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0年通信激光二极管市场猛增50%

2000年通信激光二极管市场猛增50%

一、通信用激光二极管市场2000年骤升50%(论文文献综述)

谭雯[1](2021)在《无线激光近距通信及热防护技术》文中认为航空发动机工作时,其高速旋转的涡轮叶片承受着很高的温度和应力,实时监测涡轮叶片的温度和应力能够为航空发动机的研制提供重要的技术支持。涡轮叶片高速旋转时,其温度和应力参数需要通过无线方式传输到地面,同时,航空发动机在工作时不仅会产生高温,而且还会产生复杂的电磁噪声,而传统的电磁耦合式无线传输方式易于受到干扰,鉴于此,本文采用激光无线传输方式来将涡轮转子上的数据传送到地面,同时对数据传输模块进行了热防护的结构仿真设计。主要内容如下:(1)针对无线激光数据传输模块的应用环境需求,设计了将外部隔热防护与内部蜂窝式相变储热相结合的热防护结构。该结构首先通过隔热材料将外部环境的高温阻断,其次通过相变材料将电子设备产生的热量存储在相变材料中实现热防护功能。最后通过仿真验证了复合热防护结构能够使电子设备在250℃的高温环境下持续工作60min且工作期间设备自身温度不超过80℃,验证了复合热防护结构的可行性。(2)分析了接触式传输、无线电传输以及无线激光传输的优缺点,采用了基于无线激光数据传输的旋转部件数据传输模块的总体技术方案,并对各组成部分的技术途径进行了介绍。设计了激光二极管驱动以及光电探测器放大电路,实现了数据的转换与恢复,同时设计了针对旋转环境下的无线激光数据传输设备的安装结构,保证数据能够可靠传输。最后通过实验验证该无线激光数据传输模块能够在50cm传输距离下实现18Mbit/s速率的无误码数据传输,验证了无线激光近距通信数据传输模块的可行性。综上所述,本文设计的无线近距激光通信适用于航空发动机涡轮叶片温度和应力参数的传输需要。同时设计的热防护结构能够保证电子设备在高温环境的正常运行。

闫冬[2](2020)在《集成可见光通信系统中关键技术的研究》文中认为可见光通信技术具有频谱资源丰富、保密性好、无电磁干扰、可与现有照明网络结合、成本低等优点,成为了国内外研究的热点。集成电路在成本、尺寸、功耗、可靠性等方面都优于板级模块。可见光通信技术要进一步推广和普及,设计可见光通信专用芯片已经是亟待解决的问题。本文针对可见光通信系统中集成电路的关键技术展开研究,内容包括研究可见光通信系统中带宽与噪声的关系、荧光粉型白光LED专用调制驱动芯片的设计、集成可见光探测器芯片和全集成可见光通信接收机芯片的设计、最终实现全集成可见光通信系统。采用UMC 0.18μm CMOS工艺,完成了流片验证工作。本文主要完成了如下工作:1.分析了可见光通信系统中带宽与噪声的关系。首先,设计了板级可见光通信收发模块,通过预加重和后均衡技术,将白光LED的带宽从3MHz拓展到了200MHz。然后,通过对采用不同频率拓展技术的可见光通信系统进行建模和分析,得出结论:当谐振频率相同时,如果信噪比高,采用后均衡或者预加重的带宽拓展效果是一样的,同时采用预加重和后均衡技术的系统其带宽是只采用一种带宽拓展技术的系统的2倍;如果信噪比低,那么采用预加重的系统比采用后均衡的系统的噪声性能好很多。不论何种信噪比情况,只采用有源预加重模块的可见光通信系统其噪声性能都较好。最后,通过实验验证了我们得出的结论。2.荧光粉型白光LED调制驱动芯片。针对白光LED带宽有限的问题,通过模拟有源预加重和剩余载流子抽取技术的使用,成功地将白光LED的带宽从3MHz拓展到了80MHz。基于OOK调制的最高实时数据传输速率达到112Mbps,该速率下的误码率为1.04×10-3。针对集成电路设计中难以进行光学部分仿真的问题,提出了基于S参数的设计方法,提高了可见光通信专用芯片的仿真准确性,为后续的可见光通信专用芯片设计提供了一种简单可行的设计方案。3.可见光探测器芯片和全集成可见光通信接收机芯片。针对可见光通信自由空间信道的特性,设计了三款不同面积的可见光探测器,并对其性能进行测试和分析。综合考虑响应度和速率的折中关系,最终选定了150μm×150μm的探测器。基于对可见光探测器的研究,设计出了带有后均衡的全集成可见光通信接收机芯片。采用激光二极管作为测试光源,最终测得该芯片的带宽为420MHz。4.全集成可见光通信系统。基于上述的可见光通信收发芯片,搭建了全集成可见光通信系统。测得该系统的带宽为160MHz,基于OOK调制的最高实时数据传输速率达到120Mbps,该速率下的误码率为3.77×10-3。

苗永杰[3](2020)在《高功率可调谐掺铥光纤激光器理论研究》文中研究指明高功率可调谐掺铥光纤激光器可产生2μm波段的激光,该波段处于人眼安全波段和大气窗口,可广泛应用于激光医疗、光电对抗、特殊材料加工、通信和光谱分析等领域。因此,对高功率可调谐掺铥光纤激光器的研究具有重要价值。论文的研究工作主要为:1.根据铥离子的能级结构和光谱特性,对2μm掺铥激光器的工作原理进行分析。并以此为基础分析了掺铥光纤激光器不同泵浦方式的发光机理及其对激光输出特性的影响。2.重点对3H6→3H4泵浦方式进行了理论建模,对三种泵浦光的泵浦耦合方式进行了数值仿真,分析了每种方式下泵浦光和激光功率沿光纤纵向的分布情况,总结出每种方式的优缺点。3.基于3H6→3H4泵浦方式,结合Matlab仿真工具,分别分析了泵浦光功率对前向激光功率的影响,掺杂浓度不同时,泵浦光和前向激光功率沿光纤纵向的分布,分析了掺杂浓度、最佳光纤长度和最大前向激光功率之间的相互影响。4.从双端泵浦入手,提出了793/1570nm的双波长泵浦方式。通过Matlab仿真工具,分析了泵浦光功率对前向激光功率的影响。在泵浦光功率不变时,分析了掺杂浓度对793nm泵浦光功率、570nm泵浦光功率以及前向激光功率在光纤中分布的影响,通过对比分析双波长泵浦与单波长泵浦的区别。

