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口县河口站洪水特征分析

河口县河口站洪水特征分析

一、河口县河口站洪水特性分析(论文文献综述)

沈德康[1](2021)在《论瑶族神话的分类体系、情节模式与思想特质》文中指出从"基础存在论"出发,在"神话四分说"基础上结合瑶族神话实情,可将其分为六类:世界起源神话、自然释原神话、人类起源神话、洪水后人类再生神话、族群源流神话与文化起源神话。从情节模式看,瑶族神话可归纳为密洛陀型、盘古型、兄妹创世型、自然释原型、射日型、化生型、造人型、孕生型、进化型、蜂祖型、猴祖型、犬祖型、人祖型、取谷种型、谷种退化型等十五个类型。从"技术三分说"的角度看,瑶族神话深刻体现了瑶族文化的生存性、历史性、民族性与思想性。

孙信茹,唐优悠[2](2021)在《自媒体运作与地方社会互动——一项个人生活史视角下的经验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在互联网成为日常生活技术的当下,自媒体运作是与社会展开互动的一种重要方式。采用个人生活史的研究方法,聚焦地方社会中自媒体人的生活历程和自媒体机构的创办、发展等实践过程,可以发现技术赋权使个体成为"新型社会行动者"。自媒体的创办是个体与社会机构互动并实现社会资本转换的过程,这为讨论自媒体与地方社会文化构建、社区媒介的发展提供了一定的思路。

杨云斌[3](2020)在《晋西黄土区小流域径流输沙特征及对雨型的响应》文中研究指明探究黄土高原典型小流域的降雨径流关系,对于水土流失防治、黄土高原防洪、植被恢复具有重要意义。本研究以黄土高原残塬沟壑区的山西吉县蔡家川小流域为研究对象,根据雨量特征和降雨过程对流域的侵蚀性降雨进行雨型分类,探究不同类型小流域的径流过程和输沙特征与雨型的响应关系,以期为晋西黄土区小流域水土流失防治和水文模型构建提供参考和依据。得到的主要结论如下:(1)蔡家川小流域1990-2018年雨季(5~10月)降雨量在277.5mm~696.0mm间,平均降雨量391.8 mm。降雨集中发生在7、8月份,分别为110.0 mm、91.3 mm,占降雨量的51.24%。(2)蔡家川小流域2004-2018年共发生侵蚀性降雨215场,历时在0-6h的降雨场次最多,达109场。降雨分为大雨量长历时降雨(A型),中雨量降雨(B型),小雨量强降雨(C型)。A型降雨场次最少(13场),降雨量最大(43.97mm),降雨强度最小(1.52mm/h)。B型降雨66场,场降雨量24.18mm,降雨强度1.97mm/h。C型降雨场次最多(136场),降雨量最小(12.62mm),降雨强度最高(6.34mm/h)。根据降雨量集中出现的位置,在3种雨型(A、B、C)分类的基础上将流域降雨过程划分为前期型降雨(Ⅰ型、87场)、中期型降雨(Ⅱ型、53场)、后期型降雨(Ⅲ型、42场)和均匀型降雨(Ⅳ型、33场)。流域暴雨的平均雨量52.6mm,平均雨强5.26mm/h,7~8月的暴雨场次占67.9%,前期型和中期型暴雨是流域主要的暴雨类型。(3)雨型对径流影响显着,各小流域A型降雨的径流深为0.136mm~0.804mm,B型降雨为0.160mm~0.712mm,显着高于C型降雨(0.040mm~0.267mm),A型和B型降雨形成洪峰的滞后时间分别为0.88h~4.67h、1.01~4.23h,C型降雨最短为0.83h~3.32h。降雨过程对径流影响显着,不同雨型条件下的流域径流深分别为:Ⅰ型0.108mm~0.658mm、Ⅱ型0.078mm~0.682mm、Ⅲ型0.064mm~0.169mm、Ⅳ型0.022mm~0.125mm,洪峰滞后时间分别为:Ⅰ型3.16h~4.08h、Ⅱ型2.68h~3.11h、Ⅲ型1.41h~3.00h、Ⅳ型3.95h~5.18h。(4)蔡家川小流域2005-2015年的雨季径流深在2.26mm~12.70mm间,平均为5.71mm。不同类型小流域的雨季径流深分别为:半农半牧(11.01mm)>农地(10.98mm)>次生林(5.63mm)>人工林(7.87mm)>封禁(4.97mm)>半人工半次生林(4.31mm)。(5)蔡家川小流域的场降雨输沙模数为0.002t/km2~20.878t/km2,次生林小流域场降雨输沙模数为0.002t/km2~4.473t/km2,农地小流域为0.003t/km2~134.587t/km2,人工林小流域为0.003t/km2~117.250t/km2,封禁小流域为0.001t/km2~25.072t/km2,半人工半次生林小流域为0.001t/km2~98.547t/km2,半农半牧小流域为0.004t/km2~190.188t/km2。(6)地形特征中,径流深与流域长度呈中等程度相关(相关系数为-0.462),与流域面积、沟道比降呈低强度相关(相关系数为-0.351、0.361);流域2005-2015年林地、灌木草地、农地动态变化Di值分别为0.008、0.039、-0.103,夏季NDVI在0.72~0.77间,径流深与NDVI相关性不显着(相关系数为0.12,P>0.05)。景观指数中,斑块密度(PD)、平均形状指数(SHAPE_MN)和周长面积分维(PAFRAC)与径流深、洪峰流量呈低强度相关;5~15天的前期影响雨量与径流深呈低强度相关(相关系数为0.197~0.263,P<0.01);降雨量P、I30、I60、降雨动能E与径流深、洪峰流量相关性较强(P<0.01)。(7)选取P和I30作为描述降雨的特性因子,构建了不同过程雨型下场降雨径流深的经验模型。当P和I30较小时,不同雨型的径流深为Ⅰ型>Ⅱ型>Ⅲ型>Ⅳ型。随降雨量增加,Ⅲ型降雨的径流深逐渐高于Ⅰ型、Ⅱ型降雨。随I30增加,Ⅰ型、Ⅱ型、Ⅲ型降雨的径流深变化差异逐渐减小。

