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绿色肉鸡高效养殖技术(论文文献综述)
刘铮[1](2020)在《肉鸡养殖户亲环境行为研究》文中研究表明经过改革开放四十多年的发展,畜禽养殖业已经成为我国农业经济结构中的支柱产业,对我国农业和国民经济的持续发展发挥着重要的支撑作用。然而,畜禽养殖业发展客观上所造成的环境污染问题不仅是制约畜禽养殖业绿色发展的重要因素,还是当前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突出短板。畜禽养殖污染不仅造成水源、土壤和空气污染,还容易传播疫病、降低养殖效率、影响畜禽产品质量安全,甚至对人体健康造成威胁,加强畜禽养殖污染防治刻不容缓。畜禽养殖污染具有分散性、隐蔽性、随机性、污染面大以及难以量化等特点,畜禽养殖户应将畜禽养殖污染防治持续贯彻于畜禽养殖全过程,在养殖生产中积极实施亲环境行为,通过源头预防、过程控制和末端治理相结合的方式,实现畜禽养殖废弃物减量化、无害化和资源化,降低畜禽养殖废弃物对生态环境的负面影响,促进养殖生产与生态环境之间耦合关系的改善,最终实现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的“三赢”格局。本研究以肉鸡养殖户亲环境行为作为研究对象,通过对辽宁省白羽肉鸡养殖户实地调查获得所需数据,将肉鸡养殖户亲环境养殖生产划分为源头预防、过程控制和末端治理三个阶段,了解各阶段中肉鸡养殖户亲环境行为的实施状况,揭示肉鸡养殖户亲环境行为的发生机理,明确影响肉鸡养殖户亲环境行为的主要因素,分析肉鸡养殖户亲环境行为的效应,设计并完善促进肉鸡养殖户实施亲环境行为的激励机制和约束机制,提出激励肉鸡养殖户实施亲环境行为的政策措施,以期为推进肉鸡养殖业绿色发展和激励肉鸡养殖户实施亲环境行为提供科学的理论依据。本研究的主要研究内容及相关结论具体如下:(1)肉鸡养殖户亲环境行为的理论分析。运用卢因行为模型、理性行为理论、计划行为理论、动机理论和自我决定理论对肉鸡养殖户亲环境行为进行心理学分析,发现肉鸡养殖户实施亲环境行为可能是出于肉鸡养殖户内心一种基本的心理需要或者是外界环境因素对内部动机产生的影响,不论是主动选择还是被动选择,都是以获得利润最大化或收益最大化为前提。运用委托代理理论、期望效用理论和感知价值理论对肉鸡养殖户亲环境行为进行经济学阐释,发现肉鸡养殖户是否实施亲环境行为决定于实施亲环境行为的期望总效用,而实施亲环境行为的期望总效用由感知利益与感知风险两个维度共同决定。利用博弈论理论分析政府、产业合作组织以及其他肉鸡养殖户对肉鸡养殖户亲环境行为的影响,发现激励型政府规制对肉鸡养殖户实施亲环境行为产生促进作用,约束型政府规制对肉鸡养殖户实施亲环境行为产生规范作用。加入产业合作组织的肉鸡养殖户需要遵照相关标准实施亲环境行为,产业合作组织会为肉鸡养殖户提供组织支持,能够激发肉鸡养殖户实施亲环境行为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实施亲环境行为的经济利益诱因越强、示范效应越好、预期收益越高,肉鸡养殖户越倾向实施亲环境行为。(2)肉鸡养殖户的基本特征和亲环境行为实施状况描述性统计分析。运用描述性统计分析法对受访的466名肉鸡养殖户的基本特征和亲环境行为实施状况进行分析。分析了肉鸡养殖户的个体特征、经营特征、认知特征、预期收益特征、社会规范特征、政府规制特征和产业合作组织特征等基本特征。结果显示,85.19%的肉鸡养殖户参与标准化养殖场建设,14.81%的肉鸡养殖户未参与标准化养殖场建设;39.48%的肉鸡养殖户减量使用兽药,60.52%的肉鸡养殖户超量使用兽药;84.12%的肉鸡养殖户进行养殖废弃物资源化利用,15.88%的肉鸡养殖户未进行养殖废弃物资源化利用。(3)肉鸡养殖户标准化养殖场建设参与行为及其影响因素分析。首先在C-D生产函数基础上引入效用函数分析肉鸡养殖户标准化养殖场建设参与行为,然后构建肉鸡养殖户标准化养殖场建设参与行为的分析框架,最后运用Heckman样本选择模型分析影响肉鸡养殖户标准化养殖场建设参与行为的主要因素。研究发现,肉鸡养殖户标准化养殖场建设参与行为是由两个连续决策的过程构成,即肉鸡养殖户是否参与标准化养殖场建设和肉鸡养殖户标准化养殖场建设参与程度。产量上升预期、养殖保险、政府补贴、合作组织参与、技术培训、信息服务、标准化养殖场认知、环境风险认知、受教育程度和养殖规模显着正向影响肉鸡养殖户标准化养殖场建设参与行为。产量上升预期、政府补贴、合作组织参与、信息服务、标准化养殖场认知、环境风险认知和养殖规模显着正向影响肉鸡养殖户标准化养殖场建设参与程度。(4)肉鸡养殖户兽药减量使用行为及其影响因素分析。首先借助生产函数模型阐释肉鸡养殖户兽药使用的内在机理,其次构建肉鸡养殖户兽药减量使用行为的分析框架,然后利用损害控制模型对肉鸡养殖户的兽药超量使用水平进行测算,最后运用OLS回归和Probit模型分析影响肉鸡养殖户兽药减量使用行为的主要因素。研究发现,肉鸡养殖户的兽药实际平均使用量为112.27元/百只,兽药最优使用量为89.93元/百只,兽药实际平均使用量超过最优使用量的24.84%,每百只肉鸡超量使用兽药22.34元,19.90%的兽药实际平均使用量属于超量使用,表明受访肉鸡养殖户兽药超量使用现象较为普遍,超量使用兽药的肉鸡养殖户比例和兽药超量程度较高。兽药监管、检验检疫、合作组织参与、垂直协作方式、技术培训、信息服务、兽药残留危害认知、兽药使用责任认知和养殖规模显着正向影响肉鸡养殖户兽药减量使用行为;产量下降预期显着负向影响肉鸡养殖户兽药减量使用行为。(5)肉鸡养殖户养殖废弃物资源化利用行为及其影响因素分析。首先借助生产函数模型阐释肉鸡养殖户养殖废弃物资源化利用的内在机理,然后构建肉鸡养殖户养殖废弃物资源化利用行为的分析框架,最后运用无序多分类Logit模型分析影响肉鸡养殖户养殖废弃物资源化利用行为的主要因素。研究发现,堆肥还田、制作沼气和出售赠送的处理方式均能实现养殖废弃物资源化利用,而随意废弃不能实现养殖废弃物资源化利用。政府监管、合作组织参与、声誉诉求、预期收益和养殖规模显着正向影响肉鸡养殖户选择堆肥还田、制作沼气和出售赠送;基础设施配备、从众行为和环境风险认知显着正向影响肉鸡养殖户选择堆肥还田;政府补贴、基础设施配备和环境风险认知显着正向影响肉鸡养殖户选择制作沼气;信息服务显着正向影响肉鸡养殖户选择出售赠送。在不考虑任何影响因素的情境下,肉鸡养殖户更倾向选择随意废弃的方式处理养殖废弃物。(6)肉鸡养殖户亲环境行为的效应分析。首先运用数据包络分析法(DEA)测算肉鸡养殖户生产绩效,然后运用倾向得分匹配法(PSM)考察亲环境行为对肉鸡养殖户养殖生产绩效的影响,最后运用顾客满意度指数模型(CSI)评价肉鸡养殖户亲环境行为的整体绩效和单项绩效。研究发现:肉鸡养殖户生产绩效均值为0.958,说明受访肉鸡养殖户的养殖生产率较高。在克服样本自选择所产生的偏差问题后,分析结果仍然显示标准化养殖场建设参与行为和兽药减量使用行为对肉鸡养殖户生产绩效的影响均为负;养殖废弃物资源化利用行为对肉鸡养殖户生产绩效的影响为正。稳健性检验发现,无论是标准化养殖场建设参与行为,还是兽药减量使用行为,亦或是养殖废弃物资源化利用行为都对肉鸡养殖户生产绩效的影响不显着。肉鸡养殖户标准化养殖场建设参与行为的整体绩效评价为3.85,达到“良好”水平;肉鸡养殖户标准化养殖场建设参与行为的生态效益(3.98)>社会效益(3.74)>经济效益(3.38),均达到“良好”水平。