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富、分配和诚信

财富、分配和诚信

一、财富、分配与诚信(论文文献综述)

李闻一,万秦娟[1](2022)在《费用报销中的诚信行为研究——基于行为博弈理论》文中认为以独裁者博弈和最后通牒博弈为基础框架,构建了所有者、部门经理和员工三级费用报销的行为选择模型,探讨部门经理费用报销申请的拒绝权对申请人诚信行为的影响;同时以心理学建构水平理论为支撑讨论工作环境变化对报销行为选择的调整。理论推导解释了部门经理审批拒绝权和远程办公均是提高费用报销行为诚信度的核心要素,且远程工作环境可进一步深化部门经理审批拒绝权对费用报销行为诚信度的积极影响。文章将社会心理学融合到三级行为博弈理论中,为研究新时代背景下如何规范公司财务报销行为和提高财务报销诚信度提供了新的理论模型。

王永仓[2](2021)在《数字金融与农民收入增长 ——作用机制与影响效应》文中研究表明数字经济是当前全球发展的主流趋势,数字金融是数字经济时代创新活动最为活跃的领域。数字金融以先进的底层技术为依托,以数字化的知识和信用作为关键生产要素,为实现普惠金融发展和社会经济包容性增长提供了新的途径。发展壮大农村经济,增加农民创业就业机会,拓宽农民增收渠道,促进农民收入增长是“三农”领域的热点议题,也是“三农”工作的中心任务。经过改革开放40余年的发展,我国农村居民收入水平有较大提高,但是相对于城镇居民,农村居民收入水平依然较低,城乡收入差距依然较大,城乡社会经济发展失衡已经成为我国社会经济发展的突出矛盾。随着我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经济增速逐年放缓,农村居民外出就业面临严峻挑战,在农业生产成本“地板”和农产品价格“天花板”的双重挤压下,农民收入持续增长面临较大的压力,突如其来的新冠疫情也对农民收入增长带来负面影响。金融是现代经济的核心,金融发展是促进农民收入增长的重要渠道,但是中国传统农村金融面临可持续性问题,对农村经济发展和农民收入增长支持乏力,需要寻求新的动力以促进农村居民持续增收。然而,数字金融快速发展可能为农民收入增长带来新机会。随着互联网、云计算、大数据、人工智能和区块链等数字技术的快速发展以及在金融领域的广泛应用,人类社会逐步迈入数字金融时代。数字金融作为数字技术与金融服务高度融合的产物,具有低成本、广覆盖、可持续等优势,降低了信贷服务对财务报表、信贷记录、抵押担保等传统信贷技术的依赖,提高了金融服务的可得性,通过促进消费投资、激励创新创业、支持商业模式创新发展等途径提升了金融服务实体经济的能力,改善了农村居民创业就业环境,为促进农民收入增长带来更多的机会。数字金融有望通过金融组织与金融服务等方面的创新,不断缩小数字鸿沟,解决农村普惠金融发展长期面临的低收益、高成本、效率与安全难以兼顾等瓶颈问题,可以惠及被传统金融排斥的大量农村居民,有助于缓解他们的金融约束,获得便利低成本的支付、投资理财、融资、保险等金融服务,并改善他们的消费行为,促进他们的创业、投资、经营及就业活动,提高农村资金配置效率,促进农村经济发展,进而促使农民收入增长。鉴于此,本文以数字金融为切入视角,着重分析数字金融对农民收入增长的作用机制和影响效应。本文遵循提出问题、理论研究、实证研究与政策研究的逻辑思路,基于中国数字金融与农民收入增长的实际情况,采用规范研究和实证研究相结合的方法为促进农村数字金融有效普及、推动数字金融发展、促进农民收入增长提供政策依据。具体地,本文在深入分析中国农民收入增长的演变历程及结构变化、数字金融的特征事实及演变趋势的基础上,重点构建了数字金融影响农民收入增长的理论框架,并运用2011-2018年的省级面板数据和中国家庭金融调查(CHFS)数据,综合采用工具变量法、分位数回归法、中介效应模型、门槛估计法、面板半参数估计、空间计量、最小二乘法、倾向得分匹配法、Iv-probit等方法实证检验数字金融对农民收入增长的影响效应及作用机制,最后基于结论提出发展数字金融以促进农民增收的政策建议。本文的研究内容和研究结论归结如下:第一,中国数字金融发展取得了很大的成绩,省域间的数字金融差距日趋缩小,但是数字金融服务实体经济依然存在问题,带来了新的风险并产生新的金融排斥;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农民收入增长、收入结构表现出显着的时空差异,各省农民收入差距日渐缩小,农民收入来源呈现出多元化特征,省域间的农民收入增长具有显着的空间依赖性,呈现出分块集聚的特征;数字金融与农民收入具有普遍的正相关性,且具有非线性特征。加速数字技术与金融服务深度融合,推动金融发展提质增效已经成为全球共识。中国各类数字金融业务的应用与普及取得了很大的成绩。省域间的数字金融发展差距日渐缩小,金融服务的普惠性明显提升,服务实体经济的能力显着增强。但是数字金融发展本身及服务实体经济方面依然存在着问题。部分传统金融体系存在的问题并非因为数字金融而化解,有些问题在数字金融领域反而进一步强化。数字金融发展带来了新的问题和风险,并产生了新的金融排斥。中国数字金融在短期内将会强化监管,长期将会防范风险与鼓励创新并重,以促进普惠金融发展并提升服务实体经济的能力。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农民收入增长及收入结构表现出明显的时空差异,农民收入水平逐渐提高,收入形态已经高度货币化,收入来源逐渐多元化。工资性收入超越经营性收入成为农民收入增长最主要的来源,转移性收入成为近年农民收入增长的亮点,财产性收入水平依然较低。省域间的农民收入差距总体上表现出先扩大后缩小的特征,近年来农民收入差距的收敛速度正在放缓。各省份农民收入增长表现出显着的空间依赖性,农民收入较高的省份、农民收入较低的省份存在分块集聚的特征。伴随着数字金融的发展,农民收入水平也在不断提高。数字金融发展、数字金融各维度、数字金融的各项业务与农民收入具有正相关性,且具有非线性特征。数字金融与工资性收入、经营性收入、财产性收入、转移性收入均具有正相关性,且表现出非线性特征。数字金融与各区域农民收入之间具有正相关性,且存在非线性特征。第二,数字金融发展通过促进工资性收入、经营性收入等各项收入增长进而带动农民增收,处于不同收入分位数的群体均能从数字金融发展中获益,尤其是低收入群体获益较多,在不同区域数字金融发展的增收效应存在显着的差异。首先,无论是数字金融总指数还是各维度指数都与农民收入增长显着正相关,并具有显着的滞后效应。采用过度识别的工具变量GMM和LIML方法对内生性进行控制的估计结果表明上述结论具有稳健性。支付、信贷、保险等各类数字金融业务均能促进农民收入增长。其次,数字金融对经营性收入、工资性收入、财产性收入、转移性收入增长均有显着的正向促进作用。再次,数字金融对农民收入增长的影响存在显着的地区差异,其中数字金融对西部地区的增收效应最强。最后,各收入分位数上的人群均能从数字金融及各维度发展中获益,尤其是低收入群体获益更多。数字金融对农民收入增长的影响体现出包容性特征。第三,数字金融发展对农民收入增长的影响具有基于自身非线性特征,并存在人力资本门槛效应和正向的空间溢出效应。首先,数字金融及各维度发展对农民收入增长均存在双重门槛效应,表明数字金融影响农民收入增长具有非线性特征。随着数字金融及各维度发展水平越过相应的门槛值,对农民收入增长的促进作用逐渐增强,当前所有省份的数字金融发展均跨越了第二个门槛值。其次,总体上数字金融影响农民收入增长的人力资本门槛效应不明显,但其各维度发展对农民收入增长的人力资本门槛效应存在结构性差异。覆盖广度存在双重人力资本门槛效应,随着人力资本跨越相应的门槛值,农民增收效应逐步增强。进一步分析表明,覆盖广度与农村人力资本的交互耦合有助于促进农民增收。使用深度的人力资本门槛效应不显着。数字化程度存在单一人力资本门槛效应,随着人力资本跨越门槛值,增收效应有所减弱。在样本期内大部分省份的人力资本仍然处在数字化程度增收效应较大的阈值范围内。再次,数字金融及各维度发展均存在显着的空间集聚特征。总体上数字金融的空间溢出效应不显着,数字金融各维度对农民收入增长的空间溢出效应存在差异。具体来看,覆盖广度不仅有利于本省的农民收入增长,还能提高邻接省份的农民收入增长。使用深度有利于提高本省农民收入增长,但对邻接省份农民收入增长的影响不显着。数字化程度对本省农民收入增长影响不显着,但是对邻接省份的农民收入增长具有显着的促进作用。第四,数字金融发展促进了宏观经济增长,并主要通过城市化进程进而有利于农民收入增长。在控制经济增长的情况下,产业结构和城市化本身也是数字金融影响农民收入增长的有效渠道。数字金融对农民收入增长除了通过中介变量传导之外,还能直接促进农民收入增长。首先,数字金融及各维度发展对经济增长具有显着而稳健的正面影响。进一步考虑到各省份社会经济条件的差异性,研究发现在中西部地区,以及在初始互联网普及率、居民高等教育比例相对较低省份,数字金融及各维度发展对经济增长的正向促进作用更强;在初始传统金融发展水平较低、私营企业比重较高的省份数字金融的经济增长效应受到一定程度的抑制。其次,数字金融及各维度发展可以通过经济增长进而促进农民增收。进一步的分析表明,在控制其他变量的情况下,经济增长对农民收入增长的影响主要通过城市化途径来实现,而产业结构的变迁和城市化也是数字金融影响农民收入的重要途径。再次,数字金融及各维度除了通过中介变量影响农民收入增长之外,还能直接促进农民收入增长。最后,数字金融及各维度影响农民收入增长的传递路径存在区域差异。第五,数字金融促进家庭创业,进而促进农民收入增长。数字金融使用通过促进农户家庭创业活动,提高创业绩效,从而促进农户增收,社区数字金融水平具有显着的正向溢出效应。此外,数字金融促进了农户家庭成员的非农就业,相对于创业家庭,数字金融对非创业家庭的非农就业水平影响更为显着。首先。数字金融使用有助于促进农户家庭收入增长,社区数字金融水平提高对农户家庭增收具有显着的正向溢出效应。具体来看,相对于不使用数字金融的家庭,数字金融使用降低了农户的农业收入,提高了非农收入,即数字金融促进农户家庭增收并改变收入结构;社区数字金融水平的提高对所有农户的家庭增收均具有显着的正向溢出效应。对异质性农户,数字金融使用、社区数字金融水平的增收效应存在差异。总体上,数字金融使用、社区数字金融水平的增收效应随分位点的上升表现出先下降后缓慢增强的特征,对非贫困农户、东部地区的农户以及低社会资本和低金融知识农户的家庭增收效应更强,对贫困农户和中西部地区农户的增收效应较弱。其次,数字金融使用有助于促进农户家庭创业和提高非农就业水平,社区数字金融水平对家庭创业和非农就业水平具有显着的正向溢出效应。从创业活动来看,相对于不使用数字金融的家庭,数字金融使用能显着促进农户家庭创业,尤其是提高机会型创业的概率,并改善非创业家庭的创业意向;对于不使用数字金融的农户,社区数字金融水平提高对其创业活动具有溢出效应,对创业意向的影响则不显着。从创业绩效来看,数字金融使用能显着提高项目营业收入和经营利润,社区数字金融水平对营业收入和经营利润具有正向溢出效应。数字金融还能改善农户家庭非农就业水平,相对于创业家庭,数字金融使用和社区数字金融水平对非创业农户的非农就业促进作用更为显着。相较已有研究,本文创新在于:(1)研究视角方面。本文从宏观和微观两个层面分析数字金融对农民收入增长的作用机制并进行实证验证,现有研究通常从某一个方面的来展开。宏观层面,从赋能实体经济的角度讨论数字金融通过经济增长对农民增收的影响,并逐步检验经济增长对农民收入增长的传递路径。研究结果表明,在样本期内,经济增长主要通过吸收农村人口向城市转移来促进农民收入增长。微观层面从支持农户家庭创业的视角讨论数字金融对农户家庭增收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数字金融促进了农户家庭创业活动,尤其是机会型创业,并提升了创业绩效,从而促进家庭增收。现有文献关注到数字经济对自雇型就业和受雇型就业的影响,但是很少从微观的角度考察,本文比较了数字金融对创业家庭和非创业家庭就业活动的影响。结果表明,数字金融对非创业家庭的非农就业影响力度更大。即是说,数字金融更有利于增加受雇型劳动者的非农就业机会。(2)研究内容方面。没有使用数字金融的家庭能否从数字金融发展中获得好处,这一点很少有文献进行考察。本文从社区层面考察了数字金融发展水平对不使用数字金融家庭的溢出效应。研究结果表明,社区数字金融水平对农户家庭收入、家庭创业及非农就业均有正向的溢出效应。关于数字金融对贫困户和非贫困户收入增长的影响,目前关注的文献也较少。本文比较了数字金融对贫困户和非贫困户的增收效应。结果表明,数字金融使用、社区数字金融水平促进了非贫困户的家庭增收,但是对贫困家庭的增收效应不显着。现有文献关注到数字金融对非农收入的影响,但是对农业收入的关注比较少。本文分析了数字金融对家庭农业收入和非农业收入的影响。结果表明,数字金融提高了农户家庭非农业收入,减少了农业收入。(3)研究方法方面。本文将面板门槛模型、二次项面板模型及面板半参数模型结合起来以研究数字金融影响农民收入增长的非线性效应,将面板门槛模型与交互耦合协调度模型结合起来研究数字金融的人力资本门槛效应,在研究数字金融农户增收效应时使用了OLS、2SLS及PSM方法。现有研究在处理同类问题时通常只考虑了其中的一种或两种方法,本文尽可能把这些方法结合起来,以增强研究结论的可靠性。