吕进锋[4](2020)在《少数民族文化教育空间研究 ——以云南省红河州为例》文中提出少数民族文化是中华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继承和发扬少数民族优秀文化是新时代彰显文化自信的必由之路。在我国“多元一体”中华文化大格局中,立足本土,加强少数民族文化教育,是传扬民族文化,促进民族团结、维护国家安全的重要途径;放眼全球,加强少数民族文化教育,是培养学生的文化敏感力、文化适应力和文化实践力,开阔学生多元文化视野,形成跨文化交际能力的重要途径。面对传统教育与现代教育的悖论,少数民族文化教育缺乏有效的理论指导。这使少数民族文化教育的发展在实践中受到一定程度的制约。因此,从空间生产理论出发,借鉴社会时空分析理论,加强少数民族文化教育空间研究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本研究明确了教育空间概念和教育空间结构概念,建构了教育空间理论基本框架,阐明教育空间结构分析框架,确立目标、内容、方法、形式、队伍、机构和成效七个教育空间要素,并依据其相互关系,提出教育物理空间、教育人文空间和教育综合空间三大类教育空间,以及64种教育空间结构组合,最终凝练成16种教育空间结构类型。基于教育空间理论分析框架,本研究采用德尔菲法和熵值法构建教育空间研究指标体系,通过《少数民族文化教育调查问卷(教师卷)》获取研究数据,以学校少数民族文化教育空间为切入点,选取红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为空间尺度,以县为解析尺度(13个县市)、年份(2014-2018年)为时间尺度,展开研究。研究数据采用GIS空间分析技术进行空间可视化分析,揭示了红河州少数民族文化教育空间要素、教育物理空间、教育人文空间、教育综合空间和教育空间结构的时间演进与空间格局。聚类划分了红河州少数民族文化教育空间的结构类型。总体而言,红河州少数民族文化教育空间发展水平不高,其教育空间从要素、类型到结构,均存在较大的优化空间。本研究还结合访谈和田野研究,对少数民族文化教育空间要素、教育空间类型和教育空间结构存在的问题进行了深入分析。分析发现,少数民族文化教育空间受到地域因素、文化因素、主体因素、教育因素和经济因素的制约。同时,三种教育空间类型之间及内部各要素之间的因果反馈关系,也对教育空间具有重要影响。就少数民族文化教育空间优化,本研究提出三个路径:第一,遵循求同存异原则的教育空间要素优化。促进少数民族文化教育课程整合与差异推进。要从目标、内容、思路、方法、教师队伍、机构联动和特色凝练等方面促进主流文化教育与少数民族文化教育的课程整合,因地制宜地推进少数民族文化教育空间优化。第二,强化发展共识理念的教育空间主体优化。增强政府主体、各界主体和生命主体的参与意识、发展意识,强化各主体对中华文化与民族文化、国家与民族的认同意识。第三,凝聚三位一体合力的教育空间生态优化。努力形成政府、社区和学校的教育合力,发挥三位一体的优势,建立良好的少数民族文化教育空间生态。就少数民族文化教育空间发展,本研究还从三方面进行了理性思考:第一,厘清少数民族文化教育空间优化的若干基本问题。即为什么要进行民族文化教育;为什么要进行民族文化教育空间优化;少数民族文化教育空间优化的内涵、目标和内容,以及如何进行优化。第二,明确少数民族文化教育空间发展的价值取向。少数民族文化教育必须明了少数民族文化的“文化结构”和少数民族文化教育的“教育回馈”,注意少数民族文化教育中的社会交换、权力意志,以及教育空间与“文化结构”的关系,对少数民族文化教育空间定位的影响,同时要将少数民族文化教育置于整个中华民族的文化繁荣、民族复兴和教育发展的大业中统筹考虑,从而准确定位少数民族文化教育空间的价值取向,促进文化传承、国家认同与民族团结。第三,理顺少数民族文化教育空间优化的基本思路。必须明确少数民族文化教育目标导向,培养“三力”青年;必须遵循突破观念束缚、坚定适宜理念、扎根教育实践的少数民族文化教育基本路径;必须共筑少数民族文化教育空间生态,以系统论思想为指导,将各尺度、各层次、各主体的教育空间统合为一个整体,从宏观、中观和微观层面对教育空间进行系统观照。综上所述,本研究初步建构了教育空间理论基本框架,明确了教育空间结构分析框架,提出了教育空间指标体系,并以红河州少数民族文化教育空间为例,进行了教育空间理论的验证性研究,分析了红河州少数民族文化教育空间的时空动态、问题、影响因素和优化路径,彰显了教育空间理论的价值和未来研究趋势。本研究在研究视角与方法、理论与实践上均有一定的创新,但展望未来,还应强化教育空间理论与实践研究;深化民族教育空间理论与实践研究;重视少数民族文化教育空间研究;加强宏观、中观和微观层面的“儿童在场”的教育空间研究;加强多视角、多主体、多方法的教育空间研究;加强教育空间比较研究。

师霄[5](2019)在《云南省H州非物质文化遗产商业化经营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非物质文化遗产凝聚着人类的智慧,是一个民族传统文化活的记忆,是一个民族精神文明的体现,体现着民族精神,具有精神财富和独一无二的历史经济价值,随着经济文化的发展,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和开发利用越来越受到社会各界的高度重视。论文从非物质文化遗产商业化经营的视角,调查梳理分析了H州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商业化经营的现状,结果表明:对于可商业化经营的非物质文化遗产,H州已经建立四级名录体系、扶持传承人、建立传承点等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制度和保障体系;同时,非物质文化遗产已经进行一定的商业化开发。其次,在分析总结H州所拥有的可商业化经营的民间文学、传统舞蹈、传统音乐、传统手工技艺、传统习俗、传统文化生态保护区等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基础上,运用非物质文化遗产商业化经营的相关理论,剖析了H州在非物质文化遗产商业化经营方面的现状及存在问题。最后,针对所存在的问题,提出了H州非物质文化遗产商业化经营必须遵循的基本原则,提出了H州非物质文化遗产商业化经营的基本模式,包括数字化经营模式、旅游开发模式、文化产业模式、创意产业化模式、产业化园区模式等;提出了H州开展非物质文化遗产商业化经营的政策支持、品牌化发展、加强交流合作、实施人才战略等保障措施。

李娜[6](2019)在《民间信仰与生存实践 ——碑格彝族濮拉人的民族志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本文以村落、社区为基点,以民族志书写为基础,运用人类学宗教研究的理论视角和彝族宗教研究的成果,通过对云南省开远市碑格乡的彝族濮拉人最具有代表性的三类民间信仰的深入研究,籍此对民间信仰与民众生活加以呈现,并在此基础上探讨碑格彝族濮拉人民间信仰的文化内涵、以及这些民间信仰在现代社会如何与人们赖以生存的社会现实结合在一起等问题。首先,濮拉人的自然崇拜与旱作农耕的社会生活。在恶劣的生存环境以及社会生产力极低的条件下,濮拉人对大自然的依赖常把自然界的事物人格化,崇拜着天地日月等各种自然神灵,这些神灵与人们旱作农耕社会的生产生活有着密切的关系。对于山区绝大部分仍以旱作农耕作为主要生计来源的濮拉村民来说,土地、阳光、雨水对农作物的生产至关重要,这是他们崇拜天地日月等自然神灵的根源所在。至今濮拉人还保留着传统的祭年和祭龙仪式,仪式中的年树(年神)和龙树(树神)是天地的象征,其整个祭祀过程是人们崇天敬地的仪式反映,同时也是他们旱作农耕社会生活的一种符号表达。从濮拉人的生存状况出发,人们对自然神明的心态和行为可归结为一种民间宗教,其中包含着人与自然互为依存的初步认知和信仰习俗。祭年和祭龙仪式是濮拉人协调与自然相互关系的一种生存智慧,其仪式行为背后蕴含的是人们对丰产丰收和人畜增殖的期盼和诉求,同时也是辛勤耕作的濮拉人对幸福生活的不懈追求。其次,濮拉人的祖灵崇拜与父系血缘的延续。濮拉人的祖灵崇拜建立在父母灵魂不灭的信念基础之上,人们认为父母生前是世上对自己最关怀的人,死后必定会处处保佑着自己的子孙。基于这样的观念,濮拉人产生了一套严密的丧葬仪式,其中蕴含着丰富的文化内涵。其一,葬礼具有随地点、状态、身份变化的过渡意涵。其二,葬礼中的象征符号承载着濮拉人的历史信息,是人们族群记忆的重要体现。其三,葬礼中仪式主体的性别分工存在着巨大的差异,主家男性成员在整个仪式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无论是以死者儿子为主体的仪式行为,还是葬礼中实质性的礼物流动,都在发挥着维系父系血缘社会结构的文化功能。另从家族的外部来看,葬礼中村民们的相帮互助多以男性家长的名义进行,由此也强化各父系血缘家族与社区的整合,增强了村寨社区的凝聚力。在祖灵的关照下,父系血缘纽带是维持濮拉家庭、家族乃至村落社会运转的内部机制。最后,濮拉人的鬼魂信仰与疾病治疗的抉择。鬼魂在碑格濮拉人的疾病观念居于主导地位。濮拉人鬼与魂的区别是,魂指活人,鬼指死人;如果魂离开了人体,人就要生病;如果鬼附着在活人身上,人也要生病。为解除疾病带来的困扰,濮拉人叫魂和驱鬼仪式一直盛行不衰,这种需求使通过驱除鬼魂为人治病的仪式专家(贝玛和锁斋)应运而生。日常生活中,濮拉人遇到身体不适,请贝玛和锁斋治病是他们疾病治疗的首选,在其治疗无效的情况下,人们才会去医院就医,对传统治疗的依赖反映出他们对地方知识和信仰体系的认同,这也是濮拉人求医行为背后的文化逻辑。而随着社会的变迁和发展,濮拉人在依赖传统治疗的同时,并没有对现代医疗拒而远之,而是将两者相辅相成、并行不悖,在“神药两解”中交替选择是人们在解决生命困扰的疾病治疗实践中发展出来的较为明智的抉择方式。

