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等级工作面合理支护密度计算与分析

高等级工作面合理支护密度计算与分析

一、高档工作面合理支护密度计算分析(论文文献综述)

杨洋[1](2020)在《程潮铁矿深部采场地压显现预警研究及支护方式可靠性分析》文中研究指明随着程潮铁矿的开采深度增加到一定程度以后,矿井采场巷道的地压活动越来越频繁,对矿井的施工效率和工作进度造成严重的影响。因此对矿山地压显现的预警工作显得尤为重要。基于程潮铁矿概况,建立深部采场地压显现的预警模型,结合能量支护理论,提出合理的支护方式,并对支护方式的实施效果进行可靠性分析,验证支护方式是否满足支护工程的可靠性要求,从而达到节约支护成本,提高施工效率、以及预防和控制巷道地压显现的目的。因此本文主要研究巷道地压显现易发性的预警工作以及支护方式的可靠性分析,运用现场监测、理论模型等手段进行相关分析,主要的研究工作如下:第一,基于程潮铁矿的现场概况,将密切值法模型应用在程潮铁矿的地下油库和5-1工作面,预测得到地下油库地压显现具有低易发的危险,5-1工作面地压显现有中易发的危险,预警结果与实际结果相符,因此采用密切值法模型对采场地压显现进行预警研究是可行的,可以用来指导矿山的安全生产。第二,基于密切值法模型预测地下油库地压显现和5-1工作面地压显现的预警结果,结合程潮铁矿的实际概况,运用能量支护理论指导巷道油库和5-1工作面的支护方式。第三,针对对地下油库地压显现有低易发的风险,结合巷道顶板锚杆支护和两帮支护的三个极限状态方程,运用Rosenblueth方法分析回采巷道整体锚杆支护系统的稳定性,针对5-1工作面地压显现有中易发的风险,结合巷道锚喷网支护结构的的极限状态方程,运用Rosenblueth方法进行巷道锚喷网支护的可靠度计算。Rosenblueth方法不必掌握各类变量的概率分布,正确应用各类变量的均值和方差得到状态函数的各阶矩,从而可求解锚杆支护结构的可靠度,该方法理解简单,科学合理,极大地提高了计算效率。

王彬[2](2020)在《煤矿巷道锚杆(索)分次支护及快速掘进技术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在煤矿巷道掘进过程中,巷道支护速度远远赶不上掘进速度,锚杆(索)支护时间占整个巷道成巷时间的60~70%,且巷道掘进与锚杆(索)支护不能够完全平行作业,严重制约了巷道的快速掘进。由于巷道掘进工作面存在“空间+时间”效应,使得巷道围岩变形和应力释放不能一次性完成。本文依据掘进工作面的“空间+时间”效应,展开对掘进过程中巷道围岩变形和应力释放进行研究,并提出巷道锚杆(索)分次支护的思想,旨在提高巷道的掘进速度。研究主要结论如下:(1)分析并总结现有煤矿掘进巷道围岩的变形破坏类型以及围岩的变形特性,针对掘进工作面的“空间+时间”效应,分别从物理效应、力学效应以及时间效应进行描述。在开挖面“空间+时间”效应的影响下,巷道围岩纵向变形形式可分为:稳定变形型、持续变形型、加速变形型。(2)现有的煤巷支护设计均采用一次成巷的支护技术,锚杆(索)支护时间过长,忽略了开挖面的时空效应,未充分考虑巷道围岩的变形特性且支护理念不适应巷道的快速掘进,严重影响巷道的掘进效率。依据巷道掘进工作面的“空间+时间”效应影响,提出了煤巷锚杆(索)分次支护的思想,旨在减少在掘进过程中锚杆(索)的支护时间,以此来提高巷道的掘进速度,实现煤矿巷道的快速掘进。(3)对掘进巷道建立时空效应下的力学模型,通过弹性-粘弹性对掘进巷道进行力学分析,推导出巷道在掘进时围岩的变形、应力随空间和时间的变化规律。随着掘进面的循环推进,巷道围岩应力释放逐渐增大,围岩的变形和塑性区半径逐渐增大。通过理论分析在靠近开挖面附近处,围岩变形和应力释放较小,紧跟工作面支护一定数量的锚杆保证掘进空间安全稳定,剩下的锚杆在不影响掘进的情况下进行支护,减少在掘进过程中锚杆(索)的支护时间,提高巷道的掘进效率,实现巷道的快速掘进。(4)以柠条塔S12001掘进巷道为背景,结合具体地层参数,利用分次支护的思想进行支护设计,并形成一套分次支护施工工艺。应用本文理论计算结果与现场实测数据对比分析,验证理论的正确性。分次支护方案不仅能够有效控制围岩变形,保证掘进空间安全,还能减少在掘进过程中锚杆(索)的支护时间,提高巷道的掘进效率,研究成果对实际工程具有深远的指导意义。