沈慧[3](2021)在《我国当代慈善伦理问题研究》文中认为慈善是人类文明进步的标志,是社会成员之间互帮互助仁爱理念的表达,是由“小爱”走向“大爱”的新征程。正所谓“一方有难,八方支援”,但自“郭美美事件”到“卢美美事件”再到“宋河基金会”等,我国慈善事业以滑铁卢般的速度,从巅峰跌入低谷,尽管到目前为止其无序与混乱的状况有所改善,但仍存在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慈善活动作为自愿自觉,不求回报的道德行为,其本质是伦理的。但慈善事业之所以发展缓慢,究其根本是我国慈善事业的发展与传统慈善伦理的发展速度不相适应。我们要大胆吸取人类文明发展过程中慈善伦理的优秀研究成果,使传统慈善伦理升华为与我国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相匹配的现代慈善伦理。本文从慈善与慈善伦理的概念入手,分析了慈善中所包含的道德关系以及慈善伦理的发展层次、相关关系,基本原则与价值取向,进一步论证了慈善伦理的进步对我国社会的发展具有重要的作用。慈善作为第三次分配,本是维护社会正义,促进人的幸福与全面发展,但由于慈善活动中受主体道德觉悟低、法制保障不够健全、传统血缘关系思想禁锢等原因,造成了诚信的缺失、公平的短缺以及慈善主体行为道德动机不纯等问题,进而导致一些僭越道德底线事件的发生。为了建立规范的慈善伦理道德,促进我国慈善事业稳定健康持续的发展,首先,要弘扬我国当代慈善理念。从传统“同心圆”式慈善升华为“陌生人伦理”基础上的慈善,具有“大爱无疆”的慈善理念;以诚实守信的初心,以公平公正的恒心对待所有慈善参与者,具有“尊重规则”的慈善理念;秉承为社会尽“绵薄之力”的决心,自觉承担社会责任,具有“敢担责任”的慈善理念。其次,要构建慈善行为主体内在伦理观。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慈善不在为富人专属,激发普通群众的慈善热情;建立人格平等相互尊重的伦理观,施助者不以“高姿态”去看待受助者,受助者自身也应自立自强、心怀感恩;坚持诚实守信的道德观,在慈善活动中所有慈善参与者都应坦诚相待,以此提高慈善事业的公信力与影响力。最后,实现多方途径共同监督治理。加强慈善伦理教育机制,树立从家庭到社会不间断的教育理念;依托新闻媒体宣传机制,对慈善榜样与慈善优秀事迹进行宣传;建全法律法规保障机制,以《慈善法》为根本,明确政府监督职能,设立慈善组织准入机制,建立免税或低税的税收激励制度等;完善慈善机构运行机制,将慈善事业置于阳光之下,慈善活动中所有资金的调用过程实时公开,行业内部亦进行相互监督;同时构建适应我国社会的慈善失信惩戒机制,引入第三方评估机构与网络公示同步进行。