余文杰[4](2020)在《激光三角法测距系统的设计与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激光三角测距法作为一种非接触型的测距方法,使用率越来越高,具有精度高、测距实时性好、操作方便等优点。对激光三角法的测距原理进行研究后,设计了一种可以根据温度进行数据补偿的激光三角法测距系统,并对这个系统进行实验和数据分析。首先对激光测距理论进行了分析,将三角法测距理论作为重点研究对象,对激光三角法中的直射型和斜射型这两种测距法进行了对比。直射型激光三角法结构简单,对被测物表面没有太高要求,设计过程比较简便,调试过程也比较方便。最终选用直射型激光三角法作为整个系统的光学测距原理,并选择相关的参数对测距系统的光路进行设计。接着设计硬件电路系统和软件系统。整个硬件电路系统主要由DSP芯片模块、激光发射模块和图像采集模块、通信模块和测温模块组成,对这几个模块的主要芯片的型号进行选择,结合具体的芯片对DSP芯片模块、激光发射模块和图像采集模块、通信模块和测温模块进行电路设计。在软件系统设计方面。利用DSP的BOOT将程序引导到FLASH里面运行;通过比较不同的激光脉冲信号占空比的图像接收效果,确定最佳占空比;根据CMOS芯片和温度测量芯片的时序,设计数据接收程序和温度测量程序;设计模数转换程序与数据发送程序,最后设计上位机的交互界面。搭建试验平台调试软件,使各个模块按预期正常运作,CMOS输出信号可以被采集、存储、传输和显示。根据线阵CMOS数据采集模块所采集数据的噪声特点,比较了几种滤波平滑算法,最终确定对采集的数据用低通滤波和均值滤波的方法进行滤波处理。对几种质心求取方法也进行了对比,最终运用加权平方质心的细化算法求取质心。对系统进行了重复性实验。由于被测表面的不同特性和被测环境对测距系统有所影响,选取了被测物表面的颜色、粗糙度、倾斜角和被测环境中的温度进行了实验,并对数据进行分析,以高精度机台和滑台为基准,得出不同测量值的误差并结合被测表面和环境的影响因素进行误差分析并进行了数据补偿实验。最后提出整个系统存在的误差因素和改进方法。

李伯杨[5](2019)在《LD端面泵浦准三能级激光器激光转换效率优化》文中研究说明从第一台激光器出现以来,固体激光器的发展也越来越成熟,使用激光二极管端面泵浦的固体激光器也展示出了其独有的优势。而晶体的参数是设计激光器首先要考虑的因素,晶体的长度对激光器的性能及效率有着不可忽视的影响。激光器的晶体长度对准三能级激光器的自吸收损耗、热致衍射损耗及输出功率有着很大的影响。因此,本文在实验室所做研究的基础上,从速率方程出发,理论计算LD端面泵浦固体激光器的晶体长度与自吸收损耗、热致衍射损耗及输出功率的关系,分析晶体长度对其的影响。主要工作如下:首先,选用Nd:GdVO4(掺钕钒酸钆)为本课题所用的激光晶体,对其性质做基本的介绍,分析激光晶体相关参数,建立准三能级系统模型,理论分析了在R1至Z5能级的912 nm的激光跃迁。其次,建立了准三能级激光器的速率方程,并引入能量传输上转换效应,推导出包含输出功率的隐函数表达式,通过数值计算得到晶体长度与输出功率的关系,表明存在最佳晶体长度使得输出功率最大。然后从理论上对自吸收损耗表达式进行推导,表明自吸收损耗与晶体长度成正比关系。然后,对激光晶体的热效应进行了分析,先对热传导方程进行了详细分析,然后主要对热致衍射损耗效应进行了理论推导,并进行数值计算,得出晶体长度与热致衍射损耗的关系。并且在考虑热致衍射损耗效应的情况下,对激光器的输出功率进行理论分析并计算,得到了晶体长度与激光器输出功率的关系。最后,对谐振腔基本理论进行介绍,并通过对比平-平腔与平-凹腔的优缺点,选择了平-凹腔进行912 nm激光器的实验研究,在理论计算的基础上选取不同的晶体长度进行实验研究,得出不同晶体长度时激光器输出功率的大小,通过与理论计算结果对比并分析,得到了激光器的输出功率最高时所对应的晶体长度的大小为6 mm。

樊荣[6](2015)在《矿用激光检测甲烷相关参数控制与补偿算法研究》文中提出煤矿安全问题楚困扰煤矿生产的重要问题,而瓦斯灾害是煤矿的首要灾害,激光气体检测技术与其它成熟的气体检测技术相比>如传统的载体催化、热导、半导体气敏,红外测量技术具有以下明显优势:传感器使用寿命长、不需校准、光信号可远距离传输、具有本质安全和抗电磁干扰的能力、灵敏度高且测量范围大等。国内外研究人员对激光气体传感的原理,分类、激光光源的结构以及检测方法作了大量研究,并取得了丰硕的研究成果。但在煤矿实际应用中激光甲烷传感器也暴露出温度、压强等环境因素对测量影响较大的问题,制约了激光甲烷传感器现场应用。本文在分析温度、压强对传感器测量影响机理的基础上,针对激光器温度控制理论及方法,传感器温度、压强补偿理论及方法两个方向开展研究,在四个方面取得技术突破:进一步提高了激光器温度控制精度;解决了温度突变对激光器温度控制的影响;进一步提高了气体温度、压强补偿精度;解决了多点检测系统中温度、压强补偿问题。通过对气体光谱特性关系中的甲烷吸收谱线和激光波长的关系进行深入地研究,寻找影响吸光度和甲烷浓度线性度的原因,发现造成激光测量误差的主要诱因为环境温度和压强,并分析比较激光在传输吸收过程中的谐波检测方法,在此基础上,提出并构建基于朗伯-比耳定律的激光气体吸收光谱技术的激光传感器系统结构,并给出该激光气体检测系统各模块测试的方法及仿真:根据仿真平台设计了谐波信号检测硬件、软件。分析激光气体检测技术谐波检测方法,给出实现气体浓度的测量方案。通过甲烷浓度检测分析,发现DFB激光器输出的波长对激光器温度比较敏感,并给出波长漂移引起的吸收变化规律。通过引入参考气室,提出并实现了光强值A、光波长λ的间接测量方法。在对DFB激光器半导体制冷器(TEC)温度控制研究的基础上,提出基于改进拉子群优化模糊温度控制算法,该算法将光强值A、光波长λ与激光器内部控制温度T之间非线性关系特性作为控制目标,并进行实验验证。随着可调谐半导体激光吸收光谱传感技术的发展,基于该技术的矿用甲烷传感器成为当前煤矿瓦斯监测领域的研究热点。由于煤矿应用环境的复杂性,传感器测量精度受环境温度和压强的影响较大。针对这一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分段插值和重心插值的自适应融合的迭代补偿算法,该方法首先取标定温度下浓度的值,计算传感器测量温度影响率,然后求出重心拉格朗日插值的不同温度下的插值函数,在此基础上再对被测浓度甲烷值进行分段插值得到新补偿温度影响率,由该新的补偿温度影响率得到补偿后的甲烷值,依此实现自适应的迭代对激光吸收光谱气体测试数据进行补偿;同样,对压强的补偿采用相同的自适应迭代算法对激光吸收光谱气体测试数据进行补偿。对温度、压强补偿算法进行了大量相关实验验证,在高瓦斯情况下,相对测量误差减小到±1%,在低浓度瓦斯情况下,绝对测量误差减小到±0.01%CH4;工程应用结果表明该补偿技术的应用有效的减小了传感器甲烷浓度测量的误差,为激光甲烷传感器在煤矿现场的正常运行提供可靠保障。在实验测试及分析矿用激光甲烷传感器特性的基础上,针对激光传感器在高低温箱温度突变状态下,传感器内部的激光器周界温度出现扰动导致显示值无法跟踪气体浓度问题,提出一种基于专家系统的随机逼近的激光传感器的温度补偿的方法。首先根据分析实验测试数据推导出测量甲烷浓度与温度影响的关系式,然后根据测试的随机温度建立了专家规则,并设计制作出传感器补偿部分电路,最后对温度补偿效果进行了验证。实验结果表明,在温度随机变化下减少了测试数据的波动,使补偿后测试时间和测量精度都有较大的改善。在讨论、分析利用激光实现多点检测气体浓度的检测性能的基础上,给出根据工况条件选择多点检测气体浓度的方法;针对实验测试甲烷浓度误差的变化规律,进一步提出改进Bayes多点测试甲烷浓度数据融合估计的算法,该方法同时考虑环境温度和甲烷浓度变化,给出改进的Bayes融合的极大后验概率估计定理及其最优估值算式,不仅对定理进行了证明,还给出实例验证。最后对采用上述算法研制的激光甲烷传感器进行了实验室性能评估测试,各技术指标数据相较其他原理传感器优势明显。简要介绍了煤矿瓦斯监测系统及实验平台上进行的实验,最后进行了激光甲烷传感器的现场应用实验。研制的煤矿GJG100J激光甲烷传感器和GJG1OOJ(B)型激光甲烷传感器通过煤矿现场工业试验再次验证了激光气体检测技术的优势,产品已投入到煤矿安全监控系统、瓦斯抽法系统中。在松藻矿务局渝阳矿,连续运行了近2个月。在运行期间,GJG1OOJ(B)管道激光甲烷传感器的测数据曲线与人工测试数据基本一致,传感器工作稳定,其线性和测量精度都保持不变。

