 样线设置及调查方法
        2.2.2 环境数据收集
        2.2.3 调查数据处理方法
        2.2.4 数据统计分析方法
第3章 结果
    3.1 武夷山脉近20年的气候和土地覆盖的变化
    3.2 武夷山脉鸟类群落组成
        3.2.1 抽样充分性检验
        3.2.2 鸟类分类和组成
        3.2.3 鸟类居留型与区系
        3.2.4 优势种和常见种
        3.2.5 鸟类的物种生态位宽度与种群分布范围
        3.2.6 鸟类α多样性
        3.2.7 鸟类群落β多样性
        3.2.8 区域内群落β多样性分析
第4章 讨论
    4.1 环境过滤是维持武夷山脉鸟类群落结构的主要生态过程
    4.2 邻近区域生境差异显着的鸟类群落结构对气候变暖更敏感
    4.3 气候变暖带来的影响对狭生态位鸟类更不利
    4.4 人为活动与气候变暖的拮抗
    4.5 环境因子与鸟类群落结构的关系
    4.6 在保护生物学中的应用
第5章 结论与展望
    5.1 本研究主要结论
    5.2 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武夷山脉鸟类名录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科研成果

(6)永丰水浆省级自然保护区种子植物区系及其群落物种多样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植物区系研究进展
        1.2.1 国外植物区系研究进展
        1.2.2 我国植物区系研究进展
        1.2.3 植被分类研究进展
        1.2.4 植物群落物种多样性研究进展
        1.2.5 区内研究概况
    1.3 研究目的与意义
    1.4 研究内容
    1.5 技术路线
2 研究区基本概况
    2.1 自然环境概况
        2.1.1 地理位置
        2.1.2 地质特征
        2.1.3 气候与水文特征
        2.1.4 植被概述
    2.2 保护现状
3 水浆自然保护区种子植物区系分析
    3.1 研究方法
        3.1.1 植物种类调查
        3.1.2 数据分析
    3.2 种子植物组成分析
        3.2.1 种类和数量
        3.2.2 种子植物科与属的组成
    3.3 区系地理成分分析
        3.3.1 优势科和表征科
        3.3.2 科的分布区类型分析
        3.3.3 属的分布区类型分析
        3.3.4 种的分布区类型分析
    3.4 珍稀濒危植物
    3.5 植物区系相似性比较
    3.6 小结
4 水浆自然保护区植物群落分类及物种多样性
    4.1 研究方法
        4.1.1 群落调查
        4.1.2 重要值
        4.1.3 群落分类
        4.1.4 多样性指数
    4.2 植物群落类型
    4.3 主要植物群落组成及特征
        4.3.1 暖性针叶林
        4.3.2 针阔叶混交林
        4.3.3 阔叶林
        4.3.4 竹林
        4.3.5 灌丛
        4.3.6 水生植物和草丛
        4.3.7 人工林
    4.4 不同植被型群落物种多样性特征
        4.4.1 不同植被型不同层次群落物种多样性比较
        4.4.2 不同植被型群落物种多样性比较
    4.5 小结
5 结论与讨论
    5.1 水浆自然保护区植物区系特征
    5.2 水浆自然保护区植物区系归属
    5.3 水浆自然保护区植被类型及群落物种多样性
    5.4 建议
参考文献
附录 水浆自然保护区野生种子植物名录
致谢
个人简历

(7)喀斯特森林常见树种倒木分解对土壤性质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引言
    1.1 研究背景
    1.2 国内外研究进展
        1.2.1 国外研究进展
        1.2.2 国内研究进展
    1.3 研究目的及意义
        1.3.1 研究目的
        1.3.2 研究意义
    1.4 研究内容
2 研究区概况与研究方法
    2.1 研究区概况
        2.1.1 自然概况
        2.1.2 森林植被
    2.2 研究方法
        2.2.1 野外调查
        2.2.2 室内实验
        2.2.3 数据处理
3 喀斯特森林倒木基本特征
    3.1 倒木的基础物理性质
    3.2 倒木的主要养分含量
4 喀斯特森林倒木分解对土壤性质的影响
    4.1 倒木分解对土壤主要养分元素含量的影响
        4.1.1 倒木分解对邻近土壤氮含量的影响
        4.1.2 倒木分解对邻近土壤磷含量的影响
        4.1.3 倒木分解对邻近土壤钾含量的影响
        4.1.4 倒木分解对邻近土壤碳含量和碳氮比的影响
        4.1.5 腐烂等级和树种交互作用对土壤主要养分含量的影响
    4.2 倒木分解对土壤腐殖质组分的影响
        4.2.1 倒木分解对邻近土壤腐殖质各组分的影响
        4.2.2 腐烂等级和树种交互作用对土壤腐殖质组分的影响
    4.3 倒木分解对土壤团聚体的影响
        4.3.1 倒木分解对邻近土壤团聚体分布的影响
        4.3.2 倒木分解对邻近土壤团聚体破坏率的影响
        4.3.3 倒木分解对邻近土壤团聚体有机碳的影响
        4.3.4 腐烂等级和树种交互作用对土壤团聚体的影响
5 主要结论与讨论
    5.1 主要结论
    5.2 讨论
6 创新与展望
    6.1 创新点
    6.2 研究展望与不足之处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