江勇[4](2021)在《中国共产党百年经济伦理思想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在长达千年绵延不绝的中华民族历史中,伦理道德在稳定社会生活、建构社会秩序和引导人们善的求索中发挥着不容忽视的作用,作为传统伦理重要组成部分的经济伦理,在社会经济生活中同样具有不可忽视的作用。近代中国社会转型过程中,传统经济伦理遭到严重危机和挑战,传统的经济伦理已无法适应现代经济要求,社会经济生活中伦理失范现象突出。1919年后,中国先进知识分子将目光投向马克思主义并将之与中国近现代经济实际相结合,对传统经济伦理予以现代改造,实现创造性超越,中国共产党经济伦理思想就此逐步生成与发展。中国共产党经济伦理思想,即存在于中国共产党民主革命与经济建设过程中的价值目标、伦理关系和伦理规范的综合体系,以其独特的视角引导并规范党的经济政策、法规决策、执政手段等。中国共产党经济伦理思想是涉及诸多学科、诸多领域、诸多层次的理论体系。从不同学科来看,中国共产党经济伦理思想涉及的不仅是经济学和伦理学,还涉及诸如政治学、历史学、管理学、教育学等学科。从不同阶段来看,中国共产党经济伦理思想经历了新民主主义革命、新民主主义社会和社会主义社会三个大时期,期间又因社会主要矛盾的变化存在数个小阶段。从经济活动环节来看,中国共产党经济伦理思想包括经济运行的四个环节的伦理思想:生产伦理思想,包括合乎道德的生产目的确立,合乎道德的生产手段选择;交换伦理思想,包括合乎道德的交换形式选择,公平的交换尺度确立;分配伦理思想,包括合乎道德的分配原则确立,公正的分配方式探寻;消费伦理思想,包括合乎道德的消费目的确立,合乎道德的消费形式选择。作为一个历史悠久、体系庞大的理论体系,确立一个合适的切入点对中国共产党经济伦理思想的研究无疑至关重要。这个切入点应是在整体把握中国共产党经济伦理思想演进时期脉络基础上,通过对经济运行不同环节的经济伦理思想研究,以此才能探寻到中国共产党经济伦理思想的核心理念。经济活动就是经济伦理最直接的研究对象,它主要体现为生产、分配、交换和消费四个最基本的经济环节,因此对经济伦理的研究应该围绕这四个环节展开,对中国共产党经济伦理思想的研究亦是如此。尽管中国共产党经济伦理思想是包含不同视野、不同时期、不同领域、不同环节的庞大思想体系,但是以生产、分配、交换、消费四个环节的伦理思想为基本研究对象时,就已经包括诸如宏观、中观、微观层面的多层次、多领域的经济伦理研究。因此,围绕中国共产党的生产伦理思想、交换伦理思想、分配伦理思想、消费伦理思想的生成与演进开展研究,明确不同环节伦理思想之理论渊源,划分不同环节伦理思想之阶段时期,探究中国共产党各环节伦理思想之内涵,就是对中国共产党经济伦理思想生成与演进阶段的最优选择和最全面的考量。在结合具体时代背景与建设需要基础上,中国共产党汲取各思想流派之合理要素,产生了具有不同发展阶段的生产伦理思想、交换伦理思想、分配伦理思想和消费伦理思想。中国共产党生产伦理思想经历对旧生产制度道德批判、单一追求物质需要、物质需要与精神需要并重和满足美好生活需要四个阶段,明确发展生产力是根本的善、以人为本的生产主体思想和生产与生态相协调的基本内涵;中国共产党交换伦理思想经历局部商品交换、社会主义计划商品交换、社会主义市场商品交换三个阶段,孕育出尊重与运用价值规律、竞争合作并存、等价交换和诚实守信原则的内涵;中国共产党分配伦理思想经历新民主主义、社会主义计划经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三个阶段的发展,形成包括由政府主导向市场主导的分配主体、兼顾公平效率的分配标准和实现共同富裕分配目的的基本内涵;中国共产党消费伦理思想经历量的节约、质的合理增长和质量并重三个阶段,形成适度消费、均衡消费、绿色消费的基本内涵。围绕经济运行的不同环节进行伦理探寻,有利于更直观地反映出中国共产党经济伦理思想的核心理念和价值取向。总的来看,中国共产党经济伦理思想核心理念包括坚持根本原则是人民利益至上、价值取向在于实现经济公正、目标旨向体现为和谐共生关系的构建,在具体实践中坚持义利兼顾的手段,在当前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设中具有重要的实践指导意义。

曹楠楠[5](2020)在《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农村贫困家庭妇女扶贫脱贫研究》文中指出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在坚持不懈的反贫困过程中逐步走出了一条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扶贫脱贫道路,创造了为全球减贫70%的“当惊世界殊”的瞩目成绩,这其中离不开中国共产党一直以来对妇女在反贫困过程中的“半边天”作用的重视与发挥。伴随农村农业生产和经济结构呈现出鲜明的“农业女性化”结构性变化,广大农村贫困家庭妇女成为当前农村脱贫攻坚的主要对象和主体力量。无论基于妇女可持续发展的国际视野,还是当前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战的现实需要及农村贫困家庭妇女作为主体的自我发展诉求,农村贫困家庭妇女扶贫脱贫研究都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更是当前脱贫攻坚全面决战阶段和2020年以后攻克相对贫困过程中至关重要的一环。为此,本文综合运用学科交叉、系统研究、比较分析、案例分析及定量与定性相结合等研究方法,着重从贫困现状、理论资源、历史进程、品牌项目、经验启示等方面对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农村贫困家庭妇女扶贫脱贫进行全面而深入的研究,以充分的理论依据和历史经验回应当前农村贫困家庭妇女扶贫脱贫困境,以求促进广大农村贫困家庭妇女尽快摆脱贫困并实现主体身份转变,在未来的反贫困事业中更好地发挥“半边天”的巾帼之力。具体来说,论文由六部分构成:第一章绪论部分。阐述论文研究依据、意义和系统梳理国内外研究现状及宏观介绍研究思路方法、基本内容、创新之处等,以阐释论文选题价值、把握论题研究动态、展现论文研究基本概况,为论文研究提供基本的逻辑起点。第二章中国农村贫困家庭妇女扶贫脱贫概述。在对贫困、农村贫困家庭及农村贫困家庭妇女等基本概念进行界定的基础上,基于地理环境、制度设计、历史文化、社会参与等维度对农村贫困家庭妇女致贫原因进行深度剖析,系统阐述农村贫困家庭妇女在贫困程度、健康状况、受教育水平、可行能力等方面的致贫表象及相应产生的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影响,宏观展现中国农村贫困家庭妇女扶贫脱贫概况,为深入研究奠定基础。第三章中国农村贫困家庭妇女扶贫脱贫的理论资源。从经典马克思主义、中国化马克思主义、国外相关理论及中国传统文化四个维度,对相应的马克思主义妇女观和无产阶级贫困化理论、妇女解放思想和共同富裕理论及精准扶贫精准脱贫思想、可行能力贫困理论和女性主义经济学思想、中国传统妇女观和中国传统贫富观等相关理论思想进行阐述,为整个研究提供系统的理论支撑。第四章中国农村贫困家庭妇女扶贫脱贫的意义及进程。以农村贫困家庭妇女扶贫脱贫对国家“五位一体”总体布局的重要意义为出发点,历史梳理农村贫困家庭妇女扶贫脱贫的历史实践过程,将其划分为通过体制改革、开发式扶贫、“两轮驱动”扶贫、精准扶贫推动农村贫困家庭妇女扶贫脱贫四个阶段,展现农村贫困家庭妇女扶贫脱贫历史脉络,从宏观视野为探索农村贫困家庭妇女扶贫脱贫经验规律提供实践性基础。第五章中国农村贫困家庭妇女扶贫脱贫的品牌项目。围绕健康、科教、金融、就业创业、社会五大扶贫领域分别对母亲健康快车、农村妇女“两癌”检查、“降消”项目等健康扶贫脱贫项目,春蕾计划、“双学双比”活动、巾帼科技致富工程等科教扶贫脱贫项目,母亲小额循环、妇女小额担保财政贴息贷款、母亲创业循环金等金融扶贫脱贫项目,巾帼家政服务、手工编织、妈妈制造等就业创业扶贫脱贫项目,幸福工程、母亲水窖、母亲邮包等社会扶贫脱贫项目的发展状况、运行模式进行阐释分析,总结项目扶贫经验,从微观视野为探索农村贫困家庭妇女扶贫脱贫经验规律提供实践性素材。第六章中国农村贫困家庭妇女扶贫脱贫的经验启示。结合农村贫困家庭妇女扶贫脱贫历史实践,立足农村贫困家庭妇女的主客体身份,从明确目标导向上要实现全面自由发展、推动脱贫致富、提升可行能力,重视主体能动作用上要激发主体意识、摆脱观念束缚、弘扬优良品质,增强综合脱贫素质上要提升科技文化水平、促进就业创业发展、保障平等发展权利,强化全方位扶贫格局上要坚持政府主导作用、发挥市场导向优势、加强社会联动参与四个维度揭示农村贫困家庭妇女扶贫脱贫的经验启示,为新时代农村贫困家庭妇女扶贫脱贫事业提供经验遵循。

唐磊[6](2020)在《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公平观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公平,是人类社会的永恒价值追求,是衡量社会发展和进步的重要尺度,对公平的向往是人类追求幸福的需要,始终伴随着人类社会历史的发展。尤其是步入经济全球化时代以来,实现社会公平一直是各国政府的不懈追求,更是我们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征程中,必须正视的重大命题。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大道之行,天下为公”,就是要以全体社会成员的公平发展为目标,从而激发整个社会的凝聚力和创造力,从而保障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稳步前进;就是要始终把全体人民的利益摆在至高无上的地位,让改革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体人民,朝着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目标不断迈进。由此可以看出,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的今天追求“大道之行,天下为公”,离不开以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公平观为理论指导。本文以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公平观为研究主题,诠释了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公平观的相关概念,梳理了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公平观的理论渊源,总结了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公平观的形成条件,概括了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公平观的主要内容,分析了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公平观的实践路径,认清了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公平观对西方资本主义公平观的本质超越以及其重要意义。全文除导论外共有六章,分为四个部分:第一部分是诠释了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公平观的相关概念,通过对公平、公平观和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公平观的概念进行辨析和界定,开启了本文的研究。第二部分是梳理了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公平观的理论渊源,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公平观以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的公平观为理论基础、以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进程中的公平观为理论直接来源、以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中的公平观为文化土壤,是既一脉相承又与时俱进的科学理论。第三部分是总结、概括、分析了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公平观的形成条件、主要内容和实践路径。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公平观是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带领全党全国各族人民积极应对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对解决如何实现社会公平的科学化、系统化思考的结晶。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公平观以“中国梦”为目标方向,为公平地实现全体中国人民梦想搭起了舞台;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行为准则,铸就公平的信念;以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为着力点,推动社会公平达到新的高度;以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为战略部署,促进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文明的共同进步;以共享发展理念为本质要求,指引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公平观的具体落实;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大国外交思想推动构建新型国际关系、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促进世界共同发展。在推动社会公平的实践方面,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通过以发展眼光、全局视野、战略思维规划新时代的历史背景下实现社会公平的蓝图,以点带面推进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公平观的全面落实,回应了人民群众对社会更加公平的期盼。第四部分是深刻认识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公平观的本质超越和意义。本文通过将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公平观与新自由主义公平观、社群主义公平观、民主社会主义公平观进行对比性研究,再次明确了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公平观是形式公平与实质公平的统一,是全方位超越西方资本主义公平观的中国方案。关于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公平观的意义,从理论角度看,继承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公平观、诠释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深刻内涵、为广大发展中国家提供了实现社会公平的样板;从实践角度看,有助于在全社会营造更加公平的社会氛围、有助于加强中国共产党的长期执政能力建设、有助于促进中国梦的实现。