李辉[3](2020)在《富碱性水弱胶结软岩巷道围岩控制机理与应用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我国西部矿区弱胶结煤系地层的开采带来了诸多技术难题,其中最为复杂的是富水条件下,特别是富碱性水条件下弱胶结软岩巷道的围岩控制问题,其解决的关键在于掌握水岩作用下巷道围岩的变形特征与规律,揭示水化学损伤下的围岩失稳机理,从而提出合理支护方案,实现巷道安全稳定。本文基于西部矿区弱胶结地层水文地质调研,围绕碱性水作用下弱胶结围岩物理力学损伤机理与变形控制,综合采用实验室试验、理论分析、数值模拟以及现场实测等方法,开展富碱性水弱胶结软岩巷道围岩控制技术研究,对进一步丰富软岩巷道围岩控制理论,指导富水条件下弱胶结地层开采实践、推动我国西部煤炭资源高效利用具有现实的指导意义及理论价值,主要研究成果如下:(1)通过对我国西部矿区弱胶结地层赋存环境调研,提出了碱性水-弱胶结软岩水化学作用实验方法,得到了弱胶结泥岩和弱胶结粉砂岩在不同碱性水、不同浸泡时间条件下的矿物组分微观结构与宏观力学特性损伤规律。掌握了浸泡液溶液离子种类及浓度变化规律。(2)根据矿物组分与浸泡液离子浓度变化规律,推演了水岩作用化学方程式,揭示水岩化学作用本质与岩石物理力学损伤机理。根据实验室测试数据,拟合变量因子与损伤因子的关系曲线,建立了基于时间效应、碱性程度以及微观孔隙变化的宏观力学损伤演化方程,得到了损伤演化本构关系。(3)分析测试了锚固剂、锚杆杆体及锚索钢绞线在不同碱性水环境中的物理腐蚀特征以及力学性能损伤规律,研究了不同锚固区围岩、pH值、腐蚀时间对锚固体拉拔性能的影响规律,确定了富碱性水弱胶结软岩条件下锚固体主要破坏形式与破坏机理,提出了锚杆碱蚀防治方法。(4)根据巷道围岩含水层分布、富水环境pH值、以及水岩作用下锚固区围岩的可锚性,将巷道围岩分为5类,并分别设计给出支护形式。以大南湖七矿实际开采地质条件为例,通过数值计算确定了不同支护形式的合理支护参数,形成了富碱性水弱胶结软岩巷道分类支护技术方案。(5)对试验区域巷道围岩的水文地质条件进行评价并分类,提出了分类支护方法,对富碱性水弱胶结软岩巷道分类支护技术方案进行了工业性试验,并对围岩稳定性监测方案进行设计,实现了巷道围岩变形、锚杆索受力等的现场监测。该论文有图131幅,表31个,参考文献139篇。

姜明伟[4](2020)在《深埋藏薄煤层沿空留巷技术与支护参数优化研究》文中指出本文以山西运销集团四通矿南二采区4202工作面为实际工程背景,在详细分析国内外学者研究成果基础上,采用理论分析、数值模拟、正交试验、相似材料模拟实验等研究方法,探讨了针对该深埋藏薄煤层工作面实施切顶卸压沿空留巷的可行性,并设计了切顶卸压沿空留巷的巷道支护方案,优化了巷道支护参数。(1)建立了切顶卸压沿空留巷和传统沿空留巷的力学模型,利用弹性力学基本原理,进一步论证了四通矿南二采区4202薄煤层工作面使用切顶卸压沿空留巷技术的可行性,与传统沿空留巷相比,得出了切顶卸压沿空留巷所需要的巷道支架支护阻力更小的结论。(2)在理论分析基础上,依据四通矿南二采区4202工作面运输平巷工程实际,提出了三种可行的切顶卸压沿空留巷支护方案。通过数值模拟分析,确定了最佳支护方案为巷帮采用锚杆支护,顶板靠近采空区侧采用一排恒阻锚索,其他位置采用普通锚索和锚杆联合支护方式,采空区侧用单体液压支柱配合锚网支护。(3)利用相似材料模拟实验对已确定的最优方案做进一步检验,模拟结果显示,在巷道受到二次采动应力影响条件下,该支护方案可以将巷道最大位移量控制在200 mm范围内,巷道围岩控制效果明显,满足工作面安全开采需求。(4)选择单体液压支柱间距、锚索排距、恒阻锚索与采空区边缘距离为影响因子,以巷道围岩变形量最小为目标参数进行正交试验,对正交试验结果利用极差法进行分析,确定了单体液压支柱间距500 mm、锚索排距1500 mm、恒阻锚索与采空区距离400 mm为最优方案,优化了切顶卸压沿空留巷技术的巷道支护参数。(5)利用优化的设计方案和支护参数,进行了现场工业性试验,试验结果表明,切顶卸压沿空留巷技术在深埋藏薄煤层应用效果良好,巷道围岩变形量控制在安全范围内,达到了切顶卸压沿空留巷设计的预期效果。

