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剩余劳动力的一种简单计算方法

农村剩余劳动力的一种简单计算方法

一、一种测算农村剩余劳动力的简便方法(论文文献综述)

赵世秀[1](2021)在《黑龙江垦区农业机械化与新型城镇化协调发展综合评价研究》文中研究说明面对经济新常态的挑战,中央提出了供给侧、需求侧双向改革促进经济可持续发展的思路,制定了新型城镇化战略以及乡村振兴战略。其根本目的是提高社会生产力水平,优化资源要素配置,落实好以人为本的发展思想,积极提升发展质量,全面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但“三农”问题和新型城镇化存在区域复杂性和差异性,黑龙江垦区作为中国最大的垦区,现代化大农业示范效应显着,农业占比高,城镇化过程具有特殊性。农业机械化和新型城镇化协调发展关系到粮食安全,供、需双向改革,区域新型城镇化和乡村振兴战略的有利实现。因此,在已有研究的基础上,本文按照理论联系实际的思路,综合农业系统工程、协同论、计量经济学、发展经济学、统计学、管理学等多学科理论,定性与定量分析方法相结合,对黑龙江垦区农业机械化与新型城镇化互动协调发展问题进行了较深入研究。(1)建立黑龙江垦区农业机械化和新型城镇化协调发展关系研究模型。在界定农业机械化与新型城镇化内涵的基础上,按时序分析了黑龙江垦区农业机械化、新型城镇化的发展历程,影响因素及存在的问题。运用新经济增长理论、系统论等,结合黑龙江垦区的实际情况,借鉴发达国家经验,梳理了农业机械化与新型城镇化互动发展机理,建立了农机化和新型城镇化两变量的向量自回归模型和系统耦合度模型。(2)综合评价黑龙江垦区农机化和新型城镇化发展水平。基于DPSIR概念模型,从驱动力、压力、状态、影响、响应五个维度,分别建立黑龙江垦区农业机械化、新型城镇化综合评价指标体系,运用加权平均法计算的线性模型得出黑龙江垦区农业机械化综合评价值从2004年的0.2增长到2018年的6.21,新型城镇化综合评价值从2004年的0.19增长到2018年的1,两系统综合发展水平均呈现不断提升趋势,经济收入、农机动力、劳动生产率、人的文化素养等主要因素对各系统影响明显。在评价过程中,运用层次分析法计算主观权重,粒子群算法优化的投影寻踪模型计算客观权重,进而求得综合权重进行综合评价,使评价更高效、准确。(3)实证研究黑龙江垦区农机化和新型城镇化动态发展关系。运用系统耦合协调度模型、VAR模型和生产函数模型,采用时间序列统计分析方法测算了农机化与新型城镇化的协调度、动态影响关系和贡献率。耦合协调度模型测算结果显示:2018年垦区农业机械化与新型城镇化的协调度达到优秀协调水平,两者间有着非常明显的互相影响关系,但耦合协调度显示,2004-2015年期间,农业机械化长期滞后于新型城镇化发展;2016-2018年,农业机械化出现加速发展,城镇化发展相对滞后;2018年时,农机化和新型城镇化近乎实现同步协调发展,但此时新型城镇化滞后于农机化发展。VAR模型实证得出:2004-2018年间,农机化对城镇化的平均贡献率为38.76%,城镇化对农机化的平均贡献率为53.77%。基于CD生产函数测算的2004年-2018年黑龙江垦区农业机械化对经济增长贡献率的平均值为28.78%。通过农机贡献率值和各投入要素的产出弹性可以看出,近些年来黑龙江垦区经济增长速度较快,与劳动力资源,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农业机械总动力,环保投入,基础设施投入要素有关,其中农业机械化的贡献最为明显。因此,为促进两系统优化协调发展,应在不断提升农机化发展层次的同时,重视新型城镇化的发展。(4)根据区情提出促进农机化和新型城镇化协调发展的对策。为使农机化与新型城镇化协调发展,至2035年全面实现现代化,应在政策制度、社会经济发展、科技人才三方面制定有效策略。政策制度层面,建立健全产业支撑和社会服务管理制度,建立起与黑龙江垦区改革相适应的农业现代化产业支撑金融、服务、管理政策体系,发挥政府部门社会管理职能的优势,提高城镇治理水平和社会保障服务水平。社会经济发展方面,继续坚持发展现代化农业,发挥现代企业经管优势,促进农机智慧化升级发展,延展产业链推动农机制造业、服务业发展;不断优化升级产业结构,发挥特色城镇化集聚效应,加强城镇吸引力,促进城镇经济繁荣,发挥市场作用,促进资源的进一步优化配置。科技创新和人才育成方面,鼓励研发和创新,提升农机化高科技水平;培养具备现代农机技术的职业农民和引进高质素农机智慧化专业人才,形成人力资源、资金运用和产业发展进一步优化协调的城乡融合发展新局面。

王小丽[2](2020)在《农村劳动力转移对粮食生产环境技术效率影响的研究》文中指出2020年中央“一号文件”提出稳定粮食生产:粮食播种面积和产量保持基本稳定。这是自2004年以来中央关于“粮食问题”的第17次重点关注,重要性不言而喻。改革开放以后,我国不管是在粮食生产还是在农业发展方面都取得了一定的进步,但这种进步的后面可谓是付出了巨大的代价,在一定程度上是以牺牲农业环境换来粮食生产和农业发展。城镇化战略快速推进引导农村劳动力大量转移,农村劳动力转移对于粮食生产来说是一把“双刃剑”。一方面,由于大量的农村劳动力迅速转移,粮食的生产缺乏应有的劳动力,进而直接导致国家粮食产量迅速下降;另一方面,农村劳动力的转移在一定程度上可以给人们带来更多的经济收入,同时通过作物种植结构的调整可以弥补劳动力转移带来的损失,从根本上降低劳动力转移的风险,相反还能够从根本上促进粮食的快速生产。本文利用1999-2018年我国省级面板数据,首先利用非期望产出的DEA模型将粮食生产中所面临的环境因素纳入到我国粮食生产技术效率测算和分析框架中去,测算全国以及三大粮食生产功能区的粮食生产环境技术效率,然后运用Tobit回归模型和分位数回归模型,考察农村劳动力转移对我国粮食生产环境技术效率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1)从全国层面看,农村劳动力转移系数估计值显着为正,说明考察期(1999-2018年)农村劳动力转移对我国粮食生产环境技术效率具有正向作用。农村劳动力非农转移并没有对农业资源要素进行剥夺从而导致农村劳动力变成稀缺性资源,相反,非农转移释放了农村剩余的人力资源,提高了农业和非农业生产资源的配置效率。(2)农村劳动力转移在三个粮食生产功能区(粮食主产区、粮食平衡区、粮食产销平衡区)均显着为正。但是农村劳动力转移对粮食生产环境技术效率的影响程度在三个功能区呈现出不同:粮食产销平衡区>粮食主产区>粮食主销区。根据本文的研究结论,得出以下政策建议:(1)评价粮食生产效率时,要尽量包含环境代价进行测算,以期更加准确评价我国粮食生产的成效,为后续粮食生产提供建议,促进粮食产量不断增加。(2)应不断鼓励劳动力参与到非农经营活动中,合理有效地引导农民工进入非农产业。(3)促进“生产要素资源的相互流动”,将粮食生产由劳动密集型(以劳动作为主要投入要素)投入转换为技术、资本密集型(机械、化肥、地膜和农药)投入,推动粮食生产结构性改革;针对技术、资本密集型粮食生产,加速土地流转利用,改革传统土地制度,适度开展粮地规模化经营。(4)加大财政支农力度,调整财政支农结构,让资金真正落到实处,调动农民的积极性,以期提高粮食生产环境技术效率。首先是各级财政部门要规划好农业预算投入资金量和重点方向,其次是要合理制定全年、各个季度农业支出进度,最后做到支农资金专项专款。(5)对于三大功能产区的政策建议。国家可以继续加大对农村劳动力非农转移的有序指导工作,特别是在粮食平衡区,农村劳动力的转移可以将农业剩余劳动力进行有效地利用,在一定程度上能够有利于农村劳动力的合理分配,同时对于农村粮食产量的增加有一定的推动作用。

温今婧[3](2020)在《产业结构变迁对城乡收入差距的影响 ——基于我国30个省份面板数据对比分析》文中研究说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随之经济发展也进入了新阶段。截至2018年底,我国的国内生产总值达到90.0310万亿元,突破了90万亿元。中国经济快速发展要归功于:我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与改革开放政策,促使各种资源的配置更为合理和高效。同时,由于中国的“二元经济结构”,在农村,主要是收益相对较低的第一产业;在城镇区域,发展的更多是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这也导致了分布在农村或城市的居民,其收入会有较大差距。近几年,虽然城乡居民收入差距逐步缩小,但依然存在一定的不平衡。党的十九大提出贯彻新发展理念,实施区域协调发展战略,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经济体系,让改革开放的发展成果惠及所有民众,实现社会公平、协调的发展,最终实现建设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伟大目标。为了达到上述目标的实现,无疑要将经济改革的重点放在优化产业结构上,促进产业结构升级。此外,十九大报告也明确指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这不能仅仅依靠农村的发展,还需要我们精准把握城乡区域的协调发展。因此,我们可以借助产业结构的变迁发展,在让经济发展绽放活力的同时,让城镇和农村获得共同繁荣,使得收入在城乡之间分配的差异不断地减小。论文分析了我国产业结构和城乡收入差距的现状,指出了存在的问题。通过选取我国2002年--2018年30个省份的面板数据,对总体进行回归,分析产业结构的影响效应,结果表明产业结构的变迁,从合理化角度来说,对城乡收入的公平分配产生积极影响,带来该差距的逐步缩小,从高级化角度来说,对城乡收入差距产生可能扩大可能缩小的双重影响;第一、二产业劳动生产率的提高有助于缩小城乡收入差距,但第三产业劳动生产率的提高会扩大城乡收入差距;城乡固定投资差距、经济发展水平、政府支持力度等均会作用于城乡收入差距。以经济分区进行对比研究,发现西部地区产业结构高级化会使得城乡收入差距越来越大;东北三省第二产业劳动生产率的不断提高会抑制城乡收入差距扩大,第三产业劳动生产率提高反而加剧城乡收入差距,但其他三个地区第二产业劳动生产率提高使城乡收入差距增大,第三产业劳动生产率提高会有效减小城乡收入差距。因此,我们可以通过提高农业现代化,不断发展非种植业,提升农民知识技术水平等促使农民增收;通过发展新型工业、现代服务业,推动城乡一体化,充分吸收农村剩余劳动力,来缩小城乡居民收入差距,使我国经济获得协调可持续的发展。