杨杨[7](2020)在《关圣帝君崇拜与名份信任 ——基于湖北某地关老爷崇拜的田野研究》文中认为本文以关圣帝君崇拜及其与名份信任的关系为主要研究对象,集中讨论传统文化信念中的神圣崇拜、圣人崇拜与圣人信任的内在关系,由此提出“名份信任”这一值得深入探讨的概念。中国传统文化信念中对圣人的崇拜实际上是尊人为神圣。在此过程中,人们会因为圣人崇拜转而发展出一种建立于其上的信任机制——神圣信任,即一个拥有非常地位、名份、声望的崇拜对象才能成为人们信任的基础或核心。作为传统文化信念中超社会崇拜的一种观念与仪式,圣人具有常人所不能及的超凡品质,也正是由于这些超凡的个人禀赋为其成神、成圣奠定了社会基础,且凭借着这一超凡的能力与影响为人们敬奉与崇拜。正是这种圣人往往成为人们最值得信任的大人物与对象,甚至可以演化成人际信任建构的核心纽带。对这一问题的讨论,本文以湖北某地的关圣帝君祭拜方式为个案,通过对该地区的关圣帝君崇拜现象的具体分析,以关羽从三国时代的着名战将如何被奉为神圣,进而又逐渐被祭拜为财神的过程、实践机制作为研究对象,论述圣人崇拜基础上所渐次呈现的“名份信任”问题。本文以关圣帝君成神、成圣的路径为基本脉络,论述个人的身份、人格、业绩在传统社会中如何得以神圣化的具体机制。将关圣帝君崇拜置于传统的文化信念背景下,探讨朝廷敕封、儒释道三教信奉、民间追随者尊崇的过程,以及如何把这种神圣崇拜转换成为以关圣帝君为核心、武财神祭拜为具体表征的名份信任。以此对比研究当代地方社会中关圣帝君信奉者之间在对待关羽、财神信俗上呈现出来的信任问题。本文认为:关圣帝君被视为圣人进行祭拜的神圣化机制可谓传统文化信念中超社会力量崇拜的方式之一。此类神圣崇拜与名份信任的内在关联何以建构成功,是因为圣人崇拜作为一种特殊的社会关系,具备个体人际交往的属性和特征,在中国信俗崇拜的背景之下,表现出明显的庇护感、依赖感、乃至信任感。其次,关圣帝君崇拜能够从一个被朝廷敕封的圣人,演化为民间的财神崇拜,这一过程本身就包涵了追随者基于关羽本人的个体人格而形成的神圣信任,进而衍生为人际信任关系结构中的名份信任。因而,就神圣崇拜与名份信任而言,关圣帝君崇拜通过对关羽的祭拜产生名份信任,这种名份又基于崇拜过程中所形成的庇护感、依赖感、信任感之上的神圣信任。再者,本文将基于神圣信任而形成的“名份”视为一种社会资本,在资源有限的前提下,依赖某个大人物的个人名份成为日常生活中主体自我建构信任网络时的有效资源。由于关圣帝君崇拜的特殊性,所以依赖其所建构起的名份信任也先验地具备特殊信任的特征。这就会从名份信任的传统中发展出一种特殊主义的信任观,促使崇拜者在追求个人财富、祭拜财神的过程中,将自身的利益放在首位。以武财神关羽作为名份信任之符码,将对关圣帝君的名份信任转化为个体自身的符号资本,表现出私我化的利益需求,从而导致了当下信任关系中公私界限的模糊,乃至出现公私不分的社会现象。

谭艳[8](2020)在《比较视角中休谟经济正义观研究》文中指出英国工业革命带来了一个新时代,改变了英国传统的经济模式,随着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资产阶级登上了历史舞台。在这一特定的历史背景下,休谟吸收了古希腊时期柏拉图和亚里士多德的部分经济正义思想,并且继承和发展了霍布斯与洛克的社会契约论,从而建立起自己独树一帜的以财产权为核心的经济正义观。休谟的经济正义观在近代英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与休谟同时代的斯密和边沁、密尔也对经济正义观进行了阐释。一方面,休谟与斯密、边沁和密尔的经济正义观有相同之处;另一方面,它们之间也存在着巨大的差异。关于经济正义的基础和前提问题,斯密和休谟一样认为人性是自私的,但人也是具有同情心的。他们的不同之处在于,休谟认为正义和仁慈不同,是一种人为之德,但斯密却认为正义与仁慈一样都是一种自然之德。关于经济正义法则,休谟与斯密都注重财产权,但二者的着重点不一样,休谟更加注重财产占有问题,而斯密更加注重财产分配问题。关于政府与经济正义的关系,两位哲学家最大的不同在于,休谟提倡政府对经济进行干预,斯密则认为政府只可充当市场“守夜人”,不应直接干预经济。与休谟相比,边沁在经济正义观中的功利色彩显得更浓厚。边沁在其着作中并没有明确讨论经济正义问题,但在其思想体系中我们仍可看出经济正义思想。在经济正义的前提和基础的问题上,边沁和休谟一样,都认为人性是自私的,并且认为正义是人为之德。休谟思想中已有功利主义萌芽,而边沁创立了功利主义,明确提出了符合功利即正义的观点。在经济正义的基本法则问题上,休谟和边沁都是后果论者。但边沁关于分配正义提出了新的原则,即“最大多数人的最大幸福”原则。在关于政府与正义关系的问题上,两位哲学家对于政府是否应当适当干预经济持有不同的见解,休谟认为政府应对经济进行干预,但边沁反对政府干预经济。密尔在边沁的功利主义思想基础上发展了自己的理论,在财产问题上密尔关注到税收与经济正义的关系,在政府与经济关系的观点上密尔与边沁基本一致。通过与斯密和边沁、密尔的对比,人们能够更全面更深入了解休谟的经济正义观,包括其局限和意义。经济正义问题在当前中国备受关注,实现经济正义是我国科学发展的现实要求,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题中应有之义。休谟的经济正义观对我国建立健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有多方面的借鉴意义,其意义主要在于明晰产权关系、建立健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信用机制以及处理好效率与公平之间关系等方面。

刘鸿宇[9](2020)在《企业伦理行为研究》文中提出改革开放前的单位作为政治、经济、伦理复合功能的社会实体,承担着生活生产、政治动员、道德教育等社会职责。改革开放后,社会承认并赋予了企业利益主体与独立法人的地位,企业成为了承担市场职能最主要的行为主体。工具理性与价值理性的分化导致企业的伦理行为实践出现了分歧与差异:以工具理性为行动法则而缺少伦理规约的企业以自身利益最大化作为取向做出损人利己的不伦理行为;而重视价值理性与伦理规约的企业则以道德责任主体的身份在参与市场活动并承担社会责任,其伦理实践方向仍在探索的道路上。可见每个企业均有着不同的道德意识发展水平,其伦理行为呈现出不同的价值取向,伦理实践水平亦是良莠不齐。因此对企业伦理行为进行建构,改善并提升企业伦理实践力,在其伦理行为中探寻求利与求德的平衡点,对于企业与社会的和谐发展是极为必要的。企业伦理行为是企业作为实体性的道德主体在现实伦理场域中展开的关涉价值取向与善恶判断的道德实践活动,对企业伦理行为的建构必须从实体性的道德主体与现实伦理场域出发,为企业的伦理实践活动提供有效的主体动力与外在规则导向。具体研究内容如下:企业伦理行为是基于企业道德主体能动性与外在伦理场域导向性的现实呈现。企业建立在契约关系与组织制度的基础之上,在其形式上具有普遍性与现实性的统一,是社会创生的伦理实体。与此同时企业亦是个体与集体相统一的整体性行为主体,具有自我道德意识与自主行为,是实体性的道德主体。企业道德意识与意志的发展构成了其道德能动性的内在精神动力;伦理场域则构造了企业“目的—手段”链的外在规范性成分,将社会价值与规范成分需求融入到企业伦理行为之中,确保企业经济与社会活动的合理性与合法性。企业伦理行为的发生逻辑可以从行为的意图、规则与后果三个方面进行阐释:基于利益相关者关怀的伦理意图促进了企业与其他利益主体之间的信任互惠,保证了利益分配的公正合理性以及企业社会关系的和谐稳定。环境决定着企业组织伦理制度的确定及其外部规范性价值的关联,以社会激励或强制性的手段规导企业伦理行为的发展方向;负责任的企业道德主体对其预见性的后果负责并证明行为的正当性,履行应尽的道德义务与社会责任。企业伦理行为理想类型中包含着“知”、“场”与“行”三个方面。“知”即为企业道德主体的自觉、自控、自律等能动力,与企业成员道德素质、集体道德良知紧密相关的,成为伦理行为发生的内源性动力;“场”即为伦理场域,是企业伦理行为发生外在性规则与强制性措施,具有客观现实性与稳定性,是企业伦理行为形成的外在导向;“行”即为企业伦理行为,它是在企业道德主体能动力与伦理场域外在压力的结合中产生的。当企业道德主体能动力不足时,在外界伦理场域的压力下,企业呈现出一种被动式的伦理行为模式;当企业道德主体能动力得以提升时,企业呈现出一种自律与他律相结合的自觉伦理行为模式。企业伦理行为的实践致成方案则是从企业伦理能力、企业伦理制度与企业伦理精神三个方面进行建构。其一,企业伦理能力构建在于通过培养企业伦理认知力、意志力与实践力来提升企业伦理行为能动性;其二,企业伦理制度建构是基于伦理场域客观规则与企业道德目标相结合的伦理行为实践导向机制;其三,企业伦理精神建构从企业公民的角度来看,是社会责任与伦理精神相统一的精神动力导向机制。