姚文浩[5](2020)在《石拉乌素矿深部大断面沿空掘巷底鼓机理与控制技术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本文以石拉乌素矿221上01工作面轨道顺槽为研究载体,结合现场调研情况,通过理论分析和实验室试验得出深部大断面沿空掘巷巷道底鼓机理;结合窄煤柱合理宽度的设计原则和理论计算,通过数值模拟确定合理宽度;基于高强预应力锚杆索支护原理和钻孔卸压原理,提出了深部大断面沿空掘巷底鼓支护卸压动态控制技术,并通过工业性试验进行了验证。(1)石拉乌素矿221上01工作面沿空掘巷,巷道埋深大、断面大,面临地应力大,应力条件复杂等情况,底板岩石内黏土矿物含量多,底板遇水易膨胀。沿空掘巷巷道受多次采动以及煤体水浸弱化等多重复杂条件影响,巷道生产条件为复杂的多灾耦合生产条件,该生产条件下巷道围岩控制难度大,极易产生底鼓。(2)基于深部大断面留窄煤柱的沿空掘巷巷道上覆岩层运动规律的分析,得出巷道围岩应力应变变化规律;根据底板岩层的应力应变分布,建立了底板力学模型;分析得出巷道底鼓发生的主要因素有复杂的围岩应力场、底板围岩的性质、水理作用以及支护方案等;确定巷道应为挠曲褶皱型、挤压流动型和遇水膨胀型多种类型复合的底鼓。(3)基于221上01工作面轨道顺槽地质条件,构建FLAC3D三维计算模型,研究了掘进期间不同窄煤柱宽度以及不同支护参数对底鼓的控制效果以及实体煤帮部钻孔卸压对底鼓的控制分析。确定合理窄煤柱宽度为5m,确定锚杆(索)材质、直径、间排距以及预紧力等参数,卸压孔深度为20m,卸压孔间距为1m。(4)提出了“高强锚杆索+钢带+金属网+喷浆+卸压孔”支护卸压动态控制技术。通过巷道表面位移监测、锚杆支护阻力监测、围岩裂隙发育监测以及煤体内应力分布监测等手段对巷道进行观测,结果表明该试验巷段维护状态较为完整。验证了该技术能够有效的控制巷道底鼓。该论文有图70幅,表9个,参考文献83篇

刘齐[6](2017)在《灵泉煤矿综放工作面矿压规律及支架选型研究》文中指出灵泉矿位于扎赉诺尔矿区的南部,以厚煤层为主,中厚煤层次之。113煤层为本区的主采煤层,全区发育,可采厚度3.95-24.35m,平均13.09m,为厚--特厚煤层,七采九面(七采区九采面)主要开采113煤层上分层,采煤方法为走向长壁综采放顶煤采煤法。为了研究该矿区的矿压显现规律,为后期工作面支架选型提供合理依据,本论文采用了理论分析、矿压观测及数值模拟相结合的综合手段。现场观测方面,通过对灵泉煤矿现场矿压、支架阻力、支架工作状态及片帮冒顶观测分析,逐步摸清了灵泉煤矿Ⅱ3煤层的综放面矿压显现基本规律;发现支架工作阻力基本满足要求,但富裕系数不大;提出了解决工作面片帮冒顶的解决措施。理论分析方面,通过理论分析综放工作面的顶煤活动规律、矿压显现规律及支架与围岩关系,得出顶煤变形破裂规律,顶煤和下位岩层是影响综放工作面支护形式的主要因素。数值模拟方面,根据灵泉煤矿Ⅱ3煤层赋存条件,通过FLAC3D数值模拟软件分析不同支护强度下,顶煤变形及片帮冒顶情况,得出能够支撑顶板,抵抗住顶板来压,又能够缓解煤壁压力,减缓甚至消除煤壁片帮和端面冒顶的合理工作阻力。并结合理论计算的方法,得出113煤层赋存条件下的放煤厚度为6.5m和9.2m情况下的合理支架支护强度分别为 0.9MPa 和 1.0MPa。综合上述三种手段分析得出:灵泉煤矿后续接续工作面综放面液压支架选择正四连杆低位放顶煤液压支架,支架顶梁采用铰接顶梁的形式,只是与七采九面不同的是铰接顶梁增加伸缩梁及护帮结构,利于工作面的安全防护。若能够通过合理技术手段提高顶煤采出率,可以将放煤厚度提升到9.2m,并相应的提高支架工作阻力,以满足工作面的需求。

梅光发[7](2016)在《厚煤层超长综放工作面支架选型研究》文中认为加大工作面长度,不仅能提高工作面单产能力、简化生产系统、有利于矿井高度集约化生产,而且能提高资源回收率及回采工效。文章对三元煤业布置超长综放工作面支架选型进行了研究。