李天华[4](2020)在《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青海省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就业研究》文中研究指明要实现乡村振兴,必须解决好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就业问题。青海省自然条件恶劣、经济发展落后,极大地阻碍了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就业的脚步,进而阻碍了乡村振兴战略的推进。论文基于乡村振兴战略的背景,对青海省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就业进行研究。论文旨在帮助青海省农村富余劳动力在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实现合理有序转移,力求将青海省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就业融入到乡村振兴战略中。论文采用文献研究法、实地调查法、定量分析与定性分析相结合的方法进行研究。通过研究,得到如下结论: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就业与乡村振兴战略是一种良性互动的关系,二者相辅相成;截至2017年底,青海省共有农村富余劳动力31.97万人;在乡村振兴战略的大背景下,对青海省农村富余劳动力应采取就地消化为主、异地转移为辅的转移路径;必须依托乡村振兴战略、推进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就业,同时,要不断净化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就业的外部环境、提升他们的整体素质,以破解青海省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就业的困境。

张光辉[5](2019)在《二元经济转型视角下农民工市民化研究》文中研究指明经过改革开放四十年的转型发展,我国工业化和城镇化水平有了很大提高,并从低收入国家进入了中高收入国家行列。但是,城乡二元结构仍然明显存在,反映二元经济结构强度的二元对比系数不仅低于发达国家水平,也低于和我们发展程度大致相同的发展中国家水平(1)。由于二元结构是中国经济的基本结构特征,工农间与城乡间的巨大二元反差,依然是制约国民经济持续健康发展的症结所在。从这个意义上讲,二元经济转型不仅是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重要内容,也是释放经济增长潜力,实现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关键。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已有2.88亿农业劳动力转移到非农产业(2),但这些转移人口只是基本完成了职业上的非农化转变,却没有完成从农民到市民的身份转变。数以亿计的农民工长期候鸟式往返于乡城之间,在享受公共服务方面与城镇居民存在着巨大差别,引发了诸多的经济与社会问题。如果说,农民工非农化与市民化相脱离,以低劳动力成本促进了中国工业化发展,那么,在新的历史条件下,这一劳动力转移方式的负面影响日益显现。因此,农民工市民化已成为现阶段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促进二元经济转型亟待解决的首要问题。经典的二元经济理论虽然都把农业劳动力非农转移作为二元经济转型的核心问题,但也都把农业劳动力非农职业转变和市民身份转变作为同一过程,受此影响,国外学者很少专门研究农业转移人口的市民化问题。我国学者虽对农民工市民化问题进行了大量研究,也取得了丰富的研究成果,但这些研究多集中于对农民工市民化涵义、农民工市民化进程、农民工市民化成本分担、农民工市民化的影响因素,以及推进农民工市民化对策等方面。本文综合运用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发展经济学、新制度经济学、劳动经济学、计量经济学等理论,尝试以二元经济转型为视角研究农民工市民化问题。主要内容有:第一,对农民工市民化如何促进二元经济转型进行了系统的理论分析。从农民工的经济融入和社会融入两大方面阐述了农民工市民化的内涵,并把农民工市民化看作是高度复杂的社会系统工程和循序渐进的动态演变过程。在概述刘易斯—费景汉—拉尼斯模型核心内容的基础上,论证了二元经济转型的基本涵义。重点探讨了农民工市民化促进二元经济转型的作用机理:农民工市民化可以增加劳均耕地面积,通过土地规模经营促进农业现代化进程;农民工市民化可以提高农民工和农村居民的人力资本投资意愿和投资能力,进而促进工业化与农业现代化的良性循环;农民工市民化可以通过释放消费需求和投资需求潜力,为农业与非农产业协调发展提供市场条件;农民工市民化可以通过城镇化转型,充分发挥城镇的聚集效应和对农村的辐射、带动作用,促进工农协调和城乡融合。第二,考察了中国农业劳动力转移与农民工市民化现状。运用历史与现实分析相结合的方法,以中国从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轨的非均衡制度变迁为背景,分析了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农业劳动力转移的非城镇化、半城镇化的路径特点;考察了中国农业劳动力转移的现状,分析了其变动趋势;从经济融入和社会融入两个方面考察了农民工市民化融入现状;基于生活工资Anker法测量了农民工市民化程度,结论是目前我国农民工市民化程度为54.9%。第三,分析了农民工非农化与市民化相脱离对二元经济转型的影响。农民工非农化与市民化相脱离不利于农民工和农村居民的人力资本投资,制约了我国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农民工非农化与市民化相脱离是我国城镇化滞后于工业化的重要原因,这不仅影响了第三产业发展、制约了消费需求扩大,还影响了城镇聚集效应和对农村的辐射、带动作用,不利于农业与非农产业、城镇与乡村的协调发展;农民工非农化与市民化相脱离,使其难以彻底退出农业生产,农业经营规模不仅没有随着农业劳动力的转移而相应扩大,反而由于农地非农化等因素持续减少,严重影响了我国的农业现代化进程;农民工就业稳定性差,收入水平和公共服务待遇低,使他们成为城镇中的边缘群体,导致了城镇内部的二元分化;大量青壮年劳动力进入城镇就业,把老弱妇孺留在农村导致农村“空心化”。第四,探讨了农民工市民化面临的困境及其制度性成因。现阶段我国农民工市民化面临着城镇就业岗位与生活成本、落户难易程度相背离;农民工市民化能力与市民化意愿不匹配;农民工市民化诉求与地方政府市民化动力不对等;农民工市民化收益分享与成本分担契合难度大四个症结性难题。形成上述农民工市民化困境的制度性成因也主要有四个方面,即城乡二元户籍制度历史积累问题严重;城乡二元土地制度改革相对滞后;政绩考核体系和资源配置制度存在缺欠;财权与事权不匹配的财政体制。在分析农民工市民化困境及其制度性成因的基础上,本文还运用固定效应回归模型和断点回归模型,检验了我国户籍制度改革对农民工市民化的影响,结论是户籍制度变革对农民工市民化程度有显着的正向影响。第五,在理论分析和经验实证的基础上,针对现阶段农民工市民化面临的症结性难题及其制度性成因,从完善政府治理,促进城乡与区域间资源合理配置;深化户籍及其相关制度改革,促进城乡公共服务均等化;深化农村土地制度改革,增加农民工财产性收入;深化财政体制改革,破解农民工市民化的财力约束;完善劳动力市场,提高农民工的市民化能力五个方面提出了推进农民工市民化的对策建议。

杜宇[6](2019)在《农村劳动力转移模式及外部动力评价研究》文中指出农村劳动力是我国改革开放以来实现经济增长过程中最重要的劳动力要素之一,其转移、流动,是劳动力因素随着空间、地位、结构的变化而实现优化配置的过程,是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动力。对农村劳动力转移进行研究是解决城镇化工业化进程中各项难题的起点,也是推进新型城镇化战略的现实基础。本文以31个省市为基本核算单位,估算农村劳动力可输出及输入量,结合农村劳动力转移影响因素,划分我国农村劳动力转移的模式。系统地分析影响我国农村劳动力持续转移的动力,将其分为内外两大类,因内部动力的人力资本提升属于长期投资效应,现期应大力提升对农村教育的投入时,更应为农村劳动力有量有质地转移提供良好的外部动力。因此本文有针对性的按农村劳动力转移地不同模式,评价社会公平推动外部动力、经济发展拉动外部动力以及考核经济社会发展协调的综合动力,为农村劳动力持续转移提出有效的对策建议。本文主要内容为以下几点:(1)构建乡村劳动力平衡模型估算31个省市可输出农村劳动力数量,构建劳动力平衡模型估算31个省市输入农村劳动力数量。这两个劳动力平衡模型中的一个关键变量为农业劳动力实际需求数量,通过比较了学术界主要的估算方法的优劣,最终确定采用工日法估算该变量。在此基础上,估算了 31个省市2009~2016年农村劳动力输出和输入量,按照国家统计局区域的划分整合数据,与《农民工监测报告》中相应区域的农民工输出、输入量进行比较,验证估算结果的科学性。根据净输入率对农村劳动力转移划分了基本类别:高度净输入区域、中度净输入区域以及净输出区域。(2)采用决策试验和评价试验法,确定我国农村劳动力转移的影响因素,结合31个省市估算出的农村劳动力输出量、输入量、净输入量,通过聚类分析法将我国农村劳动力转移划分为五类模式。构建回归模型,通过面板数据分析农村劳动力净输入(或净输出)对每类转移模式的经济增长的贡献,分析结果表明第Ⅱ类外来人口导入模式、第Ⅲ类相对封闭本地自发型流动模式、第Ⅳ类本地人口导出模式中农村劳动力转移对其经济增长具有显着的贡献。(3)首先确定我国农村劳动力持续转移的内外动力,通过实证分析确定这两类动力所应包含的关键因素。内部动力为农村劳动力人力资本的提升,其关键因素有思想观念、受教育水平、劳动素质与能力、敬业精神与就业收入水平五项,但因城乡人力资本的投资差异、二元劳动力市场的影响和农村教育投资困境导致我国现期农村劳动力能力禀赋低,因此应建立良好的外部动力环境,激励农村劳动力自发的提升其人力资本水平。外部动力包括社会公平推动和经济发展拉动,其中社会公平推动包括就业收入公平、教育文化公平、医疗卫生公平和社会保障公平四个关键因素。外部动力经济发展拉动中,因农村劳动力转移对其有显着贡献的第Ⅱ类外来人口导入模式、第Ⅲ类相对封闭本地自发型流动模式、第Ⅳ类本地人口导出模式中所各自包含的区域面临的经济发展现状及未来发展路径有所区别,因此通过实证分析,确定第Ⅱ类外来人口导入模式的经济发展拉动关键因素为经济实力、经济结构、经济效率和经济潜力四项因素;确定第Ⅲ类相对封闭本地自发型流动模式的经济发展拉动关键因素为产业集聚、资本集聚、人口集聚和技术集聚四项因素;确定第Ⅳ类本地人口导出模式的经济发展拉动关键因素为城乡基础实力、城乡关联强度、城乡统筹能力和城乡竞争潜力四项因素。(4)考虑到教育本身为长期投资效应,以及我国现期农村教育困境,农村劳动力人力资本提升在短期内没有详实的数据做论证评价,因此本文主要对农村劳动力持续转移的外部动力社会公平推动和经济发展拉动做评价分析。首先,采用德尔菲专家咨询法确定社会公平推动评价指标体系,包含4个维度26项指标,通过综合集成法确定指标体系权重,对指标体系的信度和效度进行检验。其次,我国市场经济确立是1992年,从这以后农村劳动力成规模性的开始流动,因此对1992~2016年的社会公平状态进行评价。最后,对31个省市和农村劳动力有显着经济贡献的三类转移模式分别作了社会公平状态的评价。其中,包含第I类超大规模与超强人口集聚模式的北京、上海、天津,第Ⅱ类外来人口导入模式的江苏、浙江、广东和福建与第Ⅲ类相对封闭本地自发型流动模式中的山东这8个省市的社会公平指数高于全国平均值,其余23个省份低于全国平均值,可见我国社会资源过于集中在经济发展好的区域。(5)经济发展拉动评价①采用德尔菲专家咨询法确定三类模式的经济发展拉动评价指标体系,通过综合集成法确定指标体系权重,并对指标体系的信度和效度进行检验。其中,第II类外来人口导入模式的经济发展拉动评价指标体系包含4个维度45个指标、第III类相对封闭本地自发型流动模式经济发展拉动评价指标体系包含4个维度37个指标、第IV类本地人口导出模式经济发展拉动评价指标体系包含4个维度33个指标。②对三个模式各自的经济发展拉动状态进行评价,外来人口导出模式中除经济结构外,其余三个维度对经济起正向效应;相对封闭本地自发型模式,人口集聚和资本集聚发展相对缓慢,资本集聚在四个维度中先下降在缓慢上升,近几年趋于平稳,产业集聚变化幅度最大;本地人口导出模式四个维度的指数都有增长,但都没有超过0.5,涨幅有限。③对外来人口导入模式经济增长潜力分析中,从4个维度中选取关键变量构建模型,对面板数据采用随机前沿和固定效应模型进行评估,分析结果表明劳动产出弹性和资本产出弹性受到结构变化影响出现下降,全要素生产率和人力资本产出弹性受到结构变化影响出现明显上升。对相对封闭本地自发型流动模式的区域进行经济增长潜力分析,考虑要素集聚具有空间相关性,因此构建三个空间计量模型;又因该模式中8个省份差别较大,因此继续细分了四个小模式,分别进行分析。结果显示山东四个要素集聚都对经济产生增长效应;海南山西体现为资本集聚和人口集聚对本地经济增长产生显着效应;该模式中其余5个省份体现为资本集聚对经济增长产生显着效应。对本地人口导出模式的经济潜力分析中,首先对33个指标通过主成分分析确定6个公因子,构建回归模型,通过面板数据模型分析6个公因子对经济增长的影响。(6)经济、社会共同推动农村劳动力持续转移,从经济发展和社会公平二者之间的发展度、协调度的耦合关系来判定农村劳动力转移的综合动力。根据发展度和协调度的不同组合划分出耦合程度的四种状态,即(高发展-低协调)组合其耦合程度为系统相悖、(低发展-低协调)组合其耦合程度为低水平耦合、(低发展-高协调)组合其耦合程度为虚假耦合、(高发展-高协调)组合其耦合程度为协调耦合。分析表明,外来人口导入模式从1992~2003年的(高发展-高协调)的协调耦合发展至(高发展-低协调)的系统相悖状态;相对封闭本地自发流动型模式从(低发展-低协调)的低水平耦合发展到(低发展-高协调)的虚假耦合状态。本地人口导出模式则从(低发展-高协调)的虚假耦合变化为(低发展-低协调)的低水平耦合状态。