孙留敏[10](2020)在《中小学语文教科书中的财富观研究 ——以人教版第五套与第十套语文教科书为例》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财富观是人们关于财富问题的基本看法和主要观点,是人生观和价值观的组成部分。语文教科书中涉及财富观的内容,是社会主流财富观在语文教科书中的渗透,体现着对学生财富观念的教育。与思想政治教科书中以直接、集中的方式进行财富观教育不同,由于语文教科书并不直接承担价值观教育的任务,语文教科书中的财富观教育是间接的和分散的,因此可以更加真实多样地反映出当时社会中的财富观教育思想。本文以改革开放之初使用的人教版第五套中小学语文教科书以及21世纪初使用的人教版第十套中小学语文教科书为例,研究两套语文教科书中财富观内容的变化,探究不同时期财富观教育在语文教科书中的变迁。本文共分为五章:第一章分析两套语文教科书中财富观相关课文的基本情况,第二章至第五章分别对两套语文教科书中财富认知观、财富获取观、财富分配观、财富使用观相关课文进行数量和主题分析,比较其异同并探究变化原因。本文主要发现:随着时代的变化,两套语文教科书中财富观内容发生了显着改变。在财富认知观上,两套语文教科书中都有肯定财富价值的内容,但第十套语文教科书中增加了较多反思财富价值的内容;两套语文教科书中都重视对金钱至上思想的批判;第五套语文教科书引导学生认识到革命信念高于财富,而第十套语文教科书强调道德仁义高于财富的观念。在财富获取观上,两套语文教科书都重视劳动创造财富的理念;第五套语文教科书中重视鼓励人们通过自力更生、艰苦奋斗创造财富,而第十套语文教科书中更强调对财富获取的道德性要求,教育学生获取财富要遵循诚信与道义的准则。在财富分配观上,第五套语文教科书赞扬了土地改革后对社会财富的平均分配,同时重视揭露和批判财富分配中的阶级剥削现象;而在第十套语文教科书中极少数课文体现财富分配观。在财富使用观上,两套语文教科书中都体现了利他的财富使用观,以及重视教育与求知的财富使用观;但是第五套语文教科书中崇尚节俭的财富使用观在第十套语文教科书中不再出现,第十套语文教科书中新增了绿色环保的财富使用观。

二、财富、分配与诚信(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财富、分配与诚信(论文提纲范文)

(1)费用报销中的诚信行为研究——基于行为博弈理论(论文提纲范文)

一、引言
二、文献述评和研究意义
三、基于部门经理审批权的诚信行为研究
四、基于办公环境改变的诚信行为研究
五、构建费用报销诚信行为模型的理论猜想
    (一)模型构建
    (二)理论推导
六、结论与建议

(2)数字金融与农民收入增长 ——作用机制与影响效应(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与问题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问题
    1.2 研究目标与意义
        1.2.1 研究目标
        1.2.2 研究意义
    1.3 文献回顾与评述
        1.3.1 农民收入增长的影响因素的相关文献
        1.3.2 金融发展与农民收入增长的相关文献
        1.3.3 数字金融与农民收入增长的相关文献
        1.3.4 农民收入持续增长的模式及政策措施研究
        1.3.5 文献评述
    1.4 研究内容与方法
        1.4.1 研究内容
        1.4.2 研究方法
        1.4.3 数据来源
    1.5 研究框架与路线
        1.5.1 研究框架
        1.5.2 技术路线
    1.6 研究创新与局限
        1.6.1 研究的创新
        1.6.2 存在的局限
第2章 理论回顾与借鉴
    2.1 金融中介理论
        2.1.1 交易成本理论
        2.1.2 信息不对称论理论
        2.1.3 风险管理理论
        2.1.4 简要评述
    2.2 金融发展理论
        2.2.1 金融结构理论
        2.2.2 金融深化理论
        2.2.3 金融功能理论
        2.2.4 普惠金融理论
        2.2.5 简要评述
    2.3 经济增长理论
        2.3.1 新古典增长理论
        2.3.2 内生增长理论
        2.3.3 包容性增长理论
        2.3.4 简要评述
    2.4 网络经济理论
        2.4.1 网络商品理论
        2.4.2 双边市场理论
        2.4.3 长尾理论
        2.4.4 简要评述
第3章 数字金融与农民收入增长的理论框架及研究假说
    3.1 核心概念界定与辨析
        3.1.1 数字金融
        3.1.2 农民收入增长
    3.2 数字金融影响农民收入增长的间接作用机理
        3.2.1 农户创业
        3.2.2 经济增长
    3.3 数字金融影响农民收入增长的直接作用机理
    3.4 数字金融影响农民收入增长的非线性作用与空间溢出机理
        3.4.1 数字金融影响农民收入增长的非线性作用机理
        3.4.2 数字金融影响农民收入增长的人力资本门槛作用机理
        3.4.3 数字金融影响农民收入增长的空间溢出机理
    3.5 本章小结
第4章 中国数字金融的特征事实与农民收入增长分析
    4.1 数字金融的业务形态
        4.1.1 网络支付
        4.1.2 网络融资
        4.1.3 财富管理
        4.1.4 网络保险
        4.1.5 互联网征信
    4.2 中国数字金融发展特征
        4.2.1 中国数字金融发展脉络
        4.2.2 中国数字金融指标体系
        4.2.3 中国数字金融发展特征评价
    4.3 中国数字金融发展问题及趋势
        4.3.1 中国数字金融发展问题
        4.3.2 中国数字金融发展趋势
    4.4 中国农民收入增长的演变历程
        4.4.1 超常规增长阶段(1978-1984 年)
        4.4.2 波动低速增长阶段(1985-2003 年)
        4.4.3 高速增长阶段(2004-2012 年)
        4.4.4 新常态增长阶段(2013-2019 年)
    4.5 农民收入增长的结构变化
        4.5.1 农民收入结构变化
        4.5.2 结构变动的收入增长贡献
        4.5.3 农民收入的形态结构分析
    4.6 农民收入增长的地区差异及空间分布特征
        4.6.1 各地区农民收入增长时期差异
        4.6.2 农民收入增长的变异系数分析
        4.6.3 四大区域的农民收入增长差异
        4.6.4 农民收入增长的空间分布特征
    4.7 数字金融与农民收入的相关分析
        4.7.1 数字金融与农民收入的相关性分析
        4.7.2 数字金融与农民收入结构的相关性分析
        4.7.3 数字金融与各区域农民收入的相关性分析
    4.8 本章小结
第5章 数字金融影响农民收入增长的总效应分析
    5.1 引言
    5.2 模型构建、变量选取与估计策略
        5.2.1 模型构建
        5.2.2 变量选取
        5.2.3 估计策略
    5.3 计量结果分析
        5.3.1 数字金融与农民收入增长
        5.3.2 数字金融与农民收入结构
        5.3.3 区域差异分析
        5.3.4 分位数回归
    5.4 本章小结
第6章 数字金融影响农民收入增长的非线性及空间溢出效应分析
    6.1 引言
    6.2 数字金融影响农民收入增长的非线性效应分析
        6.2.1 模型与变量
        6.2.2 数字金融门槛效应结果分析
        6.2.3 人力资本门槛效应结果分析
    6.3 数字金融影响农民收入增长的空间溢出效应分析
        6.3.1 空间相关性检验
        6.3.2 空间计量模型构建
        6.3.3 空间计量结果分析
    6.4 本章小结
第7章 数字金融影响农民收入增长的作用机制分析:经济增长渠道
    7.1 引言
    7.2 模型设定、变量选择与统计分析
        7.2.1 模型设定
        7.2.2 变量选择
        7.2.3 统计分析
    7.3 数字金融与经济增长的计量分析
        7.3.1 基于总体样本的计量分析
        7.3.2 基于细分样本的计量分析
    7.4 数字金融、经济增长与农民收入增长的计量分析
        7.4.1 数字金融、经济增长与农民收入增长
        7.4.2 拓展性讨论
    7.5 本章小结
第8章 数字金融影响农民收入增长的作用机制分析:农户创业渠道
    8.1 引言
    8.2 模型、变量与数据
        8.2.1 模型设定
        8.2.2 变量选择
        8.2.3 数据来源
        8.2.4 描述性统计
    8.3 数字金融与农户家庭增收
        8.3.1 数字金融使用与农户家庭增收
        8.3.2 社区数字金融水平对农户家庭增收的溢出效应
        8.3.3 农户家庭异质性分析
    8.4 作用机制分析
        8.4.1 数字金融与农户创业活动
        8.4.2 数字金融与农户创业绩效
        8.4.3 拓展性讨论:数字金融与农户非农就业
    8.5 本章小结
第9章 研究结论与政策建议
    9.1 研究结论
    9.2 政策建议
        9.2.1 推进农村数字金融有效普及
        9.2.2 加快数字金融发展
        9.2.3 完善数字金融监管
        9.2.4 加强消费权益保护
    9.3 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的科研成果