郝子强[7](2008)在《大功率半导体激光器控制及调制技术的研究》文中研究表明随着人们对通信质量要求的不断提高,以及激光技术的飞速发展,光通信技术以其独特的优点,得到了越来越快的发展。而在激光通信发射系统中,大功率、高可靠性的激光光源是整个光通信系统的重中之重。本论文题目来源于“XXXXXX激光通信发射系统”。对激光通信发射系统中使用的激光光源的特点和工作方式进行了研究分析,制定并实施了设计方案。本论文主要研究半导体激光器的控制及直接调制技术,其中控制技术主要是对激光器的温度和功率进行控制,以保证激光器的稳定工作。控制方式主要采用了PWM脉宽调制技术对激光器进行温度控制,调节输入电流对激光器进行功率控制。本论文同时对直接调制发射模块的关键技术进行了分解,对直接调制的技术原理和调制响应,以及在调制过程中出现的频率啁啾现象进行了阐述。并根据整个直接调制系统的链路分配要求,设计出能达到相关技术指标要求的激光驱动电路和恒流源电路,对设计的电路进行实验分析。最终完成光通信激光器直接调制发射模块的设计,达到规定的技术指标要求。

王希军[8](2006)在《我国光电子产业的技术选择及对策研究》文中研究表明高新产业是全球经济不断发展的希望所在,特点是依托科学技术一体化的高技术形成技术群,光电子技术产业就具有如此特点。因此,本文针对光电子技术的高技术特征,从技术哲学、技术经济学、技术创新学和竞争论等相关理论出发,对技术选择理论在高新产业应用中的问题加以分析,着重于与技术内在发展规律相关的技术轨道、技术发展模型和技术创新动态过程的研究。采用理论与实际、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方法,对高新产业中的光电子技术产业进行分析和技术选择研究;在国家科技发展战略指导下,对光电子产业的关键技术选择展开研究,设计了高技术发展路线图和提出了发展对策。第一,从技术内在发展规律角度,着手研究高新产业技术选择理论和设计方法,首次建立了技术轨道跃迁函数解析模型和创新过程三态转化定量模型。在分析传统的技术选择理论基础和原则的基础上,应用竞争理论建立了高新技术选择的原则,完成了选择方案设计。结合技术选择原则的讨论,建立了高新产业技术选择的指标体系,为开展我国光电技术产业的技术选择及对策研究奠定了基础。第二,针对光电子技术具有科学技术一体化的特征,利用文献计量方法开展了我国光电子技术科研状况分析。在技术内在发展规律和技术选择理论的指导下,从高技术的科学基础和高新产业面对市场实践出发,研究我国光电子技术产业发展的现存问题。通过对全球光电子技术产业的发展现状的初步分析,首次从技术创新动态过程、技术轨道、技术选择和竞争战略等方面对我国光电子技术产业的技术选择进行了多方位的研究。第三,在自主创新的国家科学发展战略指导下,应用技术选择理论对光电子技术产业提出关键技术选择设计。在分析了当前我国光电子产业技术创新形势的基础上,提出具有可操作性的技术发展战略和国家关键技术选择的建议。