朱成[8](2015)在《近距离煤层煤柱采空区下长壁普采矿山压力及控制研究》文中研究说明近距离煤层煤柱采空区下长壁普采是指两煤层相距较近并采取下行式的开采顺序,在开采上煤层时采用煤柱支撑法管理顶板,而对于下煤层则采用普通机械化的采煤工艺方式进行开采。在这种情况下,下部煤层回采工作面的矿山压力显现规律、支护结构与围岩的控制关系、回采巷道的布置特点及支护方式等均具有特殊性。本文以一〇四煤矿B4、B5煤层为研究背景,首先讨论了近距离煤层的判定方法并概述了煤柱支撑法的具体含义及其目前的发展现状,继而依据B4煤层的实际开采情况,运用矿山压力与岩层控制、材料力学中相关理论对B4煤层开采后其顶板各岩层的运动特征、采空区内残留煤柱的稳定状态及其在底板内应力的分布规律进行了分析。在此基础上,以材料力学中“梁”和“板”相关理论计算出开采B5煤层时老顶的初次来压步距及周期来压步距。理论计算确定出了B5煤层回采工作面支护设备的选型、合理的支护密度及回采巷道的合理布置位置。采用FLAC3D数值模拟软件,以两煤层的实际赋存状况及开采特点建立模型,模拟出B4煤层开采后残留煤柱内及其在底板内的集中应力分布状况,在此基础上分析当回采工作面取不同长度时,工作面及回采巷道的受力状况,最终确定回采工作面的合理长度及在开采过程中应采取的技术措施。最后,当回采巷道布置在残留煤柱下方时由于集中应力的影响,以工程类比法为主要手段确定出回采巷道锚杆的合理参数,设计出在回采巷道的合理支护方案。主要得出以下结论:(1)B4煤层以煤柱支撑法开采后老顶因采空区内残留煤柱的支撑作用不会断裂,采空区残留煤柱也处于稳定状态,煤柱底板5m内是集中应力的主要影响范围。(2)B5煤层开采后老顶的初次来压步距在47.564.4m的范围内,周期来压步距为19.45m。回采工作面支柱排距a取0.8m、柱距b取0.6m。在B5煤层回采时应采取调整采高、调斜工作面开采及快速通过煤柱下区域等开采措施。(3)确定B5煤层回采工作面的合理长度为120m。对回采巷道的顶底角应采用注浆锚杆对围岩进行加固,以控制巷道变形。在巷道两帮布置卸压孔,从而将集中应力向巷道深部转移,以减小支护结构所承受的矿山压力。

刘玉军[9](2013)在《采煤工作面合理支护密度的确定》文中提出本文主要分析了煤炭开采过程中,关于采煤工作面的支护密度的确定问题。文章首先分析了采煤工作面合理支护的基本原则,继而从影响支护密度的因素、工作面顶板压力的计算、单体液压支柱的选择以及支柱支护密度的确定等几方面详细探讨了采煤工作面支护系统中支护密度的合理确定方法及注意事项。

赵雷[10](2012)在《回采工作面支护参数的确定》文中研究指明回采工作面支护方式因工作面的支护地点不同分为一般支护和特殊支护,根据煤层赋存条件和矿压观测结果,确定工作面支护强度之后,合理支护密度的确定对于回采工作面的顶板管理起着常重要的作用。