肉鸡养殖户兽药减量使用行为的整体绩效评价为3.49,达到“良好”水平;肉鸡养殖户兽药减量使用行为的社会效益(3.60)>经济效益(3.45)>生态效益(3.23),均达到“良好”水平。肉鸡养殖户养殖废弃物资源化利用行为的整体绩效评价为4.12,达到“优秀”水平;肉鸡养殖户养殖废弃物资源化利用行为的生态效益(4.14)>经济效益(3.82)>社会效益(3.72),均达到“良好”水平。(7)肉鸡养殖户亲环境行为的激励机制优化与政策措施。结合发达国家在激励畜禽养殖户实施亲环境行为方面的成功经验,设计并完善促进肉鸡养殖户实施亲环境行为的激励机制和约束机制,激励机制包括立法支持、财税支持和技术支持三个方面,约束机制包括经济约束、法律约束和社会约束三个方面。从政府、产业合作组织、市场和肉鸡养殖户四个方面提出激励肉鸡养殖户实施亲环境行为的政策措施:第一,政府应加大亲环境养殖的宣传推广力度,制定合理的亲环境养殖补贴政策,加大肉鸡养殖生产的监管力度;第二,应积极引导肉鸡养殖户加入产业合作组织,完善产业合作组织的服务功能,发挥产业合作组织的监督职能;第三,应建立健全亲环境肉鸡产品的市场体系,加强亲环境肉鸡产品市场基础设施建设;第四,肉鸡养殖户应提高亲环境行为的认知水平,增强责任意识和自律意识。
屈颖[2](2020)在《博落回饲料添加剂促生长作用和分子机理探讨》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以中草药为原料开发绿色饲料添加剂用于动物养殖具有重要意义。本研究以博落回生物碱提取物为主要原料配合其它成分,在预实验的基础上设计了多种饲料添加剂,用于鸡和鲤鱼的养殖试验,检测了其对鸡和鲤鱼的生长特性、非特异免疫因子和多种抗氧化因子的影响;通过检测其对多种组织转录物组的影响揭示其可能的分子机理。实验结果如下:1.探索了野生博落回人工种植的驯化和其中生物碱的优化提取工艺。结果表明野生植株可以在低海拔地区良好生长,从而解决了大规模生产时的原料来源问题。博落回中生物碱酸水乙醇法提取方案的摸索,摸索条件包括乙醇浓度、料液比、提取时长、提取温度和p H值。最终发现提取的最优条件为:在酸碱度p H=2的85%乙醇溶液中,料液比1:16,70℃恒温水浴4h。2.将分别设计的适合于鸡和鲤鱼的饲料添加剂配方,添加到基础日粮中进行动物饲养实验,以确定饲料添加剂对于动物养殖性能的影响。发现添加剂可以显着提高鸡的平均日增重和平均日采食量。最佳配方为DB。鲤鱼生长性能实验过程中,实验过程持续30天,以成活率、体重增长率和饵料率反映鲤鱼生长性能,结果显示三个实验组均能显着增加鲤鱼成活率和体重增长率、降低鲤鱼的饵料率。说明饲料添加剂对于鲤鱼的生长性能具有一定的促进作用。最佳配方为FC。3.探索了添加剂对鸡和鲤鱼多种组织非特异免疫指标的影响:包括酸性磷酸酶(ACP)、碱性磷酸酶(AKP)、溶菌酶(LZM)、白细胞介素1β(IL-1β)、干扰素γ(IFN-γ)、肿瘤免疫因子α(TNF-α)等,发现各组织中这些指标明显提高,说明饲料添加剂对于鸡和鲤鱼的免疫功能具有一定程度的促进作用。4.探索了添加剂对鸡和鲤鱼抗氧化指标的影响:包括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谷丙转氨酶(GPT)、丙二醛(MDA)以及细胞色素P450 1A1基因(CYP1A1)和谷胱甘肽转移酶基因(GST)这5种指标。不同组织中SOD和GPT活性升高、CYP1A1和GST表达水平增强,但是MDA含量下降。说明饲料添加剂对肉鸡和鲤鱼抗氧化性能同样具有促进作用。5.肉鸡和鲤鱼转录组分析结果表明:差异基因中包含大量的与生长、免疫和抗氧化功能相关的基因,GO富集分析表明添加剂主要是通过调节相关细胞因子和酶的活性以及控制反应过程等方面实现的。6.对鲤鱼肠道内容物的分析表明饲料添加剂对于鲤鱼肠道微生物的种类影响轻微,但是在微生物群落组成方面影响较明显,比如大幅提高乳球乳杆菌属、降低气单胞菌属和希农氏菌属的比例。可见饲料添加剂能够有效提高鲤鱼肠道内有益菌群数量,降低有害菌群的比例,在表观上这对鲤鱼的个体生长、免疫和抗氧化功能具有积极重要的意义。综上所述,以博落回生物碱提取物为主要成分配合其它中药材配制的饲料添加剂具有明显的促进鸡和鲤鱼生长的特性,同时也能够促进其非特异免疫能力和组织的抗氧化能力。其作用的分子机理在于通过调节相关细胞因子和酶的活性以及控制反应过程等方面实现的。这些结果对于绿色饲料添加剂的开发和动物养殖从而生产安全健康的动物产品具有一定的意义,同时也具有非常广阔的市场前景。
孙毅夫[3](2020)在《A集团“智能养殖加工一体化”战略实施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近年来,我国食品产业高速稳定发展,包括肉制品在内的加工食品已经成为我国城乡居民日常生活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市场上供应的食品种类显着增加,精深加工产品比例不断上升,产品向营养、健康、多元、优质、功能化方向发展。在政府的大力关怀下,加之雄厚的硬件条件和资金优势,A集团在市场环境中有已具有显着的竞争地位和竞争优势。为了更好地发挥全产业链方面的潜在优势,需要对“智能养殖加工一体化”战略实施进行监控,A集团提出的“智能养殖加工一体化”战略实施目标势在必行。本文以A集团为研究对象,对养殖加工行业和企业战略实施的相关理论进行梳理,在已有成果的基础上,详细阐述了养殖加工行业战略转型的客观要求,以及行业的基本特点和发展趋势。基于此,文中运用PEST分析工具,剖析A集团“智能养殖加工一体化”战略实施的必要性,从主要竞争对手的战略转型成果出发,采用案例分析法及实践参与法,结合研究成果及平衡计分卡战略工具,实地研究“智能养殖加工一体化”战略转型的内容,并构建了“智能养殖加工一体化”战略体系,从而推动了该战略的实施。在实施过程中,首先,明确了如何实现“智能化”和“一体化”目标;其次,分析了重点项目的空间布局和资源整合情况;最后,分别从养殖、屠宰加工、熟品加工等方面,论述了各产业链之间全方位系统化的联动机制及智能化的实际应用。通过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剖析“智能养殖加工一体化”战略实施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及原因,这对该集团的发展具有一定指导作用。根据以上内容,本文提出了有益于A集团“智能养殖加工一体化”战略实施的意见和建议,主要包括加强风险量化评估,进一步提升风险控制能力;提高人员技术水平,实现更加精细的标准化流程;全面强化成本管控机制,提高效益目标;加速产品整合开发,加大研发投入力度;建立产业联动机制,推动企业协同发展;优化系统化保障机制,实现智能化高效发展。