淳静[9](2006)在《光纤有源器件激光焊接封装的关键技术研究》文中指出光纤有源器件低成本制造的瓶颈在于封装过程,其中最重要的工序是自动对准和连接固定。高精度定位平台和快速对准算法是自动对准的核心,从而提高对准速度和对准精度。脉冲激光焊接最适合光纤有源器件的连接固定,但是,焊后位移会造成耦合功率的损失。针对光纤有源器件激光焊接封装中实现亚微米对准和连接的关键技术,本研究工作以装备、自动快速对准算法以及焊后位移的补偿控制为重点,主要内容是:根据光纤对接的特点,研制了低成本、大行程、高分辨率、多自由度的通用光纤对接平台。对接平台将大行程的丝杠导轨平台和高分辨率的柔性铰链微动工作台相结合,解决了大行程与高分辨率的矛盾,实现光纤对接粗、精两级定位;而在驱动方式上,全部使用两相混合式步进电机,降低了成本。研制的步进电机驱动的柔性铰链微动工作台,通过电机-弹性减速机构、柔性铰链和弹性平板机构实现转动-平动、平动-平动的运动传递,利用弹性元件的变形缩小输入位移,形成微位移输出,其平行四杆的结构形式避免产生交叉耦合位移,提高了输出位移的直线性。对接平台直线运动行程50mm,最小可控分辨率为0.03μm,角度运动分辨率0.0001o,从而具有提供初始光搜索的大范围扫描和精密对准的纳米定位特色优势。基于自行研制的光纤对接平台,实验分析光纤对接时各种对准误差对耦合效率的影响,综合理论分析结果,揭示了光纤对接时的端面耦合规律,确定对准精度、对准容忍度、对准范围等指标。据此提出了粗对准与精密对准相结合的对准阶段的划分、以横向对准为核心的路径规划方法。在此基础上,针对传统爬山法搜索速度较慢和容易陷入局部最大的缺陷,提出基于抛物线拟合和模式搜索原理的光纤对准新算法。主要以激光二极管和单模光纤的对准为对象,进行仿真和实验研究,从提高搜索速度和定位成功率出发,对几种算法性能进行对比,确定以模式搜索法为核心的多自由度对准算法,实现器件封装时的自动快速对准。在对接装置和对准算法研究的基础上,针对激光二极管等有源器件的封装研制了光纤有源器件自动化激光焊接装置。建立了预测激光焊接焊后位移的三维有限元模型,利用热-结构耦合法,对三光束对称焊接时的能量不平衡和位置不对称条件下的焊后位移的特征进行理论分析,得到焊后位移方向取决于三个焊点能量大小比较结果的规律性认识;然后,进行激光焊接封装的实验研究,根据耦合功率的损失,讨论减小焊后位移的焊接参数,提出焊后位移方向判定的方法,三个焊点能量不平衡和位置不对称条件下的焊后位移特征分析的实验结果证实了理论上的预测分析。根据焊后位移的方向判定,实现单束激光补焊的定向热补偿,使对准误差控制在0.5μm以内,光功率恢复到焊接封装前最佳耦合时的95%以上。

赵欣[10](2006)在《LD端面泵浦Nd:YAG激光器的研究》文中提出本文主要介绍了激光二极管(LD)端面泵浦Nd:YAG晶体激光器的研究本文首先就LD泵浦大功率激光器的发展历程作了简要介绍,并且对当前的研究水平、应用现状以及今后的发展趋势作了综述。第二章对激光二极管(LD)泵浦激光晶体以及Nd:YAG晶体特性作了详细的阐述。第三章对激光二极管(LD)端面泵浦Nd:YAG激光器的工作原理进行了介绍,并且,我们对1319nm单波长运转条件进行了数学分析,得到“1319nm单波长运转区域图”,该图描述了1319nm单波长运转时输出镜对1319nm和1338nm光波透过率所应满足的关系。根据该理论的指导,在第四章里介绍了激光二极管(LD)端面泵浦Nd:YAG晶体激光器实现1319nm单波长运转的实验。第五章,在第四章实验的基础上继续进行了激光二极管(LD)端面泵浦Nd:YAG 946nm激光器的研究。并对连续以及准连续946nm激光器的实验进行了详细的阐述。本文的创新点是:(1)在实验中以镀膜方法抑制1338nm光波实现1319nm光波单波长运转。由于对波长接近的光波通过镀膜的方法对其一进行抑制有一定难度,因此目前但还没有见到通过对腔镜镀选择性介质膜的方法抑制1338nm光波获得1319nm单波长运转的报道。(2)在实验中获得了端面泵浦Nd:YAG晶体1319nm单波长激光器的国内外最高输出。以往的报道以侧面泵浦产生1319nm单波长运转的研究居多。但是端面泵浦可以弥补侧面泵浦的很多缺陷。比如他具有体积小、重量轻、可靠性高、泵浦效率高的特点。(3)在理论上本文给出了对镀膜透过率的定量的分析。由于1338nm和1319nm两个波长非常接近,因此有必要对腔镜镀膜透过率进行严格的分析,以便能达到实际镀膜工艺水平的要求。在以往的文献里,我们没有见到就该问题的详细阐述和数学分析。

二、通信用激光二极管市场2000年骤升50%(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通信用激光二极管市场2000年骤升50%(论文提纲范文)

(1)无线激光近距通信及热防护技术(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早期旋转环境的数据传输方式
        1.2.2 无线激光通信技术的研究现状
        1.2.3 热防护技术的研究现状
    1.3 研究内容和章节安排
2.无线激光近距通信总体方案及原理
    2.1 无线激光近距通信总体方案
    2.2 无线激光近距通信的器件选择
        2.2.1 光源选择
        2.2.2 光电探测器的选择
    2.3 无线激光近距通信的调制方式
    2.4 无线激光近距通信的驱动接口输入设计
    2.5 无线激光近距通信的供电方式
    2.6 热防护设计
    2.7 本章小结
3.无线激光近距通信的热防护技术
    3.1 无线激光近距通信的热防护方案
    3.2 无线激光近距通信的隔热结构设计
        3.2.1 隔热结构的数学模型
        3.2.2 隔热结构的结构设计
        3.2.3 隔热结构的仿真结果
    3.3 无线激光近距通信的相变储热结构设计
        3.3.1 相变储热的数学模型
        3.3.2 相变储热的结构设计
        3.3.3 相变储热结构的仿真结果
    3.4 本章小结
4.无线激光近距通信的硬件实现
    4.1 光发射模块的实现
    4.2 光接收模块的实现
    4.3 电源设计
    4.4 无线激光近距通信模块的实验验证
    4.5 本章小结
5.总结与展望
    5.1 总结
    5.2 展望
参考文献
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及所取得的研究成果
致谢