古力米拉·苏然[7](2019)在《政策与边境牧区发展 ——基于新疆乌恰县吉根乡的民族学研究》文中认为吉根乡属于新疆克孜勒苏柯尔克孜自治州乌恰县,位处中国的最西端,是典型的边境牧区。1949年后,尤其改革开放后我国对新疆实施了众多优惠政策,大力促进了新疆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吉根乡虽处中国最西部,但国家对该地投入了众多资金和政策方面的支持,边境地区社会和谐稳定,牧民生活水平逐渐提高,边境地区各项事业得到了长足发展。文章的前言部分介绍了选题缘由、研究对象及内容、研究意义、相关研究文献回顾等。第一章介绍了吉根乡牧区的区域性自然生态环境,第二章主要对吉根乡社会的基本概况和边防管理进行了详细介绍,第三章主要梳理了各个阶段国家对边境地区和西部牧区实施的各项政策,第四章通过田野研究来呈现现今吉根乡的发展和变化,结语部分通过吉根乡社会的发展与变化对以后吉根乡牧区的发展提出了相关建议。对边境地区的治理过程中,考量各项国家政策、惠民政策和当地族群的契合程度是需要深入研究的重要方面,为以后边境地区的发展和稳定提供良好的政策环境,提出更有针对性的意见和看法。

张家浩[8](2018)在《我国工业遗产信息采集与管理体系建构研究》文中提出本研究内容可分为两部分,第一部分是对我国工业遗产信息采集与管理体系的建构研究;第二部分是基于该体系以全国、天津市和北洋水师大沽船坞为案例对体系三个层级的信息采集、信息管理系统和BIM信息模型的建构、以及对相关的分析应用进行实践性研究。本研究是在我国目前工业遗产研究背景下,所进行的探索性研究,目的是为了促进我国国家层面的工业遗产信息采集与管理机构和体系的建立。第一部分,首先,在信息化时代背景下,充分总结国内外前人的相关研究,并对我国工业遗产的研究现状及存在的问题进行了论述,基于这些现实问题,提出建立“我国工业遗产信息采集与管理体系”的必要性。然后,对该体系进行了建构研究,体系包括“国家层级”、“城市层级”和“遗产本体层级”。现阶段“国家层级”的目的主要是为了统筹全国各部门、机构、地区和学者成果,解读我国工业遗产研究全貌;“城市层级”的目的是为了制定标准化的“普查表”和相应的“普查信息管理系统”,为未来我国工业遗产专项普查做好准备;“遗产本体层级”的目的是为了对工业遗产文物保护单位的全面信息采集与管理标准的建立,以及GIS、BIM技术在保护中的应用进行探索。第二部分,首先,依据“国家层级”对全国目前工业遗产的研究成果进行信息采集,收集了我国1537项工业遗产,为我国未来工业遗产普查提供第一手的基础资料;建立“全国工业遗产信息管理系统”,并对全国工业遗产的行政区、时空、行业、保护、再利用等多个方面进行了全面分析,揭示我国工业遗产的整体面貌。然后,基于“城市层级”对天津市域范围工业遗产进行普查,并建立“天津工业遗产普查信息管理系统”,基于GIS技术对天津市工业遗产的基本情况、再利用潜力以及工业遗产廊道的规划进行了研究。再后,基于“遗产本体层级”,对北洋水师大沽船坞进行全面的信息采集,建立了“北洋水师大沽船坞信息管理系统”,并基于GIS技术对大沽船坞的历史格局演变、价值评估等进行研究,并进行了保护规划的编制。最后,基于“遗产本体层级”,由于遗产领域BIM技术处于起步阶段,且数据处理复杂;因此笔者先对其工作流程进行研究,然后基于BIM技术对轮机车间、甲坞和设备的信息采集与信息模型建构进行案例研究;并基于Revit软件、Revit SDK和C++语言开发了“建筑遗产修缮管理软件”,将其应用于轮机车间修缮设计的残损信息管理中。

胡莹[9](2018)在《云南边境旅游发展模式研究》文中指出随着全球旅游业的快速发展和区域经济一体化程度的不断提高,边境地区已成为许多国家旅游业发展的重要区域。作为边境地区发展重要的支撑产业,边境旅游业对边境社会、经济、文化具有综合影响效应。如今边境旅游发展日益成熟,成为一种独具特色的旅游形式。边境旅游的发展是双边和多边国家合作的重要领域,也是国家旅游外交的重要议题,它已成为提高民族文化软实力、增强国际话语权的重要渠道,是推动边境地区发展的重要抓手和促进旅游业发展的新的增长点。云南作为西南边疆大省,有着发展边境旅游的先天优势,在新的发展机遇下,云南边境旅游必将迈上新台阶,探索构建云南边境旅游发展模式是促进云南省边境旅游业快速发展的客观需要。本文以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西南陆疆边境跨境旅游发展空间格局、机制及模式研究”(编号:41671147)为支撑,在前期资料收集和实地调研的基础上进行撰写。针对边境旅游研究较薄弱和边境旅游业首先要解决发展模式这一问题,本文以云南为例,通过探索构建其边境旅游的发展模式,以期促进边境旅游的可持续健康发展,同时希望为我国边境旅游发展模式选择及其发展提供依据和参考,努力使我国边境旅游在今后的发展中有矩可循。文章采用文献研究法、经验总结法、比较研究法、学科交叉研究法等,借鉴国内外边境旅游发展模式的成功经验,梳理国内外边境旅游的相关理论和总结相关研究,阐述研究主要涉及的边境旅游、发展模式等相关概念,并结合区位、增长极、“边境效应”、区域旅游合作、地缘经济学说等相关理论基础,形成选题研究的理论支撑。在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基础上,从云南边境旅游的区域概况和发展现状入手,分析云南边境旅游存在的主要问题,总结和分析云南边境旅游发展的现有模式,再结合云南边境旅游发展的新趋势,探讨了边境旅游发展的思路和方法,在此基础上进行云南边境旅游发展的空间模式和类型模式优化构建,以期给云南边境旅游发展提供有益借鉴。最后,针对所构建的模式,对实现云南边境旅游发展模式对策进行研究,提出云南边境旅游发展模式的实施目标,并对云南边境旅游发展模式的实现对策提出具体操作建议。论文通过研究得到以下以下主要结论:1)边境旅游是旅游者在邻近国家边境地区进行的旅游活动,主要包括旅游者在本国边境地区进行的境内旅游活动和旅游者通过边境口岸进行的跨境旅游活动;2)云南边境旅游发展的基本现状是陆路口岸旅游占主导,旅游设施建设稳步推进;上层扶持力度逐渐增强,跨境合作积极推进;边境旅游项目丰度见长,建设程式稳步递进;旅游市场发展缓中有进,市场结构层序丰富;边境空间结构体系庞大,旅游发展模式交错。主要问题涉及到出入境通关管理、边境旅游产品设计、边境旅游设施建设、边境旅游管理体制、区域旅游合作机制、旅游发展模式等方面;3)墨西哥口岸边境旅游、意大利边境小镇波托菲诺(Portofino)、美加边境旅游以及辽宁丹东口岸边境旅游、内蒙古满洲里边境旅游、广西东兴边境旅游是国内外边境旅游发展模式的成功案例,其发展经验对云南边境旅游具有借鉴意义;4)云南边境旅游发展现有主要模式有边贸带动与旅游融合发展模式、边境旅游小镇发展模式、交通廊道型发展模式、双边城镇融合型发展模式、边境民族村寨旅游扶贫发展模式以及跨境旅游合作模式等;边境旅游发展的新趋势表现在区域的延展性,潜力增加,旅游边贸互动,发展形式多样化,区域合作深化等方面;5)构建的云南边境旅游发展新模式有空间模式和旅游边贸小镇、跨境旅游经贸合作区、边境旅游走廊等类型优化模式;6)针对所构建模式的六大实施目标上提出了实现云南边境旅游发展模式的对策,提出应加强政府规划引导、坚持旅游边贸互动发展、推进边境口岸城镇建设、完善区域交通体系建设、加强区域旅游合作等。