二、高档工作面合理支护密度计算分析(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高档工作面合理支护密度计算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1)程潮铁矿深部采场地压显现预警研究及支护方式可靠性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引言
    1.2 国内外采场地压显现预警方法的研究现状
        1.2.1 现场监测
        1.2.2 理论模型
        1.2.3 其他研究手段
    1.3 国内外可靠性理论的研究现状
        1.3.1 可靠性概述
        1.3.2 可靠性理论的研究现状
        1.3.3 可靠性理论在矿山巷道支护结构中的研究现状
    1.4 研究意义
    1.5 研究内容
    1.6 研究方法和技术路线图
第2章 程潮铁矿地质概况及地压显现现状调查
    2.1 矿山概况
    2.2 矿山工程地质特征
    2.3 矿区构造概况
        2.3.1 断层
        2.3.2 破碎带
        2.3.3 节理构造
    2.4 程潮铁矿巷道地压显现现状调查
        2.4.1 程潮铁矿巷道地压显现特征
        2.4.2 程潮铁矿各水平区的地压显现概况
        2.4.3 巷道破坏现象及原因分析
    2.5 本章小结
第3章 程潮铁矿深部采场地压显现预警研究
    3.1 深部采场地压显现概述
    3.2 预警方法的选择
    3.3 权重的确定
        3.3.1 指标规范化处理
        3.3.2 求解各评价指标的变异系数和权重
    3.4 密切值法理论
        3.4.1 建立评价单元初始指标矩阵
        3.4.2 初始指标矩阵规范化
        3.4.3 计算最优解和最劣解
        3.4.4 利用欧式距离法确定各评价单元与最优解和最劣解的距离
        3.4.5 计算各评价单元的密切值
        3.4.6 根据D_i对各评价单元进行综合排序
    3.5 密切值法的采场地压显现预警模型
        3.5.1 选取评价指标
        3.5.2 评价指标的量化
        3.5.3 程潮铁矿深部采场地压显现指标评价标准
        3.5.4 地压显现预警的判断依据
    3.6 预警模型的应用
        3.6.1 程潮铁矿概况
        3.6.2 构造初始指标矩阵
        3.6.3 初始指标矩阵的量化
        3.6.4 最优解和最劣解的确定
        3.6.5 求解各项评价指标的权重
        3.6.6 确定各评价单元与最优解和最劣解的距离
        3.6.7 密切值计算结果及排序
        3.6.8 结果分析
        3.6.9 密切值法模型的优越性
    3.7 本章小结
第4章 基于能量支护理论的巷道支护方式设计分析
    4.1 能量支护理论的概述
    4.2 确定巷道地压显现的震级
    4.3 巷道支护方法的概述
    4.4 求解巷道地压显现过程中的能量变化
    4.5 巷道支护方式设计实例分析
        4.5.1 地下油库
        4.5.2 5-1工作面
    4.6 本章小结
第5章 巷道工程支护结构的可靠性分析
    5.1 巷道工程支护结构可靠性分析的概述
    5.2 可靠性分析的基本原理
        5.2.1 可靠性分析的基本变量
        5.2.2 极限状态方程的建立
    5.3 计算可靠度的常用方法
        5.3.1 一次二阶矩法
        5.3.2 蒙特卡罗法
    5.4 计算可靠度的新方法
        5.4.1 选取新方法的依据及内容简介
        5.4.2 选定取值点
        5.4.3 求解状态方程的均值
        5.4.4 求解状态函数Z的各阶矩
        5.4.5 求解可靠度P
    5.5 常见可靠度模型
        5.5.1 串联可靠度模型
        5.5.2 并联可靠度模型
        5.5.3 n中之r模型
        5.5.4 相关单元系统的可靠度模型
        5.5.5 等相关单元系统的可靠度模型
        5.5.6 条件概率的可靠度模型
    5.6 基于Rosenblueth方法的巷道锚杆支护结构的可靠度
        5.6.1 巷道顶板锚杆支护结构的可靠度
        5.6.2 巷道两帮锚杆支护结构的可靠度
        5.6.3 锚杆支护回采巷道整体的可靠度
    5.7 基于Rosenblueth方法的巷道锚喷网支护结构的可靠度
        5.7.1 锚喷网支护结构力学分析
        5.7.2 锚喷网支护结构的可靠度
    5.8 本章小结
第6章 工程实例应用
    6.1 巷道顶板锚杆支护结构的可靠度计算
        6.1.1 巷道顶板锚杆支护结构计算分析
        6.1.2 相关参数对顶板锚杆支护结构可靠度的影响
    6.2 巷道两帮锚杆支护结构的可靠度计算
    6.3 锚杆支护回采巷道整体的可靠度计算
    6.4 巷道锚喷网支护结构的可靠度计算
    6.5 巷道支护效果的评定
        6.5.1 数显收敛仪的特点
        6.5.2 数显收敛仪的结构
        6.5.3 数显收敛仪的使用方法
        6.5.4 监测记录与数据处理
    6.6 本章小结
第7章 结论与展望
    7.1 结论
    7.2 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1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附录2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参加的科研项目

(2)煤矿巷道锚杆(索)分次支护及快速掘进技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选题背景及研究意义
        1.1.1 选题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及发展现状
        1.2.1 巷道锚杆(索)支护研究现状
        1.2.2 巷道快速掘进研究现状
    1.3 研究内容及方法
        1.3.1 研究内容
        1.3.2 技术路线
2 煤巷锚杆(索)分次支护技术的提出
    2.1 围岩变形破坏类型及机理
        2.1.1 拉裂破坏
        2.1.2 剪切破坏
        2.1.3 巷道围岩失稳力学机理分析
    2.2 掘进巷道开挖面的时空效应
        2.2.1 物理效应
        2.2.2 力学效应
        2.2.3 围岩变形的时间效应
    2.3 时空效应下巷道围岩纵向变形分析
    2.4 煤巷锚杆(索)分次支护技术
    2.5 小结
3 巷道锚杆(索)分次支护力学计算分析
    3.1 力学模型建立与分析
    3.2 巷道开挖时空效应及参数分析
        3.2.1 时空效应分析
        3.2.2 参数分析
        3.2.3 算例验证计算分析
    3.3 巷道掘进时围岩应力分析
        3.3.1 围岩释放应力
        3.3.2 掘进巷道分次支护设计
        3.3.3 巷道分次支护时间关系
    3.4 锚杆(索)分次支护设计思路
    3.5 小结
4 柠条塔S12001辅运顺槽分次支护设计及效果评价
    4.1 工程概况
        4.1.1 地质条件
        4.1.2 水文条件
        4.1.3 瓦斯煤层自燃、煤尘爆炸性及其他地质情况
        4.1.4 煤层顶底板性质
    4.2 巷道锚杆(索)分次支护方案设计
        4.2.1 现有巷道锚杆支护设计方案
        4.2.2 锚杆(索)分次支护设计方案
        4.2.3 分次支护时机分析
    4.3 S12001辅运顺槽分次支护施工及效果分析
        4.3.1 巷道掘进方式
        4.3.2 分次支护工艺
        4.3.3 分次支护效果模拟分析
    4.4 现场监测方案及结果
        4.4.1 监测方案
        4.4.2 监测结果及分析
        4.4.3 分次支护经济效益分析
    4.5 小结
5 结论与展望
    5.1 结论
    5.2 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