顾天竹[7](2019)在《城市扩张对低技能服务业发展与非农就业创造的影响研究》文中认为城乡统筹发展是我国的大政方针。为了缩小城乡收入差距,也为了实现规模经营和让农民成为有吸引力的职业,最终需依靠农民数量的减少;否则,恩格尔定律:购买食品支出的比例随收入提高递减,相应地社会支付给农业和农民的比例随经济增长而下降,这必然使农民的相对收入下降。基于中国城镇化速度将放缓,未来仍有庞大人口生活在农村这一判断,十九大期间中央提出了乡村振兴战略,这也更需要又快又好地推进城镇化。我国过去的城镇化道路以年轻、人力资本水平相对较高的个体劳动力进城为特色,农村剩余人口主要为低技能劳动力,所以吸引包括中年劳动力在内的农村相对低技能人口进城并且使他们有机会更长久地留在城市是提升城镇化水平的关键。由于城镇化发展最终依靠非农行业对劳动需求来决定,所以城市服务行业发展、尤其是低技能服务业扩张是当前和未来低技能劳动需求增长的主要动力源。此外,城镇化本身也会促进服务业发展,创造对低技能劳动力的引致需求,相比人口分散的农村:一方面,城镇拥有更高的人口密度,其产品和服务市场充分庞大,劳动分工也就足够细化,服务业细分种类和服务从业人员也就越多;另一方面,城镇化提高居民收入水平和时间机会成本,从而刺激服务性消费需求的增长。如此来看,城市扩张有利于低技能服务业扩张以吸纳更多非农就业。然而,在城市发展道路问题上,政府政策的重点是推进中小城镇建设,并且采取措施控制一些特大型城市扩张。这种限制大城市的发展,通过行政力量将经济资源配置在地理劣势地区的做法,既不利于包容性就业也不利于实现经济增长与社会和谐。在此问题上需要继续关注的是:今后农民工转移潜力,特别是大量农村低技能劳动力如何转移到城市内从事非农就业。在农村劳动力需要持续转移的背景下,城市能否为这些劳动力提供足够的非农就业机会?城市低技能服务业扩张是否是创造非农就业的主要源泉?如果低技能服务行业能够吸纳更多的低技能劳动力,那么何种方式的城镇化或何种城市更有利于低技能服务业扩张以创造更多非农就业机会,是大城市还是中小型城市?围绕这些问题,本文将对城市低技能服务业需求和就业的影响因素进行理论分析和实证考察,并测算低技能服务业需求增加及其就业增加的差异与数量关系。本研究主要内容与相应结论如下:研究内容1:理论分析并实证检验城市家庭生活服务外包需求的影响因素,确定城市规模对家庭购买家政服务来代替家务劳动的影响。本部分的研究目标是确定城市规模与家庭生活服务外包行为的关系,预测未来城市人口结构对劳务服务消费需求的影响及变化趋势。本部分研究探讨了家庭生活服务外包需求的影响因素,并主要测度了城市规模对家庭购买家政服务行为的作用。通过家庭层面的数据实证,结果显示从家庭生活服务外包角度来看,城市总人口、人口密度和土地面积对城市家庭是否购买家政服务和购买家政服务时长均有显着正向影响,表明衡量城镇化的三大指标——城市总人口、人口密度和土地面积均是促进城市劳务服务消费需求的重要影响因素。研究内容2:理论分析并实证检验城市低技能服务业消费需求的影响因素,确定城市规模对低技能服务业需求总量和人均需求的影响。本部分的研究目标是确定城市规模与低技能服务业消费需求的关系,预测未来城市规模扩张对低技能服务业需求的影响及变化趋势。本部分研究探讨了城市低技能服务业需求的影响因素,并主要测度了城市规模对低技能服务业生产总值的作用。通过对城市低技能服务业需求总量和人均需求模型进行分步回归,结果发现城市规模在扩大低技能服务业消费需求过程中起到了重要作用,且实证发现城市人口密度变量是最为稳健有效的指标。随后增加了平方项的模型估计,实证结果也显示线性与非线性模型估计结果较为相似。研究内容3:理论分析并实证检验城市低技能服务业实际就业的影响因素,确定城市规模对低技能服务业就业总量和就业比例的影响。本部分的研究目标是确定城市规模与低技能服务业实际就业的关系,预测未来城市规模扩张对低技能服务业就业的影响及变化趋势。本部分研究探讨了城市低技能服务业就业的影响因素,并主要测度了城市规模对低技能服务业实际就业的作用。通过对城市低技能服务业就业总量和就业比例模型进行分步回归,结果发现城市规模在创造低技能服务业就业机会过程中起到了重要作用,且实证发现城市人口密度变量仍是最为稳健有效的指标。随后增加了平方项的模型估计,证实了城市规模对低技能服务业就业的影响存在非线性作用机制,实证结果也解释了拐点基本位于分布区间以外是导致线性与非线性模型的估计结果较为一致的主要原因。研究内容4:理论分析并实证测度城市低技能服务业需求和就业的数量关系,确定城市低技能服务业需求增加对就业增加的非线性影响。本部分的研究目标是测算低技能服务业消费需求与实际就业的关系,预测城市低技能服务业扩张对需求增加与就业增加的数量差异。本部分研究分析了扩大城市低技能服务业消费需求是创造相关行业就业机会的最主要路径,但是伴随着城市规模扩张而产生的低技能服务供给方规模经济,会使得城市低技能服务业就业总量的需求弹性应该小于1。通过对城市低技能服务业就业弹性和就业比例模型的回归,结果发现城市低技能服务业就业随着需要增加而增加,并且就业的需求弹性数值显着小于1,这证实了增加城市居民对低技能劳务服务的消费需求并不必然能够创造同样比例低技能劳动力在服务行业的实际就业机会。研究内容5:理论分析城市规模对低技能服务业需求和就业的影响程度,分别测度城市总人口、人口密度和土地面积对低技能服务业需求和就业的作用。本部分的研究目标是测算城市规模指标与低技能服务就业的关系,比较各指标在截面数据实证和面板数据实证中的一致性和稳健性。本部分研究基于中国人口普查资料和中国城市统计年鉴数据重新估计了城市总人口、人口密度和低技能服务业就业指标,继续使用面板数据进行实证分析。通过面板回归、分年回归和门槛回归,发现在各个时间截面内城市规模对低技能服务业就业均有正向影响,并且在各个实证过程中城市人口密度变量的正向影响仍然最为稳健可靠;即使考虑存在非线性的作用机制,那么从城市规模正向作用的拐点或门槛值基本位于我国现阶段城市规模分布区间以外的情况来看,城市规模继续扩张仍会有利于促进低技能服务业就业的增加。研究证实了城市规模对低技能服务业就业的影响在面板数据和截面数据估计中的一致性,检验了前述实证的结果稳健可靠。综合这五方面研究内容得出以下结论:随着城市规模的扩张,城市家庭生活服务外包的需求增加;这种微观层面上对劳务服务需求的增加,加总可得城市层面上对低技能服务总需求的增加;低技能服务业消费需求的增加会进一步转变为对低技能服务业劳动需求的增加,并以此创造低技能劳动力的非农就业机会;然而由于城市规模扩张会导致服务行业供给方的规模经济,这会使得服务就业会随着服务效率的提高而减少,这最终导致了城市低技能服务业就业的增加幅度小于低技能服务业需求的增加幅度,因而城市规模对低技能服务业就业存在非线性的作用机制;又由于非线性作用的拐点基本位于城市规模分布区间以外,所以现阶段城市规模对低技能服务业就业的正向作用不会改变;无论是从家庭层面数据、城市截面数据、城市面板数据的实证结果来看,城市规模扩张都有利于低技能服务业需求和就业的增加,并且与城市总人口或土地面积变量相比,人口密度变量始终是最为稳健有效的衡量指标;此外,与城市经济发展相关的城市人口结构、职工平均工资、城市产业结构和物质资本投资等因素,也会对城市低技能服务业需求和就业产生影响。综上所述,从发展低技能服务业来吸纳更多农村低技能劳动力非农就业的角度来看,人口高度聚集的大城市要比人口稀松分散的小城市(城镇)的效率更高:例如建设一个200万规模较高人口密度的大型城市要明显优于建设两个100万规模较低人口密度的中型城市;建设一个100万人的中型城市也要优于建设两个50万人的小型城市,以此类推。故本文的研究结论支持通过城市人口聚集和规模扩张来增加低技能服务业需求和就业的政策。本研究在理论上认同从发展城市低技能服务业的角度来转移更多农村低技能劳动力,相关政策建议也有三个方面:其一,适度放宽城乡之间人口流动限制;其二,适度鼓励城乡居民社区集中安置;其三,适度包容城市低技能服务业就业。