王夏婷[10](2018)在《地方政府公共工程的社会效应分析 ——基于政绩观转型的研究视角》文中研究表明当前中国经济的高速发展带动了我国政治经济文化等各领域的升级转型,尤其是在公共服务和公共工程建设领域。伴随着政府职能转变、科学发展观等口号的提出,一种新的发展趋势正在形成,它一方面强调公共工程的兴建要体现出公共福利性的特征,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求,另一方面也要求地方政府公共工程的评价方向也应从经济指标的增长逐渐转向民生领域的改善和环境保护等方面,这些转变都能从地方政府公共工程的实施效果中体现。本文以地方政府政绩观转型为视角,以地方政府公共服务以及公共工程评估的三大理论基础(新制度经济学理论、社会效益分析理论、可持续发展理论)为分析框架,审视我国政府绩效考核体系和公共工程评估体系存在的问题,说明由于政绩观扭曲的影响,我国地方政府公共工程的效益评价过于强调经济导向性,导致了公共工程的价值偏离,公共工程评价应该转向社会效应的评价,并提出了地方政府公共工程评估转型的三个方面以及优化地方政府公共工程社会效应评价的途径。首先,本文通过河口“文化长廊”政绩工程和“祁连山环保事件”两个案例,分析以GDP为导向的传统政绩观指导下,地方政府公共工程的政治价值和社会价值分离、公共工程的目标错位、片面追求经济效益,忽视社会和环境效益等问题。其次,本文提出应通过评估主体、评估观念、评价指标三个方面的转变来促进地方政府公共工程评估的转型;再次,运用社会效应评价方法进行实证分析,以此来定量分析地方政府公共工程的社会效应,本文采用了因子分析法对广富林遗址工程的社会效应进行实证分析,说明了在社会学等学科中已经被广泛应用的社会效应评价方法,同样适用于地方政府公共工程、公共项目等的绩效评价,在公共工程评价体系中引入社会效应评价方法,是我国地方政府转变政绩观念,从追求经济效益向追求民生改善、环境保护等多元价值目标转变的必然要求。最后,提出地方政府公共工程社会效应评价的优化途径,一是转变价值观,倡导多元目标价值取向,把社会公平和民生改善放在首位,以群众满意度为评价导向,坚持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的理念;二是创新评估模式,引入多元主体评估,构建公民参与渠道,鼓励第三方评估;三是构建社会效应评估的监督和保障机制,构建权责分明、独立专业的监督管理机构,强化评估和反馈结果的应用,提高问责效率。

二、河口县河口站洪水特性分析(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河口县河口站洪水特性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1)论瑶族神话的分类体系、情节模式与思想特质(论文提纲范文)

一神话的分类:从“基础存在论”到“神话四分说”
二瑶族的“自然神话”
    (一)瑶族的“世界起源神话”:密洛陀型、盘古型与兄妹创世型
    (二)瑶族的“自然释原神话”:释原型与射日型
三瑶族的“社会神话”
    (一)瑶族的“人类起源神话”:化生型、造人型、孕生型与进化型
    (二)瑶族的“洪水后人类再生神话”:本格型、黏着型与脱落型
    (三)瑶族的“族群源流神话”:蜂祖型、猴祖型、犬祖型与人祖型
    (四)瑶族的“文化起源神话”:以“谷种起源神话”为中心
四余论:从“技术三分说”看瑶族的“文化起源神话”

(2)自媒体运作与地方社会互动——一项个人生活史视角下的经验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一、网络社会中的自媒体研究
二、个人生活史视角下的自媒体运作和实践
    (一)研究方法
    (二)一家自媒体的运作与实践历程
三、自媒体运作与地方社会互动
    (一)技术赋权使个体成为“新型社会行动者”
    (二)个体行动与社会机构互动
    (三)自媒体实践与社会资本转换
四、余论
    (一)自媒体成为参与地方社会文化建构的力量
    (二)互联网成为日常生活技术
    (三)“社区媒介”的可能

(3)晋西黄土区小流域径流输沙特征及对雨型的响应(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引言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流域径流输沙特征与降雨的响应关系
        1.2.2 植被覆盖/土地利用对流域径流输沙的影响
        1.2.3 流域场降雨径流模型研究
    1.3 存在问题
2 研究区概况
    2.1 地理位置
    2.2 地质地貌
    2.3 气候条件
    2.4 土壤特征
    2.5 土地利用与植被特征
    2.6 社会经济条件
3 研究内容与方法
    3.1 研究内容
    3.2 研究方法
        3.2.1 研究区选取
        3.2.2 降雨观测、数据分析与处理
        3.2.3 径流泥沙观测、数据处理与分析
        3.2.4 影像数据获取及处理
    3.3 技术路线图
4 流域降雨特征分析
    4.1 流域降雨的年际变化和年内分配
    4.2 流域雨型划分
        4.2.1 降雨特征雨型划分
        4.2.2 降雨过程雨型划分
    4.3 流域暴雨特征分析
    4.4 小结
5 不同类型小流域的径流特征分析
    5.1 不同类型小流域径流的年际变化和年内分配
    5.2 雨型对小流域径流特征的影响
        5.2.1 不同雨型对小流域径流的影响
        5.2.2 降雨过程对小流域径流的影响
    5.3 不同类型小流域径流特征对暴雨的响应
        5.3.1 暴雨条件下不同类型小流域径流特征
        5.3.2 暴雨降雨特征和降雨过程对小流域径流的影响
    5.4 小结
6 不同类型小流域的场降雨输沙特征分析
    6.1 蔡家川小流域场降雨输沙特征
    6.2 不同类型小流域场降雨输沙特征
    6.3 降雨特征和径流特征对小流域输沙的影响
        6.3.1 降雨强度对小流域输沙的影响
        6.3.2 降雨量对小流域输沙的影响
        6.3.3 径流特征对小流域输沙的影响
    6.4 小结
7 不同过程雨型下流域径流模型及影响因素研究
    7.1 地形特征与流域径流的关系
    7.2 植被变化与流域径流的关系
    7.3 前期影响雨量与流域径流的关系
    7.4 降雨特征与流域径流的关系
    7.5 不同过程雨型下流域径流模型
        7.5.1 指标选取
        7.5.2 模型构建
        7.5.3 模型验证
        7.5.4 径流模拟
    7.6 小结
8 结论与讨论
    8.1 结论
    8.2 讨论
参考文献
个人简介
导师简介
获得成果目
致谢