(8)不同恢复阶段阔叶次生林群落结构与生态位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引言
    1.1 课题来源
    1.2 研究背景与意义
    1.3 国内外研究进展
        1.3.1 林分非空间结构研究
        1.3.2 林分空间结构研究
        1.3.3 生态位研究
    1.4 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
        1.4.1 研究内容
        1.4.2 技术路线
2 研究区概况与研究方法
    2.1 研究区概况
        2.1.1 地理位置
        2.1.2 地质地貌
        2.1.3 气候与水文
        2.1.4 土壤
        2.1.5 森林植被
    2.2 研究方法
        2.2.1 标准地设置
        2.2.2 重要值
        2.2.3 非空间结构
        2.2.4 空间结构
        2.2.5 生态位
        2.2.6 数据处理与分析
3 不同恢复阶段阔叶次生林非空间结构分析
    3.1 群落物种组成
        3.1.1 群落结构特征
        3.1.2 群落优势度分析
    3.2 群落直径结构
        3.2.1 径阶分布
        3.2.2 径级组结构
    3.3 群落树高结构
    3.4 小结与讨论
4 不同恢复阶段阔叶次生林空间结构分析
    4.1 空间隔离程度
        4.1.1 不同群落混交度
        4.1.2 不同径级组混交度
        4.1.3 不同林层混交度
    4.2 大小分化程度
        4.2.1 胸径大小比数
        4.2.2 树高大小比数
        4.2.3 冠幅大小比数
    4.3 空间分布格局
        4.3.1 不同群落角尺度
        4.3.2 不同径级组角尺度
        4.3.3 不同林层角尺度
    4.4 小结与讨论
5 不同恢复阶段阔叶次生林种群生态位特征
    5.1 生态位宽度
    5.2 生态位重叠
    5.3 小结与讨论
        5.3.1 生态位宽度
        5.3.2 生态位重叠
6 结论与研究展望
    6.1 结论
    6.2 经营建议
    6.3 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作者简介