吴宪[8](2019)在《中国城乡收入差距及其对经济增长影响的实证分析》文中研究说明近年来,我国经济增长取得了很大成效,我国收入分配差距也在稳步缩小。在经济发展的早期阶段,适度的收入差距会使低收入水平群体更想提高收入,在一定程度上能够激发劳动者的工作积极性,有利于经济增长;但是,收入差距水平过大会导致社会两级分化严重,不利于全社会消费水平的提高,进而影响生产,阻碍经济稳定发展。由于各地区经济联系的日益密切,不同地区间的经济增长与城乡收入差距水平存在一定的空间关联。在此背景下,本文在考虑我国空间区域特征的前提下,研究我国城乡收入差距的影响因素以及我国城乡收入差距对经济增长的影响。本文首先阐述经济增长与城乡收入差距的基本概念,综合国内外学者的研究,将采用泰尔指数来测算1998年至2017年我国31个省市自治区的城乡收入差距水平,并从空间自相关的角度,探索我国城乡收入差距省际间的差异,选取合适的变量,建立城乡收入差距影响因素的空间计量模型。同时,本文还将进一步探究我国城乡收入差距对经济增长的影响,建立城乡收入差距对经济增长影响的面板回归模型。通过实证本文将分析我国城乡收入差距影响因素的区域差异以及城乡收入差距对经济增长是否存在非线性作用关系。通过分析,本文得出的主要观点有以下三点:第一,我国城乡收入差距呈现显着的正向空间相关性。我国不同省份的城乡收入差距在地理位置上存在着高度的空间依赖效应。一个省份城乡收入差距的大小,不仅与其自身的收入差距水平有关,而且会显着受到相邻省份的正向影响。同时,我国城乡收入差距存在着明显的“高-高”、“低-低”的集聚效应。其中,“高-高”集聚主要分布在西南、大西北等欠发达地区,“低-低”集聚主要分布在比较发达的东部、北部和南部等沿海地区。第二,我国城乡收入差距影响因素的作用程度存在区域差异性。从整体上看,对外开放水平、城镇化水平、人力资本水平和工业化水平对城乡收入差距的影响系数为负,政府扶农水平的影响系数为正。但由于地理位置与经济发展水平的差异,黄河中游和长江中游地区的对外开放水平、东北地区的金融发展水平不利于城乡收入差距的缩小。而人力资本水平除了在北部沿海地区有利于城乡收入差距的缩小,在其他地区的影响不够显着。城镇化、工业化水平的提升有助于城乡收入差距的缩小,但在沿海地区的作用却不明显。第三,我国城乡收入差距对经济增长存在倒“U”型关系。一方面,城乡收入差距促进了资本积累,使得我国出口产品具有竞争优势,推动我国经济增长。另一方面,城乡收入差距抑制了农村消费市场的发展,使得我国居民消费率较低,农村居民人力资本投资不足,从而阻碍经济增长。

车四方[9](2019)在《社会资本与农户多维贫困 ——作用机制与影响效应》文中研究说明贫困问题是全世界面临的共同难题。随着我国经济的高速发展,收入不再是唯一衡量贫困的标准,贫困更多的表现为人们的“可行能力”被剥夺,这些可能能力包括教育获得、疾病救助、饥饿消除以及其它社会权利的获取。由此可见,贫困本质上是一种复杂的多维现象。换句话说,从多维度衡量贫困更能把握和描述贫困的内涵和外延。众所周知,我国农村是贫困发生的“主战场”,虽然截止2017年末农村绝对收入贫困发生率降为3.1%,但是农户家庭面临着贫困程度更深、减贫难度更大以及相对贫困和多维贫困更加凸显等新特征。于是,本文基于农户家庭多维贫困开展研究。同时,人们越来越意识到,无论是个体、家庭还是国家层面,消除贫困不能仅仅依赖于传统的物质资本和人力资本,社会资本也是影响贫困的重要因素。事实上,我国农村是基于血缘、亲缘和地缘等形成的“关系”型社会,社会资本在市场机制不足的农村地区扮演着重要角色。然而,现有大部分研究仅将社会资本作为影响农户收入、健康等单维度的重要变量,并未重视社会资本对农户多维贫困的影响。鉴于此,本文以社会资本为切入视角,着重解决社会资本对农户多维贫困的作用机制和影响效应。本文遵循问题提出理论研究实证研究政策研究的逻辑研究思路,基于中国农村的贫困实际,采用规范研究和实证研究相结合的研究方法为缓解农户多维贫困提供理论和政策依据。具体地,本文在精准测度我国农户家庭多维贫困水平的基础上,着重构建社会资本影响农户家庭多维贫困的作用机理;采用中国家庭追踪调查(CFPS)数据,并综合运用最小二乘法、分位数回归法、中介效应法、Probit法、工具变量法等实证检验社会资本对农户家庭多维贫困的影响效应;最后基于稳健的研究结论提出精准测度和缓解农户多维贫困的政策建议。本文的主要研究内容和研究结论归纳如下:第一,借鉴并拓展了多维贫困理论,构建了中国情景下的农户家庭多维贫困指标体系,运用人工神经网络法选取指标权重,分别从静态和动态视角测度并分解了农户家庭的多维贫困广度、深度和强度水平及演变情况。(1)构建包含收入、教育、健康、金融等维度的农户家庭多维贫困指标体系。相较已有研究,本文主要增加了金融指标,该指标体系更能体现当前中国农村的多维贫困情况。(2)采用人工神经网络法选取各指标权重,并通过加总误差法建立了评判不同方法选取指标权重的优劣标准。人工神经网络法改善了等权重法不能区分各指标相对重要性的缺陷,也更能体现指标之间的随机性、离散性和非线性性等特点。同时,为了说明人工神经网络法的优势,本文采用加总误差法建立评判等权重法、变异系数法以及人工神经网络法选取我国农户家庭多维贫困指标体系中各指标权重的优劣评判标准。测度结果显示:相较于等权重法和变异系数法,人工神经网络法更能精确测度多维贫困。(3)为了解我国农户家庭多维贫困水平和致贫主素,借鉴A-F多维贫困理论框架,运用CFPS数据分别从静态和动态视角测度并分解了农户家庭的多维贫困广度、深度和强度水平及其演变规律。第二,构建了社会资本影响农户多维贫困的直接和间接作用机理,并通过数理模型演绎了社会资本影响农户多维贫困的门槛效应。社会资本通过影响农户收入、教育获取、健康改善以及金融服务等直接作用于农户多维贫困,且社会资本通过非农就业、信贷约束和社会保险等间接作用于农户多维贫困。此外,通过数理模型演绎了社会资本影响农户多维贫困的门槛作用机理。第三,总体上,我国农户家庭多维贫困广度、深度和强度水平呈逐年减弱的趋势,我国农户多维贫困水平呈典型的区域分布特征;收入、教育、金融等因素是导致农户家庭多维贫困的主要驱动因素,而且不同区域致贫主因存在显着差异。(1)无论是全国,还是东中西部地区,农户家庭多维贫困广度、深度和强度水平从2010年到2014年呈减弱趋势。(2)无论是多维贫困广度,还是多维贫困深度和强度,我国农户家庭多维贫困水平始终呈现西高东低的态势。反映出我国农村地区的多维贫困水平呈现出较为典型的区域分布特征,中西部地区,特别是西部地区的农村贫困状况相对严重。(3)随着贫困维度的增加,多维贫困程度呈下降直至为零,而且东部地区贫困水平下降速率显着快于中西部地区。表明农户家庭不易发生多维极端贫困,东部地区农户贫困维度数普遍小于中西部地区。(4)基于多维贫困指数的分解,发现收入因素、金融因素和教育因素对多维贫困的贡献率最大。其中,东部地区金融因素影响最大,这表明金融服务能力低下已经成为我国东部农户家庭发展的最大障碍;中西部地区仍为收入因素影响最大,且金融因素也逐渐成为其发展的瓶颈。第四,社会资本能显着缓解农户家庭多维贫困水平,但是,社会资本与农户家庭多维贫困之间不仅存在简单的线性关系,二者之间还具有显着的门槛效应。同时,社会资本越丰富,越有助于农户家庭多维贫困的缓解。实证研究发现:(1)社会资本能显着降低农户家庭多维贫困广度、深度和强度水平,具体表现为:社会资本存量越丰富,越有助于缓解农户家庭多维贫困广度、深度和强度水平。(2)在不同的门槛变量下,社会资本与农户多维贫困之间存在显着的非线性关系,即存在显着的“门槛效应”。(3)当人力资本、人均收入、金融服务和社会资本存量跨过一定的“门槛”值后,社会资本才能显着的改善农户家庭多维贫困广度、深度和强度水平。此外,当人均收入和社会资本存量跨过门槛值后,社会资本对农户多维贫困产生显着的负向影响逐渐增强,即社会资本越丰富,越有助于缓解农户家庭多维贫困状况。第五,社会资本影响农户家庭多维贫困的中介效应成立,且农村劳动力非农就业是社会资本影响农户家庭多维贫困的中介变量。通过建立社会资本与农户家庭多维贫困的中介效应模型,实证研究发现:社会资本影响农户家庭多维贫困的中介效应成立,且农村劳动力非农就业是社会资本影响农户家庭多维贫困的中介变量,但是,其影响农村家庭多维贫困广度、深度和强度的中介效应占比不同。相较于已有研究,本文的创新表现为:(1)拓展了农户多维贫困指标评价体系;引入人工神经网络法测算指标权重,提高了多维贫困指数测度的精确性和科学性;测度并分解了农户家庭多维贫困指数体系。正如Sen(1999)指出,贫困不仅仅表现为收入低下,更是人的基本可行能力被剥夺。据此,本文认为农户家庭多维贫困是指其收入、教育、健康、生活标准、金融服务等方面处于不足或被剥夺的状态。特别地,本文将将金融指标纳入多维贫困指标体系,拓展了农户家庭多维贫困指标体系。将该指标纳入农户家庭多维贫困指标体系既是对中国农村的国情考量,也体现了多维贫困的本质和内涵。同时,鉴于等权重法不能区分各指标的相对重要程度,本文采用的人工神经网络法测算各指标权重,其好处体现在:克服了主观人为因素的干扰,能较准确的测算出维度的动态变化情况,也能较为科学的刻画变量之间的离散性、随机性以及复杂的非线性性等复杂关系,进而获得更加合理的指标权重。此外,现有研究大多只关注了农户家庭的多维贫困广度水平,而本文从静态和动态视角测度并分解了农户家庭的多为贫困广度、深度和强度状况。(2)丰富了缓解农户多维贫困的研究视角,构建了社会资本影响农户家庭多维贫困的作用机制,并实证检验了社会资本对农户家庭多维贫困的影响效应。影响贫困的因素众多且复杂,社会资本是继物质资本和人力资本后的第三大资本,其对贫困具有重要影响。但是,现有研究多集中于社会资本对收入贫困的理论和实证探讨,然而贫困不仅仅是收入贫困。鉴于此,本文聚焦于社会资本对农户家庭多维贫困的研究,从理论上构建社会资本影响农户家庭多维贫困的作用机理,并从实证上分析社会资本对农户家庭多维贫困的直接减贫效应和门槛效应。(3)构建了社会资本影响农户家庭多维贫困的传导路径,并检验了二者之间的中介效应,为缓解农户家庭多维贫困水平提供科学的路径选择。本文还重点分析了社会资本影响农户家庭多维贫困的传导机理,然后运用中介效应法实证检验出农村劳动力非农就业是社会资本影响农户家庭多维贫困的中介变量,并测度出了中介变量在社会资本影响农户家庭多维贫困的中介效应占比,为缓解农户家庭多维贫困水平提供理论依据和科学的路径选择。