陈齐畅[4](2020)在《社会资本、契约选择与养殖户标准化生产行为 ——以中国白羽肉鸡生产为例》文中研究表明畜牧养殖行业因为投资大、技术水平要求高,是高风险行业。高风险的行业与低生产力水平、低生产关系水平之间的落差又给我国的食品质量安全带来巨大隐患。表现出来的畜牧养殖不标准、不规范,严重制约了我国畜牧产业的发展。白羽肉鸡产业因为生产周期短,生产规模大,将不标准、不规范的生产后果放大。白羽肉鸡养殖户进行标准化生产,对于解决我国肉鸡产业发展问题,促进畜牧业发展,具有重大的意义。本研究尝试揭示社会资本、契约选择对肉鸡养殖户进行标准化生产行为的影响以及白羽肉鸡养殖户采纳标准化生产行为的内在机制。第一章对科学问题以及所处的背景作介绍,并简要描述研究的目标、范围和内容、框架等。第二章梳理了本研究的理论基础及文献回顾。第三章介绍了我国肉鸡产业发展现状及数据来源。第四,第五,第六,第七章分别是本研究的四个主要内容。第四章肉鸡养殖户的社会资本对契约选择的影响。运用超博弈理论模型分析社会资本嵌入有益于增加公司和农户的合作。基于社会资本理论、交易成本理论,从信任、规范、人际网络等方面考察社会资本对契约选择的影响。基于肉鸡养殖户的调研数据,对社会资本对契约选择的影响进行实证检验。得出(1)养殖户进行市场模式还是公司+农户模式选择时,社会资本的三个方面,人际网络社会资本、信任社会资本、互惠规范社会资本均起到显着性影响;并且信任社会资本与人际网络社会资本对养殖户选择公司+农户模式有着显着正向影响;互惠规范社会资本对养殖户选择公司+农户模式有着显着负向影响。(2)养殖户在选择合作社模式还是公司+农户模式时,互惠规范社会资本越大,养殖户就越倾向于选择合作社+农户模式。(3)养殖户在选择垂直一体化模式还是公司+农户模式时,信任社会资本越高,养殖户就越倾向于选择稳定性程度更高的垂直一体化模式。因此社会资本中不同维度对养殖户契约选择行为带来不同的影响。增加信任社会资本和人际网络社会资本会促成选择公司+农户,增加互惠规范社会资本会促成选择合作社+农户。提高信任社会资本,会促成垂直一体化模式。第五章契约选择对肉鸡养殖户标准化生产行为的影响。本文首先基于契约理论将契约稳定性分解为组织服务、契约激励和资产专用性,并结合调研数据进行量化;然后基于农业部标准化评估标准将白羽肉鸡生产的标准化行为划分为六个分项标准,并对该六个分项标准进行打分。其中完全标准化率分别为:肉鸡品种良种化76.6%,养殖设施化78.1%,生产规范化57.7%,防疫制度化68.9%,污染无害化75.5%,监管常态化75.4%。然后使用组织服务、契约激励和资产专用性作为解释变量,个体特征、生产特征、交易特征、风险特征、家庭特征等作为控制变量分别对肉鸡品种良种化、养殖设施化、生产规范化、防疫制度化、污染无害化、监管常态化进行多元线性回归,得出结论如下:(1)在对标准化生产的分项六化的影响中,控制变量包括养殖户个体特征、生产特征、交易特征、家庭特征、风险特征基本上对于标准化生产的行为选择无太大影响。(2)契约选择模式对标准化生产的分项六化影响均表现出至少一方面的显着性正向影响。(3)契约激励、组织服务、资产专用性对标准化六化影响程度表出现差异。契约激励和资产专用性对污染无害化无显着性影响,组织服务对资产专用性有显着影响;组织服务对监管常态化无显着性影响,而契约激励和资产专用性对监管常态化有显着的影响。因此在对标准化生产行为推广时,需要针对性着力,比如对污染无害化的提升更要着力在组织服务,对于肉鸡良种化、养殖设施化、防疫制度化就可以在契约选择模式的三个方面整体着力,对于监管的常态化就可以重点提升契约激励以及资产专用性。第六章社会资本、契约选择对标准化生产行为的影响。基于理性行为理论、计划行为理论对社会资本、契约选择对标准化生产的影响机理进行分析。构建标准化生产行为决策模型。基于肉鸡养殖户的调研数据,利用结构方程模型对提出的假设进行实证检验。对肉鸡养殖户的社会资本、契约选择以及标准化生产行为的影响路径进行验证。结果表明:在全样本模型之中,肉鸡养殖户标准化生产行为受标准化生产主观规范的直接影响和综合影响都是最大。社会资本和契约稳定性通过影响标准化生产意向,标准化生产态度以及感知行为控制等中介变量而发生作用,其中社会资本中的互惠规范社会资本对标准化生产意向的影响最为明显。按契约选择模式进行群组划分的实证模型检验,也验证了全样本的研究规律。按地域进行群组划分的实证模型检验,四个区域表现出和全样本模型相似的规律。由此说明社会资本认知以及契约强制性、组织服务性认知均会最终影响到肉鸡养殖户的标准化生产行为。第七章养殖绩效的影响因素分析。首先对肉鸡生产的技术投入产出指标,经济投入产出指标进行核算和比较分析。然后从三个方面分别去探讨肉鸡生产绩效和社会资本之间的关系,肉鸡生产绩效和契约稳定性程度之间的关系,肉鸡生产绩效和标准化生产程度之间的关系。结论分别是:(1)信任社会资本在1%水平上对每只鸡的总生产成本有负的显着性影响;互惠规范社会资本在10%水平上对每只鸡的总生产成本有负的显着性影响;人际网络社会资本在1%水平上对每只鸡的总生产成本有正的显着性影响,验证了更高社会资本对应更高生产绩效的前提假设。(2)契约选择模式对只鸡的总生产成本具有在1%水平上显着的正向影响。(3)肉鸡良种化在1%水平正向影响,养殖设施化在5%水平上负向影响,生产规范化在5%水平上正向影响,污染无害化在5%水平上负向影响,验证了标准化对生产绩效有显着影响的假设。由此说明了加强社会资本有益于提高契约选择模式的稳定性,有益于标准化生产行为,有益于提高生产绩效。第八章是本文的总结与政策建议。在对全文总结的基础上,提出了四个方面的政策建议,分别是:(1)针对性的提高社会资本;(2)完善组织服务,促成高稳定性契约选择模式生产的发展;(3)加大对更稳定契约选择生产模式的宣传和引导;(4)从政府、企业、养殖户多角度出发,促进肉鸡行业标准化生产的发展。
吴智辉[5](2019)在《庆云堡镇镇村空间融合研究》文中研究说明随着城镇化进程,只有城镇和村庄融合一体发展,能够尽快破解现今城乡“二元”问题,构建一个城镇和乡村一体的格局。在国土空间规划背景下需加快乡村振兴战略发展,即能解决乡村日趋严重的“乡村病”困境,又能加快城乡融合发展,为解决“三农”问题打下基础。本文以新时代国土空间规划与城乡融合为背景,探析小城镇镇村空间融合发展主要面临着镇区大量土地闲置、村庄大量宅基地闲置、生态环境污染、基础设施建设落后等一系列问题,导致镇村融合发展失衡,空间融合程度较低。因此,本文以工贸型小城镇即庆云堡镇为研究对象,将镇村空间分为产业空间、职住空间、生态空间三大空间作为切入点,探讨三个空间之间的融合现状、融合问题,从而提出相应的镇村空间融合策略,以期为类似的小城镇的镇村融合发展具有一定的代表性和指导意义。文章的主体主要分为三大部分:首先,通过对镇村空间、城乡融合相关理论综述及三个空间要素解析,进而对庆云堡镇村空间分析切入点有了明确的方向。通过详细的现场调研及村民问卷调查,对庆云堡镇的现状概况及镇域产业、职住、生态的空间融合现状充分的介绍,分析三类空间的融合现象,进而对镇村空间融合发展阶段进行评价,得出镇村空间融合度为基本融合型。其次,基于对镇村空间现状融合度评价及融合问题的提取,运用Arcgis空间分析功能,对三大空间融合问题进行分析,主要从产业链的关联、产业对环境影响、剩余劳动力的分配、交通可达性、场强模型、生态敏感性等多个方面对镇村空间融问题进行了系统分析,对后续的镇村空间融合策略奠定基础。最后,小城镇是城乡居民从事二三产业及就近城镇化的基石,庆云堡镇镇村空间融合策略的优劣涉及城乡融合发展的效果。根据前面的融合问题分析,针对问题和融合现状特征,对庆云堡镇镇村空间融合提出相应的目标。结合融合问题及目标,提出三大融合策略即完善基础设施、推进产居协同发展;加快产业结构调整、提升三产融合程度;构建绿色生态廊道、实现镇村生产、生活、生态共融的策略。