(3)富碱性水弱胶结软岩巷道围岩控制机理与应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摘要
abstract
变量注释表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3 主要研究内容与方法
    1.4 主要创新点
2 碱性水作用下弱胶结软岩力学特性变化规律研究
    2.1 弱胶结地层水文地质调研
    2.2 水-岩作用实验方案与设计
    2.3 碱性水作用下弱胶结软岩力学性质劣化规律
    2.4 本章小结
3 碱性水作用下弱胶结软岩物理-化学-力学损伤演化机理研究
    3.1 碱性水作用对弱胶结软岩物理特征影响研究
    3.2 碱性水作用对弱胶结软岩水化学损伤机理研究
    3.3 碱性水作用下弱胶结软岩损伤力学演化关系推导
    3.4 本章小结
4 碱性水环境锚固系统失效机理与防治措施研究
    4.1 锚固系统失效方式、腐蚀机理
    4.2 不同支护构件及锚固体劣化特征及表征形式
    4.3 锚固单元失效及围岩破坏形式研究
    4.4 不同碱性水条件下锚固体防护措施研究
    4.5 本章小结
5 富碱性水弱胶结软岩围岩分类及控制技术研究
    5.1 巷道围岩地质环境分类及控制策略
    5.2 考虑pH值、时间劣化效应及改进屈服准则下蠕变本构模型数值实现
    5.3 不同pH值、不同腐蚀龄期下巷道变形破坏规律及支护对策
    5.4 不同围岩分类下支护参数的确定
    5.5 本章小结
6 富碱性水弱胶结软岩巷道围岩分类控制技术现场试验
    6.1 试验区域概况
    6.2 围岩控制方案
    6.3 围岩稳定性监测与分析
    6.4 本章小节
7 主要结论与展望
    7.1 主要研究结论
    7.2 进一步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作者简历
学位论文数据集

(4)深埋藏薄煤层沿空留巷技术与支护参数优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绪论
    1.1 课题来源背景及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沿空留巷研究现状
        1.2.2 切顶卸压自动成巷技术现状
        1.2.3 深埋藏薄煤层巷道支护现状
    1.3 研究内容及方法
        1.3.1 研究主要内容
        1.3.2 研究方案与技术路线
2.切顶卸压沿空留巷围岩稳定性分析
    2.1 工程地质条件
        2.1.1 矿井概况
        2.1.2 工程地质条件
    2.2 沿空留巷顶板活动规律
    2.3 切顶卸压无煤柱开采研究意义
        2.3.1 4202工作面采用切顶卸压开采的必要性
        2.3.2 切顶卸压沿空留巷原理
        2.3.3 切顶卸压优势分析
        2.3.4 关键参数分析
    2.4 本章小结
3.数值模拟分析
    3.1 数值模型建立
    3.2 留巷支护方案
    3.3 数值模拟过程
    3.4 数值模拟结果分析
        3.4.1 采动期间位移对比分析
        3.4.2 采动期间垂直应力对比分析
        3.4.3 采动期间塑性区对比分析
        3.4.4 采动影响巷道位移变化
    3.5 本章小结
4.相似模拟实验研究
    4.1 实验目的
    4.2 相似材料模拟实验基本原理
        4.2.1 相似原理
        4.2.2 相似关系
    4.3 巷道围岩物理力学参数测定及实验材料选择
        4.3.1 岩芯钻取
        4.3.2 物理力学参数测定
        4.3.3 相似比的确定
        4.3.4 相似材料选择
        4.3.5 相似材料标准试件制备
    4.4 标准件参数测定与相似材料配比
        4.4.1 标准件参数测定
        4.4.2 相似材料配比
    4.5 相似模拟实验过程与结果分析
        4.5.1 模型制作
        4.5.2 加载系统和测点布置
        4.5.3 实验过程
        4.5.4 实验结果分析
    4.6 本章小结
5.巷道支护参数优化研究
    5.1 正交试验
        5.1.1 正交试验简介
        5.1.2 试验安排与数据处理
    5.2 正交试验方案及结果分析
        5.2.1 试验参数选取
        5.2.2 试验模拟与结果分析
        5.2.3 正交试验结论
    5.3 本章小结
6.工业性试验
    6.1 工业性试验过程
    6.2 监测方案设计与测站布置
    6.3 现场监测结果与分析
    6.4 本章小结
7.结论与展望
    7.1 结论
    7.2 展望
符号说明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攻读硕士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硕士学位论文缴送登记表