(2)集成可见光通信系统中关键技术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可见光通信的研究背景
        1.1.1 可见光通信的特点
        1.1.2 LED光源的诞生与发展过程
        1.1.3 可见光通信的应用场景
    1.2 可见光通信的研究现状
        1.2.1 国外研究现状
        1.2.2 国内研究现状
        1.2.3 可见光通信的研究趋势
    1.3 本论文的研究内容和意义
    1.4 本论文的结构和内容安排
第2章 可见光通信系统的设计与分析
    2.1 可见光通信系统概述
    2.2 LED光源的基本特性
    2.3 可见光探测器
    2.4 可见光信道建模
    2.5 调制解调技术
        2.5.1 开关键控(OOK)
        2.5.2 脉冲位置调制(PPM)
        2.5.3 色移键控(CSK)
        2.5.4 正交频分复用(OFDM)
    2.6 性能指标与测试方案
        2.6.1 频率响应和-3d B带宽
        2.6.2 数据传输速率和误码率
第3章 板级可见光通信系统设计
    3.1 板级可见光通信发射模块设计
        3.1.1 预加重部分
        3.1.2 调制驱动部分
    3.2 板级可见光通信接收模块设计
        3.2.1 后均衡部分
        3.2.2 接收机整体设计
    3.3 板级可见光通信系统
        3.3.1 频率响应测试
        3.3.2 数据传输速率与误码率测试
    3.4 可见光通信系统中带宽与噪声关系的研究与分析
        3.4.1 可见光通信系统的建模
        3.4.2 带宽分析
        3.4.3 噪声分析
        3.4.4 带宽与噪声的关系分析
        3.4.5 实验验证
    3.5 本章小结
第4章 可见光通信调制驱动芯片的设计
    4.1 本章引论
    4.2 基于商用荧光粉型白光LED的调制驱动芯片
        4.2.1 整体设计
        4.2.2 带宽性能分析
        4.2.3 剩余载流子抽取技术
        4.2.4 S2P仿真方法
    4.3 测试结果与分析
        4.3.1 芯片照片和测试板的设计
        4.3.2 频率响应测试
        4.3.3 数据传输速率与误码率测试
    4.4 性能对比
    4.5 本章小结
第5章 全集成可见光通信接收机芯片的设计
    5.1 本章引论
    5.2 基于CMOS工艺的可见光探测器
        5.2.1 可见光探测器的设计
        5.2.2 可见光探测器的测试
    5.3 全集成可见光通信接收机放大电路
        5.3.1 接收机设计中的带宽拓展技术
        5.3.2 可见光通信接收机的设计
    5.4 测试结果与分析
        5.4.1 频率响应测试
        5.4.2 输出波形测试
    5.5 性能对比
    5.6 本章小结
第6章 高速实时全集成可见光通信系统
    6.1 本章引论
    6.2 全集成可见光通信系统的搭建与测试
        6.2.1 全集成可见光通信系统的搭建
        6.2.2 频率响应测试
        6.2.3 数据传输速率与误码率测试
    6.3 性能对比
    6.4 本章小结
第7章 总结与展望
    7.1 论文工作总结
    7.2 进一步工作展望
参考文献
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致谢

(3)高功率可调谐掺铥光纤激光器理论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光纤激光器的特点
    1.2 光纤激光器的发展历史
        1.2.1 闪光灯泵浦的光纤激光器
        1.2.2 纤芯泵浦的光纤激光器
        1.2.3 双包层光纤激光器
        1.2.4 大模场光纤激光器
    1.3 2μm掺铥光纤激光的发展历史
    1.4 掺铥光纤激光的应用
        1.4.1 人眼安全的大气应用
        1.4.2 医疗领域应用
        1.4.3 材料加工应用
        1.4.4 频率转换
    1.5 高功率可调谐掺铥光纤激光器国内研究进展
    1.6 本论文的主要研究内容
2 可调谐掺铥光纤激光器关键技术及器件
    2.1 光隔离器
        2.1.1 光隔离器原理
    2.2 光纤布拉格光栅
    2.3 光耦合器
    2.4 光纤端帽
    2.5 包层光剥离器
    2.6 双包层光纤
    2.7 本章小节
3 高功率可调谐掺铥光纤激光器理论与数值分析
    3.1 Tm~(3+)发光原理
        3.1.1 Tm~(3+)的光谱特性
        3.1.2 Tm~(3+)离子的能级结构
    3.2 掺铥光纤激光器的泵浦方式
        3.2.1 ~3H_6→~3F_4泵浦方式
        3.2.2 ~3H_6→~3H_5泵浦方式
        3.2.3 ~3H_6→~3H_4泵浦方式
    3.3 掺铥光纤激光器数值分析
        3.3.1 ~3H_6→~3H_4泵浦方式的理论模型
        3.3.2 仿真参数设定
        3.3.3 掺铥光纤激光器泵浦光耦合方式分析
        3.3.4 掺铥光纤激光器泵浦光功率分析
        3.3.5 掺铥光纤激光器掺杂浓度分析
        3.3.6 双波长泵浦的掺铥光纤激光器分析
    3.4 本章小节
4 结论
参考文献
作者简历及攻读硕士/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学位论文数据集

(4)激光三角法测距系统的设计与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课题来源及课题研究的背景意义
        1.1.1 课题来源
        1.1.2 课题研究背景和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3 本课题主要研究内容
    1.4 本章小结
第二章 激光三角法基本原理与设计
    2.1 激光测距理论
    2.2 激光三角法测距
        2.2.1 直射型激光三角法
        2.2.2 斜射型激光三角法
        2.2.3 两种激光三角法对比
    2.3 沙姆定律
    2.4 光路设计与主要参数的选择
    2.5 本章小结
第三章 激光测距系统硬件电路设计
    3.1 测量系统结构
    3.2 DSP选型与配置
        3.2.1 DSP选型
        3.2.2 DSP时钟配置
    3.3 激光发射模块
        3.3.1 半导体激光器选型
        3.3.2 半导体激光器原理
        3.3.3 半导体激光器驱动电路
    3.4 图像采集模块
        3.4.1 线阵CMOS选型
        3.4.2 线阵CMOS感光原理
        3.4.3 线阵CMOS驱动电路
        3.4.4 模数转换预处理电路
    3.5 通信模块电路设计
    3.6 测温模块
        3.6.1 测温芯片的工作范围
        3.6.2 测温芯片的选型和驱动电路设计
    3.7 本章小结
第四章 激光测距系统软件设计
    4.1 DSP的 BOOT引导
    4.2 半导体激光器驱动程序设计
    4.3 线阵CMOS驱动程序设计
    4.4 模数转换程序设计
    4.5 数据串口发送程序设计
    4.6 上位机界面程序设计
    4.7 测温程序设计
    4.8 程序调试
    4.9 本章小结
第五章 图像处理与实验分析
    5.1 图像滤波
        5.1.1 图像噪声
        5.1.2 中值滤波
        5.1.3 均值滤波
        5.1.4 最小二乘法滤波
        5.1.5 傅里叶变换滤波
        5.1.6 滤波方法比较
    5.2 像素细分
        5.2.1 二值化法
        5.2.2 二次拟合法
        5.2.3 高斯拟合法
        5.2.4 平方加权质心法
        5.2.5 像素细分算法对比
    5.3 重复性测试
    5.4 被测物表面粗糙度对测量误差的影响
    5.5 被测物表面倾斜角对测量误差的影响
    5.6 被测物表面颜色对测量误差的影响
    5.7 环境温度对测量误差的影响
    5.8 测距系统误差分析
        5.8.1 光学部分对误差的影响
        5.8.2 图像处理对误差影响
        5.8.3 被测物表面特性对误差的影响
        5.8.4 测量环境对误差的影响
    5.9 本章小结
总结与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5)LD端面泵浦准三能级激光器激光转换效率优化(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引言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国外研究现状
        1.2.2 国内研究现状
    1.3 LD泵浦固体激光器的特点及应用
    1.4 LD泵浦固体激光器的主要泵浦方式
        1.4.1 端面泵浦结构
        1.4.2 侧面泵浦结构
    1.5 论文主要工作
2 激光晶体的性质介绍
    2.1 Nd:GdVO_4 晶体的物理特性
    2.2 Nd:GdVO_4 晶体的激光特性
    2.3 本章小结
3 LD端面泵浦准三能级激光器的理论分析
    3.1 激光器的基本原理
        3.1.1 增益饱和
        3.1.2 自激振荡
        3.1.3 受激辐射
        3.1.4 高斯光束
    3.2 准三能级系统模型
    3.3 准三能级速率方程理论分析
        3.3.1 不包括能量传输上转换效应的准三能级速率方程
        3.3.2 包括能量传输上转换效应的准三能级速率方程
    3.4 自吸收损耗的分析
    3.5 本章小结
4 LD端面泵浦Nd:GdVO_4激光器中的热效应分析
    4.1 激光晶体的热效应介绍
    4.2 热传导方程
    4.3 激光晶体的热致衍射损耗效应
    4.4 本章小结
5 LD端面泵浦Nd:GdVO_4激光器的实验研究
    5.1 谐振腔的选取
        5.1.1 谐振腔的基本介绍
        5.1.2 谐振腔的选择
    5.2 实验研究
    5.3 本章小结
6 总结与展望
    6.1 本文工作总结
    6.2 展望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致谢