(4)少数民族文化教育空间研究 ——以云南省红河州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导论
    1.1 问题提出
        1.1.1 研究的背景
        1.1.2 研究的必要性
        1.1.3 研究的可行性
    1.2 研究综述
        1.2.1 国内外传统文化教育研究
        1.2.2 少数民族文化教育研究
        1.2.3 国内外教育空间的研究
        1.2.4 相关研究评述
    1.3 研究设计
        1.3.1 研究假设、目的和意义
        1.3.2 研究内容、思路与方法
    1.4 研究区域
        1.4.1 红河州地理概况
        1.4.2 红河州学校教育概况
        1.4.3 红河州少数民族文化资源概况
    1.5 本章小结
第2章 相关概念与理论基础
    2.1 相关概念
        2.1.1 少数民族文化
        2.1.2 少数民族文化教育
        2.1.3 空间
        2.1.4 教育空间
        2.1.5 教育空间结构
    2.2 理论基础
        2.2.1 人地关系理论
        2.2.2 社会时空分析理论
        2.2.3 文化功能论
        2.2.4 空间生产理论
        2.2.5 地理科学研究综合范式
    2.3 本章小结
第3章 教育空间理论探索
    3.1 空间思想史回顾
        3.1.1 空间观念的演变
        3.1.2 空间生产理论
    3.2 教育空间理论基本框架
        3.2.1 教育空间生态
        3.2.2 教育空间的要素
        3.2.3 教育空间的类型
        3.2.4 教育空间的功能
        3.2.5 教育空间的生产
    3.3 教育空间结构分析
        3.3.1 教育空间结构的内涵
        3.3.2 教育空间结构的类型
        3.3.3 教育空间结构运作的机制
        3.3.4 教育空间结构优化的机制
    3.4 本章小结
第4章 教育空间指标体系建构
    4.1 指标体系的建构
        4.1.1 指标体系建立的思路
        4.1.2 指标体系建立的原则
        4.1.3 指标体系建立的方法
        4.1.4 指标体系的确立
    4.2 数据来源与处理
        4.2.1 数据来源
        4.2.2 数据处理
    4.3 指标解释及算法
        4.3.1 教育空间目标指数
        4.3.2 教育空间内容指数
        4.3.3 教育空间方法指数
        4.3.4 教育空间形式指数
        4.3.5 教育空间队伍指数
        4.3.6 教育空间机构指数
        4.3.7 教育空间成效指数
    4.4 本章小结
第5章 红河州少数民族文化教育空间要素演变
    5.1 教育空间要素发展水平概况
    5.2 目标与内容要素的演变
        5.2.1 目标要素的时空动态
        5.2.2 内容要素的时空动态
    5.3 方法与形式要素的演变
        5.3.1 方法要素的时空动态
        5.3.2 形式要素的时空动态
    5.4 队伍与机构要素的演变
        5.4.1 队伍要素的时空动态
        5.4.2 机构要素的时空动态
    5.5 成效要素的演变
        5.5.1 成效要素的时间演进
        5.5.2 成效要素的空间格局
    5.6 本章小结
第6章 红河州少数民族文化教育空间类型与空间结构演变
    6.1 红河州少数民族文化教育空间类型演变
        6.1.1 教育人文空间的时空动态
        6.1.2 教育物理空间的时空动态
        6.1.3 教育综合空间的时空动态
    6.2 红河州少数民族文化教育空间结构演变
        6.2.1 红河州少数民族文化教育空间结构的类型
        6.2.2 红河州少数民族文化教育空间结构的格局
    6.3 本章小结
第7章 红河州少数民族文化教育空间的问题与影响因素
    7.1 红河州少数民族文化教育空间的问题
        7.1.1 教育空间要素问题
        7.1.2 教育人文空间问题
        7.1.3 教育物理空间问题
        7.1.4 教育综合空间问题
        7.1.5 教育空间结构问题
    7.2 红河州少数民族文化教育空间的影响因素
        7.2.1 地域因素:保护与阻隔
        7.2.2 文化因素:融合与冲突
        7.2.3 主体因素:共识与异念
        7.2.4 教育因素:整合与相斥
        7.2.5 经济因素:促进与限制
    7.3 红河州教育空间因果反馈关系
        7.3.1 教育人文空间与教育物理空间的因果反馈关系
        7.3.2 教育人文空间与教育综合空间的因果反馈关系
        7.3.3 教育物理空间与教育综合空间的因果反馈关系
        7.3.4 教育空间内部因果反馈关系
    7.4 本章小结
        7.4.1 少数民族文化教育空间发展的问题十分突出
        7.4.2 少数民族文化教育空间发展的影响因素错综复杂
第8章 少数民族文化教育空间优化的路径分析
    8.1 遵循求同存异原则的教育空间要素优化
        8.1.1 清晰具体:明确少数民族文化教育目标和内容
        8.1.2 传承创新:探索少数民族文化教育新思路和新方法
        8.1.3 画龙点睛:培养少数民族文化教育专业教师队伍
        8.1.4 内外交合:加强少数民族文化教育的机构联动
        8.1.5 量而有器:建立少数民族文化教育的有效评估体系
        8.1.6 差异推进:打造少数民族文化教育特色
    8.2 强化发展共识理念的教育空间主体优化
        8.2.1 政府主体:加强导向牵引
        8.2.2 各界主体:实现综合集成
        8.2.3 生命主体:走向参与“自觉”
    8.3 凝聚三位一体合力的教育空间生态优化
        8.3.1 政府:构建以“资本”为核心的少数民族文化教育支持系统
        8.3.2 社区:搭建以“联动”为目的的少数民族文化教育融合平台
        8.3.3 学校:筑牢以“发展”为落点的少数民族文化教育实施模式
    8.4 本章小结
第9章 少数民族文化教育空间发展的理性思考
    9.1 厘清少数民族文化教育空间优化的若干基本问题
        9.1.1 为什么要进行少数民族文化教育
        9.1.2 为什么要优化少数民族文化教育空间
        9.1.3 少数民族文化教育空间优化的内涵是什么
        9.1.4 如何进行少数民族文化教育空间优化
    9.2 明晰少数民族文化教育空间发展的价值取向
        9.2.1 把握少数民族文化教育中的社会交换
        9.2.2 重视少数民族文化教育中的权力意志
        9.2.3 勾连少数民族文化的“文化结构”与“教育空间”
    9.3 理顺少数民族文化教育空间优化的基本思路
        9.3.1 明确少数民族文化教育空间优化的目标导向
        9.3.2 遵循少数民族文化教育空间优化的基本路径
        9.3.3 共筑少数民族文化教育空间优化的生态支持
    9.4 本章小结
第10章 结论与展望
    10.1 研究结论
        10.1.1 教育空间理论框架初构
        10.1.2 教育空间理论价值初验
        10.1.3 少数民族文化教育空间发展的思索
    10.2 研究创新
    10.3 研究不足
    10.4 研究展望
        10.4.1 发展与完善教育空间理论
        10.4.2 深化与充实空间视角的教育研究
        10.4.3 加强和拓展教育空间的比较研究
参考文献
    一、中文类
    二、英文类
附录
    附录A 云南省红河州区位图
    附录B 访谈提纲
    附件C 地理社会调查法
    附件D 调查问卷
    附录E 指标体系
    附录F 民族文化教育空间指标权重赋分表
    附件G 调研计划
    附录H 屏边玉屏中心校(半坡希望小学)芦笙队概况
    附录I 前期田野调查图片(部分)
    附录J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和研究成果
致谢