(9)尾叶樱桃(Cerasus dielsiana)系统分类地位与种群生物地理学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摘要
abstract
前言
第一章 研究背景与意义
    1.1 樱属种质资与分类学研究进展
        1.1.1 国内外樱属种质资源简介
        1.1.2 樱属分类观点的发展与挑战
    1.2 尾叶樱桃种质资源研究进展
        1.2.1 尾叶樱桃的资源概况与分布格局
        1.2.2 尾叶樱桃的人工繁育技术
        1.2.3 尾叶樱桃的其它综合利用价值
    1.3 应用分子标记技术的樱属植物研究进展
        1.3.1 樱属指纹图谱构建与遗传多样性评估
        1.3.2 樱属亲缘关系、系统进化与分类研究
        1.3.3 小结与讨论
    1.4 亲缘地理学的研究概述
        1.4.1 亲缘地理学的概念
        1.4.2 相关理论、标记手段与研究方法
        1.4.3 亲缘地理学在我国森林植物中的研究进展
        1.4.4 樱属亲缘地理学的研究进展
    1.5 植物表型变异研究进展
    1.6 生态位模型研究进展
    1.7 本研究的科学问题及解决思路
        1.7.1 尾叶樱桃研究存在的问题
        1.7.2 研究目的和意义
        1.7.3 技术路线示意图
第二章 基于标本与文献考证的尾叶樱桃分类学研究
    2.1 尾叶樱桃分类史回顾
        2.1.1 国外分类简史
        2.1.2 模式标本海外分布
        2.1.3 国内分类简史
    2.2 分类学处理
        2.2.1 尾叶樱桃后选模式标本指定
        2.2.2 叶樱桃种系的分种检索表
第三章 基于叶绿体DNA序列的尾叶樱桃系统发育研究
    3.1 材料和方法
        3.1.1 材料来源与获取
        3.1.2 基因组总DNA的提取与PCR扩增
        3.1.3 序列处理分析
        3.1.4 叶绿体RNA二级结构预测与自由能估算
    3.2 研究结果
        3.2.1 PCR结果与序列特征
        3.2.2 单倍型分布与中介邻接网络图
        3.2.3 系统发育关系的比较和分析
        3.2.4 同源序列RNA二级结构模型预测与比较
第四章 基于叶表型性状的尾叶樱桃8个种群变异研究
    4.1 材料和方法
        4.1.1 气象和地理资料收集
        4.1.2 材料来源与样品处理
        4.1.3 叶表型性状的选取与测量
        4.1.4 数据统计分析方法
    4.2 研究结果
        4.2.1 叶表型性状变异特征
        4.2.2 叶表型变异来源及种群间性状分化
        4.2.3 叶表型性状的主成分分析
        4.2.4 叶表型性状与地理、气候因子间的相关性
        4.2.5 基于叶表型性状和地理气候因子的主坐标分析与聚类分析
第五章 基于核DNA序列的尾叶樱桃亲缘地理学研究
    5.1 材料和方法
        5.1.1 材料来源与获取
        5.1.2 试剂与仪器
        5.1.3 实验方法
        5.1.4 数据处理与分析
    5.2 结果与分析
        5.2.1 基于nrITS序列变异的种群遗传多样性分析
        5.2.2 核糖体分型网状分支与系统发育重建(Network和 N-J树分析)
        5.2.3 基因流与分子变异的空间格局分析(Heatmap、SAMOVA与空间差值分析)
        5.2.4 种群分化与地理隔离分析(AMOVA、Mental和 Barrier分析)
        5.2.5 种群历史动态检测(MDS和 Neutrality test分析)
        5.2.6 物种分歧时间估算(BEAST分析)
        5.2.7 古今气候重建与比较(Max Ent分析)
        5.2.8 祖先分布区重建(RASP分析)
第六章 基于生态位模型的尾叶樱桃现代地理分布模拟
    6.1 材料和方法
        6.1.1 分布数据获取及地图绘制
        6.1.2 气候数据来源
        6.1.3 地图资料来源
        6.1.4 模型操作与精度检验
        6.1.5 主导气候因子筛选和处理
    6.2 研究结果
        6.2.1 模型运行的评价
        6.2.2 尾叶樱桃当代潜在分布区的模拟
        6.2.3 主导气候因子的筛选以及适宜分布范围
        6.2.4 最大限制因子的分析及其环境解释
        6.2.5 亚热带其它物种的生态位需求比较
第七章 分析与讨论
    7.1 尾叶樱桃种系的分类地位与相关异名的处理
        7.1.1 长柱尾叶樱桃的种下分类地位
        7.1.2 磐安樱桃与浙闽樱桃的分类地位
        7.1.3 短筒樱桃的分类地位
    7.2 尾叶樱桃叶表型的地理变异分析
        7.2.1 尾叶樱桃叶表型变异的多样性
        7.2.2 尾叶樱桃叶表型变异的来源与分化程度
        7.2.3 尾叶樱桃叶表型性状对地理、气候因子的响应
        7.2.4 尾叶樱桃叶表型性状变异的适应性机制
    7.3 尾叶樱桃种群遗传多样性与遗传结构分化
    7.4 尾叶樱桃冰期避难所及谱系时空演化的模式推论
    7.5 尾叶樱桃潜在分布的生态适应性机制
        7.5.1 模型评估与解释
        7.5.2 分布格局的气候评估
        7.5.3 我国亚热带植物生态位可塑性
    7.6 尾叶樱桃种质资源保护与开发利用策略的指定
第八章 结论及展望
    8.1 主要结论
    8.2 未来展望
        8.2.1 选用新型的标记手段和数据处理方法
        8.2.2 采用多维生态位定量分析
        8.2.3 继续开展樱属核心种质资源的搜集与研究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科研成果
参考文献
附件1 广义李属下的樱属及其近缘属间的系统发育关系
附件2 供尾叶樱桃预实验的DNA条码筛选与PCR体系
附件3 尾叶樱桃种群间的基因流与遗传分化
附件4 尾叶樱桃地理分布的气候评价指标
附件5 尾叶樱桃野生种群生境现状
附件6 尾叶樱桃采集的标本部分扫描
附件7 个人简介
附件8 导师简介