(6)矿用激光检测甲烷相关参数控制与补偿算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选题背景及研究意义
    1.2 甲烷气体检测技术简介及优缺点对比
    1.3 激光气体检测技术国内外发展与研究现状
        1.3.1 国外研究现状
        1.3.2 国内研究现状
    1.4 激光气体检测技术存在的问题及研究方向
    1.5 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
        1.5.1 研究内容
        1.5.2 技术路线
2 甲烷吸收光谱理论及激光气体检测系统设计
    2.1 甲烷吸收光谱理论
        2.1.1 分子吸收光谱构成
        2.1.2 球形陀螺结构分子
        2.1.3 分子的吸收谱线线型
        2.1.4 甲烷分子吸收谱线
    2.2 光谱吸收定律分析
    2.3 谐波检测理论推导及检测方法
        2.3.1 谐波理论推导
        2.3.2 谐波检测方法及噪声分析
    2.4 激光气体检测系统设计及仿真
    2.5 谐波信号检测硬件设计及数据测试
        2.5.1 激光器驱动电路与信号检测电路设计
        2.5.2 激光甲烷吸收信号的FPGA谐波信号输出
    2.6 本章小结
3 激光器温度控制算法及谐波信号检测设计
    3.1 甲烷浓度检测算法分析及扰动因素参数分析
    3.2 波长、光强特征参数提取方法
        3.2.1 光纤法布里-百罗干涉原理直接测量波长法
        3.2.2 甲烷参考气室特征参数检测算法
    3.3 基于粒子群的激光器温度模糊控制算法
        3.3.1 激光半导体制冷器温度控制思路
        3.3.2 粒子群模糊控制算法及步骤
    3.4 本章小结
4 温度、气压对测量的影响分析及补偿方法
    4.1 环境因素对甲烷检测的影响
    4.2 甲烷吸收光谱的温度特性分析
        4.2.1 温度对甲烷吸收谱线宽度的影响
        4.2.2 温度对甲烷吸收线强度的影响
        4.2.3 激光甲烷传感器的温度特性
    4.3 基于分段和重心插值的自适应迭代温度补偿技术
        4.3.1 分段线性插值
        4.3.2 重心拉格朗日插值
        4.3.3 自适应迭代算法思路
    4.4 自适应迭代算法描述及其实验验证
        4.4.1 自适应迭代算法步骤
        4.4.2验证实验
    4.5 激光甲烷传感器气体压强补偿技术
        4.5.1 气体压强对甲烷吸收谱线的影响
        4.5.2 激光甲烷传感器的压强特性
        4.5.3 自适应迭代的压强补偿算法及验证
    4.6 本章小结
5 基于专家系统随机逼近的激光器温度突变控制方法
    5.1 激光器环境影响分析
    5.2 环境温度变化的测试实验及分析
        5.2.1 激光器温度控制的实验测试
        5.2.2 激光器温度跟踪规律
        5.2.3 激光器温度变化对甲烷浓度检测的影响
    5.3 激光器温度补偿模型建立
    5.4 激光器温度补偿硬件
    5.5 基于专家系统随机逼近的温度补偿算法
        5.5.1 随机过程的局部线性插补
        5.5.2 不同初始温度的局部线性插补
        5.5.3 补偿算法验证实验
    5.6 本章小结
6 甲烷气体的多点检测复用及其贝叶斯融合算法
    6.1 问题提出
        6.1.1 多点检测复用技术
        6.1.2 多点检测补偿问题
    6.2 基于参数估计的多传感器数据算法描述
        6.2.1 Bayes算法描述
        6.2.2 关联测点的选择
        6.2.3 多数据融合算法
    6.3 基于Bayes理论的多点测试甲烷浓度补偿方法步骤
    6.4 基于Bayes理论的多点测试甲烷浓度融合算法验证
    6.5 本章小结
7 激光甲烷传感器实验测试及现场应用
    7.1 激光甲烷传感器的性能测试
    7.2 煤矿瓦斯监测系统简介
        7.2.1 KJ90NB煤矿监控系统试验平台
        7.2.2 煤矿监控系统的试验研究及测试
    7.3 激光甲烷传感器现场应用及测试
        7.3.1 GJG100J激光甲烷传感器推广及试验
        7.3.2 GJG100J(B)型煤矿管道用高浓度激光甲烷传感器
    7.4 本章小结
8 结论与展望
    8.1 主要结论
    8.2 论文创新点
    8.3 研究工作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博士期间成果

(7)大功率半导体激光器控制及调制技术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引言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及趋势
    1.3 课题内容及研究的意义
第二章 半导体激光器
    2.1 半导体激光器的基本工作原理
    2.2 通信光半导体激光器的特点及应用
    2.3 通信光半导体激光器的选取
第三章 通信光激光器功率自动控制技术研究
    3.1 半导体激光器功率自动控制原理及组成
    3.2 光电检测电路
    3.3 检测信号外部转换电路
        3.3.1 电流/电压转换电路
        3.3.2 模数转换电路
        3.3.3 控制电路
第四章 SDL-5422 激光器温度自动控制技术研究
    4.1 激光器温度检测系统
    4.2 半导体致冷器
    4.3 SDL-5422 激光器温度自动控制系统
        4.3.1 电压/频率电路
        4.3.2 整流输出控制电路
第五章 SDL-5422 激光器直接调制技术研究
    5.1 通信光半导体激光器的调制特性[14]
        5.1.1 半导体激光器的小信号调制特性
        5.1.2 半导体激光器的寄生阻抗引起的频率响应
        5.1.3 半导体激光器直接调制特性的数值分析
        5.1.4 提高半导体激光器的直接调制特性的方法
        5.1.5 半导体激光器的大振幅调制特性
    5.2 直接调制激光器驱动电路的设计
    5.3 通信光半导体激光器的调制响应
第六章 SDL-5422 半导体激光器驱动电源的设计
    6.1 激光器驱动模块的选择与设计
    6.2 激光器恒流源模块选择与设计
    6.3 激光器电源模块
    6.4 直接调制系统原理图设计
第七章 结论与展望
    7.1 系统结论与分析
    7.2 前景展望
结论
致谢
参考文献