(3)我国当代慈善伦理问题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引言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国内研究现状
        1.2.2 国外研究现状
    1.3 主要研究内容及研究方法
        1.3.1 研究内容
        1.3.2 研究方法
    1.4 创新点
2 我国慈善伦理概述
    2.1 慈善的概念
        2.1.1 我国主要慈善概念述评
        2.1.2 当代我国语境下慈善的概念
    2.2 慈善伦理的概念及其发展层次
        2.2.1 慈善伦理的内涵
        2.2.2 慈善中的道德关系
        2.2.3 慈善伦理的发展层次
    2.3 慈善伦理相关关系辨析
        2.3.1 慈善伦理与社会伦理
        2.3.2 慈善伦理与财富伦理
        2.3.3 慈善与正义
        2.3.4 慈善与公益
3 慈善伦理的原则及价值取向
    3.1 慈善伦理的原则
        3.1.1 自愿原则
        3.1.2 无偿原则
        3.1.3 利他原则
        3.1.4 诚信原则
        3.1.5 平等原则
    3.2 慈善伦理的价值取向
        3.2.1 有利于促进人的幸福和发展
        3.2.2 有利于维护社会的公平正义
        3.2.3 有利于推动社会和谐发展
4 我国当代慈善伦理实践中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分析
    4.1 我国当代慈善伦理实践中存在的问题
        4.1.1 慈善活动中诚信的缺失
        4.1.2 慈善过程中公平的短缺
        4.1.3 慈善主体行为道德动机的复杂
    4.2 我国当代慈善伦理问题产生的原因
        4.2.1 慈善主体道德觉悟低
        4.2.2 法制保障不够健全
        4.2.3 人情伦理淹没了慈善伦理
        4.2.4 “富才行善”误导了慈善伦理的发展
5 我国当代慈善伦理规范建设的对策
    5.1 弘扬我国当代慈善理念
        5.1.1 “大爱无疆”的理念
        5.1.2 “尊重规则”的理念
        5.1.3 “敢担责任”的理念
    5.2 培养慈善行为主体的内在伦理观
        5.2.1 树立正确的人生观财富观
        5.2.2 建立人格平等相互尊重的伦理观
        5.2.3 坚持诚实守信的道德观
    5.3 建立和完善外部保障机制
        5.3.1 加强我国慈善伦理教育机制
        5.3.2 建立新闻媒体宣传机制
        5.3.3 健全法律法规保障机制
        5.3.4 完善慈善机构运行机制
        5.3.5 构建适应我国社会的慈善失信惩戒机制
结语
参考文献
作者简历
致谢

(4)中国共产党百年经济伦理思想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导论
    一、选题缘由和选题意义
    二、国内外研究综述
    三、研究目标和研究内容
    四、研究方法和创新之处
第一章 中国共产党经济伦理思想演进及其过程
    第一节 中国共产党经济伦理思想概述
        一、中国共产党经济伦理思想的基本要义
        二、中国共产党经济伦理思想的基本特征
    第二节 中国共产党经济伦理思想演进阶段划分的意义及其标准
        一、演进阶段划分的意义
        二、演进阶段划分的标准
    第三节 中国共产党经济伦理思想演进的三大时期
        一、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的经济伦理思想
        二、新民主主义社会的经济伦理思想
        三、社会主义社会的经济伦理思想
第二章 中国共产党生产伦理思想
    第一节 生产伦理思想的理论渊源
        一、生产目的的伦理旨向
        二、生产手段的伦理考量
        三、生产与生态的和谐思想
    第二节 生产伦理思想的发展阶段
        一、旧的生产制度的道德批判阶段
        二、单一追求物质需要的满足阶段
        三、物质需要与精神需要并重阶段
        四、美好生活需要的满足阶段
    第三节 生产伦理思想的基本内涵
        一、发展生产力就是根本的善
        二、以人为本的生产主体伦理
        三、社会主义商品生产原则
        四、生产发展与生态保护的关系协调
第三章 中国共产党交换伦理思想
    第一节 交换伦理思想的理论渊源
        一、互利——交换的伦理前提
        二、契约——交换的伦理基础
        三、公平诚信——交换的伦理原则
        四、交换的伦理规范思想
    第二节 交换伦理思想的发展阶段
        一、局部商品交换阶段
        二、合计划的商品交换阶段
        三、社会主义市场商品交换阶段
    第三节 交换伦理思想的基本内涵
        一、尊重和运用价值规律
        二、竞争与合作并存
        三、坚持等价交换
        四、讲求诚实守信
第四章 中国共产党分配伦理思想
    第一节 分配伦理思想的理论渊源
        一、分配目的伦理思想
        二、分配手段伦理思想
        三、分配伦理原则思想
    第二节 分配伦理思想的发展阶段
        一、新民主主义经济分配阶段
        二、社会主义计划经济分配阶段
        三、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分配阶段
    第三节 分配伦理思想的基本内涵
        一、分配主体:主导性原则
        二、分配标准:兼顾公平效率
        三、分配目的:实现共同富裕
第五章 中国共产党消费伦理思想
    第一节 消费伦理思想的理论渊源
        一、节俭消费伦理思想
        二、禁欲消费伦理思想
        三、享乐消费伦理思想
    第二节 消费伦理思想的发展阶段
        一、注重量的节约阶段
        二、注重质的合理增长阶段
        三、质量并重的可持续消费阶段
    第三节 消费伦理思想的基本内涵
        一、适度消费
        二、均衡消费
        三、绿色消费
第六章 中国共产党经济伦理思想的核心理念
    第一节 经济伦理的根本原则:人民利益至上
        一、人民的根本利益是中国共产党经济伦理的出发点与归宿点
        二、经济发展是维护人民根本利益的必要条件
    第二节 经济伦理的价值取向:经济公正
        一、社会主义视域下的经济公正
        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公正
    第三节 经济伦理的目标旨向:和谐共生
        一、人与人的和谐共生
        二、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
        三、人与社会的和谐共生
        四、和谐共生与人的全面发展
    第四节 经济伦理的实践手段:义利兼顾
        一、肯定“求利”正当性
        二、实现“义”和“利”的兼顾
结语:中国共产党经济伦理思想的现代价值
参考文献
后记
在读期间相关成果发表情况