滕宇汯[10](2019)在《安徽省城镇贫困人口研究:测定、现状和影响因素》文中提出从上世纪九十年代中后期开始,伴随着经济体制改革,国企改革不断深入,社保制度以及城乡流动制度的实施与发展,城镇贫困问题逐渐显现出来。在进入二十一世纪之后,城镇化进程不断加快,在农村自身推力因素和城镇所具备的拉力因素相互作用的情况下,大量农村剩余劳动力开始向城镇转移,再加上产业结构转型升级过程中产生的越来越多的下岗失业人员,以及刚毕业大学生不断增加,逐渐产生了新型城镇贫困人口,导致城镇贫困问题更加复杂,解决难度不断加大。而安徽地处我国中部地区,相较于东部沿海发达省市以及湖北、湖南等中部较发达省份相比,经济社会发展相对较为落后,因此城镇贫困问题也较为突出一些,并且由于经济、政治、文化以及地理等各方面因素的影响,城镇贫困问题的产生原因相较于其他省份来说也存在一定的差异。所以本文基于安徽省实际情况,运用普遍使用的贫困线测算方法和分析城镇贫困问题常用的模型,主要立足于社会层面,对安徽省城镇贫困人口现状和变动原因进行实证分析,希望能够对安徽省城镇贫困人口有较为全面细致的了解,并在此基础上提出安徽省城镇反贫困政策建议,为安徽省解决城镇贫困问题提供参考和依据。识别贫困和测算贫困线是深入分析所有贫困问题的起点,因此,本文在介绍完研究背景以及对相关文献进行梳理和述评的基础上,首先对贫困的内涵和分类进行简单地阐述,并对城镇贫困人口的界定提出了一些看法;随后对贫困线的概念和划分、测算原则和国内外常用方法进行论述,并重点比较了马丁法和扩展线性支出系统模型这两种方法。通过上述理论基础的铺垫,考虑到ELES模型的假设前提是基本消费需求和支出并不会受到消费者对于收入预期变化的影响,但是我们分析的问题的数据是面板数据,也就是说它们不仅存在在同一时间点上不同个体的变化,还存在同一个体在不同时期内的变化,因此我们打算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引入面板数据模型的思想,从而创新性的提出了利用面板数据模型对ELES模型得出的贫困线计算结果进行一个整体上的时间效应的调整,最终得出可能更切合实际情况的安徽省城镇贫困线,这也是本文创新点之一。随后,基于上述贫困线的测算结果,对安徽省城镇贫困人口进行大致估计,并从规模、结构、分布和生活状况这四个方面对安徽省城镇贫困人口现状进行较为详细地分析。其中在规模估计方面,假定在对安徽省城镇贫困人口进行测定的过程中,假定安徽省城镇最低收入户和低收入户的收入水平符合正态分布,将收入组的人均可支配收入看作是对应收入组的期望收入,并基于贫困线计算结果及其对最低收入户和低收入户的偏倚程度,得出安徽省ELES城镇贫困发生率,并根据贫困发生率估算出各年城镇贫困人口,这也是本文另一处创新点。最后,在从经济、社会、个人三个层面对安徽省城镇贫困人口规模变动影响因素理论分析的基础上,进一步主要从社会角度,利用1986-2017年《安徽省统计年鉴》以及中宏数据库等相关数据资料,运用VAR模型和VECM模型对安徽省城镇贫困人口规模变动的成因进行实证分析,研究发现,导致安徽省城镇贫困人口规模变动的主要社会影响因素是城镇化水平、城镇贫困保障和政府财政支出在GDP的比重。对安徽省城镇贫困人口的增加,其中政府财政支出在GDP的比重和城镇贫困保障总体上呈现出负效应,而城镇化水平则会推动安徽省城镇贫困人口的增加;此外,从长期来看,财政支出在GDP的比重对安徽省城镇贫困人口数量变动的影响逐渐趋于稳定,而城镇化水平和城镇贫困保障的影响则呈现出上升的趋势,尤其是城镇贫困保障的影响上升更加明显。在上述分析结果的基础上,本文针对三个主要社会影响因素,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建议,主要包括:合理推动城镇化进程,建立以中心城市为主体的经济增长极,加快基础设施以及公共服务体系的建立健全,改善对农民工等流动人口的管理体制,消除城乡二元结构;建立健全可持续的普惠社会保障体系,逐步提高社会保险的覆盖广度,加强对社会保障的立法监督,及时合理解决社保实施过程中的问题,鼓励扩展社会保障类型,建设多层次、多元化的社保体系;建立健全综合型新社会救助体系,进一步完善和发展城镇低保制度,推动城镇专项救助平稳进行,改善和发展城镇社会救助体系,整合各种社会资源,提高社会救助资源配置效率,培养一支专业性较强的社会救助队伍;营造良好的城镇反贫困社会环境,加大解决城镇贫困问题的财政支出。

二、一种测算农村剩余劳动力的简便方法(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一种测算农村剩余劳动力的简便方法(论文提纲范文)

(1)黑龙江垦区农业机械化与新型城镇化协调发展综合评价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目的及意义
        1.1.1 研究目的
        1.1.2 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国外研究现状
        1.2.2 国内研究现状
    1.3 存在的问题
    1.4 主要研究内容
        1.4.1 研究目标
        1.4.2 研究内容
        1.4.3 技术路线
2 黑龙江垦区农业机械化与新型城镇化发展进程分析
    2.1 黑龙江垦区概况及特点
        2.1.1 黑龙江垦区概况
        2.1.2 黑龙江垦区特点
    2.2 黑龙江垦区农业机械化发展进程分析
        2.2.1 黑龙江垦区农业机械化发展历程
        2.2.2 黑龙江垦区农业机械化发展影响因素
        2.2.3 黑龙江垦区农业机械化存在的问题
    2.3 黑龙江垦区新型城镇化发展进程分析
        2.3.1 黑龙江垦区新型城镇化发展历程
        2.3.2 黑龙江垦区新型城镇化发展影响因素
        2.3.3 黑龙江垦区新型城镇化存在的问题
    2.4 黑龙江垦区农业机械化与新型城镇化互动机理
        2.4.1 发达国家农业机械化与城镇化互动经验借鉴
        2.4.2 黑龙江垦区农业机械化与新型城镇化互动过程
        2.4.3 黑龙江垦区农业机械化-新型城镇化协调发展系统模型
    2.5 本章小结
3 黑龙江垦区农业机械化与新型城镇化综合评价
    3.1 评价模型
        3.1.1 DPSIR概念模型
        3.1.2 DPSIR模型逻辑关系分析
    3.2 评价指标体系构建
        3.2.1 评价指标体系构建原则
        3.2.2 综合评价指标体系框架
        3.2.3 评价指标体系
    3.3 权重的计算方法
        3.3.1 主观权重的确定
        3.3.2 客观权重的确定
        3.3.3 综合权重计算
    3.4 黑龙江垦区农业机械化发展综合评价
        3.4.1 评价指标有效性分析
        3.4.2 计算权重
        3.4.3 黑龙江垦区农机化发展状态评价
    3.5 黑龙江垦区新型城镇化发展综合评价
        3.5.1 评价指标有效性分析
        3.5.2 计算权重
        3.5.3 黑龙江垦区新型城镇化发展状态评价
    3.6 本章小结
4 黑龙江垦区农业机械化与新型城镇化协调度测评及影响关系分析
    4.1 黑龙江垦区农业机械化与新型城镇化协调度测评
        4.1.1 黑龙江垦区农业机械化与新型城镇化耦合协调度测算
        4.1.2 农业机械化与新型城镇化协调发展的影响因素分析
    4.2 黑龙江垦区农业机械化与新型城镇化协调发展关系实证
        4.2.1 计量模型说明
        4.2.2 黑龙江垦区农业机械化与新型城镇化协调发展实证
    4.3 黑龙江垦区农业机械化对新型城镇化增量贡献测评
        4.3.1 农业机械化对新型城镇化增量贡献理论基础
        4.3.2 黑龙江省垦区农业机械化对新型城镇化增量贡献实证分析
    4.4 本章小结
5 黑龙江垦区农业机械化与新型城镇化协调发展策略
    5.1 制度机制改革策略
        5.1.1 完善城乡一体化各项管理制度
        5.1.2 改革优化相关主体职能
        5.1.3 深化农垦改革落实产业发展政策
    5.2 社会经济发展策略
        5.2.1 发展垦区特色新型城镇化策略
        5.2.2 差异化可持续发展农业机械化
        5.2.3 优化产业结构升级
    5.3 科技人才策略
        5.3.1 注重人才培养与引进
        5.3.2 加快农机化技术创新应用
    5.4 本章小结
6 结论与展望
    6.1 结论
    6.2 创新点
    6.3 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附录
个人简历