(10)亚热带常绿阔叶林氮磷添加下凋落物生产与林分结构的关系(论文提纲范文)

资助项目
摘要
ABSTRACT
文献综述
1 引言
    1.1 森林凋落物研究概述
        1.1.1 凋落物量与收集方法
        1.1.2 凋落物产量与气候条件
        1.1.3 经纬度和海拔高度对森林凋落量影响
        1.1.4 凋落物养分
    1.2 林分结构与凋落物生产
    1.3 林分结构对凋落物产量的影响
    1.4 研究目的及意义
2 研究区概况与研究方法
    2.1 研究区概况
    2.2 试验研究方法
        2.2.1 样地设置与调查
        2.2.2 凋落物采集与化学分析
        2.2.3 数据统计与处理分析
    2.3 技术路线图
3 结果与分析
    3.1 不同养分添加对不同林分凋落物量的影响
        3.1.1 不同林分凋落物量及各组分间凋落物量的月变化
        3.1.2 不同处理间凋落物量比较
    3.2 不同林分凋落物C、N、P含量月动态及养分归还量
        3.2.1 凋落物C含量月动态
        3.2.2 凋落物N含量月动态
        3.2.3 凋落物P含量月动态
        3.2.4 凋落物枝、叶的养分含量
        3.2.5 不同林分常绿阔叶林凋落物养分归还量
    3.3 不同林分常绿阔叶林凋落物养分元素化学计量比
        3.3.1 凋落物C含量与C:N、C:P的关系
        3.3.2 凋落物N含量与N:P、C:N的关系
        3.3.3 凋落物P含量与N:P、C:P的关系
        3.3.4 不同林分凋落物各组分C、N、P化学计量比
        3.3.5 凋落物养分含量与生态化学计量比的相关性
    3.4 林分结构与凋落物之间的关系
        3.4.1 凋落物生产量与林分结构的相关性
        3.4.2 林分结构与凋落物养分含量及其计量比之间的关系
4 讨论与结论
    4.1 不同养分添加对不同林分凋落物量的影响
    4.2 不同林分常绿阔叶林凋落物C、N、P含量月动态及养分归还量
    4.3 不同林分常绿阔叶林凋落物养分元素化学计量比
    4.4 林分结构与凋落物之间的关系
        4.4.1 林分结构与凋落物生产量之间的关系
        4.4.2 林分结构与凋落物养分含量及其化学计量比之间的关系
    4.5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作者简介

四、武夷山天然常绿阔叶林林隙物种多样性比较研究(论文参考文献)

  • [1]亚热带3种森林类型的群落特征与物种多样性的耦合关系[J]. 高伟,黄石德,林建丽,黄茂根,吴兴盛,黄修麟,黄雍容. 热带作物学报, 2021(06)
  • [2]岑王老山常绿落叶阔叶混交林优势种幼树结构和功能性状的研究[D]. 蒙检. 广西大学, 2021(12)
  • [3]木林子保护区不同恢复阶段常绿落叶阔叶混交林群落结构及内部动态[D]. 罗西. 湖北民族大学, 2021(12)
  • [4]湘西主要乡土树种光特性和种间联结研究及森林经营启示[D]. 刘紫薇. 北京林业大学, 2020(02)
  • [5]气候变暖对武夷山脉鸟类群落结构的影响[D]. 徐志风. 南昌大学, 2020(01)
  • [6]永丰水浆省级自然保护区种子植物区系及其群落物种多样性研究[D]. 何绍烽. 江西农业大学, 2020(07)
  • [7]喀斯特森林常见树种倒木分解对土壤性质的影响[D]. 张宇辰. 贵州大学, 2020(04)
  • [8]不同恢复阶段阔叶次生林群落结构与生态位研究[D]. 李琦. 江西农业大学, 2020(07)
  • [9]尾叶樱桃(Cerasus dielsiana)系统分类地位与种群生物地理学研究[D]. 朱弘. 南京林业大学, 2020(01)
  • [10]亚热带常绿阔叶林氮磷添加下凋落物生产与林分结构的关系[D]. 陈梦圆. 安徽农业大学, 2020(04)

标签:;  ;  ;  ;  ;  

武夷山天然常绿阔叶林物种多样性比较研究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