(5)石拉乌素矿深部大断面沿空掘巷底鼓机理与控制技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摘要
abstract
变量注释表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3 主要研究内容
    1.4 技术路线
2 工程地质条件及测试分析
    2.1 工程概况
    2.2 巷道底板岩石物理力学性质
    2.3 巷道围岩特征分析
    2.4 本章小结
3 深部大断面沿空掘巷底鼓机理研究
    3.1 底鼓影响因素及分类
    3.2 掘进时期沿空掘巷底鼓变形分析
    3.3 回采时期断裂结构与超前支承压力耦合因素分析
    3.4 底板底鼓力学分析
    3.5 本章小结
4 深部大断面沿空掘巷底鼓控制原理与技术研究
    4.1 数值模型建立
    4.2 沿空掘巷合理窄煤柱宽度的确定
    4.3 不同支护参数对底鼓的控制研究
    4.4 实体煤帮部钻孔卸压对底鼓的控制分析
    4.5 支护卸压动态控制技术
    4.6 本章小结
5 工业性试验
    5.1 支护方案
    5.2 巷道支护效果模拟分析
    5.3 现场巷道维护效果分析
    5.4 本章小结
6 主要结论
参考文献
作者简历
学位论文数据集

(6)灵泉煤矿综放工作面矿压规律及支架选型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选题背景及意义
    1.2 研究现状及存在问题
    1.3 研究内容、方法及技术路线
    1.4 本章小结
2 灵泉煤矿综放面矿压显现规律现场实测
    2.1 工作面概况
    2.2 工作面矿压显现基本规律
        2.2.1 矿压监测目的
        2.2.2 矿压监测方案
        2.2.3 矿压监测数据诊断
        2.2.4 周期来压显现分析
    2.3 支架阻力现场实测数据结果分析
        2.3.1 支架初撑力分析
        2.3.2 支架工作阻力频率分布
    2.4 工作面支架工作状况和片帮冒顶观测分析
        2.4.1 支架工作状况和操作过程观测分析
        2.4.2 综放工作面面防片帮冒顶技术措施
    2.5 本章小结
3 综放面矿压显现规律及支架与围岩理论研究
    3.1 综放工作面顶煤活动规律
    3.2 综放工作面矿压显现规律
    3.3 放顶煤支架与围岩关系
    3.4 本章小结
4 综放支架选型及工作阻力确定
    4.1 架型的选择
    4.2 支架支护强度确定
        4.2.1 估算法确定支架支护强度
        4.2.2 数值模型计算分析支护强度
    4.3 支架工作阻力确定
    4.4 本章小结
5 主要结论与展望
    5.1 主要结论
    5.2 展望
参考文献
作者简历
学位论文数据集

(7)厚煤层超长综放工作面支架选型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 超长综放工作面支架选型原则
2 超长综放工作面支架选型
    2. 1 支架支护强度的确定
        2. 1. 1 建立在支架工作阻力构成分析基础上的理论计算
        2. 1. 2 建立在本矿现场矿压分析下的支架合理支护强度
        2. 1. 3 建立在相似矿井类比分析下支架合理支护强度
        2. 1. 4 建立在支架与围岩相互作用关系基础上的数值模拟法
    2. 2 支架工作阻力的确定
    2. 3 架型选择