(2)农村劳动力转移对粮食生产环境技术效率影响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选题背景和意义
    1.2 研究目的和研究内容
        1.2.1 研究目的
        1.2.2 研究内容
    1.3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1.3.1 研究方法
        1.3.2 理论框架
        1.3.3 技术路线
    1.4 创新点与不足之处
2 文献综述
    2.1 关于农村劳动力转移的相关研究
    2.2 关于农业技术效率测算的相关研究
        2.2.1 国外关于农业技术效率测算的相关研究
        2.2.2 国内关于农业技术效率测算的相关研究
        2.2.3 关于考虑环境污染的农业技术效率测算的相关研究
    2.3 农村劳动力转移与农业生产效率关系的研究综述
    2.4 农村劳动力转移与粮食生产效率的研究综述
    2.5 研究评述
3 我国农村劳动力转移与粮食生产发展现状
    3.1 我国农村劳动力转移现状分析
        3.1.1 我国农村劳动力转移的整体现状
        3.1.2 我国农村劳动力转移的选择性现状
    3.2 我国粮食生产发展现状
        3.2.1 我国粮食产量变化趋势
        3.2.2 我国粮食生产土地资源利用现状
        3.2.3 我国粮食生产水资源利用现状
        3.2.4 我国粮食生产农业机械利用现状
    3.3 本章小结
4 中国粮食生产环境技术效率的测度与分析
    4.1 模型设定
    4.2 数据来源与指标选取
    4.3 粮食生产环境技术效率的测算与分析
        4.3.1 全国层面的粮食生产环境技术效率测算与分析
        4.3.2 三大功能区的粮食生产环境技术效率测算与分析
    4.4 本章小结
5 农村劳动力转移对粮食生产环境技术效率的影响
    5.1 模型设定
        5.1.1 Tobit回归模型
        5.1.2 分位数回归模型
    5.2 指标选择和数据来源
    5.3 实证分析
        5.3.1 全国层面劳动力转移与粮食生产环境技术效率的回归分析
        5.3.2 三大功能区劳动力转移与粮食生产环境技术效率的回归分析
    5.4 本章小结
6 结论与建议
    6.1 结论
    6.2 建议
参考文献
附录A 农业技术效率测算
附录B 影响粮食生产效率的因素
个人简介
导师简介
获得成果目录清单
致谢

(3)产业结构变迁对城乡收入差距的影响 ——基于我国30个省份面板数据对比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文献综述
        1.2.1 国外研究
        1.2.2 国内研究
        1.2.3 文献述评
    1.3 研究内容与方法
        1.3.1 主要内容
        1.3.2 研究方法
    1.4 主要工作和创新
        1.4.1 主要工作
        1.4.2 创新之处
    1.5 论文基本框架
第2章 相关概念及测算方法
    2.1 产业结构变迁及其测算方法
        2.1.1 产业结构变迁的含义
        2.1.2 产业结构变迁的测算方法
    2.2 城乡收入差距及其测算方法
        2.2.1 城乡收入差距的含义
        2.2.2 城乡收入差距的测算方法
    2.3 小结
第3章 相关理论基础及作用机理分析
    3.1 产业结构变迁相关理论
        3.1.1 配第—克拉克定理
        3.1.2 库兹涅茨的研究
    3.2 城乡收入差距相关理论
        3.2.1 库兹涅茨“倒U型”假说
        3.2.2 刘易斯的“二元经济”理论
        3.2.3 费景汉—拉尼斯模式
        3.2.4 托达罗模式
        3.2.5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相关理论
    3.3 作用机理
        3.3.1 通过劳动边际生产率影响城乡居民收入差距
        3.3.2 农业、工业和服务业结构影响城乡居民收入差距
    3.4 小结
第4章 我国产业结构变迁与城乡收入差距现状
    4.1 产业结构变迁现状
        4.1.1 产业结构的高级化发展
        4.1.2 产业结构的合理化发展
    4.2 城乡收入差距发展现状
        4.2.1 城乡收入差距的绝对值现状
        4.2.2 城乡收入差距的相对值现状
    4.3 小结
第5章 实证分析
    5.1 数据来源与变量确定
        5.1.1 数据来源
        5.1.2 变量确定
    5.2 模型设定
    5.3 描述性统计
    5.4 实证结果分析
        5.4.1 总体实证结果分析
        5.4.2 分区域实证结果分析
    5.5 小结
第6章 结论与建议
    6.1 研究结论
    6.2 政策建议
        6.2.1 提升农业现代化
        6.2.2 推进新型工业化
        6.2.3 推动现代服务业发展
研究的不足与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和其它科研情况

(4)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青海省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就业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1.2.1 研究目的
        1.2.2 理论意义
        1.2.3 现实意义
    1.3 国内外研究综述
        1.3.1 国外研究综述
        1.3.2 国内研究综述
        1.3.3 研究评述
    1.4 研究思路与方法
        1.4.1 研究思路
        1.4.2 研究方法
    1.5 可能的创新之处
第2章 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就业与乡村振兴战略的关系
    2.1 我国农村劳动力转移现状
    2.2 乡村振兴战略出台的背景及要义
    2.3 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就业与乡村振兴战略的良性互动关系
        2.3.1 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就业与“产业兴旺”的良性互动
        2.3.2 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就业与“生态宜居”的良性互动
        2.3.3 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就业与“乡风文明”的良性互动
        2.3.4 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就业与“治理有效”的良性互动
        2.3.5 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就业与“生活富裕”的良性互动
    2.4 小结
第3章 青海省农村经济发展与农村劳动力现状分析
    3.1 相关概念的界定
        3.1.1 劳动力和农村劳动力的概念
        3.1.2 农村富余劳动力和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就业的概念
    3.2 青海省农村经济发展现状分析
    3.3 青海省人口及农村劳动力现状分析
    3.4 青海省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就业现状分析
第4章 青海省农村富余劳动力的测算、分类与特点
    4.1 青海省农村富余劳动力的测算
        4.1.1 测算所需的基础数据
        4.1.2 测算过程与结果
        4.1.3 对测算结果的分析
    4.2 青海省农村富余劳动力的分类
        4.2.1 替代性富余
        4.2.2 周期性富余
        4.2.3 结构性富余
        4.2.4 人口增长性富余
        4.2.5 资源短缺性富余
    4.3 青海省农村富余劳动力的特点
        4.3.1 地域差距明显
        4.3.2 季节性富余比例较高
        4.3.3 文化水平较低
        4.3.4 受地区产业结构调整的影响
        4.3.5 受人口自然增长率的影响大
第5章 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青海省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就业的困境
    5.1 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就业与乡村振兴战略没有真正衔接起来
    5.2 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就业的外部环境具有不确定性
        5.2.1 区域发展水平低
        5.2.2 劳务市场不健全
        5.2.3 外出成本较高
    5.3 农村富余劳动力的整体素质较低
        5.3.1 就业与择业观念落后
        5.3.2 受教育程度较低
        5.3.3 技能水平较低
第6章 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青海省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就业的路径
    6.1 国内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的经验借鉴
        6.1.1 陕西汉中的经验借鉴
        6.1.2 江西九江的经验借鉴
        6.1.3 河南信阳的经验借鉴
    6.2 不同视角下的路径选择
    6.3 就地消化
        6.3.1 就地消化的条件
        6.3.2 就地消化的具体内容
    6.4 异地转移
        6.4.1 异地转移的条件
        6.4.2 异地转移的具体内容
第7章 促进青海省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就业的对策建议
    7.1 依托乡村振兴战略,推进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就业
    7.2 不断净化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就业的外部环境
        7.2.1 加快区域协调发展,着力发展产业
        7.2.2 统筹推进劳务市场建设
        7.2.3 完善公共服务,降低外出成本
    7.3 提升农村富余劳动力的整体素质
        7.3.1 加强宣传引导,转变就业与择业观念
        7.3.2 优先发展教育,夯实教育基础
        7.3.3 优化技能培训,提升培训质量
第8章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附录A 《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青海省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就业研究》调查问卷
附录B 调查问卷统计结果
附录C 1964-2017年美国通货膨胀率
作者简介

(5)二元经济转型视角下农民工市民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选题背景
    1.2 研究意义
        1.2.1 理论意义
        1.2.2 现实意义
    1.3 研究思路与主要内容
        1.3.1 研究思路
        1.3.2 主要内容
    1.4 主要研究方法
    1.5 主要创新与不足
        1.5.1 主要创新点
        1.5.2 主要不足之处
第2章 文献综述
    2.1 国外文献综述
        2.1.1 农业劳动力转移的经典理论
        2.1.2 有关人口迁移的理论
        2.1.3 关于国际移民融入的研究
    2.2 国内文献综述
        2.2.1 有关农民工市民化内涵的研究
        2.2.2 有关农民工市民化意愿的研究
        2.2.3 有关农民工市民化影响因素的研究
        2.2.4 有关农民工市民化的成本研究
        2.2.5 有关农民工市民化水平的研究
        2.2.6 农民工市民化对经济增长的作用研究
        2.2.7 推进农民工市民化思路与对策研究
    2.3 文献述评
第3章 农民工市民化促进二元经济转型的理论分析
    3.1 农民工市民化的内涵与特点
        3.1.1 农民工市民化的内涵
        3.1.2 农民工市民化的特点
    3.2 二元经济转型及其基本涵义
        3.2.1 刘易斯—费景汉—拉尼斯模型的核心内容
        3.2.2 二元经济转型的基本涵义
    3.3 农民工市民化促进二元经济转型的作用机理
        3.3.1 通过土地规模经营促进农业现代化
        3.3.2 通过人力资本投资促进工业化与农业现代化的良性循环
        3.3.3 通过扩大内需为工农两大部门协调发展提供市场条件
        3.3.4 通过城镇化转型促进工农协调与城乡融合
第4章 中国农业劳动力转移与市民化现状
    4.1 中国农业劳动力转移的路径特点
        4.1.1 农村工业发展与劳动力的非城镇化转移
        4.1.2 非均衡制度变迁与劳动力半城镇化转移
    4.2 中国农业劳动力转移的现状与趋势
        4.2.1 中国农业劳动力转移的现状考察
        4.2.2 农业劳动力转移的趋势分析
    4.3 农民工融入城市的现状分析
        4.3.1 农民工经济融入情况分析
        4.3.2 农民工社会融入情况分析
    4.4 农民工市民化程度
        4.4.1 当前几种主要测量方法的梳理和评价
        4.4.2 生活工资Anker法测量的逻辑步骤
        4.4.3 当前我国农民工市民化程度的测量
第5章 非农化与市民化相脱离对二元经济转型的影响
    5.1 影响人力资本投资制约经济发展方式转变
    5.2 导致城镇化滞后影响农业与非农产业发展
    5.3 制约土地规模经营影响农业现代化进程
    5.4 形成城镇边缘群体导致城镇内部二元分化
    5.5 老弱妇孺留在农村导致农村“空心化”
第6章 农民工市民化的困境及其制度性成因
    6.1 农民工市民化的困境分析
        6.1.1 城镇就业岗位与生活成本、落户难易程度相背离
        6.1.2 农民工市民化能力与市民化意愿不匹配
        6.1.3 农民工市民化诉求与地方政府市民化动力不对等
        6.1.4 市民化收益分享与成本分担契合难度大
    6.2 农民工市民化困境的制度性成因
        6.2.1 城乡二元户籍制度历史积累问题严重
        6.2.2 城乡二元土地制度改革相对滞后
        6.2.3 政绩考核体系和资源配置制度存在缺欠
        6.2.4 财政体制财权与事权不匹配
    6.3 制度性因素对农民工市民化影响的计量检验
        6.3.1 研究设计与理论模型
        6.3.2 变量构造与数据搜集
        6.3.3 回归分析过程
        6.3.4 研究发现与结论
第7章 促进农民工市民化的对策建议
    7.1 完善政府治理,促进城乡间与区域间的资源合理配置
    7.2 深化户籍制度改革,消除基于户籍身份的福利差别
    7.3 深化土地制度改革,增加农民工的财产性收入
    7.4 深化财政体制改革,破解农民工市民化的财力约束
    7.5 完善劳动力市场,提高农民工的市民化能力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论文以及参加科研情况