郭志欣[6](2019)在《金针菇菇脚多糖抗氧化功能及在七彩鲑饲料中的应用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本试验通过不同浓度的乙醇分级、除蛋白、柱层析等方法制备出金针菇菇脚(Flammulina velutipes stembase)多糖,探讨分级的乙醇浓度及纯化程度对金针菇菇脚多糖的体外抗氧化活性的影响;同时研究了金针菇菇脚粉(FVS)和金针菇菇脚水提液(FVSE)在七彩鲑(Salvelinus fontinalis)幼鱼体内的抗氧化作用及对生长、免疫及肠道菌群的影响。试验选取270尾七彩鲑幼鱼(平均体重为13.34±0.08 g),随机分为3组(CK:对照组;FVS:2%金针菇菇脚粉添加组;FVSE:2%金针菇菇脚提取液添加组),每组3个重复,每个重复30尾,试验期81天。试验结果如下:1.分级的乙醇浓度对金针菇菇脚多糖抗氧化活性产生影响,在试验研究范围内,低浓度乙醇沉淀物,抗氧化活性弱,随着乙醇浓度的升高,沉淀物多糖抗氧化活性逐渐增强,终浓度为75%沉淀获得的多糖在1.0mg/mL时抗氧化活性最强;纯化程度也可影响金针菇菇脚多糖抗氧化活性,在试验研究范围内,纯化程度低,抗氧化活性强。2.FVS组和FVSE组显着提高七彩鲑幼鱼肝胰脏总抗氧化能力(T-AOC)、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和过氧化氢酶(CAT)活性(P﹤0.05);FVSE组七彩鲑幼鱼过氧化氢酶(CAT)活力显着高于FVS组(P﹤0.05)。FVS组和FVSE组七彩鲑幼鱼的终末体重(FBW)、增重(WG)、特定生长率(SGR)及成活率(SR)显着高于对照组(P﹤0.05);FVS组和FVSE组七彩鲑幼鱼的饲料转化率(FCR)显着低于对照组(P﹤0.05);FVSE组七彩鲑幼鱼的肝体指数(HIS)显着高于对照组(P﹤0.05)。金针菇菇脚的添加对七彩鲑幼鱼全鱼的水分、粗蛋白、粗脂肪和粗灰分含量的影响均不显着(P﹥0.05)。3.FVS组血清中总蛋白含量(TP)和谷草转氨酶(AST)活性显着高于对照组(P﹤0.05),谷丙转氨酶(ALT)活性显着低于对照组(P﹤0.05)。FVSE组血清中总蛋白(TP)含量极显着提高(P﹤0.01);白蛋白(ALB)、球蛋白(GLO)、葡萄糖(GLU)、总胆固醇(CHOL)含量和谷草转氨酶(AST)活性显着提高(P﹤0.05),谷丙转氨酶(ALT)的活性显着降低(P﹤0.05)。FVSE组血清中总蛋白(TP)含量显着高于FVS组(P﹤0.05)。FVS组七彩鲑幼鱼肝胰脏中碱性磷酸酶(AKP)和酸性磷酸酶(ACP)活性显着升高(P﹤0.05);FVSE组溶菌酶(LYZ)、碱性磷酸酶(AKP)活性显着提高(P﹤0.05);酸性磷酸酶(ACP)活性极显着升高(P﹤0.01)。FVSE组七彩鲑幼鱼肝胰脏中酸性磷酸酶(ACP)活性显着高于FVS组(P﹤0.05)。FVS组和FVSE组均使七彩鲑幼鱼肝胰脏中HSP70、HSP90基因mRNA表达量显着降低(P﹤0.05)。4.七彩鲑幼鱼的核心菌群主要包括变形菌门(Proteobacteria)、放线菌门(Actinobacteria)和厚壁菌门(Firmicutes),其中变形菌门(Proteobacteria)丰度最高。金针菇菇脚的添加可提高七彩鲑幼鱼肠道菌群的多样性和丰度,FVS组菌群的多样性和丰度均显着提高(P﹤0.05),FVSE组丰度显着提高(P﹤0.05)。FVS组变形菌门(Proteobacteria)显着减少(P﹤0.05),放线菌门(Actinobacteria)、蓝藻门(Cyanobacteria)、绿弯菌门(Chloroflexi)、疣微菌门(Verrucomicrobia)、Saccharibacteria、衣原体门(Chlamydiae)显着增加(P﹤0.05);FVSE组衣原体门(Chlamydiae)显着增加(P﹤0.05)。综上所述,金针菇菇脚多糖的体外抗氧化活性与分级时乙醇浓度和纯化程度均相关,分级时乙醇浓度高、纯化程度低,其抗氧化活性强。金针菇菇脚中多糖等成分也可在七彩鲑幼鱼体内发挥抗氧化作用,提升抗氧化状态,提高生长性能和免疫能力,调节肠道菌群组成。
欧阳儒彬[7](2019)在《中国肉鸡产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经济学研究》文中认为肉鸡产业是我国畜牧业的重要组成部门之一。改革开放以来,我国肉鸡产业保持快速发展的势头,同时也面临着生产成本逐年增长、质量水平与人民群众对优质、安全、绿色农产品的发展要求相比仍有差距、产业链各环节主体间利益分配不均衡等问题。本文从我国肉鸡产业发展面临的机遇和问题出发,采用数据包络分析(DEA)方法、Malmquist全要素生产率方法分析对肉鸡技术效率、全要素生产率进行分析,提出节本增效的关键途径;利用2004—2017年30省份肉鸡生产数据,将质量作为一个潜变量,构建质量成本函数模型,对我国肉鸡质量成本弹性及质量水平进行测度,并进行不同年份、省份、品种对比分析;从当前我国肉鸡产业链各环节成本收益情况出发,分价格高峰期、价格低谷期计算不同经营模式下肉鸡产业链各主体利益分配情况,并运用Shapley值测算出产业链主体联结机制优化方案。最后,提出了促进肉鸡产业高质量发展的政策建议。研究表明:(1)我国平均综合技术效率、技术效率和规模效率较高,但均未达到最优。(2)肉鸡全要素生产率呈波动性,TFP变动主要是由技术变化引起的。(3)肉鸡投入产出要素存在一定的冗余,投入冗余量改进后成本利润率提升较大。(4)在现有生产水平条件下,我国肉鸡质量成本弹性和产量成本弹性均小于1,提高肉鸡质量和产出数量是规模经济的,肉鸡生产者愿意也有足够的动力去提高肉鸡质量;规模化养殖水平能够提高肉鸡质量水平,大规模养殖质量水平高于中、小规模;饲料、人力投入等是影响肉鸡质量水平的重要因素。(5)不同经营模式肉鸡产业链利益分配格局存在一定的差别,屠宰加工、零售环节的利益在肉鸡产业链中利润分配占比相对较大,但是相对于不同的流通模式,利益分配格局存在一定的差异。(6)畜禽价格周期影响肉鸡产业链利益分配格局,加强产业链各环节主体合作能够增加整个产业链总体收益。基于以上结论,建议继续抓好先进饲养技术、现代化设施设备的推广应用,加快开展标准化规模养殖、重大动物疫病防控等核心技术联合研发攻关,加大对养殖户日常肉鸡饲养技术、疫情应急管理等教育培训;注重产业链延伸和区域品牌培育,推动建立肉鸡产品市场风险管理体系、肉鸡全产业链信息网络和发布机制;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作用,推进兽药减量增效和饲料节本提质;加强行业协会和专业合作社建设,建立更加紧密的公司与养殖户利益联结机制,提高我国肉鸡产业的整体竞争力。
台州市人民政府[8](2012)在《台州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台州市十二五现代农业发展规划的通知》文中研究指明台政发[2011]52号各县(市、区)人民政府,市政府直属各单位:现将《台州市"十二五"现代农业发展规划》印发给你们,请你们结合各自实际,认真组织实施。二○一一年十二月二十日台州市"十二五"现代农业发展规划台州市"十二五"现代农业发展总体规划依据《台州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十二五"规划》编制要求和有关精神,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围绕"十二五"期末前在全省率先实现农业基本现代化