(8)我国光电子产业的技术选择及对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提要
第1章 绪论
    1.1 问题的提出和研究意义
        1.1.1 问题的提出
        1.1.2 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技术选择文献综述
        1.2.2 适度技术的技术选择
        1.2.3 国家关键技术选择的相关研究
    1.3 论文主要内容及基本结构
    1.4 研究的方法
    1.5 本章小结
第2章 技术选择相关理论与方法综述
    2.1 技术选择理论的基础
        2.1.1 技术哲学理论
        2.1.2 技术选择方法论
    2.2 技术选择的相关理论
        2.2.1 技术哲学的观点
        2.2.2 技术预测
        2.2.3 技术预见
        2.2.4 技术轨道
        2.2.5 技术跨越
        2.2.6 技术路线图
    2.3 灰度预测方法
        2.3.1 灰色预测的概念简介
        2.3.2 灰度关联度理论
        2.3.3 灰度预测理论
        2.3.4 模型检验
        2.3.5 GM(1,1)残差模型及应用
        2.3.6 适用性判别和分析
    2.4 本章小结
第3章 技术选择的理论模型研究
    3.1 产品和产业生命周期理论
        3.1.1 产品生命周期曲线
        3.1.2 产业生命周期理论
        3.1.3 高技术产业生命周期各阶段的技术创新特征
    3.2 生命周期理论的洛仑兹曲线模型
        3.2.1 洛仑兹曲线
        3.2.2 频度空间生命周期理论意义的讨论
    3.3 技术发展模型及技术轨道转辙证明
        3.3.1 逻辑斯蒂曲线模型及技术选择
        3.3.2 技术选择中的技术轨道转辙
    3.4 创新动态过程的瓶颈模型
        3.4.1 A-U模型的量化说明
        3.4.2 动态创新过程理论的模型
        3.4.3 对动态创新过程理论的量化
        3.4.4 创新动态模型的判据
        3.4.5 判据的使用
    3.5 本章小结
第4章 技术选择的基本原则研究
    4.1 技术选择的界定
    4.2 技术选择的基本原则
    4.3 技术选择的主体确定原则
    4.4 技术选择的目标原则
        4.4.1 企业层面的技术选择
        4.4.2 产业方面的技术选择
        4.4.3 国家层面的技术选择
    4.5 国家关键技术选择的原则
    4.6 高技术产业的技术选择原则
        4.6.1 高技术产业技术选择的特性
        4.6.2 高新产业技术发展的准则
        4.6.3 竞争理论上的高新产业技术选择原则的设计
    4.7 本章小结
第5章 高新技术产业技术选择的指标体系
    5.1 传统技术选择理论剖析
        5.1.1 经典技术选择理论
        5.1.2 传统技术选择理论的本质
    5.2 基于技术选择的高新产业中高技术的本质特征
        5.2.1 高技术的本质特征
        5.2.2 高新技术产业的界定及特点
        5.2.3 光电子产业的高技术特征
    5.3 高技术产业技术选择指标体系
        5.3.1 高技术产业技术选择的新视角
        5.3.2 新视角下的高新产业技术选择指导原则
        5.3.3 新视角下的高新技术产业技术选择指标体系
    5.4 本章小结
第6章 国内外光电子技术产业发展现状分析
    6.1 光电子技术产业概况
        6.1.1 光电子技术产业简介
        6.1.2 光电子产业产品构成
    6.2 国外光电子技术产业发展概况
        6.2.1 国外光电子产业经济规模
        6.2.2 国外光电子产业产品构成分析
        6.2.3 光电子产业总体发展趋势分析
    6.3 我国光电子产业发展现状
        6.3.1 吉林省光电子产业现状及发展
        6.3.2 我国光电子产业总体发展形势
    6.4 我国光电子技术产业发展的主要问题分析
        6.4.1 国内外光电子产业发展趋势概述
        6.4.2 我国光电子产业技术状况分析
        6.4.3 我国光电子产业基础分析
        6.4.4 我国光电子产业发展存在的主要问题
    6.5 本章小结
第7章 我国光电子产业技术选择方案设计
    7.1 光电子产业技术选择的总体思路
    7.2 国外光产业技术发展路线概述
        7.2.1 产业关键产品技术
        7.2.2 产业关键工艺技术
        7.2.3 国外光产业技术发展趋势
    7.3 光电子产业技术轨道特征分析
        7.3.1 光电子产品构成比的关联度分析
        7.3.2 光电子产品构成比的聚类分析
        7.3.3 光电子产品构成比的因子分析
    7.4 激光技术发展轨道的理论分析
        7.4.1 1997-2005 年全球激光产品的统计分析
        7.4.2 固体激光技术轨道转辙的分析
    7.5 激光技术创新动态过程分析
        7.5.1 激光产品的聚类分析
        7.5.2 激光产品的主成分因子分析
    7.6 我国光电子技术产业的技术选择
        7.6.1 根据文献对光电子技术发展的评价与分析
        7.6.2 我国光电产业技术选择的方案
    7.7 本章小结
第8章 我国光电子产业关键技术选择与发展对策
    8.1 国家关键技术选择的准则
    8.2 日本制定的光存储技术路线图的启示
    8.3 国家总体战略目标下的关键技术选择
    8.4 激光关键技术及选择
        8.4.1 激光制造和加工技术
        8.4.2 激光医疗技术
        8.4.3 光通信技术
    8.5 液晶显示领域关键技术及选择
    8.6 LED关键技术及选择
    8.7 太阳能关键技术及选择
    8.8 我国光电子技术发展对策研究
    8.9 本章小结
第9章 研究结论与研究展望
    9.1 研究工作总结
    9.2 未来研究展望
    9.3 结束语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1 Mathcad2000 计算灰色关联度程序
附录2 Mathcad2000 计算GM(1,1)残差预测模型程序
附录3 Mathcad2000 计算模型误差检验程序
附录4 2003 年和2004 年激光器构成比汇总表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主要科研成果
摘要
Abstract