(6)农村劳动力转移模式及外部动力评价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导论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价值
    1.3 研究方法
    1.4 主要内容
    1.5 论文技术路线图
    1.6 主要创新点
2. 文献述评
    2.1 概念界定
        2.1.1 农村转移劳动力
        2.1.2 农村劳动力转移
    2.2 农村劳动力转移的现状研究综述
        2.2.1 农村劳动力转移的规模数量研究
        2.2.2 影响农村劳动力转移的相关因素
    2.3 农村劳动力转移模式研究综述
        2.3.1 国别视角下的农村劳动力转移模式
        2.3.2 城市化视角下的农村劳动力转移模式
        2.3.3 个体选择视角下的农村劳动力转移模式
    2.4 农村劳动力转移动力研究综述
        2.4.1 农村劳动力转移的个体动力
        2.4.2 农村劳动力转移的综合动力
        2.4.3 农村劳动力转移的动力评价研究
    2.5 现有研究述评
3. 我国农村劳动力转移数量估算
    3.1 农村劳动力转移数量估算方法
        3.1.1 农村劳动力转移数量不同方法
        3.1.2 我国农村劳动力转移数量估算方法的比较
    3.2 我国各地区农村劳动力输出数量估算
        3.2.1 我国各地区农业实际劳动力需求数量估算
        3.2.2 我国各地区农村劳动力输出数量估算
    3.3 我国各地区农村劳动力输入数量估算
        3.3.1 农村劳动力输入数量估算方法
        3.3.2 农村劳动力输入数量估算过程
        3.3.3 农村劳动力输入数量估算结果
        3.3.4 农村劳动力输入数量估算结果科学性论证
    3.4 我国各地区农村劳动力净输入分布
        3.4.1 净输入估算方法
        3.4.2 净输入估算过程
        3.4.3 净输入估算结果
    3.5 本章小结
4. 我国农村劳动力转移模式分析
    4.1 我国农村劳动力转移模式的影响因素分析
        4.1.1 影响我国农村劳动力转移的因素
        4.1.2 我国农村劳动力转移影响因素的系统分析
    4.2 划分我国农村劳动力转移模式
        4.2.1 研究方法与变量说明
        4.2.2 聚类分析的结果
        4.2.3 农村劳动力转移的五类模式
    4.3 农村劳动力持续转移的不同模式区域的比较分析
        4.3.1 农村劳动力转移不同模式区域人口分布比较
        4.3.2 农村劳动力转移不同模式区域经济发展实力比较
    4.4 农村劳动力转移对不同模式区域经济增长影响分析
        4.4.1 模型构建
        4.4.2 模型检验
        4.4.3 分析结果
    4.5 五类转移模式选择三类进行重点分析的说明
    4.6 本章小结
5. 农村劳动力持续转移的动力分析
    5.1 农村劳动力持续转移的动力构成要素
        5.1.1 内部动力
        5.1.2 外部动力
    5.2 农村劳动力持续转移动力的发展现状分析
        5.2.1 内部动力的农村劳动力人力资本分析
        5.2.2 外部动力的社会公平推动现状分析
        5.2.3 外部动力的经济发展拉动现状分析
    5.3 农村劳动力持续转移不同动力的关键因素
        5.3.1 内部动力农村劳动力能力的关键要素
        5.3.2 外部动力社会公平推动的关键要素
        5.3.3 外部动力经济发展拉动的关键要素
    5.4 本章小结
6. 农村劳动力转移社会公平推动评价
    6.1 社会公平推动评价指标体系
        6.1.1 指标体系构建原则
        6.1.2 指标体系的构建
        6.1.3 数据的来源与指标处理
        6.1.4 指标体系的权重
        6.1.5 评价指标体系的信度和效度检验
    6.2 社会公平推动状态评价
        6.2.1 社会公平推动系统评价
        6.2.2 三种模式社会公平推动的状态评价结果及比较分析
    6.3 本章小结
7. 农村劳动力转移经济发展拉动评价
    7.1 外来人口导入模式经济发展拉动状态评价
        7.1.1 经济发展拉动评价指标体系
        7.1.2 经济发展拉动状态评价
        7.1.3 经济增长潜力分析
    7.2 相对封闭本地自发流动模式经济发展拉动状态评价
        7.2.1 经济发展拉动评价指标体系
        7.2.2 经济发展拉动状态评价
        7.2.3 经济增长潜力分析
    7.3 本地人口导出模式经济发展推动状态评价
        7.3.1 经济发展拉动评价指标体系
        7.3.2 经济发展拉动状态评价
        7.3.3 经济增长潜力分析
    7.4 本章小结
8. 农村劳动力转移经济发展与社会公平综合动力评价
    8.1 测算综合动力的模型与方法
    8.2 外来人口导入模式经济发展社会公平综合动力评价
    8.3 相对封闭本地自发流动模式经济发展社会公平综合动力评价
    8.4 本地人口导出模式经济发展社会公平综合动力评价
    8.5 不同模式下经济发展社会公平综合动力比较分析
    8.6 本章小结
9. 主要结论与政策建议
    9.1 研究结论
        9.1.1 农村劳动力转移规模
        9.1.2 农村劳动力转移模式
        9.1.3 农村劳动力转移动力
    9.2 政策建议
        9.2.1 提升农村劳动力群体的人力资本
        9.2.2 促进农村转移劳动力与经济社会协调发展
        9.2.3 推进农村劳动力流入地的社会公平
参考文献
个人简介
导师简介
获得成果清单
致谢

(7)城市扩张对低技能服务业发展与非农就业创造的影响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导言
    1.1 研究背景、问题和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问题
        1.1.3 研究意义
    1.2 研究目标、假说和内容
        1.2.1 研究目标
        1.2.2 研究假说
        1.2.3 研究内容
    1.3 研究方法、数据来源和技术路线
        1.3.1 研究方法
        1.3.2 数据来源
        1.3.3 技术路线
    1.4 研究创新和不足之处
        1.4.1 研究创新
        1.4.2 不足之处
    1.5 结构安排
2 理论基础与文献回顾
    2.1 核心概念界定
        2.1.1 城镇化
        2.1.2 低技能劳动力
        2.1.3 低技能服务业
    2.2 经济理论基础
        2.2.1 城乡二元结构
        2.2.2 农业劳动转移
        2.2.3 劳动分工理论
        2.2.4 规模经济理论
    2.3 相关文献回顾
        2.3.1 国际关于城市化发展与劳动力就业的讨论
        2.3.2 国内关于城镇化道路与劳动力吸纳的争论
        2.3.3 关于已有文献的评述与小结
3 分析框架与实证思路
    3.1 农村劳动力转移的逻辑背景
        3.1.1 三农问题与城乡统筹发展
        3.1.2 农地市场与农业现代化
        3.1.3 人口流动与农地再分配
        3.1.4 劳动市场与劳动力就业
    3.2 城市低技能服务就业的扩张机制
        3.2.1 城市规模与低技能服务业需求
        3.2.2 城市规模与低技能劳动力就业
        3.2.3 城市低技能服务需求与低技能劳动就业增长的关系
    3.3 理论框架与实证模型
        3.3.1 城市家庭生活服务外包的实证模型
        3.3.2 城市低技能服务业需求的实证模型
        3.3.3 城市低技能服务业就业的实证模型
        3.3.4 城市服务需求创造就业的实证模型
        3.3.5 城市面板数据稳健检验的实证模型
    3.4 小结
        3.4.1 本文研究问题的逻辑起点
        3.4.2 本文研究内容的核心机制
        3.4.3 本文实证分析的技术路线
4 研究背景与数据介绍
    4.1 我国非农就业与产业结构时序变化
    4.2 我国城镇化道路与城市发展历程
    4.3 我国城市统计数据简介
        4.3.1 城市统计数据的介绍
        4.3.2 城市统计指标的说明
        4.3.3 城市统计指标的时序变化
5 城市家庭生活服务外包研究
    5.1 家庭生活服务外包的理论模型
    5.2 实证模型与变量选择
    5.3 数据来源与样本描述
        5.3.1 数据来源
        5.3.2 样本描述
    5.4 实证结果与讨论
    5.5 小结
6 城市低技能服务业需求研究
    6.1 分析框架与逻辑思路
    6.2 实证模型与变量选择
    6.3 数据来源与样本描述
        6.3.1 数据来源
        6.3.2 样本描述
    6.4 实证结果与讨论
        6.4.1 城市低技能服务业需求总量的回归
        6.4.2 城市低技能服务业人均需求的回归
    6.5 小结
7 城市低技能服务业就业研究
    7.1 分析框架与逻辑思路
    7.2 实证模型与变量选择
    7.3 数据来源与样本描述
        7.3.1 数据来源
        7.3.2 样本描述
    7.4 实证结果与讨论
        7.4.1 城市低技能服务业就业总量的回归
        7.4.2 城市低技能服务业就业比例的回归
    7.5 小结
8 城市低技能服务业需求与就业的关系研究
    8.1 低技能服务业需求与就业增长的差异来源
        8.1.1 城市人口密度异质性引起的差异
        8.1.2 城市服务业动态发展引起的差异
    8.2 实证模型与变量选择
    8.3 数据来源与样本描述
    8.4 实证结果与讨论
        8.4.1 城市低技能服务业就业总量的回归
        8.4.2 城市低技能服务业就业弹性的回归
        8.4.3 城市低技能服务业就业比例的回归
    8.5 小结
9 城市低技能服务业就业的面板数据分析
    9.1 城市总人口数据再估计
    9.2 实证模型与变量选择
    9.3 数据来源与样本描述
    9.4 实证结果与讨论
        9.4.1 城市低技能服务业就业的面板回归
        9.4.2 城市低技能服务业就业的分年回归
        9.4.3 城市低技能服务业就业的门槛回归
    9.5 小结
10 研究结论与政策建议
    10.1 研究结论
    10.2 政策建议
        10.2.1 适度放宽城乡之间人口流动限制
        10.2.2 适度鼓励城乡居民社区集中安置
        10.2.3 适度包容城市低技能劳动力就业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8)中国城乡收入差距及其对经济增长影响的实证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引言
    一、选题背景与研究意义
    二、国内外文献综述
    三、研究内容、研究方法与创新
第一章 城乡收入差距与经济增长理论及研究模型
    第一节 基本概念
        一、经济增长
        二、城乡收入差距
    第二节 城乡收入差距与经济增长理论
        一、城乡收入差距影响因素
        二、城乡收入差距对经济增长的作用机制
    第三节 空间计量经济学理论
        一、空间权重矩阵
        二、空间自相关理论
        三、空间计量模型
第二章 城乡收入差距的测算及影响因素分析
    第一节 城乡收入差距的测算与变化趋势
        一、城乡收入差距的测算
        二、城乡收入差距的变化趋势
    第二节 城乡收入差距的空间自相关分析
        一、城乡收入差距的空间差异分析
        二、城乡收入差距的全局空间相关性分析
        三、城乡收入差距的局部空间相关性分析
    第三节 城乡收入差距影响因素的空间计量模型分析
        一、数据来源与变量选取
        二、空间计量模型检验与选择
        三、城乡收入差距影响因素模型结果分析
第三章 城乡收入差距对经济增长的影响分析
    第一节 经济增长的变化趋势与空间自相关分析
        一、经济增长的变化趋势
        二、经济增长的空间差异分析
        三、经济增长的空间相关性分析
    第二节 城乡收入差距对经济增长影响的面板模型分析
        一、数据来源与变量选取
        二、面板模型检验与选择
        三、城乡收入差距对经济增长影响模型结果分析
研究结论与展望
    一、研究结论
    二、政策建议
    三、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A
附录 B
致谢