王晨[9](2008)在《养殖高效又保险 畜禽绿色养殖仪成了“家庭银行”》文中认为畜禽绿色养殖仪可以实现禽畜高效养殖、有效防治疾病、免除药物残留,畜禽的粪便还可以种植食用菌,可谓一举多得。
赵云忠[10](2008)在《养殖高效又保险 畜禽绿色养殖仪成了“家庭银行”》文中研究表明畜禽绿色养殖仪实现了禽畜高效养殖、有效防治疾病、免除药物残留,畜禽的粪便还可以种植食用菌,可谓一举多得。杀菌防病养殖风险降到最低人们都说"要想发,搞养殖",去年猪肉价格的一路疯长,让养殖业更是成为热点。可是养殖业也存在着诸多风险,例如畜禽疾病、成活率低、养殖方法不当、成本过高等问题,让养殖户们
二、绿色肉鸡高效养殖技术(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绿色肉鸡高效养殖技术(论文提纲范文)
(1)肉鸡养殖户亲环境行为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导论 |
1.1 研究背景与研究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研究目标与研究内容 |
1.2.1 研究目标 |
1.2.2 研究内容 |
1.3 研究方法与概念界定 |
1.3.1 研究方法 |
1.3.2 概念界定 |
1.4 研究思路与技术路线 |
1.4.1 研究思路 |
1.4.2 技术路线 |
1.5 研究的创新点与不足 |
第二章 文献回顾与述评 |
2.1 关于农户亲环境行为的相关研究 |
2.2 关于心理认知对农户亲环境行为影响的相关研究 |
2.3 关于政府规制对农户亲环境行为影响的相关研究 |
2.4 关于产业合作组织对农户亲环境行为影响的相关研究 |
2.5 关于成本收益对农户亲环境行为影响的相关研究 |
2.6 文献述评 |
第三章 肉鸡养殖户亲环境行为的理论分析 |
3.1 肉鸡养殖户亲环境行为的心理学分析 |
3.2 肉鸡养殖户亲环境行为的经济学阐释 |
3.3 肉鸡养殖户亲环境行为的博弈分析 |
3.3.1 肉鸡养殖户与政府的博弈分析 |
3.3.2 肉鸡养殖户与产业合作组织的博弈分析 |
3.3.3 肉鸡养殖户与肉鸡养殖户之间的博弈分析 |
3.4 逻辑框架 |
3.5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调查设计与样本描述性统计分析 |
4.1 问卷设计 |
4.1.1 调查问卷设计流程 |
4.1.2 调查问卷设计依据 |
4.2 数据来源 |
4.3 样本特征描述性统计分析 |
4.3.1 肉鸡养殖户个体特征 |
4.3.2 肉鸡养殖户经营特征 |
4.3.3 肉鸡养殖户认知特征 |
4.3.4 肉鸡养殖户预期收益特征 |
4.3.5 社会规范特征 |
4.3.6 政府规制特征 |
4.3.7 产业合作组织特征 |
4.4 肉鸡养殖户亲环境行为特征描述性统计分析 |
4.4.1 肉鸡养殖户标准化养殖场建设参与行为 |
4.4.2 肉鸡养殖户兽药减量使用行为 |
4.4.3 肉鸡养殖户养殖废弃物资源化利用行为 |
4.5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肉鸡养殖户标准化养殖场建设参与行为及其影响因素分析 |
5.1 分析框架与研究假说 |
5.2 变量选取 |
5.3 模型设定与结果分析 |
5.3.1 模型设定 |
5.3.2 结果分析 |
5.4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肉鸡养殖户兽药减量使用行为及其影响因素分析 |
6.1 分析框架与研究假说 |
6.2 变量选取 |
6.3 模型设定与结果分析 |
6.3.1 模型设定 |
6.3.2 结果分析 |
6.4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肉鸡养殖户养殖废弃物资源化利用行为及其影响因素分析 |
7.1 分析框架与研究假说 |
7.2 变量选取 |
7.3 模型设定与结果分析 |
7.3.1 模型设定 |
7.3.2 结果分析 |
7.4 本章小结 |
第八章 肉鸡养殖户亲环境行为的效应分析 |
8.1 亲环境行为对肉鸡养殖户生产绩效的影响 |
8.1.1 研究方法 |
8.1.2 变量选取 |
8.1.3 肉鸡养殖户生产绩效的测算 |
8.1.4 标准化养殖场建设参与行为对肉鸡养殖户生产绩效的影响 |
8.1.5 兽药减量使用行为对肉鸡养殖户生产绩效的影响 |
8.1.6 养殖废弃物资源化利用行为对肉鸡养殖户生产绩效的影响 |
8.2 肉鸡养殖户亲环境行为的效益评价 |
8.2.1 理论基础与模型设定 |
8.2.2 评价依据与变量选取 |
8.2.3 肉鸡养殖户标准化养殖场建设参与行为的效益评价与差异分析 |
8.2.4 肉鸡养殖户兽药减量使用行为的效益评价与差异分析 |
8.2.5 肉鸡养殖户养殖废弃物资源化利用行为的效益评价与差异分析 |
8.3 本章小结 |
第九章 肉鸡养殖户亲环境行为的激励机制优化与政策措施 |
9.1 肉鸡养殖户亲环境行为激励机制的基本框架 |
9.2 肉鸡养殖户亲环境行为的激励机制 |
9.2.1 立法支持 |
9.2.2 财税支持 |
9.2.3 技术支持 |
9.3 肉鸡养殖户亲环境行为的约束机制 |
9.3.1 经济约束 |
9.3.2 法律约束 |
9.3.3 社会约束 |
9.4 激励肉鸡养殖户实施亲环境行为的政策措施 |
9.4.1 政府方面 |
9.4.2 产业合作组织方面 |
9.4.3 产品市场方面 |
9.4.4 肉鸡养殖户方面 |
9.5 本章小结 |
第十章 研究结论与研究展望 |
10.1 研究结论 |
10.2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与科研情况 |
(2)博落回饲料添加剂促生长作用和分子机理探讨(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前言 |
1.1 绿色饲料添加剂是国内饲料发展的主要方向之一 |
1.2 禽类和鱼类是人类的主要蛋白质来源之一 |
1.3 非特异性免疫能力和抗氧化能力是动物健康的主要标志 |
1.3.1 非特异免疫指标 |
1.3.2 抗氧化指标 |
1.4 博落回研究现状概述 |
1.5 杜仲研究状况概括 |
1.6 研究的目的及意义 |
2 材料与方法 |
2.1 实验材料 |
2.1.1 实验动物 |
2.1.2 实验饲料 |
2.1.3 实验设备和仪器 |
2.1.4 主要试剂及试剂盒 |
2.2 实验方法 |
2.2.1 博落回植物的种植 |
2.2.2 博落回植物生物碱的提取及含量检测 |
2.2.3 动物实验设计与样本采集 |
2.2.4 基因表达检测 |
2.2.5 酶活性的检测 |
2.2.6 数据分析 |
3 结果与分析 |
3.1 博落回植物的种植 |
3.2 博落回生物碱提取 |
3.3 饲料添加剂对于肉鸡生长性能的影响 |
3.4 饲料添加剂对于肉鸡非特异免疫指标的影响 |
3.4.1 ACP、AKP和 LZM酶活的测定 |
3.4.2 IL-1β等非特异免疫基因表达水平的检测 |
3.5 饲料添加剂对于肉鸡抗氧化指标的影响 |
3.5.1 SOD和GPT酶活和MDA浓度的测定 |
3.5.2 CYP1A1和GST基因表达水平的检测 |