(5)云南省H州非物质文化遗产商业化经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第一节 研究背景和研究意义
        一、研究背景
        二、研究意义
    第二节 国内外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商业化经营研究现状
        一、国外非物质文化遗产商业化经营研究现状
        二、国内非物质文化遗产商业化经营研究现状
    第三节 研究内容和研究方法
        一、研究内容
        二、研究方法
第二章 相关理论概述
    第一节 非物质文化遗产
        一、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概念
        二、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特征
        三、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价值
    第二节 非物质文化遗产商业化经营的理论基础
        一、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生产性保护
        二、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产业化
        三、文化产业
        四、符号消费理论
        五、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商业化经营
        六、SWOT分析方法
第三章 云南省H州可商业化经营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及其保护现状
    第一节 H州概况
    第二节 H州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主要种类
        一、民间文学
        二、传统音乐
        三、传统舞蹈
        四、传统习俗
        五、传统手工技艺
        六、传统戏剧与曲艺
        七、传统文化保护区
        八、传统医药
        九、濒危语言文字
    第三节 H州可商业化经营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现状
        一、政府重视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
        二、建立四级名录体系
        三、扶持传承人
        四、建立传承点
第四章 云南省H州非物质文化遗产商业化经营分析
    第一节 H州非物质文化遗产商业化经营现状与分析
        一、H州非物质文化遗产商业化经营现状及存在问题分析
        二、成功个案分析:建水紫陶
    第二节 H州非物质文化遗产商业化经营的SWOT分析
        一、外部环境因素
        二、内部环境因素
第五章 云南省H州非物质文化遗产商业化经营策略和建议
    第一节 非物质文化遗产商业化开发的基本原则
    第二节 H州非物质文化遗产商业化开发模式构建
        一、数字化经营模式
        二、旅游开发模式
        三、文化产业开发模式
        四、文化创意产业化模式
        五、产业化园区模式
    第三节 H州非物质文化遗产商业化经营的保障措施
        一、政策支持
        二、品牌化发展
        三、加强交流合作
        四、实施人才战略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第一节 研究结论
    第二节 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6)民间信仰与生存实践 ——碑格彝族濮拉人的民族志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导论
    一、问题的提出
        (一)研究缘起
        (二)选点理由
        (三)田野过程与方法
    二、相关文献回顾
        (一)人类学宗教研究
        (二)彝族宗教研究
        (三)关于濮拉人的研究
    三、研究内容、研究思路与方法
        (一)人类学宗教研究的理论视角
        (二)彝族宗教研究成果的借鉴
        (三)宗教民族志的方法论
        (四)文献研究与田野调查的结合
第一章 濮拉人的生存世界
    第一节 开远的自然人文背景
        一、自然生态环境
        二、区位背景和历史沿革
        三、人口民族和彝族支系
        四、彝族传统文化
    第二节 调查点碑格彝区概况
        一、自然生态环境
        二、区域历史背景
        三、村落构成及族群归属
        四、濮拉人的经济状况与生存境况
    第三节 濮拉人的文化习俗
        一、语言服饰
        二、饮食起居
        三、婚恋家庭
        四、岁时节日
    小结
第二章 濮拉村落社会中的仪式专家:贝玛与锁斋
    第一节 贝玛溯源
    第二节 碑格贝玛的现状
        一、贝玛的产生及传承
        二、贝玛的社会职能
        三、贝玛的地位与作用
    第三节 神秘诡异的锁斋
    小结
第三章 濮拉人的自然崇拜与生产实践
    第一节 濮拉人的自然神灵与信仰习俗
        一、天地、日月和四季的由来
        二、山、石、火、树崇拜
        三、其他信仰习俗
    第二节 濮拉人的生产实践
        一、濮拉人的一天
        二、濮拉人的生产实践方式
        三、濮拉人生产实践方式的结构与特点
    第三节 崇天敬地的仪式实践
        一、祭年仪式
        二、祭龙仪式
    小结
第四章 濮拉人的祖灵崇拜与丧祭实践
    第一节 濮拉祖先的由来
        一、洪水神话叙事
        二、叙事结构
    第二节 灵魂不灭的观念
    第三节 取悦祖先灵魂的葬仪
        一、葬礼的基本要素
        二、葬礼的程序
    第四节 濮拉人丧葬仪式文化内涵分析
        一、仪式的过渡意涵及象征意义
        二、仪式象征符号与族群记忆
        三、仪式中的性别分工与父系血缘的延续
    第五节 对祖先灵魂的祭祀
        一、春节祭祖
        二、清明祭祖
        三、七月半祭祖
        四、冬至祭祖
    小结
第五章 濮拉人的鬼魂信仰与疾病治疗实践
    第一节 濮拉人的疾病观念
        一、自然因素病因
        二、超自然因素病因
        三、锁斋的“病”
    第二节 濮拉人的疾病治疗实践
        一、忙碌的锁斋
        二、贝玛和锁斋的治疗经验
        三、濮拉民众的治疗体验
        四、濮拉人的治疗抉择与文化认同
    第三节 疾病治疗的仪式调解
        一、叫魂仪式
        二、驱鬼仪式
        三、叫魂和驱鬼仪式的文化内涵分析
    小结
结论
参考文献

(7)政策与边境牧区发展 ——基于新疆乌恰县吉根乡的民族学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前言
    一、选题缘由
    二、研究对象概况及相关概念界定
        (一)研究对象
        (二)相关概念界定
    三、研究及田野情况说明
        (一)研究目的
        (二)研究意义
        (三)研究思路
        (四)主要的研究方法
        (五)田野点基本概况
        (六)研究过程
    四、相关研究文献回顾
        (一)已有民族政策研究综述
        (二)兴边富民政策研究综述
        (三)边境社会研究综述
        (四)吉根乡已有研究综述
第一章 生态环境
    一、气候特征
    二、土地资源
    三、水资源
    四、植被分布
    五、主要的自然灾害
第二章 吉根乡的概况与边防管理
    一、吉根乡的历史沿革
    二、吉根乡的人口概况
    三、吉根乡的基础设施
    四、吉根乡的边防管理
第三章 国家相关政策在吉根乡的实施情况
    一、新中国初期至改革开放前“特殊帮扶措施”为重点的政策
        (一)建国初期对教育事业的扶持
        (二)医疗卫生政策的出台
        (三)基础设施方面的政策
    二、改革开放到二十世纪末对边疆少数民族地区实施的特殊政策
        (一)财政支援政策
        (二)扶贫开发政策
        (三)教育文化及医疗卫生事业的政策
    三、2000年以来的相关政策
        (一)西部大开发战略
        (二)兴边富民行动
        (三)十八大以来的扶贫政策
第四章 政策助力下的吉根乡社会发展与变化
    一、边境贸易带来的繁荣
    二、基础设施得到了重大改善
    三、牧民生活水平大幅度提高
    四、教育医疗水平显着提高
    五、促进了牧民生计方式多元化
    六、扩大了社会交往与交流
    七、牧民的思想观念发生巨大转变
    八、促进了边境地区的和谐与稳定
结语 政策的助推与边境牧区社会的发展
参考文献
在读期间发表的论文
后记