(9)光纤有源器件激光焊接封装的关键技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缩略词
第一章 绪论
    1.1 课题的来源及意义
        1.1.1 课题的来源
        1.1.2 课题研究的背景与意义
    1.2 光纤器件封装
        1.2.1 封装流程与关键技术
        1.2.2 光纤自动对准国内外现状分析
    1.3 自动对准算法
        1.3.1 粗对准算法
        1.3.2 精密对准算法
    1.4 激光焊接焊后位移的特征分析与补偿控制
    1.5 论文的主要研究内容和章节安排
第二章 多自由度通用光纤对接平台的研究
    2.1 多自由度通用光纤对接平台的构建
        2.1.1 设计思想
        2.1.2 多自由度通用光纤对接实验平台的构成
    2.2 步进电机驱动的柔性铰链微动工作台
        2.2.1 柔性铰链微动工作台的原理特点
        2.2.2 柔性铰链微动工作台的解析分析
        2.2.3 柔性铰链微动工作台的有限元分析
    2.3 光纤对接平台的性能分析
        2.3.1 丝杠导轨平台
        2.3.2 角度转动平台
        2.3.3 柔性铰链微动工作台
    2.4 本章小结
第三章 对准误差与耦合损耗的理论与实验分析
    3.1 单模光纤的对接耦合
        3.1.1 基本概念
        3.1.2 单模光纤对接时附加损耗与对准误差的关系
    3.2 激光二极管与单模光纤的对接
        3.2.1 耦合模型
        3.2.2 对准误差引起附加损耗的理论分析
        3.2.3 对准误差引起附加损耗的实验分析
    3.3 本章小结
第四章 自动快速对准控制算法的研究
    4.1 粗对准盲目搜索算法
    4.2 基于抛物线拟合的光纤自动对准新算法
        4.2.1 基本原理
        4.2.2 仿真分析
        4.2.3 实验结果
    4.3 基于模式搜索原理的光纤自动对准新算法
        4.3.1 基本原理
        4.3.2 仿真分析
        4.3.3 实验结果
        4.3.4 模式搜索法与爬山法的参数选择
    4.4 本章小结
第五章 激光二极管激光焊接封装焊后位移特征的理论分析
    5.1 激光焊接的原理特点分析
        5.1.1 激光焊接的原理特点
        5.1.2 脉冲激光点焊的主要参数
        5.1.3 焊接类型的选择
        5.1.4 焊后位移的成因
    5.2 激光二极管激光焊封装焊后位移特征的理论分析
        5.2.1 激光二极管封装的几何模型
        5.2.2 激光二极管封装有限元仿真的数学模型
        5.2.3 激光二极管封装有限元仿真的分析方法
        5.2.4 激光二极管封装焊后位移有限元仿真的结果及讨论
    5.3 本章小结
第六章 激光二极管激光焊接封装焊后位移的定向热补偿研究
    6.1 光纤有源器件激光焊接封装系统的组建
        6.1.1 柔性铰链微动工作台的结构优化
        6.1.2 光纤有源器件激光焊接封装系统
    6.2 激光二极管封装焊后位移特征的实验分析
        6.2.1 封装组件
        6.2.2 器件封装自动对准实验
        6.2.3 焊后位移特征的实验分析
        6.2.4 焊后位移的定向热补偿
    6.3 本章小结
第七章 总结与展望
    7.1 全文总结
    7.2 研究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表
作者在学期间取得的学术成果
    1 发表的论文
    2 申请的专利

(10)LD端面泵浦Nd:YAG激光器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前言
    1.1 二极管泵浦固体激光器的优点
    1.2 激光二极管泵浦固体激光器的发展历程
    1.3 DPSSL 的发展方向
        1.3.1 高功率输出
        1.3.2 多波长输出
        1.3.3 小型化发展
        1.3.4 向多种激光材料发展
    1.4 大功率DPSSL 的应用
        1.4.1 材料加工
        1.4.2 同位素分离
        1.4.3 激光显示
        1.4.4 激光准直
        1.4.5 电子消费品类产品中应用
        1.4.6 科学研究
        1.4.7 激光核聚变
        1.4.8 医疗应用
        1.4.9 战术军用
        1.4.10 用作光纤激光器或放大器泵浦源
第二章 LD 泵浦的激光晶体及Nd:YAG 激光晶体特性
    2.1 激光晶体分类及发展现状
        2.1.1 稀土增益材料
        2.1.2 掺杂过渡族金属离子的增益材料
        2.1.3 掺杂钶系离子的增益材料
    2.2 Nd:YAG 晶体的特性
        2.2.1 Nd:YAG 晶体的物理特性
        2.2.2 Nd:YAG 晶体的激光特性
第三章 LD 端面泵浦Nd:YAG 激光器
    3.1 LD 端面泵浦Nd:YAG 激光器的理论知识
        3.1.1 LD 的发射光谱Nd : YAG 的吸收光谱
        3.1.2 Nd:YAG 的吸收光谱
    3.2 1319nm 和1338nm 光波透过率关系的数学分
    3.3 LD 泵浦Nd:YAG 激光器的结构形式
        3.3.1 侧面泵浦
        3.3.2 端面泵浦
        3.3.3 直接端面泵浦
        3.3.4 光纤耦合端面泵浦
        3.3.5 包层泵浦(Cladding Pumping)
        3.3.6 紧凑折叠式泵浦(Tightly Folded Pumping)
        3.3.7 基于激光束内反射的泵浦结构
第四章 LD 端面泵浦Nd:YAG 激光器的实验研究
    4.1 LD 端面泵浦连续1319nm 单波长Nd:YAG 激光器
    4.2 LD 端面泵浦连续1319nm 单波长Nd:YAG 激光器结构及镜片镀膜设计
    4.3 实验研究
    4.4 结论
第五章 LD 端面泵浦Nd:YAG 946nm 激光器研究
    5.1 宽带光源理论知识
    5.2 LD 端面泵浦Nd:YAG 946nm 激光器研究
参考文献
发表论文和科研情况说明
致谢

四、通信用激光二极管市场2000年骤升50%(论文参考文献)

  • [1]无线激光近距通信及热防护技术[D]. 谭雯. 中北大学, 2021
  • [2]集成可见光通信系统中关键技术的研究[D]. 闫冬. 天津大学, 2020(01)
  • [3]高功率可调谐掺铥光纤激光器理论研究[D]. 苗永杰. 北京交通大学, 2020(03)
  • [4]激光三角法测距系统的设计与研究[D]. 余文杰. 广东工业大学, 2020(06)
  • [5]LD端面泵浦准三能级激光器激光转换效率优化[D]. 李伯杨. 西安工业大学, 2019(03)
  • [6]矿用激光检测甲烷相关参数控制与补偿算法研究[D]. 樊荣. 西安科技大学, 2015(01)
  • [7]大功率半导体激光器控制及调制技术的研究[D]. 郝子强. 长春理工大学, 2008(02)
  • [8]我国光电子产业的技术选择及对策研究[D]. 王希军. 吉林大学, 2006(05)
  • [9]光纤有源器件激光焊接封装的关键技术研究[D]. 淳静. 国防科学技术大学, 2006(05)
  • [10]LD端面泵浦Nd:YAG激光器的研究[D]. 赵欣. 天津大学, 2006(05)

标签:;  ;  ;  ;  ;  

2000年通信激光二极管市场猛增50%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