3.6 饲料添加剂对鸡转录组影响的分析 |
3.6.1 测序数据统计 |
3.6.2 差异基因数据 |
3.6.3 肉鸡差异基因GO富集分析 |
3.6.4 光定量PCR验证转录组结果 |
3.7 饲料添加剂对于鲤鱼生长性能的影响 |
3.8 饲料添加剂对于鲤鱼非特异免疫指标的影响 |
3.8.1 ACP、AKP和 LZM酶活的测定 |
3.8.2 IL-1β等基因表达水平的检测 |
3.9 饲料添加剂对于鲤鱼抗氧化功能的影响 |
3.9.1 SOD和GPT酶活和MDA浓度的测定 |
3.9.2 CYP1A1和GST基因表达水平的检测 |
3.10 饲料添加剂对鲤鱼转录组影响分析 |
3.10.1 测序结果数据统计 |
3.10.2 鲤鱼差异基因GO富集分析 |
3.11 荧光定量PCR检测分析差异基因结果 |
3.12 饲料添加剂对于鲤鱼肠道微生物的影响 |
4.讨论 |
4.1 饲料添加剂对于鲤鱼和肉鸡生长、免疫和抗氧化效应的影响 |
4.2 饲料添加剂应用在养殖业中的问题 |
4.3 中草药添加剂应用到养殖业中的前景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
(3)A集团“智能养殖加工一体化”战略实施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第一节 研究背景 |
第二节 研究目的及意义 |
一、研究目的 |
二、研究意义 |
第三节 文献综述 |
一、国外对企业战略实施的研究 |
二、国内对企业战略实施的研究 |
三、国内外对“养殖加工”的研究 |
第四节 研究方法及创新点 |
一、研究方法 |
二、研究创新点 |
第五节 研究内容及结构路线图 |
第二章 A集团“智能养殖加工一体化”战略 |
第一节 A集团战略发展概述 |
一、发展简史 |
二、主要业务板块 |
三、战略转型的客观要求 |
第二节 养殖加工业的战略转型 |
一、行业基本特点与发展趋势 |
二、主要竞争对手的战略转型 |
第三节 “智能养殖加工一体化”战略的基本内容 |
一、“智能养殖加工一体化”战略概念及分析工具 |
二、“智能养殖加工一体化”的必要性 |
三、“智能养殖加工一体化”的战略转型 |
四、“智能养殖加工一体化”战略体系的构建 |
第四节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智能养殖加工一体化”战略实施 |
第一节 战略实施要点 |
一、如何实现“智能化” |
二、如何实现“一体化” |
第二节 战略实施重点项目 |
一、重点项目空间布局 |
二、重点项目资源整合 |
第三节 “智能养殖加工一体化”战略实施过程 |
一、养殖“智能一体化”战略实施 |
二、屠宰加工“智能一体化”战略实施 |
三、熟品加工“智能一体化”战略实施 |
第四节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智能养殖加工一体化”战略实施中存在的问题及原因 |
第一节 战略实施中存在的问题 |
一、养殖加工环节战略风险识别能力较弱 |
二、智能化技术服务和标准执行出现偏差 |
三、智能一体化成本管理不完善 |
四、产品整合及开发速度较慢 |
五、养殖加工销售节点协同效应不高 |
六、综合配套系统建设不健全 |
第二节 问题的成因 |
一、风险识别范围较小,防范能力较弱 |
二、管理层级冗余,技术指导不精细 |
三、成本管理意识弱,管理认知不统一 |
四、资源整合度不高,产品创新速度慢 |
五、产业间沟通渠道待优化,合作方式较单一 |
六、资金结构受客观因素影响,资源分配待优化 |
第五章 “智能养殖加工一体化”战略实施对策 |
第一节 加强风险量化评估,提升风险控制能力 |
第二节 提高人员技术水平,优化标准作业流程 |
第三节 全面强化成本管控机制,提高效益目标 |
第四节 加速产品整合开发,加大研发投入力度 |
第五节 建设产业联动机制,推动企业协同发展 |
第六节 完善系统化保障机制,实现智能化高效发展 |
第七节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4)社会资本、契约选择与养殖户标准化生产行为 ——以中国白羽肉鸡生产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导言 |
1.1 研究背景及问题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问题 |
1.2 研究目的及意义 |
1.3 研究思路与内容和方法 |
1.4 数据来源 |
1.5 技术路线 |
1.6 可能的创新 |
第二章 概念界定及研究综述 |
2.1 相关概念界定 |
2.1.1 白羽肉鸡行业及行为主体 |
2.1.2 社会资本 |
2.1.3 契约选择及其稳定性 |
2.1.4 垂直协作模式 |
2.1.5 标准化生产 |
2.2 相关理论回顾 |
2.2.1 产业组织理论 |
2.2.2 交易成本决定论 |
2.2.3 契约理论 |
2.2.4 生产者行为理论 |
2.2.5 计划行为理论 |
2.3 国内外研究综述 |
2.3.1 农业产业化组织中契约关系的研究综述 |
2.3.2 产业链组织与养殖户生产行为研究综述 |
2.4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中国肉鸡产业发展现状及数据统计分析 |
3.1 中国白羽肉鸡产业发展现状 |
3.1.1 白羽肉鸡起源、生产及消费 |
3.1.2 白羽肉鸡的垂直一体化和标准化生产进程 |
3.2 四省白羽肉鸡产业现状 |
3.2.1 规模现状 |
3.2.2 产量与企业现状 |
3.3 数据来源及描述性统计分析 |
3.3.1 样本选择 |
3.3.2 问卷设计与调查内容 |
3.3.3 变量选择 |
3.3.4 样本与数据特征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肉鸡养殖的社会资本对契约选择的影响 |
4.1 社会资本与契约选择的静态博弈 |
4.2 社会资本对契约选择影响的理论及实证模型构建 |
4.3 社会资本的因子分析 |
4.4 社会资本对契约选择的影响实证 |
4.5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契约选择与养殖户标准化生产行为的实证分析 |
5.1 养殖户标准化生产行为认知及采纳情况 |
5.2 理论模型与研究假说 |
5.3 实证模型构建及其结果分析 |
5.3.1 模型设定 |
5.3.2 统计性描述 |
5.3.3 卡方检验 |
5.3.4 模型估计 |
5.4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社会资本、契约选择与标准化生产行为的实证分析 |
6.1 理论模型与研究假说 |
6.2 结构方程模型介绍与描述性统计分析 |
6.2.1 结构方程模型的原理 |
6.2.2 结构方程模型的分析步骤 |
6.2.3 问卷设计与描述统计 |
6.2.4 信度与效度分析 |
6.3 模型估计结果与分析 |
6.3.1 模型的拟合结果 |
6.3.2 假说的检验 |
6.3.3 结果分析 |
6.4 不同契约选择模式养殖户标准化生产心理决策机制比较分析 |
6.4.1 样本的特征分析 |