(8)我国工业遗产信息采集与管理体系建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1.1 全国工业遗产的整体情况仍未可知
        1.1.2 城市化高速发展与工业遗产保护的矛盾
        1.1.3 信息采集与管理体系研究的缺失
    1.2 研究对象
        1.2.1 中国工业遗产
        1.2.2 工业遗产信息采集与管理
    1.3 国内外既往研究综述
        1.3.1 国外综述
        1.3.2 国内综述
        1.3.3 既往研究的经验与问题
    1.4 研究问题及解决途径
    1.5 研究目的及意义
        1.5.1 研究目的
        1.5.2 研究意义
    1.6 研究方法及框架
        1.6.1 研究方法
        1.6.2 研究框架
    1.7 研究创新及未尽事宜
        1.7.1 研究创新之处
        1.7.2 研究未尽事宜
第二章 我国工业遗产信息采集与管理体系建构研究
    2.1 体系结构总述
        2.1.1 体系建立依据
        2.1.2 体系的总体结构
        2.1.3 体系应用技术介绍
        2.1.4 对我国未来工业遗产信息采集与管理工作实施的讨论
    2.2 国家层级标准研究
        2.2.1 信息采集标准
        2.2.2 信息管理系统标准
    2.3 城市层级标准研究
        2.3.1 信息采集标准
        2.3.2 信息管理系统标准
    2.4 遗产本体层级标准研究
        2.4.1 信息采集标准
        2.4.2 信息管理系统标准
        2.4.3 信息模型标准
    2.5 本章小结
第三章 国家层级信息管理系统建构及应用研究--全国工业遗产为例
    3.1 全国工业遗产信息采集的实施
        3.1.1 信息采集标准
        3.1.2 信息采集的实施及成果
    3.2 “全国工业遗产信息管理系统”建构研究
        3.2.1 全国工业遗产GIS数据库建构
        3.2.2 全国工业遗产信息管理系统建构研究
    3.3 基于GIS的我国工业遗产现状分析研究
        3.3.1 全国工业遗产总体情况分析研究
        3.3.2 我国行政区层面的工业遗产分布研究
        3.3.3 基于我国工业发展史的时空分布研究
        3.3.4 基于行业类型的空间分布研究
    3.4 本章小结
第四章 城市层级信息管理系统建构及应用研究--天津工业遗产普查为例
    4.1 天津市工业遗产普查的实施
    4.2 天津工业遗产普查信息管理系统建构研究
        4.2.1 天津工业遗产普查GIS数据库建构
        4.2.2 天津工业遗产普查文件数据库建构
        4.2.3 天津工业遗产普查信息管理系统建构
    4.3 基于GIS的天津工业遗产分析及廊道规划研究
        4.3.1 天津工业遗产总体分析研究
        4.3.2 天津工业遗产廊道规划研究
    4.4 本章小结
第五章 遗产本体层级信息管理系统建构及应用研究--北洋水师大沽船坞为例
    5.1 北洋水师大沽船坞信息采集的实施
        5.1.1 北洋水师大沽船坞简介
        5.1.2 信息采集的实施
    5.2 北洋水师大沽船坞遗产本体信息管理系统建构研究
        5.2.1 GIS数据库框架建构
        5.2.2 文件数据库的建构
        5.2.3 北洋水师大沽船坞遗产本体信息管理系统的建构
    5.3 GIS在北洋水师大沽船坞保护规划中的应用研究
        5.3.1 基于时态GIS的大沽船坞历史沿革探究
        5.3.2 基于GIS技术的价值评估研究
        5.3.3 GIS技术指导下的保护规划编制研究
    5.4 本章小结
第六章 遗产本体层级BIM信息模型建构及应用研究--轮机车间、甲坞及设备为例
    6.1 工业遗产领域BIM技术工作流程研究
    6.2 轮机车间、甲坞及设备的信息采集与处理
    6.3 BIM信息模型建构研究
        6.3.1 轮机车间BIM信息模型的建构研究
        6.3.2 甲坞BIM信息模型的建构研究
        6.3.3 BIM在工业设备遗产信息管理中的应用探索
    6.4 建筑遗产修缮信息管理软件的开发与应用研究
        6.4.1 Revit自带功能在工业遗产信息管理中的应用与弊端
        6.4.2 建筑遗产修缮信息管理软件的开发
        6.4.3 轮机车间残损信息管理研究
    6.5 本章小结
第七章 研究总结与未来展望
    7.1 本研究内容总结
    7.2 本研究未来发展方向展望
参考文献
本人学术成果
鸣谢
附录A 中国工业遗产名录(笔者编制,截至2018年6月1 日)
附录B 国内外工业(文化)遗产普查表汇编
    附录B-1《世界遗产名录》遗产申报材料
    附录B-2 英国IRIS调查表
    附录B-3 美国HABS调查表
    附录B-4 美国HAER调查表
    附录B-5 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不可移动文物登记表
    附录B-6 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消失文物登记表
    附录B-7 北京工业遗产普查表
    附录B-8 上海工业遗产普查表
    附录B-9 天津工业遗产普查表
    附录B-10 济南工业遗产普查表
    附录B-11 南京工业遗产普查表
附录C 中国工业遗产普查表(笔者编制)
    附录C-1《中国工业遗产普查表(2018 年试行版)》
    附录C-2 普查表填写规范
        (1)封面
        (2)基本信息
        (3)生产工业流程
        (4)重要建构筑物遗产
        (5)重要设备遗产
        (6)测绘图
        (7)照片
        (8)参考文献和其他信息
    附录C-3 中国工业遗产编号索引
    附录C-4 《中国工业遗产行业名称及代码表(2018 版)》
附录D 工业遗产本体层级信息采集表(笔者编制)
    附录D-1 《工业遗产历史环境调查表》
    附录D-2 《工业建构筑物残损信息调查表》
    附录D-3 《工业遗产设备信息调查表》
    附录D-4 《三维激光扫描站位记录表》
    附录D-5 《工业遗产本体层级文献资料登记表》
    附录D-6 《生产工艺流程登记表》
附录E 工业遗产相关行业类型列表翻译及整理
    附录E-1 英国IRIS工业遗产普查表附录I工业行业类型
    附录E-2 1936 年中华民国《实业部月刊》工业分类[105]
    附录E-3 1982 年版《中国统计年鉴》中工业分类
    附录E-4 《国民经济行业分类GBT4753-1984》
附录F 各层级信息管理系统数据库框架标准(笔者编制)
    附录F-1 国家层级GIS数据库框架
    附录F-2 城市层级GIS数据库框架
    附录F-3 遗产本体层级GIS数据库框架
    附录F-4 遗产本体层级文件数据库框架
附录G 工业遗产BIM信息模型标准化族库(笔者编制)
附录H 北洋水师大沽船坞保护规划成果展示(笔者参与)
附录J 轮机车间主要残存信息汇总(笔者编制)