(9)社会资本与农户多维贫困 ——作用机制与影响效应(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导论
    1.1 研究背景与问题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问题
    1.2 研究目标与意义
        1.2.1 研究目标
        1.2.2 研究意义
    1.3 研究内容与方法
        1.3.1 研究内容
        1.3.2 研究方法
    1.4 研究框架与技术路线
        1.4.1 研究框架
        1.4.2 技术路线
    1.5 可能的创新之处
第2章 理论借鉴与文献综述
    2.1 理论借鉴
        2.1.1 社会资本理论
        2.1.2 多维贫困理论
        2.1.3 非农就业理论
    2.2 文献综述
        2.2.1 多维贫困的发展与内涵演进
        2.2.2 社会资本与多维贫困的研究
        2.2.3 社会资本与非农就业的研究
        2.2.4 非农就业与多维贫困的研究
        2.2.5 文献简要评述
    2.3 本章小结
第3章 社会资本与农户多维贫困的理论框架与研究假设
    3.1 核心概念界定
        3.1.1 多维贫困
        3.1.2 社会资本
        3.1.3 非农就业
    3.2 社会资本影响农户多维贫困的直接作用机理
        3.2.1 社会资本与农户收入
        3.2.2 社会资本与教育获得
        3.2.3 社会资本与健康改善
        3.2.4 社会资本与金融获取
    3.3 社会资本影响农户多维贫困的门槛作用机理
        3.3.1 理论机理构建
        3.3.2 数理模型构建
    3.4 社会资本影响农户多维贫困的传导作用机理
        3.4.1 社会资本、非农就业与农户多维贫困的作用机理
        3.4.2 社会资本、信贷约束与农户多维贫困的作用机理
        3.4.3 社会资本、社会保险与农户多维贫困的作用机理
    3.5 本章小结
第4章 农村贫困的历史演变与特征事实
    4.1 农村贫困的特征事实分析
        4.1.1 贫困人口规模
        4.1.2 贫困人口分布
        4.1.3 农村居民生活标准现状
        4.1.4 农村贫困的特征分析
    4.2 农村贫困的影响因素分析
        4.2.1 自然资本贫困
        4.2.2 物质资本贫困
        4.2.3 人力资本贫困
        4.2.4 文化资本贫困
        4.2.5 社会资本贫困
    4.3 我国农村的扶贫政策回顾
        4.3.1 农村贫困与反贫困政策梳理
        4.3.2 农村反贫困方式的变迁过程
        4.3.3 农村反贫困政策存在的问题
    4.4 本章小结
第5章 农户多维贫困的测度与分析
    5.1 农户多维贫困的指标体系构建
        5.1.1 指标体系构建原则
        5.1.2 指标的选择与说明
    5.2 农户多维贫困的识别与量化
        5.2.1 农户多维贫困的静态识别与量化
        5.2.2 农户多维贫困的动态识别与量化
    5.3 农户多维贫困测度结果与分析
        5.3.1 数据、指标与权重
        5.3.2 多维贫困的测度结果与分析
        5.3.3 稳健性分析
    5.4 本章小结
第6章 社会资本影响农户多维贫困的直接作用实证分析
    6.1 引言
    6.2 数据来源与变量描述
        6.2.1 数据来源与说明
        6.2.2 变量描述与赋值
    6.3 内生性处理与计量模型
        6.3.1 内生性问题讨论
        6.3.2 实证模型的建立
        6.3.3 模型的估计方法
    6.4 实证结果与分析
        6.4.1 模型估计结果与分析
        6.4.2 稳健性检验与分析
    6.5 本章小结
第7章 社会资本影响农户多维贫困的门槛效应实证分析
    7.1 引言
    7.2 数据来源与变量描述
        7.2.1 数据来源与说明
        7.2.2 变量描述与赋值
    7.3 计量模型的建立
        7.3.1 门槛模型
        7.3.2 实证模型
    7.4 实证结果与分析
        7.4.1 社会资本影响农户多维贫困广度的门槛效应分析
        7.4.2 社会资本影响农户多维贫困深度的门槛效应分析
        7.4.3 社会资本影响农户多维贫困强度的门槛效应分析
        7.4.4 稳健性检验与分析
    7.5 本章小结
第8章 社会资本影响农户多维贫困的传导机制实证分析
    8.1 引言
    8.2 实证研究设计
        8.2.1 中介效应检验方法与程序
        8.2.2 数据来源与说明
        8.2.3 计量模型构建与变量设定
    8.3 实证结果与分析
        8.3.1 社会资本影响农户多维贫困广度的中介效应估计
        8.3.2 社会资本影响农户多维贫困深度的中介效应估计
        8.3.3 社会资本影响农户多维贫困强度的中介效应估计
        8.3.4 稳健性检验与分析
    8.4 本章小结
第9章 研究结论与政策建议
    9.1 研究结论
    9.2 政策建议
        9.2.1 加强农村家庭多维贫困水平智能监测
        9.2.2 提高农村地区缓解多维贫困福利水平
        9.2.3 培育社会资本参与治理农村多维贫困
        9.2.4 优化农村家庭多维贫困治理路径选择
    9.3 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博士期间的科研成果

(10)安徽省城镇贫困人口研究:测定、现状和影响因素(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导论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意义
        1.2.1 理论意义
        1.2.2 现实意义
    1.3 文献综述
        1.3.1 国外文献综述
        1.3.2 国内文献综述
    1.4 研究思路及框架、方法和内容
        1.4.1 研究思路及框架
        1.4.2 研究方法
        1.4.3 研究内容
    1.5 研究创新点和不足
        1.5.1 研究创新点
        1.5.2 研究可能存在的不足
2 贫困相关理论
    2.1 贫困的内涵和分类
    2.2 城镇贫困人口的界定
    2.3 发展经济学的贫困相关理论
        2.3.1 贫困恶性循环理论
        2.3.2 低水平均衡陷阱理论
        2.3.3 临界最小努力理论
        2.3.4 综合反贫困理论
        2.3.5 人力资本的反贫困理论
3 安徽省城镇贫困线测定
    3.1 贫困线测定的方法研究
        3.1.1 贫困线的概念和划分
        3.1.2 测算贫困线的原则
        3.1.3 国内外常用的贫困线测算方法
        3.1.4 贫困线测算方法的比较
        3.1.5 时间效应修正的扩展线性支出系统模型
    3.2 安徽省城镇贫困的测定
        3.2.1 基于扩展线性支出系统模型对贫困线的测算
        3.2.2 基于面板数据模型对贫困线的调整
4 安徽省城镇贫困人口现状分析
    4.1 安徽省城镇贫困人口的规模
    4.2 安徽省城镇贫困人口的结构
    4.3 安徽省城镇贫困人口的分布
        4.3.1 城镇贫困人口的地区分布
        4.3.2 城镇贫困人口的就业状况分布
        4.3.3 城镇贫困人口的行业分布和职业分布
    4.4 安徽省城镇贫困人口的生活状况
        4.4.1 城镇贫困人口的消费状况
        4.4.2 城镇贫困人口的收入状况
        4.4.3 城镇贫困人口的社会保障情况
5 安徽省城镇贫困人口规模影响因素实证分析
    5.1 影响安徽省城镇贫困人口规模的可能因素
        5.1.1 社会因素
        5.1.2 个人因素
        5.1.3 经济因素
    5.2 实证分析
        5.2.1 数据来源和变量选取
        5.2.2 实证方法的选取和模型介绍
        5.2.3 实证结果分析
6 结论与政策建议
    6.1 关于安徽省城镇贫困研究结论
    6.2 安徽省城镇反贫困对策建议
        6.2.1 合理推动安徽省城镇化进程
        6.2.2 建立健全可持续的普惠社会保障体系
        6.2.3 建立健全综合型新社会救助体系
        6.2.4 改善社会环境,加大政府资金投入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研究生期间的主要研究成果
致谢

四、一种测算农村剩余劳动力的简便方法(论文参考文献)

  • [1]黑龙江垦区农业机械化与新型城镇化协调发展综合评价研究[D]. 赵世秀. 黑龙江八一农垦大学, 2021(01)
  • [2]农村劳动力转移对粮食生产环境技术效率影响的研究[D]. 王小丽. 北京林业大学, 2020(02)
  • [3]产业结构变迁对城乡收入差距的影响 ——基于我国30个省份面板数据对比分析[D]. 温今婧. 山西财经大学, 2020(04)
  • [4]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青海省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就业研究[D]. 李天华. 青海大学, 2020(02)
  • [5]二元经济转型视角下农民工市民化研究[D]. 张光辉. 辽宁大学, 2019(12)
  • [6]农村劳动力转移模式及外部动力评价研究[D]. 杜宇. 北京林业大学, 2019(04)
  • [7]城市扩张对低技能服务业发展与非农就业创造的影响研究[D]. 顾天竹. 南京农业大学, 2019(08)
  • [8]中国城乡收入差距及其对经济增长影响的实证分析[D]. 吴宪.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 2019(09)
  • [9]社会资本与农户多维贫困 ——作用机制与影响效应[D]. 车四方. 西南大学, 2019(01)
  • [10]安徽省城镇贫困人口研究:测定、现状和影响因素[D]. 滕宇汯. 贵州财经大学, 2019(03)

标签:;  ;  ;  ;  ;  

农村剩余劳动力的一种简单计算方法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