6.4.2 基于契约稳定性的结构方程模型验证 |
6.4.3 基于契约稳定性的模型结果分析 |
6.5 不同地区的养殖户标准化生产心理决策机制比较分析 |
6.5.1 样本的特征分析 |
6.5.2 基于地域划分的结构方程模型验证 |
6.5.3 基于地域划分的模型结果分析 |
6.6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肉鸡养殖户生产绩效的影响因素与实证 |
7.1 理论模型与研究假说 |
7.2 描述性统计分析 |
7.2.1 技术投入产出指标 |
7.2.2 成本收益指标 |
7.2.3 基于契约选择模式的影响因素的统计性分析 |
7.3 生产绩效的影响因素分析 |
7.3.1 社会资本对生产绩效的影响 |
7.3.2 契约选择对生产绩效的影响 |
7.3.3 标准化生产行为对生产绩效的影响 |
7.4 本章小结 |
第八章 结论及建议 |
8.1 结论 |
8.2 政策建议 |
8.2.1 针对性的提高社会资本 |
8.2.2 完善组织服务,促成高稳定性契约选择模式生产的发展 |
8.2.3 加大对更稳定契约选择模式的宣传和引导 |
8.2.4 从政府、企业、养殖户多角度出发,促进肉鸡行业标准化生产发展 |
8.3 研究不足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件 |
致谢 |
攻读学位论文期间发表文章 |
(5)庆云堡镇镇村空间融合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国土空间规划建立对“镇村空间”的发展高度关注 |
1.1.2 新型城镇化从“物质空间”转向以“人”为核心 |
1.1.3 城乡融合是庆云堡镇未来快速高效发展的重点 |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研究意义 |
1.3 相关概念界定 |
1.3.1 镇村空间 |
1.3.2 城乡融合 |
1.4 国内外相关研究现状及进展 |
1.4.1 镇村空间研究综述 |
1.4.2 城乡融合研究综述 |
1.5 研究区域的界定 |
1.5.1 研究区域概况 |
1.5.2 选择研究区域的理由 |
1.6 研究内容与方法 |
1.6.1 研究内容 |
1.6.2 研究方法 |
1.7 研究框架 |
2 相关研究理论及概述 |
2.1 相关基础理论 |
2.1.1 城乡空间融合理论 |
2.1.2 产业融合理论 |
2.1.3 职住平衡理论 |
2.1.4 空间管制理论 |
2.2 镇村空间融合要素解析 |
2.2.1 产业空间要素 |
2.2.2 职住空间要素 |
2.2.3 生态空间要素 |
2.2.4 镇村空间要素的融合形式 |
2.3 镇村空间融合与小城镇发展的关联分析 |
2.3.1 镇村空间融合是小城镇发展建设的方向 |
2.3.2 构建“产业融合”业态是小城镇发展的承载平台 |
2.3.3 小城镇服务配套是镇村空间融合实现的前提 |
2.4 镇村空间融合模式梳理 |
2.4.1 以交通联系为主导的融合模式 |
2.4.2 以功能组合为主导的融合模式 |
2.4.3 以空间缝合为主导的融合模式 |
2.5 本章小结 |
3 庆云堡镇村空间融合现状特征 |
3.1 产业空间融合现状 |
3.1.1 以种养业为主的融合规模较小 |
3.1.2 以加工业为主的融合程度较深 |
3.1.3 以旅游业为主的融合逐渐起步 |
3.2 职住空间融合现状 |
3.2.1 职住分离现象严重 |
3.2.2 通勤线路辐射较广 |
3.2.3 基础设施建设滞后 |
3.3 生态空间融合现状 |
3.3.1 镇村体系分布散乱 |
3.3.2 社会生态环境失衡 |
3.4 镇村空间融合发展阶段评价 |
3.4.1 指标层次结构模型 |
3.4.2 指标权重的确定 |
3.4.3 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 |
3.4.4 镇村融合度评价计算方法及结果 |
3.5 本章小结 |
4 镇村空间融合问题分析 |
4.1 产业链条高级化不足 |
4.1.1 产业关联分析 |
4.1.2 产业对环境影响分析 |
4.1.3 剩余劳动力的空间分配 |
4.2 职住通达程度较低 |
4.2.1 交通可达性分析 |
4.2.2 职住关系空间分析 |
4.2.3 村民通勤特征分析 |
4.3 生态环境污染严重 |
4.3.1 生态敏感性分析 |
4.3.2 生态承载总量分析 |
4.4 本章小结 |
5 庆云堡镇村空间融合策略 |
5.1 融合目标 |
5.1.1 镇区与农村区域的功能互补 |
5.1.2 镇村的中心集聚和合理分散 |
5.1.3 构建镇村一体化的区域层级 |
5.2 完善城乡基础设施,推进产居协同发展 |
5.2.1 优化建设用地,引导村庄向干线集聚 |
5.2.2 强化镇村联系,提升乡村道路的等级 |
5.2.3 配置公共设施,实现服务设施全覆盖 |
5.3 加快产业结构调整,提高三产融合程度 |
5.3.1 “1+2”型联“3”盘活建设用地,提高建设增量 |
5.3.2 “1+3”型融“2”发挥联动效应,平衡就业容量 |
5.3.3 “1+2+3”型互动创新主导产业,发展多元空间 |
5.4 构建绿色生态廊道,实现镇村生态共融 |
5.4.1 创新生态环境补偿机制 |
5.4.2 打造全域绿色生态绿道 |
5.5 本章小结 |
6 总结与展望 |
6.1 研究结论 |
6.2 主要创新点 |
6.3 研究不足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附录A 村庄基本情况调查表 |
附录B 城镇化发展调查表 |
附录C 企业就业农民工问卷调查 |
附录D 大型企业深入访谈调查 |
作者简介 |
作者在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致谢 |
(6)金针菇菇脚多糖抗氧化功能及在七彩鲑饲料中的应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1.1 真菌多糖的研究概况 |
1.2 真菌多糖的抗氧化活性研究进展 |
1.3 多糖作为动物饲料添加剂的研究概况 |
1.4 多糖对肠道功能调节作用研究进展 |
1.5 本研究的目的及意义 |
第二章 金针菇菇脚多糖的分离制备及体外抗氧化性质的研究 |
2.1 材料与方法 |
2.2 结果与分析 |
2.3 讨论 |
2.4 小结 |
第三章 金针菇菇脚对七彩鲑幼鱼抗氧化能力及生长性能的影响 |
3.1 材料和方法 |
3.2 结果与分析 |
3.3 讨论 |
3.4 小结 |
第四章 金针菇菇脚对七彩鲑幼鱼血清生化指标及免疫功能的影响 |
4.1 材料和方法 |
4.2 结果与分析 |
4.3 讨论 |
4.4 小结 |
第五章 金针菇菇脚对七彩鲑幼鱼肠道菌群的影响 |
5.1 材料和方法 |
5.2 结果与分析 |
5.3 讨论 |
5.4 小结 |
结论和创新点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介 |
致谢 |
(7)中国肉鸡产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经济学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导论 |