(9)云南边境旅游发展模式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第一节 选题研究背景
        一、发展边境旅游已成为国家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
        二、边境旅游已成为云南省旅游业发展的重要形式
        三、探索构建边境旅游发展模式是促进云南省边境旅游业快速发展的客观需要
    第二节 国内外相关研究综述
        一、国外研究
        二、国内研究
        三、研究评述
    第三节 选题研究意义
        一、理论意义
        二、实践意义
    第四节 选题主要研究内容
    第五节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一、研究方法
        二、技术路线
第二章 相关概念与理论基础分析
    第一节 相关概念
        一、边境旅游
        二、旅游发展模式
    第二节 理论基础分析
        一、区位理论
        二、增长极理论
        三、“边境效应”理论
        四、区域旅游合作理论
        五、地缘经济学说
第三章 云南边境旅游发展状况分析
    第一节 区域概况
    第二节 边境旅游发展现状
        一、陆路口岸旅游占主导,旅游设施建设稳步推进
        二、政府扶持力度逐渐增强,跨境合作积极推进
        三、边境旅游项目丰度见长,建设程式稳步递进
        四、旅游市场发展缓中有进,市场结构层序丰富
        五、边境空间结构体系庞大,旅游发展模式交错
    第三节 边境旅游发展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出入境程序繁琐,游客通关不便利
        二、旅游设施条件滞后,旅游产品魅力不足
        三、旅游管理机制不健全,双边合作受限
        四、双边旅游合作机制未成体系
        五、旅游发展模式雷同,缺乏旅游创新动力
第四章 国内外边境旅游发展的主要模式及经验借鉴
    第一节 国外发展的主要模式
        一、边关贸易旅游区发展模式——墨西哥口岸边境旅游
        二、边境休闲旅游小镇发展模式——意大利边境小镇波托菲诺(Portofino)
        三、跨境国家公园发展模式——美加边境旅游
        四、主要经验和借鉴
    第二节 国内发展的主要模式
        一、口岸节点增长极发展模式——辽宁丹东口岸边境旅游
        二、边贸旅游合作发展模式——内蒙古满洲里市边境旅游
        三、边关商贸旅游城镇发展模式——广西东兴边境旅游
        四、主要经验和借鉴
第五章 云南边境旅游发展模式的构建
    第一节 构建依据1:边境旅游发展现有模式分析
        一、边贸带动与旅游融合发展模式
        二、边境旅游小镇发展模式
        三、交通廊道型旅游发展模式
        四、双边城镇融合型旅游发展模式
        五、边境民族村寨旅游扶贫发展模式
        六、跨境旅游合作模式
    第二节 构建依据2:边境旅游发展的新趋势
        一、边境旅游在时空范围上得到延伸
        二、作为国内旅游与国际旅游的连接点,边境旅游具有潜力可挖
        三、邻国之间旅游合作加强,边境旅游会得到大发展
        四、边境旅游与边境贸易的和谐发展
        五、边境旅游朝着生态化、科技化、个性化发展
        六、边境旅游区域合作日趋深化
    第三节 云南边境旅游发展的空间模式构建
        一、构建思路
        二、构建框架
        三、空间模式构建
    第四节 云南边境旅游发展的类型模式优化构建
        一、旅游边贸小镇发展模式构建
        二、跨境旅游经贸合作区模式构建
        三、边境旅游走廊模式构建
第六章 实现云南边境旅游发展模式对策研究
    第一节 边境旅游发展模式的实施目标
        一、推进云南边境旅游系统空间结构的优化构建
        二、促进云南边境旅游合作发展的区域联动
        三、完善云南边境旅游发展模式的内容体系
        四、带活云南边境旅游发展模式再生产链条
        五、优化云南边境旅游模式的发展路径
    第二节 实现云南边境旅游发展模式的对策
        一、加强政府规划引导
        二、大力发展边境贸易,坚持旅游边贸互动发展
        三、加强口岸核心带动,推进边境城镇建设
        四、重视轴线强化作用,完善区域交通体系建设
        五、注重圈层辐射延伸,发挥区域联动效应
第七章 主要研究结论与展望
    第一节 主要研究结论
    第二节 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在读期间完成的研究成果

(10)地方政府公共工程的社会效应分析 ——基于政绩观转型的研究视角(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导论
    第一节 研究背景与意义
        一、研究背景
        二、研究意义
    第二节 相关研究综述
        一、国外研究现状
        二、国内文献综述
    第三节 研究思路与方法
        一、研究思路
        二、研究方法
第二章 理论基础与相关概念
    第一节 理论基础
        一、新制度经济学理论
        二、可持续发展理论
        三、社会效应分析理论
    第二节 相关概念的界定
        一、政绩与政绩观
        二、公共工程与政绩工程
        三、公共工程的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
第三章 政绩观误区:地方政府公共工程的价值偏离
    第一节 政绩工程:地方政府公共工程功能的异化
        一、政绩工程:河口瑶族自治县“文化长廊”项目
        二、河口“文化长廊”事件的反思
    第二节 生态危机:地方政府公共工程的负外部性
        一、生态工程:“祁连山环保事件”
        二、“祁连山”问责风暴的启示
    第三节 以GDP为导向的地方政府公共工程问题
        一、公共工程的政治价值与社会价值分离
        二、工具理性价值观造成公共工程的目标错位
        三、片面追求经济效益,忽视社会和环境效益
第四章 社会效应分析:地方政府公共工程评估的转型
    第一节 评估主体:兼顾政府内部与公民参与
        一、政府内部:从“形式主义”自评到及时反馈优化
        二、公民参与:从公民“有限”参与到“有效”参与
    第二节 评估观念:强调公共工程的社会效益与环境效益
        一、崇尚民生改善和福利共享的公共价值取向
        二、以可持续发展为核心的公共工程发展理念
        三、重视过程中公民参与和行政问责文化建设
    第三节 操作方面:构建科学的社会效应评估指标
        一、社会效应评价指标的构建原则
        二、社会效应评价指标的主要内容
第五章 社会效应分析方法应用:基于广富林遗址工程的实证分析.
    第一节 项目概述与指标体系的构建
        一、公共工程:广富林遗址工程概述
        二、指标体系的构建与解释
    第二节 社会效应分析方法的应用
        一、社会效应评价的实施步骤
        二、相关指标的因子分析
        三、社会效应评价的相关结论
第六章 地方政府公共工程社会效应评价的优化途径
    第一节 转变价值观,倡导多目标价值取向
        一、把社会公平和民生改善放在首位
        二、以广大人民群众的满意度为导向
        三、坚持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理念
    第二节 创新评估模式,引入多元主体评估
        一、构建公民参与渠道,保障公民有效参与
        二、鼓励第三方评估,重视第三方评估的作用
    第三节 构建社会效应评价的监督和保障机制
        一、构建权责分明、独立专业的监督管理机构
        二、强化评估和反馈结果的应用,提高问责效率
总结与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后记

四、河口县河口站洪水特性分析(论文参考文献)

  • [1]论瑶族神话的分类体系、情节模式与思想特质[J]. 沈德康. 湖南科技学院学报, 2021(06)
  • [2]自媒体运作与地方社会互动——一项个人生活史视角下的经验研究[J]. 孙信茹,唐优悠. 现代传播(中国传媒大学学报), 2021(07)
  • [3]晋西黄土区小流域径流输沙特征及对雨型的响应[D]. 杨云斌. 北京林业大学, 2020(02)
  • [4]少数民族文化教育空间研究 ——以云南省红河州为例[D]. 吕进锋. 云南师范大学, 2020(05)
  • [5]云南省H州非物质文化遗产商业化经营研究[D]. 师霄. 云南师范大学, 2019(06)
  • [6]民间信仰与生存实践 ——碑格彝族濮拉人的民族志研究[D]. 李娜. 西南民族大学, 2019(03)
  • [7]政策与边境牧区发展 ——基于新疆乌恰县吉根乡的民族学研究[D]. 古力米拉·苏然. 新疆师范大学, 2019(05)
  • [8]我国工业遗产信息采集与管理体系建构研究[D]. 张家浩. 天津大学, 2018(06)
  • [9]云南边境旅游发展模式研究[D]. 胡莹. 云南财经大学, 2018(11)
  • [10]地方政府公共工程的社会效应分析 ——基于政绩观转型的研究视角[D]. 王夏婷. 华东政法大学, 2018(02)

标签:;  ;  ;  

河口县河口站洪水特征分析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