(5)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农村贫困家庭妇女扶贫脱贫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选题依据及研究意义
        1.1.1 选题依据
        1.1.2 研究意义
    1.2 研究现状综述
        1.2.1 国外研究现状综述
        1.2.2 国内研究现状综述
    1.3 研究思路与方法
        1.3.1 研究思路
        1.3.2 研究方法
    1.4 研究内容与创新之处
        1.4.1 研究内容
        1.4.2 创新之处
第2章 中国农村贫困家庭妇女扶贫脱贫概述
    2.1 基本概念的界定
        2.1.1 贫困
        2.1.2 农村贫困家庭
        2.1.3 农村贫困家庭妇女
    2.2 农村贫困家庭妇女致贫的原因
        2.2.1 地理环境的约束
        2.2.2 制度设计的性别盲视
        2.2.3 历史文化的影响
        2.2.4 社会参与力量的不足
    2.3 农村贫困家庭妇女致贫的表现
        2.3.1 贫困程度深重
        2.3.2 健康状况较差
        2.3.3 受教育水平不高
        2.3.4 可行能力缺失
    2.4 农村贫困家庭妇女致贫的影响
        2.4.1 农村贫困家庭妇女致贫的经济影响
        2.4.2 农村贫困家庭妇女致贫的政治影响
        2.4.3 农村贫困家庭妇女致贫的文化影响
        2.4.4 农村贫困家庭妇女致贫的社会影响
        2.4.5 农村贫困家庭妇女致贫的生态影响
    小结
第3章 中国农村贫困家庭妇女扶贫脱贫的理论资源
    3.1 经典马克思主义妇女扶贫脱贫的相关理论
        3.1.1 马克思主义妇女观
        3.1.2 无产阶级贫困化理论
    3.2 中国化马克思主义妇女扶贫脱贫的相关理论
        3.2.1 妇女解放思想
        3.2.2 共同富裕理论
        3.2.3 精准扶贫精准脱贫思想
    3.3 国外妇女扶贫脱贫的相关理论
        3.3.1 可行能力贫困理论
        3.3.2 女性主义经济学思想
    3.4 中国传统文化中妇女扶贫脱贫的相关理论
        3.4.1 中国传统妇女观
        3.4.2 中国传统贫富观
    小结
第4章 中国农村贫困家庭妇女扶贫脱贫的意义及进程
    4.1 中国农村贫困家庭妇女扶贫脱贫的重大意义
        4.1.1 推动我国经济发展的强大动力
        4.1.2 彰显我国政治优势的集中标识
        4.1.3 提升我国文化实力的现实途径
        4.1.4 巩固我国社会安定的必要保障
        4.1.5 打造我国美丽生态的重要环节
    4.2 中国农村贫困家庭妇女扶贫脱贫的历史进程
        4.2.1 通过体制改革推动农村贫困家庭妇女脱贫
        4.2.2 通过开发式扶贫推动农村贫困家庭妇女脱贫
        4.2.3 通过“双轮驱动”扶贫推动农村贫困家庭妇女脱贫
        4.2.4 通过精准扶贫推动农村贫困家庭妇女脱贫
    小结
第5章 中国农村贫困家庭妇女扶贫脱贫的品牌项目
    5.1 健康扶贫脱贫项目
        5.1.1 母亲健康快车
        5.1.2 农村妇女“两癌”检查
        5.1.3 “降消”项目
    5.2 科教扶贫脱贫项目
        5.2.1 春蕾计划
        5.2.2 “双学双比”活动
        5.2.3 巾帼科技致富工程
    5.3 金融扶贫脱贫项目
        5.3.1 母亲小额循环
        5.3.2 妇女小额担保财政贴息贷款
        5.3.3 母亲创业循环金
    5.4 就业创业扶贫脱贫项目
        5.4.1 巾帼家政服务
        5.4.2 手工编织
        5.4.3 妈妈制造
    5.5 社会扶贫脱贫项目
        5.5.1 幸福工程
        5.5.2 母亲水窖
        5.5.3 母亲邮包
    小结
第6章 中国农村贫困家庭妇女扶贫脱贫的经验启示
    6.1 明确农村贫困家庭妇女扶贫脱贫的目标导向
        6.1.1 实现农村贫困家庭妇女的全面自由发展
        6.1.2 推动农村贫困家庭妇女实现脱贫致富
        6.1.3 提升农村贫困家庭妇女的可行能力
    6.2 重视农村贫困家庭妇女的主体能动作用
        6.2.1 激发农村贫困家庭妇女的主体意识
        6.2.2 摆脱农村贫困家庭妇女的观念束缚
        6.2.3 弘扬农村贫困家庭妇女的优良品质
    6.3 增强农村贫困家庭妇女的综合脱贫素质
        6.3.1 提升农村贫困家庭妇女的科技文化水平
        6.3.2 促进农村贫困家庭妇女的就业创业发展
        6.3.3 保障农村贫困家庭妇女的平等发展权利
    6.4 强化农村贫困家庭妇女扶贫脱贫的全方位扶贫格局
        6.4.1 坚持农村贫困家庭妇女扶贫脱贫的政府主导作用
        6.4.2 发挥农村贫困家庭妇女扶贫脱贫的市场导向优势
        6.4.3 加强农村贫困家庭妇女扶贫脱贫的社会联动参与
结语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及在学期间科研成果
致谢

(6)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公平观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摘要
ABSTRACT
1 导论
    1.1 选题缘由
        1.1.1 问题的提出
        1.1.2 研究的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综述
        1.2.1 国内研究综述
        1.2.2 国外研究综述
    1.3 研究思路及方法
        1.3.1 论文研究思路
        1.3.2 论文研究方法
    1.4 研究的创新点
2 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公平观的概念释义
    2.1 公平
        2.1.1 公平的概念辨析
        2.1.2 公平的重要作用
    2.2 公平观
        2.2.1 公平观的类型
        2.2.2 公平观的特点
    2.3 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公平观
        2.3.1 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公平观的内涵
        2.3.2 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公平观的特征
3 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公平观的理论渊源
    3.1 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的公平观
        3.1.1 马克思恩格斯的公平观
        3.1.2 列宁的公平观
    3.2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进程中的公平观
        3.2.1 毛泽东思想中的公平观
        3.2.2 邓小平理论中的公平观
        3.2.3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中的公平意蕴
        3.2.4 科学发展观中的公平意蕴
    3.3 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中的公平观
        3.3.1 儒家的公平观
        3.3.2 道家的公平观
        3.3.3 墨家的公平观
        3.3.4 法家的公平观
4 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公平观的形成条件
    4.1 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公平观的形成背景
        4.1.1 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公平观形成的时代背景
        4.1.2 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公平观形成的社会背景
    4.2 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公平观的思想基础
        4.2.1 汲取历史经验
        4.2.2 立足客观事实
        4.2.3 尊重科学规律
    4.3 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公平观的逻辑理路
        4.3.1 历史现实逻辑
        4.3.2 价值演变逻辑
        4.3.3 理论发展逻辑
    4.4 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公平观的主要性质
        4.4.1 人民性
        4.4.2 民族性
        4.4.3 实践性
        4.4.4 开放性
5 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公平观的主要内容
    5.1 目标方向:中国梦
        5.1.1 公平是中国梦实现的前提条件
        5.1.2 公平是中国梦实现的必由之路
        5.1.3 公平是中国梦实现的“指路牌”
    5.2 行为准则: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5.2.1 公平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价值底蕴
        5.2.2 公平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价值取向
    5.3 着力点:“四个全面”战略布局
        5.3.1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是社会公平的阶段目标
        5.3.2 全面深化改革是社会公平的不竭动力
        5.3.3 全面依法治国是社会公平的法治保障
        5.3.4 全面从严治党是社会公平的政治保证
    5.4 战略部署:“五位一体”总体布局
        5.4.1 以经济建设奠基社会公平的物质基础
        5.4.2 以政治建设铸造社会公平的根本基石
        5.4.3 以文化建设构建社会公平的理想信念
        5.4.4 以社会保障体系编织底线公平
        5.4.5 以生态文明建设维护代内、代际公平
    5.5 本质要求:共享发展理念
        5.5.1 公平是共享发展理念的题中之义
        5.5.2 公平是共享发展理念的价值遵循
        5.5.3 共享发展理念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5.6 促进世界共同发展: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大国外交思想
        5.6.1 建立以合作共赢为核心的新型国际关系
        5.6.2 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6 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公平观的实践路径
    6.1 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公平观的总体规划
        6.1.1 以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维护起点公平
        6.1.2 以社会主义法治保障过程公平
        6.1.3 以社会主义民生建设促进结果公平
        6.1.4 以社会公平保障体系营造公平的社会环境
    6.2 以点带面推进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公平观的具体落实
        6.2.1 实施精准扶贫兜牢社会公平的底线
        6.2.2 严明党规党纪锻造推动社会公平的主体力量
        6.2.3 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实现可持续发展的社会公平
        6.2.4 深化法治改革提供社会公平的制度保障
        6.2.5 以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服务社会公平
        6.2.6 以“中国方案”促进国际公平
7 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公平观的本质超越和意义
    7.1 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公平观对西方公平观的本质超越
        7.1.1 对新自由主义公平观的超越
        7.1.2 对社群主义公平观的超越
        7.1.3 对民主社会主义公平观的超越
    7.2 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公平观的理论意义
        7.2.1 继承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公平观
        7.2.2 诠释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深刻内涵
        7.2.3 为广大发展中国家提供实现社会公平的样板
    7.3 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公平观的现实意义
        7.3.1 有助于在全社会营造更加公平的社会氛围
        7.3.2 有助于加强中国共产党的长期执政能力建设
        7.3.3 有助于促进中国梦的实现
参考文献
附录 A
索引
作者简历及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学位论文数据集

(7)关圣帝君崇拜与名份信任 ——基于湖北某地关老爷崇拜的田野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内容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导论
    第一节 研究背景与问题提出
        一、研究背景
        二、问题意识
        三、研究意义
    第二节 研究设计
        一、研究对象
        二、资料收集与分析
    第三节 文献综述
        一、义利伦理与关系信任
        二、自我主义与私人信任
        三、关圣帝君与财神崇拜
    第四节 理论视角及概念界定
        一、理论视角:神化自我机制
        二、核心概念:神圣信任
        三、基本概念:名份信任
第二章 “圣人崇拜”与“信任关系”
    第一节 圣人与信任:圣人信任的根源
        一、关圣帝君崇拜起源
        二、关圣帝君崇拜中的“名”与“份”
        三、儒释道对关圣帝君的推崇
    第二节 圣人等于信任的行动机制
        一、身份与信任的关联结构
        二、以“私己”为原型的信任关系
        三、私我信任及行动
    小结
第三章 关圣帝君崇拜的文化心理
    第一节 关圣帝君崇拜的文化基础
        一、总体主义的英雄观
        二、儒家思想的正统地位
    第二节 关圣帝君崇拜的神圣化机制
        一、朝廷赐封的圣人崇拜
        二、民间信俗的崇拜需求
        三、崇拜与忠信的双重建构
    第三节 当代圣人崇拜中的信任断裂
        一、地方信任:对关公文化的弘扬
        二、私人信任:对关公文化的忽视
        三、“信任链条的断裂”
    小结
第四章 圣人崇拜下的“义”、“利”观
    第一节 “以义制利”的道德伦理
        一、“义”、“利”之辩
        二、从“子罕言利”到“以利制义”
        三、关圣帝君崇拜下的义利观
    第二节 追求财富与人际信任
        一、追求财富过程中的个体行动
        二、家本位主导下的关系信任
        三、流动现代性下的信任转变
    第三节 诚信与财富的获得方式
        一、诚信:作为一种社会资本
        二、个体获得财富的行动逻辑
    小结
第五章 关圣帝君崇拜的信任悖论
    第一节 高私德的“大公无私”
        一、作为公众信任的符码
        二、模糊的崇拜界限
        三、以“公”代“私”
    第二节 圣人崇拜:自我行动的内在逻辑
        一、自我崇拜的仪式建构
        二、信任网络:以私人关系为导向
        三、信任关系与利己主义
    小结
第六章 结论与讨论
    第一节 结论
    第二节 讨论与不足
参考文献
附录一:访谈对象信息
附录二:访谈提纲
后记