(8)近距离煤层煤柱采空区下长壁普采矿山压力及控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2 煤柱支撑法及其发展现状
    1.3 近距离煤层的定义
    1.4 课题的提出
    1.5 研究内容、研究方法及技术路线
2 B4 煤层围岩破坏特征及底板内应力传递规律的研究
    2.1 开采B4煤层时直接顶的垮落
        2.1.1 开采B4煤层时直接顶的垮落特征
        2.1.2 开采 B4 煤层时直接顶的垮落堆积情况
    2.2 B4 煤层煤柱稳定性分析
        2.2.1 煤柱的极限强度分析
        2.2.2 煤柱承受载荷的计算
    2.3 B4 煤层回采工作面老顶运动特征
    2.4 B4 煤层回采工作面煤柱在底板岩层中的应力分布规律
3 B5 煤层回采时矿山压力显现规律及其控制
    3.1 B5 煤层回采工作面顶板来压特征
        3.1.1 B5 煤层回采工作面上覆围岩特征分析
        3.1.2 B5 煤层直接顶冒落情况
        3.1.3 B5 煤层老顶结构的稳定性分析
    3.2 B5 煤层回采时老顶的垮落步距
        3.2.1 B5 煤层回采时老顶的初次来压步距
        3.2.2 B5 煤层回采时老顶的周期来压步距
    3.3 回采工作面单体液压支柱支护参数的确定及选型
        3.3.1 单体液压支柱合理支护参数的确定
        3.3.2 B5 煤层回采工作面支护设计
        3.3.3 B5 煤层回采时应采取的技术措施
    3.4 B5 煤层回采巷道合理开掘位置研究
4 近距离煤层围岩破坏的数值模拟研究
    4.1 FLAC3D数值模拟软件的简介
    4.2 数值模拟的目的及模型的建立
        4.2.1 数值模拟的目的
        4.2.2 模型的建立
    4.3 B4 煤层数值模拟结果分析
    4.4 B5 煤层回采数值模拟结果分析
5 B5 煤层回采巷道的支护设计研究
    5.1 回采巷道的支护原则
        5.1.1 围岩处于弹塑性状态回采巷道的支护原则
        5.1.2 围岩处于松动性状态回采巷道的支护原则
    5.2 回采巷道锚杆支护理论及设计方法
        5.2.1 锚杆支护理论
        5.2.2 锚杆支护设计方法
    5.3 B5 煤层回采巷道支护设计
        5.3.1 顶板锚杆支护参数的确定
        5.3.2 金属网支护参数的确定
        5.3.3 帮部锚杆参数的确定
        5.3.4 卸压孔布置与参数设计
    5.4 回采巷道支护方案
6 主要结论及努力方向
    6.1 主要结论
    6.2 论文研究的不足及展望
参考文献
在学研究成果
致谢

(9)采煤工作面合理支护密度的确定(论文提纲范文)

1、采煤工作面合理支护的基本原则
2、采煤工作面合理支护密度的确定
    2.1 影响支护密度的因素
    2.3 单体液压支柱的选型与实际工作阻力的计算
        2.3.1 支柱选择的依据:
        2.3.2 单体液压支柱实际工作阻力的计算, 在工作面上由于单体液
    2.4 支柱支护密度的确定
        2.4.1 支护密度的选择计算。
        2.4.2 讨论:
3、结语

(10)回采工作面支护参数的确定(论文提纲范文)

1 采煤工作面合理支护的原则
2 采煤工作面合理支护密度的确定
    2.1 影响支护密度的因素
        2.1.1 顶板压力大小是影响支护密度的首要因素。
        2.1.2 支柱类型、性能、质量优劣等也是影响支护密度的因素。
        2.1.3 工作面支护布置方式也是直接影响支护密度的因素。
        2.1.4 生产管理水平高低, 操作是否合理, 工作面推进快慢, 工作面的规章制度是否健全, 执行是否认真也是影响支护密度的因素。
    2.2 工作面顶板压力计算支柱所承受的载荷由下列三个部分组成:
    2.3 单体液压支柱的选型与实际工作阻力的计算
        2.3.1 支柱选择的依据。
        2.3.3 单体液压支柱实际工作阻力的计算。
    2.4 支柱支护密度的确定
        2.4.1 支护密度的选择计算。
        2.4.2 实际支护密谋的计算和验算。
        2.4.3 讨论。

四、高档工作面合理支护密度计算分析(论文参考文献)

  • [1]程潮铁矿深部采场地压显现预警研究及支护方式可靠性分析[D]. 杨洋. 武汉科技大学, 2020(01)
  • [2]煤矿巷道锚杆(索)分次支护及快速掘进技术研究[D]. 王彬. 西安科技大学, 2020(01)
  • [3]富碱性水弱胶结软岩巷道围岩控制机理与应用研究[D]. 李辉. 中国矿业大学, 2020(01)
  • [4]深埋藏薄煤层沿空留巷技术与支护参数优化研究[D]. 姜明伟. 辽宁石油化工大学, 2020(04)
  • [5]石拉乌素矿深部大断面沿空掘巷底鼓机理与控制技术研究[D]. 姚文浩. 中国矿业大学, 2020(01)
  • [6]灵泉煤矿综放工作面矿压规律及支架选型研究[D]. 刘齐. 辽宁工程技术大学, 2017(02)
  • [7]厚煤层超长综放工作面支架选型研究[J]. 梅光发. 煤, 2016(01)
  • [8]近距离煤层煤柱采空区下长壁普采矿山压力及控制研究[D]. 朱成. 内蒙古科技大学, 2015(08)
  • [9]采煤工作面合理支护密度的确定[J]. 刘玉军. 科技与企业, 2013(12)
  • [10]回采工作面支护参数的确定[J]. 赵雷. 民营科技, 2012(09)

标签:;  ;  ;  ;  ;  

高等级工作面合理支护密度计算与分析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