1.1 研究背景与研究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国内外文献综述 |
1.2.2 国内外研究述评 |
1.3 研究目标、思路与内容 |
1.3.1 研究目标 |
1.3.2 研究思路 |
1.3.3 研究内容 |
1.4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径 |
1.4.1 研究方法 |
1.4.2 技术路径 |
1.5 创新点与不足 |
1.5.1 创新点 |
1.5.2 不足之处 |
第二章 概念界定与理论基础 |
2.1 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
2.1.1 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相关内容 |
2.1.2 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
2.2 肉鸡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
2.2.1 肉鸡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内涵和重点 |
2.2.2 研究内容 |
2.3 理论基础 |
2.3.1 生产效率理论 |
2.3.2 农产品质量安全理论 |
2.3.3 农业产业链及其利益分配理论 |
2.4 研究对象与范围界定 |
2.4.1 肉鸡饲养规模 |
2.4.2 肉鸡产业链 |
2.4.3 肉鸡生产效率 |
2.4.4 肉鸡质量安全 |
2.4.5 肉鸡产业链的利益分配格局情况 |
第三章 我国肉鸡产业发展概况 |
3.1 我国肉鸡产业的发展阶段及其战略地位 |
3.1.1 肉鸡产业发展阶段 |
3.1.2 肉鸡产业战略地位 |
3.2 肉鸡生产现状 |
3.2.1 种鸡规模逐渐趋稳 |
3.2.2 肉鸡生产水平大幅提升 |
3.2.3 规模化程度显着提高 |
3.2.4 生产区域进一步集中 |
3.3 肉鸡消费情况 |
3.3.1 人均鸡肉消费水平快速增长 |
3.3.2 城乡居民消费差异较大 |
3.4 肉鸡进出口贸易情况 |
3.4.1 肉鸡进出口在世界贸易中占重要地位 |
3.4.2 贸易量逆差较大 |
3.4.3 进出口结构差异明显 |
3.5 肉鸡产业面临的挑战和问题 |
3.5.1 肉鸡产业面临的挑战 |
3.5.2 肉鸡产业面临的问题 |
3.6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肉鸡生产效率及节本增效分析 |
4.1 模型原理及方法 |
4.1.1 数据包络分析方法(DEA) |
4.1.2 Malmquist指数法 |
4.2 数据来源及变量选择 |
4.2.1 数据来源 |
4.2.2 变量选择 |
4.3 肉鸡综合技术效率分析 |
4.3.1 全国肉鸡综合技术效率分析 |
4.3.2 分品种肉鸡综合技术效率分析 |
4.3.3 各省份的肉鸡综合技术效率分析 |
4.4 肉鸡全要素生产率分析 |
4.4.1 全国肉鸡全要素生产率变动 |
4.4.2 分品种肉鸡全要素生产率分析 |
4.5 肉鸡节本增效途径分析 |
4.5.1 分品种肉鸡投入产出要素冗余分析 |
4.5.2 各省份相同品种肉鸡投入产出要素冗余分析 |
4.5.3 白羽黄羽肉鸡利润率改进情况 |
4.6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肉鸡质量提升及质量成本弹性测算 |
5.1 质量的相关定义及研究现状 |
5.1.1 肉鸡质量的定义 |
5.1.2 质量的测量与估计 |
5.1.3 成本质量弹性和产量质量弹性 |
5.2 肉鸡质量的理论分析与模型设定 |
5.2.1 质量生产函数与成本函数 |
5.2.2 肉鸡质量的成本函数、成本弹性及质量测算设定 |
5.2.3 肉鸡质量成本函数模型的建立 |
5.3 数据来源和变量选择 |
5.3.1 数据来源 |
5.3.2 变量选择 |
5.4 模型估计结果及分析 |
5.4.1 模型的估计结果 |
5.4.2 肉鸡质量的成本弹性计算 |
5.4.3 肉鸡产量的成本弹性计算 |
5.4.4 肉鸡质量的计算结果 |
5.5 肉鸡质量影响因素分析 |
5.6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肉鸡产业链主体联结利益优化分析 |
6.1 肉鸡生产经营模式 |
6.1.1 传统模式 |
6.1.2 公司+农户模式 |
6.1.3 一体化企业模式 |
6.2 肉鸡产业链各环节成本收益分析 |
6.2.1 数据来源 |
6.2.2 雏鸡孵化环节 |
6.2.3 养殖环节 |
6.2.4 屠宰环节 |
6.2.5 销售环节 |
6.3 不同模式下肉鸡产业链利益分配格局分析 |
6.3.1 传统模式 |
6.3.2 公司+农户模式 |
6.3.3 一体化模式 |
6.3.4 不同流通模式下利益分配格局比较分析 |
6.4 肉鸡产业链利益合理分配分析 |
6.4.1 利益分配Shapley值法 |
6.4.2 不同合作状态下的成本收益 |
6.5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研究结论及政策建议 |
7.1 研究结论 |
7.2 政策建议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历 |
四、绿色肉鸡高效养殖技术(论文参考文献)
- [1]肉鸡养殖户亲环境行为研究[D]. 刘铮. 沈阳农业大学, 2020(08)
- [2]博落回饲料添加剂促生长作用和分子机理探讨[D]. 屈颖. 河南师范大学, 2020(07)
- [3]A集团“智能养殖加工一体化”战略实施研究[D]. 孙毅夫. 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 2020(01)
- [4]社会资本、契约选择与养殖户标准化生产行为 ——以中国白羽肉鸡生产为例[D]. 陈齐畅. 沈阳农业大学, 2020(08)
- [5]庆云堡镇镇村空间融合研究[D]. 吴智辉. 沈阳建筑大学, 2019(05)
- [6]金针菇菇脚多糖抗氧化功能及在七彩鲑饲料中的应用研究[D]. 郭志欣. 吉林农业大学, 2019(03)
- [7]中国肉鸡产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经济学研究[D]. 欧阳儒彬. 中国农业科学院, 2019(08)
- [8]台州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台州市十二五现代农业发展规划的通知[J]. 台州市人民政府. 台州市人民政府公报, 2012(03)
- [9]养殖高效又保险 畜禽绿色养殖仪成了“家庭银行”[J]. 王晨. 城乡致富, 2008(03)
- [10]养殖高效又保险 畜禽绿色养殖仪成了“家庭银行”[J]. 赵云忠. 现代营销(创富信息版), 2008(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