(8)比较视角中休谟经济正义观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导论
    一、选题意义
        (一)理论价值
        (二)现实意义
    二、研究现状综述
        (一)国内研究现状综述
        (二)国外研究现状综述
    三、研究思路和方法
第一章 休谟经济正义观的历史背景和哲学基础
    第一节 休谟经济正义观的历史背景
        一、时代境况
        二、制度变迁
    第二节 休谟经济正义观的哲学基础
        一、经验主义认识论
        二、情感主义伦理学
第二章 休谟经济正义观的基本内涵
    第一节 经济正义起源论
        一、自然资源的相对稀缺
        二、人性自利和有限慷慨
        三、人类协议
    第二节 经济正义法则论
        一、稳定占有财产
        二、合意转让财产
        三、履行财产许诺
    第三节 政府与经济正义关系论
        一、政府的起源
        二、政府是经济正义的执行者和判断者
        三、政府的合法性
第三章 休谟与斯密经济正义观比较
    第一节 休谟与斯密经济正义起源论的异同
        一、相同点:人性都是自私的
        二、不同点:作为人为之德的正义与作为自然之德的正义
    第二节 休谟与斯密经济正义法则论的异同
        一、相同点:重视财产权问题
        二、不同点:重视财产占有问题与重视财产分配问题
    第三节 休谟与斯密政府与经济正义关系论的差异
        一、政府维护正义与正义是政府的基石
        二、“看得见的手”与“看不见的手”
    小结
第四章 休谟与边沁、密尔的经济正义观比较
    第一节 休谟与边沁、密尔经济正义起源论的异同
        一、相同点:人性是自私的以及正义是人为之德
        二、不同点:关于正义与功利关系的看法不同
    第二节 休谟与边沁、密尔经济正义法则论的异同
        一、相同点:后果论正义
        二、不同点:财产占有问题与“幸福最大化”的财产分配问题
    第三节 休谟与边沁、密尔政府与经济正义关系论的差异
        一、维护正义的政府与符合功利原则的政府
        二、提倡政府干预经济与反对政府干预经济
    小结
第五章 休谟经济正义观的意义和局限
    第一节 休谟经济正义起源论的意义和局限
        一、人性论预设的合理性
        二、自然状态说、永恒人性论和阶级观的局限性
    第二节 休谟经济正义法则论的意义和局限
        一、具有开创性的财产权理论
        二、对分配正义的忽视
    第三节 休谟政府与经济正义关系论的意义和局限
        一、强调政府对经济正义的维护作用
        二、忽视市场在经济活动中的作用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9)企业伦理行为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研究问题缘起
    二、研究综述
    三、主要内容与研究方法
    四、研究创新
第一章 企业伦理行为的理论内涵
    第一节 伦理视域中的企业
        一、企业的概念
        二、企业作为创生性的伦理实体
        三、企业作为实体性的道德主体
    第二节 企业行为的哲学分析
        一、行为与行动的哲学辨析
        二、企业行为的概念
        三、企业行为的伦理分析
    第三节 企业伦理行为
        一、企业伦理行为的涵义
        二、企业伦理行为的界定
        三、企业伦理行为的特征
        四、企业伦理行为的异化
第二章 企业伦理行为的发生逻辑探究
    第一节 企业伦理行为发生逻辑的哲学观
        一、基于功利主义的发生逻辑
        二、基于义务论的发生逻辑
        三、基于综合社会契约论的发生逻辑
    第二节 企业伦理行为发生的逻辑类型
        一、组织伦理逻辑
        二、社会压力逻辑
        三、角色代理逻辑
        四、社会绩效逻辑
    第三节 企业伦理行为发生逻辑的论证
        一、意向——利益相关者导向逻辑论证
        二、环境——规则导向逻辑论证
        三、后果——道德责任主体导向逻辑论证
第三章 基于实证研究的企业伦理行为理想类型建构
    第一节 企业伦理实证研究概述
        一、道德事实
        二、伦理实证转向
        三、伦理实证方法
    第二节 企业伦理行为的主体动力因分析
        一、扎根方法
        二、访谈资料的收集、编码与范畴提炼
        三、主体动力因模型的建构
    第三节 企业伦理行为的场域因子分析
        一、组织伦理场域的界定
        二、研究设计与过程
        三、场域因子的回归分析
    第四节 企业伦理行为理想类型建构
        一、类型Ⅰ—内源性动力行为
        二、类型Ⅱ—导向性动力行为
第四章 企业伦理行为的实践致成
    第一节 基于道德主体的企业伦理能力建构
        一、伦理认知力
        二、伦理意志力
        三、伦理实践力
    第二节 基于伦理场域的企业伦理制度建构
        一、公正价值观建构
        二、伦理认同机制建构
        三、利益相关者信任机制建构
    第三节 基于企业公民的企业伦理精神建构
        一、企业公民的界定
        二、企业责任自由度设计
        三、企业伦理精神建构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附录
作者简介

(10)中小学语文教科书中的财富观研究 ——以人教版第五套与第十套语文教科书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内容摘要
abstract
绪论
第一章 财富观相关课文基本情况分析
    第一节 财富观相关课文的确定标准
    第二节 财富观相关课文的数量分布
        一.财富观相关课文的总体数量
        二.财富观相关课文的教育阶段分布
        三.财富观相关课文内容所涉国别与时代
    第三节 财富观相关课文的主题分布
        一.财富观相关课文主题的数量分布
        二.财富观相关课文主题的教育阶段分布
第二章 财富认知观
    第一节 财富认知观相关课文的数量变化
        一.财富价值相关课文的数量
        二.财富地位相关课文的数量
    第二节 财富认知观相关课文的主题变化
        一.从肯定财富的价值到辩证看待财富的价值
        二.财富的地位
        (一)从革命信念高于财富到道德仁义高于财富
        (二)集体财富为重思想逐渐淡化
        (三)理性看待财富地位:21世纪的新倡导
        (四)批判金钱至上思想:由面向中学生到从小学生抓起
第三章 财富获取观
    第一节 财富获取观相关课文的数量变化
        一.财富获取的主体
        二.财富获取的方式
        三.财富获取的原则
    第二节 财富获取观相关课文的主题变化
        一.财富创造的途径:从自力更生、艰苦奋斗到勤劳致富
        二.财富获取的原则:从拒绝不劳而获到坚守诚信、道义
第四章 财富分配观
    第一节 财富分配观相关课文的数量变化
    第二节 财富分配观相关课文的主题变化
        一.对平均主义分配观的赞扬逐渐消失
        二.对财富分配中阶级剥削现象的批判逐渐消失
第五章 财富使用观
    第一节 财富使用观相关课文的数量变化
        一.财富积累水平
        二.财富使用主体
        三.财富使用方式
    第二节 财富使用观相关课文的主题变化
        一.利他的财富使用观:重视程度增强
        二.重视教育与求知的财富使用观:一致认同
        三.崇尚节俭的财富使用观:从重视到不再重视
        四.绿色环保的财富使用观:21世纪的新倡导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附录1 :人教版第五套语文教科书中财富观相关课文及分类表
    附录2 :人教版第十套语文教科书中财富观相关课文及分类表
后记

四、财富、分配与诚信(论文参考文献)

  • [1]费用报销中的诚信行为研究——基于行为博弈理论[J]. 李闻一,万秦娟. 会计之友, 2022
  • [2]数字金融与农民收入增长 ——作用机制与影响效应[D]. 王永仓. 西南大学, 2021(01)
  • [3]我国当代慈善伦理问题研究[D]. 沈慧. 河北经贸大学, 2021(12)
  • [4]中国共产党百年经济伦理思想研究[D]. 江勇. 南京师范大学, 2021
  • [5]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农村贫困家庭妇女扶贫脱贫研究[D]. 曹楠楠. 吉林大学, 2020(03)
  • [6]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公平观研究[D]. 唐磊. 北京交通大学, 2020(03)
  • [7]关圣帝君崇拜与名份信任 ——基于湖北某地关老爷崇拜的田野研究[D]. 杨杨. 华东师范大学, 2020(10)
  • [8]比较视角中休谟经济正义观研究[D]. 谭艳. 湖南师范大学, 2020(12)
  • [9]企业伦理行为研究[D]. 刘鸿宇. 东南大学, 2020(01)
  • [10]中小学语文教科书中的财富观研究 ——以人教版第五套与第十套语文教科书为例[D]. 孙留敏. 华东师范大学, 2020(01)

标签:;  ;  ;  ;  ;  

财富、分配和诚信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